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案概要

2.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案概要

专题2 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2第一节《植物细胞工程》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等三方面内容,其中,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又是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2、.过程与方法:尝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联系知识与生产实践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与热爱生物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法2、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细胞工程的概念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水平或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或获得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两大领域。

二、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高度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细胞内含有本物种的全部___________。

3.在理论上,生物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的潜能,但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并不表现出性,而是分化成各种。

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和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地表达出各种,从而构成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

4.细胞全能性大小比较:(填﹥或﹤)受精卵_______生殖细胞_______体细胞植物细胞的体细胞________动物细胞的体细胞分化程度低的体细胞_____分化程度高的体细胞思考探讨1.(1)愈伤组织有什么特点(2)植物体内的细胞为什么不能表现全能性(3)受精卵和体细胞相比,那种细胞的全能性更容易体现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的性。

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和条件。

3. 了解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和意义植物细胞工程的定义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林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2.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胚性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植株的再生和移植3. 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培养基的组成和配制方法培养环境的控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意义、基本步骤和条件。

2. 演示法:展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结果。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操作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应用的深入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植物细胞工程相关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2. 实验室设备: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备,如培养箱、显微镜等。

3. 网络资源:植物细胞工程相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应用案例。

六、教学内容4.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遗传改良的策略生物制药和生物反应器的开发5.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细胞工程中的应用植物干细胞研究的进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创新七、教学方法4. 案例分析法:分析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5. 小组讨论法:讨论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八、教学评估4.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应用案例的理解。

5. 期终考试:考核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和最新进展的整体掌握。

九、教学资源4. 案例资料:收集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应用的实际案例。

5. 学术期刊:提供最新的植物细胞工程研究论文供学生阅读。

十、教学计划1. 植物细胞工程概述(第1-2周)2. 植物组织培养基础(第3-4周)3.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第5-6周)4.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第7-8周)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第9-10周)6. 小组报告与期终考试(第11-12周)十一、教学内容6. 植物细胞工程伦理和法律问题植物品种保护和知识产权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和标识问题植物细胞工程在生态和环境中的影响7.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教育和科研中的应用教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科研项目的开展和成果应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十二、教学方法6. 辩论法:引导学生就植物细胞工程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

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和技术;3. 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和意义;2.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植物材料的选取和消毒、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胚性细胞的悬浮培养和胚胎发生、植株再生;3.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基因工程、植物繁殖材料的大量生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流程;2. 植物组织培养中各个步骤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3.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技术流程和应用领域;2. 演示法:展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实验操作;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章节,供学生预习和复习;2. 实验器材和材料: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如无菌操作箱、培养皿、植物激素、植物材料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实验操作。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实验操作,引发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的兴趣;2. 讲解:讲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技术流程和应用领域;3. 演示:展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实验操作;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评价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概念、技术流程和应用领域的理解程度;2. 实验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掌握程度;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其对农业发展的意义;2. 介绍植物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3. 鼓励学生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11: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教学设计11: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和原理;2.说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

能力目标1.举例说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2.学习应用图解法分析生物技术的操作过程。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体会生物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的重大意义;2.培养对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和原理;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和应用。

难点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教学过程【支架引导】锚式问题中国是人口大国,而且增长迅速,对于粮食生产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环境的日益恶化更加剧了粮食问题。

1995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科特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

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问题:能否用传统的杂交育种发放培育出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使其地上结番茄、地下结马铃薯。

(不能,存在生殖隔离)——植物体细胞杂交【整体探究】教师给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概念,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分析。

1.概念: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明确:不同种——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同;一定条件——人为提供一定条件,才能诱导使其融合;新植物——不同于两个亲本植株,包含了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称为杂种植株。

过渡:图片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进行简要回顾。

【梯次探究】自主探究1.过程先行组织者学生阅读课本P36,思考以下问题,并绘制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链式问题1)不同植物体细胞进行融合时,遇到的第一个屏障是什么?如何消除这个“屏障”?没有这层“屏障”的植物细胞称为什么?2)什么是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哪些?3)形成杂种细胞后怎么才能培养成杂种植株?总结答案1)细胞壁;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离心、震动、电刺激;化学法——聚乙二醇(PEG)。

3)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再分化。

结合人教版课本P36页图2-5,理解每个箭头的含义,完善学生绘制示意图。

选修三专题二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案

选修三专题二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案

专题2 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2第一节《植物细胞工程》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等三方面内容,其中,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又是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lJh5GwCP1S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 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2.能力目标:尝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联系知识与生产实践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与热爱生物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2、教学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四、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虽说在必修模块中学了一些细胞的知识,但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采用学案导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

lJh5GwCP1S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六、课前预习1.请分别理出细胞全能性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知识结构和层次。

2.对高一必修课中与上述两知识点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地复习。

3.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显示三幅图,教师按图讲解,以引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专题的首页的三幅图,题图的愚意是表明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水平的操作,它包含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等方面。

在本章引言中通过列举细胞工程的应用,把学生带进细胞工程的科技领域。

高中生物_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简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设计,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动手1. 知识目标简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含义;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动手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激发学生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学习,认同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讲述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愈伤组织根、芽完整的植株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原理:1、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植物的细胞全能性。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学情分析“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专题2“细胞工程”的内容。

本小节的重点在于阐明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难点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涉及的主要相关内容,如细胞全能性和细胞分化,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涉及的细胞膜的流动性等知识,学生已经通过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学习对相关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但是植物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技术都是实验技术难度较高、过程抽象的现代生物技术,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教学中注意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助学习,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困难的问题简单化。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效果分析在《必修1》细胞分化的学习基础下,学生对本节的学习效果较好,总体过程比较顺畅,学生思维敏捷,参与度很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很高。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

