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未来飞行器设计作品“扶鳐号” 城市飞行器
创新杯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创新杯”第四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未来个人飞行器专业组获奖名单)
奖项
作品编号
作品名称
作者姓名
通讯地址
一等奖
gz004
JL-3平台系列飞行器
巨龙/乔燕涛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西北工业大学?19舍
gz003
X城市飞行器
周鹏跃/汪雪梅
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14号学生宿舍
gy043
千鸟——单人柔性扑翼机
李冬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御道街校区学生宿舍B6-727
gy088
北极星
肖长龙
辽宁营口站前区春光楼里07号3-1-27
gy092
共轴式倾转双旋翼飞行器
曹璇
江西省景德镇市825信箱8室
gy046
黑蝙蝠——个人飞行器
龙骁显
南京市御道街29号转035分箱
gy078
飞行汽车
杨晓文/毛犇/杨谦
PIG-X个人飞行器
何磊
南昌市红角洲丰和南大道696号飞行器工程学院070342班
gy033
Fly-irobot无人全智能灭火飞行器
王若昕
西安市电子一路92号中航工业自控所总师办
gy034
小雨滴个人飞行器
关善龙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gy014
可变换翼型的多用途双体飞机
吴新保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桑阿镇郭家村
lz004
未来先进多用途无人驾驶飞行平台(FMUA)
杨磊/张顺磊/朱伟彬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01010707班
“创新杯”第四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临近空间飞行器业余组获奖名单)
八一八:那些脑洞大开的仿生无人机
八一八:那些脑洞大开的仿生无人机从古自今,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在人类发明创造的道路上贡献了不少智慧和力量。
古有鲁班仿造鸟类制造木鸢,今有科研学者仿制的各式各样仿生机器人。
无人机领域自然也不例外,今天宇辰网就来八一八,那些脑洞大开的仿生无人机。
1.AquaMav仿生无人机AquaMav仿生无人机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制作,该款无人机拥有可折叠的翅膀,可以像捕鱼的海鸟一样潜入水下采集水样,然后又像飞鱼一样自己蹿出水面。
AquaMav仿生无人机/图来源网络AquaMav仿生无人机整体重量只有200g,在空气中飞行时将张开翅膀,当要进入水面时,翅膀将被收起,然后像海鸟一样向下俯冲进入水中,这一过程中无人机时速能达到97 km/h。
由于从空气进入到水中时,无人机将面临巨大阻力,于是研究人员将无人机外形设计成了轻薄的导弹筒形状,再加上两个可收起的翅膀,让无人机可以顺利地钻入水面。
在水下收集完水样后,AquaMav将利用内置的罐装二氧化碳来冲出水面。
在空气中飞行时,无人机时速可达48 km/h,可连续飞行14分钟左右。
该无人机可在5 km范围内进行操作。
研究人员表示,当遇到石油泄漏等水上紧急情况时,AquaMav可以潜入水中搜集并带回受污染水样,这将使灾害评估得到最及时准确的分析数据,对于及时控制事态是极其有利的。
除了灾害应急外,AquaMav还可用于日常的水体盐度或是水库水质的取样检测等。
不过该无人机目前还只是个原型,未来研究人员希望能与海洋学家进行合作,在不同的天气和水文条件下对AquaMav 无人机的潜力进行更深入地挖掘。
2.BIKI水下无人机BIKI 水下无人机是第一款可以捕获“神奇时刻”的仿生机器鱼,由一家专门从事高精度开发的技术公司Robosea研发。
BIKI水下无人机/图来源网络BIKI长27.2厘米,重1.2公斤,外形看起来和珊瑚礁鱼特有的盒子鱼相似,结合仿生及流体力学原理,工作起来尾巴也会灵活的摆动,只是没有侧鳍。
一款仿蜜蜂扑翼飞行器的总体设计
立足于应用场景的功能需求袁 本作品的设计的总体构型 与蜜蜂外形类似袁总体方案外形如图 1渊a冤所示遥 总体方案包 括六大子系统院仿生外壳尧升力系统渊左右翼冤尧动力系统渊空心 杯电机和微型锂电池冤尧传动系统渊单曲柄摇杆机构冤尧控制系 统渊飞控板尧控制机构尧舵机和接收器冤尧功能模块袁如图 1渊b冤 所示遥 根据总体布局方案并结合各系统的选型及初步设计袁确 定飞行器的总体设计参数如表 1 所示[2尧4]遥
