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 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寓言两则》教案

小学语文《寓言两则》教案

小学语文《寓言两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则寓言故事。

(2)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通过寓言故事,学会做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则寓言故事。

(2)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课文PPT或黑板。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2)准备课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分段朗读,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情节。

(3)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教师适时讲解和示范。

3. 理解寓意:(1)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内容,分析寓言的寓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寓言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

五、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背诵课文。

3. 家庭作业:和家长分享本节课学习的寓言故事,讨论寓意和做人的道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课文背诵情况。

3. 寓言故事理解评价:通过提问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寓言故事寓意和做人体会的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

寓言两则教案(精选10篇)

寓言两则教案(精选10篇)

寓言两则教案(精选10篇)寓言两则教案篇1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

为了更好地完成好本课基本任务,我通过看图、表演,让学生用上自己的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词语、句子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再将自己的切身体验表现在自己的朗读中。

从读中体会两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理解寓言含义。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学习随文识字的方法,尝试边读边想,做简单批注的学习方法。

4、了解寓言,从寓言中体会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这两则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

(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看图猜。

(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三长两短、小题大做、一举两得、百发百中、揠苗助长。

)汉语成语丰富多彩,有两万余条,常用的也有四五千条。

成语背后有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有的出于名人说的话,还有的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神话寓言故事。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揠苗助长》就是一个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揠”三框两笔。

听过这个故事吗?二、初读感知:1、认读生字生词:寓揠焦喘费截寓言揠苗巴望焦急喘气白费筋疲力尽一大截2、指导书写:费焦3、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掉字,不添字,注意标点停顿。

4、接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三、再读感悟:1、展示读悟第一自然段:a、谁想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把读的最好的句子展示给大家?b、读的真好,为什么这么读?读出种田人的着急心情。

《寓言两则》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五篇)

《寓言两则》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五篇)

《寓言两则》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寓言两则》优秀教案设计教学流程:一、读课文,找感觉。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想你对哪一则寓言比较感兴趣,告诉大家。

指导念准两个成语:南辕北辙、滥竽充数。

2、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两则寓言。

如果你能读出与他不同的风格,请你展示自己的才能——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风格吗?二、品课文,悟道理。

1、两则故事很短小,但只要你爱思考,就能从中领悟出一些道理。

可以先与同学讨论,待会儿你们说,你们评,老师来做听众。

2、同学各抒已见,请支持他的意见。

同学举手。

同学们最赞同谁发言?3、那么,用“南辕北辙”和“滥竽充数”这两个词作为故事的题目,你觉得合适吗?(.课件演示两则成语的意思)这是老师从成语词语中查出的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跟同学们刚才说的一致吗?我的感觉是:同学们谈得比它生动、又丰富。

我们还是小学生,读了故事能领悟到学习中的道理;长大后走上社会,你再读这个小故事,会领悟到又一层道理。

只要我们静心读书,善于思考,我们会发现,文章也像一颗树,有无穷的生命力。

它会随着你的成长,而一同成长,同学们信吗?三、评人物。

让我们试一试。

(.课件演示:《寓言二则》新读)这个“新”,就是让你换个角度,用新的眼光去看看这个小故事,也许就会发现,它还有新的含义。

1、同学们可以从这里入手。

(.课件演示:如果你是个善良、聪明的少年,请再回头看看故事中的主人公,他有可取的地方吗?)想跟同学讨论吗?可以离开座位跟任何同学讨论。

2、组织交流。

同学发言,有同样感受的同学举手表示。

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去楚国的人:A、说话幽默,性格乐观。

B、勇于探索,不怕冒险。

C、大智若愚,大胆创新。

南郭先生:A、信息灵通,随机应变。

B、知已知彼,勇于冒险。

3、引导修改原文。

照你的看法,这课文该怎么读?读后,有没有想把文中有些语句改一改?课件出示:①《南辕北辙》最后一个自然段。

改为:他的朋友呆呆地站在那儿想:这位老兄一向不傻呀!莫非……②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课文《寓言两则》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6篇)

课文《寓言两则》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6篇)

课文《寓言》的优秀教案设计课文《寓言两则》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寓言两则》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寓言》的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亡羊补牢。

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5、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我们先学习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3、同桌互议。

《寓言两则》教案(通用21篇)

《寓言两则》教案(通用21篇)

