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4篇)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事业单位在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在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管理工作中必须执行。
第三条企事业单位负责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和组织实施。
第四条企事业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必须以预防为主,抓紧制定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
第七条企事业单位的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具备以下职责:(一)制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和相关制度;(二)负责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三)开展安全事故预警和风险评估工作;(四)及时报告安全事故情况,协助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的应急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业的应急管理人员,并向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应急管理能力。
第九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安全应急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队伍的合理编制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章应急预案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其特点和风险程度制定应急预案,包括总预案和分预案。
第十一条总预案指的是针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方针、原则、组织体系以及各部门职责分工等内容的规定。
第十二条分预案指的是针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不同部门或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流程的规定。
第十三条应急预案必须经过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审批,并向相关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第四章应急演练第十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和风险程度,制定应急演练计划。
第十六条应急演练计划应当包括演练时间、演练内容、演练人员安排和演练效果评估等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管理制度范文(3篇)

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管理制度范文1.制度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的发生。
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运营单位,包括生产车间、仓库、办公楼等各种工作场所。
3.责任和义务3.1 公司负责人有安全生产的最终责任,要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3.2 生产运营单位负责人要制定并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3.3 公司各级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并支持生产运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3.4 所有从业人员都有安全生产的义务,应当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演练,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4.安全生产责任制度4.1 公司负责人要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确保生产运营单位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4.2 生产运营单位负责人要建立并落实自身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保单位内部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效的组织和实施。
4.3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要明确每一层级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5.安全生产管理措施5.1 制定并执行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与具体岗位的安全职责,要求各级负责人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5.2 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建立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制度。
5.3 建立和完善安全培训制度,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演练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应急能力。
5.4 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整改。
5.5 建立和完善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确保事故的发生及时报告,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安全奖惩制度6.1 对于安全工作有出色表现的员工,公司应给予表彰和奖励,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工作。
6.2 对于违反安全规章制度或者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为,公司要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惩罚和处理。
事故隐患报告管理制度范文(5篇)

事故隐患报告管理制度范文1、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本单位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2、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较大事故隐患是指整改难度较大,整改周期较长一般在一周左右。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重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本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控和报告的责任主体。
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职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报告责任制。
4、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发现一般事故隐患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措施排除、整改,全体职工在发现事故隐患有权利和义务后立即报告分管领导,分管领导接到报告后及时做好记录,并组织人员采取措施排除、整改。
5、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停工停产、撤出人员,按规定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及当地方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
6、鼓励、发动广大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对于事故隐患瞒报,拒报者酌情于以处理。
7、安监站对检查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应及时通知本矿分管领导,并督促立即按照“三定”意见整改,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有权立即停工、停产、撤出人员,并上报主管部门。
8、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立即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它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并上报有关部门,做好记录。
