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简介
杜甫草堂大雅堂简介

杜甫草堂大雅堂简介
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位于成都市武侯区锦里西路,距市中心约5公里。公元761年(唐大历年间),杜甫在此居住近四年之久,创作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等不朽诗篇。后因杜甫流寓成都时生活贫困,死于草堂附近的一条河沟里。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1959年政府在草堂建立了杜甫纪念馆。
草堂始建于唐代,后毁于战乱,唐僖宗中和二年(882)重建于今址。现有建筑为清代所建,坐北朝南,布局由正门、拜庭、月台和主堂四部分组成。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祠内有厅、堂、室、轩等各类建筑100余间,其中主要建筑大雅堂占地356木结构建筑。堂内梁、枋、柱上施以浮雕或圆雕装饰的各种人物故事图案300余幅,图案形象生动自然,栩栩如生。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简介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简介摘要:一、杜甫草堂简介二、杜甫草堂的历史背景三、杜甫草堂的建筑特点四、杜甫草堂的文化价值五、参观杜甫草堂的实用建议正文:四川成都杜甫草堂简介杜甫草堂,位于我国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是一处以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故居为基础修建的纪念性博物馆。
草堂占地约400亩,建筑古朴典雅,环境优美,是成都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文化胜地。
本文将从杜甫草堂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价值以及参观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杜甫草堂的历史背景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被誉为“诗圣”,是我国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草堂始建于公元759年,当时杜甫因战乱流寓成都,在城西郊外建了一座茅屋,作为自己的寓所。
在这里,杜甫度过了四年的时光,创作了大量描绘战乱时期百姓疾苦的诗篇。
后来,杜甫离开成都,草堂也逐渐荒废。
到了五代时期,前蜀皇帝王建为了纪念杜甫,在此地重建草堂,并开始了对杜甫草堂的祭祀活动。
此后,杜甫草堂历经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修建和扩建,逐渐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二、杜甫草堂的建筑特点杜甫草堂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
景区内有诸多景点,如“诗史堂”、“工部祠”、“草堂寺”、“一览亭”等。
其中,诗史堂是草堂的主体建筑,堂内陈列有杜甫的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对其的评价。
工部祠则是为了纪念杜甫而修建的,祠内供奉有杜甫的塑像。
草堂寺则是杜甫当年寓居成都时的居所所在地,寺内有一株古老的荔枝树,传说是杜甫亲手所种。
一览亭则是游客俯瞰草堂全景的好去处。
三、杜甫草堂的文化价值杜甫草堂不仅是一座古建筑群,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这里保存有大量杜甫的诗作手稿和拓本,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字、碑刻等。
草堂内的“草堂寺石刻”,是我国石刻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草堂还收藏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古董、字画等,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四、参观杜甫草堂的实用建议1.交通:乘坐地铁4号线至草堂北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杜甫草堂介绍词

杜甫草堂介绍词
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它坐落在成都市南三环路内西外大街附近,北临浣花溪,南依华阳桥,占地面积约50亩。
始建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唐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曾在此居住近4年之久,他在草堂写下了大量诗歌,是我国最着名的田园山水诗派诗人之一,被后人誉为“诗圣”。
杜甫草堂依山而筑,是一座四合院落式的古朴建筑。
它由前堂、中堂、后堂及左右厢房组成。
大门前有一条石级而下的小路直通草堂寺。
前堂为三间平顶的平房,是杜甫生前居住和写作的地方。
中堂屋正中有一张古铜雕制的大床,床上有一位身着纱衫的年轻女子,手捧香茗正笑吟吟地望着你。
这就是诗圣杜甫在成都生活时经常使用的床。
中堂是杜甫住过的地方,四扇大窗敞开着,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
左边靠墙有一张太师椅,前面是一张长桌子,上面放着笔墨纸砚。
右边靠墙有一张八仙桌和几把太师椅,也是他平时工作和写作用的地方。
—— 1 —1 —。
杜甫草堂的介绍