《寓言两则》教案(通用21篇)《寓言两则》教案(通用21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寓言两则》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寓言》教案篇1学习目标①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前准备①多媒体教学软件;《寓言二则》全篇演示、农夫拔禾苗的过程。

②生字、生词卡片。

③从课外查找有关寓言的知识、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第一课时(学习《揠苗助长》)揭示课题,弄清题意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

(“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

“则”的意思就是“篇”)教学《揠苗助长》①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a.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

“助”是帮助。

“长”是生长。

b.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处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c.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学习生字。

a.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c.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

(齐读、指读、开火车读)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

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③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a.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

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b.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用软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寓言两则的教案5篇

寓言两则的教案5篇

寓言两则的教案5篇寓言两则的教案篇1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一课时1、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2、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汇报纪昌是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a∙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叫他开弓放箭?b∙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要想掌握()本领,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c∙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小结: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1、识字:妻、虱。

2、写字:重点指导"冒""妻""刺"。

第二课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板书课题:扁鹊治病。

《寓言两则》教案

《寓言两则》教案

《寓言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能够概括出两则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能够运用寓言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通过举例说明,运用寓言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概括出两则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运用寓言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挑选两则适合学生的寓言故事。

(2)准备与寓言故事相关的图片或道具。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实例。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则寓言故事。

(2)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两则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概括出两则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例分析(1)教师提出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寓言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和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根据两则寓言故事的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2. 运用寓言中的道理,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写下体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理解寓言故事的能力。

2. 学生概括寓言故事主题和寓意的能力。

3. 学生运用寓言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通用5篇)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通用5篇)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寓言两则》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寓言两则》教学设计(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这篇课文,是用两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教学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接着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学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

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自由讨论并交流读了这两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最后让学生谈一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像《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样的事情。

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寓言。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相关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你们读过寓言故事吗?(板书: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板书);“言”,讲道理。

寓言的意思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启发和教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寓言。

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亡羊补牢。

(板书)2、读题,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亡”的意思是失去。

“牢”畜的圈。

)3、谁能连起来把题目解释一下?(羊丢失以后修补羊圈。

)二、初读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解决。

2、边读边思考,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三、检查复习。

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读音方面:“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ju4n”,不要读成“qu1n”。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寓言中汲取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体会其中的道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寓言中的道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两个有趣的故事。

大家平时都喜欢听故事吧?(停顿,观察学生的反应)那咱们就开始啦!有一次,我去菜市场买菜,看到一个卖鱼的摊位前围了好多人。

我好奇地凑过去,发现老板正在大声吆喝:“新鲜的鱼,便宜卖啦!”这时候,一个小朋友走过来,问老板:“叔叔,你的鱼为什么这么便宜呀?”老板笑着说:“小朋友,这你就不懂了,便宜有便宜的道理!”小朋友眨巴着眼睛,一脸疑惑。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老板说的“便宜有便宜的道理”是不是很有意思?其实呀,这就像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故事一样,每个故事都有它背后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寓言故事,圈出生字词。

2、老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解生字词。

(三)精读课文1、引导学生分段朗读,思考每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四)理解寓意1、让学生说说自己从每个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老师进行总结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意。

比如说,在《掩耳盗铃》这个故事中,那个偷铃铛的人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铃铛的声音了,这多可笑啊!同学们,你们想想,在生活中有没有像这样自欺欺人的事情呢?(让学生举例说一说)(五)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寓言故事。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寓言故事,自己创作一个简单的寓言。

(六)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寓言故事虽然简短,但是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就像我们一开始说的那个卖鱼的老板,他说的便宜有便宜的道理,也许是因为鱼不太新鲜,也许是因为他想快点卖完回家。

关于《寓言两则》公开课教案

关于《寓言两则》公开课教案

关于《寓言两则》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寓言两则》的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理解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深入剖析寓言故事的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提高个人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寓言两则》的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理解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寓言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2)学会将寓言故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自身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寓言两则》的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寓言两则》。

(2)学生通过工具书查找生字词,并理解其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剖析寓言故事的主题。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

(2)讲解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5.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头练习。

(2)学生尝试编写类似的寓言故事,锻炼写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1. 抄写《寓言两则》中的生字词。

2. 选择一个寓言故事,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课后总结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主题。

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1、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字词。

2、理解寓言含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1、理解寓言含义。

2、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理念】多角度解析寓言。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演讲二、导入新课1、“寓言知多少”──调查学生对寓言的了解和积累。

