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教案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有丝分裂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前期、分裂期、后期和末期
3. 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其在细胞生长和生殖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丝分裂的概念、过程和阶段
难点:有丝分裂中微丝、中心粒和染色体的作用和结构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细胞的有丝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种重要过程,是细胞生长和生殖的基础,有助于维持细胞数量和形态的稳定。
2. 理论讲解(15分钟)
a. 有丝分裂的定义和重要性
b. 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前期、分裂期、后期和末期
c. 有丝分裂的过程:染色体复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对分、细胞裂变
3. 示范操作(10分钟)
通过投影仪展示有关有丝分裂的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了解有丝分裂的实际过程,加深对有丝分裂的理解。
4. 实验操作(20分钟)
让学生分组进行有丝分裂的模拟实验,观察和记录每个阶段的变化,加强对有丝分裂过程的掌握。
5. 总结与讨论(10分钟)
让学生讨论有丝分裂的意义和作用,整理今天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四、课外作业
1. 阅读有关有丝分裂的资料,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2. 总结实验操作时的观察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有丝分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更多的多媒体资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丝分裂的知识。
高一生物《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设计
对一个细胞周期的全过程进行小结.强调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复制一次,产生两个子细胞,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与未分裂之前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一致。
课堂练习:
在一个细胞分裂周期中一个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在一次细胞分裂中DNA和染色单体数目有什么变化?
2)通过动画,视频传授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活动的相关知识,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图示的辨析,巩固所学的相关知识。
3)通过动手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活动草图,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发展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协作精神。
2)通过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图示的辨析,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认识细胞有丝分裂活动的连续性中加深学生对生命普遍规律——生命延续的认识.从细胞有丝分裂活动中各个细微结构之间的关联认识生命体的完整性与统一性。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堂课的特殊性在于我们无法用一种直观的实验来向学生展示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连续的动态过程。所以我们在本课的设计中从生物由小变大的原因这一个问题情景入手,引入生物生长主要是依靠细胞的分裂这一主题。然后展开细胞到底是如何分裂(一个细胞要分裂形成完全相同的两个细胞必须解决什么问题)的这一问题,向学生提供永久性植物有丝分裂装片,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沿着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归纳得出结论。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本节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有效地组织引导整个课堂的探究。并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对待科学的态度和观念。
(2)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这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每个染色体还含2个DNA分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有丝分裂公开课-教学设计
“细胞的增殖”依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本节内容涉及的概念层级关系: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
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1. 通过分析教材图文,尝试利用教具构建高等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的模型;说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锻炼动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科学思维;2.能说出细胞周期的概念,理解分裂间期的存在乎义,认识生命的形成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形成生命观念;多媒体动画橡皮泥大白纸若干张黑色记号笔铅笔橡皮程序导入新课一、细胞周期的概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观察《细胞分裂现象》视频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提出问题:蛙单个卵子是怎么分裂产生那么多细胞的呢?学生思量并回答。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细胞的增殖。
细胞是通过分裂而增殖的,真核细学生思量并认真记录。
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体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细胞连续分裂,从一个分裂成两个、二分四,周而复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下面我们就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这里需要注意的的是,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为了研究方便,把分裂期人为地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从饼状图的比例可以看,细胞周期大部份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视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动学生主动地参预学习过程。
图文结合,匡助学生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
使学生亲身二、有丝分裂以植物细胞为例,这是细胞核的结构,人们研究发现,细胞在有丝分裂前的相当长期内,虽然外表平静,但其内部却发生着大量的物质合成,这一时期称为分裂间期。
请大家自主阅读教材112 页相应内容,思量:在分裂间期主要合成哪些物质?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DNA 和蛋白质构成为了什么物质?对,因此分裂间期通过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实质上是完成为了染色质的复制。
高一生物细胞分裂教案教学设计
高一生物细胞分裂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2. 掌握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形态特征和过程;3. 理解出现染色体畸变的原因,并掌握染色体畸变的分类及影响;4. 形成正确的科学实验观念,通过观察、记录、归纳演绎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形态特征和过程;2. 减数分裂的过程及染色体畸变分类。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有丝分裂1. 理论授课- 介绍细胞分裂的概念和种类;- 介绍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结构特点;- 介绍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形态特征。
2. 观察镜下染色体-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镜下染色体变化,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结构特点。
-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电子显微镜、干净玻璃片、镊子、盐水。
