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物种的形成与岛屿的群落结构

合集下载

生态学第三版复习提纲

生态学第三版复习提纲

第一章;生态学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第二章:简述光的生态作用,生物如何适应?1、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光强是光合作用能量的来源,适宜的光照能促进细胞的增大和分化,影响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和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光照强度影响动物的发育。

光强和体色也有一定的关系。

2、光照强度与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在水中的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

光补偿点:光的穿透性限制着海洋植物的分布,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才能大于呼吸量。

在透光带的下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耗相平衡,就是所谓的补偿点。

阳地(阳生或阳性)植物:在强光环境中才能生长健壮,在隐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

阴地(阴生或阴性)植物: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

潮湿、背阴的地方或林下。

耐阴性植物: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在全日照下生长最好,但也能忍耐适度的阴蔽,或是在生育期间需要较轻度的遮荫。

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

生物和许多周期现象是受日照长短控制的,光周期是生命活动的定时器和启动器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

短日照植物:短日照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一般需要较长的黑暗才能开花。

中间性植物:在什么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

哺乳动物的繁殖和换毛长日照动物:在温带和高纬度地区许多鸟兽在春夏之际白昼逐渐延长的季节繁殖后代。

如雪貂、野兔。

短日照动物:一些动物只有在白昼逐步缩短的秋冬之际才开始性腺发育和进行繁殖。

如绵羊、山羊和鹿。

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生产上和虫害预报有何意义?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程度;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生态学简答题

生态学简答题
②水分,可直接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同时影响土壤动物的生存和分布;
③空气呈现高二氧化碳低氧气,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和活动,进而影响植物营养状况;
④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导致土壤动物产生行为适应变化。
8. 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与生物的关系。
答:大气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关系到生物生存,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不同植物利用二氧化碳的效率不同。氧气是动物生存的必需条件(厌氧动物除外),动物能量代谢要消耗氧。大气压氧分压随着海拔升高而下降,高海拔低氧是内温动物生存的限制因子,内温动物对高海拔低氧的适应表现在加大了呼吸深度,增加了肺泡气体弥散能力,增加了组织肌红蛋白数量,增加了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浓度,提高携氧能力。
4. 生物对光照会产生哪些适应?
答:光照有日周期和年周期的变化,日照长短对生物起了信号作用,导致生物出现日节律性的与年周期性的适应性变化其中有:
1)、生物的昼夜节律;
2)、生物的光周期现象:1)、植物的光周期现象:a、长日照植物 b、短日照植物c、中日照植物 d、日中性植物
它对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①对已退化的生态系统,经人为修复使其负反馈系统恢复正常,生态系统就能得到修复。②在生态系统的利用中,不能超过其生态阈值,否则负反馈作用下降,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③生物多样性愈高,结构愈复杂,负反馈功能就愈强,生态平衡就愈稳定。因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很重要。
四、问答题(每题10分)
1. 比较三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答: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田间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野外的研究方法是首先的,并且是第一性的。采集数据时误差较大,而且野外条件下影响因子很多我们关注的未必就是关键性的因子,从而得出不正确结论。

05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因素

05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因素
?非平衡说认为组成群落的物种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自然界中的群落不存在全局稳定性存在的只是群落的抵抗性群落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和恢复性群落在受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3.3.3 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因素
• 1. 生物因素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2. 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3. 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 4. 岛屿与群落结构
6. 平衡说与非平衡说
• 平衡说认为共同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物种 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生物群落为存在于不 断变化着的物理环境中的稳定实体。主导 思想:共同生活的种群通过竞争、捕食和 互利共生等种间关系而形成相互牵制的整 体, 导致生物群落具有全局稳定性特点;在 稳定状态下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各种群数量 都变化不大;群落的变化是由环境的变化, 即所谓的干扰所引起的。
• 非平衡说认为,组成群落的物种始终处在 不断的变化之中,自然界中的群落不存在 全局稳定性,存在的只是群落的抵抗性(群 落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和恢复性 (群落在受 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非平衡说 的重要依据就是中度干扰理论。
• 平衡说和非平衡说的区别:
• 注意焦点 平衡说的注意焦点是系统处于平 衡点时的性质,而对于时间和变异性注意 不足;非平衡说则把注意焦点放在离开平 衡点时系统的行为变化过程,特别强调时 间和变异性。
4. 岛屿与群落结构
• (1) 海岛的种数-面积关 系
• 岛屿面积越大,生物种 数越多 ,可用方程描述 :
S = cAz
或 lgS = lgc + z (lgA)
式中:S= 种数,A= 面 积,z和c为两个常数。
• 岛屿面积越大其生物种 数越多, 称为岛屿效应。
Galapagos群岛陆地植物 种数与岛面积的关系
1. 生物因素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1) 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竞争可导致生态位的分化。 • 群落中的种间竞争常出现在同资源种团和

