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颜色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教案)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教案)【教案】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光与色彩》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源、物体与人眼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物体的颜色是光的属性;2. 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颜色分解;3. 掌握如何分辨物体的颜色。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PPT、幻灯片、颜色尺、棱镜、照明灯、物体模型等;2. 教材和教具:《小学科学》教材、绘本《探险快乐秀》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绘本《探险快乐秀》的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光是怎样跟我们的眼睛连接的?”师生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2. 理论阐述(1)分析光的特性和颜色的形成:引导学生回忆物体的颜色,然后与白纸对比,发现物体的颜色是由我们看到的光决定的。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光源、物体、人眼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颜色的形成是光在物体上的反射或吸收和散射。
(2)光的传播方式:通过PPT或实验展示光的直线传播,引导学生理解光的直线传播方式。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光线在不同环境中传播的情况。
(3)光的颜色分解:介绍光的颜色分解原理,并用棱镜实验展示白光经过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谱。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把七种颜色的光圈起来,形成彩虹。
3. 操作实践(1)分辨物体的颜色:将多种颜色的物体放在白色背景上,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识别它们的颜色。
同时,夸张地放大一些物体的颜色,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种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看上去颜色不同。
(2)探究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展示光的折射现象。
借助投影仪和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互动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光的折射原理。
4. 总结与延伸(1)总结知识要点:复习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光线是怎样传播的?”“彩虹是如何形成的?”等。
(2)应用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与光和色彩有关的问题,例如涂鸦艺术、光谱仪的应用等。
5. 作业布置布置以下作业:(1)阅读课外相关科普读物,了解光、颜色与视觉的关系;(2)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3)自行设计一道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小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4节 光和颜色 教案(第2课时)
《光和颜色》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一)内容与地位《光和色彩》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二章第四节,是对颜色之谜的揭秘。
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为知道级,与前后知识点联系不太紧密,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各种颜色,但对颜色成因知之甚少,有比较迫切的了解需求。
因此,本节课确定为让学生掌握白光色散知识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用实验来探究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定的光学基础知识,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在能力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对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但在理论上对一些现象还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难点:色光的混合及物体的颜色(四)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2)知道光的三原色。
(3)知道看不见的光:紫外光和红外光(4)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5)会用色光的混合和物体颜色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把白光分解成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
(3)经历研究透明体和不透明体颜色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兴趣,激发他们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机、手电筒、三张玻璃纸(红、绿、蓝)、。
2、学生准备:三棱镜、平面镜、三张玻璃片(红、绿、蓝)、三色陀螺(不同比例的三原色)3个、紫光灯、餐巾纸、洗衣粉。
3、课前做好用平面镜分解太阳光的实验。
三、教学过程[准备引入]我们能看到太阳,是因为犹太阳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在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欣赏各种花的图片,五彩斑斓的自然界总会让我们赏心悦目,我们能看到各种物体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
[课题揭示]阳光下的肥皂泡会展现什么颜色?展示图片:肥皂泡的图片。
与这个现象相似的还有天空中的彩虹。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光与颜色》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光与颜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光与颜色》这一章节位于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主要向学生介绍光的传播、反射、折射以及光的颜色等基本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光的传播规律,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掌握光的颜色产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光和颜色有了初步的认知。