- 实验步骤:- 用镊子将洋葱根尖取出,在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挑选细胞较小的带紫色染色体的细胞,将其压扁于玻璃片上;- 在另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放置一滴染色液,用挑染的方法将带有染色体的压片放到染色液上,在室温下静置5min;-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后,用纸巾吸干去液,加入适量的脱色液,静置约1-2min后用蒸馏水冲洗,再次用纸巾吸干去水;- 滴上一滴抗花青素的封片剂或凝胶剂,用挑片将压片放上,用镊子从两侧轻轻挤压,压出气泡,轻轻横压,使细胞均匀分布,并使其不断变形,压片过程中细心观察;- 放入电子显微镜镜头上即可观察。
第二课时:染色体的畸变与疾病1. 理论授课- 介绍染色体畸变的分类及影响;- 介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和原因。
2. 探究染色体畸变与疾病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染色体畸变与疾病的关系,提高学生科学实验观念。
- 实验材料:婴儿淋巴细胞、各种药物(如乙酰胆碱、钙离子、氰化物、苯并芘等)。
- 实验步骤:- 取婴儿淋巴细胞制作细胞减数分裂板。
- 设置不同的实验组,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观察不同条件下细胞的畸变情况,分析染色体畸变的原因和分类。
生物教案高中有丝分裂
生物教案高中有丝分裂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丝分裂的概念、过程及意义。
教学重点:有丝分裂的过程及重要阶段。
教学难点: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及其调控机制。
教学准备:
1. 讲台教具:PPT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玻片、玉米种子
3. 实验材料:玉米种子切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精美的细胞分裂图片或视频,引入有丝分裂的概念,激发学生对细胞分裂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理论学习(15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有丝分裂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通过PPT讲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分裂步骤及其特点。
3. 解释有丝分裂对细胞生长和遗传物质传递的重要意义。
三、实践操作(20分钟)
1. 按照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玉米种子切片,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结构和细胞核的变化。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有丝分裂的重要阶段及特点。
四、思考讨论(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丝分裂是细胞生长和再生产的基础?
2. 学生就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区别进行讨论,并探讨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性。
五、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丝分裂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将知识融入实际中,增强记忆。
六、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对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深入理解。
评估方式:考察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高中生物教资有丝分裂教案
高中生物教资有丝分裂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有丝分裂的定义和过程;2. 掌握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3. 熟练运用有丝分裂的相关概念和名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丝分裂的定义和过程;难点: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的细节。
教学准备:PPT课件、有丝分裂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有丝分裂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有丝分裂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有丝分裂的定义和过程:1. 介绍有丝分裂的定义:有丝分裂是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核内有丝分裂纺锤体的作用下,对半分成两个与原核基本相同时的核。
2. 讲解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包括前期、早期、中期、晚期等阶段,重点讲解每个阶段的特点和染色体变化。
3. 结合图片和视频展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
三、梳理关键概念:1. 有丝分裂的相关名词解释:包括染色体、纺锤体、分裂鞘等;2. 学生互动讨论,澄清学生对关键概念的理解。
四、练习与巩固:1. 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进行有丝分裂的模拟操作;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加深对有丝分裂的理解。
五、拓展与应用:1. 展示有丝分裂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应用中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有丝分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2. 学生进行课程反馈和个人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加深巩固学生对有丝分裂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丝分裂的知识。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案设计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有丝分裂的概念和过程。
掌握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能够分析并解释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其重要事件。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变化。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问题解决。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植物材料(如根尖、芽尖等)。
染色剂(如醋酸洋红、龙胆紫等)。
显微镜及其配件。
2. 教学工具:显微镜。
幻灯片或视频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分裂的概念。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2. 知识讲解:讲解有丝分裂的概念和过程。
讲解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3. 实验操作:分组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学生进行植物材料的固定、切片和染色。
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有丝分裂的过程。
4. 结果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3.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能力。
1. 探讨有丝分裂在生物体发育和生长中的作用。
2. 介绍有丝分裂与其他细胞分裂方式(如减数分裂)的区别和联系。
3.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七、课堂小结1. 总结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结果。
2. 强调有丝分裂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 强调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有丝分裂的概念和过程。
2. 总结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思考有丝分裂在生物体中的应用和意义。
植物有丝分裂教学案例(1)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教学案例1.教材分析“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一》上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一节中的内容。
这一节是教科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在学习“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的基本结构”等知识之后,进一步探讨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让学生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在死亡之前,要通过细胞增殖来增加个体数量,保持物种延续。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历程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才能发育为完整的生物体。
