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山东赛区)-2001竞赛
2002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

2002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山东省(38名)湖南省(37名)上海市(27名)上海中学(高二)CO20089海南省(10名)姓名学校证书编号姓名学校证书编号冯丹海南中学CO20103 蔡玮加积中学CO20108 胡江海海南中学CO20104 杨博宇海南中学CO20109 周雪峰海南中学CO20105 吴通海南中学CO20110 郑桂川海南中学CO20106 郑星丽农垦中学CO20111 李尉海南中学CO20107 谢宗宙海南中学CO20112安徽省(22名)姓名学校证书编号姓名学校证书编号程鸣全椒中学CO20113 沈况合肥一中CO20124 刘郴淮南二中CO20114 李翔萧县中学CO20125 史铭马鞍山二中(高二)CO20115 吴子健马鞍山二中(高二)CO20126 俞义轶当涂一中CO20116 吕世靖来安中学CO20127 李昶无为一中CO20117 江来安庆一中(高二)CO20128 刘坤合肥一中CO20118 丁一马鞍山二中(高二)CO20129 夏凡马鞍山二中(高二)CO20119 陆伟凤阳中学CO20130 何鹏当涂一中CO20120 陶亮马鞍山二中CO20131 王景昊无为一中CO20121 张啸定远中学CO20132 毛宏理萧城中学CO20122 董若冰马鞍山二中(高二)CO20133 张荣华滁州中学CO20123 支兴华马鞍山二中CO20134江西省(29名)姓名学校证书编号姓名学校证书编号焦杨江西师大附中CO20135 付晔弋阳县第一中学CO20150 叶林江西师大附中CO20136 彭冬财鹰潭市第一中学CO20151辽宁省(27名)江苏省(39名)重庆市(33名)浙江省(35名)宁夏自治区(15名)河南省(32名)青海省(6名)黑龙江省(28名)山西省(29名)贵州省(20名)新疆自治区(20名)福建省(29名)河北省(29名)陕西省(32名)广东省(30名)姓名学校证书编号姓名学校证书编号郭耀强中山纪念中学CO20537 关勇深圳中学CO20552 冯荣煊中山纪念中学CO20538 何海华师附中CO20553 伍博深深圳中学CO20539 叶铭强中山纪念中学CO20554 胡银笑中山纪念中学CO20540 刘铭馨深圳中学CO20555 梁翠霞中山纪念中学CO20541 容思飞华师附中CO20556 姚嘉中山纪念中学CO20542 杨春晖华师附中CO20557 罗荣光中山纪念中学CO20543 许灵敏华师附中CO20558 苏毅进中山纪念中学CO20544 李宇辉华师附中CO20559 林锐明中山纪念中学CO20545 王成胜湛江一中CO20560 江泽峰深圳中学CO20546 陈燕松深圳中学CO20561 林佳明中山纪念中学CO20547 梁颖聪中山纪念中学CO20562 南星深圳中学CO20548 庄惠雄深圳中学CO20563 胡建雄中山纪念中学CO20549 柯伟伦中山市一中CO20564 周树佳中山市华侨中学CO20550 陈景行执信中学CO20565 陈欢华师附中CO20551 李泽之深圳中学CO20566天津市(29名)湖北省(34名)四川省(31名)北京市(27名)吉林省(32名)甘肃省(23名)云南省(23名)广西省(28名)内蒙古自治区(27名)。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山东赛区)-20001

全国⾼中化学竞赛(⼭东赛区)-200012000年全国⾼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东省预赛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题号⼀⼆三四五六得分可能⽤到的相对原⼦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Ba 137⼀、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1.科技⽂献中经常出现下列词汇,其中与相关物质的颜⾊并⽆联系的是A.⾚⾊海潮B.绿⾊⾷品C.⽩⾊污染D.棕⾊烟⽓2.微量元素是指在⼈体内含量不到万分之⼀的元素,这样的元素有20余种,它们对⼈体的正常代谢起着重要的作⽤。
下列元素中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I B.F C.Zn D.H3.在化学研究领域中,通常所说的“溶液浓度”的单位是A. %B. L/molC. g/cm3D. mol/L4.喹啉是⼀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其分⼦结构与萘相似,将萘分⼦α位上的⼀个碳原⼦换成氮原⼦即成为喹啉,则喹啉的结构简式为A.NB.NNC.NH2D.NN5.下列分⼦中所有的原⼦都满⾜最外层8电⼦结构的是A.次氯酸B.⼆氟化氙C.三氟化硼D.氯化硫(S2Cl2)6.据报道,科学家⽤激光把置于铁室中的⽯墨靶上的碳原⼦炸松,与此同时,再⽤射频电⽕花喷射氮⽓,此时,碳、氮原⼦结合成碳氮化合物薄膜。
此种化合物晶体⽐⾦刚⽯还硬的原因是A.氮元素的⾮⾦属性⽐碳强B.氮原⼦最外层上的电⼦⽐碳多C.氮原⼦的相对原⼦质量⽐碳⼤D.氮原⼦的半径⽐碳⼩7.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了以下内容:①⽤托盘天平称取11.7g⾷盐,②⽤量筒量取5.36mL盐酸,③⽤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为1.12。
其中合理的是A.①B.②③C.①③D.①②③8.下列化学式对应的结构式从成键情况看不合理的是A .CH 3N ,C=N-HHHB .CH 2SeO , H-C-O-HSeC .CH 4S , HCHH S HD .CH 4Si ,CSiH HH H9.如图是氯化铯晶体的晶胞(晶体中的最⼩重复单元),已知晶体中两个最近的Cs +核间距离为a ,氯化铯的式量为M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氯化铯晶体的密度是A.33/8cm g a N M AB. 33/8AMa g cm N C. 33/cm g a N M A D. 33/cm g N Ma A10.汽车尾⽓易造成铅污染,其原因是汽油中溶有含铅物质 (防爆剂),该防爆剂的化学式为A . PbSB . Pb(NO 3)2C . Pb(C 2H 5)4D . (CH 3COO)2Pb⼆、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2001年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山东省预赛试题

