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频数的辨证治疗

合集下载

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1)湿热下注证
证候:小便频数,排尿不畅,甚或点滴而下,尿黄而热,尿道灼
热或涩痛;小腹拘急胀痛,口苦而黏,或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闭利尿。

代表方剂:八正散加减。

常用药物:木通车前子篇蓄瞿麦滑石甘草梢大黄
山栀灯心竹叶石韦泽泻金钱草海金沙
(2)气滞血瘀证
证候:小便不畅,尿线变细或尿液点滴而下,或尿道闭塞不通,
小腹拘急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行气活血,通窍利尿。

代表方剂:沉香散加减。

常用药物:沉香石韦滑石当归橘皮白芍冬葵子王
不留行郁金甘草
(3)脾肾气虚证
证候:尿频不爽,排尿无力,尿线变细,滴沥不畅,甚者夜间遗尿;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面色无华,或气坠脱肛;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治法:健脾温肾,益气利尿。

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牛膝白茅根灯心草
(4)肾阳衰微证
证候:小便频数,夜间尤甚,排尿无力,滴沥不爽或闭塞不通;神疲倦怠,畏寒肢冷,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肾阳,行气化水。

代表方剂:济生肾气丸加减。

常用药物:附子五味子山茱萸山药牡丹皮鹿茸熟地肉桂白茯苓泽泻金钱草
(5)肾阴亏虚证
证候:小便频数不爽,滴沥不尽,尿少热赤;神疲乏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咽干口燥;舌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清利小便。

代表方剂:知柏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物: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生地木通车前子。

辨证与治疗

辨证与治疗

辩证与治疗一、治疗大法“六腑以通为用,以通为补”,通利是治疗癃闭的基本原则。

但通利之法又因症候的虚实而各异。

一般而言,实证常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水道;虚证则宜补脾肾、助气化,通补结合,以使气化得行,小便自通。

同时还要审因论治,根据病在肺、在脾、在肾的不同进行辩证论治,不可滥用通利小便之品。

二、应急措施若小腹胀急、小便点滴不下,可采取下列内外治法应急处理。

(一)单方验方:倒换散:生大黄12克,荆芥穂12克,共研末,分两次服。

每隔4小时用温开水调服一次,每日两次。

《本草纲目·卷十四·草部》载有“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新久,荆芥、大黄为末等分,每温水调服三钱。

小便不通,大黄减半;大便不通,荆芥减半;名倒换散”。

(二)外敷法1.食盐250干克,炒熟,布包熨脐腹,冷后再炒热敷之。

2.独头蒜头1只,栀子3枚,盐少许,捣烂,摊纸贴脐部,良久可通。

外敷法具有司膀胱。

通小便的作用。

(三)取嚏或探吐法:用消毒棉签,向鼻中取嚏或喉中探吐;或用皂角末0.3~0.6克,吹鼻取嚏。

打喷嚏或呕吐,能开肺气,举中气,而通下焦之气,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通利小便的方法。

(四)针灸推拿:针刺足三里、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等穴,反复捻转提插,强刺激;体虚者可灸关元、气海,并可采用少腹、膀胱区按摩法。

(五)导尿法:若经过敷药,外敷、针灸等法治疗无效,而小腹胀满特甚,叩触小腹部膀胱区呈浊音,当用导尿法以缓其急。

以上诸法,用于尿潴留引起之癃闭有效;而对肾功能衰竭所致的少尿或无尿,疗效不甚显著。

三、分证论治(一)肺热气壅1.证候:小便不畅或点滴不通,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有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数。

2.治法:清肺热,利水道。

病位在肺与膀胱,肺与邪热所驱,失于肃降,不能通调水道,肺热下移,膀胱气闭,则小便不通,故须清肺热,利水道。

3.方药运用(1)常用方:清肺饮化裁。

基本方为:黄芩桑白皮麦冬车前子云茯芩木通山栀子方中黄芩、桑白皮清除肺热;麦冬滋养肺阴;车前子、木通、云茯芩、山栀子等清热通利小便,使上清下利。

芍药甘草汤治小便频数

芍药甘草汤治小便频数

芍药甘草汤治小便频数陈亦人教授治一少女小便频数失禁,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尿频,历用各种固涩方药均无效。

陈氏断为膀胱急迫,用芍药甘草汤舒筋缓急,服药一周即效,二周痊愈。

老经按:王肯堂《女科证治准绳》,孙一奎在《赤水玄珠》谓“肝主小便”。

从肝经的循行来看,肝经“循股阴入毛中,绕阴器,抵小腹”,阴器有排泄尿液之功,则溲溺也应受到肝气之调节。

如《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过阴器,抵小腹……飧泄狐疝,遗尿闭癃”。

可见,厥阴经气异常可致前阴小便病变。

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说“阴茎腿缝皆肝经,络肝肾,主下焦,又肝主小便,使毒邪从小便中出,所治皆顺也”。

