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综合提优测评B卷·高中地理必修3(国标湘教版)-特训班
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测评2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章末综合测评 ( 二)地区可连续发展( 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 每题 2 分,共 50 分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地之一。
读下表及图,达成1~2 题。
年份石羊河年均径流量流入民勤年均径流量 /10 8 m3 /10 8 m3195713.31 4.64200013.030.981.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足的季节是()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2.致使 1957~ 2000 年,民勤绿洲快速退化的本源在于()A.全世界变暖,石羊河水量显然减少B.流域内用水量增添,上游来水减少C.大批地表径流在荒漠地域下渗D.草原损坏使地表径流减少1.B 2. B [ 第 1 题,由图可知,石羊河为一条内流河,其河流补给主假如来自祁连山的冰川融水,故水源最充足的季节应在夏天。
第 2 题,从表格中数据能够看出,石羊河年均径流量从 1957 年到 2000 年并没有显然变化,所以致使民勤绿洲快速退化的原由应主假如流域内用水量增添。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各地经济活动复杂,流水、风力、化学和物理四种外力过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属于荒漠化。
读图,达成3~4 题。
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率3.我国以下地域及其荒漠化的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蚀B.黄土高原——风蚀C.云贵高原——风蚀D.江南丘陵——水蚀4.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由是()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陋②植被损坏③土层松散、直立性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D 4. B [ 第 3 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为风蚀作用形成的荒漠化,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江南丘陵为水蚀作用形成的荒漠化。
第 4 题,①切合云贵高原特色,不切合黄土高原的特色;③不切合云贵高原的特色。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浇灌的自流灌区。
以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某河流流域图。
读图回答1~3 题。
1.该河流所在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有( )①土地盐渍化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热带雨林破坏严重④水土流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该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B.产生厄尔尼诺现象,该流域频发洪涝灾害C.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多干旱少雨的天气D.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3.为实现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力发展雨林迁移农业②发展雨林生态旅游③建立自然保护区④严禁砍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该河流为亚马孙河,该流域热带雨林广布,由于砍伐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动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但不会造成土地盐渍化,故B 项正确。
第2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是该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导致的后果。
雨林破坏严重会使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进而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因此D项正确。
第3题,大力发展原始的雨林迁移农业会进一步破坏热带雨林,①项错误;发展雨林生态旅游、建立自然保护区,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故②③项正确;严禁砍伐会导致树木更新速度缓慢,影响当地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④项错误。
故B项正确。
答案:1.B 2.D 3.B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回答4~6题。
4.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D.调蓄洪水,防治自然灾害5.下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的分别是( )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6.下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 )①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②积极推广节水浇灌技术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④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第4题,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生态意义重大,不能任意排干开垦。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Ⅲ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________ 。
A、经济利益最大化B、社会公平与和谐C、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D、人口数量控制2、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方式?A、推广清洁能源B、实施生态农业C、加强城市绿化D、扩大工业生产规模3、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章内容,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可持续发展原则?A、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B、公平性原则C、环境保护原则D、持续性原则4、以下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B、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
C、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公平,消除贫困、减少不平等是其中的关键。
D、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
5、下列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区域可持续发展只关注经济发展,忽视生态和社会的发展B、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C、区域可持续发展就是追求GDP的持续高速增长D、区域可持续发展不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6、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中,下列哪个不是主要评价指标()。
