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Q关键工序控制程序(含表格)

合集下载

装配工程重点参数点检作业流程图[空白模板]

装配工程重点参数点检作业流程图[空白模板]

文件名称CTQ工程点检作业流
程图(装配)
文件编号XX-XXX-X发行部门生技部
生效日期版本/版次保存期限四年
点检项目
温度(℃)
点检基准作业指导书/CTQ工程管控表气压(Mpa)
时间(S)


点检流程示图点检工具备注
1 点检资料准备1.使用CTQ点检记录表;
2.表单悬挂管理看板上,点检随时取用.
2 参数测试点检金属感温
测试仪
1.点检时设备需调整为手动状态且需
暂停操作;
2.按温度、时间、气压依次进行点检(无
温要求可不点检温度项);
3.温度点检需使用金属感温测试仪点
检(测试探头需准确与热熔头触点接触
探测).
3 数据读取及记录金属感温
测试仪
准确读取数据并将各参数值真实准确
的记录于CTQ点检记录表.
4 画曲线图将记录数据描点画线,以曲线图形式体现.
5 曲线图分析分析数据是否正常,若正常继续生产;若NG依CTQ管理指导作业规范检讨.
作成:审核:批准:。

品质制度表格-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表热轧、冷轧、拉弯矫、纵剪、横切、冲床XLS 精品

品质制度表格-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表热轧、冷轧、拉弯矫、纵剪、横切、冲床XLS 精品

表面质量
冷 轧
厚度
退火道次
压坑 粘铝、辊印
擦划伤 成品厚度
油斑
在线和下线后表面检查 在线和下线后表面检查 在线和下线后表面检查 头中尾部分别在线测量 检查清洗油;吹扫装置
以不影响后续工序质量为依据 以不影响后续工序质量为依据 以不影响后续工序质量为依据 按客户协议判定 无退火油斑
目测
目测
目测 千分尺
化验报告单
-1
接触式测温计 每块
-1
目测
每块
-1
测温计
每块
-1
测氧仪
每卷
-1
电脑查询
每炉
-1
-1
车间主任
操作员 品管主任
质检员 工艺人员
-1
人事主任
-1
车间主任
操作员 品管主任
质检员 工艺人员
-1
人事主任
-1
车间主任 操作员 品管主任
质检员 工艺人员
-1
人事主任
-1
车间主任 操作员 品管主任
-1
质检员 工艺人员 人事主任
责任人 检查人
操作员 质检员
抽检 每块
-1
-1
车间主任
-1
-1 操作员 品管主任
质检员 工艺人员
-1
-1
人事主任


加热

存放 测温探头
参数
现场核对 定期检测 查看立推炉电脑记录
表面放置瓦愣板
目测
-1
送检验中心检查,每季度更换一区检验好 的热电偶,其它用砂纸去掉表面氧化物
温度计
每季度 至少1次
-1
Q/NL-CGY056-2006

ctq管控流程

ctq管控流程

ctq管控流程CTQ(Critical-TO-Quality)管控流程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旨在确定和优化对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有关键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CTQ)。

以下是CTQ管控流程的基本步骤:1. 确定CTQ:首先,需要明确产品或服务的关键质量要求和客户期望。

这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客户反馈、竞争分析和产品规范来确定。

2. 设定CTQ目标: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和客户要求,设定CTQ的目标。

这些目标应具有可度量性、可达成性和可追踪性。

3. 识别CTQ影响因素:分析并识别影响CTQ的关键因素,包括原材料、工艺、设备、人员和环境等。

4. 制定CTQ控制计划:针对每个CTQ,制定相应的控制计划。

这些计划应包括具体的控制措施、检测方法、检测频次和责任人等。

5. 实施CTQ控制:按照控制计划,对CTQ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对于出现的不合格品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查找原因。

6. 持续改进:通过对CTQ数据的分析和反馈,不断优化控制计划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品质。

同时,关注行业标准和新技术的发展,持续改进CTQ管控流程。

7. 培训与沟通:加强员工对CTQ管控流程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保持内部沟通顺畅,确保各部门对CTQ的理解和执行一致。