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光的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深入理解光与颜色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传播规律,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掌握光的颜色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光的传播规律2.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3.光的颜色产生的原因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光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光与颜色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讲授法: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光与颜色的基本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激光笔、镜子、玻璃板、白纸、色卡等。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太阳光、灯光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的存在,激发学生对光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光的传播规律,如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光与颜色的奥秘。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光的传播规律、反射和折射现象。
光与色彩教案参考6篇
光与色彩教案参考6篇教案的制定必须基于对学生接受能力的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教师在教案中融入互动环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光与色彩教案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光与色彩教案篇1一、歌曲《小小雨点》导入。
歌中“小小雨点”指的是什么季节的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春雨的课文。
板书:春雨的色彩春雨还有颜色?它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一群小鸟正在争论着这个话题。
(贴三只小鸟的图片)让我们悄悄地走到他们中间去听一听、看一看吧!(课件演示)[开课伊始,用歌曲引出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课文做准备。
又通过设疑、贴图、看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初读课文,主动识字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拼一拼。
2、同桌合作认字,把圈出来的字读给同桌听,如果读对了就夸夸他,读不准就帮帮他。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再读课文,争取把句子读通顺。
4、瞧,小雨点笑着跑来了,它想考考我们,你们敢接受小雨点的挑战吗?[借助字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1)齐读,会读的同学大声读,读不准的'同学用心记。
2)指名读,如果读对了,把字卡贴到黑板上,并随他读。
[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3)看一看,哪些词语读不准,指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们帮帮你。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差生机会,也使互助的学习方式得到很好的呈现。
]4)开火车读。
5、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大家认识了这么多的字真了不起,如果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能认识吗?大家再读课文,我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的通顺流利。
6、找学生分段读课文,其它同学当评委,评一评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参与意识。
)三、学习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第一段,说一说文中春雨的样子,想一想你看到的春雨是什么样的?[抓住“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理解感悟。
中小幼2.4光和颜色(第1课时)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试题卷【一等奖】
光和颜色(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是光源,2.了解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学会光线的画法;4.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了解光速的应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实验来展示科学现象、分析实验现象、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三、教具PPT课件、蜡烛、火柴、激光灯、玻璃砖、水、牛奶、烧杯、玻璃水槽、镜、白纸、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引入:在投影的光下做不同形状的手影动物。
问:手影动物是怎么形成的?预设:由于有光的照射,光从哪里来?——投影机问:还有哪些会发光的物体可以完成手影表演?师:可以将这些都称为光源。
尝试得出光源的定义?(1)光源活动: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分析它们之间各自发光的特点,并思考,哪些属于光源?定义:我们把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我们经常说皎洁的月光,月亮是不是光源?光彩夺目的钻石是不是?为什么?可我们明明看到了月亮钻石了,我们不是说看见物体必须有光从这个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吗?(能反射光)所以月亮钻石包括桌子、椅子也不是光源,我们却能看到它,因为它能反射光,光再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就看到了。
问:光是如何从光源传到我们的眼睛里的?(2)光的传播问:我们在哪里可以看见光?预:空气、水中、固体中。
师:你能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光在这些物质中是怎么传播的?演示1: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线(不明显)演示2:光在水中传播的路线(不明显,看不清)演示3:光在玻璃中传播的路线(明显可见的一条光亮的通路)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光路变得更明显?在弥散的粉笔灰的灰尘中观察光路。
师:在水中我们也看不见光传播的路径,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生:往水中加点牛奶得出初步结论:光在物质中是按直线传播的。
演示4:光在不均匀的糖水中传播的路线(不呈一条直线,有弯曲)补充更正结论结论: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按直线传播的。
幼儿园科学探究光与颜色教案
幼儿园科学探究光与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
2. 探究光对影响颜色的作用。
3. 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颜色。
二、教学材料1. 彩色玻璃块、镜子以及阳光或手电筒等光源。
2. 给每个学生发一个白纸和几支有颜色的笔。
3. 颜色球或画板、颜色卡片。
三、教学过程1. 光能让物体变色学生已经通过自己的观察,大致了解了白纸上颜色的变化都是由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引起的。
现在,我们来通过实际活动来发现光线会使物体变得不同的颜色。
(1)活动要求:请每组学生拿到一个彩色玻璃块。
请他们先观察玻璃块上对光线的反应,然后,举起玻璃块用来照射到白纸上,并记录下白纸上变化前和变化后的颜色。
(2)实验过程:总结学生记录的颜色变化,并找规律总结出两条,玻璃颜色的不同,光源的强度大小,如何影响太阳光的颜色变化效果。
2. 神奇的颜色合成(1)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数一下颜色球上有几种颜色,并将它们取下来。
然后,老师领取颜色卡并把他们打乱,学生需要根据颜色球上的颜色来找出对应的颜色卡,并把它们分别放在同一张白纸上,然后把它们变为不同的颜色。
(2)实验过程:老师领一个颜色球,判断是否有重复颜色,若有重复颜色,让学生找到相应的颜色卡,并在颜色卡旁边记下球的颜色和相应颜色的颜色卡的颜色。
然后老师引领学生手里每拿一支笔,试着两种基础颜色合成新的颜色,记下颜色或把合成的颜色画出来。
3. 颜色鉴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很多不同的颜色,如红色的火车、蓝天白云、黄色的花等等。
