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 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同步教案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同步教案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https://img.taocdn.com/s3/m/cb45e93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6.png)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学设计【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的第二课,本单元主要讲述不同时代的战争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本课主要讲述近代战争对文化的影响。
在美洲,美国独立战争改变了美洲的文化;在欧洲,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出现了新的因素;在中国、印度和埃及等被殖民国家,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使被殖民国家的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和“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第一子目“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讲述了独立战争前、后美洲文化的特点变化,重点突出了独立战争对美洲文化的影响。
第二子目“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讲述了拿破仑战争对俄国、波兰、德意志的重构,及其对欧洲各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第三子目“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以近代中国、印度和埃及为例,讲述了在回应殖民者文化侵略的过程中,被殖民者会不同程度的接受外来文化,但也会努力保护传统文化,其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1.了解独立战争前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理解其发展原因和影响。
2.了解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重构的主要表现,理解拿破仑战争与欧洲文化重构的关系。
3.理解欧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主要表现、特点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及殖民战争对文化的影响。
难点:辩证理解战争与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过程】导入:展示《拉丁舞》图片,通过图片介绍在跳拉丁舞时,人体的状态应分成三部分。
一、上半身,尤其是肩部应巍然不动,体现了西班牙人的高贵,是拉丁舞中白人文化的精髓体现。
二、身体中部,包括腰部和胯部应收紧且尽情地扭动,彰显了非洲文化活泼、外向的特点。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1f314b6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e.png)
②文学改良是思想运动的必要条件 ③“民本思想”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剂良药 ④胡适是这场新运动的代表人之一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费正清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在
“冲击——反应”(Impact——Response)的模式种展开
明的 “混血社会”。
原生文化: 偏远地区,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和文化传统,如多神信仰、图腾崇拜等。
2)拉丁美洲独立中及之后的文化: ①背景: 西属拉丁美洲独立后,建立了15个共和国,葡属
巴西独立后建立了帝国,1889年成立巴西合众国。 ②表现:A.法属海地独立:1804,杜桑·卢维杜尔领导海地独立,拉开拉美独立的序幕。
院的基本格局上出现了一些变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
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这表明
A.建筑领域呈现中西合璧的趋势
B.传统生活习俗逐渐被抛弃 C.清末生活西化只出现在大城市 D.西方文化已经被国人接受
A
19世纪80年代,上海租界的洋商开始使用煤气照明。
因煤气管道铺设于地下,百姓将煤气称为“地火”,认为赤脚
B.西属拉美独立:1826,土生白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建立了15个共和国。 C.葡属巴西独立:1822年独立,建立了帝国,1889年成立巴西合众国。
颁布了宪法,取消了奴隶贸易、奴隶制,以及印
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但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
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战后考迪罗独裁权力成
为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
第一代考迪罗代表人物有墨西哥的伊图尔维德·圣安纳(1794—1876);阿根廷的罗 萨斯(1793—1877);巴拉圭的何塞·加斯帕尔·罗德里格斯·德·弗朗西亚(1766— 1840)。第二代考迪罗多通过“选举”或政变上台,其代表有巴拉圭洛佩斯父子等
选择性必修3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共34张PPT)
![选择性必修3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2b21c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04.png)
拿破仑帝国走向崩溃。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了
欧洲均势的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欧洲的封建统治。
1648《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后的欧洲
思考点
列宁对十二月党人的评价
列宁曾评价十二月党人: 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 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
——[苏]列宁《纪念赫尔岑》,《列宁选集》第二卷
化符号之一;
迫和歧视仍然存在
④宗教: 天主教 成为拉美的主要宗教
拉美独立战争(1804-1826)
拉美独立运动是……由落后的地主阶级占有成果的革命。
——张伟伟《美国独立战争与拉美独立运动比校研究》
2014年7月20日,委 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向
1810-1821年,墨西 哥独立(伊达尔哥)
习近平总书记授予象
概念阐释
考迪罗制
考迪罗(Caudillo),亦称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制度。最早产 生于19世纪初拉丁美洲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斗争的时期。 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依靠军人专政 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 反抗。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 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
深化 拓展
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拉丁美洲文化的多样性有哪些异同?
