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谐运动的描述 高中物理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合集下载

2.2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2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对于行为习惯方面,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课堂纪律对课程学习有很大影响。一些学生可能存在拖延、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进行引导和激励,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老师在课堂上通过讲解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和分析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简谐运动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简谐运动案例进行分析,如弹簧振子和单摆。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简谐运动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简谐运动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在能力方面,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他们需要能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并从中抽象出简谐运动的特点。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在素质方面,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态度。他们需要对物理学习保持热情和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观察。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和探究。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如弹簧振子、单摆等都属于简谐运动。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对简谐运动有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简谐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本节课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4:《简谐运动》教案-新版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4:《简谐运动》教案-新版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第一节《简谐运动》。

机械振动是较复杂的机械运动,振动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心电图、核磁共振仪、地震仪、钟摆等),可以使学生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也是以后学习波动知识的基础。

因此,学好此章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简谐运动》是《机械振动》这一章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一节,是全章的基础。

本节课首先通过学生身边和生活中实际的例子引出振动的概念;而后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路,从运动学的角度认识弹簧振子,通过手机拍摄频闪照片的方法得出弹簧振子的图象;再通过分析揭示出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是正弦式曲线,然后从其运动学特征给出了简谐运动的定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简谐运动是一种较前面所学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更复杂的机械运动;最后回归生活和应用举例,使学生知道机械振动是一种普遍的运动形式。

【学情分析】现阶段高二的学生已具有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对高中物理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已具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变化的力的作用下的物体运动还是第一次遇到,对这种运动模式的运动形式没有抽象认识;很难对较为复杂的运动有清晰的认识。

为此,如何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简谐运动情景是教学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的学习中调动眼、耳、口等各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则学习效率将得到极大的提高;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是“情景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资源提供”。

为此在课堂教学上首先通过实验演示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创设学习的良好情景;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得出初步的简谐运动规律,然后再次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而科学的结论。

由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协同学习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高效,并且同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

高中物理11.2简谐运动的描述(示范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4

高中物理11.2简谐运动的描述(示范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4
(参考答案:0.1;50;相同;相反)
[小结]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一:
(4)振幅和位移的区别?
①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而位移是振动物体所在位置与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
②对于一个给定的振动,振子的位移是时刻变化的,但振幅是不变的。
③位移是矢量,振幅是标量。
④振幅等于最大位移的数值。
问题相同,所以它们有确定的相位差,从图中可以看出,B的振动比A滞后1/4周期,所以两者的相位差是
Δ =
巩固练习:某简谐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为:x=0.1sin(100πt+ )cm,由此可知该振动的振幅是______cm,频率是Hz,t=0时刻振动物体的位移与规定正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t= 时刻振动物体的位移与规定正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演示:将两个单摆拉向同一侧拉起相同的很小的偏角,但不同时释放,先把第一个放开,当它运动到平衡位置时再放开第二个,让两者相差1/4周期,让它们做简谐运动。
现象:两者振动的步调不再一致了,当第一个到达另一侧的最高点时,第二个小球又回到平衡位置,而当第二个摆球到达另一方的最高点时,第一个小球又已经返回平衡位置了。与第一个相比,第二个总是滞后1/4周期,或者说总是滞后1/4全振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谐运动,简谐运动也是一种往复性的运动,所以研究简谐运动时我们也有必要像匀速圆周运动一样引入周期、频率等能反映其本身特点的物理量。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描述简谐运动的几个物理量。
[进行新课]
1.振幅
如果我们要乘车,我想大家都愿意坐小汽车,而不坐拖拉机,因为拖拉机比小汽车颠簸得厉害。
演示:在铁架台上悬挂一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分别把振子从平衡位置向下拉不同的距离,让振子振动。

简谐运动 高中物理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简谐运动 高中物理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简谐运动【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机械振动、简谐运动。

2.正确理解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含义,知道简谐运动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教学重点】掌握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特征及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1.分清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与位移的概念。

2.知道在一次全振动中速度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教师:我们学习机械运动的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今天学习一种更复杂的运动——简谐运动。

