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赵家棚抗日女干部的故事

合集下载

铭记抗战历史 缅怀先烈功勋

铭记抗战历史 缅怀先烈功勋

铭记抗战历史缅怀先烈功勋赵苏清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特殊纪念日子里,让我们一起重温赵家棚抗日斗争史,激励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缅怀先烈,开创未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赵家棚抗日斗争史,实际上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参战、全民皆兵、英勇反抗外强、广泛发动民众的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战斗争史;也是一部充满艰苦卓绝,激情和悲壮的热血壮歌。

抗日战争时期,赵家棚是李先念南下鄂中后开创的地跨安陆、应山、孝感的第一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是连接平汉铁路路东路西的枢纽,是新四军第五师建军前后和鄂豫边区的重要战略指挥基地和后勤保障基地。

1939年5月李先念奉中央军委和中原局之命,率160余人的红军骨干南下第一站到达赵家棚,李先念、陈少敏等革命前辈先后到达赵家棚地区以后,迅速开展抗日斗争工作,在这里,李先念高举统战大旗,成功地召开了安、应、孝三县各界代表人士联席会议,打开了鄂中抗战的初步局面,组建了鄂豫边区新四军第一个主力团队,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建军活动;直接筹划了建党、建政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声明远播的“千塘百坝运动”,亲自决策指挥了“憨山寺伏击战”,出击刘梅溪、贺成慈之战和白兆山之战,多次组织赵家棚保卫战等战斗。

在赵家棚,五师和边区的许多部队得到过修整和补充,五师和边区的军械厂、被服厂、军用地图绘制所《挺进报》和《七七报》印刷厂及敌后军医院,抗大十分校等机关单位,相继在此创办成或长期坚持。

在抗战初期,赵家棚地区周边敌、伪、顽,我“三角斗争”形势异常突出,日军第3师团、16师团、13师团、4师团分别重兵驻扎在应山城、孝感城、应城、安陆城及京山县城,此外,赵家棚周边的广水、陈巷、花园、王店等集镇也长期驻有日军把守,加之皇协军等敌顽势力有10万之众,日军在该地区遍设据点,广修碉堡,各路司令多如牛毛,对赵家棚地区构成层层包围之势。

尽管敌后抗战形势十分严峻,但我新四军抗日武装,在李先念、陈少敏等人的领导和指挥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与日伪军巧妙周旋,不断打击和消灭敌人,点燃了鄂中地区熊熊燃烧的抗日烈火。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军法难容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军法难容

军法难容史言这是原新四军第五师老干部李宜理讲述的一件严惩军队内贪污分子的事。

1943年5月,五师上下开展整风运动,号召官兵同军队内的贪污腐化倾向作斗争。

一天,十三旅三十八团某营六连事务长揭发该连连长陆光普贪污公款6块银元。

这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

当时,五师军法规定:所有官兵,不论职务高低,凡贪污公款5元(银元)以上者应判处死刑。

营部立即将陆光普关押起来,并报团部处理。

这件事,象一枚炸弹在全团官兵中炸开了,引起了震动。

官兵们一片哗然,许多人怀疑这是事务长自己作弊而嫁祸于人。

的确,在陆光普身上发生这样的事是令人一时难以相信的。

论出身,他是贫农;论表现,他自18岁参加革命后,英勇杀敌,屡建战功。

孰是孰非?人们十分关注。

团部决定对陆光普立案调查。

由团供给处主任李宜理、锄奸股长周杰等人组成专案小组到连队进行调查。

经过多方细致调查,特别是对陆光普贪污公款后花销的费用逐日调查核实,证明陆光普犯有贪污公款罪,而且贪污数额属实。

专案小组将调查材料跟陆光普见面后,陆光普四肢发抖,泪如泉涌。

他无限愧悔地说:“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给人民子弟兵脸上抹了黑!”为教育全团官兵,团部组级全体指战员开展了应从陆光普身上吸取教训为内容的3天大讨论。

在讨论中,官兵们对如何处置陆光普很关心,有的认为,军法如山,必须依法严惩;有的认为,大敌当前,让他戴罪立功。

在团首长讨沦如何处置陆光普的会议上,最难作决定的是团政委周庆鸣。

陆光普与他是同乡。

跟他一起参加豫南抗日游击队,后从竹沟到鄂中抗战,在他身边从战士升任连长,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对陆光普从严处置吧,他于心不忍;从轻发落吧,又践踏了军法。

党的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有战斗力,就是因为军纪严明。

军队指挥机关和指挥者如果在一个人身上失去原则,定会在众多的官兵面前失去说服力和制约力。

军法至上。

周庆鸣以坚定的法纪观念克服了个人之间的交情,最后在会上宣布团委决定:陆光普放松了思想改造,贪污腐化,图个人享受,丧失了革命军入气节,触犯了军法,决定将其处以极刑,以正军法!在怀河沙滩上,一个与日寇斗争堪称英雄的战士,因被资产阶级思想腐蚀而蜕变为人民的罪人的人,随着一声枪响倒下了。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日寇两烧赵家棚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日寇两烧赵家棚

日寇两烧赵家棚赵苏清抗日战争时期,安陆赵家棚是李先念师长创建军的鄂中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

赵家棚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权即安应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地。

由于我抗日武装不断袭扰日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抗日的烽火席卷鄂中大地,因此,日军视赵家棚为眼中钉、肉中刺。

从1938年到1945年间,日寇在赵家棚地区,为了搜捕我新四军和地方抗日武装,对赵家棚地区实行数十次的“围剿”、“扫荡”和“清乡”,犯下了滔天罪行,赵家棚人民受尽了日本侵略者的深重灾难。

赵家棚集镇曾两度被日寇焚烧。

1939年8月4日,日军调集了驻扎应山城、花园、安陆城三方约1000余兵力日伪军,分三路对赵家棚进行“扫荡”。

由于事先我根据地军民得到准确情报,在日军未到之前已组织了居民转移到附近深山老林中躲避,大的牲畜几乎都随人带走了。

此时的赵家棚街空空荡荡,只有少数不听劝告的“犟”户和家财较多的富余户未转移。

当日中午,日军气势汹汹的长驱直入,很快占领了赵家棚,整个街上布满了荷枪实弹的鬼子兵。

日军见街上关门闭户,冷冷清清,人走房空,想捕获抗日军政人员,大抢财产几乎成了泡影。

无奈之下,还是向未转移,举着“太阳旗”欢迎日军的“良民”开刀。

无论这几户“良民”怎样孝敬皇军,但日寇的侵略本性改变不了,悉数将几户富裕户财产抢光。

一群日军到一户抢东西时,见一中年妇女躲在房内,顿时兽性大发,当场在这家堂屋剥光了该妇女的衣服进行了残无人道的轮奸,至使这名妇女下身流血不止。

街上有两户魏姓居民,见日军实行强盗暴行,惊慌地拔腿向外跑,后来被日军发现,举枪射击,有两名男子应声倒在血泊中,另有4名受伤居民却逃脱了敌人的追杀。

日军在赵家棚闹腾了一天一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了不空手而归,强行在富裕户中抢夺了整整十多马车物资,临走时,令士兵纵火焚烧房屋。

