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五章交变电流1交变电流(4)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2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五章交变电流1交变电流(4)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2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交变电流知识点和测量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1)科普文章:提供一篇关于交变电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科普文章,让学生了解交变电流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 采用生动的图标和颜色,使板书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引入一些与交变电流相关的趣味小故事或实际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提问、小组讨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③ 板书设计应符合教学实际,与课本内容相符。
- 板书内容应与课本保持一致,确保学生能够将板书与课本知识相结合。
- 讲授法:教师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交变电流的核心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交变电流的测量方法。
- 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交变电流的核心知识点,掌握交变电流的测量方法。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 实验观察:安排学生观察交变电流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变化,以及线圈的运动情况。
-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交流电测量方法、实际电路分析等话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电流、电压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交变电流的特性和行为。
f = ω / (2π)
2. 例题二:分析交变电流的特性
题目:已知交流电的电压为U,频率为f,求电流的有效值I'。

13 交变电流 电磁场和电磁波

13 交变电流 电磁场和电磁波

13交变电流 电磁场和电磁波(教案)卢宗长一、 交变电流(一)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闭合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线做匀角速转动时,闭合线圈中就有交流电产生 。

当闭合线圈由中性面位置开始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线速度2'l v ⋅=ω电动势:t nB s t nB l l t nB l v e ωωωωωs i n s i n 's i n 2===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而变的函数是正弦函数:e =E m sin ωt ,其中E m =nBS ω。

这就是正弦交变电流。

通过转动轴而跟磁感线垂直的平面叫中性面。

线圈通过中性面时刻的特点是:磁通量ф的瞬时值最大是BS ,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e 为零,感应电流的瞬时值I 为零。

(二)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1)瞬时值:它是反映不同时刻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正弦交流瞬时值表达式为:t e m ωεsin =,t I i m ωsin =.应当注意必须从中性面开始。

生活中用的市电电压为220V ,其最大值为2202V=311V ,频率为50H Z ,所以其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 =311sin314t V 。

1.有一正弦交流电源,电压有效值U=120V ,频率为f=50Hz 向一霓虹灯供电,若霓虹灯的激发电压和熄灭电压均为U 0=602V ,试估算在一个小时内,霓虹灯发光时间有多长?为什么人眼不能感到这种忽明忽暗的现象? 解:很明显霓虹灯在工作过程中是忽明忽暗的,而熄灭的时间只有1/300s (如图t 2时刻到t 3时刻)由于人的眼睛具有视觉暂留现象,而这个视觉暂留时间约1/16s 为远大于1/300s ,因此经过灯光刺激的人眼不会因为短暂的熄灭而有所感觉。

(2)最大值:也叫峰值,它是瞬时值的最大者,它反映的是交流电大小的变化范围,当线圈平面跟磁感线平行时,交流电动势最大,ωNBS E m =(转轴垂直于磁感线)。

电容器接在交流电路中,则交变电压的最大值不能超过电容器的耐压值。

《第三章 1 交变电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

《第三章 1 交变电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

《交变电流》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交变电流的基本观点和性质。

2. 掌握交变电流的周期、频率等重要参数。

3. 学会用交流电表测量交变电流,并理解其读数方法。

4.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交变电流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和测量方法。

2. 难点:实际生活中的交变电流现象的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材、PPT课件、直流电表、交流电表、电源、导线等实验器械。

2. 准备一些生活中的交变电流图片或视频,用于教室讲解。

3. 设计一些教室互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交变电流的存在和特点,引起学生对交变电流的探究兴趣。

例如:* 家庭用电:交流电的周期性变化使得家庭用电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 电磁炉:利用交变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从而加热食物。

* 交流发电机:利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交变电流。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交变电流?如何描述交变电流?让学生对交变电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讲授新课:通过实验和课件展示,详细讲解交变电流的定义、周期、频率、有效值等观点,并介绍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实验:让学生观察一个简单的交流发电机模型,了解其工作原理。

课件展示:通过动画和图片,展示交变电流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交变电流的特点。

3.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诠释交变电流的观点,并尝试总结交变电流的特点。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实际交变电流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交变电流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交变电流的特点来提高效率或减少能耗。

5. 作业安置:让学生回家后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阅有关交变电流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交变电流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6. 教室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交变电流的重要性和应用,鼓励学生继续探究和学习物理知识。

(完整版)交变电流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完整版)交变电流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交变电流》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甘肃陇西一中唐月有 748100一、教材分析交变电流知识对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有广泛的应用,考虑到高中阶段只对交流电的产生、描述方法、基本规律作简要的介绍,这些知识是已学过的电磁感应的引伸,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开阔学生思路、提高能力是很有好处的.为了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采取从感性到理性、从定性到定量逐渐深入的方法讲述这个问题.教材先用教具演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产生交流电,以展示交流电是怎样产生的.并强调让学生观察教材图5.1-3所示线圈通过甲、乙、丙、丁四个特殊位置时,电流表指针变化的情况,分析电动势和电流方向的变化,这样学生就会对电动势和电流的变化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让学生用右手定则独立分析线圈中电动势和电流的方向.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关于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教材利用上章学过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引导学生进行推导,得出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和最大值的表达式,进而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推出电流与电压瞬时值与最大值的表达式。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交变流电。