飞行器的设计理念。本作品根据蜜蜂的结构尺寸、运动特点、飞行方式等,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升力系统、控制系统、功能模块等部分组成,总
体方案总重量仅为 28.5g,最大尺寸小于 16cm。笔者通过 3D 打印加工,对设计方案进行组装,由飞行测试表明,该设计方案可产生克服自身重
量的升力并实现垂直起降。本文的仿蜜蜂扑翼飞行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又可以携带一定的负载,未来在军事侦察、人工授粉、拟态观测、科技
教学方面都有很可观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仿生;微型飞行器;总体设计;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V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222(2019)02-0265-02
1 研究背景
1.1 仿生扑翼微型飞行器的概念
仿生扑翼微型飞行器是一种根据自然界鸟类及昆虫的飞
行特点尧身体结构等设计的微型飞行器袁其特征是尺寸小尧重 量轻尧坚固耐用且机动性能好袁便于单人携带操作曰能够携带 有效载荷自主完成侦察等任务袁 可近距离拍摄清晰图片视 频曰隐蔽性好袁不易被察觉等诸多的特点可与常规无人机明 显区分[1尧3]遥
2019 年 2 月
一款仿蜜蜂扑翼飞行器的总体设计
胡嘉彦(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浙江 杭州 310000)
未来飞行器之回到未来
未来飞行器之-回到未来人类总是在幻想未来,幻想十年后的世界,五十年后的世界,一百年后的世界。
这些「远见」后来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世界,和五十年前的人想象的「五十年后的世界」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回到未来系列带大家回到过去,看到这些当时人们心目中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大部份的人对飞机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一根圆柱接着两片主机翼和两片尾翼,再加上一根直尾翼这样的印象。
但其实人类还真做过不少奇奇怪怪的尝试呢!小姜在这里整理了三种比较疯狂的飞机想法:飞行翼二次大战之前的飞机基本上都不太敢偏离标准公式太多-- 那时的飞机能飞都偷笑了,谁还敢乱来啊!但到了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对飞机飞行原理的了解和战争时期的需要,一些疯狂的想法开始出现在战机上。
上图是二战晚期的德国飞机Horton Ho229(亦名Horton Ho IX),一架由Horton 兄弟设计的「飞行翼」飞机。
这种设计没有垂直尾翼,也没有所谓的「机身」,因为整个机翼都可以说是机身的一部份。
Ho229 比当时的任何飞机都先进,纳粹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对它寄与厚望,认为这是一扫颓势的关键,可惜Ho229 还来不及生产,德国就投降了。
飞行翼阻力小,载重量大,但是出了名的不稳定。
二战期间,美国也有Northrop 公司在研究飞行翼的设计,并早在1942 年就提出了一架大型飞行翼轰炸机的设计(上图左)。
这架暂名为XB-35 的飞机从试飞之初就引擎问题不断,再加上当时喷射引擎看起来比较有前途,因此B-35 在生产两架后就停飞了。
此时美国对飞行翼仍保有相当程度的兴趣,因此其中两架B-35 的半成品被改装成使用喷射引擎的YB-49(上图中)继续测试。
B-49 的表现比B35 好很多,但这次是受限于机身设计的速度上限,也没办法发挥飞行翼的功效。
最后在一架测试机坠毁后,美国放弃了B49 的研发。
或... 真的放弃了吗?1979 年美国又重启了「先进科技轰炸机」的秘密计划,发展一台「隐形」的轰炸机。
未来的飞行器
未来的飞行器
黄欢
【期刊名称】《物理教学探讨:初三年级学研期》
【年(卷),期】2009(0)3
【摘要】美国军方目前正在制定一项新的计划,拟设计一种类似于航天飞机的新型飞行器,这种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超过目前任何一种飞机,几乎可以与航天飞机相媲美。
它能够在4小时之内将美国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士兵运抵全球热点冲突的各个
地区。
【总页数】1页(P46-46)
【关键词】全球热点;飞行速度
【作者】黄欢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71.4
【相关文献】
1.“飞航”竞技筑梦未来——记第二届“飞航杯”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 [J],
