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料位计事故预案

中子料位计事故预案
中子料位计事故预案

焦化装置焦碳塔中子料位计事故预案

根据有关辐射防护的国家标准(GB4792-84)要求,结合实际生产现状,把中子料位计防辐射活动落到实处,以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公司全年安全平稳生产和各项安全经济技术指标的顺利完成,制订了焦化装置焦碳塔中子料位计事故预案

一、概况

焦化装置两台焦炭塔中,每一台焦炭塔上安装下料位、中料位、上料位3台中子料位计,对塔内物料状态进行检测、数据收集。经主机系统处理后,输出与物料状态相对应密度数据。同时还输出稀泡沫前沿高度和焦碳层的高度值。本仪器为反向散射式中子料位计,或称中子氢密度计。?主要用于监测焦炭塔内特定高度位置区域内的物料密度状态─油气、泡沫、焦炭或水,并在塔底注油起始信号配合下给出泡沫层、焦炭层上沿实时高度指示值。从而为实现焦化生产的实时在线控制提供信息。所用中子源为50毫居镅-铍(241Am-9Be)中子源。它发出快中子产额通常为1.1×105中子/秒,4π方向均布。把中子源、高效慢中子探测器及变送器组装在一起,构成中子料位计,并安装在被测装置壁外特定高度上。

二、组织机构:

为保证焦化装置焦碳塔中子料位计事故预案活动的顺利开展,把各项计划落到实处,加工车间成立中子料位计事故预案领导小组。

组长:许朝斌

副组长:江海伟段鹏霄朱丽敏

组员:王亚飞袁培忠李勇张彬姜亚民袁波

三、职责

1、组长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管理责任。

2、副组长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管理责任。

3、安全员负责放射源的档案管理及安全巡检工作;组织放射性工作人员

培训体检等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对外协调联系工

作。

四、事故应急预案

1、当发现中子源丢失时,应:立即封锁中子源可能遗失的地点及周围地

区;立即上报省市有关主管部门;请有关部门使用中子剂量当量仪等

专用仪器在可疑区域内寻找中子源。

2、当中子料位计周围发生失火时:立即封锁中子料位计周围区域;立即

接通水源,对中子料位计采取局部降温处理,防止中子料位计钢结构

烧毁熔化中子源脱落。立即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门,必要时上报省市

有关主管部门。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

22105030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 复习要点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指事先制定的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及协调等方面的方案和计划,是对特定的潜在事件和紧急情况发生时所采取措施的计划安排,是应急响应的行动指南。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和适用范围;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应急设备与设施;求援程序;保护措施程序;事故后的恢复程序;培训与演练;应急预案的维护。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 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的评审、备案、实施和奖惩。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备案。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如有特定情形,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施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备案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施工单位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3.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职业健康安全事故通常按照安全事故伤害程度、安全事故类别、安全事故受伤性质、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分类。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一般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四类。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必须实施“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包括: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事故处理和追究法律责任。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规定的要求,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重点掌握发生安全事故时的事故报告内容、事故调查报告内容、施工单位的事故处理和法律责任。 一单项选择题 1.针对基坑开挖而制定的安全事故应急计划属于( )。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事故处理方案 2.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的机构是( )。A.各级人民政府 B.各级人民政府城乡建设管理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各级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3.按照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规定,下列选项中除( )以外都将受到一定的行政处罚。 A.甲企业未制定应急预案,造成严重后果 B.乙企业因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而将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应急预案合并编写

焦化中子料位计使用说明书

RAMONSHLW-ZZ01型 中子料位计说明书 目录 1、焦化塔中子料位测量 (2) 1.1检测原理 (2) 1.2系统组成 (3) 1.3技术特点 (5) 1.3.2高度预测技术 (6) 1.4技术指标 (7) 1.5输出信号说明 (8) 1.7使用说明 (10) 1.8放射性安全知识 (11) 1.9、远程监控功能 (12)