A、经济发展水平B、人口密度C、污染物排放量D、教育普及率7、【题目】在下列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播种耐旱作物以减少灌溉用水B. 建设风力发电站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C. 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以满足短期内经济发展需求D. 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以维护区域生态平衡8、【题目】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下哪项表述是正确的?A. 只有保持经济增长才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B. 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的统一C. 区域可持续发展只关注生态保护,不重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D. 区域可持续发展仅指区域性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9、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A. 经济发展优先原则B. 社会公正原则C. 环境保护优先原则D. 公平性原则 10、下列哪个地区在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时,最需要重视生态补偿机制?A. 城市密集区B. 东北老工业基地C. 沙漠地区D. 水资源丰富地区11、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不损害未来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以下哪项不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A、注重环境保护优先,限制产业的发展B、倡导绿色经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C、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D、加强科技研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2、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生态工业园区,比较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符合生态工业园区的特征?A、园区内的企业之间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产生B、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企业和传统制造业,迅速提升地区经济C、通过节能、降耗、减污等多种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13、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有效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A. 退耕还林还草B. 大规模开发化石能源C.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D. 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14、以下哪项不是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A. 产业结构调整B. 生态环境保护C. 城乡一体化D. 人口政策调整15、下列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和环境效益B.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C. 可持续发展只关注经济领域的发展,忽视其他领域的发展D. 可持续发展鼓励无限制地开发自然资源,以实现经济增长16、以下哪项措施有利于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A. 过度开发矿产资源B. 大规模砍伐森林C.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D. 乱排乱放工业废水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案例背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B 卷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B 卷)考试时间:90分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资源诅咒”是指丰富的自然资源反而拖累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
陕北地区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
下图示意新常态下“资源诅咒”的规避与城镇化水平变化的关系。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的原因可能是()A.当前煤炭等能源价格低B.能源的开采量未达到最大值C.工业结构单一D.距能源消费主市场较远2.新常态下,转型期内的陕北地区为规避“资源诅咒”,提高城镇化水平,应该()A.加大能源开采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C.延长能源工业产业链D.改变当地能源消费结构下图为我国某岛西部沙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该岛西部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稀树草原沙漠化地区,该地区曾经广布的植被下埋藏了大量地质时期形成的泥沙。
目前,该地区沙漠化已得到一定的改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西部地区沙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海浪携带大量的泥沙堆积B.气候异常,风蚀作用强烈C.水土流失,河床泥沙出露D.过度耕作,原有泥沙出露4.图示西部地区防治沙漠化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B.设置草方格沙障工程C.种植适应环境的树种D.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罗讷河流域是法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该河流航运繁忙,水电站建设采用“支流高坝、干流低坝”的开发方案。
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罗讷河通航价值最高的河段是()A.上罗讷河B.下罗讷河C.索恩河D.迪朗斯河6.“干流低坝”方案的主要优点有()①水能资源利用率高②库区的淹没成本低③防灾减灾效益突出④船舶的过坝时间短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桑蚕是以桑叶为食、吐丝结茧的一种经济昆虫,其吐出的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
江浙两省级行政区曾为我国重要的桑蚕生产中心。
随着“东蚕西移”工程的不断推进,广西成为我国桑蚕生产较大的省级行政区,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形成了中西部“种桑养蚕”、东部“襟丝织绸”的局面。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综合检测(二)区域可持续发展
综合检测(二)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
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图甲图乙1.图甲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A.南高北低B.南北低,中部高C.东高西低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2.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所示城市化水平可知,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中部高,南北低。
第2题,苏州受政策和外向型经济影响最大,南通受城市辐射力影响较大,南京受农村工业化影响大,杭州受政策、农村工业化影响大。
【答案】 1.B 2.A(2014·宁波八校联考)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3~4题。
3.图中聚落所在的绿洲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是()A.湖泊干涸,盐类物质沉淀B.地形封闭,补给水源减少C.不合理灌溉,盐分在地表聚集D.气候变化,冰川加速融化4.该区域提出了“多途径解决能源、压缩农田面积、推广滴灌技术、进行生态移民”四大措施,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A.进行生态移民;加速区域城市化B.压缩农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C.推广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D.多途径解决能源;开发丰富的油气资源【解析】第3题,注意题干中给出的信息的提取,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发生在绿洲地区,我们知道沙漠绿洲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灌溉,导致水分蒸发后,盐分集聚在地表。
第4题,该区域提出的四大措施主要是针对该地区的荒漠化问题而采取的。