2001年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山东省预赛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S 32 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I 127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导致下列问题的主要原因与排放CCl 2F 2有关的是(A) 酸雨 (B) 光化学烟雾 (C) 臭氧空洞 (D) 温室效应2.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纯净水”、“蒸馏水”等饮用水,因失去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少年儿童身体健康。
你认为在上述饮用水中,至少需要添加下列哪种化学物质(A) 钙和镁的碳酸氢盐 (B) 碘酸盐 (C) 漂白粉 (D) 小苏打3.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图,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跟乙醚是同类化合物(B) 该物质极易溶于水(C) 该物质分子中的14个原子都位于同一平面内(D) 该物质能跟橡胶的单体一样,发生1,4加成4.1995年美国Lagow 教授报道,制得了碳的第四种同素异形体——链式炔碳:…—C≡C—C≡C—C≡C—…。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300~500个碳原子,性质很活泼。
据此判断:链式炔碳的熔点比石墨(A) 高 (B) 低 (C) 相同 (D) 无法判断5.“绿色化学工艺”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最理想的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
在用丙烯合成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过程中,为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需要加入的其它反应物是(A) CO 和CH 3OH (B) CO 2和H 2O(C) H 2和CO 2 (D) CH 3OH 和H 26.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为ag ,在20℃时的溶解度为bg 。
取8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Wg 蒸发掉mg 水后,再冷却到20℃,此时,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c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a>b>c (B) b>a>c (C) b<a ,b<c (D) b>a ,b>c7.我国三峡工程所开发的清洁、廉价、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所发的电。
山东高一高中化学竞赛测试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化学竞赛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A .①② 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Fe 3+:Fe 3++3SCN -===Fe(SCN)3↓B .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稀硫酸、双氧水:2I -+2H ++H 2O 2===I 2+2H 2OC .磨口玻璃试剂瓶被烧碱溶液腐蚀:SiO 2+2Na ++2OH -===Na 2SiO 3↓+H 2OD .NaHCO 3溶液和少量Ba(OH)2溶液混合:HCO 3-+OH -+Ba 2+===H 2O +BaCO 3↓3.向Na 2CO 3、NaHCO 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a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OH -、SO 42-、NO 3-B .b 点对应的溶液中:K +、Ca 2+、MnO 4-、Cl -C .c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Ca 2+、NO 3-、Cl -D .d 点对应的溶液中:F -、NO 3-、Fe 2+、Ag +4.将15.6 g Na 2O 2和5.4 g Al 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 mL 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 气体6.72 L ,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终溶液:c(Na +)=1.5 mol·L -1B .标准状况下,反应过程中得到6.72 L 气体C .最终溶液:c(Na +)=c(Cl -) D .最终得到7.8 g 沉淀5.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4 g 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 浓度为0.50 mol·L -1的HCl 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 .Na 2O B .Na 2O 2 C .Na 2O 和Na 2O 2 D .Na 2O 2和NaO 26.在密闭容器中,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HCO 3和Na 2O 2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固体剩余物是( ) A .Na 2CO 3和Na 2O 2 B .Na 2CO 3和NaOH C .NaOH 和Na 2O 2 D .NaOH 、Na 2O 2和Na 2CO 37.