说明小便有病,也可取肝经进行治疗。

《千金方》说:“小便失禁,灸大敦七壮,又行间七壮,大敦、期门、委中、委阳主阴跳小便难,大敦、气门,主五淋不得小便”。

其次从肝的功能来看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能化津、摄液并推动水液运行,尤其肝主疏泄可以协调肺通调水道,促进脾运化水湿,推动肾之气化,使肝升肺降,土得木达,精血互生。

三焦通利、水液输布排泄正常。

而肝失疏泄则会引起气机失调,水液代谢障碍,导致癃闭,水肿,小便不利及遗溺等症,如《吴鞠通医案胁痛》:“肝主疏泄,肝病则有升无降,失其疏泄之职故不大便小溲仅通而短赤特甚。

”《素问·大奇论》所说“肝壅两满……不得小便。

”所以,临床上由“治水必治气,气行则水行”、“气化则湿化”的论治思想,进一步肯定了肝主疏泄在调节水液代谢方面的重要作用。

综合上述,治疗二便排泄异常类疾患时,除从肾、脾、肺考虑外,还应重视肝对二便的影响。

从肝论治,调其疏泄,对于拓展思路,提高疗效具有一定的意义。

上案可算此理论之佐证,给人以启迪。

老中医治尿频尿急,一方见效,辨证施治是关键!

老中医治尿频尿急,一方见效,辨证施治是关键!

老中医治尿频尿急,一方见效,辨证施治是关键!经常憋尿是导致膀胱炎的原因,憋尿的后果可能会导膀胱纤维化,使膀胱容量增加,甚至输尿管尿役胸流,造成肾水肿与肾脏发炎,涨尿时疼痛会加倍,要命的是疼痛位置可能会于尿道口和会阴部,必须等到俳尿后疼痛才会稍缓。

除此之外,性行为或生活上的各种压力都会使情加重或复发,呈现焦虑、紧张的现象。

【诊疗经过】这个病人姓刘,女性,30多岁,是长沙市的一位公务人员。

她在春节期间某一天打麻将,从晩上7点一直打到次日凌晨2点,期间一直没有上厕所。

因为当晚她手气很好,一直赢钱,按照她们的习惯,上厕所恐怕影响手气,她很迷信这一点,一直憋尿直到牌局结束才冲进厕所。

可是解完小便后过一会儿又想解小便,当晚她几乎没睡觉,频频如厕,总觉得小便未解干净。

如此小腹胀痛、尿频、尿不尽,整整2个多月。

西医诊断为“尿路感染”、“膀胱炎”,每天吃药、打针,并不见好。

但是她的小使颜色不黄,解小便时尿道口不痛、无灼热感,这个女同志的性格很有意思,她说:“我一天到晩老上厕所,心里好烦躁的,我脾气一来,干脆对着干,我就忍着不上厕所,看会怎么样?”结果她不上厕所却出现了尿失禁,把她吓坏了。

仔细问她的症状,她说自己除了疲倦,没有其他不适,她自己解释是因为晩上睡不好觉,所以才疲倦的。

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因为她的舌淡,苔薄白,脉细,是个虚证,没有热象。

那是什么病呢?按照中医的诊断应是蓄水证,用的是春泽汤,就是五苓散加人参。

五苓散化气利水,人参补气,吃了10付药,病就好了。

【简要阐述】(1)什么是蓄水证蓄水证出自《伤寒论》。

《伤寒论》中所讲的蓄水证是感受外寒,伤了体表足太阳经,表邪未解,寒邪入里,进入足太阳经所在的腑一膀胱,进而影响了膀胱的气化功能,造成膀胱的水液停留。

外则表现发热恶寒,内则表现小便不利,张仲景称之为蓄水证,用五苓散治疗.我为什么说这个病人也是蓄水证呢?蓄水证者膀胱蓄水也,张仲景所说的蓄水证是外邪入膀胱所导致的,而这个病人是憋尿所引起的,都是膀胱气化不利而水液内停的小便不利,其病因虽然不一样,但其病机是相同的。

淋证的辩证施护

淋证的辩证施护

淋证的辩证施护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淋漓刺痛、小腹拘急为主症的病症。

古代医家将淋证分为热淋、石淋、血淋、气淋、膏淋、劳淋6种常见的症候分型,各种淋证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且常易相互转化,临床需准确辩证,针对性的施护,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我科从2010年~2012年共收治200例淋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达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为:或下阴不洁,或房事不洁或不节,秽浊之气,侵入膀胱,化为湿热,湿热疫毒瘀滞下焦,水道不利,以至为淋。

