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历史专题古代、近代史 (专题十二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14、15世纪~18世纪中期 )
![历史专题古代、近代史 (专题十二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14、15世纪~18世纪中期 )](https://img.taocdn.com/s3/m/d1e69b2187c24028915fc37a.png)
“领 头 羊 ”。 阅 读 下 列 材 料 : 材料 (英国)开 始 了 产 业 革 命 , 这 一 革 命 把 经 济 力 量 的 重 心 完 全 转 移 了 。 产 阶 级 是 大 不 相 同 的 。 仍 然 留 在 贵 族 手 中 并 且 被 贵 族 用 来 抵 制 新 工 业 资 产 阶 级 的 野 心 的 政 治 权 力 , 已 经 同 新 的 经 济 利 益 不 能 相 容 了 。 于 是 必 须 同 贵 族 进 行 一 次 新 的 斗 争 。 — — 恩 格 斯 《 社 会 主 义 从 空 想 到 科 学 的 发 展 》 英 文 版 导 言 请 回 答 : 材 料 中 “一 次 新 的 斗 争 ”指 什 么 ? 依 据 材 料 , 概 括 这 次 斗 争 的 原 因 。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探究点二
工 业 革 命 前 英 国 社 会 发 展 的 变 革 折 射 出 的 政 治 、 经 济 、 思 想 特 征
新 航 路 开 辟 后 , 贸 易 中 心 从 地 中 海 沿 岸 转 移 到 大 西 洋 沿 岸 , 英 国 获 益 ; 圈 地 运 动 和 海 外 殖 民 扩 张 为 经 济 发 展 提 供 了 丰 富 的 劳 动 力 和 商 品 市 场 , 资 本 主 义 手 工 工 场 迅 速 发 展 , 成 为 西 欧 最 为 发 达 的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 英 国 资 本 主 义 经 济 的 发 展 , 深 刻 反 映 在 政 治 、 对 外 关 系 及 思 想 方 面 。 1 ( ) 从 政 治 折 射 点 看 : 在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影 响 下 , 英 国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爆 发 , 推 翻 斯 图 亚 特 王 朝 的 统 治 , 确 立 了 资 产 阶 级 统 治 , 为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奠 定 了 政 治 基 础 。 2 ( ) 从 对 外 关 系 折 射 点 看 : 随 着 资 本 主 义 经 济 的 发 展 , 英 国 积 极 海 外 扩 张 , 开 展 殖 民 贸 易 与 殖 民 争 夺 , 先 后 打 败 了 西 班 牙 、 荷 兰 和 法 国 , 件。 18世 纪 中 期 , 成 为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殖 民 国 家 , 为 资 本 主 义 的 发 展 创 造 了 条
第10讲+世界近代前期:工业文明的前奏——工场手工业时期+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
![第10讲+世界近代前期:工业文明的前奏——工场手工业时期+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181a5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b.png)
新航路开辟
(客观)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主观)
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过程
哥伦布到达美洲
达·伽马到达印度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二、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的加强
人口迁
欧洲入侵、黑奴贸易、印第安人减少;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
徙与族
程度很高的地区
群变化
(1)物种交流: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物种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也
通过探险活动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了一个单一的航海体系,那就是
欧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为基础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
陆的整个过程。”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学者评价角度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扩散
B.社会从传统到现代
C.文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
D.世界从分散到整体
D)
析:D
据材料可知,欧洲人在海外探险的基础上开辟了新航路,
16至17世纪的航海活动(
D
A.激发“地圆说”的形成
B.表明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C.导致陆路贸易基本停滞
D.促进了贵金属的全球流动
)
解析:D
16至17世纪的航海活动,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
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
接联系,促进了贵金属的全球流动,故选D项;“地圆说”在16世纪
学知识可知,维也纳体系强调大国协调,排除D项。
[备考指导]
在备考西方近代早期(工场手工业时期)时,除了要关注走向整体世
界、思想解放运动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等传统考点之外,还应关注
新教材新增的一个重要考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近几年全国各省
市已经有很多题目聚焦该考点。
高考题组
考向一
第4讲-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第4讲-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https://img.taocdn.com/s3/m/5b3adb6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0.png)
答案 (1)新航路开辟;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 流、疾病传播;物种交流密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 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土地资源 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4.(2015·四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 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 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 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 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 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 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变式训练】(2015·新余二模)下图是关于近代以来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读图完成下 列要求。
指出曲线A、B分别代表的经济理论并描述曲线A、 B影响力的演变历程。
人类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脚步。
(4)社会史观:促进了欧洲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促进了美洲物
种的外传,改变了人类饮食结构及习俗。
2.模块通:工业革命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科技发展有 何重要影响? 提示:(1)政治方面: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健全, 法德崛起。 (2)思想方面: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 富分化日益明显,形成空想社会主义思潮。30、40年代随 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 主义诞生;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3)科学技术: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 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科学和理性日益主宰人类 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世纪至18世纪中期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世纪至18世纪中期](https://img.taocdn.com/s3/m/bcfff94ea45177232f60a2f9.png)