比较项
美国
拉丁美洲
成因
都深受欧洲殖民文化影响,都以欧洲文化为主导
相同点 种族
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种族交融
缺陷
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美洲文化遭破坏
主导
英国文化为主
西、葡文化为主
种族
形成美利坚民族
未形成统一民族
语言 不同点
文化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958d0fe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6.png)
在跳拉丁舞时,人体的状态应分成3部分 1.上半部,尤其是肩部应巍然不动,体现了西班牙人的高
贵,是拉丁舞中白人文化的精髓体现。
④但是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
2.身体中部,包括腰部和胯部应收紧且尽情地扭动,彰显
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了非洲文化活泼、外向的特点。
3.下半部分,腿和脚的动作起源于印第安人的文化,拉丁
——李永清:《美利坚民族的觉醒——美国启蒙运动的历史价值论》 独立战争前北美大陆殖民地人民已经具备了民族独立意识 18 世纪六七十年代,苏格兰思想家们的作品大多是通过进口到达美利坚……大量书籍通过进口销售到美国的同时, 18 世纪晚期随着书籍重印业在北美的发展,读者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购买到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书籍重印的 经济利益、当地生产的便利性、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爱国思想等因素促进了美国本土书籍重印业的发展。从 18 世 纪后半叶起,平均每五部苏格兰启蒙运动作品中,就有一部以上是在美国重印的。
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文化
(1)独立后的拉丁美洲
①颁布了宪法,取消了奴隶贸易、奴隶 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 但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 仍然存在。
②战争促成了战后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 成,成为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政治文化 的特征之一。
(拉丁美洲)独立的经济意义限于摆脱衰落中的宗主 国的野蛮掠夺和落后统治,但独立后却缺乏独立迅速建立 民族经济的能力,经济依附性的状况没有改变……尽管革 命后建立了十几个“共和国”,但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本 质相去甚远。拉美独立运动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 民族独立运动的有利国际环境中出现的由落后的地主阶级 占有成果的革命。
——任裕海:《苏格兰启蒙学说在美利坚的传播和影响》
大量书籍的进口和重印反映了美国社会自由民主的氛围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27c7f3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5.png)
(1)独立战争概况:领导者多为土生白人;大多建立了共和国。
(2)文化重构:(政治文化) ①进步性: 颁布宪法,取消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及印第安人 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 ②局限性: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歧视仍存在;
战后考迪罗独裁权力形成。
◎玻利瓦尔
考迪罗(制度) 产生于19世纪初拉美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斗争时期,那时涌现出一批军事领袖,他 们为拉美各国的独立做出了贡献。独立后,他们实行专制统治,成为第一代“考迪罗”。 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在思想 上传统天主教影响较大。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庄园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独裁制度。在 拉美各国相继独立后考迪罗逐渐成为拉美经济发展的阻碍。
结局
失败,但宣传 了革命的主张
波波兰兰
德德意意志志((普普鲁士士))
二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三)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
2、具体表现:(1)俄国
《俄罗斯法典》可以代表十二月党人改造俄国的蓝图。该纲领包括:废除农奴制, 把士地分给农民(土地分为“公地”和“私地”两部分,前者分给农民,不能买卖,后 者为农民的私有财产,所有者可自由处理);推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国;废除封建等 级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言论、信仰、出版等自由:发展工商业;等等。
来社➢会基所督提教出深的刻一些影基响本着的人政们治的思精想神,世如界天;赋人权、平等 、自➢由封、建法世治俗和王权力权制达衡到等顶等峰,,在出精现神民和族文国化层家面;为欧洲 的现➢代法文国明:勾资画本了蓝主图义,萌成芽为与现资代产民阶主级政革治命建设;的基石。
思想解放,—自—由选民择主性平必等修思三想.教出师现教。学用书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290c930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7.png)
第十二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案➊教学目标一、通过对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基本史实的了解,构建近代西方文化扩张的时空观念二、通过对近代战争之后世界主要地区文化的重构或变化的认识,培养唯物史观的素养三、通过对西方文化扩张影响的分析,提高民族意义以及为民族强盛而奋斗的家国情怀➋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与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二、教学难点: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➌教学过程设计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1、独立战争前的英属北美殖民地文化·多源性与多样性(1)种族:来自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白人移民和被贩卖为奴的非洲黑人,与当地的印第安人共同生活在北美洲土地上;但欧洲白人排斥和压迫有色人种(2)语言:北美人民使用的英语已经发展为美式英语,与英国本土英语不尽相同(3)宗教:基督教新教派别之一的清教流行注·清教(仅作了解):是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的产物,反映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许多清教徒为避免政治和宗教迫害来到北美大陆,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日常生活:饮食文化、艺术生活也融入了印第安人、黑人和拉丁裔因素(5)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成为北美殖民地文化的一部分(6)到独立战争前,“美利坚人”已经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7)同时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2、独立战争(1775至1783年)后的美国文化(1)形成: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2)政治:1787年的联邦宪法,使北美大陆出现了第一个以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为指导建立的联邦制共和国,分权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3)文化: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4)经济:但南方发展种植园经济和继续实行奴隶制,是与美利坚主流文化相违背3、独立运动前的拉美文化(1)种族:来自西葡的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种族融合非常普遍,混血人种成为主流(2)语言: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主要语言(3)宗教:天主教成为主要宗教;但在偏远内陆印第安人保留了多神教信仰和图腾崇拜(4)日常生活:拉丁舞成为拉美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4、独立运动(19世纪上半叶)后的拉美文化(1)争取独立①在拉美独立运动中,除法属殖民地海地的独立是由黑人领导之外,西属殖民地的土生白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成为革命的主要领导者;西属拉美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独立,并建立了15个共和国②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统治获得独立建立巴西帝国;1889年成立巴西合众国/共和国注:1822年在巴西的摄政王葡萄牙王子佩德罗宣布脱离葡萄牙本土而独立,建立巴西帝国,推行君主立宪制,自己加冕称帝为佩德罗一世(仅作了解)(2)进步性:普遍都颁布宪法,取消奴隶贸易、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人头税和强制劳役(3)局限性①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②拉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推行军事独裁统治(考迪罗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注·考迪罗主义(仅作了解):考迪罗制是拉美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③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对拉美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A、1823年门罗主义:美国总统门罗宣布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B、金元外交与大棒政策:美国一方面进行经济侵略一方面进行武装干涉④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5、独立战争后美国文化与拉美文化的差异(1)统一民族:美国在独立战争前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在拉丁美洲,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2)文化多元性:美国文化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种族、血缘及宗教的多源性和多样性上;拉丁美洲文化的多元性还体现在鲜明的地域差异上(3)民主与独裁:美国主流文化主要体现了近代以来欧洲启蒙运动民主文化;拉丁美洲文化受西班牙、葡萄牙影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导致考迪罗独裁主义盛行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1、拿破仑战争(1803—1815年)(1)战争经过(仅作了解)①雾月政变: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成立临时执政府,实行军事独裁统治②拿破仑称帝: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并颁布《拿破仑法典》③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英俄奥普等七国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成功指挥法军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胜利(三皇会战即法国拿破仑、沙俄亚历山大一世、神圣罗马帝国弗朗茨二世);但法国海军在特拉法加海战中败于英国纳尔逊,拿破仑最终放弃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最终神圣罗马帝国被终结,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④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年英俄普瑞四国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拿破仑成功指挥法军取得耶拿战役胜利攻入普鲁士首都柏林,第四次反法同盟瓦解;并对英国采取大陆封锁政策,趁西班牙内乱占领伊比利亚半岛,却深陷半岛人民战争的海洋⑤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年英奥等四国组成第五次反法同盟,拿破仑成功指挥法军取得瓦格拉姆战役胜利攻入奥地利帝国首都维也纳,第五次反法同盟瓦解;至此拿破仑几乎占领和控制了除英国、沙俄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拿破仑帝国版图达到最大⑥俄法战争:1812年拿破仑亲率60万大军远征沙俄,虽一度占领莫斯科,但俄军统帅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策略不断袭扰法军;法军饥寒交迫.只好撤出莫斯科;俄军转入反攻,追歼大量法军,法军元气大伤⑦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年英俄奥普等九国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遭到决定性失败;此后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宣布退位并被放逐于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⑧百日王朝:1815年2月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登陆法国本土,受到人民拥戴。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aa119b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2.png)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战争与文化的关系,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通过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逐步深入探讨战争背景下的文化变迁,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问题,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历史观念。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合作中交流观点,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2.问题导向: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战争与文化的相互影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探究战争中不断深入思考,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本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观点,共同探讨战争背景下的文化变迁。小组合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而且提高了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战争时间为线索,创设战争背景下的文化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对文化的影响。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战争场景、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结合史料,让学生了解战争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碰撞,提高他们对战争与文化的认识。
4.创设讨论情境,鼓励学生就战争背景下的文化扩张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的思考。
针对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战和二战的起因、过程及其影响;二是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及其对文化的影响;三是西方文化在战争与冷战背景下的扩张及其对全球化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运用史料,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战争时间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分析战争与文化的关系时,能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e0209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9.png)