谢红云;
2.思维创新,点燃未来希望之火——第二届“飞航杯”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解析 [J], 叶壮舟;张永平;
3.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让“梦想”遇见“导师”--“飞航杯”第二届全国未来飞行
器设计大赛侧记 [J], 布璇
4.象鸟一样的未来飞行器——小型飞行器和微型飞行器挑战传统思维 [J], 高海燕
5.军民携手飞向未来——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上再创佳绩 [J], 梁颖华;罗景瑶;余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未来50年的概念飞行器
龙源期刊网
未来50年的概念飞行器
作者:展沪唯
来源:《高中生·青春励志》2011年第11期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设计的超音速喷气飞机,正在掠地飞行。
这一超音速喷气飞机之所以能低空飞行,是因为采用了倒V字型引擎设计。
芬兰航空的科幻飞机。
这一乐观的设计展示了一架完全是由循环材料制成的飞机,而且零排放。
芬兰航空的飞碟。
芬兰航空工程师们设计出这一令人炫目的飞机,这种飞机能承载2400名乘客,而且能够垂直起飞。
芬兰航空公司设计的微型直升机。
这一直升机的外部大部分是由太阳能电池构成,能够为直升机提供动力。
芬兰航空的A600-850M飞机。
这一飞机被描述为“零排放超音速飞机”。
全世界的研发人员正努力研发新型材料,这些新型材料能使飞机更舒适,排放更少。
芬兰航空提出的“太空旅馆”概念,通勤飞船往返于地球和“太空旅馆”之间,运送旅客。
这一拥有450个床位的太空旅馆在地球上空围绕地球飞行,每个周期耗时9小时。
商业太空飞行并不仅仅停留在科幻作品之中。
维珍银河公司目前正在马杰夫沙漠测试太空飞船2号。
预计商业太空飞行将很快成行。
波音公司正在研发一种太空飞船,预计到2015年能够搭载乘客和公司官员进行商业太空飞行。
这张图片显示的是波音公司研制的CST-100,能够搭载7名机组成员,其设计目的是为国际空间站提供支持。
六年级叙事作文:高智能无人机——未来“鳐鱼”_550字
三一文库()六年级叙事作文
高智能无人机——未来“鳐鱼”_550字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起这样的怪名字呢?问对了,因为我设想的高智能无人机机身扁平,酷似一只鳐鱼,所以得了这么个怪名字。
高智能作战先进无人机——HCFAU是无人机
的全称。
它机身扁平,外表光滑。
仅有的几个
遍布机身的气动面与边条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从而创造性地取代了机翼。
这种飞机没有垂直
尾翼和水平尾翼,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颖的舵面:扁平而厚的后机身通过一条优美柔和的线
条薄下来,这段薄的气动面用柔性自适应材料
做成。
既可自由改变形状,大大地提高了飞机
的机动能力。
全机的翼面向前延伸,同时带动
了流场的走向。
构成了一个无形前掠翼,但正
因为“无形”而不会造成致命的弯扭发散问题,这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无人机采用两台SWS25发动机。
两台发动机
共能产生500千牛的强大推力,再加上飞机的阻
力极小,无人机能飞上太空,成为空天战斗机!发动机被隐藏在机身后部,是二元矢量喷口,
20 × 20。
滑翔飞行器设计与控制算法分析
滑翔飞行器设计与控制算法分析一、引言滑翔飞行器是一种利用气流和机体自重进行飞行的航空器。
与传统飞机不同,滑翔飞行器没有发动机,仅依靠天然的气流和机体的流线型设计进行等速或下滑飞行。
本文将对滑翔飞行器的设计与控制算法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潜力。
二、滑翔飞行器设计1. 机体结构设计滑翔飞行器的机体结构设计至关重要,主要包括机翼、机身、尾翼等部分。
机翼的形状和尺寸决定了滑翔飞行器的升力和阻力特性,采用高升阻比的机翼设计可以提高滑翔飞行器的滑翔比。
机身和尾翼的设计应考虑滑翔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机动性,合理设置重心和重心后各部件的几何关系可以提高滑翔飞行器的操控性能。
2. 材料选择与制造工艺滑翔飞行器的材料选择对其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轻质、强度高的复合材料常用于滑翔飞行器的机体结构,可以减小滑翔飞行器的重量,提高其滑翔性能。