将4.34 g Na 、Na 2O 、Na 2O 2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 mL 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固体混合物中Na 、Na 2O 、Na 2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1 B .1∶1∶2 C .1∶2∶1 D .4∶3∶28. 已知A 是一种金属单质,B 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C 的以下性质错误的是( )A .溶液呈碱性B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 .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D .受热易分解9.ClO 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200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

200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第1题绿矾(化学式FeSO4·7H2O)是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副产物,每生产1吨钛白粉,副产4.5~5.0吨绿矾,目前全国每年约副产75万吨,除极少量被用于制备新产品外,绝大部分作为废料弃去,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开发综合利用绿矾的工艺,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某研究者提出如右图所示的绿色工艺流程。
其中B是氯化物,C是不含氯的优质钾肥,D是一种氮肥,E是红色颜料;A、B、C、D均是盐类,E和F是常见的化合物。
该工艺实现了原料中各主要成分的利用率均达94%以上,可望达到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和防治环境污染的双重目的。
1-1 写出A、B、C、D、E、F的化学式;1-2 写出反应(1)、(2)、(3)的化学方程式;1-3 指出反应(3)需要加入DFA(一种有机溶剂)的理由;1-4 判断DFA是否溶于水。
第2题NO是大气的污染物之一。
它催化O3分解,破坏大气臭氧层;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O2,氮的氧化物参与产生光化学烟雾。
空气中NO最高允许含量不超过5mg/L。
为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高效催化剂,将NO分解为N2和O2。
2-1 用热力学理论判断NO在常温常压下能否自发分解。
(已知N2、NO和O2的解离焓分别为941.7、631.8和493.7kJ/mol)2-2 有研究者用载负Cu的ZSM-5分子筛作催化剂,对NO的催化分解获得了良好效果。
实验发现,高温下,当氧分压很小时,Cu/ZSM-5催化剂对NO的催化分解为一级反应。
考察催化剂活性常用如下图所示的固定床反应装置。
反应气体(NO)由惰性载气(He)带入催化剂床层,发生催化反应。
某试验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为4.0%,混合气流速为4.0×10cm3/min(已换算成标准状况),673K和723K时,反应20秒后,测得平均每个活性中心上NO分解的分子数分别为1.91和5.03。
试求NO在该催化剂上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200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答案

200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冬令营)理论试题答案第1题1-1 A :NH 4HCO 3[或(NH 4)2CO 3] B :KCl C :K 2SO 4 D :NH 4Cl E :Fe 2O 3 F :CO 2 1-2反应(1): (m+n)FeSO 4 + 2(m+n)NH 4HCO 3= Fe m+n (OH)2n (CO 3)m ↓+ (m+n)(NH 4)2SO 4 + (2n+m) CO 2↑+ mH 2ONH 4HCO 3写成(NH 4)2CO 3,Fe m+n (OH)2n (CO 3)m 写成①Fe 2(OH)4-2m (CO 3)m ,②Fe 2(OH)2CO 3 ③Fe 2(OH)2和FeCO 3且配平的也得分。
反应(2):2 Fe m+n (OH)2n (CO 3)m +2nm +O 2 +3(m+n)H 2O= 2(m+n)Fe(OH)3↓+ 2mCO 2↑对于Fe m+n (OH)2n (CO 3)m 的其它表达式,平分原则同上。
反应(3):(NH 4)2SO 4+ 2KClDFAK 2SO 4↓+2NH 4Cl1-3降低K 2SO 4的溶解度,使之结晶析出,促使平衡向右移动。
1-4能溶于水。
第2题2-1 221221O (g)N NO(g)+−→− k J /m o l 9.85)7.4937.941(8.63121-=---≈∆θm r H 0≈∆θm r S (反应前后气体的总分子数没变化)k J /m o l 9.85-=∆≈∆-∆=∆θθθθm r m r m r m r H S T H G <0,自发进行2-2 r(673K) / r(723K) = k(673K) / k(723K))(ln 673723673723R E k ka 673723⨯-= 78k J /m o l ln E 1.915.0350K723K 673K K )8.31J/(mol a ==⨯⨯⋅(有效数字错,扣分) 2-3每分钟通过催化剂的NO 的物质的量:n 0 =mol/22400cm %0.440cm 33⨯=7.1×10-5mol 每分钟分解的NO 的物质的量:n r =20s 60s×5.03×1.0×10-6mol=1.5×10-5mol 转化率:y =%100mol/min107.1mol/min105.15-5⨯⨯⨯-=21%(有效数字错,扣0.5分) 2-4由反应机理[1]:r =dc NO /dt =k 1·c NO ·c M (1)由M 的物料平衡:c= c M +c O —M + c NO -M ≈ c M +c O —M (2)由反应机理[3]:2MO 2M2O 33c c c --==k k K 1M 12K c c M O O c =- (3)(3)代入(2) 21M 212K c c 0O M c c += 1212O 0/c 1M K c c +=(4)(4)代入(1) 2122121212O 0'1101/c 11'O NOc K kc K K c NOr K kc k c k r ++====则有设当氧的分压很小时,1+12'O c K ≈1 所以 NO c k r 1=第3题3-1化学式:C78H136Cu3O8P43-2 2(Cy3P)2Cu(O2CCH2CO2H) + Cu(CH3CH2CH2COO)2→2CH3CH2CH2COOH+ (Cy3P)2Cu(O2CCH2CO2)Cu(O2CCH2CO2)Cu(PCy3)2(或C78H136Cu3O8P4)3-3除去反应的另一产物正丁酸和未反应的反应物。