4.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
5.注重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的设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著作和文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历史问题。
5.设计一份关于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扩的知识问答卷,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要求不少于10题。通过此作业,让学生在出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锻炼他们的历史思维。
6.组织一次小组讨论,针对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扩张的影响,讨论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利弊,形成一份不少于1000字的讨论报告。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作业布置要求:
1.请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2.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查,确保内容完整、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学生应根据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2.针对难点内容,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教学:
a.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近代战争背后的原因和动力。
b.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西方文化扩张对我国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洞察力。
c.结合现实问题,让学生思考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扩张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存在主观臆断、片面理解等现象。教师需关注这一情况,通过设计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客观分析能力。同时,注重挖掘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他们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五单元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五单元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https://img.taocdn.com/s3/m/f6c5298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b.png)
第二种观点,认为拿破仑担负着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他应被看作是法国革命的代 表。拿破仑战争的胜利粉碎了“反法同盟”的复辟阴谋,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 果,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总之,拿破仑战争代表了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战争, 对欧洲社会转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如抢劫和 征发被占领国家的物质财富,具有掠夺性;镇压或破坏其他民族的资产阶级革命,具 有民族自私性。
| 拿破仑战争性质的转变及作用
情境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但是,有一件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拿破仑
问题 材料中“一件东西”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拿破仑战争如何促使 欧洲文化重构。 提示:《拿破仑法典》。 过程: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了一个从大西洋沿岸到波兰,从波罗的海到地中 海的庞大帝国,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这些地区传播;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 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在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中,欧洲各地出现了不 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 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
局限性
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⑤ 自由女神像 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后的拉丁美洲文化
背景 19世纪上半叶,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着美国以南的广大美洲地区
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种族融合现象非常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⑥“ 混血社会 ”
形成 在19世纪上半叶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西属殖民地的土生白人成为革命的主要领导者 过程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
1.在美式英语中,一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如pone(玉米饼)、woodchuck(土拨鼠)等。 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如tote(搬运)、okra(秋葵)等。这体现了美国文化 的多元特征。 ( √ ) 2.在拉丁美洲,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种族融合现象非常普遍,形成了毫无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80ae56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6.png)
拿破仑 战争后 欧洲文 化的重 构
一 、拿破仑战争前——欧洲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下
英
神圣罗马帝国
王
乔
治
三
世
统一前的意大利
西班牙波旁王朝
法
王
路
易
十
六
早期葡萄牙王朝
俄罗斯帝国
一 、拿破仑战争前——启蒙运动解放思想
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 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 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 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 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 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知性成 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 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 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基于自然的平 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
思考3:如何看待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的客观影响?