多途径解决能源,目的是减少乱砍滥伐现象;压缩农田面积与推广滴灌技术,目的是减少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行生态移民,目的是减轻生态脆弱区的人口压力。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海拔200米左右的鸟类种数比海拔500米处少主要原因可能是()A. 食物来源少B. 受人类的影响大C. 气候湿热D. 光照少孵化条件差【答案】B【解析】2.(1)我国大力发展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直接目的是()2.(2)未来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可以广泛应用的工业部门()A. 促进经济发展B. 增加能源供给方式C. 增加新的就业岗位D. 改善生态环境【答案】B【解析】(1)可控核聚变产生能量大、效率高且为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而我国是一个能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发展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直接目的就是增加我国能源供给和清洁能源的比重故选B【答案】C【解析】(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控核聚变释放能量巨大可以为将来我国航天部门探索宇宙空间提供更充足的能量来源故选C3.(1)与①②③相对应最合理的农产品加工区是()3.(2)随着北京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下列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在北京城郊农业土地中所占比重可能下降的是()A. 蔬菜加工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干鲜果品加工区B. 干鲜果品加工区、蔬菜加工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区C. 干鲜果品加工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区、蔬菜加工区D. 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干鲜果品加工区、蔬菜加工区【答案】C【解析】(1)读图分析①区为山地适宜种植果树以果品优势资源为依托适宜发展干鲜果品加工区②区位于北京城区中部技术力量雄厚科技水平高适宜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区③区位于南部平原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临近农产品原料基地适宜发展蔬菜加工区故选C【答案】B【解析】(2)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会使城市中的农副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市场不断扩大挤占了城市郊区粮食生产地使麦田所占比重不断减少故选B4.峡湾和三峡都具有的功能可能有()①适合船只通航②开发旅游价值③灌溉④发电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C【解析】峡湾和三峡都具有的功能有可以发展航运、旅游、发电、养殖等但是欧洲以畜牧业为主不需要灌溉三峡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也不需要过多的灌溉5.(1)20世纪中后期甲省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5.(2)环渤海地区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 对外开放引进外商投资企业B. 小商品经营私营企业发达C. 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D. 矿产开发国有企业发展【答案】D【解析】(1)甲省是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图中表明该地矿产资源丰富结合材料20世纪中后期甲省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矿产开发国有企业发展 D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A【解析】(2)环渤海地区重工业发达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A符合题意故选A6.(1)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 )6.(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 不合理的灌溉B. 荒漠化C. 海面上升D. 水土流失【答案】A【解析】【答案】C【解析】7.荒漠化的实质是()A. 土地变成荒漠的过程B. 土地被沙漠掩埋的现象C. 土地的退化D. 土地干旱的现象【答案】C【解析】荒漠化是指一切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引起的土地退化现象包括干旱、湿润地区的水土流失等 C对8.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 初期阶段B. 中期阶段C. 后期阶段D. 逆城市化阶段【答案】B【解析】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很低根据2005年后城镇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这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加速阶段的特征、B对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慢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快逆城市化阶段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城市化水平很高图中数值仍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一般情况下森林枯落物的增加能够增大()A. 区域降雨量B. 雨水下渗量C. 地表径流量D. 土壤蒸发量【答案】B【解析】10.(1)东北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是()①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②促使中部产粮区粮食就地转化③密切了中西部的协作关系④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10.(2)东北地区牧业发展重点是()10.(3)关于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1)东北地区西部植草中部种植粮食饲料中西部结合种养结合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促使中部产粮区粮食就地转化为饲料密切了中西部的协作关系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故选A【答案】A【解析】(2)东北地区牧业发展重点是退耕还草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和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牧区不适合发展耕作业东北地区中部和西部的大城市不多不适合乳畜业发展故选A【答案】D【解析】(3)广大林区应该发展林业不应该发展舍饲养畜业故选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分析福清市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临海布局的原因11.(2)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相比分析东南沿海开发风电的优势11.(3)海上风电项目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请列举实现该目标的其他措施【答案】(1)沿海地区风能丰富风电开发项目多为海上风电设备提供广阔的市场邻近港口海上交通运输便利【解析】(1)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临海布局的原因主要从风电项目多、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等方面回答【答案】(2)东部沿海地区接近主要(东部)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较近输电成本较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东南沿海海域面积广阔风电设备建在海上节约陆地土地资源【解析】(2)东南沿海开发风电的优势主要从消费市场、技术、土地等方面分析【答案】(3)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加大技术创新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产业)达标排放加强碳排放监测和管理适当增加处罚力度完善的碳排放(碳交易)机制减少碳排放量加强宣传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植树种草【解析】(3)主要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监管、植树种草、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分析12.(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12.(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12.