《医方考》有下焦之病,责于湿热之论,其病位在肾与膀胱,与脾、肺关系密切。

初期、急性期多为膀胱湿热之实证,病久正气虚弱,邪气湿热未尽,多为正虚邪恋的虚实夹杂症。

2 治疗原则基本治则为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根据辨证论治,膀胱湿热实证者,治以清热利湿;热烙血脉实证者,治以凉血止血;以砂石结聚者,治以通淋排石;以气滞不利者,治以利气疏导。

虚证以脾虚为主,治以健脾益气;以肾虚为主,治以补虚益肾,对虚实夹杂者,当通补兼施,审主次缓急,兼顾治疗。

3 辩证论治3.1益气养阴法益气养阴法主治淋证迁延日久,缠绵不解,反复发作者。

湿邪下袭,久治不愈,湿热耗伤正气及阴液,祛湿养阴清热兼顾。

病程日久,脾肾必虚,此时宜益气养阴,健脾益肾,兼清热化湿,使脾肾健运。

方用参岺白术散合二至丸加减。

3.2温阳化湿通淋法温阳化湿通淋法主治湿热淋过用寒凉反伤阳气之辩证。

本病初为湿热,因过用寒凉使肾与膀胱气化无力,湿滞三焦,气机不畅,不宜温补,方用柴芩三仁汤合附子汤加减。

3.3宣肺通淋法宣肺通淋法主治肺气不宣,水道失司证。

淋证通常责为湿热下注,用药常取苦寒降解通用八正散,不显效时,用宣肺通淋法常获显效。

肺气的宣通,则通调水道功能的以发挥,所谓”上窍通,下窍泄”治当以宣肺通淋法,方用消风散加减。

4 辩证施护4.1热淋主要症状:小便频急,短涩量少,色黄赤,灼痛,小腹坠胀不舒,或有腰痛,恶寒发热,口苦,大便正常或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中医治尿频案例

中医治尿频案例

中医治尿频案例
尿频是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超过正常范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尿
频有着独特的优势,下面我将分享一个中医治疗尿频的成功案例。

患者小李,女,45岁,主述尿频已有半年之久,每天夜间尤为频繁,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

同时伴有尿急、尿痛、尿不尽等症状,经常感到腰酸腿软,精神疲乏。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经常服用抗生素和利尿剂,效果不佳。

经过中医诊断,患者属于肾虚型尿频,治疗思路是补肾益气,调理膀胱功能。

方案为六味地黄丸加味,每日一剂,同时配合适量的针灸和艾灸疗法。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饮食上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益气补肾的食材,如黑芝麻、核桃、山药等。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尿频症状明显减轻,夜间尿频明显减少,尿急、
尿痛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经复诊观察,患者的腰酸腿软、精神疲乏等症状也有所改善。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尿频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治疗尿频的独特优势。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
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而且能够从根本上调理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病情反复的可能性。

同时,中医治疗尿频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总之,中医治疗尿频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来说,中医
治疗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而且能够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了解并尝试中医治疗,获得更好的疗效。

【五苓散治疗尿频】

【五苓散治疗尿频】

【五苓散治疗尿频】某老年女性诉尿频口干月余,饮水较多,每半小时小便一次,白天尤为明显,夜间次数亦较多,无尿急尿痛之不适,伴少腹胀满,无疼痛,诊其脉沉细,观其舌苔黄燥,来就诊就要求体检,给予查血糖、尿常规、双肾输尿管膀胱B超,未见异常。

《伤寒论》中之五苓散证云,“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遂给予五苓散加味治疗,处方为: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8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乌药10克,桑螵蛸10克,嘱上方服用6剂,以观疗效。

患者服上方后小便次数明显减少,2-3小时一次,无口干,少腹部胀满不适消失,患者信心倍增,继续服用上方6剂,病愈。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贮尿和排尿。

与肾相为表里,膀胱的功能正常与否,全耐于肾脏的气化功能,而膀胱的气化,实际上是隶属于肾脏的蒸腾气化。

尿液为津液所化生,在肾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

此患者膀胱气化失司,水道失调,水蓄于内,津液不能化生、输布、上承,故见口干、舌苔黄燥,小便不利,特别注意,此处的小便不利,应该有双重意思,就是既有小便的排泄不畅,如尿频尿急尿痛,也有小便的次数增多,如遗尿等,更有甚者会出现水湿泛溢肌肤的水肿。

陈瑞春老师用本方加味治疗小儿遗尿,用本方加远志、石菖蒲治疗,效果很好;用本方治疗老年人夜尿,加肉桂、益智仁,亦取得很好的疗效。

熊继柏老师用本方治疗忍小便则手心胀痛,伴尿频不适,辨证为膀胱气化不利,水气凌心,影响经脉,于五苓散加丹参2周病愈。

当然,上面提到的膀胱气化失司,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不适之症,临床运用五苓散的机会相对较少,而此种情况多为水与热结于膀胱,导致的膀胱气化功能障碍,故多选用猪苓汤加味治疗,效果较好。