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 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 龚 自 珍 《 定 庵 文 集 》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 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 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 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德)马克思 《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龚自珍《定庵文集》
二 、被殖民地区的应对措施
地区 中国
印度 埃及
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吸收
林则徐、魏源、徐继畬、郑观应等提 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使一些 新技术、新思想传入中国。 西医逐渐成为与中医并行的医疗手段。
引入资产阶级代议制、法律制度和文 官制度;提出“印度人的印度”口号; 兴办学校,强行普及英语并使之成为 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
美式英语借用了约1700个印第安语的单词:如tamarack (落叶松)、hominy(玉米粥)、pone(玉米饼)、 igloo(圆顶茅屋)、caucus(秘密会议)、woodchuck (土拨鼠)等以及美国很多洲的名称,如Arizona(亚利 桑那);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a504dc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9.png)
会”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打破殖民枷锁,赢得国家独立
B.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C
C.赢得国家独立,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D.废除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2.1988年,斯坦福大学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决定把
西方文明这门课程改成包括黑人、拉丁美洲、亚洲等在
内的一种世界文明概述。1990年,英国的一些历史学家
俄国。
——约翰·梅丽曼《欧洲现代史》
(2)波兰起义
(3)德国的改革
普鲁士人的改革(1807—1815) • 废除贵族的某些特权 • 解除农民对地主的负担和劳役 • 实行自由就业
(4)1848年革命
1848年革命,也称民族之春或人民之春,是在1848年欧洲各国爆发的一系列 武装革命,是平民与贵族间的抗争,主要是欧洲平民与自由主义学者对抗君权独 裁的武装革命。这一系列革命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国家之大,可以说是欧洲历史 上最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维也纳会议在俄罗斯境内、原属被瓜分前的波兰的20%的领土上,
建立了拥有自己军队的“波兰会议王国”。俄国沙皇即波兰国王。沙
皇亚历山大一世为波兰人颁布《1815年宪法》,规定由两院构成的议
会……。这两个议院都无实权。1820年,为了惩罚议会对俄国政策的
反对,沙皇亚历山大禁止众议院开会长达5年之久。
……但是在1830年11月,华沙的波兰军事学院发动了起义,反抗
(2)美国政治文化的特征
(3)美国文化的符号
自由女神像正式名称是“自由照耀世界”,位 于美国纽约海港内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1886 年落成。
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服装,头戴光芒四射 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 火炬,左手捧着一块铭牌,上面刻着1776年7月4日, 《独立宣言》颁发的日期;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 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40eb07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c.png)
西
后欧洲文化 波兰民族解放斗争
主、独立、自由、法治越来越
方 的重构 文
德意志废除农奴制改革 成为普遍诉求
化
的
目的
影 响
欧洲殖民 者的文化
特征 中国
在保护本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 学习并吸收西方文化,呈现文化的多样性
侵略
代表 印度
埃及
体现文化的多元性
比较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拉丁美洲文化的多样性有哪些异同?
比较项
背景
相
同 点
构成因素
共同缺陷
美国
拉丁美洲
都受到欧洲殖民者的侵略、黑奴贸易影响 以欧洲文化为主导,美洲文化遭破坏
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文化相互融合,种族、血统、宗 教具有多元性。
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仍然存在
主导文化 欧洲文化为主
(3)特征: 美国文化的多元特征
(二)独立运动后的拉丁美洲文化:
①语言: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1.独立运动前的 ②族群: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 拉丁美洲文化: ③宗教及生活:天主教是主要宗教,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
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④舞蹈: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
1、欧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含义是什么? 2、被侵略民族给予了哪些回应?(中国、印度、埃及) 3、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给被侵略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1.概念:
文化侵略:殖民国家往往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 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
3.一系列制度改革: 颁布宪法,取消奴隶贸易、奴隶制;取消印第安人人头税和强制劳动
(2)表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共35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5e485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e.png)
②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1787年宪法的 制定者首先考虑 的是哪两个问题?
如何美建国立联在强邦自有党然人力法当的则年中下设面央计,政政一府治切?制人度如生的何来基避本免精专神是制政体?