9、对因事故隐患造成伤亡事故的,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险救灾,并按国家有关事故报告程序、时限及时上报矿、集团公司及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迟报、瞒报、谎报人员及事故相关责任人,追究相关的法责任。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范本(3篇)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做好事故报告工作,及时掌握企业事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事故的报告管理工作。
三、报告程序1. 任何人员发现或者发生事故,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按照现场情况采取紧急措施,保护人员安全和财产利益。
2. 事故报告应尽快书面形式上报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并抄送相关部门。
3. 事故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数等基本信息;(2)事故的概况、损失情况;(3)初步分析事故的原因;(4)事故处理措施;(5)事故的后续处理和改进措施。
四、信息保密1. 所有事故报告均属于企业重要机密信息,应妥善保密,严禁外泄。
2. 参与事故报告的相关人员应签署保密承诺,并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五、事故分析和改进1. 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
2. 根据事故分析结果,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应提出改进措施,并按照相关流程落实改进措施。
3. 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应将事故分析和改进情况定期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
六、违反规定的处理任何人员违反本制度规定,泄露事故报告信息,经查实,将依据企业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七、附则本制度于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经相关部门批准。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范本(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事故报告的管理,及时有效地掌握和处理事故情况,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事故报告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并应予以执行。
第三条为保证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员工对事故报告内容应当如实填写,不得故意隐瞒或虚报。
第四条事故报告原始记录以电子形式保存,由公司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并确保安全可靠。
第五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负责人所有。
第二章事故报告的范围和途径第一条事故报告的范围包括:1. 人员伤亡事故2. 物资损失事故3. 环境污染事故4. 火灾事故5. 其他重大事故第二条事故报告的途径包括:1. 口头报告:事故发生后,当班员工应立即向直接主管报告。
事故管理制度范本

一、为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维护和增进职工的健康,保护国家和社会的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范围1.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进行的各类生产经营活动。
2. 本单位包括生产、加工、制造、服务等行业。
三、事故管理组织机构1. 本单位设有事故管理委员会,由单位负责人主持,安全生产负责人、生产主管、质量主管等相关负责人为委员,事故调查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为委员会成员。
2. 事故管理委员会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和目标,并监督实施,落实责任。
3. 本单位设有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生产负责人组织,调查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员,并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
四、职责和权利1. 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事故管理的最高负责人,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2. 安全生产负责人是本单位的专职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并配合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3. 生产、质量等主管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合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4. 事故调查人员必须客观、公正、认真地进行事故调查,提出事故原因和相应的改进措施。
5. 应急救援人员必须随时保持警惕,掌握应急救援的技能和知识,使生产安全得以保障。
五、事故预防措施1. 做好生产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2. 做好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执行,加强巡视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 做好安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加强设备的巡检,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 做好职工的健康检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加强保护措施。
5. 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演练,保障生产安全。
1. 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停止生产活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2. 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和事故原因的调查。
3. 报告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进行报告,接受检查和处理。
七、质量安全控制1. 做好原材料的进货检验,严格把关质量标准。
事故隐患报告管理制度范本(5篇)

事故隐患报告管理制度范本1.目的和范围1.1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即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实现“零事故”、“零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1.2适用于公司各部门、车间各级员工在生产活动中发现存在的事故隐患的报告、记录和奖励。
1.3本制度适用于在企业公司范围内的承包商以及非企业公司人员的有关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2.1《____安全生产法》,____2.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规范》,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2.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国家安监____2.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3.术语和定义3.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违____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集团安全标准、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2管理上的隐患: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
包括: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sop;风险预评预控存在缺陷;作业指导书和异常状况处理指引存在缺陷;现场监管(劳动____)存在缺陷;教育培训存在缺陷,作业人员不懂操作技术、知识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人员选择和使用存在缺陷等等。