中医辩证治疗尿频和肾阴虚和肾阳虚如何区分

中医辩证治疗尿频和肾阴虚和肾阳虚如何区分

中医辩证治疗尿频和肾阴虚和肾阳虚如何区分摘要:中医标准尿频的常见证候:肺脾气虚尿频:尿频清长,或伴遗尿失禁,兼见唇淡口和,咳吐涎沬,头眩气短,形寒神疲,纳减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中医标准尿频的常见证候:肺脾气虚尿频:尿频清长,或伴遗尿失禁,兼见唇淡口和,咳吐涎沬,头眩气短,形寒神疲,纳减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膀胱湿热尿频:小便频数,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小便短黄浑浊,口乾而粘,小腹胀满,大便秘结,或见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肾气不固尿频:尿频而清长,或兼尿遗失禁,伴面色(白加光)白,头晕耳鸣,气短喘逆,腰膝无力,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弱。

肾阴亏虚尿频:尿频而短黄,伴眩晕耳鸣,咽乾口燥,颧红唇赤,虚烦不寐,腰膝酸软,骨蒸劳热,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硬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前列腺炎中医认为本病以虚实夹杂者多见,且以肾虚为主,脾虚为辅,或兼血瘀,或兼湿热,其中最常见的证型是肾虚兼有湿热,临床分为湿热、瘀血、中虚及肾虚四型辨证论治。

1.湿热型主证:大便时尿道口滴白、量多、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

大便干结,口中干苦而黏,少腹及会阴部胀满,直肠指检前列腺胀大,压痛明显,前列腺液脓细胞++以上,前列腺液培养多有细菌生长,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

方药:淋浊xx饮。

连翘、银花、蒲公英、黄芩、石韦、白花蛇舌草、木通、冬葵子、白茅根、土茯苓、瞿麦、篇蓄、山栀子。

2.瘀血型1主证:病程较长或会阴受伤,会阴部刺痛明显,牵引痛至睾丸阴茎,少腹或腰部,小便滴沥涩痛,或见肉眼血精,眼眶黧黑,直肠指检前列腺质地较硬或有结节,前列腺液中夹有脓细胞,舌质有瘀斑,脉涩。

治则:活血化瘀。

方药:活血散瘀汤。

当归、赤芍、桃仁、川芎、苏木、牡丹皮、槟榔、枳壳、瓜蒌、大黄。

3.中虚型主证:病程较长,或素体脾虚,终末尿滴白、尿意不尽,尿后余沥,会阴部坠痛,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心悸自汗,纳食不香,舌淡而胖,脉细弱。

中医尿频辨证治疗

中医尿频辨证治疗

中医尿频辨证治疗尿频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常见,一般可以将尿频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特别是后者的情况非常的复杂,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治疗尿频的方法有很多,为了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很多患者希望采用中医进行治疗。

那么,中医尿频辨证治疗方法有哪些?一、脾肾亏虚表现:尿频,但无疼痛、无热感,夜间为甚,形寒肢冷,或小腹坠痛,舌质淡,脉细。

多见于老年人,常见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治则:益肾补气,祛瘀通淋。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王不留行30克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泽兰15克升麻3克柴胡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午晚3次温服。

二、阴虚内热表现:尿频,以白天为甚,伴下腹胀痛,腰膝酸软,多梦失眠、梦遗,耳鸣,口干,舌质淡红,苔少,脉细数。

常见于慢性前列腺浆患者。

治则:滋肾清心,行瘀凉血。

处方:王不留行30克山药20克黄柏15克知母15克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桃仁15克沙苑子12克女贞子15克茺蔚子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午晚3次温服。

三、肝郁气滞表现:性兴奋或性生活后尿频,伴会阴、小腹、睾丸疼痛,情绪焦虑,舌质暗红,苔少,脉弦。

常见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治则:疏肝行气,凉血通淋。

处方:橘核15克川楝子15克荔枝核15克槐花15克白芍15克丹参15克黄芩15克生地12克柴胡5克黄连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午晚3次温服。

四、温热蕴结表现:尿频,伴尿急、尿痛、尿灼热、尿末浑浊滴白,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常见于尿道炎、膀胱炎或膀胱结石患者。

治则:清利湿热。

处方:滑石25克虎杖15克土茯苓15克蒲公英15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萹蓄10克瞿麦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车前子10克大黄5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午晚3次温服。

