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韧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周围的材料 比较韧性》精品教案_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周围的材料  比较韧性》精品教案_1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比较柔韧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柔韧性是指什么,怎么比较。

所谓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在这一课里,可以从三种材料受力后的弯曲度来比较它们柔韧性的大小。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渗透了对比实验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参加比较的物体,它们的粗细,伸出长度以及悬挂的重物重量都要一样,领略科学实验的公平性。

教材上,实验需要定量的观察数据,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操作要求较高。

二、学情分析韧性对于学生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往往把韧性和硬度混为一谈,认为材料不易断就是韧性好,因此我在课前进行了个小游戏,让学生对韧性有一定的了解。

教材中,对材料的弯曲度有定量的测量,偏向于空间几何,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较高。

因此,我采用自制教具,将三根材料插入同一教具中,挂上钩码,比较他们的弯曲程度。

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受影响,但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

塑料制品学生接触的多,但塑料制品利用了塑料的什么性质,学生往往答不上来。

本课中,用特定的词语描述材料的特性,让学生学会用比较专业的词语描述材料的物理性质。

至于塑料的循环使用,可回收利用,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2.可以用物理性质来描述材料的特征和性能科学探究目标: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2.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性质科学态度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质科学的探究精神2.能分享彼此的想法,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四、重点难点重点:1.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韧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塑料的特征。

难点:掌握不同材料的韧性比较方法五、教学过程1.哪种材料韧性更强①引入课前小游戏:一起伸伸腰(引出柔韧性,并出示两张图片)提问:1.这两张图片中的体育器材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弯了)2. 为什么会变弯呢?(人站上去的缘故)3. 断了吗?(没有)科学上,我们把物体受力变形后,又不易折断的性质叫做韧性。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 我们周围的材料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_4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 我们周围的材料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_4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物理性质能够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水平;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性质;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认同物理性质是能够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韧性【教学准备】小组:钩码3个,三种比较材料:木棒、铁棒、塑料棒;学生收集的塑料制品,记录单。

【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有大家课前收集的很多日用品,(拍摄环视镜头+特写镜头)你能告诉大家,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学生齐答:塑料)【黑板贴:塑料】(设计意图:学生的研究材料自己收集,来源于熟悉的生活,比教材中的图片展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时能获得塑料更多的信息。

)二、理解塑料师:谁能介绍一下小组中的塑料物品?生:这个是塑料瓶。

师追问:瓶子为什么选用塑料来做呢?塑料有什么优点呢?生:不会漏水,颜色很漂亮……生:比较轻【黑板贴:轻】生:能做成各种大小规格,多种形状【黑板贴:可塑性】师:其他小组还有什么塑料制品要向大家做介绍?生:这个是塑料做成的雨披。

师追问:雨披选用塑料,又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呢?生:塑料做的雨披防水性好【黑板贴:不吸水】师追问:你能再在找几件利用塑料不吸水这个特性的物品吗?生:水桶、澡盆、鞋套……师:下一个小组又带了什么塑料制品呢?生:这个是塑料做成的电源插头。

生:我知道塑料能保护我们不触电【黑板贴:绝缘性】……师:是呀,塑料有那么多特性,为了对它有更好的了解,我们来阅读一份资料:请结合我们的集体讨论和资料阅读,完成气泡图。

【黑板贴中连线,演变成气泡图】(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集体交流,对塑料的各项特性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并能用孩子自己的语言加以解释。

比较韧性教案

比较韧性教案

比较韧性教案韧性教育是指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具备积极乐观、适应能力强的品质。

下面是一份关于韧性教育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培养韧性。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韧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和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讲义,包括韧性的定义、案例分享和解决困难的方法。

2. 案例讨论题目。

3. 学生能够参与讨论的环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案例或一个小视频来介绍韧性的概念,让学生对“韧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韧性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案例来说明韧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并要求学生分享自己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 案例分享(15分钟)教师请几个学生分享自己在困难面前表现出韧性的案例,并与其他学生一起分析这些案例中有哪些韧性的特点,如何运用这些韧性来应对困难。