本节内容与后面学习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的相关知识紧密相连,是学习减数分裂、遗传和变异等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根据本节内容,笔者节选了重难点部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行设计,并对有丝分裂模型进行小改进,应用于课堂教学,采用提出问题、模型观察、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DNA和染色变化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
1.1 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析其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引导、教具演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观察能力;通过小组探讨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特征,培养学生思考和归纳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模型展示,揭开细胞分裂核内微观物质变化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1.2 教学重点和难点⑴教学重点: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⑵教学难点:DNA和染色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规律。
2.教学过程本节教学时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课前导入,注重利用模型和图表等方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生对微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认识有丝分裂变化的连续性。
2.1简易模型改进学校现有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学模型较笨重、老旧,不易携带,且各时期的图案区分不明显,物质形态变化易混淆,已远远满足不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故笔者对模型进行如下小改进:选取材料易得、质地轻巧的泡沫纸作为改进材料。
丝分裂教案
丝分裂教案有丝分裂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不同样式的细胞周期图示及表格,能阐明细胞周期的概念。
2.通过观看高等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动画、显微照片及模式图,能说出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化特点及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意义。
【难点】区分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导入,细胞周期中,间期细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追问:细胞进入分裂期后,在分裂间期复制合成的DNA分子如何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呢?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教师播放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提问:人们根据染色体的行为,把有丝分裂分为几个时期?分别是什么?(分成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
)讲解: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是为了便于研究而人为划分的,实际上有丝分裂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教师展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显微照片和模式图,提问:通过与分裂间期对比,前期什么物质消失了?什么物质出现了?(核膜、核仁消失了。
此外,染色质也消失变为染色体了。
)提问:染色质和染色体有怎样的关系呢?(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师讲解:此时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粒连接着。
教师总结:除此之外,在前期时细胞的两极发出的纺锤丝会形成一个棱形的纺锤体,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就是前期的特点。
提问:观察模式图,有丝分裂中、后期染色体行为有什么变化呢?学生讨论。
(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细胞中央;后期染色体一分为二,移向细胞两极。
)教师讲解: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排列在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类似于地球的赤道,因此我们称它为赤道板,但是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中期的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案设计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丝分裂的概念和过程;(2)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和技巧;(3)能够观察并描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3)学会绘制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2)熟练操作显微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如醋酸洋红)、剪刀、镊子、滴管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细胞分裂的基本概念;(2)提问:细胞有丝分裂是什么过程?为什么要有丝分裂?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2)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加深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
3. 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显微镜;(2)教师示范操作: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3)学生跟随教师操作,进行观察;(4)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有丝分裂现象。
4. 讨论与交流:(1)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有丝分裂现象;(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3)学生绘制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图。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2. 总结实验操作技巧;3.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拓展1. 学生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植物组织培养、遗传改良等。
2. 学生探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如抗癌药物研究、肿瘤治疗等。
七、评估与反思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实验操作技能等。
高中《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教案、教学设计
1.对有丝分裂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对分裂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征理解模糊。
2.缺乏实际观察植物细胞切片的经验,对显微镜操作不够熟练。
3.在分析实验现象时,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形成系统的认识。
高中《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五个阶段。
-能够描述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关键变化。
-能够识别并解释有丝分裂过程中重要结构(如染色体、纺锤体等)的作用。
2.学会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切片,并准确识别各个阶段的特点。
-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将观察到的现象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形成系统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奥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
2.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创设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知识迁移和实际应用能力。
5.个性化指导,关注差异: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鼓励学生提问,耐心解答他们的疑惑,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6.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表现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引导他们自我反思,提高学习效果。