群落生态学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群落生态学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苇莺
丘鹬
榛鸡
水生植物群落的成层性
主要与光照、 温度、食物和 溶氧量有关
– 挺水草本层、 飘浮草本层、 水面高草层、 沉水漂草层、 沉水矮草层、 水底层
漂浮动物 浮游动物、 游泳动物、 底栖动物、 附底动物、 底内动物
60
三、 群落的水平结构
• 概念:群落中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不均匀 配置,使群落表现出斑块相间的外形。
D=1-ΣPi2
– Shannon-Weiner指数
H =-ΣPilnPi
– Pielou均匀度指数:E=H/Hmax Hmax为群落可能的最大多样性指数:Hmax=LnS
39
0(0.00) 50(0.50) 1(0.01)
100(1.00) 50(0.50) 99(0.99)
多样性指数计算 ln2=0.69 ln0.01=-4.605
由于种群本身数量稀少的缘故
– 指示种、特征种
26
阔叶红松林混交林群落的物种(乔木层): 优势种:红松、紫椴 亚优势种: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榆 伴生种:槭、云冷杉 偶见种:落叶松、山杨
群落成员型的确定--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 多度 (abundance):物种个体数目的多少 • 密度 (density):物种在单位面积或空间上
D(61-80%)
E(81-100%)
• 重要值 (important value)
– IV=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 相对盖度
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 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 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和系统,包括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

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对群落概念的不同认识
Alexander Humboldt:特定的外貌,对生境因素的综合反应 E.Warming:一定的种组成的天然群聚
俄国学派:有机体的特定组合,有机体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
V.E. Shelford: 具有一致的种类组成且外貌一致的生物聚集体 E.P. Odum: 种类外貌一致、具有一定 的营养结构、代谢格局、结构单元、生命部 分
32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生物因素
干扰 空间异质性
岛屿化
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33
生物因素-竞争
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资源利用 → 生态位重叠 →
生态学 (Ecology)
主讲人:唐利洲 Email:tanglizhou@ Phone: 18687447267
1
第三部分 群落生态学 (community ecology)
2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生物群落的概念
群落的种类组成
群落的结构
群落组织—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3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境类型越多
气候稳定学说—进化中,热带的气候最稳定 竞争学说 捕食学说—捕食者的存在将被食者种群数量压低,减轻其种间竞争,
允许更多的被食者种的共存
生产力学说—生产力越高,物种多样性越高
19
种间关联
在一个群落中,如果两个种出现的次数高于期望值,它们就具有正关联。 如果两个种出现的次数低于期望值,则它们具负关联。 种A
•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与优势种,但在
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物种。
•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

保护生物学

保护生物学

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是现代生命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资源,以便人类能够持续地予以利用的科学。

狭义的岛屿:指海洋、江河或湖泊中与大陆完全隔离的、由岩石或/和土壤构成的、高潮时露出水面的部分。

广义的岛屿:自然界中任何呈孤立存在的环境类型,在保护生物学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名词为“生境岛屿”或“栖息地岛屿”(ecological island)。

岛屿生态学(Island ecology):岛屿生态学(Island ecology)是一门比较新的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岛屿上生活的生物与其周围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岛屿的大小与岛屿动植物群落的形成、生物的演化以及生物族群的灭绝的关系等。

岛屿效应:岛屿面积越大种数越多。

岛屿平衡理论:MacArthur和Wilson认为一个岛屿上的物种数实际上是由迁入(immigration)和灭绝(extinction)两者的平衡决定的,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物种不断地灭绝或被相同的或不同的种类所替代。

栖息地异质性假说(Habitat heterogeneity hypothesis):William(1964)认为面积增加包含了更多类型的栖息地,因而应有更多的物种可以存在。