5.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韧性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韧性。

四、作业学生回答一道与韧性相关的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培养韧性的关键?请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

”要求学生用300字回答,下节课交。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参与讨论和案例分享的积极程度。

2. 学生答案:对学生在作业中回答的问题进行评分,主要考察学生对韧性的理解和个人经验的运用。

3.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判断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常见的困难和挫折,并让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2. 教师可以通过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等形式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韧性。

3.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韧性相关的图书、电影或纪录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兴趣。

3比较韧性教案

3比较韧性教案

3.3比较韧性科学概念: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比较材料的柔韧。

教学难点:比较材料柔韧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一套塑料棒、金属棒、木棒,一把尺,50克钩码3个、记录单。

教师:塑料尺、钢尺、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视频:小丑牛撑杆跳提问:撑杆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撑杆的变形引出韧性2、韧性概念介绍:物体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韧性。

3、揭示课题:不同的材料它的韧性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不同材料的韧性。

补充课题:《比较韧性》。

二.哪种材料更韧1.教师出示钢尺、塑料尺请学生猜测它们的韧性怎么样2.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韧性,(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3.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实验要公平。

4教师出示实验步骤,学生完成操作并填写记录单。

5.交流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实验发现了什么?这三种材料谁的弯曲度比较大呢?谁的韧性更强?能给这三种材料从韧性好到韧性差的顺序排列吗?6教师用钢尺解释钢铁的韧性也不错(学具里表现不明显)7 师小结:塑料的弯曲程度最大,塑料的柔韧更好。

三.认识塑料1.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想一想这些物品用塑料来做有什么优点?2.学生讨论塑料的优点,完成气泡图(如不易生锈、轻、绝缘、耐腐蚀、柔韧、易燃烧重新塑形。

)课件出示图片,教师引导概括。

四.塑料的循环使用1.关于塑料你还了解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概括塑料的缺点2师小结:塑料不易被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容易老化、易燃烧产生有毒气体)3.阅读科学书第53页,你又知道了什么?4.认识循环使用标志课件出示循环使用标志,,找找瓶子上是否找到了循环使用的标志?5. 师总结:塑料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对我们的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尽量选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三年级上册科学学案设计-3.3比较韧性|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学案设计-3.3比较韧性|教科版

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实验资料(三年级科学上册)《比较韧性》学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比较韧性》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

本课是继前一课比较材料的硬度后,研究木头、金属和塑料三种材料的韧性,并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比较出三种材料的不同。

比较韧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韧性是指什么,怎样比较。

所谓韧性是指物体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本课可以引导学生从三种材料受力后的弯曲程度来比较韧性的大小。

与前一课比较硬度不同的是,比较韧性,要求参加检测物体的宽度、厚度、伸出桌面的长度要相同。

而且实验需要定量的观察数据,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操作要求较高,需要对操作方法和步骤作细致的指导。

在观察了几种材料的韧性之后,让学生对塑料作一定的观察研究,让学生获得对塑料更多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

加上这又是该班第一次上科学实验课,学生可能很兴奋,就会不听清楚要求,就忙于去做实验,但由于学生已有前概念少,从未操作过,操作技能就差,结果可能一团糟,这样可能会为以后做实验埋下一定的阴影,影响其学习科学的兴趣。

为了消除其负面影响,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教师对操作方法和步骤作细致的指导。

三、目标确定:根据教材编排设计和本班学情情况,制定以下学习目标:1、知道韧性是指物体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物理特性。

2、能用简单的测量方法检验材料的韧性,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材料的韧性不同。

3、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和实验了解到的塑料的物理特性,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

4、在科学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激发探究兴趣,养成积极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能用简单的测量方法检验材料的韧性。