你是否能准确地判断出颜色呢?(1)活动要求:请每位学生领几支不同颜色的笔,然后老师出示不同颜色的物品,让每个学生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下他们对每种物品的颜色认知。
(2)实验过程:学生所写下来的颜色进行对比和分析,然后引领学生一起观察颜色球、颜色卡,并记录颜色形成的规律。
四、教学评估1. 教学结束后,合理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反应情况。
2. 给出适当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回忆本堂课所有的知识点,并检测其对颜色的鉴别以及颜色的变化原理是否掌握。
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色彩颜色教学设计2(新版)苏科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光现象的第一节光的色彩颜色,教材版本为苏科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
1.光的色散现象: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太阳光可以通过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即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一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的学生对物理实验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抽象的概念。此外,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部分学生则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光的色散现象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疑问,如为何太阳光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等。在理解光的加色法和减色法原理时,学生可能对光的颜色与物体表面的关系产生困惑。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对光的三原色概念难以理解,无法充分掌握光的混合原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颜色混合这两个重点。对于光的颜色混合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光的色彩颜色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讨论如何利用光的颜色混合原理来制造各种颜色的光源。
然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不断改进和完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同时,我也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幼儿园物理教案认识颜色与光线
幼儿园物理教案认识颜色与光线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和光线之间的关系;2.了解颜色是由光线的反射、折射和吸收产生的;3.能够简单描述物体的颜色和光线的颜色。
教学准备:1.彩色纸;2.不同颜色的小球或小物体;3.白色纸板;4.拇指调色盘;5.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让学生观察教室中不同的颜色物体,比较它们的颜色有何不同。
2.引导学生讨论,询问学生对颜色的认识和理解。
探究颜色与光线的关系:(20分钟)1.准备彩色纸,将它们放在光线下观察,观察其颜色和光线的颜色有何关系。
2.引导学生讨论,颜色是由什么产生的?光线对颜色有何作用?实验活动:(30分钟)1.将白色纸板放在光线下,观察其颜色。
再将不同颜色的彩色纸放在光线下,比较其颜色。
2.让学生用拇指调色盘将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3.让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光线在不同颜色物体上的反射、折射和吸收作用,解释物体的颜色是如何产生的。
巩固与延伸:(20分钟)1.利用投影仪将彩色纸投影到大屏幕上展示,让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不同颜色物体,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线的颜色。
3.让学生描述一下他们最喜欢的颜色,以及它是如何看到这种颜色的。
小结:(10分钟)1.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让学生简要总结颜色与光线之间的关系。
2.强调颜色是由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产生的。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颜色与光线的关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趣味性的实验活动和互动引导,让幼儿了解颜色与光线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幼儿深入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产生的。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注重启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让幼儿在实践中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需要引导幼儿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他们理解颜色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性。
了解光和颜色中班科学教案
了解光和颜色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光和颜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中班科学教案中,我们将会学习光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它们。
1.了解光什么是光?光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的能量。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光,因为日光(太阳)和灯光都是光的来源。
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每秒钟可以传播30万公里。
光是由一些叫做光子的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在空气或任何透明物质中跳跃,然后被眼睛感应。
2.了解颜色有些物质会吸收光线,其他物质则反射光线。
当光束撞击物体时,物质吸收与其本身颜色相反的颜色。
比如,一个红色的物体吸收蓝绿色光线,反射出红色光线。
颜色可以用一个叫做光谱的东西来解释。
光谱是一段连续的颜色,从红色一直延伸到紫色。
人类能够感知到的光谱大约有400到700纳米。
3.光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光有很多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a.照明:照明是光的一个最基本的应用。
市场上有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灯泡,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灯泡类型。
b.显示器:许多设备使用显示器来显示信息,例如电视、电脑和手机。
这些显示器是利用光的原理制作的。
c.拍照:照相机是利用光学原理来捕捉光线,然后把它们转化为图像。
4. 颜色的应用颜色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a.衣物:时尚设计师使用颜色来设计服装,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b.商标: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商标和标志,颜色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c.建筑:当我们设计一个建筑物时,颜色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
总结在这个中班科学教案中,我们了解了光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提到了光的传播速度、光的构成以及颜色的吸收与反射。