与我司现行制度存在冲突,没有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没有依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的安全隐患;3.3物的不安全状态隐患:指的是设备、设施和物品保存或放置状态不符合国家、地____府法规和行业标准、公司6s管理要求,处在一种不稳定的危险状态。
例如:缺少安全联锁装置;设备机械防护不符合安全标准;电气设备不符合用电安全标准;储存危化品不符合安全标准;工作场所的不符合行走面安全标准;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有缺陷;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陷等等物的(包括环境)不安全状态。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范文(4篇)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范文是为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的一套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份基本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的内容: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设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2.成立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修订1.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包括安全事故的分类、应急救援措施、应急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分工等。
2.定期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和更新。
三、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1.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应急救援知识、应急救援技能等。
2.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能力。
四、应急救援设备和救援资源的准备1.配备应急救援设备,确保设备完好并处于有效状态。
2.提前储备救援资源,包括医疗物资、应急救援车辆等。
五、应急响应和调度1.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响应。
2.进行应急调度,派遣相应的救援人员和设备前往事故现场。
六、事故现场的救援措施1.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救援行动的安全性。
2.采取必要的救援措施,包括人员救援、设备救援等。
七、事故后的善后工作1.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治和心理援助。
以上是一份基本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的内容,不同行业和组织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范文(2)八十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为保证企业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有效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应对处置,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依据《山东淄博浩德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本制度;(1)事故应急响应等级划分①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事故应急响应实行三级响应机制。
a.一级响应:发生重大以上安全事故,或发生影响严重的较大安全事故。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能够及时掌握生产中心各生产部发生的安全生产、消防事故情况,并及时有效地调查处理发生的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本规定适应各分厂生产中心各生产部三、程序:1、事故上报告方式:可用直接报告、书面、电话、等方式进行报告。
2、事故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及事故类别等级、现场情况。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是否有人员伤亡情况和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初步估算;③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④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⑤事故处理结果。
四、事故等级认定:1、一般事故:发生安全事故造成损失及费用____元—____元(含)2、重大事故:发生事故造成损失及费用____元以上—____元(含)3、特大事故:发生事故造成损失及费用____元以上五、处理权限1、一般事故:由生产中心各生产部(工厂)处理2、重大事故:由行安全法务外联部联合相关部室一起处理3、特大事故:由总裁室牵头委派相关部室处理六、事故上报流程:1、发生一般安全事故,最先发现事故者应立即报告当班领导,当班领导立即逐级上报至上级管理部门,当日报备生产中心各生产部。
事故调查处理完____-____日内将事故报告、事故责任处理结果上报安全法务外联部,安全法务外联部提报总裁备案。
2、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____分钟内上报安全法务外联部。
安全法务外联部在____分钟内上报总裁室,并在____小时内将事故调查报告报备总裁室;一周内将事故责任处理方案及相关措施方案上报总裁室,总裁室核准后执行。
3、发生特大安全事故,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____分钟内上报安全法务外联部,安全法务外联部在____分钟内上报总裁室,并在____小时内将事故调查报告报备总裁室,总裁室组织进行事故责任处理。
4、凡故意隐瞒事故真相、虚报或拖延不报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相对责任。
5、根据事故调查中确认的事实经过进行事故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据引起事故发生的原因划分责任。
伤亡事故管理制度范本(3篇)

伤亡事故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单位伤亡事故的管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制定本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伤亡事故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包括合同工和临时工等。
第三条本伤亡事故管理制度的实施机构为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
第四条本伤亡事故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伤亡事故的预防、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和总结等。
第五条本伤亡事故管理制度应当与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相一致,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六条本伤亡事故管理制度应当及时修订,并经本单位安全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并下发。
第二章伤亡事故预防第七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伤亡事故预防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第八条本单位应当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第九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安全标识系统,对危险区域进行标识,并进行合理安排和管理。
第十条本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本单位应当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对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并进行事故现场保护。
第三章伤亡事故应急救援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当建立伤亡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设备和设施,确保应急救援的迅速和有效。
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
第十六条本单位应当建立伤亡事故后续处理机制,做好伤者的医疗救治和赔偿工作。
第四章事故调查和总结第十七条本单位应当建立事故调查和总结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第十八条本单位应当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