并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3)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及中性面的准确含义。

(4)知道几种常见的交变电流.如正弦式交变电流、锯齿形交变电流、矩形脉冲电流。

2、过程与方法(1)掌握描述物理量的三种基本方法(文字法、公式法、图象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将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

2、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的图象描述。

难点:1、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2、图象与实际发动机转动时的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

高中物理:交变电流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交变电流教材分析
• 电阻相同时间内产生的 • 焦耳热相等时,称直流 • 电的电压(或电流强度) • 为交流电电压(或电流 • 强度) 的有效值.
有效值:跟交流热效应相等的恒定电流的值 叫做交流的有效值。(计算一个周期就行)
E Em 2
I Im 2
只适用于正弦式的交流电
U Um 2
2.通过例题强调:求热量时用有效值 求电荷量时用平均值
高压输电的意义
有关参考知识
(一)交流输电 存在的问题
电缆输电时,心线与地间有较小的容抗 并网供电各个电站相位要同相
1.直流输电技术难点:
换流(交、直流电的互换)
(1).输电前要将交流变为直流
整流
(2).输电后要将直流再还原为交流
逆变
2.直流输电首先应用在海底电缆输电问题
(二).有关变压器: 1.理想变压器的线圈看作一个电感元件,忽略其导线的电
本章实验素材特别丰富,如何通过这一些实 验,让学生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这是值得我们去 探索的问题。
二.知识结构与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交变电流
一课时
描述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 一课时
第二单元: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
一课时
第三单元: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 习题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三.教学建议
一单元:交变电流 1.实验导入 手摇发电机模型 ①小灯泡一闪一闪发光(电流大小在变) ②直流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电流方向在变) ③用示波器观察电压电流的波形
r
400V
用户
r
若采用10kv高压送电,用户得到的
电功率、电压又是多大?
用电器
P损=I2R=R(P送/U送 ) 2 ≠U送2/R
增加一个演示
S
S

3交变电流 教学设计说课稿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3交变电流  教学设计说课稿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3.1 交变电流》一、教材分析①本节课主要介绍交变电流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类型,为后续学习交变电流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②教材突出了交变电流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认识到交变电流的广泛应用。

③本课程涉及到数学知识,如正弦函数、平均值等,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④教材通过实例和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交变电流的概念和特点。

二、学情分析①学生已掌握直流电流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物理学基础,有利于学习交变电流的相关知识。

②学生对交变电流的概念和应用场景有一定了解,但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③学生对于涉及数学知识的部分可能存在困惑,需要教师引导和解答。

④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实验环节加强指导和训练。

三、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①培养学生理解交变电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明确其与直流电流的区别。

②使学生了解交变电流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交变电流的广泛应用。

③引导学生探究交变电流的类型,如正弦交变电流、方波交变电流等。

2.科学思维①教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交变电流的特点,如正弦函数、平均值等。

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原理分析交变电流的产生和传输过程。

③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直流电流和交变电流,理解二者的优缺点。

3.科学探究①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交变电流的产生和特点,培养动手能力。

②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比较不同类型交变电流的特点。

③引导学生关注交变电流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①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交变电流现象的精神,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②教导学生遵循科学方法和实验规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验安全意识。

③鼓励学生关注电能的节约使用和可持续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理解交变电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其与直流电流的区别。

②学习交变电流的类型,如正弦交变电流、方波交变电流等。

③了解交变电流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广泛应用。

高中物理17.1-17.2《交变电流、电磁场电磁波》教案(旧人教选修3)

高中物理17.1-17.2《交变电流、电磁场电磁波》教案(旧人教选修3)

第十七章 交变电流电第一节、第二节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十七章 交变电流电 第一节、第二节二. 知识要点:1. 知道什么是交变电流,了解正弦式电流的产生原理2. 知道什么是中性面3. 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会用图像法表示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4. 理解什么是交变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5. 理解交变电流的周期、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我国生产和生活用电的周期(频 率)的大小三. 疑难辨析:1. 电流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电流叫交流电。

大小改变方向不变的电流不是交流。

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四个过程(线圈bc 、da 始终在平行磁感线方向转动,因而不产生感应电动势,只起导线作用)(1)线圈平面垂直于磁感线(a 图),ab 、cd 边此时速度方向与磁感线平行,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没有感应电流。

这时线圈平面所处的位置叫中性面。

中性面的特点: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小为零,感应电流为零。

(2)当线圈平面逆时针转过900时(b 图),即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ab 、cd 边的线速度方向都跟磁感线垂直,即两边都垂直切割磁感线,这时感应电动势最大,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也最大。

(3)再转过900时(c 图),线圈又处于中性面位置,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

(4)当线圈再转过900时,处于图d 位置,ab 、cd 边的瞬时速度方向,跟线圈经过图(b )位置时的速度方向相反,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也跟在(图b )位置相反。