二、新课教学(一)机械振动振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请举例说明什么样的运动就是振动?微风中树枝的颤动、心脏的跳动、钟摆的摆动、声带的振动……这些物体的运动都是振动。

请同学们观察几个振动的实验,注意边看边想:物体振动时有什么特征?归纳:1.定义:物体在平衡位置(中心位置)两侧附近所做往复运动。

通常简称为振动。

平衡位置指的是振子原来静止时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指物体在没有振动时所处的位置。

)2.特点:(1)对称性。

(2)周期性。

教师:观察判断下列物体的运动是否是机械振动:(二)弹簧振子教师展示弹簧振子的运动,引出:1.概念:小球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称作弹簧振子,有时也把这样的小球称做弹簧振子或简称振子。

2.弹簧振子是理性化模型:(1)不计阻力。

(2)弹簧的质量与小球相比可以忽略。

简谐运动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我们以弹簧振子为例学习简谐运动。

让学生观察总结弹簧振子运动有什么特点。

(三)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1.位移x:振动物体的位移x用从平衡位置指向物体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2.画法:振动物体的位移x用从平衡位置指向物体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坐标原点O-平衡位置横坐标t-振动时间纵坐标x-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规定在O点右边时位移为正,左边时位移为负。

3.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教师:要进一步研究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我们首先来研究振子的位移如何变化。

1简谐运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1简谐运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1 简谐运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简谐运动的定义、特点和物理量的表达方式。

2.掌握简谐运动的基本形式、运动规律和相关公式。

3.能够解决简谐运动的相关问题,如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

二、教学重难点1.简谐运动的基本表达方式。

2.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和相关公式。

3.理解和应用简谐运动的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掌握简谐运动的定义、特点、基本形式、运动规律和相关公式。

2.讨论法:双向交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简谐运动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 简谐运动的定义简谐运动是指一个物体沿着某一条直线或围绕一个固定点作周期性的来回振动运动。

x = A\\sin(\\omega t + \\varphi_0)其中,x表示物体的位移,A表示振幅,$\\omega$ 表示角频率,t表示时间,$\\varphi_0$ 表示初相位。

2. 简谐运动的特点简谐运动有以下三个特点:•周期性:物体的振动是周期性的,即每个周期的时间相等。

•有向性:物体运动的方向和振动方向相同,即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互垂直。

•反弹性:物体在经过最大位移点之后,具有反向运动的趋势。

3. 简谐运动的物理量表达方式简谐运动的物理量有以下几个:•振幅A:表示物体振动的最大位移量。

•周期T:表示物体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频率f:表示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f=1/T•角频率 $\\omega$:表示物体每秒钟绕某一点旋转的圈数,单位为弧度每秒。

$\\omega=2\\pi f = 2\\pi/T$•相位 $\\varphi$:表示物体振动的相对位置或状态的参数。

若在某一时刻位于最大位移点,称为“相位为0”;若在位于最大位移点之前,称为“相位小于0”;若在位于最大位移点之后,称为“相位大于0”。

《第二章 2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第

《第二章 2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第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其描述方法。

具体包括:1. 理解简谐运动的定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熟悉简谐运动的基本特性,如振幅、周期和频率等。

3. 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简谐运动,包括位移-时间图像的绘制与解析。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物理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重点与难点如下:重点:掌握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及其描述方法,尤其是位移-时间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理解简谐运动周期性和频率的概念,并能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物理问题中进行分析和解决。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的教学顺利进行,需做好以下准备:1. 教材与教具:准备高中物理教材及相关教具,如振动演示器、图表等。

2. 课件与视频:制作包含简谐运动概念、特性和描述方法的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实验操作视频。

3. 实验器材:准备用于学生实验操作的简单振动系统器材,如弹簧振子等。

4. 教学环境:布置适合开展实验教学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入话题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谐运动实例,如钟摆的摆动、弹簧振子的振动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简谐运动的概念。

2.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播放一段简谐运动的视频或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简谐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简谐运动的基本性质和描述方法。