1.10、权限设置 (12) 1.11、应用软件的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焦化塔中子料位测量 1.1检测原理 本系统是利用20~50mCi的241Am-9Be(或Pu238-Be)中子源,1Ci 的241Am-9Be(或Pu238-Be)中子源的中子产额为2.2×106中子/秒,沿4π方向均布; 241Am-9Be(或Pu238-Be)中子源产生的中子平均能量为5.49MeV,这种快中子与原子序数较小的原子,特别是氢原子极易发生弹性碰撞,将能量转移给氢原子,经多次碰撞后被“慢化”为低能量的“慢中子”; 中子源辐射的快中子穿过焦化塔壁,与塔内介质中的氢原子核发生弹性碰撞。快中子因其能量通过弹性碰撞传递给了氢原子核,而变成慢中子,慢中子反射到塔壁外的慢中子探测器中。 接受器采用了进口高效慢中子探测器(3He正比计数管),慢中子与探测器内的氦原子碰撞,产生带电的α粒子,带电粒子在电场运动产生电脉冲,形成脉冲计数; 接受器检测到的脉冲计数与接受器处的慢中子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数量)成正比关系,塔内物质所含氢原子的密度与慢中子通量成一定比例关系。 由于注入塔内的渣油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因此可由慢中子通量得到塔内物质的密度。 塔上的下、中、上各料位检测点的接受器将测得的信号放大成形后通过单芯双屏蔽电缆传给二次仪表进行处理,二次仪表根据测得脉冲计数转

核料位计使用基本知识

核料位计使用基本知识 一、放射性现象 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原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10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放射性,但放射性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放射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二、放射源 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 Ⅰ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Ⅱ类放射源属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以致人死亡;Ⅲ类放射源属中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上述三类放射源为危险放射源。Ⅳ类放射源属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Ⅴ类放射源属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目前生产装置所使用的放射源基本属于Ⅳ类和Ⅴ类放射源。 三、放射线的相关知识 当γ射线照射到人体时,和X射线一样,会使人体生物细胞内的原子或分子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88号令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88号 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7 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杨焕宁 2016年6月3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七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第八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 (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整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目的 为明确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职责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处理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规定了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人员职责、报告程序、应急措施、调查处理、预案演练等工作要求。适用于集团所有下属企业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各类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包括: a)突发火灾事故; b)突发触电事故; c)突发粉尘爆炸事故; d)突发锅炉爆炸事故; e)突发氨气泄漏事故; f)突发重大交通事故; g)突发建筑坍塌事故; h)突发集体食物中毒事故; i)突发传染性疫情事故; j)突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k)突发煤矿透水事故; l)突发化工企业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m)突发化工企业介质中毒事故; n)突发建筑工地高空坠落事故; o)暴风、暴雨、暴雪、地震等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集团下属各业务板块应根据本业务板块性质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4组织机构与职责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分为三级领导机构。 集团总部生产安全领导小组 集团总部应成立生产安全领导小组,作为生产安全事故的最高领导机构,在突发生产安全事故时,组织实施全面组织协调。必要时应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设立专人、专职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 集团生产安全管理小组主要职责包括: a)突发生产安全事故时,担当统一指挥; b)协调下属各相关片区的物资和人员,积极组织救援;

c) 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案提供指导意见,必要时聘请外部专家; d) 派出现场指导人员或专家,督促应急处理方案的落实; e) 负责政府安全主管部门的报告、接待和联络。 4.2下属业务板块安全小组 各下属业务板块生产安全管理小组,领导本业务板块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 (略 成员:(略) c)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交通管理等。 成员:(略) d)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通讯、供应、后勤及人员联络方面的事情。 成员:(略) e)运输组:负责运送伤员、救险物资等。 成员:(略) 各业务板块安全小组的负责人,应组织制定书面文件和工作程序,明确以上各方面的负责人及其相关职责。并实施培训或演练,确保相关负责人明确职责和工作程序。 现场救援指挥部 突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时,当事分公司应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主要的职责是: a) 在上级安全领导机构人员到达前,当事公司的企业总经理应组织本企业相关部门 成立临时救援指挥部,积极组织救援活动; b) 在上级安全领导机构人员到达后,配合上级安全领导机构统一指挥、协调现场所 有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指挥; c) 有政府安全主管部门介入时,现场指挥部人员应听从政府安全主管部门的统一指 挥,成立由政府安全主管部门为主的现场救援指挥部。 5应急响应 生产安全事故的级别 为利于工作中分别对待,把生产安全事故的危害级别分成以下三类。

中子料位计简易说明(Pu-Be6点)