第步
判断题型,提出论题
明确题干主旨要求“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事件信 息”。 第步 根据论题的论点,迁移所学知识史论结合地阐述
解析:选 A。中西航海的不同结果,主要原因是制度和文化不 同,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西方已经走向资产阶级代议制,这 个原因是能涵盖其他选项的根本原因,故选 A 项。
突破高考全国卷压轴大题——开放类材料解析题之主题论述型 (2017· 高考全国卷Ⅰ,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中国 外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 与占城、 爪哇、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 14- 15 世纪 暹罗等 30 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最早的印刷机。 废除丞相制度。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工场雇佣 3 万余名工人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 佛罗伦萨 200 余家纺织
表现 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 处于工场 资本主义萌芽 Nhomakorabea展缓慢, 手工业时期 自然经济占主体
西方 政治 英美代议制确立 表 文化 现 对外 掀起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运动 开始了全球性的交往和早
中国 封建君主专制强化 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外交:由开放转为闭关锁
期殖民扩张, 体现重商主义 国
时间
中国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 显学。
外国 英国入侵印度, 英属东 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 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 月花号”到达北美
17 世纪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 14-17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 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第5讲 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8世纪的西方世界
![第5讲 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8世纪的西方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27faba2d376baf1ffc4fad49.png)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过程 (1)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2)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3)达· 伽马: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 (4)麦哲伦船队: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大西洋→欧洲。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3.影响 (1)引起“商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 结通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引起“价格革命”,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考专题辅导与测试·历史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答案:略。评分标准: 一等: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 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 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 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答案:A
高考专题辅导与测试·历史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题组二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 (2015· 武汉调研 )“亚洲的贸易须在公司自己的武 器的保护和威力之下,始得以驱动和维持,而购置武器 的费用又须以贸易利润支付;故贸易不可无作战,作战 亦不可无贸易。”上述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言论反映了 ( ) A.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争夺 B.荷兰与中国贸易冲突加剧 C.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D.荷兰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
高考专题辅导与测试·历史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运用多种史观分析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的影 响 (1)革命史观: 新航路开辟后, 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 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 非拉地区的人民反抗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 (2)全球史观: 新航路开辟后, 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 殖民扩张是联系世界各地的重要途径,世界逐渐连成一 体,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2.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2.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https://img.taocdn.com/s3/m/7806180b0722192e4536f63b.png)
世界史•近代部分(14世纪~20世纪初)【阶段划分】1、公元14世纪~17世纪初 大航海时代2、17~18世纪 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3、18世纪中~19世纪中期 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4、19世纪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学习线索】1.资本主义时代:从产生、发展、成熟完善到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世界整体性:人类由分散隔绝进入到整体发展的一体化。
3.社会转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具体表现为:经济上,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政治上,专制独裁向民主法治转化,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思想上,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社会上,近代城市兴起与发展。
【整体把握】(1)物质文明: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经历四个阶段;此阶段中,世界各文明相互碰撞、融合。
(2)政治文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确立、发展到完善成熟。
①初步确立:17、18世纪英、美资产阶级革命;②发 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英国议会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法国二月革命、德意志统一、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③成熟完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的民主化、法制化建设,(英国议会改革、美国宪法修订、法国“一票共和”、德意志帝国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