生物《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案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中最后一个内容。
《细胞的增殖》包括的内容有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2、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3、有丝分裂,4、无丝分裂,5、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及代谢的基础是学习的,是学习生物体生长、发育等生命现象的重要基础。
细胞的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也是后面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基本规律的基础。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经典的高中生物实验。
是在学生已了解了有丝分裂过程、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突出的是实验步骤和显微镜操作技巧,要求学生学会制作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观察并验证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细胞结构特点,加深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二、教学设计思想观察性实验的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按照学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思想进行教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对生物实验过程的理解和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以及重视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本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与判断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本节教学以提出问题→分析讨论问题并进行实验观察→对实验所得结果进行讨论的方式进行。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边操作边思考。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同一实验组的同学共同讨论解决,得出答案。
教师在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上适时点拨,有丝分裂的实验是一个观察验证性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有丝分裂各时期的观察,来验证学生在前面学到的知识,并加以巩固。
三、教学策略在实验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实验原理及方法步骤,简单的了解进行细胞分裂实验的各个过程,本节教学主要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稍加引导,学生依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以锻炼其自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案设计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有丝分裂的概念和过程。
学生能够掌握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显微镜技术,熟练操作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学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有丝分裂的概念和过程。
学生能够掌握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释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机制。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植物组织切片显微镜染色剂(如醋酸洋红)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下的染色剂滴加工具2. 教学工具:显微镜投影仪教学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丝分裂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有丝分裂的概念和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特点。
教师讲解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机制,如染色体的分离和分裂。
3. 实验操作: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切片。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染色剂染色,并解释染色剂的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和记录有丝分裂细胞的特点和变化。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切片。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有丝分裂细胞的特点和变化。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课堂表现: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有丝分裂概念和过程的理解程度。
3. 学生作业: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机制的理解程度。
生物教案模板高中有丝分裂
生物教案模板高中有丝分裂
学生年级:高中
学科:生物学
教学目标:
1. 理解有丝分裂的定义和过程
2. 能够描述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3. 掌握有丝分裂在生物体细胞分裂中的重要性
教学时长:1课时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分裂的基本知识,并提出有丝分裂的概念,引出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
2. 学习有丝分裂的定义和过程(15分钟)
讲解有丝分裂的定义和过程,包括前期准备期、分裂期和间期。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详细解释有丝分裂的过程,让学生对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 分组讨论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有丝分裂的阶段,总结该阶段的特点和关键过程,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老师在旁边引导和补充内容。
4. 拓展应用(10分钟)
让学生思考有丝分裂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并举一些例子说明有丝分裂在生物体生长和繁殖中的作用。
5.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 或黑板
2. 有丝分裂示意图
3. 有丝分裂实例资料
评估方式:
1. 参与讨论小组的表现和汇报内容
2. 课后布置相关习题或作业,考察学生对有丝分裂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中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概念和过程。
2. 掌握细胞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3. 理解有丝分裂对细胞遗传物质传递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细胞有丝分裂的概念和过程。
2. 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3. 有丝分裂对细胞遗传物质传递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掌握有丝分裂的细胞结构变化。
2. 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遗传物质传递。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验器材:显微镜、准备好的动植物细胞玻片3. 教学图片教学步骤:一、细胞有丝分裂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1. 通过PPT介绍细胞有丝分裂的概念和意义。
2. 讨论有丝分裂对细胞的重要性。
二、细胞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20分钟)1. 通过PPT介绍细胞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2. 利用教学图片展示每个阶段的细胞结构变化及特点。
3. 让学生互相讨论并总结每个阶段的特点。
三、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演示(30分钟)1. 使用显微镜观察准备好的动植物细胞片,引导学生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 总结实验结果,讨论有丝分裂的遗传物质传递方式。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回答问题:有丝分裂对细胞遗传物质传递的作用是什么?2. 让学生分享对细胞有丝分裂的理解和感想。