什么呢就?是简自单由地的说,,每就一是个两人个来字到—这—个“世制衡”。政 治如制果度界人“都都制对是衡自天”己使包的,括身就两体不层有需含支要义配任:的何其权政一力府,。了不;同如权果力是之天使统治人, 就间不的需相要互对制政衡府;有其外二来,的不或同内—利在—益的杰之控斐间制逊的了相。互制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宪法之父”麦迪逊
女神高举火炬的右手则是
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为蓝本。 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的服 装,所戴头冠有象征世界七大 洲及四大洋的七道尖芒 [1] 。左 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 《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 手铐、脚镣和锁链。她象征着 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在 1886年10月28日落成并揭幕。
圣马丁是阿根廷"国父" 被誉为“南美洲的解放者”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2.拉丁美洲文化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文化表现
政治文化:①追求法治、自由:颁布宪法,取消了奴隶贸易、奴隶制, 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
在偏远的内陆地区: 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原生文化)
特征:文化多元性非常明显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2.拉丁美洲文化 独立后的拉美文化表现
回顾:《纲要下》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①法属海地独立:
1804年,法属海地独立,揭开了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
海地革命领袖 杜桑·卢维杜尔
局限 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f116f84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c.png)
2.讲授: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
3.分析:分析战争背后西方文化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如科技、思想、宗教等;
4.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战争对文化的影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战争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2.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战争对文化的影响;
3.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4.学会合作学习,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战争与文化交流的关系。具体过程如下:
2.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后的文化因素,如英国的工业革命、中国的传统文化等;
3.提出问题:“战争对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是如何改变中国的?”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讲授新知
本节课的新知讲授以鸦片战争为例,详细讲解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具体操作如下:
1.讲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如英国的工业革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等;
(五)作业小结
本节课的作业小结环节是让学生通过作业的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战争与文化交流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具体操作如下: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战争与文化交流关系的短文;
2.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完成作业;
3.教师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建议,反馈给学生;
4.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案例背景以鸦片战争为例。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朝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中,西方的科技、思想、宗教等文化因素传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战争结束后,中国开始面临西方文化的全方位渗透,这使得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20232024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案)
![20232024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29e35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2.png)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内容范围普通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碰撞》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的内容。
教学主题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时空定位,知道近代著名战争的发生。
2.通过史料分析,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
3.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教学活动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吗?香港历史书中有关鸦片战争的描述曾引发巨大争议。
2019年10月,有港媒发现,一份来自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的中国历史九年级阅读材料《为什么中英爆发鸦片战争?》声称,鸦片战争源于中国和英国出现政治、贸易体制及司法制度冲突,但只字不提英国大量输入鸦片令中国白银外流、鸦片毒祸令中国人沉沦,反批中国“傲慢”,疑将战争合理化。
为什么竟然在香港回归23年后,香港教科书还都跟着英国人的思路在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探究近代战争与文化扩张之间的关系。
新课讲授: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1.独立战争前美国文化的特征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及教材内容,概括指出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文化有什么特征?出示材料: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美利坚民族是一个由许多民族(或种族)组合而成的民族。
北美大陆地沃人稀、资源丰富。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早期移民靠勤奋求实的开拓精神…他们重视个人价值,提倡信仰自由…于是美国白人大肆宣扬“白人优越论”,对印第安人、黑人等有色人种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1)美式英语成为共同语言;(2)饮食文化和艺术生活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因素;(3)强调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等;(4)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5)清教对美国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2.独立战争后美国文化的特征出示材料:1787年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利,又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21e03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e.png)
3.激发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培养他们关注国家、世界发展的责任感。
(三)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结合历史资料、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提高历史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扩张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扩张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思考性的练习题,如: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近代战争对西方文化扩张的影响,掌握西方文化扩张的主要过程、特点及其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2.掌握近代战争的关键事件,如拿破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等,了解其背景、过程和影响。
3.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扩张的关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扩张的论文,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4.教师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战争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提高时事政治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完本课,你对战争与文化的关系有了怎样的理解?