制造工艺也需要注意,应保证机体结构的制造精度和强度,以确保滑翔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滑翔飞行器控制算法分析1. 姿态控制算法姿态控制是滑翔飞行器实现平稳飞行的基础,通过控制滑翔飞行器的姿态,可以实现飞行器的姿态稳定和操控。
常用的姿态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等。
PID控制可以根据滑翔飞行器的实际姿态和期望姿态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稳定飞行器的姿态。
模型预测控制则能够通过对滑翔飞行器未来状态进行预测,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提高姿态控制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2. 航迹控制算法航迹控制是滑翔飞行器实现特定飞行任务的关键。
航迹控制算法应考虑滑翔飞行器的环境感知,包括气流条件、飞行障碍物等,并根据任务要求进行航迹规划和修正。
常用的航迹控制算法包括最优控制、模糊控制等。
最优控制能够通过求解最优化问题,找到使滑翔飞行器满足任务要求的最佳控制指令。
模糊控制则通过模糊逻辑和推理,根据环境信息和任务要求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四、滑翔飞行器应用领域1. 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滑翔飞行器可以搭载相关传感器,利用其滑翔性能和机动性,对海洋、森林等难以到达的地区进行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
米格新型无人攻击机SKAT外形酷似鳐鱼
米格新型无人攻击机SKAT外形酷似鳐鱼
2009-07-14 12:05:44来源: 环球时报(北京)
核心提示:米格公司曾于2007年向部分俄罗斯新闻记者展示了“鳐鱼”无人机的全尺寸模型。
但据米哈伊尔·波戈相透露,目前“鳐鱼”仅仅是个验证机,还得待俄罗斯军方对未来飞机的需求确定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
鳐鱼无人机编队出动设想图
隐身设计的机腹下武器舱盖
鳐鱼无人战斗机侧视特写
环球时报7月14日报道米格公司曾于2007年向部分俄罗斯新闻记者展示了“鳐鱼”无人机的全尺寸模型。
但据米哈伊尔·波戈相透露,目前“鳐鱼”仅仅是个验证机,还得待俄罗斯军方对未来飞机的需求确定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
目前苏霍伊公司已经展示了情报、监视及侦察无人机的几种设计方案,据信该公司同时也在开展无人作战飞机的设计工作。
“鳐鱼”无人机的研发工作始于2005年。
按照最初的预计,一架可供试飞的原型机将在今年年中以前制造完毕。
“鳐鱼”采用了无尾、单发、亚声速、低可观测性设计,翼展11.5米,设计最大起飞重量10吨,低空最大飞行速度800千米/小时,可携带2吨战斗载荷,作战半径2000千米。
机首进气道特写
MiG-SKAT隐身无人攻击机
MiG-SKAT可挂载空射反舰导弹
机首进气口特写
MiG-SKAT机翼特写
MiG-SKAT还可携带制导炸弹
米格公司在2007年公开展示SKAT
MiG-SKAT无人机绰号鳐鱼
机身右侧局部特写
主起落架特写。
未来飞行器设计作品简介
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
小组作品设计简介
题目空天飞行器
成员姓名(学院专业):
1.设计背景: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飞行器的能源动力系统一定会迎来一场变革。
宇宙还有许多神秘未知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人类向宇宙进发的征程也必将进行。
到时候,人类使用的飞行器必然是远远超过现在的存在,空天飞机不过是稀松平常的飞行器。
2.设计理念: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次飞行器设计以未来科技为核心,充满未来科技元素风格。
3.创新点:空天一体飞行,利用电磁发动机,新能源动力技术。
4.主要功能:用于交通运输的空天飞机,能同时实现航空航天飞
行。
5.可行性分析:该飞行器预计在未来50年到100年可以实现。
目前,关于理论物理学家正在努力完成力的大一统理论,相信在未来,引力与其他三种力的关系一定能为人所知,而我们在此基础上,将会取得科技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同时,各国对于电磁驱动装置,新型能源动力系统正在不断进行研制中,伴随着理论物理的发展,必将实现重大突破。
我所设计的空天飞行器,使用未来新型能源动力装置。
首先,在机身腹部拥有三个小型的电磁发动机,提供足够的反重力作用力,实现机身的漂浮。
其次,在机体尾部,有一个大型的电磁驱动推进器,用来提供推力,实现飞机的高速飞行。