点着的房屋,无人灭火,风助火威,大火在赵家棚街上烧了三天三夜,除少数富户和单独的房子幸免外,九成连片的街房被烧毁。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疑阵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疑阵

疑阵李顺文在赵家棚这片革命热土上,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破庙智退敌人”的故事,一直在当地流传着。

那是一九四一年深秋的一天,正在破庙山下棋家湾的安北抗日游击大队长汪立波接到消息:一股约百人的日伪鬼子,从王店开来,想经赵棚、穿破庙、去会寨,扫荡接官亭。

上级要求安北抗日游击大队务必阻止敌军前进,并尽可能消灭这股敌人,以挫败敌人西进的阴谋。

当时,安北抗日游击大队的主力到陈家巷执行任务去了。

汪立波身边只有十二名手枪队队员。

情况紧急,汪立波一面派一名手枪队员去陈家巷与主力部队联系,一面和大家商量退敌之计。

最后商定,由基干队队长邓以恕把刚刚组织起来的基干队员和十名手枪队员连同邻近的两湾百姓,带上破庙,做好战斗准备;由另一名手枪队员和基干队员余新家抄近路赶到刘家大湾,组织力量,发动群众,准备接应破庙,夹击敌人;汪立波本人因腿脚不便(黄麻起义时,一条腿受伤致残)在山下联络、指挥。

他安排妥当后,赶紧换装,肩背一个大水罐,手拄一根大竹杖,脚拖一双破草鞋,衣服破烂不堪。

等他走到棋家湾东头的碾子旁时,与鬼子遭遇了,汪立波立即就地躺在碾子旁,安然闭目,听凭鬼子从身旁走过。

当鬼子行到山脚处,听见“叭”的一声枪响,一个走在最前面的小鬼子应声倒地,此时山腰山顶同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还伴随着满山的喊杀声,震天动地;半山腰至山顶的树林中,一下子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红旗。

鬼子见状,慌乱地趴下,向山上射击。

“巴格呀噜,上!”日伪军仗着自己武器装备的优势,往上冲。

正在这时,刘家大湾的后山上,棋家湾对面的山林里,同时响起了洪亮的喊杀声:“冲啊!冲啊!”喊杀声漫山遍野,人们拿着铁锄、长刀、扁担,借助树林、浓烟的掩护,从山顶、山坡、田坎潮水般地冲向敌人。

惶惶如丧家之犬的鬼子兵,以为碰上了新四军的主力,害怕被“包了饺子”,乱糟糟地调转头来,仓惶地向北面夺路而逃。

敌人西进的计划成了泡影,人们拍手称快。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十四个神枪手智袭会家寨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十四个神枪手智袭会家寨

十四个“神枪手”智袭会家寨程厚文张俊云在安陆会家寨流传着抗战时期14名新四军战士撵跑了500多日伪军的故事……那是1942年春季,驻扎在会家寨的新四军某部,奉命赴寿山征剿地痞顽匪。

盘踞在安陆城内的日伪军大队长王琴甫得悉我基本区暂时空虚,便带领日伪军500多人乘机对我基本区进行疯狂的“扫荡”。

他们一路糟踏庄稼,抢劫耕牛,掠夺群众的粮食和财物,无恶不作。

灭绝人性的敌伪军进驻会家寨后,大肆烧、杀、抢、掠,奸淫妇女。

一时间,会家寨鸡飞犬吠,叫骂声和哭喊声连成一片。

留守在安北杨兴街附近艾家岗的我军一个班及小部分民兵得到这一情况后,个个义愤填腐,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教训这帮丧心病狂的家伙。

“仗是要打的,可大部队刚刚开走,留下来的兵力实在有限,怎么办?”安北工委书记汪立波迅速召集几位干部研究对策。

最后决定:利用会家寨有利地形,多路袭击敌人。

会家寨四面环山,树茂林密,易进易退,且敌人在明处,我在暗处。

周密计划后,汪书记挑选14名枪法过硬的“神枪乎”,另派三个号兵助战,分成三组,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对会家寨进行偷袭,并组织当地基于民兵配合作战。

这天傍晚,横行于会家寨的日伪军丝毫没有减弱对老百姓的踩躏,继续翻箱倒柜。

突然,三面枪声大作,一些伪军还没有清醒过来,便呜呼哀哉了。

紧接着,三面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

一时间,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军民喊杀声、军号声汇成一体,如万马奔腾。

会家寨街上的敌人以为新四军主力返回来了,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晕头转向,在街上乱冲乱撞。

伪军大队长王琴甫急忙下令:“来者不善,快,快,快向西边撤退!”被打懵了的敌军一时没命地集中火力突围,狼狈不堪地向西窜逃。

严惩敌顽,扬我军威。

十四个“神枪手”及基于民兵一鼓作气,乘胜追击,逐敌十多里。

狼狈不堪的敌人沿途扔掉了许多枪支、军帽、雨衣、背包,还撇下了几十具尸体,惶恐地向城内逃去。

这一仗,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坚定了抗日军民的必胜信念。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难忘的军民鱼水情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难忘的军民鱼水情

难忘的军民鱼水情肖春芳安陆的赵家棚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

土地革命时期,这里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安北起义”,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及地主豪绅的反动气焰。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9年5月李先念等同志率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从竹沟南下,第一站到达鄂中赵家棚,领导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辟了以赵家棚为中心的安(陆)应(山)县抗日民主根据地。

整个抗战期间,这里是豫鄂边区党、政、军机关的经常驻地之一,边区党委机关报——《七七报》及其印刷厂也在这里活动达3年之久。

党的军政人员同安应根据地的人员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

下面是我回忆当年《七七报》印刷厂人员与赵家棚人民的血肉联系的几个片断。

取名“党救”1944年麦收季节,《七七报》印刷厂的排字房设在黄家中湾的黄长权家里。

一天,排字人员除坚持工作的外,都下地帮老百收割去了。

正在排版的“杨胡子”(即杨楚华,因他蓄有“八字胡”,人们管他叫“杨胡子”)忽然闻到了一股大粪恶臭气味。

“老百姓都在割麦,无人起粪,那来的大粪臭气?”他预感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于是,立即疾步屋外查看,果然见到一个4岁左右的小孩在一口1公尺多深,满是粪液的粪窖里挣扎,生命已受到严重威胁。