我们也探讨了光和颜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照明、显示器、拍照、时尚服装、商标和建筑设计。
这些知识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和颜色的原理,从而更好地应用它们。
光与色彩:小班科学教案
注:本文全部为,如有不和谐的地方敬请谅解。
光与色彩: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标1、学生能够了解光的概念及其性质;2、学生能够认识色彩的构成及种类;3、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活动认识光的反射、折射和色彩分离等现象。
二、教学重点1、光概念及其性质;2、色彩的构成及种类。
三、教学难点1、光的反射、折射和色彩分离等现象的认识;2、光和色彩的联系及应用。
四、教学准备1、黑板;2、教材;3、实验器材: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三棱镜、手电筒、白色光源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大家好,我是负责今天科学课的老师。
你们知道什么是光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光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光,我们就看不见东西了。
那么,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光的概念及其性质。
2、教学内容(1)光的概念及其性质A、什么是光?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光。
光是一种电磁波,也是一种粒子,它的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30万公里/秒。
我们可以通过光看到周围的物体。
B、光的性质光有三种重要的性质:可传播性、直线传播和色散性。
可传播性:光可以在空间中自由传播。
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是直线传播。
色散性:光在通过介质时,因为其波长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折射角,也就是颜色不同。
C、实验活动接下来,我们进行实验观察。
先拿出一个手电筒和一个白色光源,用手电筒照向白色光源,观察光线在空中的传播情况,发现光可以直线传播。
(2)色彩的构成及种类A、颜色的构成我们平常看到的颜色有很多种,但它们都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的。
三种原色在一定比例下混合,可以得到各种颜色。
B、颜色的种类颜色的种类非常多,可以按照三个方面分类:明度、饱和度和色相。
明度:明亮程度。
饱和度:颜色的纯度。
色相:颜色的种类。
(3)光的反射、折射和色彩分离等现象的认识A、光的反射光线经过物体表面的反射,就是光的反射。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将一束光照射在平面镜上,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B、光的折射在光通过介质时,因为其波长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折射角,也就是颜色不同。
光和颜色教案
光和颜色教案光和颜色教案第 1 篇教学预备教学目标学问和技能1.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
3.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4.光具有能量,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试验探究、观看太阳光的色散现象,了解试验是讨论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学问,体验探究的过程,尝试用试验对比法来讨论物理问题。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观看、试验以及探究性学习活动,培育敬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
2.过亲身体验和感悟,获得感性熟悉,为后续学习科学学问打下基础。
3.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并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重点 1、光源的要领及知道白光是一种复合光。
2、色光的混合。
3、光具有能量。
难点色光的混合及颜料的混合教学过程一、引入:伴随着《红太阳》的播放,利用投影出示一组图片(图3 2、3 3、3 4、3-5、36)同学对比图片,阅读"信息快递',了解什么是光源,同学通过观看各图,不同光源发出的光,发觉它们的颜色不样,产生了探究其缘由的想法。
(一) 分解太阳光1.议与同学共同探讨光的颜色和颜色之谜。
2.出问题:17世纪前,人们以为白色的阳光是最单纯的,真是这样吗?3.励同学利用试验进行探究,找出正确的答案。
4.沟通:分析商量试验结论,并举例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5.利用"雨后彩虹'的例子,略加解释色散现象。
同学就此问题进行商量,并各执已端提出猜测。
同学对比书本图37、38进行分组试验,得出结论,并互相沟通。
( 二)观看色光的混合大千世界颜色缤纷,为了美观常在玻璃上帖上带有颜色和图案的玻璃纸。
1、老师提出新的问题:当白光通过红色(或蓝色或绿色)玻璃纸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师引导同学进行试验,得出正确结论,并由老师介绍光的三原色及滤光镜(出示给同学看)通过课前预习,同学回答P55"看一看 '的问题。
七年级下科学教案:光和颜色
七年级下科学教案:光和颜色七年级下科学教案:光和颜色[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白光是复色光2.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能力培养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知识迁移和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思想:通过观察白光色散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科学思想.科学品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严谨、合作的科学品质科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实验探究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教学重点]1.光的色散的观察和分析2.物体的`颜色[教学难点] 物体的颜色[教学过程设计]引入:观看彩虹的照片,学生讨论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是水把光分成七种颜色,形成彩虹介绍: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1.光的色散(1)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2.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家用电器上的遥控器,可发出红外线)(2)紫外线(消毒灭菌,鉴别纸币的真伪)3.物体的颜色书P.24思考题,课前请同学回家做实验,课堂上讨论结果,得出结论(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2)不透明物体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吸收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3)物体呈现黑色说明它能吸收各种颜色的光,物体呈现白色,说明它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4.三原色(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红+绿+蓝=白蓝+红=紫红+绿=黄蓝+绿=青(2)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布置作业:课后练习题【七年级下科学教案:光和颜色】。
光和颜色教案8篇
光和颜色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总结报告、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documen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光和颜色教案8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教师在准备教案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的,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光和颜色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七年级科学光和颜色教案