中医辨证治疗尿频十余年一例特效案例俞燕政泰国华企特邀中医师:俞燕政患者:罗淑贞(音译),女,16岁,马来西亚某女子中学泰籍华裔留学生,在读。

剖析《金匮要略》小便变化与辨证论治之关系

剖析《金匮要略》小便变化与辨证论治之关系

寒相 搏 ,食 谷 即 眩 ,谷 气 不 消 ,胃 中苦 浊 ,浊 气 下 流 ,小便 不通 ,阴被 其寒 ,热流 膀 胱 ,身体 尽 黄 ,名
日谷 疸” 。趺 阳脉 以候 脾 胃 ,脉 数 是 胃有 热 ,脉 紧 主 脾有 寒 ,脾失 健运 ,湿从 内生 ,脾 湿 胃热 互 结 ,流 于 膀胱 ,小 便 不 利 ,湿 热 内 蕴 而 成 谷 疸 。结 合 以 上 3 条 ,不论 是湿 热发 黄 ,还是 寒 湿 发 黄 ,小 便 不 利 是 必 具症 状 之 一 ,是 黄 疸 发 病 的关 键 。故 《 寒 论 》 有 伤 “ 便不 利者 ,必 发 黄 ” 的 论 述 ,更 进 一 步 阐述 了 许 小 多疾 病发 病之 因与 小便 的变化 有一 定 的关联 。
大便 坚 硬 。热 邪 郁 结 下 焦 ,肾 与 膀 胱 热 盛 ,血 络 受 伤 ,迫 血妄行 ,则 为 尿血 ;热煎 熬 尿 液 ,膀胱 气 化不
不 同疾 病 ,小便 见 证 各 异 ,而它 们 的 发 病机 理 亦
各不相 同 ,可表 现 为 排 尿 之 次 数 、尿量 、排 尿 感 的异
常 。如 《 消渴小便不 利淋病脉 证并 治 》篇 日 : “ 阳脉 趺 数 ,胃中有 热 ,即 消谷 引食 ,大 便 必 坚 ,小 便 即数 ” 。 本条趺 阳脉 数意为 胃中有 热 ,胃热致 消谷善饥 ,渴欲饮 水 ,热盛 津伤 ,大肠失 其濡润 ,大 便坚 。饮水虽 多 ,脾
通。 ”本 条从 咳 嗽 肺 痿 、大 便 坚 硬 、小 便 癃 闭等 不 同
症状 论述 了热 在上 、中、下 三焦 之 不 同的病 证 ,热 邪
蕴郁 于 上焦 ,肺 被热 灼 ,咳久 耗 阴 ,肺 叶枯萎 ,而成
肺痿 。热 邪 聚结 于 中 焦 ,消 灼 肺 胃之 阴 ,肠 失 滋 润 ,

尿路感染的中医诊治

尿路感染的中医诊治
脾肾两虚
治法:益肾健脾,清利湿浊 选方:无比山药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
基本药物:山药15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生地15克,巴戟天10克,菟丝子15克,杜仲10克,肉苁蓉15克。
2
若纳呆腹胀明显可加党参10克,白术15克,厚朴10克;若见浮肿夜尿多或小便不利,则加仙茅10克,车前子15克。
主证:尿频尿痛反复发作,小便短赤而涩,低热,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咽干唇燥,舌质偏红,苔黄腻或少苔,脉细数。
01
02
01
阴虚湿热Biblioteka 123经方应用
主证:小便赤涩不甚,但淋沥不尽,时发时止,遇劳即发,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02
病机:湿热久羁,阴损及阳,或过用苦寒之品,脾肾之阳日亏,致膀胱气化无力,而小便淋沥不尽,时作时止,遇劳即发;命门之火衰则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为脾肾两虚,湿邪留恋之征。
结石:熔石;排石 三金胡桃汤 四逆散加味
纠正易感因素:
纠正易感因素
多囊肾:多囊肾病泌尿系感染的治疗应注意其特殊性,尽管某些抗生素在血液中可达较高浓度,但因感染囊肿的囊液不能“运转”,抗生素不能透过囊壁进入囊内,治疗常常无效。因此在应用抗生素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选择对肾功能无损害的药物;
应用经肾脏滤过和分泌的,能在囊内达到较高浓度的抗生素;
名医经验
若阳明腑实,膀胱湿热,症见小便涩痛,尿色黄赤,五心烦热,或潮热,大便秘结,舌质红,脉滑数。治则:泄热通腑,利水通淋。药用大黄10 g,枳实15 g,川朴15 g,瞿麦20 g,扁蓄20 g,滑石20g,木通15 g,车前子20 g,甘草10 g,水煎服。
病机:湿热久蕴下焦,热盛伤阴,湿盛壅遏,化源不足致肾阴受损,虚火内生,故见低热;阴虚火旺,湿热留恋则见小便短赤而涩,反复发作;肾虚则腰膝酸软,头窍失养则头晕耳鸣;津伤不能上承,故咽干唇燥,舌质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皆为肾虚湿热之象。