Westman(1983)和Buckley(1982)也认为物种随岛屿面积增加而增加的原因是由于栖息地增加的结果,而不是平衡假说中岛屿面积效应的结果。

随机样本假说(Random sampling hypothesis):认为物种在不同大小岛屿上的分布是随机的,大的岛屿只不过是大的样本,因而包含着较多的物种。

Dunn和Loehle(1988)指出,取样范围会影响物种数一面积的关系。

样本效应:大多数自然保护区,无论其面积大小,实际上都仅仅代表了陆地上某种景观的一个部分而非其整体,换言之,自然保护区是某种生境的一个样本。

短期岛屿化效应:随着周围生境改作农用或者以其他形式被人类利用,适宜这些物种生存的邻近生境随之消失,其结果导致那些对邻近生境有所依赖的的物种会立即消失。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第一章1.生物圈: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称作生物圈。

2.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3.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

4.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5.环境因子: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6.环境因子分为3类:气候类、土壤类和生物类。

7.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该因子就称为限制因子。

8.Shelford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者不能生存。

9.liebig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

10.贝格曼定律: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11.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以减小散热。

12.生态最适点:在由种间竞争条件下,13.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

14.内稳态:即生物控制自身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

15.光补偿点: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耗相平衡之处。

16.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是到达一定强度,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合作用的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下降,这点称为光饱和点。

17.植物的光周期现象:不同长短的昼夜交替对植物开花结实的影响称为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18.有效积温法则: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各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第二章19.种群:同种生物在特定环境空间内的个体集群。

20.21.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目。

22.单体生物:个体很清楚,各个保持基本一致的形态结构,都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

23.构件生物: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组成的个体。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48学分:3.0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专业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二、课程简介环境生态学属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课。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该课程注重生态学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生态系统生态学;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损伤、生态恢复、生态系统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

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认识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的概念;2.了解环境生态学、生态学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3.理解环境生态学与其他关联学科的关系;4.熟悉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形成与发展1.主要内容: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生态学,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认识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1.主要内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及发展趋势;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

第五章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种间关系和生态演替-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

第五章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种间关系和生态演替-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

第五章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种间关系和生态演替第一节生物群落概述一、生物群落的定义及特征地球上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活着不同生物的组合,所谓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或biocoenosis)是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地理区域或自然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集合体。

这个集合体中的生物在种间保持着各种形式的、紧密程度不同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参与对环境的反应,组成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的成分、结构和机能的“生物社会”。

生物群落由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组成。

群落与环境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共同发展,形成一个自然整体。

由生物群落和它们的环境构成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或者说整个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那一部分就是生物群落。

不过,一个生态系统可能包含有若干不同等级的群落。

因此,生物群落这个概念可以用来指明各种不同大小及自然特征的生物集合。

由于环境可大可小,因此生物群落是一个非常泛指的概念。

人们将那些具有充分大的范围、其组成结构有一定的完整性(有自养成分、异养成分及营养循环功能)可独立存在的生物集合称为主要群落(major community),而将那些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赖于邻近群落(如能量摄取来源于其他群落)的生物集合体称为次要群落(minor community)。

在自然条件下,有的群落的边界较为明显(如池塘、湖泊、岛屿)。

更多的情况是群落之间的环境梯度连续缓慢地变化,群落的边界就不明显(如陆地森林群落和草原群落之间,海洋潮间带与陆地、潮间带与浅海之间的边界)。

虽然群落间常常不存在明显的边界(其中的生物组成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但经过分析,仍然可以把它们划分开来。

所以也可将群落定义为:“群落就是出现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的一群生物,它们彼此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借助生态学调查能够与其他类群相区别”。