五、课堂作业(5分钟)1. 布置作业:总结细胞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以及有丝分裂对遗传物质传递的作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掌握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通过实验演示,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了直观的感受,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案例和实验,加深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的理解。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学设计刘晓冬长治县六中一.教材分析1 .本节内容的地位本节内容为1课时,该节是现行人教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在这节之前学生学习了细胞的组成、结构和代谢等基础,这为过度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同时是讲述细胞的一种生命现象,只有了解了这一生命现象,我们才能让学生逐步认识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的增殖是后面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基础,对学习减数分裂有重要作用。
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之所以作为本章乃至本册的难点,就是因为这一知识非常地抽象化,没有具体的实物模型,又不是我们生活中所见。
因此,在讲解知识的时候,我们直接示意这是本章中的难点,引起注意。
2. 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1)了解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及意义。
(2)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
(3)准确描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及染色体,DNA的变化。
B.能力目标(1)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凭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C.情感目标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A.教学重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
(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B.教学难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2)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二.教法分析1.教学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具体落实的教学方法:图形直观教学法比较教学法2.重难点突破策略:A.重点(1)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概念和特点。
《实验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教学设计新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设计灌南高级中学陈效花一、教学内容分析:《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经典的高中生物学实验,考虑到装片的制作和观察的难度和效果,教材将此实验处理成验证性实验。
学生在理论课上已经学习了第五章第一节《细胞增殖》有关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对于细胞的分裂过程和细胞各个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形态已经有了系统的了解,学生能认识和辨别各个分裂时期的细胞,具备了此节实验课的基础知识。
本次实验旨在与课本内容相结合,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此时安排此实验,达到复习、巩固相关实验操作技能,深化学生对于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再认识。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了第一节《细胞增殖》第1课时有丝分裂理论内容后,学生对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对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个时期中染色体数目、形态、位置及其对应模式图像有了大体的认识,但是有的同学还不能够准确无误地识别、描述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还没有在脑海中建立起比较有丝分裂图像的表象。
虽然在《脂肪鉴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等实验中,已经做过临时装片使用过显微镜,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够熟练操作。
本实验临时装片制作的每一步,都要做到恰到好处,实验才有可能成功。
但以往根据课本的实验方法步骤进行此实验,有的同学只能在低倍镜下观察到分生区细胞,有的同学往往发现显微镜下的视野呈紫色一片,看不清细胞或是细胞重叠在一起,根本看不清细胞结构,更谈不上看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了,对于缺少显微观察经验的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很少看到或根本看不到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染色体变化规律,这是本实验的难点之一。
因此,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培养,装片制作的各个环节将直接影响实验成功与否。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图像。
②掌握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以及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
③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简图。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讲述了细胞的增值、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是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也为后面的细胞分化、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打下铺垫。
本节课涉及到的内容与前几章所学的细胞器功能的知识融会贯通,进一步掌握以往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命现象,在教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因为高一年级的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很少,因此,要像对初学生物学的学生那样对待。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前五章学生对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展开,通过适当的策略使新知识融入到原有的知识网络中。
虽高一的学生已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但本节内容确实抽象,估计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的变化难理解,对于有丝分裂各个过程所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学生可能仍无法想象清楚,或无法将几个时期的事件串联成一条直链,因此,在教学中可用课件演示的方式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连续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令教学中充分体现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改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1)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
(2)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发言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5)通过有丝分裂动画的展示培养观察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6)养成质疑、严谨、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3.学生学习重点(1)细胞为什么要进行分裂?(2)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是什么?4.学生学习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五、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1.对于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必须经历两个阶段:复制和分裂,而且是先复制后分裂。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还应当有蛋白质的合成。
也就是说,一个一次完整的细胞分裂应当包括DNA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的分裂构成,因此,我们把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之为一个细胞周期。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总结得出四个时期的特点.