中老年人尿频尿急的七种可能原因及中医治疗建议

中老年人尿频尿急的七种可能原因及中医治疗建议

中老年人尿频尿急的七种可能原因及中医治疗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老年人尿频尿急的问题日益突出。

尿频尿急不仅给中老年人的生活造成困扰,还可能影响其社交、工作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本文将介绍中老年人尿频尿急的七种可能原因,并给出中医治疗的建议。

一、衰老和体质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个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包括泌尿系统。

中老年人由于尿液排空功能减弱,尿频尿急的情况较为常见。

此时,应注意加强肾脏的保养和调理,适度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代谢功能。

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也是导致中老年人尿频尿急的主要原因之一。

前列腺的增生会对尿道造成压迫,导致尿频,甚至伴随着尿急和尿失禁。

中医治疗方面,可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拔罐等方法,缓解前列腺增生带来的不适。

三、膀胱炎膀胱炎也是中老年人尿频尿急的常见原因之一。

膀胱炎会引起膀胱粘膜的充血和水肿,导致尿频尿急。

在中医治疗中,可采用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中药治疗方法,辅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

四、尿路感染中老年人尿频尿急的另一个原因是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会导致尿道充血,并刺激膀胱引起尿频。

中医治疗时,可以采用中药消菌的方法,加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五、排尿习惯不良一些中老年人长期保持不良的排尿习惯,如憋尿、过多饮水等,都可能导致尿频尿急。

此时,应建立良好的排尿习惯,定时排尿,避免憋尿,适量饮水,同时辅以中医调理,改善膀胱功能。

六、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焦虑、紧张、忧虑等负面情绪会导致尿频尿急的出现。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压力,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寻求必要的心理支持是缓解中老年人尿频尿急的重要方式之一。

七、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会导致尿频尿急的症状。

例如,利尿剂、抗抑郁药等药物都可能对泌尿系统产生影响。

中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副作用信息,并在必要时调整药物的使用方式。

综上所述,中老年人尿频尿急的原因较为复杂,可以归纳为衰老和体质改变、前列腺增生、膀胱炎、尿路感染、排尿习惯不良、精神因素和药物副作用等七个方面。

【夜尿多,中医是如何辨证调摄的】1、心脾...

【夜尿多,中医是如何辨证调摄的】1、心脾...

【夜尿多,中医是如何辨证调摄的】1、心脾...【夜尿多,中医是如何辨证调摄的】
1、心脾两虚证。

主要表现为:夜尿频、神疲倦怠、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面色无华,舌淡苔
白,脉细弱。

治宜: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缩尿固肾。

药组:党参、白术、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

2、肾阳不足证。

主要表现为:腰酸腿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面色白、精神不振。

舌淡苔
白,脉沉细无力。

治宜:补肾助阳,缩尿固肾。

药组: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附子、肉桂、鹿角胶、茯苓、海螵
蛸、益智仁、覆盆子、芡实。

3、肾气亏虚证。

主要表现为:夜尿频、乏力、腰腿困重发冷、口渴不欲饮、五更泻,舌质淡
暗,脉沉细无力。

治宜:温肾益气,缩尿止遗
药组:附子、肉桂、生地黄、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肉
豆蔻、党参、杜仲、炙甘草。

4、肾气阴两虚,肺胃火热炽盛证。

主要表现为:夜尿多、烦渴多饮、多食、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大便干结。

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宜:滋肾益气,清泻肺胃。

药组:生地黄、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桂枝、玉竹、黄连、连翘、党参、
黄芪、麦门冬、五味子。

注意:应由专业的医师辨证,切勿盲目的服用。

名中医辩治尿频医案(15首)

名中医辩治尿频医案(15首)

1、尿频--寒邪外束,肺气失宣案张琪医案:曾治一少妇,小便频数夜间尤甚,一夜10余次,色清,尿检全阴,肾功亦正常,服补肾温阳益气固涩之品皆无效。

来门诊求治,除尿频数外,周身疼痛,腰脊背紧束感畏寒,舌白脉浮,结合前法无效分析为外邪束表,太阳经脉不利。

膀胱与肾为表里,肾阳式微,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频数,宜宣肺温肾阳佐以固摄法。

麻黄10克、细辛5克、附子片15克、桑蛸20克、益智仁2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甘草10克。

服上方6剂,尿频大减,夜间减为3次,全身舒适畏寒亦减,继用上方调治服10余剂而愈。

按:用宣肺温肾阳固摄法治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取效,我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与桑螵蛸散联合用之,麻黄直入足太阳膀胱及手太阴肺经。

以宣通阳气,附子温助肾阳,壮命火,肾阳衰非附子不足以温助肾阳,肺气不宣非麻黄不足以宣肺气,肺为水之上源,外合皮毛,功能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如寒邪外束,肺气失宣,水液不得输布,下注膀胱,故小便频数。