(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答案】该地气候气候干旱(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强烈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临近冬季风的源地风力强劲人口迅速增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导致荒漠化迅速蔓延【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库不齐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由于冬季风风力强劲使地表疏松土质易吹散加上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植被破坏荒漠化严重【答案】大量流沙进入黄河使黄河含沙量剧增水质变差淤塞河床导致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流沙阻塞河道可能会导致河流改道荒漠化面积扩大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且气候变得更加干旱补给黄河的水量减少【解析】库不齐沙漠大陆泥沙进入黄河黄河含沙量增加河床泥沙淤积易发生洪涝灾害还可能使河流改道荒漠化扩大使气候更加干旱降水减少黄河补给量减少【答案】太阳能电池板有利于削减风力阻挡风沙遮挡阳光减少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被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在荒漠化地区进行光伏发电可以解决当地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减少农牧樵的规模和面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光伏发电可以提供大量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促进植被的恢复和生长大规模的光伏板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13.(1)解释南矶湿地“一年一度水陆交替”现象的成因13.(2)分析冬季南矶湿地吸引大量南昌市民自驾前往观鸟的主要条件鄱阳湖是我国水产品的主产区 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门在鄱阳湖地区积极推进渔业减量提质增效开展水产养殖污染治理试点以点带面推进渔业绿色发展13.(3)简述2015年以来鄱阳湖渔业转变的主要原因【答案】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夏季降水多鄱阳湖水系和长江水汇入湖区水量大湖水水位上涨淹没湖岸.冬季降水少鄱阳湖水系汇入湖区水量小鄱阳湖水流入长江湖水水位下降湖岸湿地干涸/出露位于湖岸地区湖水较浅等【解析】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夏季此时湖水水位上涨冬季降水少湖水较浅【答案】冬季气候温和适宜鸟类越冬冬季湖水位浅为鸟类提供了大量食物鸟的数量多品种多冬季湖底公路出露交通方便(可以近距离观鸟)距离南昌等大城市近建立了湿地保护区对鸟类和湿地进行保护知名度高吸引大量游客等【解析】根据材料“每年冬季(10月\sim 次年5月)南矶湿地内湖滩草洲一望无际一条湖底公路可与外界相连” 冬季湖泊浅草洲一望无际鸟类食物丰富湖底公路出露交通便利处于亚热带冬季气温温和离城市较近市场广阔南矶湿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知名度高【答案】人们对渔业产品的质量需求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生态保护的需要)政策的调整农业技术水平提高等【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主要从政策、农业技术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即可14.(1)该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 材料中日光温室采取的建造设计方案有利于增强采光请说明理由14.(2)该地日光温室生产的蔬菜以自给为主请分析原因14.(3)有人认为日光温室项目对促进牙衣河乡农业发展和农户脱贫的作用不大请你依据牙衣河乡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提出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农户增收的可行性措施14.(4)该地曾尝试将少部分富足的蔬菜外运至成都销售但成本太高请从交通运输的角度分析其原因【答案】(1)热量, 理由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终年正午太阳光从正南方照射坐北朝南有利于日光照射东西延展可增加采光面积西偏北一定角度有利于延长午后接收太阳光照的时间【解析】(1)热量理由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终年正午太阳光从正南方照射坐北朝南有利于日光照射东西延展可增加采光面积西偏北一定角度有利于延长午后接收太阳光照的时间【答案】(2)种植规模小生产设施简陋蔬菜产量低、品质差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疏市场需求量小藏族居民饮食以牛羊肉及糌粑等食物为主对蔬菜的需求量小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对外交通不便【解析】(2)种植规模小生产设施简陋蔬菜产量低、品质差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疏市场需求量小藏族居民饮食以牛羊肉及糌粑等食物为主对蔬菜的需求量小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对外交通不便【答案】(3)在地势低平、水热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发展晚熟水果、蔬菜种植业在海拔较高的草甸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如牦牛养殖)并引入企业对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在森林、灌木地带发展特色林副产品(如松茸)的采集、加工、销售等业务【解析】(3)在地势低平、水热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发展晚熟水果、蔬菜种植业在海拔较高的草甸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如牦牛养殖)并引入企业对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在森林、灌木地带发展特色林副产品(如松茸)的采集、加工、销售等业务【答案】(4)该地以高山河谷为主地势起伏大运输效率低(速度慢)能耗成本高山区以公路运输为主运输方式单一且线路稀疏交通通达度低线路曲折运输距离长蔬菜容易隔烂变质损耗大【解析】(4)该地以高山河谷为主地势起伏大运输效率低(速度慢)能耗成本高山区以公路运输为主运输方式单一且线路稀疏交通通达度低线路曲折运输距离长蔬菜容易隔烂变质损耗大。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考真题探究·高中地理必修3(国标湘教版)-特训班
w w w.c y j y.c o m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喜爱的吉祥数字也有不同㊂问:蒙古族的吉祥数字是 9 还是 10?高考真题探究ʌ例ɔ (2008㊃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㊂材料一 湖南省被誉为 有色金属之乡 ,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㊁铋㊁铅㊁锌储量也很丰富㊂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株洲有全国规模大㊁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㊂材料二 下图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㊂材料三 湘东和湘南地区主要有色金属矿储量表㊂地区主要城市储量占全省百分比(%)锑钨锡铅锌铜汞铋湘东长沙㊁株洲㊁湘潭0.620.720.102.9210.1232.44湘南衡阳㊁郴州㊁永州3.3094.1499.7172.6155.6854.901.14100.00(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㊁㊂(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㊂(3)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㊂(4)酸雨是P H 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㊂湖南省酸雨最严重的城市有 等㊂分析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㊂ʌ解析ɔ (1)由材料一中的文字说明和材料二的图例,可得出湖南省矿产储量大㊁种类多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图上各种矿产的分布和材料三湘东㊁湘南储量的百分比,可得出矿产分布不均的特点㊂(2)影响水能资源分布的因素有径流量和落差㊂通过材料二图可以看出,湖南省西部和南部多山地,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部分河段已建设了水电站㊂(3)从资源㊁能源角度看,湘南地区条件较好,有色金属矿产和水能丰富;从工业基础㊁科技水平㊁交通等角度分析,湘东较好,已有较好的工业基础,科技较发达,交通便利㊂(4)根据材料二图中P H 等值线变化趋势,可确定长沙㊁株洲㊁湘潭㊁娄底㊁益阳等湘东地区是低值区,酸雨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众多的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大量排放酸性气体造成的;防治措施应从管理㊁技术和环保思想教育等方面分析㊂ʌ答案ɔ (1)种类多㊁储量大㊁分布不均(任选两个)(2)西部和南部的山区 地形(3)湘东: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水平较高;交通便利㊂湘南: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能丰富㊂(4)长沙(株洲㊁湘潭㊁娄底㊁益阳)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酸性气体多㊂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耗;达标排放;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㊂(2010㊃江苏)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㊂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㊁低死亡率㊁高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 .