8. 审核与评估:定期对CTQ管控流程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以确保流程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根据审核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管控流程。

9. 记录与报告:详细记录CTQ管控流程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监控数据、不合格品处理、原因分析等。

定期生成报告,以便管理层了解CTQ管控的进展和绩效。

10. 标准化:将CTQ管控流程标准化,确保流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等形式,将CTQ管控流程固化下来,便于后续的管理和执行。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CTQ管控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客户要求并持续提升品质水平。

关键工序管理程序

关键工序管理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QN—QC—QP-010
编制部门
品保部
生效日期
2011年5月1日
1目的
为了使关键、特殊工序处于受控状态,整个关键工序过程生产的产品质量能得到明确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关键和特殊工序的控制。
3。0定义
无4。0职责4。1品保部负责确定关键、特殊工序,编制关键、特殊工序质量控制文件。
出现过程参数异常时应立即停机,并将异常情况报相关部门,协同分析处理。
5。4关键、特殊工序的设备及人员认可5。4。1关键、特殊工序设备的认可
5。4。1。1生产部组织对新购关键、特殊工序的设备进行认可,具体的认可办法按照《设备及设施管理
程序》执行。
5.4.1.2关键、特殊工序设备的点检,具体执行《设备及设施管理程序》。
5。4。2关键、特殊工序操作人员认可
5。4。2.1关键、特殊工序操作人员上岗前需经培训、考核,并取得上岗资格才能持证上岗。具体执行
《人力资源序》
6。2《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6。3关键特殊工序明细表
6。4过程监控记录
4.2生产部实施关键和特殊工序过程中的具体控制活动。
4。3行政部负责关键、特殊工序人员的培训和资格鉴定。5。0工作流程5。1关键、特殊工序确定原则5.1。1关键工序的确定原则:
a)形成产品关键特性的工序
b)操作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的工序;
c)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工序能力指数(cpk)低的工序。
d)过程不良率高,造成经济损失大的工序4。1。2特殊工序的确定原则
5.3.3关键、特殊工序生产的产品进行区别标示,由品保部安排专职人员全数检验,
5。3。4生产部对关键、特殊工序实行定机、定人进行生产.生产现场要有“关键工序”标示。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表表格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表表格

附表1
施工项目部
施工项目部(项目一分部)
施工项目部(项目二分部)
附表2
架子队(隧道架子一队)
架子队(隧道架子二队)
架子队(隧道架子三队)
架子队(路基架子一队)
架子队(桥涵架子一队)
附件3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表
①附件:照片(正面、侧面、平面),由监理工程师拍照,照片上显示时间至小时。

②关键工序是指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等主体工程的隐蔽性工序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情况记录。

③本表由监理工程师存档备查,本表不填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附件4
关键工点检查记录表
备注:1.此表印制成册,每31页为一册,每月一册。

2.印制成册的检查表不能撕扯,凡缺页的按弄虚作假处理。

CTQ表格

CTQ表格

ZH00413
0.60 mm +/- 0.05mm
Vert. stiff:
Fix. block: Q235板体:
ZH00329/ZH0070 SPCC;厚度:1毫米。±
3
0.1mm
Fix. block:
横。僵硬。:SPCC;厚
ZH00324
组 度:2毫米。±0.1mm
装:通力
垂直。僵硬。:SPCC;厚
No broken welding points无 焊接点
CTQ
Panels + fixings面板 + 固定件
Panel Assembly面板组件
VOP
3) Solid panel assembly (welding)3)实心板组件(焊 接)
1-Correct number and position of spot welding points 2-MIG welding points1correct数和焊接点的位置 2-mig焊接点
4) Panel flatness4)面板平面 度
Hexagon head screw M8x16
Solid fixing to panel assembly ZH00324
DIN933 8.8 galv. + safety washer 固体固定板组件
diam. 8 dacromet六角头螺栓
M8x16 DIN933 8.8镀锌。安全垫圈
板体:zh11247 / 度:0.60毫米。±0.05mm
zh11059
修理。块:Q235
横。zh00413僵
硬:
垂直。僵硬:
zh00329 /
zh00703
修理。块:

CTQ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CTQ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CTQ管理控制程序1 目的为规范本公司CTQ相关作业的管理,保证产品关键特性满足客户要求,降低不良率,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的CTQ管理项目,以及CTQ管理出现异常的分析,改善及完善相关活动。

3 定义3.1 CTQ定义:Critical-To-Quality)的意思是质量关键特性点,是指为了满足“关键的需求或关键客户流程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组特征,它是从顾客角度出发,影响顾客满意度的质量特性。

”4 权责本规程由品管部、生产部,技术装备部负责实施,其他部门共同遵守。

5 工作程序5.1 CTQ管理项目的选定:对顾客指定的关键特性,作为优先管理。

对影响产品品质的重要工序的特性和工程特性也作相应管理。

5.2 CTQ关键特性管理图的选定根据产品特性及管理需要,公司选用SPC控制均值-极差控制图.产品名称CTQ特性管理标准测定周期曲轴粗加工吸油管孔直径Φ11—Φ11.03 天/次曲轴精加工长轴圆度0.0015 5pcs/2小时/机长轴靠近支撑面圆度0.0025 5pcs/2小时/机长轴外圆粗糙度Ra0.30 5pcs/2小时/机偏心轴圆度0.0015 5pcs/2小时/机偏心轴表面粗糙度Ra0.20 5pcs/2小时/机长轴直径13.988±0.0035pcs/小时/机偏心轴直径13.980±0.0035pcs/小时/机5.3 CTQ工程能力的调查周期及管理项目.在稳定的生产过程中,要求CTQ工程每月测定1 批, 32件/批。

计算CPK过程能力指数,并通过连续的观察,找到潜在的能力不足设备进行改善。

5.4 CTQ工程能力的计算及评价:对于CTQ关键工序,品管部根据程序测定对应的品质特性数据并进行记录,计算出CPK.等级Cpk 判断工程能力的有无措施A Cpk≥1.67 工程能力很充分可维持现状,或想办法减少成本等B 1.33≤Cpk<1.67 工程能力充分是理想状态,维持现状即可.C 1.00≤Cpk<1.33 工程能力不是很充分可考虑采取必要的措施以达到理想状态D 0.67≤Cpk<1.00 工程能力不足. 有必要工程的管理及改善.E Cpk<0.67 工程能力很不足离品质理想状态远. 需进行品质改善,追究原因,做紧急对策●品管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收集,须每个月进行工程能力分析,检讨。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程序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程序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程序1目的规定了关键工序控制的职责,确定原则,控制要求,内容与程序、报告和记录。

其目的是对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工序进行严格控制,使工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2 适用范围适应于本企业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

3 职责关键工序制订由工艺部门归口管理;各生产单位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控制;检验部门负责监督执行。

4 程序4.1 确定原则4.1.1 产品图、技术文件规定军品的关键、重要特性和民品的关键特性构成的工序。

4.1.2 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原材料昂贵,出废品后经济损失较大的工序。

4.1.3 外购关键、重要器材入厂验收的工序。

4.2 控制要求4.2.1 关键工序必须进行重点控制。

质量记录除采用正常的数据记录方式外,还应用6ó或管理工程图的方式加以严格的过程控制。

4.2.2 关键工序必须做到“三定”:定人、定设备、定工序。

4.2.3 关键工序应严格进行工艺纪律培训和工艺监督。

4.2.4 不断改进关键工序的工艺方法,减少对操作技能及操作者注意力的依赖程度,用先进合理的工艺保证产品质量。

4.2.5 关键工序生产质量出现异常波动时,现场技术人员会同工艺部门的工艺人员应及时分析研究,采取纠正措施予以解决。

当问题较大或工艺部门难以解决,应向主管厂领导汇报并由其组织技术、质量攻关。

4.3 控制程序4.3.1 工艺资料控制4.3.1.1 工艺部门应按确定原则确定关键工序,编制《关键工序目录》(格式由工艺部门制定)和涉及质量控制的有关文件,须经质管部门会签,分发生产车间及有关单位各一份。