(5)再转过900线圈处于起始位置(e 图),与a 图位置相同,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

小结:线圈平面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因此线圈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如何变化呢?在场强为B 的匀强磁场中,矩形线圈边长为L ,逆时针绕中轴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 。

交变电流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教案).docx

交变电流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教案).docx

第五章 交变电流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交变电流 (1学时)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1学时)习题课 (1学时)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1学时)变压器 (2学时) 电能的输送 (1学时)§5.1交变电流 I 教材分析交变电流是生产和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电流,而正弦电流又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

正弦式 电流产生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所以本章是前一章的延续和发展,是电磁感应 理论的具体应用。

另一方而,本节知识是全章的理论基础,由于交变电流与直流不同,因此 它对各种元件的作用也不同。

正因为交变电流的特殊性,才有了变压器及其广泛的应用。

所 以,本节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课标要求]1. 知道交变电流,了解交流发电机产生交变电流的过程。

2. 能用函数式和图象描述交变电流。

[教学重点]1. 运用电磁感应的基本知识,分析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2. 认识交变电流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n 教学建议一、交变电流的概念[演示]用示波器观察直流和交变电流的波形,让学生获得 一定的感认识① 观察直流电,X 扫描置于10〜100Hz 档,Y 衰减 置于X 10档,扌巴“DC 、AC”开关置于“DC”位置,闭 合开关S,调节滑片P,可以看到扫描线为一直线且上、 下移动.② 观察交流电,把电池改为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 电压选择2V 或3V,把“DC 、AC”开关置于“AC”位 置,调节滑片P 至适当位置,调节Y 轴增益旋纽及X 轴扫描微调旋纽,使屏幕出现1一2周期正弦波形。

也可以直接观察示波器内捉供的50Hz 正弦交流波形。

总结: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课时分配建议: 第1单元 §5」§5.2第2单元 § 5.3 第3单元§ 5.4 § 5.5[举例]下列电流中哪些属于交变电流?()1 .中性面:与磁感垂直的平面称为中性面。

2. 思维过程:(逐步分析线圈转动一周过程中,线圈中电流方向及大小变化情况)(1) 图5.1-3中,甲图所示时刻线圈中电流为多大?在线圈由甲转到乙的过程中,AB 中电流向哪个方向流动?大小如何变化?到乙图所示时刻,线圈中电流大小有何特点?(2) 在线圈由乙转到丙的过程中,AB 中电流向哪个方向流动?大小如何变化?到丙 图所示时刻,线圈中电流大小有何特点?(3) 在线圈由丙转到丁的过程屮,AB 屮电流向哪个方向流动?大小如何变化?到丁 图所示时刻,线圈中电流大小有何特点?(4) 在线圈由丁转到甲的过程中,AB 中电流向哪个方向流动?大小如何变化? (5) 大致画出通过电流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交变电流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教案).docx

交变电流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教案).docx

第五章 交变电流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交变电流 (1学时)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1学时)习题课 (1学时)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1学时)变压器 (2学时) 电能的输送 (1学时)§5.1交变电流 I 教材分析交变电流是生产和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电流,而正弦电流又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

正弦式 电流产生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所以本章是前一章的延续和发展,是电磁感应 理论的具体应用。

另一方而,本节知识是全章的理论基础,由于交变电流与直流不同,因此 它对各种元件的作用也不同。

正因为交变电流的特殊性,才有了变压器及其广泛的应用。

所 以,本节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课标要求]1. 知道交变电流,了解交流发电机产生交变电流的过程。

2. 能用函数式和图象描述交变电流。

[教学重点]1. 运用电磁感应的基本知识,分析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2. 认识交变电流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n 教学建议一、交变电流的概念[演示]用示波器观察直流和交变电流的波形,让学生获得 一定的感认识① 观察直流电,X 扫描置于10〜100Hz 档,Y 衰减 置于X 10档,扌巴“DC 、AC”开关置于“DC”位置,闭 合开关S,调节滑片P,可以看到扫描线为一直线且上、 下移动.② 观察交流电,把电池改为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 电压选择2V 或3V,把“DC 、AC”开关置于“AC”位 置,调节滑片P 至适当位置,调节Y 轴增益旋纽及X 轴扫描微调旋纽,使屏幕出现1一2周期正弦波形。

也可以直接观察示波器内捉供的50Hz 正弦交流波形。

总结: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课时分配建议: 第1单元 §5」§5.2第2单元 § 5.3 第3单元§ 5.4 § 5.5[举例]下列电流中哪些属于交变电流?()1 .中性面:与磁感垂直的平面称为中性面。