中子料位计简易说明 一、中子料位计基本工作原理 本仪器为反向散射式中子料位计,或称中子氢密度界面/料位计。它通过对焦炭塔特定区域内物料含H、C密度的连续测量,给出塔内全部物料状态(油气、泡沫、焦炭或水)的动态分布规律,并在塔底注油起始信号配合下给出泡沫层、焦炭层上沿实时高度指示值。从而为实现焦化生产的实时在线控制提供信息。其基本工作原理为: 1、本仪器所用中子源为50毫居钚/铍(Pu-238/Be)中子源。 2、快中子与轻质元素特别是氢原子极易发生弹性反散射碰撞并经多次碰撞后被“慢化”为低能量的“慢”中子。 3、采用专用的高效慢中子探测器将这种慢中子接收。该探测器只对慢中子灵敏,而对快中子则基本无作用。 把中子源、高效慢中子探测器及变送器组装在一起,构成中子料位计,并安装在被测装置壁外特定高度上。中子源发出的快中子能够穿透被测装置外壁,同装置内部的各种原子发生多次相互碰撞,其中与氢原子发生慢化的几率最大,慢中子再有一定几率反散射到装置壁外被慢中子探测器接收。反射到探测器处的慢中子通量Φ,在特定条件下显然与装置内氢原子的密度成正比关系。亦即,装置内氢原子的密度越大,产生的慢中子通量也就越多。因而通过探测慢中子通量就能够判定装置内部含氢物料密度的大小。探测器输出的信号经变送器转换为频率信号由特种五芯双屏蔽电缆传送至中子主机系统,中子主机系统经特殊的数学处理给出百分密度及各界面的位置指示。

二、系统构成 ZLWJ-98型中子料位计系统方框图 (一炉二塔6个检测点)

三、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塔内物料的密度分辨率〈2%,能有效分辨出塔内物料的密度变 化,给出不同物料(油气、泡沫、焦炭、水)状态的分布规律。 2、监测不同物料(油气、泡沫、焦炭、水)间分界面的变化趋势, 给出泡沫层上沿、焦碳层上沿的高度指示。 3、仪器对塔内物料密度突变的响应时间〈10秒。 4、主机系统向DCS输出:非隔离外供电4-20mA信号;每检测点一 路,对应各点百分密度值,每塔两路分别对应泡沫层上沿及焦 炭层上沿的位置值。此类非隔离4-20mA信号应先经过MTL类隔 离栅/器后再接入DCS卡件。并由隔离栅/器向中子料位计输出 的4-20mA信号供电。 5、每台中子料位计含50mCi钚/铍(Pu-238/Be)中子源一枚。放 射防护标准:GB16368-1996Ⅱ级,工作时距中子料位计1米处 总剂量当量率小于2.5微希/时;适用环境:距仪器1米内很 少有人停留。 6、防爆等级:ExdIICT4;防护等级IP65 7、主机系统供电电源:220VAC,UPS供电,不小于5A。 8、中子料位计系统配置 8.1、主机系统一套 ZLWJ-98型含:机柜、主机、I/O板卡及软件8.2、中子料位计ZLWJ-98型每检测点配一台;每台含Pu-Be中子源、中子探测器、中子变送器各1套。 8.3、专用五芯双屏蔽电缆(另购)主机至塔上每检测点各一条。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二--含答案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单位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员姓名: 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 从事工种:____________________ 培训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答案请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成绩无效※探※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 (A )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 D ?国务院安全生产行政管理部门 2. 如果能量相同,下面哪种粒子的电离能力最强:(C ) A.Y光子B .B粒子C .a粒子D .中子 3. 放射性同位素生产、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放射性废物或废放射源。主要来源是: (D ) A.核设施产生的放射性废物 B .铀矿冶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 C?核技术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 D . ABC都是 4. 关用I类、U类射线装置的依据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名录,应当设立辐射安全关键岗位, 担任该岗位得的应当是:(C ) A.注册环境工程师 B .注册环评工程师 C?注册核安全工程师 D .单位法人 5. 探伤室建成投入使用后常规监测频次为(C ) A.两年一次 B .一年两次C .一年一次D .一季度一次 6. 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控制水平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控制。其中规定:设备、墙壁、地面经 采取适当的去污措施后,仍超过表中所列数值时,可视为固定污染,经审管部门或审管部门授权的部门检查同意,可适当放宽控制水平,但不得超过表中所列数值的(D)。 A. 1 倍B . 2 倍C . 10 倍D . 5 倍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扩建甲级非密封工作场所属报告书项目 B .生产III类射线装置属报告表项目 C. 放射性同位素野外示踪实验属报告书项目 D. 使用医用I类放射源属报告表项目 8. 取得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应当每( C )接受一次再培训。 A.二年 B .三年C .四年D .五年 9. 我国采纳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剂量限值一致的标准,即各种人工辐射源所致公众 的年有效剂量为:(A ) A. 1mSv B . 2mSv C . 3mSv D . 4mSv 10. 表面污染水平可按一定面积上的平均值计算:地面取(A )0 2 2 2 2 A . 1000 cm B . 100 cm C . 10cm D . 500 cm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正版)201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016年6月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公布,根据2019年7月11日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实施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应急管理部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市政建设工程的特点,工地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坍塌、火灾、中毒、爆炸、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交通安全等。应急预案的人力、物资、技术准备主要针对这几类事故。 一、应急处理原则 1、项目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时,抢救受伤人员是第一位的任务,现场指挥人员要冷静沉着地对事故和周围环境作出判断,并有效地指挥所有人员在第一时间内积极抢救伤员,安定人心,消除人员恐惧心理。 2、事故发生地要快速地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和二次事故发生。 3、要按照不同的事故类型,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针对事故的性质,迅速作出判断,切断危险源头再进行积极抢救。 4、事故发生后,要尽最大努力保护好事故现场,使事故现场处于原始状态,为以后查找原因提供依据,这是现场应急处置的所有人员必须明白并严格遵守的重要原则。 5、发生事故单位要严格按照事故的性质及严重程度,遵循事故报告原则,用快速方法向有关部门报告。 二、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应急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公司总部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工程项目经理部设置应急计