(二)新课讲解1. 简述简谐运动详细解释简谐运动的定义、特点及其实例。

通过图示和讲解,使学生明确简谐运动是一种周期性往复运动,其位移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函数规律变化。

2. 引入简谐运动的数学描述介绍简谐运动的数学模型——简谐运动方程。

通过具体实例,如弹簧振子的运动方程,让学生理解位移、时间、周期等物理量在简谐运动中的意义和作用。

3. 讲解简谐运动的物理量详细讲解简谐运动中的关键物理量,如振幅、周期、相位等。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4简谐运动的描述示范教案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4简谐运动的描述示范教案

11.2、简谐运动的描述示范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含义。

2.理解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3.知道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并正确理解与振幅无关。

重点难点:振幅、周期和频率的物理意义;理解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振幅无关。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讲授、讨论,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具:弹簧振子,音叉,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上节课讲了简谐运动的现象和受力情况。

我们知道振子在回复力作用下,总以某一位置为中心做往复运动。

现在我们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

将振子拉到平衡位置O的右侧,放手后,振子在O点的两侧做往复运动。

振子的运动是否具有周期性?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的运动由于具有周期性,为了研究其运动规律,我们引入了角速度、周期、转速等物理量。

为了描述简谐运动,也需要引入新的物理量,即振幅、周期和频率。

2.新课讲授实验演示: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可知振子总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说明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一个概念——振幅。

(1)、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我们要注意,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而不是最大位移。

这就意味着,振幅是一个数值,指的是最大位移的绝对值。

【板书】2、振动的周期和频率(1)、振动的周期T: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振动的频率f: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2)、周期的单位为秒(s)、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

实验演示:下面我们观察两个劲度系数相差较大的弹簧振子,让这两个弹簧振子开始振动,用秒表或者脉搏计时,比较一下这两个振子的周期和频率。

演示实验表明,周期越小的弹簧振子,频率就越大。

【板书】(3)、周期和频率都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两者的关系为:T=1/f 或 f=1/T举例来说,若周期T=0.2s,即完成一次全振动需要0.2s,那么1s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就是1/0.2=5s-1.也就是说,1s钟振动5次,即频率为5Hz.【板书】3、简谐运动的周期或频率与振幅无关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注意听):敲一下音叉,声音逐渐减弱,即振幅逐渐减小,但音调不发生变化,即频率不变.【板书】振子的周期(或频率)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称为振子的固有周期或固有频率.例如:一面锣,它只有一种声音,用锤敲锣,发出响亮的锣声, 锣声很快弱下去,但不会变调.摆动着的秋千,虽摆动幅度发生变化,但频率不发生变化.弹簧振子在实际的振动中, 会逐渐停下来,但频率是不变的.这些都说明所有能振动的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周期或固有频率.巩固练习:1.A、B两个完全一样的弹簧振子,把A振子移到A的平衡位置右边10cm,把B振子移到B的平衡位置右边5cm,然后同时放手,那么:A.A、B运动的方向总是相同的.B.A、B运动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A、B运动的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D.无法判断A、B运动的方向的关系.作业1.动手作业: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弹簧振子,观察其运动.分别改变振子振动的振幅、弹簧的劲度和振子的质量,其周期和频率是否变化?2.书面作业:把课本10页练习二(1)、(2)题做在练习本上.。

1简谐运动-人教版选修3-4教案

1简谐运动-人教版选修3-4教案

简谐运动-人教版选修3-4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是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运动方式,它是指物体在势能与动能交替转化,以相等的周期和相等的振幅,沿着固定轨道或直线来进行的运动。

简谐运动广泛应用于机械系统,电子系统,电磁波等领域。

二、教学目标1.理解简谐运动的概念,并能用简谐运动的表达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2.掌握简谐运动的基本性质,如周期、角频率、振幅等;3.了解简谐振子的能量,并能用能量在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来分析简谐振子的运动情况;4.掌握简谐运动的图形表达,如位置-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等;5.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进行简谐振动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三、教学重点1.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表达式;2.简谐振子的基本能量分析方法。