第十九条本单位应当及时处理事故的责任追究和应急措施的完善。
第二十条本单位应当对事故进行总结和归类,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伤亡事故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二条本伤亡事故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
伤亡事故管理制度范本(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单位发生的伤亡事故的管理,预防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单位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文(4篇)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文1.0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各区县中心、各工程项目发生的安全生产、通信事故及第三方意外伤害等情况,并及时有效地调查处理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2.0本规定适应各区县(市州)维护中心、各工程项目。
3.0程序3.1事故上报方式。
可用书面、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报告。
3.2事故报告内容:4.1发生工伤类事故,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生产部门及综合部负责人,并由各负责人逐级上报;如需报工伤备案须在一小时内填写《职工工伤事故备案表》交至综合部行政专员处,并上报社保局工伤科进行备案。
4.2发生第三方意外伤害事故,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生产部门及综合部负责人,并由各负责人逐级上报。
4.3发生通信事故,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生产部门负责人,并由其逐级上报,由生产副总____进行事故责任处理并报综合部备案。
4.4对各类事故将根据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事故性质及责任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
1、医疗费用在____元以下者(不需做工伤认定的),事故当事人罚款200,班组(队)长、主管(子项目经理)各罚款____元;2、医疗费用在____元以上____元以下的,事故当事人罚款____元,班组(队)长、主管(子项目经理)各罚款____元,中心主任(项目经理)罚款200;3、医疗费用在____元以上的,事故当事人罚款____元,班组(队)长、主管(子项目经理)各罚款____元,中心主任(项目经理)罚款____元;生产部门负责人罚款____元。
1、医疗费用在____元以下的,事故当事人罚款____元;2、医疗费用在____元以上____0以下的,事故当事人罚款____,班组(队)长、主管(子项目经理)各罚款____元,中心主任(项目经理)罚款200;3、医疗费用在____0以上的,事故当事人罚款3000,班组(队)长、主管(子项目经理)各罚款____元,中心主任(项目经理)罚款____元;生产部门负责人罚款____元。
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范本(4篇)

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范本【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员工、管理人员以及涉及生产加工的各类设备设施。
第三条本制度的实施目的是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
第四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事故隐患排查的责任、措施、流程、考核等。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具体的排查计划,组织开展排查工作,并对排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汇报。
第六条本制度的遵守与执行是企业的一项基本义务,违反本制度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章管理体系第七条本企业建立事故隐患排查的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流程和方法,并将其纳入企业的安全生产体系中。
第八条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是事故隐患排查的管理机构,由企业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排查计划、组织开展排查工作、分析排查结果并提出整改措施。
第九条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当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对上一年度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并制定下一年度的排查计划。
第十条各部门应当配备专职的排查人员,并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落实相关责任。
第三章排查计划第十一条每年初,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下一年度的事故隐患排查计划,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部门。
第十二条排查计划应当明确排查的范围、内容、时间和责任人,确保全面、系统地进行排查工作。
第十三条排查计划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避免重复和遗漏。
第四章排查流程第十四条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应当按照排查计划进行,依次进行现场调查、隐患标记、隐患整改和复查等环节。
第十五条现场调查是排查工作的基础,应当认真查找和记录现场的隐患情况,包括人员、设备、工艺、场地等各个方面。
第十六条隐患标记是指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明确的标记,以方便后续的整改工作。
标记应当明显、醒目,以防止他人误操作。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精选7篇)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精选7篇)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篇1)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及时报告、分析、调查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二、发生事故后,负伤者或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项目经理、科室负责人等有关责任人;项目经理或相关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科学的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如实向公司安全管理部或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销毁有关证据。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的施工现场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三、当发生事故后,在立即组织抢救的同时,必须及时向安全管理部报告,除电话汇报外,还需进行书面报告。
安全主管部门知道情况后,立即用电话将事故简要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保险公司报案,报告时间不得晚于事故发生后2小时。
四、发生伤亡事故时应当保护事故现场,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因抢救伤者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并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
伤亡事故现场,必须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才能清理。
五、事故发生后,要立即根据事故严重程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
事故调查组应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从生产、技术、设备、管理制度等方面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安全事故汇报管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事故汇报管理制度范文1、井下发生各类辅助运输事故时,事故责任单位井下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值班干部详细汇报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性质及事态发展等情况,同时由事故责任单位现场跟班干部或班长,积极组织进行事故现场的抢救或善后处理工作。