他见到此状,当即跳进粪窖救起小孩,抱到水塘中清洗,换上他的干衣后,又去找附近医生抢救。

待孩子的父母黄富玉夫妇闻讯赶来时,孩子已转危为安。

黄富玉夫妇为感谢“杨胡子”救子这恩,要将孩子拜他为“干爹”。

“杨胡子”婉言谢绝,他说:“我们是共产党新四军的干部,你要感谢就感谢共产党、毛主席吧!”黄富玉说;“对!对!应该感谢共产党、毛主席!为让孩子牢记党的恩情,就给孩子起名叫‘党救,吧!”从此,“党救”的故事在赵家棚各地广为流传。

群众“采买”1944年秋,《七七报》印刷车间移迁赵家棚王家西湾。

当时赵家棚地区农民无生产商品蔬菜的习惯,加之因被日伪军封锁,外地的食盐、蔬菜又不能进入赵家棚地区各乡镇,这里的军需民食很困难。

车间秦事务长(四川籍)因口音不同,易被敌人盘查,不便去安陆城、洑水港、应山陈家巷等敌占区采买;平时,为让工作人员能吃好饭,一日三餐他不是买豆子,便是拾黄松菌、地渣皮(一种形似黑木耳的菌体)炒熟给大家充当菜咽。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虎口锄奸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虎口锄奸

虎口锄奸李守志抗日战争时期,孝感花园镇有个铁杆汉奸姓陈名小汉,深得日本驻军的宠爱。

新四军五师派锄奸队副队长丁庆江带领锄奸队员小张和小王,深入虎穴,决定拔掉这颗毒牙。

1943年正月十三日,天刚拂晓,一场鹅毛大雪纷纷扬扬。

丁庆江一行三人,乔装打扮,顶风冒雪朝花园镇走来,快到花园镇时,突然,路边的松林湾传出一阵凶狠的打骂声:“快说,你儿子是不是参加了新四军?不然打死你这老婆子。

”丁庆江发现敌情,命令小张、小王二人作好战斗准备,悄悄来到湾中的一间草屋边。

只见不远处站着三个伪军,手里拿着抢来的包袱,另外一个身穿长袍,斜挂着枪的家伙,正在毒打一位鬓发斑白的老大娘。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锄奸队要抓的汉奸陈小汉。

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了过去,前面的三个伪军还不知道出了么事,就糊里糊涂被打翻在地,只有陈小汉凭着从日本人那儿学到的几招三脚猫功夫负隅顽抗。

可他哪里是丁庆江的对手,丁庆江握紧拳头,对准他的头部猛击一拳,陈小汉发出一声怪叫,趴倒在地,被扎扎实实地捆了起来。

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来到青石板地下交通站老王同志的家,丁庆江考虑到大伙在雪地里奔走了一天,十分疲劳,决定在老王家住下,明早再走回部队。

半夜里,这个狡猾的汉奸,悄悄磨断了绑在身上的绳子逃跑了。

陈小汉逃走,大家十分懊悔,小张和小王心急火燎地说:“丁队长,怎么办?快拿个主意吧!”丁庆江似乎没有听到他们的问话,边抽烟边默默地踱着小步,良久,他转过身来对交通站的老王同志说“这事还得麻烦你走一趟花园镇,摸一摸陈小汉的动向……”老王按丁队长的要求到花园镇侦察,直到很晚才回,他马上将侦察到的情况报告了丁队长。

原来,狡猾的陈小汉跑回花园镇后,不仅对日军隐瞒了被锄奸队抓获的真情,而巳吹嘘他与新四军侦察员遭遇时,打伤其中一名,并厚颜无耻地对渡边小松说:“今日得胜,靠皇军的栽培,今后一定大大的为东亚共荣效劳。

”伪军小队长为了讨好这个日军的宠儿,献媚地说:“哎呀老兄,你可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哇,明天中午,小弟在新发酒楼请上一桌,为老兄压惊。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铜墙铁壁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铜墙铁壁

铜墙铁壁左铭安应,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敌后抗日的一个重要区域。

那时,我在安应县委担任组织部长,工作到抗战胜利。

每当我的思绪转回到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就想念起曾经与我们患难相依,为抗日作出了巨大成绩的安应人民。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以后,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掀起了抗日救国的热潮。

但是,由于国民党顽固派推行片面抗战的路线,由于担任长江局书记的王明背弃了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结果使予鄂边区丧失了抗日力量大发展的良机。

一九三八年十月,日寇气势凶凶,相继侵占了武汉和武汉外围各县。

广大中原人民,惨遭日寇蹂躏。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动员全国人民奋起抗战,党中央于一九三八年十月至十一月,在延安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批判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制订了深入敌后,发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正确路线,并撤销了长江局成立了中原局,刘少奇同志任中原局书记。

会后不久,毛泽东、刘少奇同志,先后派李先念、陈少敏同志率领少量部队组成的新四军抗日部队,向武汉外围挺进,于一九三九年仲夏,先后到达了地处予鄂边区中心的安陆县赵家棚,领导和指挥予鄂边区的抗日游击战争。

部队在赵家棚整编后,李先念、陈少敏同志即以游击战争的方式,开辟抗日根据地。

五月,争取了赵家棚地主武装杨弼卿部的中立,建立了赵家棚区委,汪立波同志任书记;七月,争取了青龙潭地主武装周淑平部起义,建立了安(陆)随(县)工委,胡山同志任书记;年底,安随工委与京(山)安(陆)应(城)县委合并,成立了京(山)安(陆)县委,黄德钦同志任书记;后来,赵家棚区与应(山)南、孝(感)北合并,成立了安(陆)应(山)县,王良同志任县委书记。

部队活动于安北的外围,连续打击了反共成性的地主武装和不可一世的日寇部队,打通了安北通往予鄂边区各县的道路。

为了推动抗日游击战争的顺利开展,李先念、陈少敏同志一再指示我们,要广泛发动群众,发展党的组织,扩大抗日武装,同时抽调了—大批干部,组成宣传队,分赴集镇农村,开展抗日宣传,建党建军建政,开辟安应抗日根据地。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沸腾的赵家棚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沸腾的赵家棚

沸腾的赵家棚汪立波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陈少敏同志,遵照党中央指示,率领新四军抗日部队,挺进安陆县赵家棚,领导和指挥豫鄂边区的抗日游击战争。