机翼有助于进一步产生升力,帮助提升飞行高度。
一种新型四轴搜救飞行器设计
图一 四轴搜救飞行器工程应用方案
1 四轴飞行器的飞行控制原理 本四轴搜救飞行器 的动力 由四个旋翼共 同提供 。 一般情
陀螺仪、 加速度传感器 、 大气压 传感器等构成姿态检测模 块, 同时辅以无线遥 控模 块 、 线视频模 块实 现了飞行器 的无线 无
况下, 只控制各个旋 翼的旋转 速度 , 而桨 叶 的桨 矩角和旋 翼 轴均不变, 中旋 翼轴均与机 体平面垂直 。为 了使整个 机体 其
J n s hn j gn 16 0) i guZ agi ag2 0 a a 5 摘 要 : 了解决重大 自然 灾害 的灾后现场 搜救问题 , 文设计 了一种新型的 四轴搜 救飞行器 。该飞行器 主要 以 MS 4 0 为 本 P3 单 片机为控制核心 , 包括旋翼 电机、 姿态检测模块 、 无线视 频传输模块、 线遥控模块等。 中姿态检测 由陀螺仪传感器 、 无 其 加速度
飞
行 器 设 计
( 江苏科 技大学机 电与汽车 工程学院,江苏 张家港 2 5 0 ) 16 0
(co l f c aia Eet nc n uo t e n ier g J n s iesyo S i c d eh ooy Sh o o Mehncl l r i adA tmoi g e n ,i gu vri f c n e n cn lg , — co vE n i a Un t e a T
A src: osl esac n eceat jr a rl i s r an w s l fu-xsa ca ei e. h i rf i b t tT ov t erhadrsu f r o t a ds ts e t e orai i rf id s n d T ea ca a eh e ma n u a e , y r t s g r ts
大鹏扑翼水陆两栖飞行器模型亮相珠海航展
大鹏扑翼水陆两栖飞行器模型亮相珠海航展(图)_模型玩具_产品一级分类_行业资讯_信息分类_hc360慧聪网玩具行业频道您查询的关键词是:01130038.8。
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快速版;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添加到搜藏。
(百度和网页/html/001/001/013/005/20357.htm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分类 > 行业资讯 > 产品一级分类 > 模型玩具 > 正文大鹏扑翼水陆两栖飞行器模型亮相珠海航展(图)hc360慧聪网玩具行业频道 2004-11-11 11:34:05大鹏三:无人无尾翼扑翼飞行器模型设计者程纪水上(陆)扑翼飞行汽车简介发明名称:水上扑翼飞行汽车发明专利号:ZL01130038.8 证书号:第119974号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之一,就是能够肩插双翅像鸟一样自由飞翔,而扑翼飞行器正是人类这种美好愿望的寄托。
扑翼飞行的优势在于:与传统的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相比,扑翼飞行器的主要特点是将升力、悬停、推进、控制功能集成于扑翼系统中,可以用很少的能量进行远距离飞行,同时具有高效率、高机动性、低噪音、无须专用起飞着陆场地等等。
大自然中所以能飞的生物无一例外地采用扑翼飞行方式。
根据水上扑翼飞行汽车专利的主要技术特征,可研制的扑翼飞行器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小型和微型无人扑翼飞行器:由于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低噪音、飞行姿态与鸟类相似等特点,适用于低空的中低速飞行。
在民用和军用领域将具有广泛且重要的应用。
民用:可用于环境监测、航拍、航模、玩具等等。
军用:可作为扑翼无人侦察机(扑翼飞行机器人),甚至可作为火星探测中的首选飞行器。
2、大型和中型载人扑翼飞行:由于具有高效率、高机动性、低噪音、无须专用起飞着陆场地等特点,可研制的产品有。
A:背负式个人扑翼飞行器:民用:航空体育运动。
碟式悬浮飞行器概念设计
碟式悬浮飞行器概念设计
祝文祥
【期刊名称】《大学科普》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以“创新改变未来”为理念的“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之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是中国航空航天专业的广大研究生一次盛大聚会,是每个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学子的心之所向.因此,重庆大学“航院一队”携作品-“碟式悬浮飞行器概念设计”,与全国广大研究生共赴大赛,共襄盛举.