4.3.1.2 关键工序必须编制关键工序控制卡或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内容包括:工艺规程、操作要领、控制项目、控制内容、原始记录等),并按规定做出标记,以示区别。

4.3.1.3 关键工序工艺资料更改,必须慎重,应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4.3.2 设备及工艺装备的控制4.3.2.1 关键工序所用的设备,其精度应满足工艺要求。

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4.1.2技术部根据确认的关键控制点编制相应的检验规程、操作规程或工艺卡,在文件中要确定应进行控制的工艺参数、设备工装和检验仪器的质技要求.
4.2工序监控
4.2.1设备参数的认定
4.2.1.1生产过程所用生产设备,以参数作控制的,如:由生产部以《工艺流程图》规定该设备在生产产品时的参数设定,经生产部主管批准后,由生产组长规定监控工作,并须将参数记载于《关键点控制记录》中。
定期对使用中的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持其运行能力,且保存设备维修以及保养记录,具体操作按《设备管理规定》执行。
核准
审核
制表人
核准
审核
制表人
范宗爱
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DC-07
版本
A-0
页码
2 / 3
核准
审核
制表人
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DC-7
版本
A-0
页码
3 / 3
熔融加热℃.
焊接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的经验调整法建议采用软规范(即加热时
间升高,加热温度降低),具体调整方法是将加热时间确定,将加热温度自低温向高温调整,每焊一次将刚焊后的窗角掰开,观察焊接渣口情况,当渣口刚刚泛黄时,将温度下调5℃即可;
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DC-06
版本
A/0
页码
1 / 1
1.0目的
为保证关键工序受监控,包括生产参数的设定、机器设备确认及保养维修、工艺标准/工作指示的设立等,均在受控情况下进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2.0适用范围
此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内关键生产工序。
3.0职责
3.1技术部负责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及其工艺文件的制定,关键控制点质量巡查或试验。

CTQ实施控制程序(含表格)

CTQ实施控制程序(含表格)

CTQ实施控制程序(ISO9001-2015)1、目的为了保证公司零件或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关键安全特性以及合规要求的参数在公司和供应商的制造过程中得到正确和适当的质量控制,从而满足客户的要求。

2、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供公司产品CTQ的分析、定义和变更活动,也可扩展使用到我公司其他产品。

3、定义CTQ:关键质量特性CTS:关键安全特性4、职责4.1技术总工程师是CTQ总负责人。

4.2技术部是CTQ分析、定义和变更的归口管理部门。

4.3CTQ小组负责CTQ的分析定义和变更评审工作,小组成员包括技术部、品质部、各分厂技术科、生产部等相关部门。

4.4品质部负责编制控制计划,对产品或零部件关键特性需在“特殊特性等级”一栏标明CTQ或者CTS,对CTQ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并保存记录。

4.5分厂技术科负责编制工艺规程,对产品或零部件关键特性需在“特性等级”一栏标明CTQ或者CTS,并在各分厂的关键工位上粘贴CTQ/CTS标识。

4.6质量监管部是与公司沟通的接口部门。

5、工作程序5.1CTQ识别技术部负责召集CTQ小组成员来共同分析和定义哪些特性是客户对产品或服务中期望得到的特性,应用特定的工具DFMEA和PFMEA把它们转换成可以测量的特性,通过VOC(客户的声音),VOP(产品的声音),VOPC(过程的声音)来定义那些必须达到的性能、规格、公差限,从而满足客户的要求。

5.2CTQ变更任何部门或者公司成员均可向技术部提出CTQ变更申请,技术部负责召集CTQ 小组成员对变更申请进行评审,达成统一意见后,将变更后的CTQ表格提交至质量监管部,质量监管部与公司沟通变更内容以获取公司认可,得到公司批准后,技术部才可以下发到分厂、品质部、质量监管部。