2、寓言的特点(课件展示)──学生概述,老师总结。

3、引出课题──《白兔与月亮》。

(课件展示。

)三、简介(课件展示。

)四、熟悉课文1、范读课文。

2、学生朗读。

3、字词检查。

(课件展示。

)五、复述课文1、概括复述要点。

(课件展示。

)2、抽生复述。

(男女各一名。

)六、分析脉络,总结寓意(课件展示。

)七、体验与反思(课件展示。

)八、知识延伸(课件展示。

)九、小结全文(课件展示。

)十、作业布置(课件展示。

)【简介】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爱与孤独》等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

2、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习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学习《拔苗助长》,理解寓意,懂得按事物自身规律办事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须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难点:了解拔苗助长的过程,理解寓意教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朗读教学法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拔苗助长)同学们从课题中能理解哪些内容?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师相机解释:拔高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寓言两则》语文教案范文

《寓言两则》语文教案范文

《寓言两则》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能够分析并理解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出生活中的道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好习惯,学会在生活中做个有智慧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分析并理解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的学习。

(2)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出生活中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合作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提前阅读两则寓言故事,熟悉故事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两则寓言故事,对故事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两则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两则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3. 合作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则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提炼道理:(1)教师引导学生从两则寓言故事中提炼出生活中的道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以及生活中的道理。

6. 课后作业:(1)学生课后复习两则寓言故事,巩固所学内容。

(2)选取一则寓言故事,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下周分享。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寓言的基本特点,能够概括寓言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寓言,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运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寓言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

(2)能够复述寓言故事,并从中体会到一定的道理。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透过寓言故事的表面,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哲理。

(2)帮助学生将寓言中的道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如“掩耳盗铃”的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这个故事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寓言的特点,从而导入新课。

2、初读寓言(1)让学生自主阅读两则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精读寓言(1)选取第一则寓言,引导学生逐段朗读,理解每一段的意思。

(2)提问学生:“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情节。

(3)组织学生讨论:“主人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汇报。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加深对寓言道理的理解。

4、自主学习第二则寓言(1)让学生按照学习第一则寓言的方法,自主阅读、思考、讨论第二则寓言。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比较两则寓言(1)组织学生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从故事内容、寓意、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总结寓言的特点,如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寓意深刻等。

6、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忆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选择一个最喜欢的,讲给大家听。

(2)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寓言的理解,创作一则寓言故事。

7、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两则寓言,再次强调寓言的特点和寓意。

《寓言两则》公开课教案

《寓言两则》公开课教案

《寓言两则》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个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学生能够运用寓言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寓言故事的兴趣和爱好,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寓言故事的学习,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分析所选寓言故事的内容、结构和写作特点,以及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2.2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2.3 教学重难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掌握。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与主题相关的提问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

3.2 课堂讲解:对每个寓言故事进行详细讲解,包括故事内容、角色分析、寓意解释等。

3.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寓言故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第四章: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进行复述或写一篇读后感,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和作业完成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情况。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所选用的寓言故事教材,包括文本内容、插图等。

6.2 多媒体资源: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

6.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寓言故事的其他版本、解读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教师对寓言故事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7.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7.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寓言两则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寓言两则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寓言两则9篇寓言两则 1【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无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的经过。

2、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纪昌学射》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1、回忆学过的寓言故事,说说喜欢的原因。

2、小结揭题:寓言故事不仅引人入胜,还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们都非常的喜欢。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2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纪昌学射》。

3.读准“昌”的字音,记住“昌”的字形,注意与“冒”的区别。

4.据题质疑:读了课题,你猜课文有可能写什么?(纪昌跟谁学射箭?纪昌怎样学射箭?结果学得怎样?)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请带着你要了解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

2.指名读课文,随机正音。

3.你们猜想的问题文中都写出来了吗?能否用上几句话连起来简单的说一说?随机板书:练眼力——————开弓、放箭——————百发百中(理解百发百中)小结:用几句简单的话说出“谁怎么样地干什么,结果怎样”,这就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4.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现在你又有什么疑问呢?(梳理问题: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纪昌是怎样练眼力的?)三、抓重点词句,研读文本(一)、感受纪昌苦练精神1.纪昌是怎样练眼力的呢?请默读课文地2、3两个自然段,划出纪昌练眼力的句子,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交流反馈:句一: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寓言两则》教案范文

《寓言两则》教案范文

《寓言两则》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能够分析并概括两则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能够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寓言故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品质。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概括故事主题和寓意。