划实施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1.1施工现场安全救护组织: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2 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1.2.1 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②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③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④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 ⑤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⑥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⑦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⑧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⑨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1.2.2 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确保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高效有序的实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后造成的损失,并在安全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做好应急救助工作,维护生产经营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2、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常态下的队伍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预案演练等工作。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营造人人重视、个个有责的安全工作氛围。 二、应急机构组成、职责 公司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协调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工作和平时应急准备工作;综合部后勤安全主管负责处理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指导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预案,按照安全管理委员会要求协调、检查、督促应急的准备落实情况等。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领导、指挥和协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并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助工作。 1、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组织—安全管理委员会。 主任:总经理 2、副主任:副总经理二人 成员:各部门经理、综合部后勤安全主管。 主要职责:(1)迅速接受和执行政府主管部门的各项通知,确保政令畅通。 批准人:审核人:拟制人: 日期:日期:日期

(2)组织实施本预案,发布各项应急命令、指示、通知等。(3)确定应急计划,部署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实施事故有关人、物转移救治方案。(4)及时统计、上报事故及损失。 3、安全管理委员会现场负责人员应迅速反应,及时作出应急反应,将现场人员 按如下分工作出应急安排: (1)首先保证人员的及时抢救 在事故发生后,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首先积极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安排现场员工分工处理事故(成立现场事故救援小组):救护人员负责受伤人员的临时护理,自身不具备护理或抢救条件时,须及时拨打120,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在保证不造成二次伤害的前提下,对受伤人员进行护理。 (2)安排通讯人员,负责事故第一时间按程序报告。报告程序:现场人员—部门安全员(部门经理)--公司后勤安全主管—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报告。 (3)安排现场保护人员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必要时对事故现场拍照,(4)安排就医陪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门人员陪同就医,陪同人员与司机(或夜班值班司机)一起带伤者就医,或陪同伤者与到现场救治的120车到医院救治。 (5)事故调查处理 按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执行。 (6)巡视督查 必要时安排保安员牵头,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管理秩序,保证事故处理工作顺利进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蔓延。 三、预警预防机制 各部门应当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发特别重大事故的险情,或者其他灾害、灾难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 四、平时应急方案 (一)加强对各部门员工的应急救援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的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文4篇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文4篇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和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XX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江西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工作原则 一、全程预防、全程控制:对食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 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中可能发生食源性疾患,造成社会公众一定数量死亡或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并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突发的食品安全情况实施全程预防、全程控制。 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三、明确职责、落实响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人为本、减少危害、预防为主、依法规范、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明确职责及响应。 四、科学决策、依法应急: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法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五、加强监测、群防群控: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突发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六、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对突发食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事故分级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 一、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 1、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 3、生跨境(香港、澳门、台湾)、跨国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4、务院认为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i级) 1、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级行政区域的; 2、成伤害人数超过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3、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4、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较大食品安全事故(iii级)