2. 思维过程:(逐步分析线圈转动一周过程中,线圈中电流方向及大小变化情况)(1) 图5.1-3中,甲图所示时刻线圈中电流为多大?在线圈由甲转到乙的过程中,AB 中电流向哪个方向流动?大小如何变化?到乙图所示时刻,线圈中电流大小有何特点?(2) 在线圈由乙转到丙的过程中,AB 中电流向哪个方向流动?大小如何变化?到丙 图所示时刻,线圈中电流大小有何特点?(3) 在线圈由丙转到丁的过程屮,AB 屮电流向哪个方向流动?大小如何变化?到丁 图所示时刻,线圈中电流大小有何特点?(4) 在线圈由丁转到甲的过程中,AB 中电流向哪个方向流动?大小如何变化? (5) 大致画出通过电流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交变电流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交变电流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3.1 交变电流》一、教材分析①介绍交流电的特点和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交流电的周期性变化和频率。

②讲解交流电的传输方式和电源变压器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电能传输的过程和原理。

③介绍交流电的测量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④讲解电感和电容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

二、学情分析①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于电学基础概念和电路分析方法掌握不够扎实。

②学生对于交流电的特点和传输方式理解不深,对于电源变压器和交流电路的作用和性能缺乏认识。

③学生对于电感和电容的原理和应用不够熟悉,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

④学生需要培养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能力,了解实际生活中的交流电应用和问题。

三、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①理解交流电的周期性变化和频率,了解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②认识电路分析的方法和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作用和性能。

③了解电能的传输和利用方式,以及相关的物理原理和规律。

2.科学思维①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归纳、推理和实验探究等方面。

②让学生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和作用,认识到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③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探究,以及创新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3.科学探究①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了解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作用和性能。

②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的交流电应用和问题,如电源适配器的设计和故障排查等。

③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如对于电容和电感的实验研究和探究等。

4.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态度与责任①在学习交变电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守则,保持实验现场的整洁和安全,并遵守相关的电器使用规定,做到安全使用电器,避免发生意外。

②鼓励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关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培养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

③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社会价值,关注能源的供需状况,探究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电力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关注国家发展、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高中物理_1 交变电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1 交变电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课题:交变电流课型:新授课探究式学习§5.1交变电流【课程标准分析】1.会观察电流、电压的波形图,理解交变电流直流的概念,会区别交变电流和直流.2.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3.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会写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知道交变电流的峰值、瞬时值的物理含义.本节讲述的交变电流的知识,是第四章“电磁感应”知识的具体应用。

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交变电流主要是应用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

本节也是《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是学生了解到,不仅有大小和方向不变的电流,还有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发生变化的交变电流,交变电流与恒定电流有相似的地方,也有自己特殊的规律。

【教材分析】交变电流是生产和生活中最常见到和用到的电流,而正弦式电流又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

正弦式交变电流产生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所以本章是前一章的延续和发展,是电磁感应理论的具体应用。

在教材设计方面,采取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定性到定量逐渐深入的方法讲述这个问题。

教材在电磁感应部分学习的都是方向和大小基本不变的感应电流,但在此章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教材是这样展开的:先用教具演示交流电是怎样产生的:让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并强调让学生观察教材当线圈通过甲、乙、丙、丁四个特殊位置时,电流表指针变化的情况,分析电动势和电流方向的变化,这样学生就会对电动势和电流的变化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接下来让学生用右手定则独立分析线圈中电动势和电流的方向,这样能让学生讲练结合,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至于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和最大值的表达式,正好利用上一章所学内容,借助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推出电流与电压瞬时值与最大值的表达式。

本节知识是全章的理论基础,由于交变电流与直流不同,因此,它对各种元件的作用也不同。

正因为交变电流的特殊性,才有了变压器及其广泛的应用。

交变电流说课稿

交变电流说课稿

交变电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交变电流”。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交变电流”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流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这部分知识不仅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和延伸,也为后续学习电磁波、变压器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交变电流的概念,然后从交变电流的产生、变化规律、图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让学生对交变电流的产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和直流电路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交变电流的概念较为抽象,其变化规律和图像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交变电流的概念,知道交变电流与直流的区别。

(2)掌握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能够描述交流发电机中线圈转动过程中磁通量、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变化规律。

(3)理解正弦交变电流的表达式和图像,会用正弦函数表达式和图像描述交变电流。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对交变电流图像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交变电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和变化规律。

(2)正弦交变电流的表达式和图像。

2、教学难点(1)理解交变电流产生过程中磁通量、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变化关系。

高中物理_交变电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交变电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交变电流》教学设计课题交变电流使用年级高二时间地点流程具体内容方法指导教材分析与备课交变电流是生产和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电流,本节是全章的理论基础,是上一章的延续和发展,又是后几节变压器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1.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3.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及中性面的准确含义。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1.掌握描述物理量的三种方法:文字、公式、图象法;2.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体验实验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对新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交变电流产生原理和变化规律,中性面,瞬时值,峰值。

难点是对交变电流产生原理的理解。

学生对直流电的学习有一定基础,对交流电了解仅限于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对两种电流的区别不明确。

本节采用演示实验、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法完成教学。

依据考纲确立目标学习过程与目标达成采用的主要教学流程是:环节一、观察演示实验,得到交变电流的概念。

实验器材:电池、滑动变阻器、示教电流表、手摇式发电机、电键、发光二极管、导线若干。

1、分别用给发光二极管供电。

2 分别用干电池、手摇交流发电机给灵敏电流计供电。

组织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得出交变电流和直流的区别,让学生总结交变电流和直流的定义。