【总页数】2页(P73-74)
【作者】祝文祥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58
【相关文献】
1.碟式飞行器复合控制的共栖现象 [J], 冯国虎;张新立;顾文锦
2.基于退火递归神经网络的极值搜索优化算法求解一类碟式飞行器平衡状态 [J], 胡云安;左斌;李静
3.一类碟式飞行器无侧滑等效飞行研究 [J], 顾文锦;冯国虎;雷军委
4.一类微小型碟式飞行器低速气动特性的数值分析 [J], 娄伟;冯国虎;雷军委
5.碟式飞行器复合控制的共栖现象研究 [J], 顾文锦;冯国虎;肖正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潜“龙”无人作战飞行器飞机设计作品
611杯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潜龙”无人作战飞行器姓名姓名“潜龙”作战式无人飞行器摘要:基于未来10到15年的技术水平,按照目前无人飞行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察打一体化”的设计目标。
采用大功率先进雷达和大推力的二维矢量发动机并进行隐身化的设计使得“潜龙”能够在侦察和打击方面进行很好的融合,大大提高了战场生存率符合未来战场的需要。
关键词:无人飞行器察打一体化隐身化“潜龙”Abstract:Based on the tech no logy over the n ext 10 to 15 years, accordi ng to the curre nt trend of the developme nt of unmanned aircraft, we put forward the goal of" scout and attcak in the same body" . Adopts advaneed high-power radar and big thrust of two-dime nsional vector engine and stealth desig n en ables the "Delitese nt Dragon" to good fusion in the reconnaissanceand strike, greatly improving the battlefield survival rate in accorda nce with the n eeds of the future battlefield.Keywords:unmanned aircraft scout and attcak in the same body StealthDelitese nt Drag on目录一.前言 (3)二•“潜龙”作战式无人飞行器设计特色 (6)三•主要技术参数 (7)四.实现难度分析 (8)五.展望 (9)一.刖言近些年我国航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机“猛龙”歼十的服役、牵动着广大军迷的歼20的成功首飞以及大型运输机运20的成功首飞等均显示了祖国大力发展航空科技的国家意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鳐”号矢量旋翼城市飞行器
内容提要“扶鳐”号矢量旋翼城市用飞行器采用了新型可全方位转动矢量旋翼,并与固定机翼相结合,飞行器机动性、灵活性良好,采用绿色环保无污染电能驱动,合理使用新型材料,内部设计体现人性化思想,适合未来城市高楼林立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城市飞行器;矢量旋翼;固定翼
1 设计背景
1.1 背景介绍
城市中高层建筑林立,道路纵横交错,车流拥堵异常,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传统交通方式必将遇到极大地问题,设计一种适于城市空间飞行的飞行器,由于建筑的密集性,要求飞行器可以垂直起降,到达指定高度后水平巡航,充分利用城市空间的各种高度层,同时要求污染小,噪声小,安全性机动性良好,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扶鳐”号未来飞行器应运而生。
“扶鳐”号名字来源于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谐音扶摇,体现了“扶鳐”号矢量旋翼可以全方位转动提供力和力矩特点,同时“扶鳐”体现了飞行器结合鳐鱼形状的固定翼,提供水平巡航飞行时升力的特点。