2、事故责任单位值班干部在接到事故汇报后,必须按程序及时向本单位主要领导和公司调度指挥部进行汇报,并通过各类有效的通讯设备,对事故现场的抢救或善后处理工作进行周密的组织安排与协调指挥。
3、事故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接到事故汇报后,必须及时赶到值班室或赶赴现场进行坐镇指挥。
4、调度指挥部在接到事故汇报后,必须积极协调、调度一切资源进行事故抢救或善后处理工作。
5、若发生的辅助运输事故情节较严重时,事故责任单位井下人员在向本单位值班干部汇报的同时,必须向公司调度指挥部进行汇报,以便调度指挥部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有力控制事态发展。
南山区六煤矿____年____月____日安全事故汇报管理制度范文(2)一、概述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事件。
为了强化安全管理,及时掌握和处理安全事故,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特制定本安全事故汇报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汇报工作。
三、汇报责任与程序1.发现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汇报安全事故情况,并将该情况书面汇报给安全主管部门。
同时要抓紧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控制事故扩大范围,并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2.接到汇报的安全主管部门要立即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制定应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3.安全主管部门根据初步调查报告,判断事故的严重程度,对需要报告的事故进行汇总和分类,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向上级领导进行汇报。
4.上级领导根据汇报内容和事故的影响程度,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并通知下级组织进行处理。
5.各级组织根据上级指示,及时制定处理方案,并向上级报告。
同时要抓紧处理事故,做好善后工作。
生产事故管理与考核制度范文(三篇)

生产事故管理与考核制度范文生产事故是每个企业都希望避免的,但事故的发生往往无法避免。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生产事故管理与考核制度。
本文将介绍一份生产事故管理与考核制度范本,以供参考。
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生产事故的管理和考核,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型企业。
2、责任与权利:2.1 企业负责人对生产事故管理和考核负最终责任;2.2 生产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本制度,并定期向企业负责人汇报;2.3 员工有义务遵守本制度,同时享有依法受到保护的权利。
3、生产事故的分类和等级:3.1 生产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三个等级;3.2 轻微事故是指对员工和企业造成轻微伤害,对企业运营影响较小的事故;3.3 一般事故是指对员工和企业造成较大伤害,对企业运营有一定影响的事故;3.4 重大事故是指对员工和企业造成严重伤害,对企业运营影响巨大的事故。
4、生产事故的报告和处理:4.1 生产事故发生后,员工应立即报告事故并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保障伤员的生命安全;4.2 生产部门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并向企业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4.3 生产部门应根据事故的等级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整改,并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和时间节点;4.4 生产部门应定期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总结和分析,推动事故的预防工作。
5、生产事故的考核与奖惩:5.1 生产事故发生后,企业负责人将会根据事故的等级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5.2 对于责任人在事故中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将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甚至追究法律责任;5.3 对于责任人在事故中尽力保护员工和企业安全的,将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5.4 员工对于事故的举报和预警,将给予相应的保护和奖励。
6、生产事故的预防与培训:6.1 生产部门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6.2 生产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程序,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6.3 生产部门应积极推动安全生产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设备和工艺的安全性;6.4 生产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为了确保员工安全,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和损失,并能及时准确地上报和处理事故,特制定本事故上报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的事故上报和处理管理。
三、定义1.事故:指在工作场所或者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导致人员伤亡、设施设备损坏或者环境污染的事件。
2.轻微事故:指人员轻伤、设施设备轻微损坏或者环境轻微污染的事故。
3.一般事故:指人员受伤较重、设施设备损坏较严重或者环境污染较严重的事故。
4.重大事故:指人员重伤或者死亡、设施设备严重损坏或者环境严重污染的事故。
四、上报程序1.事故发生后,目击者或知情人员应立即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确保自身安全。
2.目击者或知情人员应迅速向现场负责人或主管报告。
3.现场负责人或主管应立即向事故责任人和安全主管报告,并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4.事故责任人应立即启动事故调查程序,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与记录。
5.调查人员应按照事故调查程序进行调查,并采集相关证据。
6.调查人员应按照事故等级的要求,及时上报事故情况。
7.上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员情况、设施设备损坏情况、引起事故原因、紧急救援措施等。
8.事故上报应由事故责任人直接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并抄送安全主管。
五、事故等级划分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划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三个等级。
1.轻微事故:指造成轻微伤害、部分设施设备损坏或者局部环境污染的事故。
2.一般事故:指造成一定伤害、重要设施设备损坏或者环境污染的事故。
3.重大事故:指造成重大伤害、重要设施设备严重损坏或者严重环境污染的事故。
六、处理程序1.轻微事故的处理程序:(1)事故责任人应立即组织救援和处理工作,确保现场人员安全并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责任人应详细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情况,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安排人员检查事故现场,并查明事故原因。
(4)根据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情况,上级主管部门可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范本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条生产安全事故定义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故,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断的事件。
第二条事故等级划分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____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安全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轻伤事故。
构不成重伤、死亡的人身伤害事故。