不批准的情况下不可下发。

对于非公司产品的CTQ变更,由CTQ小组成员评审通过后,总工程师批准后下发到分厂、品质部、质量监管部。

5.3CTQ可视化为贯彻CTQ全面实施,加强CTQ可视化管理,品质部编制质量控制计划时需在特殊特性等级一栏标明CTQ/CTS,各分厂技术科在工艺规程特殊特性等级中标明CTQ/CTS,各分厂关键工位上粘贴CTQ/CTS标识。

ctq管控计划表

ctq管控计划表

ctq管控计划表
CTQ(关键质量特性)管控计划表是一种用于确保产品或过程的关键质量特性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的工具。

它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产品概述:描述产品的基本信息,如名称、型号、规格等。

2.关键质量特性:明确CTQ,即关键质量特性,通常包括尺寸、性能参数、可靠性等。

3.过程控制计划:描述如何通过生产过程控制CTQ,包括设备、工具、工艺流程、操作步骤等。

4.检验和测试计划:明确如何进行CTQ的检验和测试,包括抽样计划、测试方法、测试设备等。

5.记录和报告:规定如何记录和报告CTQ的测量结果和质量信息,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改进。

6.纠正和预防措施:描述如何对CTQ的不合格品进行处理,以及如何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7.培训和资质要求:明确负责CTQ管控的人员需要具备的资质和培训要求。

8.变更管理:规定当产品或过程发生变更时,如何重新评估CTQ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管理。

9.评审和改进:定期对CTQ管控计划进行评审,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以确保其持续有效性和适应性。

通过实施CTQ管控计划表,组织可以确保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CTQ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CTQ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0.0015 长轴圆度 5pcs/2小时/机
0.0025 长轴靠近支撑面圆度 5pcs/2小时/机
Ra0.30 长轴外圆粗糙度 5pcs/2小时/机
0.0015 曲轴精加工 偏心轴圆度 5pcs/2小时/机
Ra0.20 偏心轴表面粗糙度 5pcs/2小时/机
长轴直径 13.988?0.003 5pcs/小时/机
,由品管部确认后方可出货。 字样
, CTQ工程能力改善后的首批须经首件全检后经部门主管确认后方可量产。 6 相关表单
《SPC控制图》
《纠正和预防措施单》
制订: 审核: 批准;
范围 2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的CTQ管理项目,以及CTQ管理出现异常的分析,改善及完善相关活动。
3 定义
3.1 CTQ定义:Critical-To-Quality)的意思是质量关键特性点,是指为了满足“关键的需求或关键客户流程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组特征,它是从顾客角度出发,影响顾客满意度的质量特性。”
4 权责
偏心轴直径 13.980?0.003 5pcs/小时/机 假如某个时段失控,由SPC人员发送《失控通知单》给生产班长,进行及时调整。 5.3 CTQ工程能力的调查周期及管理项目.
在稳定的生产过程中,要求CTQ工程每月测定 1 批, 32件/批。计算CPK过程能力指数,并通过连续的观察,找到潜在的能力不足设备进行改善。
离品
究原因,做紧急对策 5.5 CTQ工程异常的处理规定
, 品管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收集,须每个月进行工程能力分析,检讨。 , 品管部检验员发现数据脱离管理基准线或发现异常点时,告知相关部门。 , 由生产部联合品质部及相关部门对工程能力进行检讨并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单》。 , 对CTQ工程能力不足时生产的批次须安排人员进行检验。并标示”工程能力不足”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表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表

