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是儒学的世纪,华人的世纪,人类的世纪──我的儒学观──与方克立先生商榷(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说明1,这是1992年6月28我在“儒学及其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组会,和30日在大会发言的综合。是我的儒观的概述。许多观点另有专文。2,《文艺理论与批评》96年3期,发表方克立先生《要注意研究九十年代出现的保守主义思想》,文章在批评了九四、九五年的所谓“保守主义”思潮(我们称之为中坚思想)后说:“而事实上,早就有人打出‘大陆新儒学’的旗号了。1992年6月,某大学的一位资深教授在四川德阳召开的‘儒学及其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交一篇论文,题目《我的现代新儒学观》,公开‘揭学大陆新儒学的旗帜’”。这说的就是我,是对拙文《二十一世纪是儒学的世纪──我的儒学观》的回应。拙文提到的《南开学报·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下》(90年6 期)正是“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组长方克立先生的文章。编者按:因本文较长,将分三次在网站上发表。前言人,作为生物发展最高阶段的族类,其异于禽兽的本质属性是具有不断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的本能,此之谓“向上性”。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是以群为单位走出动物界并且永远离不开群体,人是社会动物,此之谓“为公性”。人的本质属性就是向上性和为公性的对立统一。这是认识和解决一切人类问题的基础。这是人和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和天道地道相对,中国古人称之为人道。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都源于此。这些关系的发展都以矛盾双方相互促进为理想。所谓人道主义,就是遵循人的本质和社会实际的规律,不断协调矛盾,促进和谐均衡发展,片面发展任何一方超越界限而妨害、扼杀另一方,必然破坏人性,阻碍社会发展,恶化自然环境。自从人类作为一个族类诞生以来,就本能地、并逐步自觉地沿着这条规律前进。思想家都围绕着如何探索、阐释和促进人性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个永恒的主题提出自己的学说。而其价值则取决于它所涵容的人道的质和量。一、孔子是人类思想家1、孔子发现人殷周之际,先民在对天命观的第一次反思中发现“民”是社会的主体,民心向背是国家盛衰的关键,从而为华夏文化开创了民本主义的新方向。春秋时期,在对天命观的第二次反思中,个体人格逐渐觉醒。孔子根据自己起自底层,艰难奋斗,长期的社会和教肓实践,通过对社会人生的深邃洞察、体验和反思,在对两千五百余年的华夏文化继往开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事实,一个伟大的真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1)每个人的秉赋、性格虽然不同,但人的本性是一样的;德才、智能上的差距主要是环境习染和个人努力不同造成的。只有生来智力超常的天才和白痴很难或不能改变。这就说明,人生来是平等的。所以,不论贫富贵贱,人格平等,个人意志神圣不可侵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连地位最底下的马夫也要当人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3)这就宣告了“奴隶也是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天赋人权论。”为发现人的本质和社会实际及其规律奠定了基础。这是孔子创立儒学的理论基石。[!--empirenews.page--]世界上的事也真怪,挺有意思。孔子这句话明白精确,但两千多年来一直没有人看透,在《论语》里还被分成两章。古人倒是重视过,《三字经》开头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但也只是当作伦理、教肓的理论基础。“五四以来”,全盘西化论者,不论全盘英美化和全盘苏化都一味批孔。特别是后者,把这个光辉思想当作唯心论、天才论批判。即使真心尊孔的孔教派和现代新儒学的前辈、时贤,也没有特别看重这句话,竟让我这个无名之辈再发现了这块儒学的奠基石。从此,豁然贯通,形成系统的观点,自行摸进了儒学的大门。我期待学界前辈或成名学者揭举大陆儒学的旗帜,白等了好几年。“蜀中无大将,瘳化作先锋”,我只得在“天下有道,丘不与易”(8)的精神指引下,冒天下之大不韪,92年6月在德阳“儒学及其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冲破阻挠和压制,揭举大陆儒学的旗帜。孔子以“仁”概括人的本性,“仁者,人也。”(4)犹如瓜子仁、桃仁,仁就是人的仁。“仁,亲也。从人,从二。”(5)仁是人际、公私关系准则。这个标准就是“仁者爱人。”(6)儒学是爱人的学说。但它既不同于以身饲虎的人兽不分的爱;也不是要爱敌人、坏人的敌我善恶不分的爱;而是“人之生也直,”(7) 既不矫情做作,也不勉强,而是循着人性的自然,而又是非善恶分明的理性的爱:“以直报怨,以德报德。”(8)发现“人”不只是对