(3)精神文明:世界近代思想、科技、文学艺术发展。
①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学社会主义;②科技: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哥白尼“日心说”)、17世纪形成(牛顿三大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
三次科技革命。
③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艺术。
工业文明的前奏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阶段特征】经济:资本主义由萌芽到不断发展壮大;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并拓展,并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金、市场、技术等条件。
政治:民族国家兴起,王权与教权矛盾逐步加深;新兴资产阶级与传统封建势力矛盾日渐突出,经过资产阶级革命逐步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https://img.taocdn.com/s3/m/b7642788192e45361066f5eb.png)
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8世纪中期的西方世界【时间跨度】14----18世纪中期(此时中国处于元朝元成宗大德4年至清朝乾隆15年,即公元1300年至公元1750年)【阶段特征】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表现为西欧封建制度逐步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世界开始连为一体,人类社会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化,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初创时期,同时还是西方资本主义科技思想的奠基时期,为西方向工业文明的迈进奠定了基础。
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等国开始确立,但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还不能战胜封建主义,世界各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主;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时期;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思想文化上,以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技的出现,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解放了思想,欧洲近代科学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蕴含人文精神的文学艺术逐渐兴起;【基本线索】1.政治上,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2.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开启与世界市场的拓展3.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完善,近代科学的形成和文学艺术兴起【通史整合】第一阶段资本主义的兴起萌芽时代(14世纪至16世纪初)向工业文明迈进时期㈠心内容:人的解放,世界的解放㈡阶段特征:总体特征:“人”和“世界”的被发现,欧洲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经济: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欧洲出现(意大利)。
开辟新航路(1500年前后)和殖民掠夺扩张,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并开始出现世界市场雏形,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资本主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政治: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掀起反封建(天主教会)--宗教改革(1517年)斗争,西欧封建制度的解。
2018届二轮复习:第一部分 第5讲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8世纪中期(课件)(71张)
![2018届二轮复习:第一部分 第5讲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8世纪中期(课件)(71张)](https://img.taocdn.com/s3/m/050a7a8edd88d0d233d46afe.png)
理基础 夯本固源
明主题 考点突破
提考能 课时过关
(2)基本特点:以 为基础; 国王
责任内阁
制为核心,以
代议制民主政治
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内阁是 国
最高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家权力中心
;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
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理基础 夯本固源
和葡萄牙王室支持;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 增加,地圆学说的流行。
理基础 夯本固源
明主题 考点突破
提考能 课时过关
(2)过程 ①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 洋,发现 美洲大陆 好望角 。②哥伦布:横渡大西
。③达· 伽马: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
路。④麦哲伦船队: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 洲。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对宪法负责;美国总统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 首脑,总统和政府不对国会负责。 (3)基本原则: 分权制衡 ;主权在民;联邦制;共和制。
理基础 夯本固源
明主题 考点突破
提考能 课时过关
三、文化 1.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 时间 14~17世纪 必要性:天主 教神学世界观 束缚人的思想 。 可能性: 资 背景 本主义萌芽 ;新兴资产阶 级要求;古希 腊罗马文化遗 存 宗教改革 16~17世纪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封建
,是资产阶
精神枷 ②形成不受罗马 教皇控制的 近代 教派 。 新
级建立政权的思想基 础。 ②世界: 鼓舞了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争取 族独立 的斗争 民
②促进了 自然科学 生
的产 ③传播和发展 人文主义
理基础 夯本固源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知识归纳: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前奏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知识归纳: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前奏](https://img.taocdn.com/s3/m/e8f4504958f5f61fb73666a8.png)
(5)欧洲先进国家保护、鼓励科学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创建博物馆、植物馆、观象台,设立科研机构,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二.开端——天文学
1、哥白尼:日心说改变人类宇宙观,动摇了神学基础;是近代天文学奠基人。
3、伽利略: ①论证哥白尼日心说; ②开创以实验为根据并有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③为牛顿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2.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异同
(1)相同点
①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②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
(2)不同点
①人文主义主要反对以神为中心;理性主义主要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
②人文主义主要集中体现在文艺、科学领域;理性主义则遍及社会各领域,尤其是政治领域。
③人文主义主张尊重人性,提倡人、神和谐相处;理性主义则将人的理性抬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4)作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提出建立法制社会,为资本主义道路提供了蓝图.