学习难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不同材料的韧性不同。

四、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共9组)准备:1、一套宽度、厚度相同的塑料条、铁片、木条(每种物品一端打一个孔)。

2、测量弯曲度的角尺一把。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比较韧性》是三班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本课有部分:一是探究比较金属、卡纸、塑料、木条四种材料的韧性;二是认识塑料性质;三是了解塑料的循环运用。

本课对三班级同学孩子而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过多、时间不足,所以我对教材进行制造性运用,将教学重点放在设计试验比较4种材料的韧性,而第三部分简约处理成微课,同学通过微课了解塑料的循环运用。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技能。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科学探究目标:1.用简约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觉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科学立场目标:1.进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爱好。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测和测量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塑料是人造材料,人们利用塑料的特性将塑料制成各种产品满意需求。

2.加强材料循环运用,节省资源的环境爱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约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预备】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纸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螺母12个,鉤子4个。

【教学过程】一、柔韧性的认识1、播放视频:倒霉熊撑杆跳2、提问:倒霉熊撑杆跳时,撑杆发生了什么改变?3、讲解韧性的定义:像撑杆这样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韧性。

板书:韧性:受力变形不易折断〔反思:视频导入,激发同学爱好。

比较韧性,首先要让同学明白韧性是什么,因此本节课以倒霉熊撑杆跳的动画引入,激起了同学的深厚爱好,引出韧性的定义。

〕二、比较4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1、过渡:上节课我们比较了铁、塑料、木头、纸这四种材料的硬度,这节课我们来比较它们的韧性。

出示课题2、给铁、塑料、木头、纸的韧性排序。

3、争论试验方案,选择试验材料4、沟通:需要留意什么,才能保证讨论的公正性?5、老师结合照片讲解试验步骤6、出示温馨提示:沿着12厘米刻度线用力按压材料条;不能折材料条;挂螺母时,轻取轻放;分工合作,有序操作7、同学领取材料,开始试验,老师巡察指导8、汇报沟通试验结果思索1:铁条弯曲程度最小,是否说明铁的韧性差?为什么?播放视频说明思索2:纸条弯曲程度最大,是否说明纸的韧性最好?为什么?9、小结:塑料条的弯曲度最大,这四种材料的韧性大小:塑料铁木头纸。

《比较韧性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比较韧性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比较韧性》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比较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抗拉、抗压、抗弯等性能。

2. 掌握比较韧性的定义和表征方法。

3. 理解比较韧性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比较韧性?比较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能够延展、变形,具有较好的抗拉、抗压、抗弯等性能。

通俗地说,就是材料能够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不会断裂。

2. 如何表征比较韧性?比较韧性通常通过材料的延展性、断裂韧性等指标来表征。

延展性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能够发生变形的水平,通常用延伸率来表示;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能够吸收能量的能力,通常用断裂韧性指标来表示。

3. 比较韧性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比较韧性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建筑结构中,要求材料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这就需要材料具有较好的比较韧性;在汽车制造中,要求车身具有较好的碰撞珍爱性能,也需要材料具有较好的比较韧性。

三、导学方法:1. 理论进修:通过讲解和讨论,学生了解比较韧性的定义和表征方法。

2. 实验演示:通过展示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比较韧性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工程实践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比较韧性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四、导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出问题引入比较韧性的观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进修:讲解比较韧性的定义和表征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3. 实践:进行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自参与,加深理解。

4. 总结:总结比较韧性的重要性及应用,引导学生思考。

五、导学评判:1. 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 理解度: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比较韧性的观点和应用。

3. 应用能力:学生能够将比较韧性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六、导学延伸:1. 拓展: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材料的比较韧性表征方法及其特点。

2. 实践:可以开展相关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比较韧性测试方案并进行实施。

【精品】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比较韧性教科版.doc

【精品】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比较韧性教科版.doc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比较韧性》教学设计相同重的重物。