四、教学难点1.简谐运动的图像表达;2.简谐振子的实验分析。

五、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讲解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公式、图像的表示方式等;2.演示教学法:通过简谐振子的实验演示,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简谐振动的运动情况;3.自主学习教学法:通过简谐振子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自学和理解简谐振子的基本原理和表达式。

六、教学过程1. 简谐运动的概念1.引导学生了解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2.分享简谐运动的实例,如弹簧振子、单摆等;3.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简谐运动的几何意义。

2. 简谐运动的公式1.通过讲解联立牛顿第二定律和位移反比于一次幂的力学关系来推导简谐运动的公式;2.让学生理解周期、角频率、振幅等基本概念。

3. 简谐振子的能量和图像表达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测定简谐振子的动能和势能;2.通过计算,让学生理解简谐振子的能量在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情况;3.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了解简谐振子的位置-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和加速度-时间图像等的表示方法。

4. 简谐振子的实验1.配置简谐振子实验装置,例如压电陶瓷振子等;2.让学生通过实验,观测简谐振子在不同频率下运动情况;3.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了解不同频率下简谐振子的运动情况。

简谐运动 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简谐运动 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机械振动第一节简谐运动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判断,认识机械振动,会运用理想化方法建构弹簧振子模型。

2.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证明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是正弦曲线,会用图像描述简谐运动。

3.经历探究简谐运动规律的过程,能分析数据、发现特点、形成结论。

教学重点:简谐运动的概念教学难点:简谐运动位移-时间图像的意义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回顾:生活中的震动现象。

导入: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震动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比如钟表,弹性绳,琴弦的振动,所以振动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就来研究振动。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掌握利用机械振动的概念,能判断出什么是机械振动2、理解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以及简谐运动的特点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认真阅读课本31-34页内容,找到书中的知识点、重点、困惑点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一、阅读课本31页前两段和弹簧振子部分,回答下列问题①什么是机械振动②什么是平衡位置③弹簧振子的系统组成和模型特点二、阅读课本32页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回答下列问题①小球的位移有什么样的特点?②如何得到小球的位移-时间图像?③什么样的运动是简谐运动④它的图像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一、①机械振动:物体或部分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②平衡位置:小球原来静止时的位置③把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称为弹簧振子有时也简称为振子弹簧振子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它是研究一般性振动的基础。

二、①位移: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②利用频闪照相、照相机连拍,或用摄像机摄像后逐帧观察的方式③简谐运动定义:物体的位移与时间图象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像x-t图像是一条正弦曲线,这样的振动叫简谐运动(运动学定义)④小球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正弦函数关系自学指导二(观看多媒体演示图片和动画)已知弹簧振子,静止时在A处,将振子拉至B处,松开后,振子在BC之间振动,思考下列问题,将答案写在本上:1、平衡位置在哪里?是弹簧原长的时候吗?2、B-A,A-C,C-A,A-B的受力情况?3、B-A,A-C,C-A,A-B的加速度如何变化,包括大小与方向,速度的方向如何?4、B-A,A-C,C-A,A-B的振子分别做什么运动?5、哪个位置,振子的速度最大,哪个位置速度最小,哪个位置加速度最大,哪个位置加速度最小。

《第二章 2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

《第二章 2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简谐运动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加速度-时间等图表的分析方法。

3. 能够独立对简单的简谐运动进行描述和分析。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简谐运动的性质及其图表分析。

2. 教学难点:对简谐运动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描述。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各种简谐运动的图表和示例。

2. 准备实物弹簧振子或相关模拟设备。

3. 准备足够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供学生实践和讨论。

4. 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对简谐运动有初步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我们将回顾一些高中物理中已经学过的知识,比如什么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并逐步引入新的概念——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运动形式,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 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我们将介绍简谐运动的定义、条件和特点。

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3. 简谐运动的图像:图像是描述物理现象的有力工具。

通过简谐运动的图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简谐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4. 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图像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从位移-时间图像中读取信息,以及如何根据位移-时间图像分析简谐运动的特征。