总结:
1.近代欧洲思想解放历程
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
宗教改革: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人应该过怎样的心灵生活.
启蒙运动: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
(2)英国
①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英西,英荷,英法);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
②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线索三: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和发展
1.文艺复兴(14——17世纪)
(1)背景
①政治上:封建的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https://img.taocdn.com/s3/m/5648bf432e3f5727a5e9628b.png)
第5讲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广东韶关二模)“在早期,英国人相信当一项议会立法违背普通权利和普通理性,或与上帝之法、自然正义法则等相抵触,便可视其无效;但17世纪末以后,这种观点便过时了。
”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改革的影响B.议会选举改革的推动C.工业革命的影响D.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变化”是指议会立法不再受制约,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7世纪以后”,结合所学,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英国议会选举改革第一步发生在1832年,故B项错误;英国17世纪末即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使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使君主的权利受法律的制约,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故D项正确。
答案 D2.(2014·广东梅州二模)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
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 A.法治至上B.分权制衡C.责任内阁D.虚位君主解析“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说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王权受法律的限制,法律保护人民的权利,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分权制衡和责任内阁的问题,故B、C项错误;材料更多的强调法律高于国王,强调的是法律而不是王权,故D项错误。
答案 A3.(2014·广东深圳一模)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
他的观点表明() A.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B.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C.美国新宪法具有专制色彩D.美国总统实际上是专制君主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故C、D两项错误;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君主制”表明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故A项正确;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故B项错误。
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开辟](https://img.taocdn.com/s3/m/73efb490f18583d04864595c.png)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14、15世纪~18世纪中期
阶段特征
14、15世纪~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是资本主义的兴起 阶段,也是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的阶段。 1.政治: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美国除外);英美资产阶级民 主代议制确立;早期殖民战争。 2.经济:西欧资本主义崛起,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手工工场成为 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对外进行早期殖民扩张,海上霸权由西葡、荷兰 转移到英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3.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举人文主义大旗,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资产阶级改造世 界的思想武器。
总结:
分化 ②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对欧洲的影响: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 资本主义的发展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考点。各种族集团 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 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 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C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3、“天主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
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
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
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天主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4.科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科学时代 来临。
世界近代史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5讲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工场手工业时期课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5讲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工场手工业时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fdc133bb68a98271fefa3e.png)
┃历史分期 专题导航┃ 中外近代史
【专题概览】
近代中国
近代西方
时间跨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
度 1949年新中国成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特征
农耕文明逐步解体
工业文明逐步形成
(1)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列强 (1)15~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
先后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 产生并逐步成长,开展了反封
求民主的斗争。在中国共产党 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
的领导下,最终实现了国家独 法国巴黎公社革命为无产阶级
立和民族振兴的愿望
建立政权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表现
经济 文明
(1)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
(1)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世 界市场的雏形出现,促进了资本主
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
文明 英国 材目录的对比
(2013·课标全国Ⅰ, 27)光荣革命与英国君主立宪制
选择题,4分
(2013·课标全国Ⅱ,41)从建筑和政治的关系的角度进行中 非选择题,6分
英比较
政治 美国 (2014·课标全国 Ⅰ,33)1787年宪法和《独立宣言》 选择题,4分
文明
(2013·课标全国Ⅱ,33)邦联制与1787年宪法
义的发展
主义在艰难的环境中曲折发展
(2)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及风俗习惯 (2)两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先后迈入“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资本
更多地体现出近代化的色彩
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思想 文明
(1)鸦片战争后,从林则徐、魏源“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睁眼看世界”到新文化运动弘扬民 推动了近代欧洲人文主义不断发展,
【创新设计】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2.5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工场手工业训练
![【创新设计】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2.5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工场手工业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9360f54be23482fb4da4cf8.png)