麻黄、附子一宣通肺气,一温阳散寒,肺肾合治再加用固摄之桑螵蛸散,故小便频可愈。

2、尿频--寒邪外束,肺气失宣案丁德芳治某男性,66岁。

自述半年来,夜间小便频数,一夜达10~14次之多,晨起6~8时,小便7~8次。

兼有头晕头痛,腰背发紧,舌苔薄白,脉沉缓,测血压20/12kP a,其他无异常发现。

间断治疗,大抵为补肾固摄之药,治疗2月,疗效甚微。

刻诊,患者除尿频外,并无明显肾虚之症,据尿频和头痛、腰背发紧同见,诊为太阳经脉不利,膀胱气化失司,试用麻黄汤加减治疗:麻黄6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桑螵蛸30克,甘草6克,3剂。

1剂服后,全身有微热感,小便次数反而增多。

2剂服后约2小时,全身烘热,微汗,一夜间小便7~8次。

3剂后,夜间小便1次,晨起6~8时间小便2次,1日共6~7次,头痛、头晕、腰背发紧亦愈,续以原方2剂,以资巩固,随访1年余,小便正常。

老年尿频,若不具备气虚或肾虚见证而具备头痛、腰背发紧、腰痛,或咳喘症者,应考虑为邪气束表,.太阳经脉不利所致。

小孩尿频繁的中医治疗方法

小孩尿频繁的中医治疗方法

小孩尿频繁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小孩尿频繁可能是由于脾胃虚弱、脾阳不足、肾阳虚弱、湿热蕴结等原因引起的。

以下是一些中医治疗方法:
1. 药膳调理:可以给小孩喝一些温补脾胃、益气固肾的中药汤剂,如八珍汤、四君子汤等。

同时,可以适当增加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如鸡肉、鱼肉、豆腐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2.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来调节脏腑功能,增强体质。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气海等。

3. 中药熏洗:可以使用一些中药熏洗液,涂抹在小孩的下腹部,有助于温通经络、祛湿止痛。

常用的中药有艾叶、独活、当归等。

4. 足浴疗法:可以用一些具有温补肾阳、祛湿止痛作用的中药煮水,让小孩的脚浸泡其中,每次15-20分钟。

常用的中药有杜仲、巴戟天、熟地黄等。

5. 调整生活习惯:注意小孩的饮食均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需要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体化的调理,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

此外,若尿频情况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
一步检查和治疗。

中医辨证治尿频

中医辨证治尿频

家庭医药 2019.0744传统医学传统编辑/侯叔霞 1732676093@中医辨证治尿频□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曹元成尿频当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有时候却令人尴尬不堪,比如在一节2个小时的大课上,你频频进出教室会让老师不满;一次长时间的会议中,你总是以上卫生间的名义出去会让领导不满。

除了这些尴尬,还会非常不方便,比如在长途自驾中因为尿频延长路程时间,多次起夜更是令人绝望。

偶尔,如果我们一段时间内饮水过多,频繁小便,这种情况不算尿频,也不必介意。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在正常喝水的情况下,白天排尿不会超过6次,夜晚排尿不会超过2次,如果长期超出这个范围,那就是尿频了。

其实尿频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性的,另一种则是神经性的。

尿频的出现往往是某些疾病的症状表现,所以,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夜尿增多惹人烦相比发生在白天的尿频,夜尿增多则影响睡眠和健康,让人更加难以忍受。

在临床上主要有:1.生理性的夜尿。

如果睡前喝了大量的汤、稀粥、水或是吃了很多利尿的食物(如西瓜),那么肾脏排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可能导致夜尿增多;2.精神性的夜尿。

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精神过于紧张、失眠的时候,夜里排尿的次数会增加,严重的人甚至可能形成习惯性夜尿;3.肌肉萎缩。

老年人与排尿相关的肌肉会发生萎缩,导致排尿能力下降,膀胱储存尿液的实际容量变小,夜间排尿的次数增多;4.肾脏功能异常造成夜尿增多。

随着年龄的增加,肾脏的浓缩功能会逐渐减退,因此老年人常常出现夜尿增多。

此外,如果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衰竭等疾病,也可能严重影响肾脏功能,造成夜尿增多;5.泌尿生殖道疾病。

老年男性普遍会出现前列腺增生,这可能造成小便次数明显增多,尤其以夜间排尿次数增多最明显。

而老年女性由于子宫脱垂,也可能刺激膀胱引起夜间尿频、尿多;6.内分泌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患有糖尿病、尿崩症、心功能不全的时候,夜尿也会明显增多。

因此,如果长期出现夜尿增多的现象,则可能是身体的肾脏、心脏或者其他方面发生某些疾病的“信号灯”,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四逆散治疗尿频