(1)前期
①出现染色体 (染色质→ 染色体)②细胞核解体:核膜逐渐解体,核仁逐渐解体,即是细胞核逐渐消失.③形成纺锤体:由细胞的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组成.这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这个时期的染色体由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组成,每个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
小结:
练习:
(放映录像短片)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人的发育过程。这样的一个细胞经过无数次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最后发育成一个新的人体。可见,细胞分裂是生活细胞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这节课,我们来探究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有丝分裂的过程。
刚才我们已经在短片当中看到有丝分裂的表象过程了,(可以把细节过程再放一次)
课后反思:
1、本节课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并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主线,体现三个结合,即“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习动机与毅力的结合”。
2、本节充分利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以“有丝分裂的过程”这一事件为载体,让学生掌握了逻辑推理的一般方法,使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3、不足之处在于在目前的课时设置下,以一堂课为单位时间,这一探究过程很难完成,而分成二个课时又很难做到每一堂课的完整性。
学生观看短片
(学生会好奇、兴奋)
思考问题
每组八个同学,每个同学代表一条控制着不同性状的染色体(先给每个学生手中发一个用双面胶粘好的两个写有眼口手足等的染色体)
学生得出结论
细胞的有丝分裂必须经历两个阶段:复制和分裂,而且是先复制后分裂
思考:要想看到染色体,我们应当怎么做
观察
思考
回答问题
由学生分组讨论:标出一张照片中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然后拿手中的照片上台来展示。
(2)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这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每个染色体还含2个DNA分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3)后期
每个着丝粒继续受纺锤丝向两极牵拉,着丝粒分开,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开,这样,1个染色体→2个染色体.分开的染色体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使细胞两极各有相同的一套染色体,即由原来一套分开成两套,这个时期,每个染色体只有1个DNA分子,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增加1倍.(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着丝粒分离,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形成两组形态结构和数目相同的染色体.每组染色体与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完全相同.此时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同时:我们又把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是指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也就是我们刚才讨论的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时期,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
强调: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的渐变的过程,我们的这种划分是为了研究的方便。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关键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但是在这个动态变化录相当中,同学们根本就看不到染色体,因为在活细胞中染色体的颜色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的颜色是很相近的,所以就不容易看清楚。设问:我们要如何才能看到染色体
?学生情况反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昂,绝大多数同学能够通过这堂课掌握本节知识点,并且从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愉快,也掌握了逻辑推理的一般方法。
专家评价:
课案名称: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教材分析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学生接触高中生物学科之后的第一堂微观动态过程探究课,它是在了解细胞核、细胞质等微观结构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有丝分裂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基础,有丝分裂的相关理论也是减数分裂、生物遗传的基础,因此,对学生今后的生物学科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
(4)末期
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前期是由染色质变成染色体)②细胞核重新形成: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前期的细胞核逐渐消失)③纺锤体渐消失(前期的纺锤体逐渐形成)另还有一个特点是赤道面位置(再一次强调赤道板是一个位置概念而非结构概念)出现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最后1个细胞就分裂成2个子细胞,大多数子细胞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纺锤体渐消失,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赤道面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形成两个新的子细胞.