教师备课记录表小结:板书:光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正在发光;2、光必须是自身发出的。
如太阳是光源,而月亮不是光源;台灯只有在打开时才是光源。
以上的月亮、宝石、电影屏幕、镜子类似光源却不能称为光源。
我们却能看到它,是因为它能反射光,反射光再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就看到了,并不是他们自身发光。
而火柴、电视、火炬、各种霓虹灯,如果没有说明点燃过点亮也不能算作光源。
提问:你可以把它们按一定的共同特征分类吗?答:光源还可分为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夜光石)和人造光源(如篝火、点燃的蜡烛、照明灯、激光手电筒、手电筒)【例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C)A.水母 B.萤火虫C.月亮 D.发光的霓虹灯练1、下列物体中一定属于光源的是(D)A.电灯 B.蜡烛 C.钻石 D.太阳【知识点2】:光的传播一、光的传播设问:1、你是怎么区分白天和黑夜的?太阳光从哪儿发出来的?太阳离我们近吗?那么太阳发出的光是怎么传播到地球表面的呢?2、打开电灯时,整个房间都会亮吗?那么光是怎么从电灯传到各个角落的?问:同学们看到过光传播的路径吗?那你能否作出一种假设,假设光在空气中是以什么路径传播的?你能否举出生活中你曾经能明显地看到过光的传播路径的例子?(放映机的光束;穿过森林的太阳光束;雾天车灯的光束)提问:光能在什么物质中传播?(空气、水、玻璃……所有透明物质)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光总是沿着这样的路线传播吗?有没有条件限制呢?演示:激光的图片(用激光手电,将光的红点射在墙上。
)活动:1. 将一束激光射到空气中,观察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
2. 将一束激光射到水中,观察激光在水中传播的路径。
3. 将一束激光射到玻璃中,观察激光在玻璃中传播的路径。
小结:从这些实验可以得出:板书2、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提问:①那在不同的物质中呢?(在同一种物质中光线是直的,但射到两种物质的界面上时会弯折。
光与色彩教案
光与色彩教案光与色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性质和色彩的形成原理。
2. 掌握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和合成等基本现象。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光的性质和色彩的形成原理。
1. 光的性质:(1) 光的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
(3) 光的折射。
(4) 光的色散。
2. 色彩的形成原理:(1) 光的三原色。
(2) 光的合成与分解。
(3) 光的衍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光的性质和色彩的形成原理。
2. 探究性学习:(1) 实验一:反射的光线要求学生用平面镜和光源进行实验,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和特点,总结反射的规律。
(2) 实验二:折射的光线要求学生用玻璃棱镜和光源进行实验,观察折射光线的方向和特点,总结折射的规律。
(3) 实验三:彩虹的形成要求学生用光源和玻璃棱镜进行实验,观察彩虹的形成过程,探究色散的原理。
3. 深化学习:(1) 复习光的三原色的概念,通过实验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光的合成和分解原理。
(2) 分析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物体有颜色?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明白物体看到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或吸收的光决定的。
(3) 实验四:光的衍射要求学生用短波长光源和狭缝进行实验,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加深对光的波动性的理解。
4. 知识运用:通过实例和练习,巩固学生对光的性质和色彩的形成原理的理解。
五、拓展应用: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拓宽学生对光与色彩应用的认识,如太阳光的利用、彩色显示器原理等。
六、小结及评价:总结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给予评价。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分析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思考引导,激发学生对光与色彩的兴趣和深入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可以通过增加实践环节和拓展应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光与色彩的认知。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光和颜色》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科学教案——1.4 光和颜色温州十二中何建国徐海青【教学目标】(一)认知与技能1、确认什么是光源,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哪些是光源。
2、理解光传播和声音传播的区别,使学生了解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知道在不同物质中光速不同,记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
4、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白光是复色光。
5、知道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
6、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能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完成“阳光下的树荫中圆形光斑成因”的探究活动。
2、学会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大量的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通过我国光学的发展等知识的介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并能解释某些现象难点:透明物体与不透明物体颜色的成因【教学手段】实验、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验所需器材学生准备:根据作业本P3制作的小孔成像装置【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预设】(一)什么是光源媒体展示:有关光的一些图片,在学生欣赏时提问:你为什么能看到这些图片?(因为有光进入了人的眼睛)请你闭上眼睛,你还能看见这些图片吗?(不能)为什么?(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
)揭示课题:我们能看见物体就必须有光从这个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
学生举例:那么光从哪里来?我们周围哪些物体会发光?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归纳:我们把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学生评价:观看媒体上播放出的一些物体,判断是否是光源。
介绍:人造光源漫长的发展史:篝火——火把——油灯——蜡烛——电灯。
(二)光的传播提问:你是怎么来区分白天与黑夜的?太阳光从哪儿发出来的?太阳离我们近吗?那么太阳发出的光是以什么形式传播到地球表面的呢?它是以什么路径传播的?学生举例:(可用图片展示)放映机的光束;穿过森林的太阳光束;雾天车灯的光束;雨中车灯的光束;演示实验:(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注:让光通过“水雾”效果非常明显)(2)光在水中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学生归纳:光沿直线传播的。
用实验探索光和色教案设计