为了适应豫鄂边区抗日游击战争的需要,李先念、陈少敏同志先后到达以后,又以极大的努力,领导我们开创了以赵家棚为中心的安(陆)应(山)抗日民主根据地。

(一)我是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从应山秘密来到安陆赵家棚的。

那时,继武汉刚刚失陷以后,安陆、应山等武汉外围县也很快被日寇侵占。

由于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日寇大举南进时,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纷纷沿大别山麓和长江两岸向西南溃退。

望风而逃的大别山国民党溃兵,都由广水,经赵家棚,至三陂港西渡,逃往他们的“安全地带”。

这些残兵败将,只顾自己逃命,官不管兵,兵不管官,能开小差的都开了小差,枪枝弹药丢的遍地都是。

这种情形,不仅给沿途的人民群众带来了一场浩劫,也给沿途地主武装的滋生造成了一个良机。

在这动乱之际,赵家棚一带的地主豪绅乘机蠢起。

国民党二区区长杨弼卿,纠集附近的地主流氓,收拣枪枝,招兵买马。

拉起了一支共有六个大队、近千人枪的全县最大的地主武装一一安陆县第二游击支队。

这些家伙,各霸一方,敲榨勒索,吃喝嫖赌,甚至你争我夺。

不断发生火并,把赵家棚的人民群众推入了苦海。

具有长期斗争光荣传统的赵家棚人民群众,不甘忍受这种阶级压迫和民族欺凌,纷纷要求组织起来。

于是,我们首先在张家冲、熊家巷子秘密成立了抗日十入团;不久又在这两个地方建立了党支部。

广大人民群众回顾当年西进红军为赵家棚人民解除苦难的情景,都热切地期待着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重返赵家棚革命根据地。

这一天终于盼到了。

一九三九年五月九日,李先念同志率领新四军抗日部队,胜利地到达了赵家棚。

六月六日,陈少敏同志亦率部经四望山南下,到达赵家棚与李先念同志会合。

李先念同志到达以后,即以“新四军挺进游击支队司令李威”的署名,在赵家棚一带的大小集镇上张贴布告,宣传我党我军的抗战宗旨,扩大政治影响。

广大群众看了布告,兴奋得彻夜不眠,纷纷奔走相告:“再好了,再好了,我们自己的队伍回来了:”争相腾房让铺,筹粮筹款,迎接亲人新四军。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抗战时期赵家棚大事记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抗战时期赵家棚大事记

抗战时期赵家棚大事记1938年1938年10月15日,日军扫荡赵家棚地区,洗却民众财物,纵火焚烧赵家棚集镇房屋数十间、柜台、家具不计其数。

1939年2月,在“黄麻起义”中负伤辗转到安陆赵家棚的共产党员汪立波建立了中共张氏祠堂支部。

这是安北的第一个独立支部,先后由汪立波、张世哲任书记。

有5个小组,党员30余人。

5月9日,李先念率新四军鄂豫独立游击大队从河南竹沟南下,第一站到达安陆赵家棚,着手创立安(陆)孝(感)应(山)3县接壤区抗日民主根据地,领导与指导鄂中敌后军民抗战。

5月10日,李先念在赵家棚地区大小集镇以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司令员李威(李先念化名)的名义张贴布告,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政策,扩大政治影响。

5月15日,李先念在赵家棚赵家祠堂成功地召天了安应孝3县接壤区军政人员和开明绅士50余人参加的联席会议。

这是李先念挺进鄂中后首次召开的统战会议。

会上,着重宣讲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阐明党的团结抗战的政治主张,与到会人员共商合作抗战事宜。

在安应孝地区确立了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

5月,新四军挺进团卫生队在赵家棚地区建立。

6月,该院名为挺进团赵家棚医院。

1941年元月,发展成为新四军五师第三野战医院。

6月,独立游击支队挺进团修械所在安陆赵家棚成立。

主要生产和修理枪械。

所长许蓬芳,有职工10余人。

1940年6月,该所工人大部分并入挺纵队修械所。

7月,中共应山县赵家棚区委成立。

汪立波参加应山县委为成员,汪任区委书记。

8月4日至7日,敌伪军1000余人扫荡安陆赵家棚地区。

李先念率领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挺身而出进团与之进行了3昼夜“捉迷藏”式战斗,毙伤敌伪数十名。

10月,中原局刘少奇委派机要员马书年从竹沟送一部15瓦的电台到安陆孙家店,由罗厚福转交给李先念。

12月,赵家棚加入鄂东抗日总队。

后编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10团。

下半年,赵家棚区农民救国会建立。

侯大寿任会长。

年底,赵家棚区妇女救国会建立。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赵家棚抗日斗争故事集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赵家棚抗日斗争故事集
《烈士传》传奇
赵苏清、李红军
原载《地方革命史研究》约5000字
伟人的胸怀
郭世鸿
原载《地方革命史研究》约3500字
汪立波擒匪记
叶培风
原载《地方革命史研究》约2000字
李先念、陈少敏在赵家棚的日子
叶培风整理
原载《孝感晚报》约2000字
抗战时期赵家棚的女干部
赵苏清收录
原载《孝感论坛》约4000字
税务员宁死不屈
叶培风
约1500字
冯德峰“狼窝”宰“狼”
叶培风
约2000字
擒匪记
叶培风
原载《地方革命史研究》约2000字
难忘汪家医药铺
叶培风
约1500字
新四军五师老战士刘大信
原载《安陆县志》约1000字
李先念汪立波重逢在赵家棚
叶培风
约3000字
李司令与杨弼卿
叶培风
约4000字
赵家棚革命烈士录(不完全统计)
约2000字
宋宏权
原载《血火征程》约3000字
薛家山搔扰战
赵苏清
原载《地方革命史研究》约3000字
陈大嫂智杀日本兵
赵苏清
原载《安陆日报》约1200字
血战勇士
赵苏清
原载《湖北日报》约2000字
汪大队长给我改名
邓立藩口述,赵苏清整理
原载《地方革命史研究》约1200字
布疑阵智退鬼子兵
叶培风
原载《地方革命史研究》约2500字
智擒绑匪
陈明
原载《碧山儿女》约1400字
过年
悦之
原载《碧山儿女》约1800字
唐科长慧眼识奸细
肖春芬
原载《碧山儿女》约1300字
县委书记与爱国人士樊筱亭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智救汪立波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智救汪立波

智救汪立波赵秋卉一九四○年八月的一天中午,天气阴闷低沉,令人窒息,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