群落在外界条件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以相对稳定的组成出现。

群落中各物种间产生很多相互适应的特征(动物与植物、捕食者与被食者、寄生物与寄主、竞争者、同居者等)。

第四章2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园林1

第四章2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园林1

果实大小 3 16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ack
物种多样性
捕 食 者 数 量 物种多样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捕 食 者 数 量
物种多样性
back
二、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中度干扰假说
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 理由:
– 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缺口,如果干扰频繁, 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因而多样性较低。 – 如果干扰间隔期很长,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极期, 多样性也不高。 – 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 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4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 (6)干扰在时空尺度上具有广泛性 • 干扰反映了自然生态演替过程的一种自然现
象,对于不同的研究客体,干扰的定义是有区 别的.但干扰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尺度的各个 空间。 • 在景观尺度上,干扰往往是指能对景观格局产 生影响的突发事件,而在生态系统尺度上,对 种群或群落产生影响的突发事件就可以看作干 扰,而从物种的角度,能引起物种变异和灭绝 的事件就可以认为是较大的干扰行为。
四、岛屿与群落结构
3.岛屿群落的进化 • 岛屿的物种进化较迁入快; • 远离大陆的岛屿,特有种比较多, 尤其是扩散能力弱的种 • 岛屿群落有可能是物种未饱和的, 其原因可能是进化的历史较短, 不足以发展到群落饱和的阶段
4.岛屿生态与自然保护
• • • 若每个小保护区支持的都是相同的种,那么大保 护区能支持更多的种 从传播流行病而言,小保护区具有隔离疾病传播 的作用 如果在一个相当异质的区域中建立保护区,多个 小保护区能提高空间异质性,有利于保护物种多 样性 对密度低,增长率慢的大型动物,为了保护其遗 传特性,较大的保护区是必需的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群落是指生态系统中按照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组合而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单位。

群落包括各种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主要由物种组成、物种的数量和分布、物种的相互关系等因素决定。

群落的组成:群落由多种不同的物种组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植物是群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从阳光中获取能量,并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不同植物的存在产生了不同的植物群落,比如森林、草原、沙漠等。

动物是群落中的消费者,它们通过摄取植物或其他动物来获取能量。

动物的存在可以反映群落的结构和稳定性,包括食物链、食物网、生态位等。

微生物是群落中微小但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它们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参与物质循环、分解有机物,对群落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反映了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数量的分布。

群落的结构包括不同生物种类的数量、比例、密度和分布等特征。

物种数量的分布通常遵循物种多样性的原则,即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

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存在的物种的种类数量,物种均匀度指的是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的均匀程度。

群落结构还与物种之间的空间竞争、资源利用、共生关系等因素相关。

群落的相互关系:群落中的生物种类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

其中包括竞争、共生、捕食、掠食等。

竞争是物种之间争夺有限资源的过程,包括光、水、营养物质、空间等。

共生是指两个物种之间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关系,如植物的根部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形成的共生关系。

捕食是指一个物种捕食另一个物种以获取能量和养分,如食草动物和肉食动物之间的关系。

掠食是指强者捕食弱者的关系,如食物链中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

群落的稳定性:群落的稳定性是指群落在外界环境变化时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群落的稳定性主要由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相互关系等因素决定。

物种多样性可以提高群落的稳定性,因为物种多样性可以减少一些物种灭绝对整个群落的影响。

生态学第三章 第四节

生态学第三章 第四节
• 随岛距大陆的距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近到远,平衡点的种数逐渐降 低 大岛比小岛能“供养”更多的种
3. 岛屿和集合种群 4.岛屿群落的进化:
岛屿的物种进化较迁入快,而在大陆,迁入 较进化快 。特有种。 5.岛屿生态与自然保护:
一般说来,保护区面积越大,越能支持或 “供养”更多的物种数 。
六、一个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多样性 较低 干扰间隔时间长,演替发展到顶极期,则多样性也 不很高 中等程度的干扰,才能使群落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 它允许更多物种入侵和定居
Connell’s 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The number of species in a community is
maximal at intermediate levels of disturbance.
5.干扰理论与生态管理
干扰理论对应用领域有重要价值。如要保 护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就不要简单地排除干扰, 因为中度干扰能增加多样性。
自然保护、农、林、野生动物管理
四、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 环境的空间异质性愈高,群落多样性也愈高 • 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 • 植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
小演替
条件
有许多侵入和耐受断层能力 随机
进入后能阻止其他种的进入
中彩
3.断层与小演替
可预测的,有规律性。新打开的断层常常被扩 散能力强的一个或几个先锋种所入侵。
开始多样性较低 中期多样性增加 顶级期多样性降低 4. 断层形成的频率(中度干扰假说)
不同程度的干扰,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不同的 群落在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
第四节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导学教程》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讲义:第九单元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导学教程》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讲义:第九单元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2)寄生和共生都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主要区分是看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寄生)还是对双方都有利(共生)。
3.群落的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
1.正误推断
(1)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2022·江苏卷)(√)
(2)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水平结构(2021·海南卷)(√)
解析由图可知,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噬菌体与细菌为寄生关系,不是捕食关系;图丙中试验初期,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较少,故种内互助和竞争并存,随着种群X个体数量的增加,其种内斗争加剧。
答案B
2.(2022·萧山模拟)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争辩小组在四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等量的三种蝌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三种蝌蚪的存活率如图,下列推想不合理的是
(3)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2022·广东卷)(×)
(4)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2022·全国卷)(×)
(5)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洁(2022·海南卷)(×)
(6)一块农田中的田鼠和杂草属于竞争关系(2022·全国卷)(×)
(7)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②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
B图: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1.种间关系
(1)下列曲线中,属于捕食关系的是③,属于竞争关系的是②⑤,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④,属于寄生关系的是①。
(2)种间关系实例:狼和兔的关系对应的曲线是③,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关系对应的曲线是①,根瘤菌和大豆的关系对应的曲线是④,一片草原上的羊和牛的关系对应的曲线是⑤。