200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答案

△,S。@≈0(反应前后气体的总分子数没变化)
△,G。@=△,H。@一T△,S。@≈△,H二。=一85.9 kJ/n∞l《0,自发进行
2—2 r(673K)/r(723K)=是(673K)/忌(723K)
ln急=案(撩器)Ea_塑盥进裟必ln滞_78 “1志^71 R、673×7237~8
每分钟通过催化剂的No的物质的量:咒。=篓磊揣=7.1×10-5 2—3
反应(3):(NH4)2s04+2KCl些K2s04 0+2NH4a 若写成:(N心)2S04+2KCl高K2S04+2NH4a(不给分)
1—3降低K2S04的溶解度,使之结晶析出,促使平衡向右进行。 1—4能溶于水。 第2题
2—1 No(g)一丢N2(g)+丢Q(剖
△,H。。≈631.8一—}(一941.7—493.7)=一85.9 kJ/m01
(2)有大量空隙(Ag+与空隙之比为1/9)可供Ag+迁移;
(3)用适当理论(如极化理论)说明Ag+容易发生迁移。(注:迁移的激活能为0.05eV)
4—5(1)4~13+302=2础203+612
[1]
正极反应:12十2Ag++2e=2AgI
[2]
负极反应:2Ag一2e=2Ag+
[3]
(2)当氧气的浓度大时,反应[1]生成的游离12浓度大,(P+电势增大,由E础=牛+一午一,所以Eoeu也增大。(不同表述也得分)
第7题密封信封中提供的补充信息 在有机合成中,有时用到如下类型的消除反应:
去丽k/OJ
(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命题组)
(上接封3)簖蟛她她礼A蚵%《≈≈甙A纷簖蟛她她甜&口∞*w≈NA镕∞*№≈女A口∞*M礼m镕∞口池礼甙艄
征文要求 (1)论文要求观点新颖,层次清晰,文笔通顺,图表和单位规范。 (2)统一用A4 16K纸打印,自留底稿,挂号邮寄。 寄稿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黄陵路西巷5号山西省教育学院化学系邮编:030031收稿人:张镇
200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初竞赛试题(附答案)

200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初竞赛试题(附答案)(2001年10月13日 9︰00-12︰00 共计3小时)1.008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In Sn Sb Te I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Ac-Lr HLi BeB C N O F Na MgAl Si P Cl S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Rb Cs Fr Sr BaRaY La Lu -6.9419.01222.9924.3139.10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126.979.9035.454.00320.1839.9583.80131.3[222]HeNe Ar KrXe Rn 相 相 相 相 相 相试题·答案·评分标准·注释蓝色为答案,红色为评分标准与注释第1题(4分)今年5月底6月初,各地报刊纷纷转载了不要将不同品牌洁污剂混合使用的警告。
据报道,在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混合洁污剂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
根据你的化学知识作出如下判断(这一判断的正确性有待证明):当事人使用的液态洁污剂之一必定含氯,最可能的存在形式是ClO —和 Cl —。
关于2013年“第27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山东省赛区)”工作安排的通知

鲁化会字[2013]第04号关于2013年“第27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山东省赛区)”活动安排的通知各市教研室、化学教学研究会:根据中国化学会[(2013年)化会字第18号]“关于第27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活动通知”的文件精神,2013年第27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仍由全国统一命题,各省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统一评定及奖励。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考试时间和地点初赛时间为2013年9月08(星期日)上午9:00-12:00进行,全省同一时间进行。
请各市教研室、教学研究会教研员和负责人务必通知到每一位考生。
竞赛地点统一集中设在济南市第五中学、济南市泉城中学。
考试报到地点设在济南市第五中学校园内。
考试地点及考点分布如下,在泉城中学考试的市有:济南、威海、淄博、日照、临沂、济宁、莱芜、聊城、菏泽、德州;在济南市第五中学考试的市有:青岛、烟台、潍坊、东营、枣庄、泰安、滨州。
考点地图及路线指南见附件一。
二、组织方法1、以各市教研室化学教研员带队,各个学校的领队老师为副带队,组织具有参赛资格的学生集体来济南统一参加考试,并负责本辖区参赛学生的安全及考务工作。
各市教研员负责协调本市的各个学校的学生来参加报名、安排食宿等事项,具体事务由各个学校的带队老师负责参赛学生的报名、食宿等具体事项(食宿由各市自己联络负责解决),遇到问题由各市的带队老师同山东化学化工学会进行沟通和联络。
2、2013年9月7日上午9点后,各市的带队老师负责本辖区的参赛学生到指定的考点进行报名缴费、领取准考证、确认考场和熟悉考场。