第三条事故报告1、报告程序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最先发现者应立即报告到安全环保科和分管安全的经理,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必须报告到总经理、董事长。
对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公司经理接到报告后,在____小时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____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____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3--1(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范本(4篇)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范本1. 总则1.1 目的和指导原则为了加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明确、科学救援、高效运行的原则。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3 主要职责本单位的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2)组织应急演练和训练;(3)指导和协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4)做好事故情况报告和信息共享;(5)评估和改进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预案2.1 编制原则应急救援预案应按照预防为主、责任明确、科学救援、高效运行的原则进行编制。
2.2 内容要求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突发事故应对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2)预警、通信、联动和指挥调度机制;(3)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和培训;(4)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和配备;(5)应急救援技术设备的购置和维护;(6)事故情况报告和信息共享的机制;(7)演练计划和评估机制。
2.3 审批和备案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由本单位负责,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备案。
3. 应急演练和训练3.1 演练计划每年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将各类常见和特殊事故情景进行模拟演练。
3.2 演练目标演练的目标是验证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3.3 演练方式演练可以分为实地演练和台前模拟演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演练。
3.4 训练和培训定期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和训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
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4.1 领导小组设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应急救援工作的总体决策和指导。
4.2 指挥部设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协调指导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
4.3 干部队伍建立一支经过专业培训和合格考核的应急救援干部队伍,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4.4 专业队伍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医疗队、工程救援队等,提供技术支持和救援服务。
事故事件管理制度(通用5篇)

事故事件管理制度(通用5篇)事故管理制度篇一为加强安全生产事故档案管理,理顺关系、分清职责,规范工作程序,特制定本事故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一、事故档案的移交1、每年10月20日前,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人员应把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档案移交办公室。
2、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人员在把事故档案移交办公室之前,应把每一事故档案整理,编好目录,注明多少件,每件多少负,共有多少页,并按目录顺序装订好。
3、事故档案移交办公室时,办理移交手续。
拟制档案交接表,列出所交接的'档案名称、每个档案的页数,以及移交人、接收人和证明人,由移交人、接收人和证明人清点档案并签名,完成交接。
4、事故档案一般由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接收,局领导作证明人。
5、接收人接收事故档案后,负责档案存放和管理,并按有关规定做好归档和送交档案局工作。
二、事故档案的查阅使用l、事故档案移交办公室后,如需要查阅或复印档案材料、提调档案,由申请人先填好《事故档案查阅审批登记表》,送局长审批。
2、提调事故档案,要在登记表中注明提调时间和退还时间,完善管理。
3、事故档案未移交办公守之前,由事故调查工作人员管理,档案材料的查阅或复印,应办理相应审批手续,报局领导审批。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篇二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为了妥善处理学校的重大事故,使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程度,加强教师管理,增强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保证学生健康、安全、和谐全面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事故界定1、不论何因造成的师生人身伤害,并造成流血及其它严重后果。
2、不论何因造成的。
师生心理侵害、人格侮辱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可能产生恶劣影响。
3、校园内各类贵重设备设施遭自己损坏、盗窃、人为破坏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二、安全事故报告程序1、报告主体为责任人。
若首先发现的非责任人,原则上应通知责任人,如情况紧急,必须充当临时责任人。
2、责任人或临时责任人要根据现场条件和自身能力对事故作最好的应急处理,如遇学生受伤,要亲自及时把学生送往学校医务室,由医务室进行诊断和处理,如果医务室要求送医院,要由责任人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并及时联系学生家长。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制度范文(4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三、报告制度1. 各部门和岗位对于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和具备安全监管职责的单位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和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2. 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单位应根据报告情况,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核实和调查,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事故原因分析和处理建议。
3. 各级主管部门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安全生产事故的情况,并按照规定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
四、调查处理制度1. 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工作应由专门的调查组负责,组成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2. 调查组应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展开调查工作,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和取证,了解现场情况和事故发生过程。
3. 调查组应按照事故发生的程序和规定进行调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和判断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4. 调查组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并提出事故处理和预防措施的建议,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上级主管部门应对调查报告进行审查,对调查组提出的建议进行评估和决策,确保事故的处理和预防工作得到及时有效的落实。