第5讲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吉林白山一模)温斯顿·丘吉尔是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首相,在他的《英语国家史略》一书中记载道:“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以千计的观众发出痛苦的呻吟,当不受法律约束的克伦威尔死后,在许多人心中暗自怀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英国为克伦威尔举行了一次最欢乐的葬礼。
”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保护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果实B.继承了悠久的传统,照顾了人民的心理承受力C.对国内国外的政治思想和制度产生重大的影响D.导致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可知,人民对于克伦威尔的专制暴行感到十分恐慌,而对查理一世的被处死抱有一些惋惜,体现了民众对传统的眷恋,对暴行的不满。
故应选B。
答案 B2.(2014·河南郑州模拟)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屈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一书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主英国的重要性。
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的决定性的转折点”。
“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 A.王权结束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C.国王与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关系D.责任内阁制形成解析材料中的“奥兰治威廉”是英国“光荣革命”过程中从荷兰引入的新英国国王,伴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所以答案选B,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3.(2014·湖南衡阳联考)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认为:“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
”以下对于“政治遗产”理解正确的是( ) A.美英两国政治上都实行代议制B.政党政治是美英政治的核心C.美国三权分立直接来自英国D.美国学习英国实行联邦制解析材料认为美国保持并完善了英国开创的政治制度,两国政治的核心是代议制度,B项不对;美国三权分立源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学说,C项错误;D项对材料的理解有误,两国政治体制最大的相同点是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故选A。
第讲 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世纪的西方世界
![第讲 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世纪的西方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043f37a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3.png)
第讲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世纪的西方世界自15世纪文艺复兴开始,西欧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导致了一场社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让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世纪降临。
本文将从文艺复兴、探险和贸易、基督教改革和宗教战争、科学和启蒙运动四个方面来探讨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世纪的西方世界。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5世纪初──17世纪初期欧洲的一场文化革命。
它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核心,重新探索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和文化,并将其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人物包括列奥纳多·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家,以及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家。
这些人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整个欧洲,对社会、文化和科学发展产生了长远影响。
文艺复兴开创了现代文化的基础,它改变了欧洲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知。
文艺复兴思潮的兴起,推动了自然科学和远航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社会推动的作用。
探险和贸易在15世纪末至17世纪期间,欧洲国家开始实行殖民主义政策。
这些国家的人们探险和扩张,探险家们发现了新大陆、非洲和亚洲。
他们带回了珍贵的货物,如香料、黄金、银、象牙、丝绸和茶叶等,这些货物在欧洲市场上被视为宝贵财富。
这个时期的贸易和探险活动推动了现代商业的发展。
航海技术的进步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欧洲和大洋洲、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贸易联系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国家之间的贸易、金融、银行和纸币制度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基督教改革和宗教战争16世纪,欧洲经历了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
基督教的改革运动是由马丁·路德发起的,它反对教会的许多贪婪和不道德行为,并试图推动教会的宗教改革。
这场改革运动分裂了基督教世界,导致了天主教和新教的分裂,也导致了欧洲各国之间的宗教战争。
这个时期的宗教变革推动了现代宗教改革和个人信仰的自由思想。
思想家、作家和哲学家们开始思考宗教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他们提供了自由思考、自由表达和自由信仰的新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8世纪中期的西方世界【时间跨度】14----18世纪中期(此时中国处于元朝元成宗大德4年至清朝乾隆15年,即公元1300年至公元1750年)【阶段特征】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表现为西欧封建制度逐步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世界开始连为一体,人类社会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化,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初创时期,同时还是西方资本主义科技思想的奠基时期,为西方向工业文明的迈进奠定了基础。
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等国开始确立,但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还不能战胜封建主义,世界各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主;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时期;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思想文化上,以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技的出现,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解放了思想,欧洲近代科学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蕴含人文精神的文学艺术逐渐兴起;【基本线索】1.政治上,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2.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开启与世界市场的拓展3.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完善,近代科学的形成和文学艺术兴起【通史整合】第一阶段资本主义的兴起萌芽时代(14世纪至16世纪初)向工业文明迈进时期㈠心内容:人的解放,世界的解放㈡阶段特征:总体特征:“人”和“世界”的被发现,欧洲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经济: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欧洲出现(意大利)。
开辟新航路(1500年前后)和殖民掠夺扩张,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并开始出现世界市场雏形,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资本主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政治: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掀起反封建(天主教会)--宗教改革(1517年)斗争,西欧封建制度的解。
思想:文艺复兴(14-17世纪)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哥白尼、伽利略)外关系: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扩张一、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1.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①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强烈渴望。
③思想根源:人文主义倡导冒险进取精神。
④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切断传统的东西方商路。