5. 简谐运动的周期和频率: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将了解简谐运动的周期和频率的概念,并理解它们在描述简谐运动中的重要性。

6. 速度和加速度:我们将介绍简谐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它们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7. 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简谐运动,我们将安排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和分析简谐运动的特征。

8. 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的最后,我们将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通过这个过程,你正在帮助自己建立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挑战自己,追求进步。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2章第2节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2章第2节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2节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课题简谐运动的描述单元 2 学科物理年级高二教材分析教材以弹黄振子为例,提出问题:如何描述简谐运动位移变化的周期性?引出数学上的正弦函数,再给出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振幅、周期和频率、相位)及简谐运动在任意时刻位移的表达式。

最后通过“做做”和“科学漫步”栏目将相关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材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和特点,运用数学推导,得出圆频率与周期之间的关系,这种利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建立和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位这个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材并没有对相位这个概念提出很高的教学要求,而是通过数学表达式、演示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对两个振动的相位进行感受和比较,这有利于化解难点。

学习目标物理观念:知道描述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相位等物理量的含义科学思维:经历测量小球振动周期的实验过程,能分析数据、发现特点、形成结论。

科学探究:经历观察实验,理解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培养分析数据、发现特点和形成结论的能力,能用这些概念描述、解释简谐运动。

科学态度与责任:体会数学和物理之间的联系,更好的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

重点理解全振动、周期、振幅、相位、相位差等物理量的概念。

难点会利用数学工具描述简谐运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思考与讨论1:振动,作为运动的又一典型代表,与前面所学的运动模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它又是用什么样的物理量来进行描述的呢?取向右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正方向,则可得振动图像为:尝试画出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思考有哪些物理量可以描述弹簧振子的运动。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结合思考讨论的问题,引出新课内容,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讲授新课观察:两个振子的运动位移有何不同?一、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1、振幅1)、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动的振幅,国际单位是m。

2)、振幅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振子振动能量(E=E K+E P)的高低。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修34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第二节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1.理解振幅、周期和频率2.能用公式描述简谐运动。

教学重点:对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全振动等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相位的物理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有关于简谐运动的概念,那么不同的简谐运动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下有关于简谐运动的描述相关的物理量。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理解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全振动的含义2、理解简谐运动的位移方程中各量的物理意义,掌握依据振动方程描绘振动图像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阅读课本58页内容,找到书中的知识点、重点、困惑点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1、同一面鼓,用较大的力敲鼓面和用较小的力敲鼓面,鼓面的振动有什么不同?听上去感觉有什么不同?2、根据1中的问题思考振幅的物理意义是什么?3、观察课本“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示意图,振子从P0开始向左运动,怎样才算完成了一次全振动?并列出振子依次通过图中所标的点。

4、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周期和频率与计时起点(或位移起点)有关吗?频率越大,物体振动越快还是越慢?振子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多少?5、完成课本“做一做”,猜想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可能由哪些因素决定?假设我们能看清整个运动过程,那么从什么位置开始计时才更能准确的测量周期?为什么?6、阅读课本有关“简谐运动的表达式”的内容,讨论下列问题?○1一个物体运动时相位变化多少就意味着完成了一次全振动?○2若采用国际单位,简谐运动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表达式中wt的单位是什么。

○3甲和乙两个简谐运动的频率相同,相位差为3π2,这意味着什么?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1、振幅:1)、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动的振幅,单位是m。

2)、振幅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振子振动能量(E=EK +EP)的高低。

3)、振幅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常用字母A表示。

4)、振子振动范围的大小,就是振幅的两倍2A2、全振动1)、一次全振动:振子在AA/之间振动,O为平衡位置。

高中物理 11.2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4

高中物理 11.2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4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1.知道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含义。

2.理解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3.知道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并正确理解与振幅无关。

重点难点:振幅、周期和频率的物理意义;理解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振幅无关。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讲授、讨论,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具:弹簧振子,音叉,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上节课讲了简谐运动的现象和受力情况。