各种料位计的各种原理及优缺点

一、简介 料位计,是用来测量料仓/容罐/仓储等料位的计量仪表,并将料位信号(开关量或连续量)转换为电信号(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传送到PLC/DCS上,辅助自动化系统控制卸料、加料或停止进料,保持料仓内料位高度。 料位计又称为料位仪表,料位传感器,料位仪,料位变送器、物位计、物位仪表等。 料位计可测量各种状态的物料,如液态、浆液状、灰状、粉状、颗粒状、块状等的物料料位,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料位计的分类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在工厂的实践经验中,料位计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如下种类, 1)根据被测对象分为: 液位计(测量液体) 界面仪(测量液液、固液分界面) 物位计(测量固体物料) 2)根据测量目的分为: 开关量测量(即高低料位报警) 连续量测量(实时料位监测) 3)根据测量方式及原理分为: 接触式:阻旋式、音叉式、电容式、重锤式、射频导纳式、导波雷达式

非接触式:电磁式、超声波式(三维成像)、雷达式、核子式、中子式、射线式、称重式、无源核子、辐射式、激光式 二、各种料位计的各种原理及优缺点 1、阻旋式料位开关 测量原理:高料位时,通过电机驱动传动杆末端的桨叶旋转,当物料覆盖并阻止桨叶旋转时,输出触点(干接点)报警信号,同时切断电机电源;低料位时,桨叶由被覆盖状态到释放,弹簧将电机拉回工作位置,输出相反的触点(干接点)报警信号。 适用工况:适用于各种固体物料测量;温度<=800℃,压力<=10bar,拽引力<=2.8t,灵敏度达20g/l,可要求FDA食品级认证,EHEDG卫生级认证,ATEX、FM/CSA、IEC-Ex、GOST粉尘及气体防爆认证;

延迟焦化装置焦粉携带情况分析及对策

延迟焦化装置焦粉携带情况分析及对策 李民举李勇 (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通针对新海石化有限公司延迟焦化装置出现的焦粉携带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装置针对焦粉携带进行的调整对策,为减少延迟焦化装置焦粉携 带,保证装置的长周期平稳生产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延迟焦化焦粉冲塔空高 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延迟焦化装置处理能力为100万吨/年,原料主要为380#燃料油渣油和马瑞渣油。由安庆实华设计院设计,2007年3月开始装置开始建设,2008年8月装置开车一次成功。 工艺上采用一炉两塔、单井架水力除焦的工艺。装置主体包括焦化、分馏、吸收稳定、干气液化气脱硫四部分,还包括焦炭塔水力除焦和天车装置等辅助系统。 原料系统采用的流程是:减压渣油进装置后,先与蜡油、柴油、中段换热,再进入分馏塔底,与循环油一同进入加热炉的对流段、辐射段,然后进入焦炭塔,反应油气从焦炭塔顶部出来后进入分馏塔下部与原料换热。 1 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加工劣质原料越来越多,延迟焦化装置的生产过程中,焦粉携带情况越发的严重,严重影响装置的正常操作,是焦化长周期生产的一个瓶颈。我公司延迟焦化装置出现了比较严重焦粉携带情况,主要影响表现为以下几点:1.1 焦粉携带对干气脱硫系统的影响 2010年10月开始,干气脱硫塔冲塔严重,干脱硫塔顶分液罐,需要持续切液才能保证分液罐液位。干气带液严重,制氢原料气缓冲罐也需要经常切液,脱后干气硫含量持续偏高。 从贫液罐内采贫液样进行分析,发现了大量的焦粉,焦粉含量过大导致胺液发泡严重,从而导致了干气脱硫塔雾沫夹带严重,干气脱硫效果差。 1.2 焦粉携带对下游装置的影响 2010年9月份开始加制氢装置加氢反应器床层压降持续上升,11月份床层压降已升至0.6Mpa以上,严重影响了装置的安全长周期生产。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xx年3月2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以下是边肖收集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全文的最新版本。欢迎阅读!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最新版本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和管理。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其他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 (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风险分析;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职责分工明确,有具体实施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能够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七)计划基本要素齐全完整,计划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六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xx),结合危险源现状、风险分析和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根据不同情况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多种类型风险,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和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和应急支持、应急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等。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针对某种风险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小西屯、董家屯动迁安臵楼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大庆筑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二0一O年六月