被统治者的解放,而且是整个人类的族类自觉。要想自己成为人,就必须承认别人也是人。只有把别人当人看,才能证明自己是人。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独立意志的自由的个体;不是天、神,更不是君王恩赐的对象,或养肓的子民;甚至也不是集体民中无足轻重的一分子;而是社会人格平等的一员,道德自足的主体。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历史的主人。这是人类历史的亲新元。孔子在发现“人‘的基础上,完整的把握了人的本质和社会实际,并揭示了它们的规律;创立了以“仁”为核心,包括忠恕之道的价值观,和“允执其中”(9) 的中庸之道的方法论的完整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为恰当当地处理人际、社会关系,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科学的理论基础。为促进历史沿着最佳途径发展设计出从小康到大同的理想方案,并以其一生的实践作出行义弘道的榜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或如贺麟先生所说:“西哲东哲,心同理同。”它虽创立于中国的宗法社会,但适用于全人类,具有人类意识和永恒价值。终于被人类认同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它不仅解答了春秋时期社会应如何转变的问题,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发展这个永恒的课题。试问,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从日常生活到一切族际、国际矛盾和冲突,哪一件不能用忠恕之道和中庸之道,从根本上一劳永逸地解决呢!随着历史的发展,物质和文化水平越高,人的本质和社会实际揭示的越深刻,人们就越接近,也越容易认同孔子思想。这个作人的道理不是孔子发明创造的,而是来自人的本质和社会实际,及其规律本身。所以孔子说他:“述而不作”。(10)孟子说:“天下之言性(规律)也,则故(事物之所以然)而已矣。”(11)这是华夏文化积两千五百年发展的升华和结晶。[!--empirenews.page--]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忠恕之道的价值观和中庸之道的方法论每个文化,学说或宗教,都不过是向人们提供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这是世界观的核心。第二层次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肓等方面的体制和政策。第三层次是科技器物、仪节风习。后者是核心思想在具体领域的体现。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学价值观是忠恕之道的人道主义,方法论是“允执其中”的中庸之道。“吾道一以贯之”的“一”即“忠恕之道”。(11) “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6)这是应该“终身行之”(12)的做人的起码道德。特别是有国有家者要以恕道待民,“在邦无怨,在家无怨”。(6)但是,社会是个整体,仅仅自己做到仁还不够;只有大家都做到仁,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所以,己之所欲还应该积极的推己及人,这就是“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7) 从亲人到“泛爱众”、(13)“安百姓”(8)。“忠”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主忠信”。(13)“吾日三省吾身”的第一项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13)孔子的这个人道主义价值观,被欧洲十六十七世纪的启蒙学者视为天赐礼物,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近代的革命历程。霍尔巴赫说,法国繁荣必须“以儒家的道德代替基督教的道德。”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大思想家莱布尼兹、歌德、堵哥、[1][2][3]下一页克斯奈等都曾狂热崇拜中国文化。伏尔泰甚至提出“全盘华化”的主张。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座右铭。罗伯斯庇尔把这八个字当作自由道德的标准和道德的最后界限写进《人权宣言》和《法兰西共和国宪法》。中庸之道则是在具体运用新价值观处理宇宙人生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地协调矛盾,促进发展的最佳思维方法,和思想的道德境界。3、孔子改造周礼,建立新的社会准则礼是在共同生活中为了协调人际、公私关系而逐步形成的行为准则。这是任何社会不可或缺的。周公“制礼作乐”,(14)根据亲亲、尊尊的原则把礼系统化。春秋时期,社会剧烈变化,周礼成为人性和社会发展的桎梏而被突破,造成“礼坏乐崩”的局面。这时急需根据人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形势,以儒学为指导,建立新的社会政治原则和伦理规范,即建立新的行为准则,新的礼。孔子把礼纳入其仁学体系,以仁释礼。将人性外化的礼重新植于人性内有的仁中,恢复了礼的人性的本质,为建立新的人际、公私关系,即新的礼奠定了理论基础。这就恰当地解决了向上性和为公性的关系:个人价值的实现以促进或起码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发展为限;同样,社会的发展以促进或起码不危害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为限。这既区别于片面强调个体自由发展,自然无为的道家,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