杜甫草堂的介绍杜甫草堂,位于中国成都市青羊区西郊,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故居。
草堂是杜甫流亡四川时所建,成为他晚年创作的重要场所,也是他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归宿。
杜甫草堂坐落在蜀江之滨,周围环境幽静宜人,山水相依,景色宜人。
草堂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巧,以木质为主要材料,窗户敞开,让清风和阳光自由地穿梭其中。
草堂内外布置简朴,没有过多的繁饰,更加凸显了杜甫的文人风范。
进入草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亭台楼阁,古朴典雅。
亭台之后是一片宽敞的庭院,绿树成荫,花草盛开,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庭院中央有一口井,清澈见底,据说是杜甫亲手挖的。
井旁边是一棵千年古树,树干粗壮,枝叶茂盛,树下还有几张石凳,供游客休息品茗。
这里仿佛是一个避世的世外桃源,让人远离尘嚣,沉浸在杜甫的诗词世界中。
走进草堂的正厅,可以看到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有“草堂”二字。
这块石碑是清代乾隆皇帝题写的,字迹工整,气势磅礴。
石碑后面是一间书房,书房内摆放着杜甫的文物和书籍。
墙上挂着一幅杜甫的真迹,字迹遒劲有力,表现出杜甫豪迈的人格魅力。
草堂的一侧是杜甫的卧室,房间内有一张木床和一张书桌,床上铺着简单的被褥,书桌上放着一副文房四宝。
据说杜甫晚年常常夜卧书桌,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投入到写作中。
卧室的墙壁上挂着一些杜甫的画像和手迹,展现了他的人生轨迹和文学成就。
草堂里还有一个小院子,名为“闲园”,杜甫在这里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
院子里有一条小石径,曲折回转,通往一座小山坡。
山坡上有一座小亭子,亭内有杜甫的雕像,栩栩如生。
站在亭子中央,可以俯瞰整个草堂,欣赏到杜甫生活和创作的场景。
杜甫草堂见证了杜甫的艰辛流亡生活和他的文学成就,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古迹。
每年都有大量的文学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杜甫的风采和草堂的魅力。
草堂内外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感受到杜甫的创作激情和他对人生的热爱。
杜甫草堂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而闻名于世。
它不仅是杜甫的故居,更是一座文化遗址,见证了杜甫的人生和他对文学的贡献。
杜甫草堂简介概况

杜甫草堂简介概况
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成都郊外建造的一处居所。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青羊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这座草堂是杜甫在流亡归川后,为了安享晚年而兴建的,也是他创作众多脍炙人口的名篇的地方。
杜甫草堂占地约7000平方米,整体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古朴典雅。
草堂分为前、中、后三大院落,其中前院有石碑亭、牌楼、花坛等,体现出传统的建筑风格。
中院是杜甫的居住区,有主楼、书斋、酒厅等建筑,展示了杜甫的生活轨迹和创作环境。
后院则是府院式建筑,有花园、假山和池塘等景观,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景色。
草堂内的杜甫纪念馆是展示杜甫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的重要场所。
馆内保存有杜甫的手迹、书画、文献资料等珍贵文物,展示了他辛酸的一生和他感人的诗篇。
参观者可以通过展览和多媒体展示,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生平和创作历程。
杜甫草堂作为中国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学爱好者。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欣赏杜甫的诗词,领略他对社会现实、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表达。
草堂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四季变换中的景色令人陶醉,成为了许多人追寻诗意的地方。
总的来说,杜甫草堂是杜甫生活和创作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它不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一座诗意的园林,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学成就。
通过参观杜甫草堂,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杜甫的诗词和他的时代背景,感受到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关怀。
杜甫草堂讲解

杜甫草堂讲解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南郊的青羊区,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晚年居住的地方。
草堂建筑面积不大,却是杜甫晚年安身立命的地方,也是他创作诗篇的灵感源泉。
走进杜甫草堂,仿佛可以感受到杜甫当年的风华与慨叹,他的诗篇也在这里得以传颂。
杜甫草堂坐北朝南,院落布局简洁而雅致。
进门便是一条小石板路,两侧是郁郁葱葱的竹林,清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
草堂的正中是一个小庭院,庭院四周是精致的四合院建筑,每栋建筑都有独特的设计和装饰,展现出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在杜甫草堂内,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杜甫生平和诗作的展品和图片。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杜甫的诗集和手迹,展现了他丰富的情感和卓越的才华。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杜甫生活的器物和家具,如他的书桌、床榻等,都展现出他的朴素生活态度和对诗歌创作的专注与热爱。
除了建筑和展品,杜甫草堂还有许多值得一提的景点。
比如杜甫梅花园,这里是杜甫草堂内最有名的景点之一,每年的梅花盛开季节,园内的梅花如云,香气袭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草堂内的杜甫井、杜甫塔等地标建筑也是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热门景点。
在杜甫草堂内漫步,仿佛可以听到杜甫的低吟浅唱,感受到他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沉思。
草堂虽小,却承载了杜甫晚年的心血和情感,每一块砖瓦,每一丝风景,都透露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
总的来说,杜甫草堂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地方,它不仅是杜甫的故居,更是一座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场所。
来到这里,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采和情怀,也可以体味到诗人杜甫的诗篇之美,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前来参观,感受这份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宝。
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草堂,感受那份古老而又悠远的诗意风情。
杜甫草堂 简介