9月8日上午8点之前,各市的带队老师组织本辖区的考生到指定的考点和考场准备进入考场。
9月8日上午8点30分由各个考场的监考老师负责组织学生入考场。
3、由省里向每个考场派出2名监考人员,其中一名老师负责到指定地点领取试卷和空白答卷纸,另一名监考老师负责学生入场。
监考人员9月8日上午08点到达考场所在地,领取监考证、试卷、空白答卷纸,并与8点30到达各自所在考场。
2001年中国高中化学竞赛奥林匹克(初赛)试题及答案、评分标准与细则

第 7 题(10 分)某不活泼金属 X 在氯气中燃烧的产物 Y,溶于盐酸 得黄色溶液,蒸发结晶,得到黄色晶体 Z,其中 X 的质量分数为 50%。 在 500 mL 浓度为 0.100 mol/L 的 Y 水溶液中投入锌片,反应结束时 称得固体总质量比反应前增加 4.95 g。
X 是 Au(2 分);Y 是 AuCl3(2 分);Z 是 HAuCl4·3H2O(2 分)
中国化学会 2001 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
试题·答案·评分标准·注释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满分 4 2 4 10 5 8 10 11 10 5 10 11 10
在网络版中,蓝色为答案,红色为评分标准与注释
第 1 题(4 分)今年 5 月底 6 月初,各地报刊纷纷转载了不要将不同 品牌洁污剂混合使用的警告。据报道,在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混合洁 污剂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做出如下判断(这一判 断的正确性有待证明):当事人使用的液态洁污剂之一必定含氯,最 可能的存在形式是 ClO—和 Cl—。(各 1 分)当另一种具有酸性(1 分) (性质)的液态洁污剂与之混合,可能发生如下反应而产生氯气: ClO— + Cl— + 2H+ = Cl2 + H2O 。(1 分)(注:不写离子方程式或不 配平不得分。)
第 5 题(5 分)今年 3 月发现硼化镁在 39K 呈超导性,可能是人类对 超导认识的新里程碑。在硼化镁晶体的理想模型中,镁原子和硼原子 是分层排布的,像维夫饼干,一层镁一层硼地相间,图 5-1 是该晶体 微观空间中取出的部分原子沿 c 轴方向的投影,白球是镁原子投影, 黑球是硼原子投影,图中硼原子和镁原子投影在同一平面上。
中国化学会第26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卷及答案

中国化学会第26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卷(2012年9月2日9︰00-12︰00 共计3小时)●竞赛时间3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能进考场。
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前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
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站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
草稿纸在最后一页。
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第1题(7分)1-1 向硫酸锌水溶液中滴加适当浓度的氨水至过量,发生两步主要反应。
简述实验现象并写出两步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2 化合物[Cu(Pydc)(amp)] ·3H2O]的组成为C11H14CuN4O7,热重分析曲线表明,该化合物受热分解发生两步失重,第一个失重峰在200~250℃,失重的质量分数为15.2%。
第二个失重峰在400~500℃,失重后的固态残渣质量为原化合物质量的20.0%。
Pydc和amp是含有芳环的有机配体。
通过计算回答:第2题(7分)A和X是两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其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2,价电子数之和为10。
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AX、AX3(常见的Lewis酸)、A2X4和A4X4,反应如下:A(s) + 3/2X2(g) AX3(g)AX3(g) AX(g) +2X(g)2Hg +2X(g) Hg2X2(g)AX(g) +AX3(g) A2X4(g)4 AX(g) A4X4(s)2-1 指出A和X各是什么元素。
2-2 A4X4具有4个三重旋转轴,每个A原子周围都有4个原子,画出A4X4的结构示意图。
2-3 写出AX3与CH3MgBr按计量数比为1∶3反应的方程式。
2-4 写出A2X4与乙醇发生醇解反应的方程式。
第3题(10分)CuSO4溶液与K2C2O4溶液反应,得到一种蓝色晶体。
通过下述实验确定该晶体的组成:(a)称取0.2073g样品,放入锥形瓶,加入40mL2mol·L—1的H2SO4,微热使样品溶解,加入30mL 水,加热近沸,用0.02054 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4.18mL。
200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_决赛_理论试题分析

期
化
学
教
育
年 全 国 高 中学 生 化 学 竞赛 决 赛 理 论 试题分 析
张灿 久
湖 南师范 大 学
雷裕 武
长沙
“ ”
、 、 、
第
、
题
和
工 业废 渣
。
的 综 合利 用
,
解 题 思路 」 本题 是 中学 生 最 熟 悉 的框 图题 而 且 告诉 一 种 反 应 物 是
盐 盐
。
以〕 则 可根据这 一 信息 顺 藤 摸 瓜 推 理 出
。
,
½
,
,
。
¾
,
,
,
,
C
( u
l
)
个 六 员 鳌环 根据 生 成 配 合 物 B 与 生 成 配 合 物 A 的反 应 同类 型 可 以 写 出 B 的化 学 式 进 一 步根据 B 的红 外 谱信 息提供 的 B 中 梭基配 位方式 可 以 写 出 B 的最 稳 定结构 结 构式 中的 C ( I )和 c ( n )均为 四 配位 含 2 个 六 员 赘 环 u u
再 讨论配 合 物
中
,
,
.
P
%
=
,
。
一
7
5 8
%
,
,
,
,
,
,
.
H
%
=
,
.