把木条、卡纸条、铁片、塑料条的一端用重物压住。

挂重物的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15厘米,分别观察它们弯下去了多少。

怎样观察它们弯下去了多少呢?可以在桌子的一则粘一张纸,分别际上尺子没有伸出桌面时重物的位置和弯曲后到达的位置,然后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

同学们按照刚才的设计方案,小组实验,完成课本51页表格。

(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稍后指名回答)哪个小组来汇报你的结果?回答问题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伸出桌面长度木条铁片塑料条5厘米1cm0.3cm 1.5cm 10厘米3cm0.8cm 3.2cm 15厘米6cm 1.5cm5cm(伴随学生回答,动画出示结果)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结果思考,在这四种材料中,谁的弯曲程度大?谁的弯曲程度小?谁的韧性大?谁的韧性差一些?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塑料条的弯曲度最大,木条第二,铁条最差。

弯曲度越大,说明韧性越好,所以我们可以把,三种材料的韧性来怎样排序?塑料条〉木条〉铁条合作实验汇报结果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同答问题.不导电(绝缘性)可塑性强防水伴随动画回答问题。

通过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总结出塑料的性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塑性好动画出示答案)(伴随学生回答,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韧性最大的塑料。

你能说出哪些塑料用品?(伴随学生回答,动画出示答案)你知道下列物品应用了塑料的什么性质吗?\ \同学们能总结一下塑料的特性吗?能否完成气泡图?(伴随学生回答,动画出示答案)3、塑料的循环使用请同学们阅读下而的资料。

知识窗: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在自然条件下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但是许多塑料可以重复利用。

节约资源,势在必行。

哪些塑料用品是可以回收答问题再利用的呢?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泡沫塑料、饮料瓶等就是可以P1收重复利用的,因为它们可以反复溶化成型。

概括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塑料制品是怎样加工再利用的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加工流程吧。

比较韧性教学文档

比较韧性教学文档

《比较韧性》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1页第三单元第3课《比较韧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韧性,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材料的韧性不同的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知道物体的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韧性。

【教学难点】认识到所有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韧性的特点。

【教学准备】1. 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条、铁片、木条、卡纸条各一根2. 50克钩码若干个。

3. 重物一块4. 银光棒和泡沫条各一根。

【教材设计】材料一般是指具有满足指定工作条件下使用要求的形态和物理性状的物质。

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

韧性是材料的一种性质,但许多材料都不只具备这一种性质,而是同时具备多种性质,例如钢除了具有韧性以外,还有很强的硬度。

书上设计的实验是分别伸出5厘米、10厘米、15厘米,这样记录单上所填结果如果纵向比较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材料伸出得越长它的韧性就越强吗?这样的实验使学生认为材料不同点韧性不一样,事实上每一种材料的每一部分韧性都是一样的。

三年级的学生才接触到科学课,重在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但这个实验看似简单,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精确的测量出直尺弯曲了多少厘米,操作起来有较大困难。

特别是在读数时,学生要花很长的时间,且缺乏准确性。

所以教学时老师就对实验方法,以及如何填写实验现象进行了指导,并要求学生只看弯曲的程度,记录有序,这样,学生操作实验就要简单些。

【教学过程】一、韧性的认识(一)激趣引入1. 比一比谁先把两根材料折断。

2. 师组织汇报,介绍什么是韧性。

材料能够弯曲变形,但是却不会断裂。

我们就把这种材料受力后能变形,但不断裂的性质叫做韧性。

《比较韧性作业设计方案》

《比较韧性作业设计方案》

《比较韧性》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较韧性的观点和意义。

2.掌握比较韧性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的比较韧性思维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比较韧性的观点和特点。

2.比较韧性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比较韧性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比较韧性的事例,引出比较韧性的观点和意义。

2.讲解环节:介绍比较韧性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比较韧性的基本知识。

3.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比较韧性的练习和活动,培养他们的比较韧性思维和能力。