乙城市圈70年代B .乙城市圈80年代C .甲城市90年代D .丙城市圈90年代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㊂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㊁水平高B .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㊁水平低C .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㊁水平高D .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㊁水平较低3.(2009㊃广东)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 m 之间㊂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回答(1)~(5)题㊂材料一 见下图㊂图1 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答案:9㊂材料二 见下图㊂图2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材料三 见下图㊂图3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 ㊁ ㊁等㊂(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在地形坡度5ʎ~25ʎ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㊂(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有 ㊂(多选)A.植物种类增加B .土壤肥力降低C .涵养水源能力下降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E .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㊁泥石流(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㊂(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㊂4.(2009㊃天津文综)读区域图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㊂(1)甲㊁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 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㊁概括出两方面 ㊂(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 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㊂自然地理特征对a 河下游地区洪水泛滥的影响①ң上游来水快ң年降水量丰富② ③ңüþýïïïïң下游泄洪不畅洪水泛滥(3)据气候统计图概括,甲区域N 城市气温特征是 ,乙区域K 城市降水特征是 ㊂甲㊁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 ㊂高考真题探究1.A2.D第1题,因为乙城市圈70年代自然增长率超低过死1亡%说明乙城市圈人口自然增长处于高出生率㊁㊁,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由此判断正确㊂率B 矛㊁C 盾㊁D 项自然增长率都低于A 然1不%符,与高第自题增因长为丙城市,因此B ㊁C ㊁D 项与题意㊂2,圈丙城市圈城市化速度慢,水平高,,90年代自然增长率低,迁移增长出率现小逆于城零市,化说明而甲城市圈迁移增长率超过1%,自然增长率大于丙城市圈说明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㊁,D 正确;迁移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都超过水平较低由此判断乙城市说圈明6乙0城年代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㊁水平低,A 故1%项与题意不符,乙城市圈90年代增长率与自故然增项长与率题都意比不较说明城市化速度慢㊁低,水平高,B 符,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㊁水平高,故C 项与题意不符㊂3.(林1)资水源资源任 答水力项资源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森)(3)(2)旱地 增大(3)B C D (4)①降水(强度);②地形坡度;③土质条件;④植被状况㊂地表植被覆盖率);业③结构;④(5)①(封山育林)保护建植设被水;②土退保耕持还工林程还草实(增施加生态移民;⑤调整产㊂解析:我国长江上游处在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上,且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㊂从图1看,石油㊁天然气㊁煤㊁磷都是本地的优势矿产;从图2可以看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覆盖度的关系;从图水3可看,出在地形坡度5ʎ~25ʎ范围内,坡度越大,土流失面积比例越大㊂本区处在地壳活跃区,地壳运动频繁,也是造成滑坡㊁泥石流频发的原因㊂4.(1)因地制宜 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2)①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下主游㊁地支势流低多平)②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 ③(下游以平原为主㊁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解3)析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季节分配均匀 乙: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㊁㊂㊂(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田纳西河与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中均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洪灾的形成因素主要考虑气候降水丰富)㊁地形(上游流经山地区,落差大;下游地势平,)㊂坦水流不畅因素甲㊁乙两区域气候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后者更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综合检测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湘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2分×25=50分)2010年6月17日是第1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and Drought)。
2009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思考并完成1~3题。
1.为迎接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幅景观图片,其中属于土地荒漠化的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2.导致①中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蚀B.水蚀C.冰川侵蚀D.海蚀3.导致②中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大风频繁B.降水少,但有时强度大C.人口增长迅速D.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解析:第1题,①是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后,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②是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导致土地沙化;③是兴修梯田,改造地形使之适合耕作;④是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后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的结果。
第2题,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气候区,水蚀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外力作用。
第3题,“降水少,但有时强度大”导致水蚀;C、D两项均属于人为原因。
答案:1.A 2.B 3.A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4~5题。