杜甫草堂简介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故居。
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来到成都,在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在此居住了近四年。
后杜甫离开成都,草堂便逐渐废毁。
现在的杜甫草堂是经多次修复而成,保存了原建风貌。
此外,杜甫草堂是一座集纪念祠堂和园林景区为一体的博物馆。
杜甫草堂的园林景区以清幽古雅的园林景群取胜,以盆景山水和雕塑艺术融为一体,别有情趣,引人入胜。
景区中鸟语花香、秀木葱郁、静雅幽美。
同时,园中人工塑造的大型雕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矗立于草堂之旁的诗圣雕塑碑亭非常引人注目,富有特色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杜甫草堂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点,也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所。
成都的杜甫草堂简介

成都的杜甫草堂简介成都的杜甫草堂简介一、历史背景成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而作为成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杜甫草堂是一座至关重要的文化遗产。
杜甫,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在成都的生活与创作,成为了后世人们争相追捧的文化符号。
杜甫草堂,就是杜甫在成都的住所,也是现今备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
二、建筑风格杜甫草堂座落在成都西郊,占地面积广达5500多平方米。
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一片古朴宁静的景象。
草堂主体建筑呈“回”字形,整个建筑依照杜甫诗词中的句子进行布局,每一句诗都像是一面镜子,更好地展现了杜甫的创作理念与人生境界。
而草堂院内的竹木构建、青石板铺设,更是散发出一种古韵与诗意。
整个建筑风格尽显名家才子的风采,也彰显了唐代文人的居住风格。
三、文化意义杜甫草堂是杜甫晚年生活与创作的地方,也是他为人处世、追求真理的见证。
在这里,杜甫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作,描述了大唐盛世的荣光与人民苦难的现实。
这些诗歌,凝聚了中国古代文人志士的情怀,也滋养了无数后人的诗意天分。
因此,杜甫草堂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四、参观体验参观杜甫草堂,首先可以游览悠闲自在的园林景观,沿着花径小道漫步,感受着古人的虞我若浮云的意境,尤其是在春夏季节,鲜花盛开,芬芳扑面。
而在园林中遍布的石碑题刻,更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了杜甫的诗境。
其次,在草堂内还有许多极具历史意义的文物展览,如杜甫生平事迹的图片展览、书法作品、信札等,都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杜甫的一生和他的诗。
而在杜甫草堂还设有专门的文化交流区域,展览了许多关于杜甫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各种相关文化活动,如诗词大会、学术研讨等,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杜甫及其作品的魅力。
总之,参观杜甫草堂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远,而且也能更深层次地了解杜甫这位伟大的唐代文化使者。
作为成都的文化名片之一,杜甫草堂将一如既往地吸引着无数文化爱好者和游客的关注,也为人们传递着诗意与智慧的火种。
杜甫草堂工部祠介绍

杜甫草堂工部祠介绍
杜甫草堂工部祠介绍
一、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8号。
它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的地方,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杜甫草堂占地面积约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由八进院落组成。
院内环境优美,古树参天,鸟语花香,非常适合游客休闲观赏。
二、工部祠
工部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羊大道西段19号,是一处集文化、历史、艺术为一体的古建筑群。
它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是祭祀工部尚书的场所,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成都文化中心之一。
工部祠建筑群由门楼、正殿、配殿、福宁殿、梓潼楼、仁和堂等建筑组成。
整个建筑群气势恢宏,富丽堂皇,是明代建筑的典范之一。
三、草堂工部祠的联系
杜甫草堂与工部祠之间的联系其实非常紧密。
杜甫曾经在草堂中寓居长达三年之久,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而工部祠则是杜甫的后人在明朝为了祭祀杜甫而建造的场所。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唐代大诗人的生活和创作环境,同时也能感受到明朝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四、结语
杜甫草堂和工部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藏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成都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如果你来到成都,不妨去参观一下这两个地方,你一定会收获很多。
杜甫草堂简介