即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为交流,反之为直流。

利用投影展示220V交变电流和恒定直流的电压和时间的图像波形,进一步加深对交变电流和直流的认识。

提出问题:手摇发电机式怎样产生交变电流的哪?环节二、交变电流的产生首先介绍手摇发电机的构造,并利用投影展示手摇发电机的三维立体图。

告诉学生实际发电机要复杂的多,课本的图5.1—3是我们为了研究问题方便,抽象出来的理想化模型。

(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是这节的难点,我采取由感性到理性,由定性到定量,逐步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维,通过生生合作,师生交流,教师点拨达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交变电流+教学设计 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交变电流+教学设计 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1课时 3.1《交变电流》1.课时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认识交变电流,知道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是正弦式交变电流,会用图像和公式描述正弦式交变电流。

2、经历建立正弦式交变电流模型、用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理得出正弦式交变电流方向和大小的规律的过程,体会建立模型与推理分析的思维方法。

3、了解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各种发电机的区别在于机械能产生的形式不同。

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为:本条目要求学生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和交变电流的基本特征,属于了解水平。

学生应该从交流电的产生实验中明确,交流电的产生原理是电磁感应,知道交流电是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学生能够根据交流电的特征,会用函数表达式来描述交变电流。

本章内容包括交变电流的规律,变压器模型及远距离输电模型,与之前所学内容构成完整的“电磁感应及其应用”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作为本章的第一节,本节内容既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巩固提升,又是为后面交变电流的描述做前期铺垫,是学生把知识从理论层面到应用层面的过渡,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从学生采访的实例反映的社会问题入手,以此创立与本单元知识密切相关的挑战性大任务,并分解为与每一章节相对应的子任务。

在逐层探究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2.课时学情分析:在之前的教材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公式、也会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右手定则来判定电流的方向。

但对于在实际电路中具体分析上述知识的能力尚且不足,也不能把上述知识形成体系、综合处理解决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引导。

3.课时学习重点:1、直流和交流的概念。

2、对特殊位置进行进行定性分析,得到交变电流的规律。

3、通过对一般位置的推导,能定量得到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

4.课时学习难点:对一般位置定量计算电动势的表达式。

5.课时学习目标:核心知识素养:交变电流的特征和规律物理观念:通过对交变电流的认识,深化物质观念;了解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科学思维:经历建立正弦式交变电流模型、用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理正弦式交变电流方向和大小的规律的过程,体会建立模型与推理分析的思维方法科学探究:分析发电机电动势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并能基于结果分析模拟发电机发电图像不是正弦的原因。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第十三章 交变电流 电磁场和电磁波》教案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第十三章 交变电流 电磁场和电磁波》教案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备课指要教学建议1、对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的研究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电磁感应知识的应用过程。

2、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是理解正弦交变电流规律的根底,正弦交变规律是理解交变电流的描绘的根底。

3、复习正弦交变电流的规律时要注意将公式,图象以及详细产生过程相结合。

4、要注意交变电流的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的定义以及实际意义,尤其是在有效值的定义中要体会用到的等效思想。

5、注意区别交变电流的瞬时值,有效值以及平均值的详细含义及用法。

案例导入例1一个面积为S 的矩形圈在匀强磁场中以其一条边为转轴做匀速转动,磁场方向与转轴垂直。

线圈中感应电动热e 与时间是是t 的关系如图13-45-1所示。

感应电动势最大值和周期可由图中读出,那么磁感应强度B=。

在t=12T 时刻,线圈平面与磁感应强度的夹角等于。

【分析】由交变电流规律知,不管线圈从何处旋转,都是在中性面处电动势为零,在与中性面垂直处电动势最大,最大值为Em=NBSω。

由图可知t=0时刻,线圈在与中性面垂直处,所以瞬时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应为e=Emcosωt=NBSωcosωt。

根据这个规律,即可求解。

【解答】〔1〕由Em=NBSω及T πω2=知B=S N EmT π2,这里N=1,故正确答案为S EmT π2。

〔2〕如图13-45-2所示,t=12T 时,线圈转过的角度6122ππωθ=⨯==T T t ,即θ=30°〔答150°也算对〕。

【答案】〔1〕S EmT π2;〔2〕30°〔或者者150°〕【归纳】该题的解题根底是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

通过此题可以很好的复习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及规律。

例2一阻恒定的电阻器,当两端加上10V 的直流电压时,测得它的功率为P ;当两端加上某一正弦交变电流压时,测得它的功率为2P 。

由此可知该交变电流电压的有效值为 V ,最大值为V 。

高中物理_交变电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交变电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物理_交变电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导⼊新课(⽤时约2分钟)教师活动学⽣活动实验:请同学观察⽩炽灯丝在磁铁作⽤下的运动情况。