本文将会讨论一种关于光与色的探究教案设计,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和色的本质,并且加深对于科学实验的认识,从而增强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该教案设计包括以下内容: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和探究日常生活闪烁的光源,了解光的本质和特性;2.掌握分光和色的基本知识,探究光的不同颜色的形成原理;3.实践设计并完成实验,能够观察和总结实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做出分析;4.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互动和情境模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探究光与色是学习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内容,也是研究和开发许多领域的基础。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各种情况下的光和色的出现原理进行探究可以促进他们对于光和色的认知和理解。
本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情境模拟通过有趣而生动的情境模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让学生使用电力便携灯照射不同材料,观察材料的反射和透射,并尝试解释观察结果;或者要求学生分走进有光源的房间,探究光的特性和本质。
2.实验设计借助实验设计,让学生亲身探究光与色的本质。
例如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多种颜色,探究光的分光特性;或者使用不同调制方式做出不同颜色的光源,通过比较探究色的形成原理。
3.系统总结在实验之后,让学生对于实验结果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通过思维导图或是其他方式将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和整理,并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关联。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问答交流式授课在授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引导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进行交流和研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实验驱动式授课通过实验驱动的方式,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同时,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并且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合作学习式授课通过小组自主学习与自我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并且互相促进,达到更深入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1.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在可以检测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光和颜色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光和颜色》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理解光的基本性质和颜色的形成原理,掌握相关观点和知识,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一、导入引导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2. 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看到的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光是如何产生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二、知识讲解1. 光的基本性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 光的传播速度为光速,约为30万公里/秒。
- 光的颜色由光的波长决定,波长越长,光的颜色越暖,波长越短,光的颜色越冷。
2. 颜色的形成原理- 颜色是由物体反射或吸收光的不同波长形成的。
- 物体吸收光的波长与其自身的颜色相同,而反射的波长决定了我们看到的颜色。
- 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波长的光,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波长的光。
三、实验操作1. 利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为七种颜色,观察光的波长对颜色的影响。
2. 用不同颜色的纸片遮挡白光,观察颜色的吸收和反射现象。
3. 利用激光笔照射不同颜色的物体,观察光的反射和吸收现象。
四、实践探究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颜色的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的表现。
2.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探究光和颜色之间的干系。
五、知识总结1. 总结光的基本性质和颜色的形成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草是绿色的?六、拓展延伸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颜色,思考不同颜色的形成原理。
2.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光和颜色相关的实验器械,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七、教室反馈1. 提出问题:你觉得光和颜色之间有什么有趣的现象?你还想了解哪些与光和颜色相关的知识?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八、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光和颜色的知识。
2. 自主探究光和颜色的相关现象,撰写实验报告。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光和颜色的形成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新人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1.4光与颜色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1、4光和颜色(1)
日期
总课时
6
教学
目标
1、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哪些是光源
2、理解光传播和声音传播的区别:光在同一种透明物体中沿直线传播。
3、记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
4、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
5、知道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
重点
难点
分析
1、重点:认识在同一种物体中光以直线传播,并能解释某些现象
问:你知道这些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吗?
讲述:自然界中有大量与光有关的有趣现象,我们将一一学习。
提问:1、你是怎么来区分白天与黑夜的?太阳光从哪儿发出来的?太阳离我们近吗?那么太阳发出的光是以什么形式传播到地球表面的呢?
3、打开电灯时,整个房间都会亮吗?那么光是怎么从电灯传到各个角落的
演示:用激光电筒,将光的红点射到墙上。
三、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应用吗?
讨论:你们平时整队时,你们需要将队伍排整齐,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判断队伍是否排整齐的?
1、步枪瞄准(展示图片)
思考:射击时瞄准,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尖星、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了,这是什么道理?