⑤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狂热。
(2)过程①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到达“好望角”。
②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绕非洲到达印度的航路。
③哥伦布开辟了由欧洲到达美洲的航路。
④麦哲伦船队进行了经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环球航行。
(3)影响①对欧洲: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亚、非、拉地区: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量白银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③对世界: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荷兰①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②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①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荷兰;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②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复兴(1)条件:①意大利在欧洲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②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③意大利保留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
(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
(3)成就①意大利:文学上出现了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前三杰;艺术上出现了达·芬奇等艺术大师。
②西欧:英国的戏剧家莎士比亚,代表作是《哈姆雷特》。
(4)影响:①是欧洲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②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提供了精神动力。
2.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的发展(1)背景: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
②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③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使天主教会与人们之间的矛盾加深。
(2)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①只要有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②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实质: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4)影响:①削弱了教会对社会政治、经济的控制。
②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派。
③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第二阶段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7-18世纪中期)工场手工业时期-现代化起步--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时期㈠核心内容:构想、构建理性王国,革命时代,科学诞生。
㈡阶段特征:总体特征: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制度矛盾尖锐,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政治: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荷兰、英国;17-18世纪),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40-1689年)、美国独立战争和共和制的确立(1775-1787年)、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4年))工业资产阶级还未真正掌权,处于劣势,世界各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主。
经济: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拓展;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资本的原始积累,重商主义政策广泛盛行。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对外:西欧列强殖民扩张(荷兰、英国;17-18世纪)密切各地区联系。
思想: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并取得突破(牛顿经典力学(1687年)),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启蒙运动广泛传播,(17-18世纪)理性主义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
通史知识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
3.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②首相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又通过议会控制立法权。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背景: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政局动荡不安。
2.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3.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三.启蒙运动——人文主义的成熟1.背景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②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
③自然科学发展。
2.概况:①核心:理性。
②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主要观点:①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②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人民主权思想。
④康德:以人为本,尊重他人。
4.影响:①对欧洲: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建立政权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
②对世界: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四、经典力学的出现1.背景:(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到实验科学时代。
(2)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3)伽利略的科学成就为经典力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成就: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3.影响:(1)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2)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促进了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3)为法国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
【选修链接】【选俢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宗教改革1、背景条件:(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政治:天主教会统治欧洲,经济上拥有大量地产,肆意搜刮人民,政治上,教权高于王权,干涉世俗事务,文化上,垄断教育,有权解释《圣经》,生活上,平民一声依赖教会;(3)思想:出现宗教“异端”,挑战神权;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2、内容:(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因信称义,简化宗教仪式,世俗权利高于王权,引发农民战争,促进宗教改革和人们思想解放(2)加尔文宗教改革:先定论,建立民主教会,反对教皇权威,为资产阶级斗争提供精神动力(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国王是英国国教最高首脑,限制教会权力,改革后的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3、评价:(1)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剥夺了教会的权益,有利于欧洲国家的发展(2)经济上,夺取了大量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促进了西欧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之,是以宗教形式进行的反神权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事迹:①早期科学成就:青年时期在数学、光学、力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②创立经典力学: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标志着近代科学形成③勤谨科学精神:具有勤奋的探索精神,创立“归纳---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2.评价:近代科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