建筑工程项目部施工现场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 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在工程项目发生事故状态下,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制定本预案。 2 危险性分析 2.1 项目概况 (略) 2.2 危险源情况 根据从事工程的项目特点,所承接的项目主要有机械设备、电气焊、高空作业等工程施工。可发生和重大危险因素的生产安全事故有高空坠落事故、触电事故、坍塌事故、电焊伤害事故、车辆火灾事故、交通安全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等。 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3.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职责 (1)项目经理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指挥工作。成员分别由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安全员、工长、材料员组成。技术人负责人是应急救援第一执行人,担任副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

(2)质量检查员坍塌事故应急小组第二负责人,安全员是触电事故应急小组第二负责人,工长是大型脚手架及高处坠落事故、电焊伤害事故、车辆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火灾及爆炸事故、机械伤害事故应急第二负责人,分别负责相应事故救援组织工作的配合工作和事故调查的配合工作。 3.2 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 (1)抢险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技术负责人、项目工程师和项目班子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2)安全保卫组:组长由安全员担任,成员由材料员、质量检查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3)后勤保障部:组长由工长担任,成员由项目食堂管理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负责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 (4)医疗救护组:组长由项目卫生所医生组成,成员由卫生所护士、救护车队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等工作。 (5)善后处理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项目领导班子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做好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遇难者家属抚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做好其他善后事宜。

讲述物位测量仪表的种类及其原理与特点

讲述物位测量仪表的种类及其原理与特点 本文由https://www.360docs.net/doc/317623868.html,提供 物位测量仪表是测量液态和粉粒状材料的液面和装载高度的工业自动化仪表。测量块状、颗粒状和粉料等固体物料堆积高度,或表面位置的仪表称为料位计;测量罐、塔和槽等容器内液体高度,或液面位置的仪表称为液位计,又称液面计;测量容器中两种互不溶解液体或固体与液体相界面位置的仪表称为相界面计。 物位测量仪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直读式液位计、差压式物位仪表、浮力式液位计、电容式物位仪表、声波式物位仪表和核辐射物位仪表。此外,还有电触点式、翻板式和机械叶轮探测式等物位测量仪表。 直读式液位计是将指示液位用的玻璃管或特制的玻璃板接于被测容器,根据连通管原理,从玻璃管或玻璃板上的刻度读出液位的高度。直读式液位计结构简单、直观,但只能就地读数,不能远传。 差压式物位仪表是假定物料的重度为恒定值,容器中液体或固体物料堆积的高度与它在某测试点所产生的压力成正比,因而可用测压的方法来测量物位。测量压力可用压力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等。 浮力式液位计是根据液位变化时,漂浮在液体表面的浮子随之同步移动的原理工作的。这一移动距离通过机构传出或变成气信号或电信号,即可测出液位;也可将浮筒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并使之不能自由漂浮,则其所受的浮力将随液位或相界面位置而变化,测出此浮力变化即可测出液位。将浮筒所受浮力变化,经联杆和扭管传到变送器霍耳元件,并变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那么经过仪表就可显示或调节相界面。 电容式物位仪表的工作原理是把物位的变化,变换成相应电容量的变化,测量此电容量的变化从而得到物位变化的。电容式物位仪表用于测量导电、非导电液体或固体物料的液位、料位或相界面位置,可供连续测量和定点监控之用。 声波式物位仪表一般分为利用声波阻断原理和利用声波反射原理两类。声波阻断式物位仪表在物位升高而阻断从发射换能器到接收换能器的声束时,接受换能器接受到的声能会产生突变,并发出突变的开关信号;声波反射物位仪表是根据声波从发射换能器到液面或料面,再从这一表面反射回到接收换能器的时间间隔,来测出物位的。 核辐射液位计是通过放射源发出射线,穿过被测物料后由探测器接收。当物位改变时,由于被测物料的吸收剂量改变,而使探测器接受到的辐射强度改变,再转换为电信号的变化,经放大后送给显示仪表连续显示物位。