“扶鳐”号矢量旋翼城市飞行器是一款融合旋翼机和固定翼飞机的概念性飞行器,是一种具有垂直起降和悬停,水平巡航等多种飞行模式的新型未来城市交通工具,外形简单紧凑,结构设计可靠灵活,飞行稳定安全可靠,解决了固定翼飞行器体积结构较大,起飞距离较大,无法在狭小空间起飞,无法完成灵活空中操作等问题,同时解决了普通的旋翼飞行器方向控制复杂,提供升力有限的问题。
“扶鳐”号的旋翼创新性的设计了矢量性旋翼,实现旋翼的全方位转动、倾斜,提供各个方向的力和力矩,通过两个旋翼不同状态的配合,加之与固定翼的合理配合,有效增强飞行器的机动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1.2 适用环境
根据“扶鳐”号飞行器的设计特点,其适用环境广泛,特别是在未来城市环境中,可以在城市街道,小型停车场甚至于楼顶等多种活动场所实现其起降,在城市中离地950m左右的高度实现水平巡航,安全性高,噪声小,可以实现在居民区,人员密集场所运行。
其航程远、载重量大,升限达到3000米,在中长途飞行时,可以在2500米左右的高度层水平巡航飞行,满足中长途旅行、货运的需求。
2 飞行器的设计
2.1 飞行原理
“扶鳐”号主要是由旋翼作为飞行空气举升动力部件和飞行动力推动装置的航空飞行器,“扶鳐”号的起飞并不是和传统固定翼飞行器一样,需要一定长度的跑道助跑达到起飞速度,而是将旋翼与固定翼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垂直起飞。
起飞时,镶嵌于左右固定翼中的旋翼旋转至水平状态,法线方向为垂直向上,两侧旋翼旋转方向相反,以抵消单侧旋翼产生的偏航力矩,为飞行器整体提供向上的升力,使其离开地面实现垂直起飞。
当飞行器达到所需高度之后,左右旋翼由法向朝上逐渐改变至法向垂直朝前,这个过程将会在十几秒内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旋翼提供的向上的升力慢慢减小,向前前的推力则逐渐增大,而这个向前的推力会使飞行器产生逐渐加快的水平飞行速度,从而使得飞行器的固定翼在其翼形气体动力的作用下产生补充升力,与当前旋翼产生升力的合力可以与重力相平衡,最后达到旋翼法线方向水平向前,升力完全由固定翼在飞行中产生的气动升力来提供,从而达到使其在空中平稳飞行的目的。
若飞行器在平稳飞行中需要实现偏航,则使偏航方向异侧旋翼的法线方向由向前变为向前同时偏向于偏航方向,同时可以加大该旋翼的功率,产生偏航力矩,实现飞行器的左右偏航。
若飞行器在平稳飞行过程中需要实现滚转,则使需抬升一侧旋翼法线方向由向前变为向前上方,同时可以加大该旋翼的功率,产生滚转力矩,实现飞行器的滚转操作。
飞行器降落时,先使双旋翼法向向后偏,利用其反向推力使水平速度接近0,然后令旋翼法向逐渐完全垂直于水平面,此时速度恰好为零。
再调整减小旋翼的功率,使其缓慢下降并展开起落架,最终实现安全平稳的垂直降落。
2.2 飞行器整体设计
飞行器总体效果图与上视图如图1、图2。
图1
图2
2.2.1 气动布局
“扶鳐”号的固定翼设计从一种生活在深海中的扁体软骨鱼——鳐鱼的外观上获取的灵感。
鳐鱼生活在从浅海到2700米以下的深海的各区域,其体型经过几亿年的进化,适应水中的生活,以其外形为参照设计的鳐式机翼将可以在空中飞行时有效的减小空气阻力,且机翼的面积远大于普通机翼,产生的升力也大于普通机翼,加之与矢量旋翼的配合,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
机身采用的水滴形流线机身,有效提升整体的升阻比。
V形尾翼有效降低干扰阻力,提升机身的稳定性,帮助其更好的在城市上空飞行。
设计过程中简图如图3。
图3
2.2.2 结构设计
2.2.2.1 机翼与旋翼
“扶鳐”号创新的矢量旋翼与固定翼结合。
矢量旋翼指旋翼法线方向可以延不同方向偏转以提供不同方向的动力,从而提供不同飞行状态下飞行器所需要的推力或升力的新型旋翼。
“扶鳐”号的矢量旋翼镶嵌于其固定翼中,旋翼周围装有护圈,护圈内侧以互相呈120°角的三根高强度固定杆连接固定旋翼发动机,护圈的外侧连接两根可转轴伸入固定翼上特定设计的弧形滑轨中,同时设计特定的连接和控制机构,实现固定轴绕自身中心的转动和沿固定翼上的滑轨滑动,并在所需位置锁死,实现旋翼方向的多角度改变和使用。
2.2.2.2 机身和起落架
机身分为上下两层。
下层为储能层,内置用于给旋翼发动机提供电能的高效蓄电池,配备散热风扇。
两层中间有隔热层,防止储能层热量对功能层产生影响。
上层为功能层;前方为驾驶舱,由四分之一球面有机玻璃罩围绕,玻璃罩顶端与机身铰链连接,实现75°最大开启角的开启和闭合,玻璃罩外涂有深色防晒层,防止城市光污染炫目造成驾驶人员情况误判发生事故;后方为储物区,可放置约1立方米左右的物体。