一、教案主题: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二、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及意义;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及技术要点;3. 了解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及意义;2.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及技术要点;3.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工程的意义;2. 讲解:详细讲解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意义、基本步骤及技术要点;3. 案例分析:分析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4.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植物细胞工程的认识和看法,讨论植物细胞工程的优势和限制;5. 总结:概括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及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概念和意义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对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认识;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的掌握。

六、教案主题: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及技术要点七、教学目标: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2.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要点;3. 能够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植物繁殖。

八、教学内容: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2. 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要点;3.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九、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2. 讲解:详细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及技术要点,包括外植体选择、消毒、接种、培养、移栽和炼苗等;3. 操作演示: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践操作,培养出植物组织;5. 讨论:让学生分享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心得,讨论植物组织培养的注意事项;6. 总结:概括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及技术要点。

十、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步骤的理解;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了解其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掌握;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步骤及技术要点的掌握。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生物年级高二学期秋季课题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目标1.说出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通过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要点,阐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流程和概念。

3.通过植物体细胞科学史的研究,认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关注细胞工程技术发展历程。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

教学难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创设情境】以2022年宁波植物研究专家在宁波四明山首次发现独花兰为情境,介绍独花兰的价值以繁殖困境引入课题。

【提出问题】如何让独兰花快速地繁殖,提高它的数量呢?【回顾植物细胞工程相关科学史】过渡:进入植物组织工程的基本技术任务一:【回顾旧知】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3、细胞全能性大小的比较。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植物组织培养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2.全能性表达过程的相关概念(1)脱分化:让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2)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再分化出芽、根等器官,进而形成完整的小植株。

(3)愈伤组织:一团没有特定结构和功能,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组织团块。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建构独兰花组织培养过程】【过渡】设想:只有有全套遗传物质就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吗?教师提问:欲培育地上长番茄,地下长马铃薯的超级作物,可以利用杂交方式实现吗?为什么?学生解决问题:不能,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教师过渡:能不能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打破生殖隔离呢?教师介绍: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一、教学目标
1.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 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3. 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能力方面
尝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3)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

2.教学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
三、教学策略
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虽说在必修模块中学了一些细胞的知识,但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采用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
录像、软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的流程图
脱分化处理的必要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概念
教学内容
致培养物迅速死亡。

师:回答很好
生:胡萝卜的其他部分(如茎、叶、花)
也能培养再生形成小植株,只是诱导愈
伤组织比较困难。

师生一起:完成完成植物细胞工程的基
本技术的流程图
师:1、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如果
不进行脱分化处理,能否培养成完整的
植物体?
2、决定植物细胞脱分化、再分化的关
键因素是什么?
生:1、不能,因为细胞已经分化,失
去了分裂能力。

师: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

特别是生
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调控作用在
组培中非常重要,被称为“激素杠
杆”。

师生一起归纳:植物细胞培养的概念:
无菌和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体的植
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
培养基上,给予一定的培养,诱导产生
愈伤组织,芽丛,最终形成完整的植
株.它植物是细胞工程的主要技术
师:20世纪60年代,有的科学家提出
这样一个设想:让番茄和马铃薯杂交,
培育出一种地上结番茄果实,地下结马
铃薯块茎的植物。

这就要用到植物体细
胞杂交技术。

师生: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概念
师:1.你认为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
细胞完成融合,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是什
教学手段和方法
师生一起完成植物
细胞工程的基本技
术的流程图解
进一步提出问题学
生讨论
学生回答
第二个问题教师点

师生一起归纳植物
细胞培养的概念
设置情境引出新的
知识
师生一起学习重点
概念
预期目标
培养学生的总
结能力,使学生
体验到科学是
一个探究过程,
使学生把握关
键知识
归纳重点概念
自然过度到植
物体细胞杂交
技术的内容
利于后面知识
教学过程过程1
去除细胞壁
过程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a是关键环节b人工诱导方法:物理:离心.振动. 电激。

化学:聚乙二醇(PFG)作诱导剂
c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流程图
教学内容
么?
生:去除细胞壁
师:2.有没有一种温和的去细胞壁的方
法?
生:有,用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细
胞壁
师:补充:酶有专一性,而细胞壁的主
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用纤维素
酶和果胶酶去壁将不会对其内的原生
质体造成损伤。

师:(3)如果两个来源不同的原生质
体发生融合形成了杂种细胞,下一步该
对此细胞做何种处理?
生: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成新的植物体
师:以上就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第
一个关键步骤,过程二关键步骤如何?
师:细胞壁去除之后,另一个关键关键
环节就是原生质体融合,而把原生质体
的放在一起会自然融合吗?
生:必须要一定的技术进行人工诱导。

师:人工诱导方法有哪些?
生:人工诱导的方法物理法:离心.振
动.电激。

化学:聚乙二醇(PFG)作诱导

师生:
师:①流程图中为了简化,仅画了一
个马铃薯的原生质体与一个番茄的原
生质体之间的融合,可真正在实际操作
过程中,是把许多马铃薯的原生质体和
许多番茄的原生质体放在一起,让它们
自由融合,再从中筛选出所需的杂种细
胞。

②由于不同种的细胞其细胞膜的
特点不一样,如不作任何处理,把它们
放在一起,让它们自然融合是不可能
的,所以原生质体间的融合必须要人工
诱导。

师: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意义如何?
生: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
教学手段和方法
学生阅读书本回答
问题
教师补充
多媒体展示电激法
将野生马铃薯与栽
培马铃薯进行细胞
融合
师生共同总结植物
体细胞杂交技术的
流程图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
术流程图进行总结
说明
的理解
预期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
读能力及解决
问题的能力
解决技术的第
一个关键步骤
自然转入第二
个过程的学习
学生体验科学
技术是不断发
展的过程
体现知识的准
确运用
培养思维的广
阔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