9
0
6
%
P
%
=
,
8
1 5
%
( 化学 式中 2 个 C u 工) 8H 1 C u 马 P 学 式即可确定 为 q 4 6 3 3 范 围 内)
。 ¼
2002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

2002 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山东省(38 名)湖南省(37 名)上海市(27 名)海南省(10 名)安徽省(22 名)江西省(29 名)辽宁省(27 名)江苏省(39 名)重庆市(33 名)浙江省(35 名)宁夏自治区(15 名)河南省(32 名)青海省(6 名)黑龙江省(28 名)山西省(29 名)贵州省(20 名)福建省(29 名)河北省(29 名)陕西省(32 名)广东省(30 名)姓名学校证书编号姓名学校证书编号郭耀强中山纪念中学CO20537 关勇深圳中学CO20552 冯荣煊中山纪念中学CO20538 何海华师附中CO20553 伍博深深圳中学CO20539 叶铭强中山纪念中学CO20554 胡银笑中山纪念中学CO20540 刘铭馨深圳中学CO20555 梁翠霞中山纪念中学CO20541 容思飞华师附中CO20556 姚嘉中山纪念中学CO20542 杨春晖华师附中CO20557 罗荣光中山纪念中学CO20543 许灵敏华师附中CO20558 苏毅进中山纪念中学CO20544 李宇辉华师附中CO20559 林锐明中山纪念中学CO20545 王成胜湛江一中CO20560 江泽峰深圳中学CO20546 陈燕松深圳中学CO20561 林佳明中山纪念中学CO20547 梁颖聪中山纪念中学CO20562 南星深圳中学CO20548 庄惠雄深圳中学CO20563 胡建雄中山纪念中学CO20549 柯伟伦中山市一中CO20564 周树佳中山市华侨中学CO20550 陈景行执信中学CO20565 陈欢华师附中CO20551 李泽之深圳中学CO20566天津市(29 名)湖北省(34 名)四川省(31 名)北京市(27 名)吉林省(32 名)云南省(23 名)广西省(28 名)内蒙古自治区(27 名)。
2003中国化学会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中国化学会200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2003年9月14日9︰00-12︰00 共计3小时)●竞赛时间3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能进考场。
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前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
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站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
草稿纸在最后一页。
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一题(5分)二战期间日本是在战场上唯一大量使用毒气弹的国家,战争结束日军撤退时,在我国秘密地遗弃了大量未使用过的毒气弹,芥子气是其中一种毒气。
芥子气的分子式为(ClCH2CH2)2S。
人接触低浓度芥子气并不会立即感受痛苦,然而,嗅觉不能感受的极低浓度芥子气已能对人造成伤害,而且,伤害是慢慢发展的。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芥子气。
2.芥子气可用两种方法制备。
其一是ClCH2CH2OH与Na2S反应,反应产物之一接着与氯化氢反应;其二是CH2=CH2与S2Cl2反应,反应物的摩尔比为2︰1。
写出化学方程式。
3.用碱液可以解毒。
写出反应式。
第二题(7分)50年前,Watson和Crick因发现DNA双螺旋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DNA的中文化学名称是:;构成DNA的三种基本组分是:、和;DNA中的遗传基因是以的排列顺序存储的;DNA双键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
给出DNA双螺旋结构在现代科技中应用的一个实例:。
第三题(5分)在正确选项上圈圈。
1.下列化学键中碳的正电性最强的是A.C-F B.C一O C.C-Si D.C-Cl2.电子构型为[Xe]4f145d76s2的元素是A.稀有气体B.过渡元素C.主族元素D.稀土元素3.下列离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是A.Ga3+B.Ti4+C.Cu+D.Li+第四题(8分)在30℃以下,将过氧化氢加到硼酸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析出一种无色晶体X。
200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打印)200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

中国化学会200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2002年9月15日9︰00-12︰00 共计3小时)竞赛时间3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能进考场。
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前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
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站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
草稿纸在最后一页。
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1题(5分)阅读如下信息后回答问题:元素M,其地壳丰度居第12位,是第3种蕴藏最丰富的过渡元素,是海底多金属结核的主要成分,是黑色金属,主要用途:炼钢,也大量用来制作干电池,还是动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1.M的元素符号是。
2.M的最重要矿物的化学式是。
3.M的三种常见化合物是、和。
第2题(6分)用地壳中某主要元素生产的多种产品在现代高科技中占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作用。
例如:1.计算机的芯片的主要成分是;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3.目前应用最多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材料是;4.用作吸附剂、干燥剂、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的人造分子筛大多是一类称为的化合物;5.有一大类化合物,结构独特,兼备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双重性能,有耐温、电绝缘性好、难燃、憎水、耐腐蚀……等特性,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建筑、运输等行业,用于密封、粘合、润滑、涂层、表面活性、防水、防潮……,已为现代社会不可替代的新材料。
这类材料在分子结构上的特点是和。
Cm核,发生核合成反应,得到新元素第3题(3分)最近有人用高能26Mg核轰击24896X。
研究者将X与氧气一起加热,检出了气态分子XO4,使X成为研究了化学性质的最重元素。
已知的X同位素如下表所示,上述核反应得到的核素是其中之一,该核素的衰变性质保证了其化学性质实验获得成功。
1.X的元素符号是。
2.用元素符号并在左上角和左下角分别标注其质量数和质子数,写出合成X的核反应方程式(方程式涉及的其他符号请按常规书写)。
200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

2001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考试时间 3小时,满分 150分)注意:⒈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⒉考生开始答题前,请先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完整。