杜甫草堂简介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被称为“诗史”,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草堂是杜甫在成都居住的地方,也是他诗作的创作场所,如今成为了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址,吸引着无数游客来此品味杜甫的诗歌之美。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郊的青羊区,面积约为3000多平方米,建筑风格典雅简洁,结合了南方园林的特点。
这里有杜甫先生居住的房子、附属建筑以及周围的花木绿草,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首先进入杜甫草堂的是墨池。
墨池是杜甫在这里居住期间创作诗歌的重要场所,也是他经常洗毛笔的地方。
墨池的水清澈见底,四季常绿的植被点缀其间,让人感受到浓烈的自然气息。
接着,游客将来到“八景亭”。
亭子位于杜甫草堂的正前方,是杜甫故居的一座重要标志。
亭内展示着杜甫的诗词和与他相关的文物,以及一些描绘杜甫生平的图片和绘画。
这里也是游客们休憩的好地方,可以在亭中品味着杜甫的诗作,感受着他的文字之美。
然后,来到“杜甫南轩”。
这是杜甫居住的正厅,是他创作重要诗篇的地方。
南轩的布局简洁大方,装饰着精美的家具和书画,展示着杜甫当年的生活状态。
杜甫南轩外还有一个小花园,几株柳树被修剪得很整齐,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
进入“杜甫草堂纪念馆”,游客可以详细了解杜甫的生平、创作背景等相关信息。
纪念馆陈列着一些与杜甫有关的文物,如字画、文稿、戒指等。
这些珍贵的文物向人们展示了杜甫的艺术造诣和对时代的思考,让人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
最后,来到草堂的后院,那里是杜甫的墓地。
墓地被修葺得庄重肃穆,四周种满了绿草和鲜花。
在杜甫墓前,更是有着许多杜甫爱好者和文化爱好者前来瞻仰和敬拜,向这位伟大的诗人表达敬意。
除了上述景点,草堂内还有一些其他的设施和场所,如礼堂、曲水堂等。
这些地方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了解杜甫和他的诗歌创作的机会。
总的来说,杜甫草堂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的文化遗址,也是追忆杜甫及其诗歌传承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深入了解杜甫的生活、创作背景和杰出的文学成就,感受他给后世留下的瑰丽诗篇。
杜甫草堂介绍

杜甫草堂介绍
杜甫草堂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庐山脚下,是一处游览历史风貌和古代文化的景点,是一处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历史遗迹。
杜甫草堂原为清朝杜康会所,其灰色黄泥砖砌的建筑结构虽小但宏伟,被认为是杜甫艺术与文学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历史见证。
它曾经是杜甫先生的工作室、家居、书房,是杜甫先生收藏书籍、习诗词的地方。
杜甫草堂内有杜甫著名诗歌《茅山吟》的提示:“黄云白日胜锦鸡,山光悠悠杜甫家。
”这是体现杜先生恩德敬法的家园情缘,让人可以感受出杜甫家的古典韵味。
此外,杜甫草堂内设有杜甫文物展览馆、杜甫模拟长廊、杜甫家庭博物馆等,展示了杜甫先生及其家庭的珍贵文物,包括书画及木刻版、稿纸和古籍、乐器和乐谱、家具等,为游客们介绍了杜甫先生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此外,杜甫草堂还设有传统文化活动,比如诗会、曲艺表演、书法讲座和绘画设计等,游客们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和体会关于杜甫的古典文化。
杜甫草堂历来吸引了民众前往参观,也深受海内外游客的热爱。
这里汇集了杜甫先生及其家庭的宝贵文物,以及众多传统文化活动,是欣赏古代文化、丰富艺术知识的好去处。
杜甫草堂风景宜人,环境清幽,游客来此可参观古典文化艺术展厅,可观赏曲艺和诗歌表演,可学习书法绘画,也可体验写茶、品茶
的礼仪文化。
在这里,游客可以真正的感受到古典文化的深刻思想,沉浸在这里的历史文化气息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视野。
杜甫草堂是一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迹,是探访古代文明及其文化的艺术大家杜甫家族的宝贵景点,值得去参观,大家不妨前往一游,来这里,体验古典文化的深刻思想,感受历史文化气息。
杜甫草堂详细讲解