五、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追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
责任追究的主体包括事故直接责任人、事故间接责任人和事故管理责任人等。
1. 事故直接责任人是指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直接负责事故的发生的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
2. 事故间接责任人是指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承担某种责任但不是直接负责事故的发生的人员,包括监管人员、管理人员等。
3. 事故管理责任人是指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对于管理失职导致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包括安全管理人员、主管领导等。
事故隐患报告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事故隐患报告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和管理,有效地控制和排查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依照《____安全生产法》、劳部发(____)____号《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重大事故隐患,是指企业的生产、运输、使用、存储过程中安全装备、安全设施不完善;安全制度、安全措施不健全;不落实或违____、行业、企业有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规定,有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第三条事故隐患的分级事故隐患共分为A、B、C、D四级。
A级隐患为影响程度特别重大级(对应国家劳部发(____)____号《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中的"重大事故隐患"),或解决难度最大级,其它B、C、D级依次递减。
按可能造成的伤亡程度或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对应的A、B、C、D级事故隐患分别是:A级。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____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含)以上的事故隐患。
(属国家级重大隐患) B级。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____人或重伤____人以上的伤亡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含)以上,____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C级。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重伤事故或____人以上的轻伤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含)以上,____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D级。
其它微小事故隐患。
第四条拓博昊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总经理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生产副总负责重大及以上(A、B级)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措施的编制;各个车间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A、B、C级)排查与管理;安全生产部和公司工会____负责安全隐患(A、B、C级)排查与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及时了解和研究事故原因,掌握事故规律,认真吸取教训,以便有效地采取消除事故的措施,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分类:
(一)在生产操作中,因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由于误操作等造成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损失,为生产事故。
(二)生产装置、动力机械、电气仪表、输送设备、管道、建筑物、构筑物等发生故障损坏,造成损失或减产,为设备事故。
(三)产品或半成品不符合质量标准,基建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机电设备检修不符合要求,原材料或成品因保管、包装不良等造成经济损失为质量事故。
(四)发生着火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为火灾事故。
(五)发生化学或物理爆炸,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为爆炸事故。
(六)违反交通运输规则,造成车辆损坏,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为交通事故。
(七)在生产活动所涉及的区域内,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突然使人体组织受损伤或使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以致负伤人员立即中断工作,为工作事故。
(八)各级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错误,造成恶果的事故为管理工作事故。
二、事故等级和损失计算
(一)重大事故:
造成产品日计划产量损失10%以上,同时产量损失费达一万元以上;或直接损失费达5000元以上事故;或经济损失虽未达到上述金额,但性质严重,情节恶劣的事故(火灾、爆炸等),造成人身肢体残废的事故,均属重大事故。
(二)一般事故:
造成产品日计划产量损失5%,或直接损失费达1000元以上的事故;因工负伤休三个月以内的事故,属于一般事故。
(三)微小事故:
直接损失费在1000元以下的事故,属于微小事故。
(四)职工的伤亡事故划分按国家或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火灾事故等级划分按公安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事故损失计算按公司有关规定标准计算。
三、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
(一)各类事故的管理,由公司分管领导主管并做出处理意见上报,而各职能部
门负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的事故的报告、调查分析。
生产、技术、设备事故,由生产部负责;火灾、交通事故,由总经理办公室、生产部负责;产品质量事故由质检部负责;事故的赔偿罚款工作,由财务部负责;事故责任者的纪律处分,由公司决定,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执行。
(二)凡发生事故,应立即向所在部门的领导报告,采取安全措施,重大事故就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
(三)发生事故的部门,应认真填写“事故报告单”,按规定的时间上报有关部室和分管领导。
报告上交时间:一般事故不超过两天,重大事故不超过五天。
(四)发生重大事故,由生产部写出“重大事故调查报告书”按规定逐级上报。
(五)不论事故大小,事故单位负责人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召开事故分析讨论会,本着“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调查分析,一定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进行教育,吸取教训,制定出防范措施,对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重大事故由调查组提出处理意见,经公司签署意见后,上报有关部门。
一般事故由车间或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批准。
微小事故由车间部门处理,报生产部备案。
(六)事故发生后查不出责任人时,由事故单位专责人担负一半责任。
无专责人时,由单位领导负担一半责任。
(七)发生事故后,视事故责任人对错误的认识态度及表现予以不同处理。
对能主动承认错误,虚心检讨,领导批准,可以从轻处理,对隐蔽事故情节,推卸责任,嫁祸于人者,加重处分。
(八)对事故责任者给予制裁,对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
(九)公司建立事故档案,对所有事故调查分析的资料,如现场检查记录、照片、技术鉴定、化验分析、会议记录、旁证材料、综合调查材料及登记表、报告书等,应妥善保管。
(十)发生事故,各生产车间和各部门负责人不得隐瞒,并对事故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负责。
(十一)各单位负责人要及时解决和向上反映各类事故的隐患和苗头,若不予解决,或拖拉、迁就,有关人员将对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