腿脚不便而化装成乞丐的安北抗日游击大队队长汪立波正在赵家棚水牛坡组织群众,准备晚上偷袭日军据点。

忽然,一侦察员紧急地跑来说:“汪队长,不好了,你被坏蛋告密了,鬼子抓你来了,快跑,这里是藏不住的……”“好,你们自行分散。

记住,白天不要与敌人冲突。

”说完,他一瘸一颠地向陡坡旁边的茂密林走去。

“砰、砰!”夏大妈正在张家祠堂纺线,忽然听到枪声,心想:“又出什么事了?”她丈夫被日军打死,房子也被烧了,无处安身,只好住到这破祠堂里,靠替人纺线过生活。

“狗东西们的,新四军总有一天会把你们千刀万剐。

”说着,走出门来。

“啊,那不是常和丈夫一起的汪大队长吗?”她不由得心头一紧,一定出了情况,我得想法子救他。

于是急忙向汪大队长跑去。

“啊,夏大嫂,敌人追来了!”“快,到我家躲一躲。

”“不行,你丈夫(侦察队长)已为我们牺牲,不能再连累你。

”“那破祠堂,敌人不会想到你会躲在里面的。

”“这,不行。

”“快,到了,进去。

敌人要到山岗了,再推辞就来不及了。

”“砰,砰!”枪声已在山岗上响起。

很快,咚咚地脚步声就可以听到。

“嗨,叫花子见到的没有!”一日军闯进屋,冲着哭泣的夏大妈大声问道。

夏大妈扭过头,满脸是泪,没有答话,只摇了摇头,又回过头去,继续哭着。

几个日军涌进屋,只见里面空空荡荡,破破烂烂,床上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男人,盖着破被,只露着灰黑的脸。

为首的日军,大刀向外一挥:“追!”日军又向东追去。

隆,隆!东边响起了闷雷声。

哗,哗,哗!暴雨下起来了。

“夏大嫂,谢谢你,队长的仇,我们一定要报!”夏大妈含着泪,深深地点了点头,望着汪大队长消失在雨幕中……。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汪立波智擒绑匪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汪立波智擒绑匪

汪立波智擒绑匪叶培风这是60多年前发生在安陆县赵家棚的一件事。

赵家棚街西南有一个村子叫做池家湾。

池家湾有个叫池万兴的在安陆城经商,家产大,影响也大。

池家不仅十分富有,还有强烈的爱国之心。

日寇一侵占安陆城,池家就停止了一切业务活动,闭门谢客,以示抗议。

1942年初冬,池家出城逃难。

回到了他老家赵家棚的池家湾。

得知池万兴一家回乡的消息后,安应县抗日民主政府派出干部到池家看望,乡亲们也纷纷帮助池家安置家务。

就在这时,一双罪恶的眼睛盯上了池万兴,他就是赵家棚杨兴街附近的裁缝邬家银。

邬裁缝赌钱成性,早已是负债累累了。

他以为国池家是从敌占区来的,又是大地主、大商人出身,民主政府不会维护这样的人。

还认为池家很富有,即使遭了难,只可能是“蚀财折灾”。

于是把池家作为作案对象,并联络了两个地痞当帮手,盯上了池家的小孩。

在一个朦胧的月夜,他们摸到池家,在事先已弄清池家小孩住房的侧墙上挖了一个洞,然后在备好的铁皮桶里陆续放了几个炮竹,那响声很像枪响。

池家人听到“枪”响声,不明情况乱作一团。

邬家银戴着“狗钻洞”帽子,由墙洞钻入池家,抱起池家的小儿子迅速逃离。

出洞前又将一封勒索信丢在房里。

池家人安定下来一看,发现小儿子不见了,同时发现了墙上有洞,紧接着又看见了信。

这才明白小儿子被人绑了票。

一家人顿时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都没有了主意。

池家湾“农民救国会”弄清了这件事的原委后,一面安慰池家老少,一面立即派人把绑匪的勒索信送到赵家棚,交到了安应县县委书记兼武装指挥部指挥长汪立波手中。

汪立波立即召开议会。

他指出:这是一起性质恶劣的土匪案件。

抗日民主政府既要发动、带领民众抗日,也决不允许不法份子扰乱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安定。

必须立即捉拿土匪归案,以安民心。

他当即派人安抚池家,指示可以交赎金,尽快换回小孩,不过要在交出的银圆上作上记号。

同时,派出秘密侦察员刘祥辉去摸情况。

刘祥辉接受任务后经过侦查,向指挥部领导报告说:土匪敢于冒险绑票,一定是十分熟悉池家的人,其住处不会很远。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难忘汪家医药铺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难忘汪家医药铺

难忘汪家医药铺叶培风部队伤病员的安置直接影响到战士士气,影响部队的稳定。

我军历来都十分重视伤病员的工作。

即便是在抗日战争那段最艰苦的日子里,部队、地方政府都能依靠广大群众,妥善安置好伤病员。

为了治疗新四军的伤病员,安应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辖区设立了几处地下医院。

赵家棚东边叶家寨的汪家医药铺就是其中一处医疗点。

1940年——1941年间,一批批伤病员在这里得到了及时的医疗、精心的护理和安全的隐蔽。

他们伤愈后,又精神抖擞地重返抗日战场。

赵家棚抗日根据地知名人士、观音山下汪家冲的汪瑞卿、汪伯豪父子,都是出名的老中医。

县抗日民主政府动员他们参加地下医院工作。

两位汪先生高兴的带了家眷来到叶家寨,以开医药铺为名,开始了秘密治疗伤病员的工作。

人们尊称汪瑞卿为老先生,称汪伯豪为少先生。

其实少先生也是52岁的人了。

汪伯豪是叶家寨的女婿,加上是医生,医术又特好,所以与叶家人缘好。

他又非常熟悉这个村子的地形、房屋结构特点,到这儿来十分高兴,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医药铺设在汪伯豪岳父家中。

这里处在村中间一条很深的巷子的顶里端。

进入医药铺,必须经过少先生六位内侄的住处,这就相当要过六道哨卡。

伤病员则分散住在基本群众的夹房或夹墙里。

就是本村的许多人也并不清楚有伤病员住在这儿。

所以这处医疗点是特别安全的。

医疗点开设一年间,虽然先后多次出现过敌情,由于有武工队和群众掩护,伤病员没有一点闪失。

东边磨山北罗家坡的罗耀南是投靠日本鬼子的汉奸。

此人阴险、恶毒、狡诈。

他得到情报,远近有名的中医汪瑞卿父子住在叶家寨,就多次派人带着轿子到叶家寨,想请汪先生为其亲戚看病。

两位汪先生知道罗耀南的丑恶底细,拒绝了出诊。

即使受到汉奸的武力威胁,也坚决不出门。

由此“得罪”了这条日本鬼子的走狗。

罗耀南出鬼点子,鼓动日本鬼子捕捉两位老中医为“皇军”服务。

1940年冬月一天,由罗耀南带路,一小股日本军队夜袭了叶家寨。

半夜时分,日本兵爬上叶家寨村头的一棵大椿树,翻进一幢闲屋,发现床上睡了一人,就上前扒拉。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一箭双雕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一箭双雕