1.观察实验,同时思考其中的原因。

2.认真观看⼤屏幕,阅读“学习⽬标”。

【教学设计说明】通过实验,从感性认识的层⾯接触交变电流,活跃课堂⽓氛,设置悬念,激发学⽣学习兴趣。

(⼆)科学探究,学习新知(⽤时约30分钟)1.演⽰实验,学习什么是交变电流。

教师活动学⽣活动1.教师演⽰⼲电池实验,使学⽣观察⽰波器中光点的移动。

2.教师演⽰⼿摇发电机模型,使学⽣观察⽰波器中光点的移动。

3.学⽣根据交变电流的定义来辨别与区分。

观看实验,得出直流和交变电流的概念。

对于陈述过程中能否抓住电流的⽅向在做周期性变化来评价学⽣对概念的理解与应⽤能⼒。

【教学设计说明】通过实验,使学⽣得出直流和交变电流的概念,并能区分直流和交变电流。

2.探究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学习正弦交变电流如何产⽣。

教师活动学⽣活动1. 交流发电机由⼏部分组成?2.结合学案上的三个问题,完成表格【问题1】:线圈abcd在磁场中绕oo'轴转动时,哪些边切割磁感线?【问题2】:在线圈转动过程中,哪些位置的磁通量最⼤?哪些位置的磁通量最⼩?【问题3】:在线圈转动过程中,哪些位置的感应电动势最⼤?哪些位置的电动势最⼩?观看⼤屏幕,在教师引导下得出交流发电机的组成部分。

⼩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问题和表格。

学⽣到⿊板前投影展⽰。

3.结合问题,分析中性⾯的特点【问题4】:在线圈转动过程中,哪个位置的感应电动势为零?它叫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中性⾯的特点:线框平⾯与磁感线垂直磁通量φ最⼤E感、I感为零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中性⾯的线圈与磁感线的关系,磁通量的⼤⼩,感应电动势的⼤⼩。

【教学设计说明】通过⼩组讨论,使学⽣明⽩线圈哪些边在切割磁感线,哪些位置的磁能量最⼤和最⼩,感应电动势的最⼤值和最⼩值,初步了解线圈在转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

高二物理电磁感应 交变电流两章的教学建议 北师大版.

高二物理电磁感应 交变电流两章的教学建议 北师大版.

二、楞次定律 1、在探究的基础上如何总结归纳出: 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这个实验较为抽象,且逻辑关系长而 复杂。 (1)实验前的准备:电流流向与电流 表指针偏转的关系 (2)记录表格的设计:最初出现几个 栏目,随着问题研究的深入,增加哪几 个栏目,为什么要加记这个几栏目?
(3)对记录表格的分析:怎样得 出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的得出:由“插入”和 “拔出”入手,导出“抵抗”和“补 充”,最后得出“阻碍”的结论。明 确谁阻碍谁。建议在填写完表格后, 用动画辅助进行归纳。 (4)实验操作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O a d B b Oˊ c
V
R
A
四、容抗和感抗
1、为什么电容器能通交流电?(增加一 个演示)
1
2
2、容抗和感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
五、理想变压器
t
输入 端
输出 端
• 理想变压器 不考虑工作中 的能量损失、线 圈电阻及磁泄漏, 原、副线圈的磁 通变化率相等。 • 由法拉第电磁感 应定律有
(3)理解交流电的有效值。
Um U 2
Im I 2
只适用于正弦交流电。
可增加一个演示,可定性,也可定量:
P P
A
交流调压器
交流调压后整流
例题. 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的 矩形线圈abcd中,ab=cd=50cm, bc=ad=30cm,匝数n=100,线圈 电阻r=0.2Ω,外电阻R=4.8Ω。线 圈在磁感强度B=0.05T的匀强磁场 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转轴OOˊ匀速 转动,角速度ω=100πrad/s。求: (1)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写 出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表 达式;(3)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 流表的示数;(4)此发电机的输 出功率。

高三物理第一阶段高考总复习第十一章 交变电流 电磁场和电磁波教案

高三物理第一阶段高考总复习第十一章 交变电流 电磁场和电磁波教案

第一阶段高考总复习第十一章 交变电流 电磁场和电磁波一、正弦交变电流1. 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当闭合线圈由中性面位置(图中O 1O 2位置)开始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而变的函数是正弦函数:e =E m sin ωt ,其中E m =nBS ω。

这就是正弦交变电流。

2.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规定的:让交流和直流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如果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直流的数值叫做这一交流的有效值。

⑴只有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才一定是最大值的2/2倍。

⑵通常所说的交变电流的电流、电压;交流电表的读数;交流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保险丝的熔断电流等都指有效值。

(电容器的耐压值是交流的最大值。

) 3.正弦交变电流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和平均值正弦交变电流的电动势、电压和电流都有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和平均值的区别。

以电动势为例:最大值用E m 表示,有效值用E 表示,瞬时值用e 表示,平均值用E 表示。

它们的关系为:E =E m /2,e =E m sin ωt 。

平均值不常用,必要时要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直接求:tnE ∆∆Φ=。

特别要注意,有效值和平均值是不同的两个物理量,千万不可混淆。

生活中用的市电电压为220V ,其最大值为2202V=311V (有时写为310V ),频率为50H Z ,所以其电压即时值的表达式为u =311sin314t V 。