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简答题)

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简答题)

1.比较三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答: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田间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野外的研究方法是首先的,并且是第一性的。

但是采集数据时各种误差较大,而且野外条件下影响因子很多我们关注的未必就是关键性的因子,从而得出不正确结论。

实验研究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实验研究的优点是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分析比较可靠,重复性强,但实验室条件不可能完全模拟野外自然状态,因此这些数据的规律在野外条件下可能不成立。

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研究是理论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模型研究的预测,必须通过现实来检验其预测结果是否正确,同时,也可以通过修改参数再进行模拟,使模型研究逐步逼近现实。

同样的原因,模型关注的通常也是一些因子而不是全部,结论只是近似而达不到准确。

2.生物对极端高、低温会产生哪些适应?答:生物对低温适应的生理变化表现如下:在低温下生活的植物,通常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低植物的冰点,使细胞液冰点常在-5—-1°C,增加了抗寒防冻力;动物中鱼类通过依赖同功酶参与调解激活代谢来适应寒冷;生活在温带及寒带小型鸟兽之类的哺乳动物在寒冷季节通过依靠生理调节机制,增加体内产热量来增加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包括增加基础代谢产热和非颤抖性产热,颤抖性产热只在急性冷暴露中其非常重要作用;北方内温动物对寒冷的适应的另一种生理表现为异温性,除此之外还有迁徙和集群方面等等。

生物对高温的适应生理适应表现如下: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这有利于减慢代谢率,增加原生质的抗凝剂能力。

其次,靠旺盛的的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过热。

动物对高温适应的重要途径是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在高温炎热的时候,将热量储存于体内,使体温升高,等夜间环境温度降低时或躲到阴凉处后,再通过自然的对流、传导和辐射的方式将体内的热量释放出去。

3.生物对光照会产生哪些适应?答:光照有日周期和年周期的变化,日照长短对生物起了信号作用,导致生物出现日节律性的与年周期性的适应性变化其中有:1)、生物的昼夜节律;2)、生物的光周期现象:1)、植物的光周期现象:a、长日照植物 b、短日照植物c、中日照植物 d、日中性植物2)、动物的光周期现象:a、繁殖的光周期现象b、昆虫滞育的光周期现象c、换毛与换羽的光周期现象d、动物迁徙的光周期现象4.简述陆地上水的分布及规律?答:陆地上的水分布不均匀,潮湿冷空气遇冷形成降雨,降雨是陆地上重要的降水,占绝大部分,而在高纬度地区,降雪是主要的水分来源之一。

第六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生态演

第六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生态演

(二)、种类组成相似性分析
相似性系数(index of similarity):是测量群落间或样方(plot) 间种类组成上的相似程度的指标。
2c S 100 ab
其中: a:样方1中的种类数 b:样方2中的种类数
c:两个样方共有的种类数
三、平行群落与生态等值
1、平行群落(parallel communities): 即生态上和分类上 很相似的种常在不同海区的同一类型的底质中出现。这 些平行的生物群落常由同一属的种类占据优势地位,它 们具有相似的生态位。
视研究范围指明各种不同大小及自然特征的生物集合。
生物群落的界限:界限明确;界限不明确。
生物群落的属性:只有在群落水平上才表现出来的属性,包括:
1、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 2、控制群落特性的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 3、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相对丰盛度(relative abundance); 4、群落的营养结构(trophic structure)、空间结构(space structure)和群落的演替(community succession)。 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相互适应-- 相对稳定
外界因素变化或者内部矛盾爆发--生态演替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具有一些比种群更高层次的群体特征 1、一个群落中的所有生物在生态上是相互联系的;
2、群落与其环境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3、群落中的各个成员对于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是不等的; 4、群落具有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5、群落结构松散性和边界具有模糊性; 6、群落的演替特征。
H ' Pi * log 2 Pi
i 1
S