一箭双雕涂栖梧1938年10月,孝感小河古镇沦陷,日本侵略军在镇南制高点马号场设立警备队,并拼凑“维持会”、“情报队”,充当其镇压中国人民的爪牙与耳目。

日伪情报队长卢敦千和维持会长武凯安与日军警备队长阴山狼狈为奸,无恶不作,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941年夏,孝感县抗日民主政府为拯救人民,决定由军事科长汪立波负责,除掉卢、武两个汉奸走狗。

汪立波知道,卢敦干和武凯安没有鬼子和伪军的保护,平时从不敢到镇外面来,于是制定了一个里应外合“一箭双雕”的锄奸计划。

首先,通过我小河镇地下联络员田开寿串通不满日寇和汉奸暴行的伪情报队员田明舟为“内应”。

然后指派游击队长黄少平为联络员负责传递情报,开展锄奸准备工作。

9月的一天,锄奸行动开始,汪立波率锄奸小分队和警卫连从抗日民主政府驻地姚家山出发,来到小河镇东南与黄少平会合。

黄昏时分,锄奸小分队按既定的路线,三三两两混进火星堂苍子口栅栏门,潜入田开寿的饭馆里。

夜幕降临,小河街上开始戒严。

当天晚上,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显得一片沉寂。

这时,我锄奸队员陆续从饭馆出来,按照汪科长的布置,越过维持会,埋伏在通往鬼子“宣抚班”的街道两侧。

镇外,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三十七团团长夏世厚带领小部队策应。

汪立波带着警卫连战士直奔小河镇中街火石桥,由田明舟接应顺利地占领了大石桥敌伪碉堡,控制了进出小河镇的要道。

这时,打麻将直到深夜的卢敦干回到南下街他的家里,刚刚上床不久,就听到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不耐烦地问道:“谁呀?深更半夜的,搅得人心烦。

”“是我!有紧急情况向你报告。

”卢敦千听出是田明舟的声音,于是下床前来开门。

只见田明舟神情十分紧急地告诉说:“发现新四军在镇外活动。

”卢敦千一听有新四军,马上穿好衣服,吩咐老婆闩门,自己同田明舟一起由南向北急急往鬼子“宣抚班”走去。

当他们走到铲头街正准备折身向南上街往宣抚班走时,几条黑影从四面猛扑过来,还没等他叫出声来,颈脖子被一双大手死死卡住了,紧接着一条手巾塞进他的嘴里。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张婆婆舍身救战士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张婆婆舍身救战士

张婆婆舍身救战士高学炎“砰砰!”尖锐的枪声划破了冬天清晨的寂静,惊醒了西村的七旬老人张婆婆。

又出了什么事?张婆婆心里嘀咕着,披衣起床,开门探望。

这时,只见一个头戴围帽、身穿长衫的人急急忙忙奔过来。

转眼间,那人已到跟前。

“婆婆,是我。

”那人取下了围帽。

“哎呀!这不是小何吗?”张婆婆认出这人是和自己的儿子同在一个连队的新四军侦察员小何。

“么回事?”张婆婆急切地问。

小何简单地说明了情况。

原来,小何奉命夜里去雷公镇上日伪据点侦察,不想冤家路窄,遇上了去茅厕“拉稀”的日伪队长晏麻脸。

“快,进屋躲一躲。

”张婆婆说。

“不,不行。

”小何转身要走。

张婆婆不由分说把小何拉进屋;闩紧大门,进到里屋,使劲挪动一个大柜。

大柜后露出一个洞口。

原来,这屋是夹层墙,遇到危险,人可钻进墙中藏匿。

“快进去。

”“不,我还是走!”外面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

张婆婆生气了:“傻小子,还不快进去,找死呀。

”张婆婆一把把小何推进夹端,把大柜挪回原位。

“咚咚咚………“开门,开门”张婆婆理了理满头银发。

不慌不忙打开了门。

七八个凶神恶煞的伪军涌了进来。

“老婆子,把那个戴围帽的人藏到哪去了?快交出来。

”麻脸队长叫道。

“什么戴围帽的?你们这是干什么?家里只有我一个孤老婆子。

”“哼!我看你的阳寿大概满了吧?”晏麻脸扯动着麻点,“快说,把人藏在了什么地方?”“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张婆婆冷冷地说。

“啪!”,晏麻脸一巴掌打在张婆婆的脸上。

张婆婆一个趔趄,又站定,理了理敞乱的头发,擦了擦流血的嘴角。

“搜,给我搜!”晏麻脸吼道。

众伪军立刻翻箱倒柜搜起米。

乩缸打破了,衣柜砸开了。

张婆婆蔑视着伪军的一举一动。

哎呀!不好,张婆婆心里“咯噔”一下。

那个用刀乱捅衣柜的伪军,似乎嗅到了什么,围着衣拒转来转去。

不行,得把那家伙引开。

张婆婆大声骂了起来。

“搜哇,搜到了什么?你们这帮不要脸的东西,有本事打鬼子呀!到我一个穷婆子家糟踏东西算什么好汉?你们都给我滚!滚!”伪队长已是火上浇油,七窍生烟。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马拖塆的来历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马拖塆的来历

马拖塆的来历
郭庆忠
应山县(原安应县)界岭岗旁边座落着一个秀丽的村塆,叫李岗塆。

塆中有一户毛姓人家,三个儿子已有两个死于日本鬼子之手,姑娘最小,生得如花似玉。

家仇国恨,毛姑娘对日本鬼子深恶痛绝。

未出嫁前,她在家里经常为抗日志士放哨、送信;嫁到安陆高庙村后,就常来往于安、应二县之间传递情报。

她就是后来安应人民的好书记——毛志兰同志。

四二年六月的一天傍晚,天气非常闷热。

毛志兰估计鬼子不会出来了,便手提鞋篓,顺手拿了把红雨伞,动身到娘家去,一则探听消息,二则看望父母。

当她走到界岭岗时,与岗北炮褛牵马饮水的一个鬼子撞上了。

毛志兰惊得一愣,急寻藏身之处。

哪知这界岭岗自日本鬼子来后,周围的树木都被砍、烧光了,到处光秃秃的,连石头都被抬去修了炮楼。

她急得出了一身冷汗。

慌忙中,她把鞋篓朝鬼子掷了过去。

那鬼子避过鞋篓,一边向她走来,一边叽哩哇啦地叫着:“花姑娘的有……”无奈手中率的马不知朝哪儿拴。

情急中,鬼子把马拴到了自己腿上。

正准备跑的毛志兰看到这一情景不跑了,还装出一副害怕得走不动的样子,等到鬼子迫不急待地凑到她跟前时,她迅速撑开了那把红伞,朝着马头狠狠的戳了过去。

那马大叫一声,掉头狂奔起来,一直跑到两里之外的一个村子里才停下来。

那个牵马饮水、欲对毛志兰施暴的日本鬼子早巳皮开肉绽、一命呜呼了。

从此,人们便把那个村子叫做“马拖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家棚抗日女干部的故事刘厚中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陈少敏从河南竹沟南下鄂中,在安陆赵家棚建立起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的第一个主力团队一—挺进团,随之就开辟建立起赵家棚抗日根据地。