4.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5.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B.修建水电站C.增加灌溉面积D.大力发展耕作业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例所示的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为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植被破坏,所以治理的根本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4.B 5.A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①大东湖水系;②武湖水系;③府河水系;④后官湖水系;⑤青菱湖水系;⑥汤逊湖水系。
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6~8题。
【测控指导】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同步训练: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测评B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第二章测评B(高考体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15·天津高考)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完成第1~2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解析:第1题,考查内陆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艾比湖面积缩小,湖水蒸发总量减小。
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湖水的含盐量增加,大量鱼类可能死亡,鱼类密度会减小,故A、B、D 三项错误。
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C项正确。
第2题,考查内陆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艾比湖面积缩小主要是由于耕地、灌渠增加,大量截留入湖河流水量造成的。
防止艾比湖面积萎缩的主要措施是退耕还草、保护水源。
答案:1.C 2.B(2014·安徽高考)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完成第3~4题。
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4.三类区域中()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解析:第3题,考查区域发展规划。
区域发展规划的制订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从图中可以看出,Ⅲ区主要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和南部,且区域内均有山地,应注重保护和恢复植被,改善生态,因此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
高中(湘教版_)地理高二必修3检测:第2章_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1节_word版含解析
第二章第一节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2.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地的开发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干旱是形成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重要自然原因;新疆沙漠化比重最大;内蒙古与宁夏水土流失的比重相当,但土地总面积不相同;云贵两省的水土流失与其陡坡开荒破坏植被以及不当的工程建设有关。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对资源的利用,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合理开发,而不是不开发。
答案: 1.C 2.A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反映出()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4.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合理利用水资源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C.设置沙障固沙D.小流域综合治理解析:图中显示同一风速条件下,植被覆盖度越高、输沙率越低,则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则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
答案: 3.B 4.B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
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
据此回答5~6题。
5.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6.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A.春季的东南丘陵B.夏季的黄土高原C.秋季的山东丘陵D.冬季的天山山脉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大,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检测 湘教版必修3
第二章检测一、单项选择题。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据此完成1—3题。
1.土地荒漠化包括 ( )①土地沙漠化 ②石质荒漠化 ③次生盐渍化 ④土地污染 ⑤水土流失 ⑥沙尘暴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②③④⑤⑥D .①②2.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区有 ( )①干旱地区 ②半干旱地区 ③半湿润地区 ④热带地区⑤两极地区 ⑥草原牧区 ⑦高山地区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④⑥⑦C .①③⑤⑦D .①②③3.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 )①植被破坏 ②气候变化 ③海平面上升 ④酸雨危害 ⑤风沙侵蚀⑥水土流失 ⑦过度开发 ⑧太阳活动A .①②⑤⑥⑦B .②③④⑤⑥C .③④⑤⑥⑦D .④⑤⑥⑦⑧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
完成4—5题。
4.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森林面积减少 ②环境污染 ③城镇建设 ④兴修水利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5.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增加酸雨的频率 ④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④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6—8题。
6.造成田纳西河流域土地肥力消耗大、土地退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长期高强度的种植棉花B .为扩大耕地和炼铜而毁林、烧炭C .大规模开采当地矿产D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7.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统一管理,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将下列哪个因素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 )A .河流的梯级开发B .河流的洪涝治理C .流域内农业的多种经营D .流域内的矿产开发8.提高库区水质的有效措施有 ( )A .大力发展旅游业B .水源涵养林的保护C .沿岸禁止工业的发展D .大力发展养殖业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高中(湘教版_)地理高二必修3检测:第2章_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2节_word版含解析
第二章第二节读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P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B.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C.是未来的主要开垦耕地D.是我国珍禽丹顶鹤的栖息地解析:沼泽地被大量开垦成耕地,会对当地气候、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能力等造成显著影响,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