环境生态学课后题答案[1]

环境生态学课后题答案[1]

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怎样划分的2.什么是环境生态学及其研究内容对象定义: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科学。

研究内容: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3.环境生态学产生与发展过程。

4.当今世界上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有机物的污染5.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全球化;综合化;社会化;高科技化;累积化;政治化。

6.名词及术语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生态学,环境危机,地球温暖化,臭氧层空洞,酸雨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或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不利反馈。

生态破坏: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

环境污染:因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环境生态学:研究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科学。

环境危机:由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导致地区性、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环境功能的衰退或破坏,从而严重影响和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地球温暖化:臭气层空洞: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当其进入平流层后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分解产生氯游离基,游离基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浓度减少,从而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

酸雨:PH值小于的降水。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什么是生物的协同进化举例说明。

生物的协同进化主要是由于生物个体的进化过程是在其环境的选择压力下进行的,而环境不公包括非生物因素,也包括其他生物。

岛屿物种的形成和岛屿的群落结构

岛屿物种的形成和岛屿的群落结构

物种共存与竞争
物种多样性
01
岛屿上通常有多种生物共存,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
竞争排斥
02
在有限的资源下,物种之间可能存在激烈的竞争,导致某些物
种被排除。
协同进化
03
在长期共存过程中,物种之间可能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关系。
PART 04
岛屿物种保护与可持续发 展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物种适应
物种适应是指一个物种为了适应环境而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形态和行为上的变化 。在岛屿上,由于生态环境相对单一,物种适应的过程可能更加明显和快速。
岛屿上的物种适应主要包括对食物、水分、栖息地等方面的适应。例如,一些植 物可能会发展出更大的叶子来吸收更多的阳光,一些动物可能会发展出更强的跳 跃能力来逃避捕食者。这些适应性的变化有助于物种在岛屿上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岛屿 物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 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物种保护的重要性
1 2 3
维持生态平衡
岛屿物种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岛屿 物种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防止生态崩溃。
生物多样性保护
岛屿物种通常具有独特的生态和进化特征,保护 这些物种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科学研究 和生态旅游。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岛屿物种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和其他资源,保 护岛屿物种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岛屿上的生物群落动态也受到许多因 素的影响,包括气候的变化、海平面 的变化和地质历史等。
PART 03
岛屿生态系统的特征
REPORTING
WENKU DESIG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化中的族群虽然分开,但 是相邻;从一极端到另一极端之间的 各族群都有些许不同,但彼此相邻的 两族群之间仍能互相杂交;不过,在 两边最极端的族群已经差异太大而形 成不同的种类
返回
2018/9/14 11
3.岛屿物种的形成
生物学家早就把岛屿当做了解生 命分异的天然实验室。从这些研究中 获得的一个结论是,偏远群岛上的生 命是在移居生物由大陆向岛屿的简单 的单向流动中积累起来的。
9/14/2018 2018/9/14
21