中子料位计事故预案

焦化装置焦碳塔中子料位计事故预案 根据有关辐射防护的国家标准(GB4792-84)要求,结合实际生产现状,把中子料位计防辐射活动落到实处,以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公司全年安全平稳生产和各项安全经济技术指标的顺利完成,制订了焦化装置焦碳塔中子料位计事故预案 一、概况 焦化装置两台焦炭塔中,每一台焦炭塔上安装下料位、中料位、上料位3台中子料位计,对塔内物料状态进行检测、数据收集。经主机系统处理后,输出与物料状态相对应密度数据。同时还输出稀泡沫前沿高度和焦碳层的高度值。本仪器为反向散射式中子料位计,或称中子氢密度计。?主要用于监测焦炭塔内特定高度位置区域内的物料密度状态─油气、泡沫、焦炭或水,并在塔底注油起始信号配合下给出泡沫层、焦炭层上沿实时高度指示值。从而为实现焦化生产的实时在线控制提供信息。所用中子源为50毫居镅-铍(241Am-9Be)中子源。它发出快中子产额通常为1.1×105中子/秒,4π方向均布。把中子源、高效慢中子探测器及变送器组装在一起,构成中子料位计,并安装在被测装置壁外特定高度上。 二、组织机构: 为保证焦化装置焦碳塔中子料位计事故预案活动的顺利开展,把各项计划落到实处,加工车间成立中子料位计事故预案领导小组。 组长:许朝斌 副组长:江海伟段鹏霄朱丽敏 组员:王亚飞袁培忠李勇张彬姜亚民袁波 三、职责 1、组长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管理责任。 2、副组长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管理责任。 3、安全员负责放射源的档案管理及安全巡检工作;组织放射性工作人员 培训体检等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对外协调联系工 作。

四、事故应急预案 1、当发现中子源丢失时,应:立即封锁中子源可能遗失的地点及周围地 区;立即上报省市有关主管部门;请有关部门使用中子剂量当量仪等 专用仪器在可疑区域内寻找中子源。 2、当中子料位计周围发生失火时:立即封锁中子料位计周围区域;立即 接通水源,对中子料位计采取局部降温处理,防止中子料位计钢结构 烧毁熔化中子源脱落。立即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门,必要时上报省市 有关主管部门。

RSD无源核子料位计

RSD无源核子料位计 苏州瑞斯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苏州瑞斯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起步于美国巴林顿试验室分析仪器与智能仪表在中国市场的推广与销售。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成为美国巴林顿试验室分析仪器与智能仪表中国区的金牌代理商。随着中国市场对于环保测量与分析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与德国普朗克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为普朗克无源核子料位计、普朗克烟气分析仪与普朗克风量测量仪器的中国地区总代理商。 经过多年发展,在引进德国技术与结合中国工业现场现状的需求下,开发出技术先

进的RSD型无源核子料位计产品。公司致力于欧美高度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推广,为中国工业企业提供卓越性能的测量与分析仪表,完毕与领先的实验室分析成套设备。 苏州瑞斯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秉承“心创造,为客户至上体验”的经营理念,为中国用户提供至上体验的产品与服务。 Suzhou Dresdn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the company started in America Bahrain meal laboratory analysis of promotion and sales of instruments and intelligent instrument in Chinese market. After years of hard work has now become the analysis instrument and intelligent instrument China Zone gold agents America Bahrain meal test chamber.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market China for environmental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demand, the company with the German Planck established the strategic cooperative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解读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解读 新修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于6月3日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公布,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一、修订背景 2009年3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以下简称原《办法》),对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对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原《办法》亟需修订完善。 (一)应急预案工作的背景和重心发生变化。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应急预案的定位从补充应急管理制度向完善应急准备、规范应急处置转变,工作重心从解决预案有无向提升预案质量、发挥预案实效转变。同时,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对简化应急预案评审、备案程序提出了要求。为推动应急预案工作与时俱进,适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需要,有必要对原《办法》进行修订。 (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文件对应急预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安全生产法》对企业的应急预案主体责任、

政企应急预案衔接、应急预案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号,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应急预案功能定位、编制程序、管理责任、预案衔接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企业应急预案应当体现先期处置、自救互救的特点,强调应急预案编制应当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并广泛征求意见,强化政企应急预案之间的相互衔接,突出应急预案的评估修订和动态管理。而原《办法》已不适应新的要求,主要问题是重规范企业应急预案内容,轻规范应急预案编制程序;重预案内容的全面性,轻应急预案内容的实用性;重规范企业内部各类应急预案衔接,轻政企应急预案衔接;重规范应急预案的签署发布,轻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动态管理。因此,需要通过修订原《办法》补充和细化相关具体要求。 (三)一些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经验教训需要通过《办法》汲取和改进。根据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导致事故发生和扩大的原因之一,就是瑞海公司应急预案流于形式,应急处置力量、装备严重缺乏,不具备初期火灾的扑救能力。为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近年来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