杜甫草堂详细讲解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8号。
杜甫草堂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唐代文人故居之一,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标志之一。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杜甫草堂。
一、历史背景杜甫草堂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公元785年-804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杜甫在草堂居住了近四年时间,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如《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杜甫草堂也成为了杜甫诗歌创作的重要场所,被誉为“诗圣故里”。
二、建筑风格杜甫草堂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风格以明代为主,结合了唐代和宋代的建筑特色。
整个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进,中间是一个大庭院,四周是房屋和花园。
建筑群的布局和结构非常合理,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三、景点介绍1.大门:杜甫草堂的大门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楼,上面刻有“杜甫草堂”四个大字,门前还有一座杜甫的雕像。
2.前厅:前厅是杜甫草堂的正门,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里面陈列着杜甫的生平事迹和文物。
3.中庭:中庭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是一个宽阔的庭院,四周是房屋和花园。
庭院中央有一口古井,据说是杜甫当年用来取水的。
4.后厅:后厅是杜甫草堂的主要建筑,是杜甫当年的居所。
后厅内部布局简单,但是非常雅致,墙上挂着杜甫的诗歌和手迹。
5.花园:杜甫草堂的花园非常美丽,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还有一些古老的建筑和雕塑。
四、参观须知1.开放时间:杜甫草堂每天上午8:00-18:00开放,节假日可能会有调整。
2.门票价格:杜甫草堂门票价格为60元/人,学生和老年人可以享受半价优惠。
3.交通方式:可以乘坐公交车到达杜甫草堂,也可以选择打车或者自驾前往。
4.参观建议:建议选择早上或者下午参观,避免人流高峰期。
参观时要注意保持安静,不要影响其他游客。
总之,杜甫草堂是一处非常值得一去的景点,它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也是了解杜甫诗歌创作的重要场所。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成都,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美丽的地方。
杜甫草堂简介和历史

杜甫草堂简介和历史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是中国着名的四大草堂之一,与四川大学相邻,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
在此期间,他协助地方政府修缮了浣花溪上的茅屋,并为之撰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三首绝句,其中最有名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虽然身在成都,但他对成都的山水却十分熟悉,所以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成都山水的赞美。
他在草堂住了三年多,创作了近600首诗歌,其中不少是描绘成都山水的。
杜甫在这里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三别”等传诵千古的诗句。
杜甫草堂占地面积约3.74万平方米。
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依山就势排列着屋宇50余间。
全园分7个部分:入口门楼、草堂区、拜将坛、浣花草堂、花径、鱼池。
草堂周围古木环抱,茂林修竹,幽兰丛生。
—— 1 —1 —。
杜甫草堂的介绍

杜甫草堂的介绍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唐代著名
诗人杜甫流连忘返、留连思乡写下许多优秀诗篇的地方。
该建筑原为杜甫上任成都时的官宅,因其对自然与文学的热爱,于唐朝延长时期时曾兴建过一座小亭。
明代初年,当地人在这里捐献资金为杜甫建了一座草堂。
明代嘉靖四十二年,成都府知府张介贤将杜甫草堂整修,使其恢复到一座上座、一座中堂和一座下室的规模,形成了今天的核心建筑。
明代之后,历代文人墨客慕名前来,增加了草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深度。
1998年,杜甫草堂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杜甫草堂为四合院式建筑,由六进组成,面积达1,760平方米。
草堂内有杜甫雕像、杜甫书画、名家墨迹等陈列,也有许多感人肺腑、感人心灵的文化遗产和文物展览。
这里还有许多古木参天、池塘清澈的自然风光,配以雅致的园林设计,使草堂更具魅力,成为旅游胜地。
成都草堂杜甫草堂介绍