我们知道振子在回复力作用下,总以某一位置为中心做往复运动。

现在我们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

将振子拉到平衡位置O的右侧,放手后,振子在O点的两侧做往复运动。

振子的运动是否具有周期性?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的运动由于具有周期性,为了研究其运动规律,我们引入了角速度、周期、转速等物理量。

为了描述简谐运动,也需要引入新的物理量,即振幅、周期和频率。

2.新课讲授实验演示: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可知振子总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说明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一个概念——振幅。

(1)、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我们要注意,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而不是最大位移。

这就意味着,振幅是一个数值,指的是最大位移的绝对值【板书】2、振动的周期和频率(1)、振动的周期T: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振动的频率f: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2)、周期的单位为秒(s)、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实验演示:下面我们观察两个劲度系数相差较大的弹簧振子,让这两个弹簧振子开始振动,用秒表或者脉搏计时,比较一下这两个振子的周期和频率。

演示实验表明,周期越小的弹簧振子,频率就越大。

【板书】(3)、周期和频率都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两者的关系为:T=1/f 或f=1/T举例来说,若周期T=0.2s,即完成一次全振动需要0.2s,那么1s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就是1/0.2=5s-1.也就是说,1s钟振动5次,即频率为5Hz.【板书】3、简谐运动的周期或频率与振幅无关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注意听):敲一下音叉,声音逐渐减弱,即振幅逐渐减小,但音调不发生变化,即频率不变.【板书】振子的周期(或频率)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称为振子的固有周期或固有频率.例如:一面锣,它只有一种声音,用锤敲锣,发出响亮的锣声,锣声很快弱下去,但不会变调.摆动着的秋千,虽摆动幅度发生变化,但频率不发生变化.弹簧振子在实际的振动中,会逐渐停下来,但频率是不变的.这些都说明所有能振动的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周期或固有频率.巩固练习:1.A、B两个完全一样的弹簧振子,把A振子移到A的平衡位置右边10cm,把B振子移到B的平衡位置右边5cm,然后同时放手,那么:A.A、B运动的方向总是相同的.B.A、B运动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A、B运动的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D.无法判断A、B运动的方向的关系.作业1.动手作业: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弹簧振子,观察其运动.分别改变振子振动的振幅、弹簧的劲度和振子的质量,其周期和频率是否变化?2.书面作业:把课本162页练习二(1)、(2)题做在练习本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1.知道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知道全振动的含义。

2.了解初相和相位差的概念,理解相位的物理意义。

3.了解简谐运动位移方程中各量的物理意义,能依据振动方程描绘振动图象。

【教学重点】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相位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1.振幅和位移的联系和区别、周期和频率的联系和区别。

2.对全振动概念的理解,对振动的快慢和振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理解。

3.相位的物理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接触到了一种新的运动形式——振动,也认识了一个新的理想化模型——弹簧振子。

(flash 同步播放)通过研究弹簧振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发现弹簧振子的位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我们把这样的运动叫做简谐运动,它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物理中的简洁与对称美,同时它更是物理和数学的完美结合。

那么今天我们的物理课堂就从数学开始讲起。

【问1】数学中我们正弦函数的一般表达式是什么?【生】sin()y A x ωϕ=+【问2】在振动位移图像中,横坐标和纵坐标有特定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呢?【生】分别是时间t 和位移x 。

【问3】所以我们可以将刚才数学中正弦函数的一般表达式改写一下,改成?【生】sin()x A t ωϕ=+【师】这个表达式应该能反映简谐运动的特征,那么其中的A 、ω、φ代表怎样的物理意义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物理课堂——简谐运动的描述。

二、新课教学(一)振幅【师】先请同学们来看个实验。

我们把弹簧振子竖直悬挂,悬点固定,让我们一起通过传感器来看看它在振动过程中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生】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师】我稍微变化一下,再做一次。

【对比实验】传感器显示竖直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

(两次,幅度不同)【问4】请同学们观察这两次振动的x-t 图象,这两次振动最大的区别在于哪里?【生】振动的幅度不同【问5】从图像中怎么看出?在表达式中怎么看出?【生】图像中就是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不同;简谐运动表达式中的A 的含义。