答案: C2.今天人们又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成“北大荒”,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湿地、野生动物等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B.湿地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C.退耕还湿地是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D.沼泽地作为特殊的自然景观能成为一种大力开发的旅游资源解析:根据将“北大仓”逐步变回“北大荒”是要保护沼泽地,而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不利于保护沼泽地的生态环境,故可排除将沼泽地作为大力开发的旅游资源的可能性。
答案: D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
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①森林面积减少②环境污染③城镇建设④兴修水利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4.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频率④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④5.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②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③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④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A.②④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3题,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于水污染、城镇建设等,使湿地破坏严重。
第4题,湿地水污染后,将会使许多水资源不能被利用,从而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程度;同时水体污染后,有害物质也会富集到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第5题,湿地有着较好的环境效益,因此不应该将湿地改造为农业用地,而应充分利用湿地水域发展水产业,充分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测试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其次章基础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元阳县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脉南段,素有“一山有四季,隔里不同天”之称,光、热、水、矿产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峻。
下表为元阳县水土流失强度改变状况统计表。
读表,完成1~2题。
A.轻度侵蚀B.中度侵蚀C.强度侵蚀D.极强度侵蚀解析:读图可知,2005~2010年元阳县水土流失微度侵蚀、轻度侵蚀呈负增长;中度侵蚀比例增加了2.93%;强度侵蚀比例增加了1.3%;极强度侵蚀增加了1.52%;猛烈侵蚀比例增加了0.09%。
2.在农业生产中,该县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 A )①调整农业结构②修建梯田③发展“处方”农业④采纳滴灌技术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梯田来蓄水、保土等措施都能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
“处方”农业主要是为了限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采纳滴灌技术主要是为了节水,多用于干旱缺水地区。
近年来,黄河水利委员会都要在每年的6、7月份进行一次调水调沙活动。
结合所学学问,完成3~5题。
3.黄河调水调沙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A )①流水侵蚀作用②流水搬运作用③流水溶蚀作用④流水沉积作用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黄河调水调沙主要是利用流水的侵蚀作用将河床的泥沙冲起,然后再利用流水的搬运作用将泥沙带入大海。
4.黄河调水调沙多选在汛期来临之前,是因为( B )A.此时黄河水量最丰富B.可为汛期泄洪供应畅通的河道C.此时黄河河水含沙量最大D.此时黄河下游河段需水量最大解析:黄河调水调沙的关键性工程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其最主要的功能为防洪,汛期之前进行调水调沙,可为泄洪供应顺畅的河道,同时还可为其他季节节约珍贵的水资源。
5.综合治理黄河,除调水调沙外,还须要实行的治理措施包括( D )①中游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②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③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④建立水利枢纽,合理调整水量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黄河中游地区存在严峻的水土流失问题,下游除为地上河外,还受夏季洪水、冬春断流、水污染等问题的困扰,因而上述措施都为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2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测试(1)及答案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国鲁尔区相继遇到了产品滞销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
据此回答1~2题。
1.“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的出现,主要原因不是( )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炭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乏力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解析:鲁尔区交通便利,国内钢铁工业所需的铁矿石主要从瑞典、俄罗斯等国家获得。
而且20世纪50年代随着大型交通工具的发展,铁矿石的运费是不断降低的。
其他三项所述内容都是“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
答案:D2.20世纪7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 )A.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业等“无烟经济”受到重视,经济地位不断提高B.很多工厂变为农田,农业的地位不断提高C.煤炭和钢铁企业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以增强对外竞争力D.开发本国铁矿资源,减少进口铁矿石数量解析:鲁尔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业等“无烟经济”受到重视,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而煤炭和钢铁企业的数量不断减少,但是规模在扩大。
钢铁企业所需要的铁矿石依然主要来自其他国家。
废弃的煤矿得到复垦,但是农业的地位没有不断提高。
答案:A(2018·全国课标文综Ⅱ)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解析:绿水比例是指蒸发量除以(径流量+蒸发量)的数值,绿水比例最大的地区是指蒸发量大、径流量小的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塔里木河蒸发比例最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
高中地理必修Ⅲ
第二章综合提优测评B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序一二总分结分人核分人
得分
一㊁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㊂读下图,回答1~2题㊂
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舍饲养畜
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1和图2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湿地㊁耕地及人口的变化㊂据此完成3~4题㊂
图1湿地和耕地的变化图2人口数量的变化
3.关于图1与图2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54~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1954~2000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C.1976~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D.1986~2000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4.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姓级班校学密封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冻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D.洪涝灾害更频繁