当年,一大批女青年抛开了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和温馨的家庭,先后来到赵家棚投奔抗日的队伍。

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利益,贡献出了她们火红的青春岁月,同这里的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

下面讲述的就是这样几位抗日女干部的故事。

默默奉献的石墨兰1938年寒冬,寒风刺骨,草木萧条。

座落在安(陆)应(山)边界的吉阳山,不时传来豺狼的嚎叫。

一天,一对夫妻拖儿带女,挑着破旧行李卷,翻山越岭,来到赵家棚东面的张家冲。

从此,男的每天挑着货郎担或游乡叫卖,或赶集兜售;女的就在住处张罗衣食,不大抛头露面。

在兵荒马乱的年月,要饭的乞丐遍地都是,人们对这两位不速之客,并不感到新鲜或疑惧。

谁会晓得,这对患难夫妻,就是党组织秘密派往鄂中的汪立波和石墨兰同志。

石墨兰是1932年入党的老党员,湖北黄安(今红安)人。

黄麻起义时,她是乡苏维埃的妇女委员,起义失败后与区赤卫队长汪立波相识并结为夫妻。

1931年,汪立波参加攻打黄安城,左腿负伤致残,由党组织安排,转移到大别山隐蔽活动。

石墨兰与汪立波一起,住石洞,吃野果,冒着搜山被捕杀的危险,坚持斗争。

几年后,她和丈夫离开大别山,到过许多地方,后又来到平汉铁路线上的应山县杨家寨。

1938年日本鬼子侵占武汉前,才与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接上组织关系,并就地秘密开展党的活动,为党发动敌后游击战争作准备。

在杨家寨、高家店、李家冲建立起党的组织后,相机来到了赵家棚,这时,安陆已被日寇占领。

一天,石墨兰的房东张世金见国民党区署将一个交不起枪款、马料的农民,绳索捆绑,不给饭吃,气得青筋直冒,跑进屋来还骂了几句,通过交谈,石墨兰从他口中了解到赵家棚也是土地革命的红色区域,有着光荣的斗争传统。

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党安陆县第二区区长兼第二游击支队长杨弼卿,收集国民党溃军遗弃的枪支,拼凑了十余人枪的地主武装,打着“抗日”和“保境安民”的旗号:抽丁派款,借机勒索。

群众如陷水火,迫切希望共产党来领导抗日救国。

石墨兰则对他讲了平型关大捷,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成立,讲了共产党发动敌后抗日游击战的主张等;还说,大敌当前,应以民族利益为重,要坚持国共合作抗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对外。

张世金听了又惊又喜,原来日夜盼望的共产党已经来到自己的眼前!他当即就对石墨兰表达了自己的抗日愿望。

不久,经石墨兰和江立波介绍,张世金成为抗战时期赵家棚的第一个中共党员。

张世金的妻子姓夏,温柔贤慧,心地善良,知道石墨兰夫妇都是做大事的人,主动负责掩护,保护他们的安全。

1939年春节快要到了,有钱人家都在忙年。

石墨兰独自留在张家冲坚持活动,让汪立波回应山去,了解杨家寨、高家店、李家冲党组织活动情况,探听我军消息。

此前。

汪立波与黄安七里坪留守处干部郑重取得过联系,知道大别山的红军游击队己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留守的武装也已改编为新四军游击六大队。

这次回来,汪立波在李家冲见到了长期坚持大别山斗争的红军领导人何耀榜,得知六大队在大队长罗厚福、政委熊作芳的带领下,己开赴平汉铁路东侧一线,开展抗日游击活动。

眼下,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发动群众:建立党的组织和抗日武装,开辟敌后根据地,同时与国民党地方组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各方面的力量合作抗日。

春节一过,汪立波就赶回赵家棚。

当时,石墨兰正坐在地上,望着不满一岁的小争国和两岁的小金莲犯愁。

由于缺粮,大人每天难得喝一餐稀粥,挤不出一滴奶水,两个孩子或奄奄—息,或傲傲待哺。

她一看到汪立波安全返回,并且还带回许多好消息,就暂时忘掉了眼前的一切,同汪立波商量抗日的事。

由于营养不良和突发疾病。

不久,这两个孩子便先后夭折死去了。

张家祠堂是张氏家族唯一的公共场所,族间、村间协商公共事务,排解各种纠纷,开展娱乐活动等,都在这里举行。

石墨兰在这里又了解到不少情况,结识了不少抗日先进群众。

经过认真了解考察,她和汪立波又先后发展了张世哲、张继生、魏华堂、鲁赤川、艾毓德等二十余人入党,建立了赵家棚的第一个党的支部。

与此同时,汪立波利用串乡之便,在赵家棚南熊家巷子,也发展了熊子万、熊子尧、王金保等二十余名党员,建立起另一个支部。

1939年5月9日,李先念率领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到达赵家棚。

石墨兰和汪立波向他汇报了赵家棚国民党军政情况和我党组织活动基础,提出了新四军到达后我党开展地方工作的建议。

李先念很兴奋,感谢他们夫妇俩不畏艰险,忍辱负重,进行了很有成效的工作;要求他们按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放开手脚,大胆工作,把赵家棚建成我党我军开展抗日活动的坚强阵地,并决定成立中共赵家棚区委,由汪立波任书记,领导应山南杨家寨,高家店、李家冲三个支部和安北张家冲、熊家巷子的两个支部,共计八十余名党员,暂属于中共应山县委。