例1. 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由B ∥S 的位置开始匀速转动,与它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4.1V ,那么当线圈转过30°时交流电压的瞬时值为__V 。

解:电压表的示数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由此可知最大值为U m =2U =20V 。

而转过30°时刻的瞬时值为u =U m cos30°=17.3V 。

例2. 通过某电阻的周期性交变电流的图象如右。

求该交流电的有效值I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南京市金陵中学物理组一、教材分析这两章知识,是前面学过的电和磁的知识拓展及综合应用,其中电磁波部分也联系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知识,与生活和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但在高中阶段,限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基础,只讲解最必要的基本知识,即:初步介绍交变电流的产生,性质和特点,它的传输和应用;浅显地介绍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定性地介绍了电磁场与电磁波。

《交变电流》实际上是电磁感应现象研究的继续和其规律的具体应用。

从交变电流的产生、交变电流的规律、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等都和楞次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本章教学时,既要注意本章知识所具有的新特点(如周期性、最大值和有效值等,还要时时注意本章知识与电磁感应规律的联系。

本章的重点内容: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和变化规律、交变电流的特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规律、电能远距离的输送。

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决定了本章难点在于: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理想变压器的有关运算,以及远距离输电中损耗的有关讨论。

《电磁场和电磁波》是以前学过的电磁学以及振动和波的延续与补充,同时也为以后学习物理光学作好准备的,由于电磁场理论极为抽象,要求较低,只作科普性的定性介绍。

重点为LC 回路振荡过程的分析、电磁场概念、电磁波及波速。

二、教学建议(一交变电流第一单元:§1——§2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第二单元:§3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第三单元:§4——§5变压器和电能的输送单元复习:1课时第一节、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基本内容: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变化规律、图象教学建议:(1对于交变电流的产生,教材由感性到理性,由定性到定量,逐步深入的讲述,有利于难点的分散。

对于交变电流的产生,尽可能用模型配合讲解,引导学生运用电磁感应中所学的知识来分析线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动势和电流方向的变化的理解,加深对t∆∆Φ=ε的理解。

(2建议利用导线切割磁感线从理论上进行推导出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3图象法是一种重要方法,它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接受,让学生在已有的图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用图象法表示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4本节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很多新名词,如:中性面、交变电流、正弦交变电流、瞬时值、最大值等,让学生明确这些名词的确切的含义。

明确交变电流有很多种,正弦交变电流只是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

【例1】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e-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A 、t 1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B 、t 1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值最大C 、t 3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的绝对值最大D 、每当e 变换方向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值都为最大【例2】交流发电机在工作时的电动势t E e m ωsin =,若将其电枢的转速提高1倍,其它条件不变,则( DA 、2sin0tE ω B 、2sin20tE ω C 、t E ω2sin 0 D 、t E ω2sin 20【例3】有一交变电压的变化规律为(314sin 311V t u =,若将一个辉光电压为220V 的氖管接上此交流电压,则在1s 内氖管发光的时间为多少?(参考答案:0.5s第二节、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基本内容:最大值、有效值、周期、频率教学建议:(1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进有效值的概念?有效值的定义是如何定义的?(抓住三个“相同”(2明确2m I I =、2m E E =、2mU U =只有正弦交变电流才成立,对于非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只能通过有效值的定义来进行求解。

(3明确在实际应用中,交流电器铭牌上标明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交流电流表和交流电压表指示的电流、电压、保险丝的熔断电流都是有效值。

若没有特别说明,提到的电流、电压、电动势时,都是指有效值。

电容器的耐压值是交变电流的最大值。

(4学生灵活运用交变电流中的“四值”(以电动势为例最大值——在研究电容器的耐压值时只能应用最大值; 瞬时值e ——在研究某一时刻线圈受到的电磁力时,只能用瞬时值;有效值E ——在研究交变电流做功、电功率及产生的热量时,只能用有效值; 平均值E ——在研究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时,只能用平均值。

【例4】下图所示是某种型号的电热毯的电路图,电热毯接在交变电源上,通过装置P 使加在电热丝上的电压的波形如右图所示,此时接在电热丝两端的交流电压表的读数为( BA 、110VB 、156VC 、220VD 、311Vt /10-2s【例5】有一个电子器件,当它两端的电压高于100V 时导电,等于或小于100V 时则不导电。

若把这个电子器件接到100V 、50Hz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时,这个电子器件将( CDA 、不导电B 、每秒钟内导电50次C 、每秒钟导内电100次D 、每次导电的时间为0.005s【例6】如图所示,线圈abcd 的面积是0.05m 2,共100匝,线圈电阻为1Ω,外接电阻R=9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T B π1=,当线圈以300r/min 的转速匀速转动时,求:(1若从线圈处于中性面开始计时,线圈转过1/30s 时电动势的瞬时值多大?(2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各是多少?(3从线圈处于中性面开始匀速转动90°的过程中,通过R 的电荷量q 为多少? R 上产生电热Q R 为多少?外力做的功W 为多少?第三节、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流的影响基本内容: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及影响感抗、容抗的因素教学建议:(1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只要求学生定性掌握,教学中应尽可能利用实验现象说明问题,既降低了难度,又符合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