东北地区黑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万多平方千米,占黑土总面积的40%左右㊂以前60~70厘米厚的黑土层,现在大概只有20~30厘米厚,有的地方黑土消失殆尽,黄土裸露,丧失了生产能力㊂严重的水土流失还导致东北旱涝风沙灾害严重㊂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防治,按目前水土流失的速度,40~50年后黑土地将成为另一个黄土高原㊂据此回答5~6题㊂
5.世界上三大黑土区,除中国东北外还有()
A.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B.俄罗斯的伏尔加河流域
C.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D.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
6.水土流失是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之一,为此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治理坡面
B.秸秆还田
C.植树造林
D.沟壑治理
右图为某国某农场一年中工作历,请根据图中资料,回答7~8
题㊂
7.该农场位于()
A.荷兰西欧平原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泰国湄公河平原
D.加拿大中部平原
8.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为()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土壤贫瘠
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9~10题㊂
9.下列属于该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的是()
①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③便利的水陆运输
④雄厚的科技力量 ⑤离铁矿区较近⑥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③④⑤⑥
10.20世纪60年代以后,该区经济趋于衰落,有关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源消费从 煤炭时代 进入了 石油时代 ,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
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缺乏市场竞
争力
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
格的冲击
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
11.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该区采取的措施有()
A.改造煤炭㊁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㊁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工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拆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㊁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
读长江江苏㊁上海段沿岸地区城市发展变化图(图中黑圆圈大小代表城市等级高低),回答12~15题㊂
12.根据图示,长江江苏㊁上海段沿岸地区的城市等级分为()
A.2
B.3
C.4
D.5
13.有关a㊁b㊁c㊁d四类城市等级体系和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等级的城市等级最高,数目最多,服务范围最大
B.b等级比d等级的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大
C.c等级城市之间的距离比b等级城市之间的距离远
D.d等级城市等级最低,但服务种类最多
14.在甲图到乙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现象有()
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②城市郊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③工业生产排放大量废弃物,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④出现 热岛 效应,不利于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下列有关长江江苏㊁上海段沿岸地区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称为城市化
B.在此过程中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C.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D.此过程主要表现为逆城市化
二㊁综合题(共40分)
16.(
2011·苏北四市一调)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生态功能分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㊂(10分)
(1)图中甲㊁乙㊁丙三个生态功能区中水质较好的是,
理由是㊂
(2)简要说明甲生态功能区对乙生态功能区所起的作用
㊂
(3)图中丙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是㊂
(4)甲㊁乙㊁丙三区中易发洪涝灾害的是,请结合图
分析其原因㊂17.下图为湖南省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㊂(9分)
(1)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㊂试从气候㊁地形㊁土壤和水源等方面简要分析
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㊂
(2)湖南省河湖众多㊁湿地广布,对生态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㊂请你
谈一谈湿地有哪些主要功能?
(3)自然环境对城市分布有着明显的影响,图中城市共同的特点是沿分布㊂
(4)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到20世纪末,洞庭
湖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㊂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和㊂18.下图为东北亚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㊂(21分)
(1)请分析图中A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和存在的问题㊂
(2)关于A地区工业发展前景的叙述,正确的有()
A.继续发展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工业
B.调整工业结构,走高技术㊁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C.优化环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大量进口石油,发展石化工业
(3)图中C国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㊂该国著名的新兴微电子
工业中心在(岛),其发展需要的一般条件是
第二章综合提优测评B卷
1.D
2.A
3.B
4.D
5.A
6.C
7.D
8.A
9.B10.D 11.D
12.C解析:图例中已显示a㊁b㊁c㊁d四类城市等级㊂
13.B解析:城市的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广,职能种
类越多,彼此距离越远,反之亦然㊂
14.A 解析:出现 热岛 ,可产生热力环流,加快气
流运动,利于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㊂15.D 解析:由甲图到乙图的变化,城市数目增多,规
模不断扩大,为城市化的典型特征,不属于逆城市
化现象㊂
16.(1)甲甲区位于河流上游,远离城市;有湖泊调
节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稳定径流;提供优质水
源;保护生态环境
(3)沿河分布
(4)乙位于河流下游;支流多且河道弯曲,排水
不畅,河床淤积变浅;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
低洼
17.(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
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壤:土壤
肥沃;水源:水源充足㊂
(2)提供水资源㊁调节气候㊁涵养水源㊁调洪蓄洪㊁
美化环境㊁净化水中污染物质㊁保护生物多样性㊁提供农副产品等㊂
(3)河(或河流)
(4)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18.(1)区位优势:接近原料㊁燃料产地;消费市场广
阔;工业区内联系密切,集聚效应好,劳动力充足㊂存在的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
恶化,生产结构单一,技术设备落后㊂
(2)B C
(3)该国多港湾,海运条件好九州岛重视教
育,科技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