一、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⒈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Cl-、HPO42-、K+B.OH-、Zn2+、Al3+、Mn2+C.OH-、HPO42-、Na+、SO42-D.OH-、CO32-、AlO2-、Na+⒉现有X、Y、Z、W四种主族元素。
若X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大于等电荷的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Z的阴离子半径大于等电荷的Y的阴离子半径,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Z>X>Y>WB.W>X>Y>ZC.X>Z>Y>WD. Z>Y>X>W⒊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Fe3++Cu=2F2++Cu2+B.H2S+Pb2++2Ac-=PbS↓+2HAcC.MnO4-+3H2O2+6H+=2Mn2++2O2+6H2O(H2O2只作还原剂)D.4F2++ O2+ 2H2O=4Fe3++4OH-⒋从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10、18、36、54……,推测第十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200B.770C.290D.292⒌下列各高氯酸盐中,受热或剧烈撞击能发生强烈爆炸的是A.NaClO4B.Mg(ClO4) 2C.Fe(ClO4) 2D.NH4ClO4二、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该题只有1个选项合题意,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若该题有2个选项合题意,选对1个得1分,选对2个得3分;选错1个,该题不得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山东省预赛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S 32 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I 127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导致下列问题的主要原因与排放CCl 2F 2有关的是(A) 酸雨 (B) 光化学烟雾 (C) 臭氧空洞 (D) 温室效应2.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纯净水”、“蒸馏水”等饮用水,因失去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少年儿童身体健康。
你认为在上述饮用水中,至少需要添加下列哪种化学物质 (A) 钙和镁的碳酸氢盐 (B) 碘酸盐 (C) 漂白粉 (D) 小苏打3.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图,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跟乙醚是同类化合物 (B) 该物质极易溶于水(C) 该物质分子中的14个原子都位于同一平面内(D) 该物质能跟橡胶的单体一样,发生1,4加成4.1995年美国Lagow 教授报道,制得了碳的第四种同素异形体——链式炔碳: …—C ≡C —C ≡C —C ≡C —…。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300~500个碳原子,性质很活泼。
据此判断:链式炔碳的熔点比石墨(A) 高 (B) 低 (C) 相同 (D) 无法判断5.“绿色化学工艺”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最理想的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
在用丙烯合成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过程中,为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需要加入的其它反应物是 (A) CO 和CH 3OH (B) CO 2和H 2O(C) H 2和CO 2 (D) CH 3OH 和H 26.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为ag ,在20℃时的溶解度为bg 。
取8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Wg 蒸发掉mg 水后,再冷却到20℃,此时,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c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a>b>c (B) b>a>c (C) b<a ,b<c (D) b>a ,b>c7.我国三峡工程所开发的清洁、廉价、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所发的电。
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节省了原材料,还在于它有效地控制了SS SS(A) 氮的氧化物的排放(B) 碳氢化合物的排放(C) 温室效应(D) 白色污染8.下列物质都可以添加到食品中,其中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用量的是(A) 食醋(B) 蔗糖(C) 料酒(D) 亚硝酸钠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附着在试管内壁的残余物,后者为某同学所选用的洗涤剂。
后者不能溶解前者的是(A) 红磷,二硫化碳(B) 二氧化锰,浓盐酸(C) 苯酚,氢氧化钠(D) 油脂,乙醚10.某物质的晶体中含有A、B、C三种微粒,其排列方式如右图所示。
在晶体中A、B、C三种微粒的个数之比是(A) PbS (B) Pb(NO3)2(C) Pb(C2H5)4(D) (CH3COO)2Pb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几年前,为了实现我国政府对淮河流域环境的治理,位于淮河岸边的甲、乙两相邻的工厂做了横向联合。
已知两厂排放的污水经初步处理后,分别只溶有Ag+、Ba2+、Fe3+、Na+、Cl-、SO42-、NO3-、OH-中的四种不相同的离子(设各种离子的浓度均比较大),若单独排放仍会造成环境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则沉淀后污水变成无色透明的硝酸钠溶液排出,污染程度大为降低。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SO4 2和NO3-可以存在于同一个工厂(B) Cl-和NO3-一定不在同一个工厂(C) Ag+和Na+可能在同一个工厂(D) Na+和NO3-来自同一个工厂12.氢叠氮酸(HN3)与醋酸的酸性相近,其盐稳定,但撞击时发生爆炸生成氮气。
与氢叠氮酸有关的叙述有①N3-离子中的所有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②HN3比NaN3更容易爆炸③NaN3能跟盐酸发生反应④NaN3可用于小汽车防撞保护气囊中。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13.金刚烷的结构如图,它可看作是由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构型。