射击瞄准时的基本要领是:左眼闭,右眼睁,透过缺口看准星,对准目标三点成一线.
实像与虚像:
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能用光屏接受到,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虚像一般是正立的,不能用光屏接受到,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四、光的直线传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
1、影子的形成
展示几个影子图片。让学生思考能否用光是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
师: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光学现象,谁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2、光在这些物质中传播时,是以什么路径传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光的色彩颜色》教学设计《光的色彩颜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内容与地位1、地位与作用《光的色彩颜色》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是对颜色之谜的揭秘。
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为知道级,与前后知识点联系不太紧密,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各种颜色,但对颜色成因知之甚少,有比较迫切的了解需求。
因此,本节课确定为让学生掌握白光色散知识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用实验来探究物理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了一定的光学基础知识,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在能力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对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但在理论上对一些现象还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难点:色光的混合及物体的颜色(四)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2)知道光的三原色。
(3)会用色光的混合和物体颜色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把白光分解成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
(3)经历研究透明体和不透明体颜色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二、教法和学法根据新课标,“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理念。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们设计了以下的教法与学法:(1)教法(2)学法引导启发观察体验实验探究阅读自学演示与多媒体结合演示实验探究三、教具、学具学生仪器:手电筒、装有水的圆形烧瓶、三棱镜玻璃砖、放大镜、彩色透明纸、三色陀螺、学生活动卡、计算机等。
教师仪器:三棱镜、投影仪、三基色演示仪、彩色透明纸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一是播放世博会开幕式精彩片段,二是展示大自然中彩虹图片。
看到世博的五彩缤纷,同学们感到兴奋和骄傲。
看到天空的彩虹,同学们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同学们在骄傲和激动时,你们有谁思考过人类和自然如何创造的这五彩缤纷世界的?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颜色之谜。
【设计说明】这样的新课导入激发了学生对要学的内容的兴趣和求知欲。
板书:3.1 光的色彩颜色(二)、新课教学投影展示四幅图片,找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他们自身都能发光。
这些物理学中把他们称为光源。
板书:一、光源板书: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再从这四幅图片分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同学们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天然光源,哪些人造光源?多媒体展示:(对比图)分析他们都是光源吗?仍然以这四幅图片看,同学们看到的不同的光源发出的光的色彩相同吗??【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世博会开幕式中,中国馆图片有哪些光源,他们是什么颜色的?从中国馆中发出白光,那么白光是最单纯的吗?请我们同学猜想一下?板书:二、光的色散(重点)【活动】学生利用实验仪器,寻找类似彩虹的彩色条纹。
白光的色散同学们找到了很多彩带,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条彩带。
【设计说明】一句话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师生关系成为探究中的伙伴,平等中的首席。
下面我给大家演示一下。
老师今天用的白光既不是太阳光也不是手电筒的光而是我们投影仪发出的一束白光。
那我们观察一下,这束白光通过三棱镜能否得到彩色光带呢?大家看实验非常清楚。
这就是我刚才的实验。
它告诉我们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光的色散。
板书: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设计说明】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色散过程,便于学生思考和理解,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同学们知道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那么如果我们将七色光混合,会产生什么颜色呢?板书:三、色光的混合(难点、重点)(1)、观察电脑显示屏白色部分,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的结果:电脑显示屏白色部分是由无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光点组成的。
【设计说明】这样的设计情景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关注,拨动了学生的思维。
(2)、体验旋转自制的三色陀螺比较观察到的颜色。
然后同学之间交流。
比较观察的结果。
【设计说明】利用身边随手可得器材设计成学生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
同时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色光混合的感性认识。
(3)、利用三基色演示仪演示色光的混合。
板书:四、物体的颜色(难点)(1)对透明体的颜色成因①首先让学生利用手边仪器寻找单色光,将有色滤纸蒙在手电筒照上,并射向白纸,得到单色光。
【设计说明】它利用生活用品改进设计成学生活动器材,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
②接着教师演示透明体的颜色实验, *这是一张红色的透明纸体,下面我们看一下那种色光可以透过它?大家看红光能透过红色滤纸,蓝光和绿光均不可以。
*这是一张蓝色的透明体,下面我们看一下那种色光可以透过它?大家看只有蓝光能透过红色滤纸。
由此得出透明体的颜色是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板书:1、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设计说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彩色透明纸、手电筒各种颜色的布条等来研究不透明物体颜色的成因,把单纯的书面作业转变为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