人事主任
车间主任
-1
操作员 品管主任 质检员 工艺人员
人事主任
车间主任
-1
操作员 质检员
品管主任 工艺人员


质 量
箭 头
确认工艺参数设置正确; 检查分卷管芯的质量
单个箭头≤15mm; 并列两个死角箭头≤10mm
20cm钢板尺 目视
每车
车间主任
-1
-1
操作员 品管主任 质检员 工艺人员
人事主任
毛刺
目视
千分表测厚 仪 目视
每车 每车
目视
每车
起 鼓
开机的张力、压力、速度等 尾部绳状起鼓;
工艺参数设置正确;
大面积起鼓
目视
每车
串 层
确认工艺参数设置正确;检 查自动对中系统正常;下线 后料卷检查
塔 形
确认工艺参数设置正确; 检查自动对中系统正常
≤1mm ≤2mm
目视
每车
钢板尺 目视
每车
-5
-5 -2 0 (二 次) -1 -1
-1
-1
车间主任
-5
操作员 品管主任 质检员 工艺人员
人事主任
车间主任
-1
操作员 品管主任 质检员 工艺人员
人车事间主主任任
-2
操作员 品管主任 质检员 工艺人员
人车事间主主任任
-2
操作员 质检员
品管主任 工艺人员
车间主任
-1
操作员 品管主任 质检员 工艺人员
人事主任 车间主任
-1
操作员 品管主任 质检员 工艺人员
工序 控制项
控制点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表
检查方式
控制标准

CTQ管理规范(含表格)

CTQ管理规范(含表格)

CTQ管理规范(ISO9001-2015)1目的:规范我司扬声器、受话器产品的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控制方法,使产品的关键特性得到正确识别和控制,提升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我司扬声器、受话器产品。

3定义:CTQ:CriticaltoQuality关键质量特性CTP:CriticaltoProcess关键过程特性4职责:质量部负责主导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识别与控制,负责相关质量数据的收集、分析、汇报与异常反馈工作;工艺部与生产部应参与关键质量控制点的选定、数据分析和问题处理工作。

5程序:5.1CTQ的识别5.1.1CTQ是公司生产、工艺、质量等相关部门根据产品的特性及相关的工艺要求,制定的通用的生产制造过程关键质量特性。

5.1.2CTQ列表中列举的控制点,是产品批量生产时最基本的质量控制点。

车间生产、工艺、质量部门应根据产品的规格书、产品质量水平以及顾客的相关特殊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见5.2.7)。

5.2CTQ的控制5.2.1公司质量部根据产品以及过程的特性和数据类型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附表是公司级CTQ列表,具体产品的关键控制点详见产品的控制计划)。

5.2.2CTQ控制点的数据采集5.2.2.1试生产阶段的要求参考《生产件批准程序》5.2.2.2批量生产时,针对所有的CTQ控制点,计量型数据抽样频次不得少于5PCS/2hrs,计数型数据根据附表或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抽样。

5.2.2.3批量生产时,当连续3月关键参数的Ppk>1.33时,抽样频次可以改为5PCS/4hr。

5.2.2.4当有过程异常以及顾客投诉时,车间的质量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关的抽样频次,具体方法包括提高AQL值或全数检验。

5.2.3所有CTQ控制点的控制限应当根据《统计过程管理办法》或AIAGSPC参考手册的要求进行确定。

5.2.4CTQ失控和异常的判定方法参考《统计过程管理办法》或AIAGSPC参考手册的要求进行确定。

5.2.5CTQ的异常处理及反馈参考《异常事件管理办法》。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程序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程序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程序1目的规范本公司的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以确保产品符合规范的要求,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职责2.1 技术科负责组织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和实施;2.2 生产科、检验科、办公室参与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工作;3 程序要求3.1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3.1.1产品质量特性特别重要,对产品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过程、项目、工序,一般为产品质量特性分级表的A类项目;3.1.2工艺上有特殊要求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工序。

3.1.3质量信息馈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或不良品较多的项目或部位。

3.1.4加工周期长,原材料贵重,一旦出现问题经济损失大的工序。

3.1.5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立,应考虑工序质量的重要性、迫切性,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抓住重点设置1-3个;3.1.6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应该是不断更新的,设立质量控制点经过一定时间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得到提高并稳定的工序可以撤消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另外选择设立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3.2 产品质量特性的分级3.2.1 根据本公司机床产品的特点,产品质量特性分为A、B、C三级;3.2.2 A级是指对产品安全、卫生产生影响,对产品的功能、性能等产品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不能满足法律法规和顾客要求的过程、项目和工序,如机床的安全、卫生项目,主要件的关键项目等;3.2.3 B级是指对产品的功能、性能等产品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基本能满足法律法规和顾客要求,但会影响产品的等级,产品档次的过程、项目和工序,如机床的精度,外观,零件的主要项目;3.2.3 C级是指零部件的一般项目3.2.5 技术科负责按照产品的特点设计编制产品质量特性分级表,经主管副总经理审核后发放各部门。