请判断由氯原子取代金刚烷中不同亚甲基(—CH2—)上的氢原子时,能形成的二氯代金刚烷的种类有(A) 3种(B) 2种(C) 4种(D) 5种14.下表给出了在20℃和100℃时K、Y两种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请分析有关数据,判断利用重结晶法从X、Y的混合物中提纯X时,使用哪种溶剂的回收率最高(已知混合物含X70g,含Y15g)20℃时溶解度100℃时溶解度溶剂序号X Y X YA 20 5 90 30B 15 l 70 l 0C 5 15 75 25 D1012802015.某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主链上有四个碳原子的一共有两种,那么,含相同数目碳原子的烯烃,其主链上也有4个碳原子的异构体共有(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16.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若将来的发现把这一周期排满,则下列有关推论可能正确的是(A) 第七周期排满时有32种元素,且都是金属元素(B) 第七周期排满时的最后一种元素的单质,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C) 第七周期的113号元素的可能化合价为+3价 (D) 超铀元素的人工制备反应,一般不属于化学反应17. 高温下,丁烷完全裂化生成4种气体,将混合气体用溴水处理后,剩余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21.6,则原四种气体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是(A) 21. 6 (B) 27. 6 (C) 29 (D) 36. 418. 化合物B 3N 3H 6的结构与苯相似,其俗名叫做无机苯,则该无机苯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19.有人考虑利用下面的三个反应来制取一种重要的物质。
该物质是 O H eCl F 2243+500℃2436H HCl O Fe ++HCl Cl O Fe 623243++500℃2232133O O H FeCl ++33FeCl ℃30022233Cl FeCl +(A) 氯气 (B) 氢气 (C) 氯化氢 (D) 氯化铁20.工业废气中氮的氧化物是重要的污染物,有一种治理污染的方法是通入适量氨气将其还原为无毒物质N 2和H 2O ,现有含氮氧化物NO 和NO 2的混合气体3L ,用相同条件下的NH 3 3. 5L 恰好反应完全,则混合气中NO 与NO 2的体积比是 (A) 1: 4 (B) 1: 3 (C) 1: 2 (D) 1: 1三、 (本题包括3小题,共21分) 21. (4分) 美国化学家米勒曾设计了一个人工模拟自然界最初合成蛋白质的实验。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将玻璃仪器抽空后把CH 4、NH 3和H 2用气压泵从a 处泵入,然后将B 中的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A装置中连续放电七天,经过b装置冷却后,产物沉积在C中,此产物中含有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多种有机物。
关于米勒的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米勒的实验模拟的是在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海底深处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B.米勒希望用自己的实验证明:海洋深处最初用来形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等物质是由原始大气中的物质通过自然放电等作用形成的C.米勒的实验装置中B、C两处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中的水D.b是冷凝装置,在b装置中冷水与热气体通过管壁进行热交换E.米勒的实验同时模拟了地球表面水的循环过程22. (10分) 现有实验药品:一定质量的锌(分片状和粒状两种)、浓H2SO4(密度1.84g ·cm1 )、水。
右图为实验装置,图中量气管B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100mL),甲管可固定在铁架台上,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利用此装置可粗略测定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设锌全部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超过50mL)。
试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前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A、甲、乙三管固定,乙管中注入水,液面高于甲液面,静置一会,乙液面仍然高于甲液面,说明装置气密性。
(2) 按图示装置实验,要保证不逸漏出H2,试简述实验操作方法:。
(3) 为了准确地测量H2的体积,在反应结束后读取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时,应注意:。
(4) 设计一个不使用量气管,而用中学常用仪器测量H2体积的装置,可选用的仪器是。
23. (7分) 碳酸钡和碳酸钙具有相似的性质,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的性质也相似,但二者的溶解度差别较大,如下表。
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 ** ** ** ** Ba(OH)2** ** ** ** ** Ca(OH)2工业上碳酸钡是从碳酸钡矿(主要成分是碳酸钡和碳酸钙)中分离制得的。
实验室现有一份碳酸钡矿样品,其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钙杂质。
现要除去其中的碳酸钙,得到纯净的碳酸钡,试设计一套合理的实验方案(按实验的先后顺序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24分)24. (3分) 在分子的结构式中,由一个原子提供成键电子对而形成的共价键用“→”表示。
例如,硫酸和硝基甲烷的结构式分别如下。
试在方框内写出三硝酸甘油酯的结构式:H OS NH C H OO O H HOO硫酸硝基甲烷三硝酸甘油脂25. (8分) 物质A ~H 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
其中,B 的浓溶液与单质X 在加热时才能发生反应①,B 的稀溶液与足量X 发生反应②,向C 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呈红色。
填写下列空白:(1) 晶体A 的化学式是 。
(2)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3)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足量B 的浓溶液与单质X 共热时能否产生E ,说明理由(写出化学方程式回答):(4) 在反应⑤中,若生成物G 与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 1,写出F 溶液与Na 2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6. (7分) NO 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
近年来,发现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少量的NO ,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NO污染环境后造成的危害有(填以下项目的编号)A. 导致厄尔尼诺现象B. 腐蚀建筑物C. 形成酸雨D. 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2) 在含Cu+离子的酶活化中心,亚硝酸根离子(NO2-)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 常温下,把NO气体压缩到1. 01×107Pa大气压,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50℃,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压力降至略小于原压力的2/3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2O,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4) 解释变化(3) 中为什么最后的气体总压力小于原压力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