• 非平衡学说的主要依据就是中度干扰理论。该学说认 为,构成群落的物种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群落不能达 到平衡状态,自然界的群落不存在全局稳定性,有的 只是群落的抵抗性(群落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和恢 复性(群落在受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 比较平衡学说和非平衡学说,除对干扰的作用强调不 同以外,一个基本的区别是:平衡学说的注意焦点是 系统处于平衡点的性质,而对于时间和变异性注意不 足;而非平衡学说则把注意的焦点是系统在平衡点周 围的行为变化过程,特别强调时间和变异性。两个学 说另一重要区别是把群落视为封闭系统还是开放系统。
岛屿物种的形成及岛屿群落结构
1
岛屿物种的形成
3
岛屿群落结构
一.岛屿物种的形成
1.岛屿的定义 2.物种的形成 3.岛屿物种的形成
返回
2018/9/14 3
二.岛屿群落结构
1.群落的定义
2.岛屿效应 3.岛屿群落结构
返回
2018/9/14 4
1.岛屿的定义
岛屿是岛的总称(岛的面积大,屿 的面积小),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 泊中的四面环水、高潮时露出水面、 自然形成的陆地。彼此相距较近的一 组岛屿称为群岛。
9/14/2018 2018/9/14
16
MacArthur 的平衡说 • 岛屿上的物种数虽决定于岛屿的面积, 但它是物种迁入、迁出和灭亡平衡的结 果,这是一种动态平衡,不断地有物种 灭亡,也不断地由同种或别种的迁入而 补偿灭亡的物种。
9/14/2018 2018/9/14
17
• 岛屿上物种的平衡关系可用图3 — 2说明, 以迁入率曲线为例,当岛上无留居种时, 任何迁入个体都是新的,因而迁入率高。 随着留居种数加大,种的迁入率就下降。 当种源库(大陆上的种)所有的种在岛 上都有时,迁入率为零。灭亡率则相反, 留居种数越多,灭亡率越高。迁入率取 决于岛屿与大陆距离的远近和岛屿的大 小,离大陆较近且面积大的岛,其迁入 率高;远而小的岛,迁入率低。同样, 灭亡率也受岛的大小影响。
2018/9/14
7
9/14/2018 2018/9/14
8
(1)异域种化 同一物种由于地理隔离,分别演化为 不同的物种。 (2)同域种化 同一物种在相同的环境,由于行为改 变或基因突变等原因而演化为不同的 物种。
2018/9/14
9
(3)边域种化 种化过程中,一个小族群由于某种原 因和原来的大族群隔离;隔离时,小族 群的基因经历剧烈变化;当小族群再跟 大族群相遇时,已经形成不同物种。
返回
2018/9/14 5
2.物种的形成
物种形成(speciation)是新物 种从旧物种中分化出来的过程,即 从一个种内产生出另一个新种的过 程。
2018/9/14
6
自然界的物种形成主要有4种模型。 包括异域性物种形成(Allopatric speciation)、同域性物种形成 (Sympatric speciation)、边域性物种 形成(Peripatric speciation)与临域性 物种形成(Parapatric speciation)。
9/14/2018 2018/9/14
20
平衡学说和非平衡学说
• 对于形成群落结构的一般理论,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即平衡学说和非平衡学说。 • 平衡学说认为共同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物种种群处于 一种稳定状态。其中心思想是:①共同生活的物种通 过竞争、捕食和互利共生等种间相互作用而互相牵制; ②生物群落具有全局稳定性特点,种间相互作用导致 群落的稳定特性,在稳定状态下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各 种群落数量都变化不大;③群落实际上出现的变化是 由于环境的变化,即所谓的干扰所造成的,并且干扰 是逐渐衰亡的。因此,平衡学说把生物群落视为存在 于不断变化着的物理环境中的稳定实体。
2018/9/14
12
Filardi和 Moyle通过估计一个泛 太平洋鸟群在时空上的关系来检验这 一假设。它们的分子种类数据表明, 关于岛屿的传统观点(即把岛屿当成 是踏脚石,认为物种是通过以在各个 岛屿上跳跃的方式越过海洋到达大洋 洲及太平洋岛屿的)与事实不符。
2018/9/14
13
实际上,物种向太平洋主要群岛 上的分布是一个物种辐射过程造成的, 这个过程既涉及物种从岛屿向大陆迁 移,也涉及相反的过程(即大陆向岛 屿迁移)。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新物种形成的定义)。
返回
2018/9/14 14
1.群落的定义
• 群落 (Biocoenosis)或称为“生物群落”。 指的是生态学中,在一个群落生境内 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 生物,或曰生物的总合。
• 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水平结 构、时间结构、片层结构。
返回
9/14/2018 2018/9/14
15
9/14/2018 2018/9/14
18
图 3 —2 不同岛上物种迁入率和灭亡率
9/14/2018 2018/9/14
19
• 迁入率曲线与灭亡率曲线交点上的种数, 即为该岛上预测的物种数。根据平衡说, 可说明下列四点:① 岛屿上的物种数不 随时间而变化;② 这是一种动态平衡, 即灭亡种不断地被新迁入的种所代替; ③ 大岛比小岛能“供养”更多的种;④ 随岛距大陆的距离由近到远,平衡点的 种数逐渐降低。
2.岛屿效应
岛屿的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 岛屿由于与大陆隔离,生物种迁入和迁 出的强度低于周围连续的大陆。许多研究证 实,岛屿中的物种数目与岛屿的面积有密切 关系。岛屿面积越大,岛屿上的物种数越多, 岛屿面积与岛屿上物种数的关系可以用简单 方程描述为: S = cAz 或用对数表示:lgS = lgc + z (lgA) 式中:S —— 种数;A —— 面积; z 、c —— 两个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