二.教学重点:
1.真核生物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有丝分裂过程及各时期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真核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通过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学习,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了解细胞有丝分裂活动对植物生命活动的意义.了解细胞有丝分裂活动中各个细微结构之间的关联,学会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相关图示的辨析。
展示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三维动画,让学生在生物学中感受到艺术的美。
对一个细胞周期的全过程进行小结.强调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复制一次,产生两个子细胞,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与未分裂之前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一致。
课堂练习:
在一个细胞分裂周期中一个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在一次细胞分裂中DNA和染色单体数目有什么变化
染色体有一个独有的特点:那就是在碱性染料的作用下容易着色,使颜色变深,尤其是植物细胞,染色体在着色之后更容易观察。不过,一旦着色,细胞也就死亡了。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
(切换到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
对装片进行恰当解释,显然,这个视野当中的细胞都是死亡了的细胞,那么,就凭这个图像,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有丝分裂的结果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这对于细胞壁,细胞质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它只需要一分为二,然后通过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指导,补充一定的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就可以了,但是细胞核又是怎么样的呢它能够直接一分为二吗下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细胞核的结构(展示细胞核的立体结构),回顾染色体的定义,然后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张有丝分裂照片,提醒同学们只对核进行研究)
主要探究得到以下结论:
1.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细胞多于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
2.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中,细胞核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引导学生推理一:是细胞核大的在前还是小的在前
很容易得出小细胞核在前的结论。同时,要分裂的细胞整个细胞体积也会变大,说明蛋白质也是在这个时期合成的。
五、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诊断性评价
课堂引入
探究一:带有遗传物质的染色体是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
子探究1:不同形态细胞的多少能说明什么问题
子探究2:同一形态(间期)的细胞的细胞核的不同大小说明什么问题
子探究3:具有不完整核的细胞的图像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引导学生推理二:为什么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细胞多于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得出分裂间期所历经的时间长于分裂期的结论.
小结:细胞分裂间期 的特点:
分裂期,
由于分裂期历经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形态变化却比较多,所以,我们又把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
提问: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从核膜,核仁,染色体,纺缍丝等方面来进行思考和回答.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堂课的特殊性在于我们无法用一种直观的实验来向学生展示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连续的动态过程。所以我们在本课的设计中从生物由小变大的原因这一个问题情景入手,引入生物生长主要是依靠细胞的分裂这一主题。然后展开细胞到底是如何分裂(一个细胞要分裂形成完全相同的两个细胞必须解决什么问题)的这一问题,向学生提供永久性植物有丝分裂装片,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沿着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归纳得出结论。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本节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有效地组织引导整个课堂的探究。并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对待科学的态度和观念。
首先,大家要知道,在细胞中存在着控制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而这些DNA又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的DNA上不可能存在着控制着一个人体所有特点的遗传物质,所以,必然是这条染色体上的DNA控制着人体的这几个性状,那条染色体上的DNA控制着那几个性状,如果先分裂,再复制,那么,在经过无数次的分裂后,每个细胞中的DNA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
在大屏幕上显示四个时期的细胞状态图,要四个小组的同学每一个小组归纳一个时期,分组进行回答,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协作探究的能力.
解决第一个问题:
细胞的有丝分裂必须经历两个阶段:复制和分裂,而且是先复制后分裂。
引出细胞周期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将静态过程动态化。
要求学生分析得出结论的小组能超过三分之二。
2)通过动画,视频传授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活动的相关知识,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图示的辨析,巩固所学的相关知识。
3)通过动手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活动草图,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发展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协作精神。
2)通过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图示的辨析,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认识细胞有丝分裂活动的连续性中加深学生对生命普遍规律——生命延续的认识.从细胞有丝分裂活动中各个细微结构之间的关联认识生命体的完整性与统一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要求能够用语言完整表达的学生超过百分之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