从此,汪立波逐渐公开了身份.但根据工作需要石墨兰仍以家庭妇女的面貌出现,协助汪立波工作,为建立赵家棚抗日根据地默默地作出了许多奉献。

会做群众工作的陆珍为了建设巩固赵家棚抗日根据地,上级党组织抽调一批女青年组成宣传队,分赴集镇村湾宣传抗战,发动群众。

随着工作的开展,她们有的在区乡担任了领导职务。

宣传队员陆珍,是安应县孙厉区委宣传委员。

她刚下去,不知道怎么做群众主作,群众见到她怯生生的,也不愿和她接近。

一次她在会上讲“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一下子把妇女们吸引住了。

妇女们围着她,七嘴八舌地问:“怎么叫妇女解放?”“男女怎么平等法?”这使她懂得,做群众工作必须从关心群众切身利益入手。

于是她就用许多通俗易懂的事例告诉妇女们只有象男人那样参加生产、抗日,才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争得同男子一样的平等地位。

她还说:“女人并不比男人差,象我们的陈少敏大姐,从那么远的地方来这里,骑马打仗,挥刀杀敌,日本鬼子听到她的名字都害怕呢?”说得大家连连点头称是。

不久,许多妇女克服了封建意识和自卑心理,参加到抗日队伍中来。

当时边区打仗,部队常从赵家棚出发,打完仗后又回到赵家棚休整,补充兵源和给养。

这么一来,赵家棚的支前任务就很大了。

例如做军鞋,妇女们有时日夜干,难免有人叫苦。

针对这种情况,陆珍与区委组织委员萧启商量决定,演一场戏给妇女们看看。

陆珍主演《卖花生》。

这是一出小戏,剧情大意是,一个从武汉逃出来的年青姑娘,衣服破烂,面黄肌瘦,手提竹篮,沿途叫卖花生,听说日寇侵占武汉后奸掳烧杀的惨痛情景。

陆珍演得形象逼真,演着演着就哭了,不少人也暗自落泪。

事后妇女们议论说,日本鬼子不赶走,我们怎么能好好地过日子?人家姑娘家(指陆珍)来这里工作,既吃苦又操心,还不是为了赶走日本鬼子,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从这以后,做军鞋没人叫苦了。

好多姑娘、大嫂还专门找来好布做面料,甚至还在鞋底、鞋面上纳上一串花,用以表达对子弟兵的热爱。

孙家店位于安陆、孝感的交界处,是个“两不管”的地方,封建迷信盛行。

1943年,这里暴发了一种传染病,其势凶猛。

陆珍为群众请医求药,日夜奔忙。

有天,一个巫婆身着青衣,手舞燃烧着的黄表纸,煞有介事地在一个妇女面前念符咒、喷符水。

那妇女抱着奄奄一息的病孩子,跪在地上,伤心地流着泪水。

忽然,那巫婆伏在地上,一面乱打滚一面乱吼叫,说是正在灭鬼,与死神搏斗,陆珍气愤极了,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当面拆穿巫婆的骗局,教育围观的群众。

她叫来几个积极分子,故意鸣锣大喊:“日本人来了,日本人来了!”那巫婆忙从地上爬起来,头也不回地逃走了,小孩反被那巫婆的丑行吓得惊哭不止,病情自然不会减除,最后,还是陆珍抱到医生那里去,这孩子的病才被治好。

从此,那个巫婆再也不敢来这里暗中捣鬼了,群众的迷信思想也就破除了。

久而久之,陆珍成了妇女们的知心人,妇女们都很喜欢她,爱护她。

有次,陆珍病倒了。

村里的两个姑娘就轮流着为她煎药、照料。

房东刘婆婆还特地杀了一只鸡熬成汤,硬是逼着她吃下去。

还有一个妇女,将自家藏着舍不得吃的一小罐猪油取来,叫她吃饭时拌上一些,调调味口。

陆珍眼含泪花,高低不受。

刘婆婆代她收下,每餐替她盛饭时,先把猪油放进碗底,让她慢慢吃下,滋养身体。

在妇女们精心照料下,陆珍终于恢复了健康,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去。

区委书记欧阳辉1944年11月至12月,边区党委召开农救代表大会。

会上,陈少敏赞扬安应县槎山乡是“多交公粮的模范”。

她说:“槎山乡公粮应交1400多石,今年农救会领导交公粮,自动地多交出400多石。

一个小乡由1400多石到了1900多石。

交时生怕落后,三个钟头、六个钟头完成一个保的,到处非常普遍”。

当时,在槎山乡分区委当书记的不是别人,正是年仅22岁的姑娘欧阳辉。

欧阳辉是湖北云梦人。

1938年中学没读完,家乡就被日本鬼子占领了。

次年,她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到京山养马贩投奔了抗日队伍,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因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强,不久就相继担任区妇女委员、区委书记、县委妇女部副部长、鄂中地委组织部科长等职。

1942年8月,以赵家棚为中心的安应县成立时,被调来槎山工作。

当时,安应地区正掀起兴修水利的“千塘百坝”运动。

欧阳辉和其他同志一起带领全乡群众日夜苦干,在上级关怀和部队的保护与支援下,也就是在1943年春上,槎山的水利全部完工,县委召开了隆重的庆功大会。

当时正值端午节,槎山的群众在欧阳辉等人地带领下对驻扎在左家独屋的二分区和鄂中地委机关进行慰问,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之间的关系。

紧接着在1944年初,安应县委又根据边区党委、鄂中地委的统一部署,决定以槎山乡为试点,开展以发展生产和减租减息为中心内容的“组织人民大多数”运动。

欧阳辉在全面领导运动开展的同时,还下到村办试点。

宣传动员农户生产互助、成立换工组、变工队,调剂耕牛、农具、劳力的余缺,给军工烈属代耕等,有力的鼓舞了人们的生产热忱。

妇女们在插秧或锄草时高兴地唱道:“独木不能长成林,蓬柴火焰放光明。

快来参加变工队呀,团结起来呀一条心”。

歌声此起彼伏,生产热火朝天。

在胡龙先小组示范下,全槎山乡乃至全安应县,都实行了农业互助合作。

车水抗旱“抢救黄谷”时,集中了160乘水车翻山车水,充分体现出组织起来了的力量。

这一年,禾苗普遍长得很好。

秋收时,农秋干部与地主联合登田看课。

过去单一地主看租,一般估产过高,农民负担过重。

改为农救干部与地主一起协商议租,这样估产合理,互不吃亏。

并且改麦租为谷租。

过去地主收麦租,农民交租后,生活无保障,生产无资金。

改为谷租后,农民一般没有麦荒之苦,还能得到部分生产资金。

这样做,改善了农民的经济待遇,又保护了地主的自身利益,两全其美。

这年冬天,陈少敏大姐在边区农救代表大会上称赞过槎山乡是“多交公粮的模范”以后,欧阳辉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

人们议论说:“女人只要有志气有能力,也能当模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