【师】在物理学中,我们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强弱。

它的定义是:(1)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动的振幅。

(2)物理意义:振幅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问6】振幅是矢量还是标量?【生】标量,是距离,是大小。

(3)是标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振幅的单位是米(m )。

【问7】请同学们谈谈简谐运动中位移和振幅的区别?【生】1.对于一个确定的简谐运动,振幅是不变的,位移是随时间改变的。

2.振幅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二)全振动【师】简谐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往复性,我们把运动中最小的振动单元称为一次全振动。

【动画】弹簧振子展示全振动概念。

(用多媒体展示一次全振动的四个阶段)【问8】从A 点开始,一次全振动的完整过程为?【生】A →O →B →O →A 。

【问9】从向右经过O 点开始一次全振动的完整过程为?【生】O →B →O →A →O 。

【问10】若从振子经过C向右算起呢?【生】C→O→B→O→A→C。

【问11】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怎样判断一次全振动?【生】1.回到原位置(位置复原);2.回到原状态(速度复原);3.连续(最短时间)。

【师】振动物体连续两次以相同速度通过同一点所经历的过程。

(划重点:连续、同速、同点)【问12】弹簧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路程与振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生】s=4A(三)周期、频率【问13】大家可以发现,不管我们选择哪里作为研究起点,弹簧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总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间定义为?【生】周期【师】周期的定义就是1.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做振动的周期,单位:s。

【问14】那么请同学们定义一下简谐运动中周期的孪生兄弟频率的定义?【生】2.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单位:Hz。

【问15】它们的关系是?【生】3.关系:1 Tf【问16】描述简谐运动振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不是有速度了吗?为什么还要引入“周期和频率”呢?【生】1.简谐运动是变速运动,不能用一个时刻变化的量来描述一个振动总体的振动快慢。

2.可以理解周期和频率是描述一个过程整体振动的快慢而速度是描述一个状态瞬间运动的快慢。

【问17】周期和频率这两个概念可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在前面的学习中匀速圆周运动和交变电流里都接触过,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请同学们谈一下身边的周期现象?【生】如“24小时1天”、“7天1星期”、“365天1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周期现象。

自然界中有很多周期现象,如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四季交替,等等。

生物中也有很多周期现象,如人的脉搏大约每隔0.85秒跳一跳,眼睛大约每隔4秒眨一眨。

科学家发现,人的体力从弱到强又从强到弱存在着23天的变化周期,人的情绪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存在着28天的变化周期,人的智力则存在着33天的变化周期。

经济领域有投资周期,是指从资金投入至全部收回所经历的时间。

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每一横行都是一个周期,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到第七周期。

【师】相同的间隔而重复出现的现象称为周期现象,这个间隔,可以是时间周期,也可以是空间周期,也可以是其他,像描述简谐运动的正弦函数就是一个周期函数。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动手测量下弹簧振子的周期。

【师】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个铁架台、一组弹簧和一盒钩码,请同学们自行组合成竖直弹簧振子来测量一下它的周期,再把振幅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再次测量,并谈谈你们的发现。

请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1.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择哪个位置作为计时的起点?2.次全振动的时间非常短,我们应该怎样测量弹簧振子的周期?【学生汇报】汇报一:应选择振子经过平衡位置的时刻作为开始计时的时刻。

(先标记平衡位置),t表示发生n次全振动所用的总时间。

(这种汇报二:振动周期的求解方法:T=tn思想在哪里也用到过?)汇报三:用同一弹簧振子,质量不变,振幅较小与较大时,测出振动的周期T1和T1′,并进行比较。

汇报四:用两个一样的弹簧振子,让它们振幅不同,拍下视频来比较。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得到结论: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振幅大小无关。

【师】接下去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去找找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中T藏在哪儿了?请大家仔细观察!【演示】匀速圆周运动与简谐运动的关系。

(投影)【问18】从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有什么发现?【生】原来圆周运动某个方向的投影做的运动就是一个简谐运动。