采用传统后三点式起落架,除可供飞行器停降用外,当飞行器起飞环境不理想时,还可在矢量旋翼的配合下实现短距离低速移动,找到适合起飞的环境,以适应复杂的城市环境。
2.3 动力系统
城市飞行器设计使用环境为城市,计划采用电能驱动。
采用蓄电池,使用两个电动机带动旋翼的转动。
使用电力驱动,清洁环保噪声小,适合城市环境。
同时可以考虑采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旋翼风力发电功能等提供电能。
2.4 技术、性能参数
图4
图5
全性;巡航时间、实用巡航高度升限也符合城市标准,满足未来城市对飞行器的要求。
整体性能数据也为飞行器功能的拓展提供了可能。
2.5 材料运用
机身采用先进复合材料,性能优良,质量轻,使用寿命长;同时,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运用也在确保飞机高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了有效减重。
大量运用轻质铝合金,铝锂合金,超高强度钢等轻质高强金属结构材料,有效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能、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6 控制与操纵系统
考虑到飞行器使用人群的广泛性,采用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在起降等阶段需要一些简单的手动操作。
采用电传操纵系统。
运用现有成熟的一些装置、仪表等,并根据此飞行器情况做适当改进。
起飞段,选择适合起飞的区域,通过控制系统设置目的地、路线与飞行高度,自动规划路径,确定旋翼的方向和转速,实现可控飞行。
飞行过程中,通过导航系统实时定位调整航向;通过雷达识别周围大范围内障碍物,提前更改航线,避免碰撞;通过传感器、陀螺仪的使用,确定飞行器所需的偏航、滚转与俯仰状态;通过控制系统,应用开发的程序自动计算旋翼应处的状态,实时调控旋翼的方向和转速,自动校准航向、规避障碍、调整机身
状态。
为了保障整体的安全性能,系统采用亢余设计,采用两套电传操纵系统和控制系统,同时保留人工控制系统,在突风等一些特殊情况下,通过该系统人工控制飞行器。
通过以上设计,实现简单快捷,安全高效的控制和操控。
2.7 安全保障系统
考虑到飞行器要实现载人,要特别设计飞行器的安全保障系统,首先,要通过设计中的一些结构、控制等,例如机翼、旋翼的结构设计,操纵系统的设计,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另外,要设计充分可靠的安全保障系统,如设置坠落安全气囊和坠落降落伞,在飞行器发生故障时,系统可自动紧急启动安全保护装置,弹出设置在机身四周的安全气囊,弹出降落伞为飞机减速,以保证安全。
3 创新性分析
“扶鳐”号矢量旋翼城市飞行器创新性明显,包括:a.创新性的提出了矢量型旋翼的概念,扩大了旋翼的功能,使旋翼具备提供不同方向力和力矩的功能,与现有的四旋翼或其他旋翼飞行器需要通过调整不同旋翼的转速实现部分操作相比,与传统的固定翼需要襟翼等实现部分操作相比,“扶鳐”号旋翼使偏航,滚转等控制更加简单,同时具备提供升力和推力的功能,创新性明显;b.旋翼与固定翼相结合,通过旋翼的推动结合固定翼提供升力,解决的现有的旋翼飞行器升力提供有限的问题,同时固定翼与矢量旋翼的配合,使飞行器整体的操纵性和机动性更加良好,更加适合城市复杂的环境。
4 设计总结与发展展望
“扶鳐”号矢量旋翼城市飞行器设计过程中,主要在旋翼和固定的使用上实现了创新,创新性的提出了矢量旋翼的概念,同时与固定翼结合实现相关功能。
未来的发展前景良好,目前尚且存在的问题有:a.旋翼与固定翼连接装置的强度问题;实现旋翼各个方向转动、倾斜的连接和控制机构的设计问题;b.飞行器飞行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探测制导系统设计问题;c.一些特殊环境下安全性需要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相信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随着设计理念的进一步完善,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推出与使用,“扶鳐”号矢量旋翼城市飞行器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熟的飞行器一定会被设计制造出,并实现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