请学生阅读自学59页生活*物理*社会,然后回答一下的问题:(1)光具有能量吗?(2)光能在科学上有什么应用?请举例说明。
(3)光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吗?板书:五、光具有能量,光能。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三)、学习收获①首先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有什么收获?②接着在科学探究方面有什么收获?③再来是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有什么收获?④最后是你感觉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设计说明】本节课小结形式与以往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生在总结课堂收获时,不仅回顾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收获,交流的更多是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收获。
这种小结方式比较好地落实了三维课程目标要求。
(四)、作业布置:①完成不透明体颜色成因的“实验探究”②尝试解释电脑、电视上的各种色彩形成的原因五、板书设计3.1 光的色彩颜色一、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二、光的色散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三、色光的混合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四、物体的颜色1、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体的颜色是?五、光具有能量,光能。
、六、教学设计说明我们突出了新课的导入、教师的引导、实验探究的功能、多媒体的应用、设问的培养、这样设置比较好地落实了三维课程目标,比较好地创设了探究情景,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提出宝贵意见,感谢评委!篇二:1.4光和颜色(第1课时)_教学设计光和颜色(第1课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3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是光源,了解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学会光线的画法;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了解光速的应用;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实验来展示科学现象、分析实验现象、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三、教具ppt课件、蜡烛、火柴、激光灯、玻璃砖、水、牛奶、烧杯、玻璃水槽、镜、三棱镜、红色玻璃纸、绿色玻璃纸、白纸、手电筒、绿叶、橘子(黄皮)。
四、教学过程问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对光有哪些了解,学生个别回答。
教学意图:通过问题的回答,可以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的水平,对接下来的教学有一个准备。
师:什么是光源?(1)光源ppt02活动: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分析它们之间各自发光的特点,并思考,哪些属于光源?定义:我们把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我们经常说皎洁的月光,月亮是不是光源?光彩夺目的钻石是不是?为什么?可我们明明看到了月亮钻石了,我们不是说看见物体必须有光从这个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吗?(能反射光)所以月亮钻石包括桌子、椅子也不是光源,我们却能看到它,因为它能反射光,光再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就看到了。
你可以帮它们分类吗?(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附)点击“进入人造光源发展史”ppt12 返回师: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我们可以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
(板图示范光线的画法)注意,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而画出的带箭头的直线,是表示光的传播的一种方法,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2)光的传播演示1: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线演示2:光在水中传播的路线演示3:光在玻璃中传播的路线结论: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按直线传播的。
学生:举出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影子的形成、树林里的一缕缕阳光、军训时排队必须看齐前面同学的后脑勺、日食的形成、隧道挖掘机的激光、射击运动员射击时瞄准(以我国射击运动员朱启南射击瞄准时为例)(超级链接)日食、月食的成因师:展示几张手影的图片,并提问:你知道手影的原理是什么吗?生:与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的传播路线是直的有关。
【思维拓展】思考:一个人从路灯下走远时,其影子长度如何变化?(3)光速 ppt07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并填空:光在中传播速度最大,其值为,合。
并要求学生了解:光在空气中:约3×108米/秒;在水中:真空中速度的3/4;玻璃中:真空中速度的2/3(生)算一算: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路程?(速度以真空计算)1光年 = 9.46 ×1012千米(展示图片)光速、声速与火箭的速度的比较课堂小结: ppt08水中掺入少量牛奶课外延伸的小孔成像原理图(可四人一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及原理 ppt09 课堂练习:ppt09 ppt101. 打雷时,为什么先见闪电后闻雷声?【分析】实际上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由于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光速是3×108米/秒,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仅为340米/秒,所以打雷时,先看见闪电而后听到雷声2. 短距离赛跑时,计时员为什么见到发令枪冒烟时就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的形式_____。
才计时?【分析】发令员发令时,枪声和烟同时发生并在空中传播。
运动员与发令员相距很近,可以认为在发令的同时起跑。
记时员在终点,由于光速远大于声速,可以认为发令的同时记时员看到了冒烟,记时员听到声音要稍后些。
3. 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参考答案:da. 影子的形成b. 小孔成像c. 看不见高墙后面的物体d. 闪电后才听到雷声4.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参考答案:aa、太阳b、月亮c、蜡烛d、眼睛5. 晴天,树阴下见到一块圆形的明暗不同的光斑是怎样形成的?分析:其实这些光斑是太阳的像,因为太阳光线通过树叶的缝隙时,也按原来的直线进行传播(原理同小孔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