【flash动画】匀速圆周运动与简谐运动的关系形象演示。

【过渡句】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匀速圆周运动和简谐运动,当我们转换视角时,却发现它们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问19】让我们来找找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生】圆周运动的半径就是简谐运动的振幅,圆周运动的周期就是简谐运动的周期。

【师】太棒了!那我们就从我们熟悉的匀速圆周运动来研究简谐运动。

我们来看,现在有一个物体以角速度ω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半径为A 的匀速圆周运动,t =0时在水平位置,经过时间t ,绕圆心转过的角度为ωt ,此时sin x A t ω=,若计时起点时已绕过ϕ角度,则t 时刻的位移坐标为sin()x A t ωϕ=+,这就是简谐运动位移x 与时间t 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问20】让我们来看看这里面的各个符号分别代表什么?【生】公式中的A 代表振动的振幅,ω是对应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2πf ,正比于频率,所以叫做简谐运动的“圆频率”或“角频率”。

原来周期藏在了这里。

(四)相位【问21】当我们知道了一个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是不是就能对这个运动任意时刻的状态了如指掌了呢?【演示】大家来看这两个并列悬挂的小球,悬线的长度相同。

把它们拉起相同的角度后同时释放,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几乎是完全同步的,但是如果改变两个摆球的释放位置,虽然周期仍旧一样,但同一时刻它们的状态却不再相同。

【师】为了来描述简谐运动(周期性运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在一个全振动中所处的不同阶段,在物理学中我们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表示物体振动步调,那就是相位。

相就是状态,位就是位置。

【问22】那么在简谐运动表达式中,哪个量代表相位呢?【生】公式中的()t ωϕ+表示简谐运动的相位,t=0时的相位ϕ叫做初相位,简称初相。

【问23】想想相位的单位是什么呢?【生】是角度的单位。

(弧度)【师】对刚才同时释放的两个小球,我们说它们的相位相同(同相);若同时从相反方向的最大位移处释放,那就说它们的相位反相(反相);若第二个小球在第一个小球运动到平衡位置时再释放,那么第二个小球的相位就落后于第一个的相位。

【问24】一个物体运动时其相位变化多少就意味着完成了一次全振动?【生】相位每增加2π就意味着发生了一次全振动【师】描述自然界许多周期性变化都会用到相位的概念,例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就曾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的这种圆缺变化就叫做“月相”。

不同的月相名称就代表了月亮在周期变化中所处的不同状态。

至此,本节课开始从数学中得出的表达式中各个量有了对应的物理含义,数学物理的完美结合也让我们对这个三角函数表达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拓展——艺术中的振动【师】在本节课的最后,让我们带着我们新学的知识来走进艺术的世界。

【师】大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的物体,往往振动的频率不同,从而发出不同的音调。

把一组音按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就成为音阶,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do、re、mi、fa、so、la、si、do,我找了8个不同音调的纯音,我们通过播放软件播放,并将软件界面中“可视化”效果选择波形,这样我们就能从电脑屏幕上看到播放声音时的振动图象,按下暂停键得到静止图象。

我们截取do和sol两个声音的振动图像,放在一起,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做出矩形框,调整框的宽度,使框内包含“do”的5个周期,请同学们观察,多少个“sol”的周期与“do”的5个周期的时间相等?从而我们知道了“sol”和“do”的频率之比为3:2。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比较两个声音的频率之比。

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声音的频率,还可以推知另一个声音的频率。

对乐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课本第八页科学漫步的相关知识,在之江汇我们的班级资料库里也有相关的参考资料,请同学们自行参考。

【师】生活中处处有艺术,也处处有物理,我们同学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敲击餐桌上的锅碗瓢盆来一场交响乐,我们今天试着来办个啤酒音乐节,在音乐中结束我们今天的物理课程。

【演示】啤酒音乐节(同样的啤酒瓶和不同深度的水,演奏do、re、mi、fa、so、la、si、do,和“小星星”)【练习检测】1.如图,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点,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

B、C相距20cm。

小球经过B点时开始计时,经过0.5s首次到达C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