成都草堂杜甫草堂介绍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8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草堂始建于公元769年(唐大历元年),当年杜甫流寓蜀时,为了避战乱,就在此居住了近四年。
后因战乱和风雨侵蚀,多次损毁、重建。
现在的杜甫草堂占地约150亩,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有杜甫纪念馆、茅屋遗址、竹园等景点。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
它的前身是“大明寺”,后因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曾在此居住并写下了“大明寺西去一里,草堂东南十余里”的诗句,遂改称“草堂”。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冬,诗人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乘船沿江而下来到成都,寓居浣花溪畔的一所茅屋。
次年春返回夔州时又途经成都,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又住了一年多,于大历三年(768年)冬在此逝世。
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他去世后不久就修建了草堂。
—— 1 —1 —。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简介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简介【原创版】目录1.杜甫草堂的简介2.杜甫草堂的历史3.杜甫草堂的景点4.杜甫草堂的优惠政策5.杜甫草堂的交通路线6.杜甫草堂的文学价值正文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中段,占地约 24 公顷。
它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也是杜甫创作的高峰期所在地。
杜甫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期间创作了 240 余首诗篇,其中包括著名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杜甫草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759 年,当时杜甫因安史之乱流亡成都,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于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并在此居住了4 年。
直到严武去世,杜甫才离开成都。
在这 4 年中,杜甫用诗歌记录了他在成都的生活,其中《草堂》一诗描绘了他在成都的生活情景。
杜甫草堂的景点主要包括杜甫故居、杜甫诗稿纪念馆、杜甫碑林等。
杜甫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四川民居建筑,内有杜甫生活、创作的陈列展览。
杜甫诗稿纪念馆则展示了杜甫在成都创作的诗稿、手迹等文物。
杜甫碑林汇集了历代书法家书写的杜甫诗篇,是书法爱好者的必游之地。
杜甫草堂的优惠政策主要有:持相关证件的离休人员、残疾人、现役军人免票;70 周岁以上(含 70 周岁)老人持本人身份证免票;本市老年人持成都市《老年优待证》免票(黄金周大假期间半价优惠);60 周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半价优惠;持四川省《老年优待证》半价优惠;新闻媒体记者一般性参观凭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记者证可享八折优惠;家长携带未成年人参观者对未成年人免票,未成年人个人参观者享半价优惠。
杜甫草堂的交通路线:乘坐地铁 4 号线在草堂北站下车,从 A 出口出站即可步行至杜甫草堂;或乘坐公交 58 路、82 路、301 路等在杜甫草堂站下车。
杜甫草堂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址,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杜甫草堂概览

杜甫草堂概览
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8号。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
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杜甫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仍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
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
草堂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版本。
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馆内亭台林立,古树参天。
从正门进入,便是主庭,然后是东西两边的侧庭。
主庭中央有一尊杜甫的铜像,铜像的背后是“诗史堂”,步入其中便可看到杜甫及其夫人的雕塑。
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搜狗百科

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搜狗百科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到成都。
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
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
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
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杜甫在成都寓居交游,赋诗题画,精彩之作层出不穷。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四首(其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一家子春色。
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
杜甫草堂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馆,2006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
草堂,古朴典雅,规模宏伟,占地300多亩。
其中大廨、诗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纪念性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幽深宁静。
廨堂之间,回廊环绕,别有情趣。
祠前东穿花径,西凭水槛,祠后点缀亭、台、池、榭,又是一番风光。
园内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兰园、茂密如云的翠竹苍松。
介绍杜甫草堂

介绍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部的青羊区,是中国唐代伟大
诗人杜甫居住过的故居。
其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川西民居特色,是中
国历史上文学家居所中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
杜甫草堂占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分为前、中、后三个院落,
以山水为背景,布局合理,形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居住环境。
在草堂中,有松柏苍翠,竹林茂密,水池幽深,花草怡然,景致美丽。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松鹤廊”和“南隅”,前者是类似于走廊的长室,堂
上放有杜甫亲笔题诗的石碑和一些与杜甫相关的文物,后者是一座温
馨的小厅,也是杜甫静心读书之所。
草堂内的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木雕工艺精湛,既保持了中式
建筑古典美,又具有川西地方特色。
尤其是在细节方面,如柱子的纹饰、梁板的雕刻等,更是美轮美奂,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所在。
杜甫草堂不仅是一座文学家故居,更是一座文化遗产。
在草堂内,有许多古书文物和纪念杜甫的石碑,如《杜工部集》、《唐才子传》、《滕王阁序》等。
此外,草堂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书
画展览、茶艺表演等,为人们提供了欣赏、学习、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的机会。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胜,杜甫草堂不仅是一家旅游景点,更是一
座文化和历史的宝库,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
对于想了解中国
文化和历史的人来说,杜甫草堂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草堂简介
导读: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
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
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十年。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
故世称杜拾遗。
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
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
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二年。
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
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
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
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诗史”。
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
成都杜甫草堂现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
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
至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
此后草堂屡兴屡废,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
1852年,杜甫草堂又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
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
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
草堂总面积有240多亩,其建筑为清代风格,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
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这座草堂象征着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已成为成都市的著名景观。
1997年2月,政府又拔出专款,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重建了杜甫的茅屋。
茅屋故居位于碑亭北面,占地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
主体建筑5开间,4座配房,竹条夹墙,裹以黄泥,屋顶系茅草遮苫,再辅以竹篱、菜园、药圃,使整个建筑古朴中透露出浓浓的文化色彩。
游人漫步其中,既可发思古之幽情,又可享受悦目清心的乐趣。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