战争不仅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也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
碰撞提供了契机。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流、交汇、传
播,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
或被动或主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人类文化
的交融与完善。
正直塾
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
标志 1776年《独立宣言》
独 立 战 争 后
政治 文化
文化 符号
1787年的联邦宪法,联邦制共和国; 人生而平等、人民主权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自由女神像
黑暗 种植园经济和奴隶制
阅读教材第68页,填写表格中独立战争后北美文化的概况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正直塾
美国以南所有美洲的通称。包 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 岛和南美洲。因长期沦为西班 牙、葡萄牙等拉丁语国家的殖 民地,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中国百科大辞典》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正直塾
巴西基督山
拉丁舞
图腾崇拜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正直塾
由于19世纪初,拉丁美洲仍是一个封建主义的殖民地社会。1810—1826年独立
中国 挽救国家独立
印度
印度教、伊斯兰教; 种姓制度扮演重要角色
埃及 。伊阿斯拉兰伯教民;族的传统方式
外来文化的接受
洋务运动-器物、 戊戌变法-制度 英语、法律、政府体制、 文官制度
君主立宪制
阅读教材第70-71页,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面临文化侵略时 的应对。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思考:
正直塾
美国独立战争
萨拉托加大捷 1777 年 的 萨 拉 托 加 战 役 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重要 战役,以英军战败而结 束。这场战役的胜利增强 了美国人民的信心,从此 美军从战略防御逐渐转入 战略进攻。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正直塾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
——列宁《纪念赫尔岑》
学思之窗: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列宁这个评价的看法。
二、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文化的重构
正直塾
材料一:1830年11月29日,在华沙爆发了波兰王国抗俄民族起义……其狠狠打
击了莫斯科鬼子解放了华沙。 ——《马克思恩格斯和波兰民族解放运动》
材料二:1848年德意志爆发,3月革命,历时一年多的建国尝试,在德意志各
印第安人
非洲黑人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正直塾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 的国家,美利坚民族是一个由许多民族(或种族)
组合而成的民族。北美大陆地沃人稀、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艰苦努
力,早期移民靠勤奋求实的开拓精神……他们重视个人价值,提倡信
仰自由……于是美国白人大肆宣扬“白人优越论”,对印第安人、黑
如此。——李剑鸣《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
依据材料,思考问题: 独立战争前,北美不同殖民地间的人们在文化上的异同。
异:特许状、肤色、空气、政府; 同:习俗、性格、教养、人文。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正直塾
思考: 北美的居民们有着不同的肤色, 那么他们都是自何处而来的呢?
欧洲白人
动,旨在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的武装起义……12月党人起
义,促使俄国人民在睡梦中惊醒……1901年12月奥德萨社会民主党人
南方革命小组散发的传单,指出,我们首要的、重大的任务——是光
荣的战士,12月党人的任务就是推翻专制制度,获得政治自由。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列宁曾评价12月党人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
阶层的喧嚣声与诸侯间的猜忌不信任中落下帷幕。这一次领导德意志国家统
一运动的是来自于德意志各邦的资产阶级,建国的方式是采取议会协商的方
式,试图制定一部全德意志国家宪法,实现对国内各政治力量的统一整
合。
——《1848—1918年近代德意志国家构建历史进程研究》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19世纪初的欧洲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战争的领导人们,向往社会进步和自由,放弃了已有的家产和奴隶,提出了
解放奴隶,取消对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劳役制,废除教会特权,鼓励自由贸 易等进步主张。
——《论1810-1826年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性质》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所起到的积极 作用及局限性。
颁布了宪法,取消了奴隶贸易和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 废除教会特权,鼓励自由贸易; 但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也促成了战后独裁权力的 形成。
二、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文化的重构
正直塾
观看视频, 思考拿破仑的成 就有什么? 其战争造成了怎 样的影响?
《拿破仑法典》,传播自由、平等、法治、共和等启蒙思想; 但也压迫被征服地区掠夺财富、摊派兵役。
二、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文化的重构
正直塾
材料一:1826年12月14日,俄国秘密协会会员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发
从 封建、专制 到 民主、独立、自由、法治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殖民主义
正直塾
在欧洲的殖民侵略中,文化侵 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殖民 国家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 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 督教党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 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达 到殖民的目的。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正直塾
传统文化的保留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正直塾
1744年,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医生骑马从马里兰出发,一路行至缅因再折
返,行程1624英里,对中北部社会有比较系统的观察,他在旅行记的结尾处
谈到了北美居民的共同特征:
在我经过各个殖民地时,我发现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习俗和性格方面很少差
别,只在特许状、肤色、空气和政府方面,我看到了一些不同……至于教养 和人文方面,他们也十分相似,只是大城镇的居民更开放一些,波士顿尤其
人等有色人种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简论早期移民对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影响》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北美当地的文化特点。
崇尚民主和自由、重视工商业、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注 重个体和创造精神等; 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正直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