(2“感抗”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回忆已学过的电磁感应知识,进行讨论,由学生独立获得这部分知识,有利于培养能力,也有利于巩固原有的知识结构。

(3“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教学的,适当利用教材给出的模拟图(P220,结合电容的充、放电加以说明。

(4充分重视教材“旁批”,启发学生解释生活现象(例如:用电器接地的必要性。

【例7】下列各图是电子技术中的常用电路,其中乙图中的电容器的电容C 较小,丙图中的电容器的电容C 较大。

a 、b 是部分电路的输入端,其中输入的高频成份用“∽∽”表示,低频成分用“∽”表示,直流成分电路用“—”表示,关于负载电阻R 中得到的电流特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A 、图甲中R 得到的是交流成分B 、图乙中R 得到的是高频成分C 、图乙中R 得到的是低频成分D 、图丙中R 得到的是直流成分第四节、变压器基本内容:变压器的构造、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规律、常见变压器教学建议:(1关于变压器铁芯的作用可以通过实验演示,以强化信息对学生的刺激程度,可以用可拆卸的变压器在正常工作时断开铁芯,观察副线圈的电压或负载电灯的亮度的变化。

(2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要让学生在学习电磁感应的基础上理解互感现象。

这里的关键是明白原线圈和副线圈有共同的铁芯,穿过它们的磁通量和磁通量变化时刻都是相同的。

(3讲清楚理想变压器的概念:①无漏磁②无铜损③无铁损,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变压器的功率、电压及电流关系。

推导电流关系时,一定要从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这个角度,防止学生乱套公式。

1221n n I I =(一原一副、 ++=332211n I n I n I (一原多副。

(4学生对变压器原理和变压器中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的关系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建议引导学生认真讨论章后A 组习题第4题,对学生澄清认识会有所帮助。

学生能应用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功率的基本关系分析解决基本问题。

(5变压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课本中介绍了一些,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进行介绍,或看挂图、照片、实物、网络资料等信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实际知识。

【例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4:1,当导体棒向右匀速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A 1的读数是12mA ,则副线圈中电流表A 2的读数应该为( C 。

A 、3mAB 、48mAC 、0D 、与R 阻值有关【例9】(2004年江苏高考如图所示,一个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220V 的市电上,向额定电压为1.80×104V 的霓虹灯供电,使它正常发光.为了安全,需在原线圈回路中接入熔断器,使副线圈电路中电流超过12mA 时,熔丝就熔断。

(1熔丝的熔断电流是多大?(2当副线圈电路中电流为10mA 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多大?(参考答案:0.98 A 、180 W【例1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中输入电压U 1=3300V ,副线圈两端电压U 2为220V ,输出端连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灯泡L 1和L 2,绕过铁芯的导线所接的电压表V 的示数U =2V ,求:(1原线圈n 1等于多少匝?(2当开关S 断开时,表A 2的示数I 2=5A,则表A 1的示数I 1为多少?(3当开关S 闭合时,表A 1的示数I 1/等于多少? (参考答案:1650V 、0 .33A 、 0.67A【例11】理想变压器初级线圈和两个次级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1760匝、n 2=288匝、n 3=8000匝,电源电压为U 1=220V 。

RL 220Vn 1n 2上连接的灯泡的实际功率为36W ,测得初级线圈的电流为I 1=0.3A ,求通过n 3的负载R 的电流I 3。

第五节、远距离输电基本内容:输电导线上的功率损失及减少功率损失的方法、输电导线上的电压损失及减少电压损失的方法教学建议:(1对于输电导线上的功率的损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从已有的直流电路知识出发,根据线线=(R UP R I P 22=∆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电路上的电压损失,是本教材新增加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对输电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入和更接近实际的认识,知道影响输电电压损失的因素不只一个,分析问题应综合考虑,抓住主要方面。

不必将实际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只要求了解。

(3学生在有关输电问题的计算时,会将输电线的上电压损失△U =U -U ‘与输电电压U 混淆(比如:有的学生会提出P 损=RU2,压越高,损耗越大!问题就在于此。

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分析,教师应该引导而不是单纯讲解,否则事倍功半。

(4处理远距离输电为时,一定要画出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包括发电机、两台变压器、输电线等效电阻和负载电阻,并按照规范在图中标出相应的物理量符号。

运用功率关系、电压关系、电流关系,电流之间的关系最简单,因此求输电线上的电流往往是这类问题的突破口。

(5课本中讲了从减少损失考虑,要求提高输电电压;又讲了并不是输电电压越高越好.希望帮助学生科学地、全面地认识问题,逐步树立正确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节后设的阅读材料《直流输电》既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知识,也是对上述观点的实际的补充和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