四逆散治疗尿频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日:“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可见小便虽由膀胱所司,但若无气机之转化,那是不行的。

故小便之病变,与肾、肝、脾、肺、三焦之气化,关系密切。

在临证中,对各种原因之小便失利或不禁,往往以相关脏腑经络全面考虑。

范中林先生认为,凡尿频、尿急,欲出不尽,或闭塞不通,排尿涩痛;小腹、两胁、腰部或胀或痛或酸;上述诸证,不必悉具,皆可以四逆散辨证加减论治。

学生在北京期间有幸跟随吕仁和老师学习,发现吕老也经常用四逆散治疗泌尿系感染,效如付鼓。

故这里学生就自己应用四逆散治疗尿频腹痛验案总结一下与同道分享:姜×,女,34岁。

2010年4月初诊。

主诉:尿频腹痛1年余. 现病史:患者2009年阑尾炎术后,自觉麻醉药打多,小便不畅,甚则欲解不出,必打开水龙头听流水声方能尿出,时尿道灼痛,淋漓不尽,西医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经多方检查治疗,疗效不显。

刻诊:每日(昼夜)小便数十次,量少,有时仅数滴,涩痛,腰酸腹痛,四肢怕冷,舌尖边红,舌质暗淡,脉沉细。

此为少阴阳郁,气机不利。

法宜宣通气机,化阴通腑。

以四逆散加味主之。

处方:柴胡25g、白芍25g、枳实25g、甘草10g、苏叶15g、茯苓30g,水煎服3剂。

二诊,药后小便通利,腰及小腹亦觉疼痛,舌质暗淡,脉沉细。

狗脊15g、川断15g、川牛膝15g、杜仲15g、柴胡15g、枳实壳各10g、赤白芍各15g、生甘草10g 、乌药10g、香附10g,水煎服3剂,诸证悉解。

效不更方,2周后获愈。

《伤寒论》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四逆散主之。

”本案小便不利,四肢怕冷,并腹中痛,为邪入少阴,阳为阴郁。

少阴为三阴之枢,邪气滞于中,清浊不分。

加之患者久病不愈,郁积而气机阻滞日甚。

投四逆散举下陷之阳邪,疏不宣之气机。

以柴胡启达阳气,兼解郁滞;芍药养真阴,调解肝脾,俾土木和而气机流畅;柴枳同用,一升一降,清浊分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便频数的辨证治疗
——兼谈肝痹
1、小便多而清长者,为肾阳虚不能固摄水液,治宜温补肾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又名八味丸、肾气丸、八味肾气丸、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等)加补骨脂、桑螵蛸、鹿茸、覆盆子等。

2、量少色黄者,为阴虚有热,,治宜滋补肾阴。

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3、女性小便频数,量少窘急,腹部胀,属于肝气郁结,治宜舒肝解郁,微利小便。

方用逍遥散加车前子。

4、若小便频数量多,或下如脂膏,而兼见大渴引饮,消谷善饥者,为消渴病,脏腑燥热、阴虚火旺所致,治宜滋阴、润燥、降火为主,并随患者具体情况加减药物。

5、若量少涩痛,是为淋证,按淋证辨证施治。

医家对上述1、2、4、5颇多留意,对3较多忽略,这是应引起注意的。

还有一种属于“肝痹”的小便频数,更是被许多医家忽略。

《素问·痹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上为引如怀”,王冰注曰:上引少腹如怀妊之状。

《素问·五脏生成篇》:“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

”胠,腋下胁上,清,冷。

《素问·玉机真脏论》:“肺痹……弗治,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

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


《素问·四时逆从论》:少阳不足病肝痹。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肝脉……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


综上可知,肝痹之小便频数,伴有“多饮”症状。

所以,若见多饮尿频,不
可遽断为肾阳虚肾关不固或消渴,而应考虑是否肝痹。

肝痹的治疗。

因肝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这是肝气郁滞的表现。

肝主疏泄条达,大小便的疏泄与肝脏功能有关。

而肝痹“得之寒湿”“夜卧则惊”,所以此时考虑的,首先不是治疗小便频数,而是疏肝祛邪,方用五痹汤(方出《医宗必读》:人参、茯苓、酒当归、白芍、川芎、白术、细辛、甘草)加枣仁、柴胡或柴胡疏肝散之类。

“少阳不足病肝痹”,此为虚证,方用补肝散(方出《证治准绳》:熟地、人参、茯苓、远志、菖蒲、玄参、柏子仁、桔梗、天冬、丹参、酸枣仁、甘草、麦门冬、百部、杜仲、茯神、当归、五味子)。

此外,肝痹伴有火邪者,可以泻青丸(又名泻肝丸,方出《小儿药证直诀》:当归、冰片、川芎、栀子、熟大黄、羌活、防风)随症加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