难点: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两则寓言故事的相关资料,如故事文本、译文、解析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则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根据故事内容,概括故事主题和寓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两则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4. 实例分析:(1)教师提出与寓言故事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故事中的道理解决问题。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寓言故事解决问题的经验。

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和道理。

(2)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学生选择一则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进行朗读和解析。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运用寓言故事解决实际问题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实例分析环节的参与程度、态度表现和发言质量。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2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2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内容,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1、本课课件。

2、布置学生搜集、阅读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都爱看故事听故事,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板书:寓言两则(指导“寓”的书写)。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3、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4、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三言两语概括?(先四人小组内练说,再指名回答。

)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1、小组内分角色读、演课文。

2、组内交流:我从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3、全班交流(引导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去谈感受)。

四、总结学法,自读自悟1、我们是怎么读懂这则寓言的?(引导学生总结寓言的学习方法。

)根据回答,板书寓言故事学习法:(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2)了解故事内容(3)体会故事寓意2、根据学法,自学第二则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3、组内交流各自的自学所得,提出疑难组内探讨。

4、汇报交流,释疑解惑。

第二课时一、复述故事1、熟读课文,同桌互练,用自己的话讲述两个寓言故事。

2、指名上台复述故事,师生评议。

二、拓展延伸1、小组成员互相展示各自搜集的寓言故事资料,商讨汇报形式,做好汇报准备。

2、小组上台汇报。

3、评出最佳汇报小组。

三、堂上写字1、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指导难写字的书写)2、抄写生字词。

3、听写生字词。

四、布置作业1、把这一课的两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小练笔:我从某个寓言故事想到的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2)本教案是针对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寓言两则》内容设计的教学方案,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欣赏寓言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字阅读能力。

寓言两则公开课教案

寓言两则公开课教案

寓言两则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两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概括寓言故事中的寓意。

(3)能够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寓言故事的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两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及其寓意。

(2)培养学生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独立分析、概括寓言故事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及其价值。

(2)引导学生关注寓言故事中的寓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两则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生僻词语,把握故事情节。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概括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2)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两则寓言故事进行讲解,阐述寓意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5. 课后作业: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寓言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寓言故事教材。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寓言故事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源。

3. 网络资源:查找与寓言故事相关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4. 实物道具:用于寓言故事的情景表演,增强学生体验。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寓言故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寓言的内涵和外延。

《寓言两则》 教案

《寓言两则》 教案

《寓言两则》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则寓言的故事内容及其寓意。

培养学生通过寓言故事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1.2 教学内容介绍寓言的概念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讲解《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两则寓言的故事情节。

分析两则寓言的寓意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寓言故事和寓意。

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利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寓言故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提供《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的文本材料供学生阅读。

设计思考题和讨论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通过讲解寓言的概念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引起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讲解:详细讲解《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两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分析:分析两则寓言的寓意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寓言进行思考。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2 教学步骤设计第一步:引入寓言的概念,讲解寓言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步:讲解《刻舟求剑》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第三步:讲解《掩耳盗铃》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第四步:分析两则寓言的寓意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收集学生的讨论报告和思考题答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评估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展示寓言故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
(二)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
1、让生观看《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
2、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情境再现,注意突出刚才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3、提议:我们每个同学想不想给这则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读呢?自己试一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
预习要求
1、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
2、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一、查学。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
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
3、学习“寓”字。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
4、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课题
24、寓言两则
课时
2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熟练运用。创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3、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4、联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导学生抓住:
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了什么?
(2)问: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
三、思学。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四、练学。
1、抄写词语
2、拓展: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去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
第二课时
一、查学。复习导入
1、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
2、让学生齐读课题。
3、老师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
4、指名朗读第一段,学生评议,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思考:“巴望”什么意思?从“天天”这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农夫“焦急”什么?他心里会怎么想?
5、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问:农夫想到什么办法?
(1)问:“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2)让生观看插图。看!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3)有感情地朗读: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
(4)问:读了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带到文章中去读,体会农夫的快乐。
(5)“纳闷”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纳闷什么?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请口头练习说。
三、思学。
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
四、练学。
1、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布置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并且自己再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鹬——啄——威胁
蚌——夹——毫不示弱
二、导学。
(一)初学寓言,了解内容。
1、师问: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流。
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
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二)细读寓言,深入理解
1、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
2、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互不相让 渔翁得利



5、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二、导学。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焦急、纳闷、筋疲力尽、兴致勃勃
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