3.3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3.3.1 技术科汇同生产科、检验科,根据产品质量特性的分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情况,确定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在一定的周期内质量控制点一般设置1-3个;3.3.2 每年技术科汇同生产科、检验科评审质量控制点的运行情况和运行效果,及时进行更新和增减;3.3.3 由技术科形成质量控制点明细表,下达各部门执行3.3 质量控制点的管理3.3.1 质量控制点文件要求3.3.1.1质量控制点的技术文件包括图纸、作业指导书,技术文件由技术科编制并发放;3.3.1.2质量控制点的文件应规范,审批手续应齐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Q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
1 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CTQ相关作业的管理,保证产品关键特性满足客户要求,降低不良率,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的CTQ管理项目,以及CTQ管理出现异常的分析,改善及完善相关活动。

3 定义
3.1 CTQ定义:Critical-To-Quality)的意思是质量关键特性点,是指为了满足“关键的需求或关键客户流程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组特征,它是从顾客角度出发,影响顾客满意度的质量特性。


4 权责
本规程由品管部、生产部,技术装备部负责实施,其他部门共同遵守。

5 工作程序
5.1 CTQ管理项目的选定:
对顾客指定的关键特性,作为优先管理。

对影响产品品质的重要工序的特性和工程特性也作相应管理。

5.2 CTQ关键特性管理图的选定
根据产品特性及管理需要,公司选用SPC控制均值-极差控制图.
产品名称CTQ特性管理标准测定周期曲轴粗加工吸油管孔直径Φ11—Φ11.03 天/次
曲轴精加工
长轴圆度0.0015 5pcs/2小时/机长轴靠近支撑面圆度0.0025 5pcs/2小时/机长轴外圆粗糙度Ra0.30 5pcs/2小时/机偏心轴圆度0.0015 5pcs/2小时/机偏心轴表面粗糙度Ra0.20 5pcs/2小时/机长轴直径13.988±0.0035pcs/小时/机偏心轴直径13.980±0.0035pcs/小时/机
假如某个时段失控,由SPC人员发送《失控通知单》给生产班长,进行及时调整。

5.3 CTQ工程能力的调查周期及管理项目.
在稳定的生产过程中,要求CTQ工程每月测定 1 批, 32件/批。

计算CPK过程能力指数,并通过连续的观察,找到潜在的能力不足设备进行改善。

5.4 CTQ工程能力的计算及评价:
对于CTQ关键工序,品管部根据程序测定对应的品质特性数据并进行记录,计算出CPK. 工程能力评价参考如下:
等级Cpk 判断工程能力的
有无
措施
A Cpk≥1.67 工程能力很充分可维持现状,或想办法减少成
本等
B 1.33≤Cpk<1.67 工程能力充分是理想状态,维持现状即可.
C 1.00≤Cpk<1.33 工程能力不是很
充分
可考虑采取必要的措施以达到
理想状态
D 0.67≤Cpk<1.00 工程能力不足. 有必要工程的管理及改善.
E Cpk<0.67 工程能力很不足离品质理想状态远. 需进行品质改善,追究原因,做紧急对

5.5 CTQ工程异常的处理规定
品管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收集,须每个月进行工程能力分析,检讨。

品管部检验员发现数据脱离管理基准线或发现异常点时,告知相关部门。

由生产部联合品质部及相关部门对工程能力进行检讨并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单》。

对CTQ工程能力不足时生产的批次须安排人员进行检验。

并标示”工程能力不足”字样,由品管部确认后方可出货。

CTQ工程能力改善后的首批须经首件全检后经部门主管确认后方可量产。

6 相关表单
《SPC控制图》
《纠正和预防措施单》
SPC过程能力控制
图计量型(自动生成).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