4.总结环节:比照较韧性的培养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四、教学形式1.讲授:教师讲解比较韧性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讨论:学生讨论比较韧性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实践:学生进行比较韧性的练习和活动。

4.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五、教学评判1.考核方式:以教室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为评判依据。

2.评判标准:综合思量学生的听课态度、参与讨论情况、作业质量和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评判。

3.评判方法:定期进行教室小测、作业评定和期末考试等评判方式。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相关教材和资料进行教学。

2.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展示。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进修和钻研。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比较韧性的观点和意义,还掌握了比较韧性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了比较韧性思维和能力。

同时,教师也比照较韧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教科版比较韧性优秀教案6

教科版比较韧性优秀教案6

比较水的多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2.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3.量筒是一种标准工具,可以测量液体体积的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能较规范地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教学准备】给每组的材料:2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透明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1个漏斗、实验记录纸2张。

【教学过程】一、引入故事,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都听过“西游记”的故事吗?生:听过。

师: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他们途经火焰山的时候,一个个都热得满头大汗,猪八戒叫喊着:“我要喝水、我要喝水。

”(换页)师:师傅拿出了他们喝剩的3瓶水,八戒一看可乐了,一心想找水多的那一瓶,可是,哪一瓶多呢?他犯难了。

师:今天我们来替八戒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换页)师:学习“比较水的多少”。

板书课题:4. 比较水的多少二、观察猜测,激发兴趣。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几瓶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目测一下这两瓶水哪瓶水多?为什么?(摆桌子、投影,实物展示1、2号瓶)生:1号瓶(水位高)。

师:大家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吗?生:同意。

师:那如果是这两瓶呢?(实物展示:投影,拿走1号瓶,放上3号瓶)生:3号瓶(瓶子大)。

(师:谁还有补充?生:相同水位,瓶子大的里面水多。

)师:看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善于观察,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比较出水的多少。

通过刚刚的观察,我们发现:(换页)①瓶子相同时,水位高的瓶子里的水多。

②水位相同时,大的瓶子里水多。

白板应用1:拖拽出结论。

师:那么,再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瓶水。

它们水位不同,瓶子大小也不同,我们如何判断这两瓶水的多少?(实物展示:拿走2号瓶,放上1号瓶。

第3课 《比较韧性》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第3课  《比较韧性》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3课《比较韧性》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铁、木头、塑料这三种材料的硬度,本节课研究的是这三种材料的韧性,并通过实验,比较出三种材料韧性的不同。

比较韧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韧性是指什么,怎么比较。

所谓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在这一课里,可以从三种材料受力后的弯曲度来比较它们韧性的大小。

与前一课比较硬度不同的是,比较韧性,要求比较的材料要有统一的标准:也就是宽度、厚度、伸出桌面的长度以及施加的力量等要相同,而且本次实验,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操作要求较高,因为对于三种材料的弯曲度比较要做到定量研究,如何测出比较真实的数据很难(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比较大的毫米的读数很困难)。

在观察了几种材料的韧性之后,接下来,学生将对这些材料中韧性最强的塑料作进一步的观察研究,以获得对塑料的更广泛的认识。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活动一:哪种材料更韧。

通过实验探究测出铁棒、木棒和塑料棒三种材料相同长度的弯曲度(即韧性),得出塑料的韧性更好。

活动二:认识塑料。

通过观察和讨论丰富和完善对塑料特性的认识。

活动三:塑料的循环使用。

认识塑料是可以循环使用的和可回收标志,增强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韧性对于三年级学生是个初次接触的概念,他们并不是十分理解,似懂非懂,往往把韧性和强度混淆,以为材料掰不断就是韧性好,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就是要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而书本要求用实验的方法比较材料的韧性而且做到定量研究更是加大了难度,这是学生小学阶段第一次真正接触实验,更是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因为学生无法理解对比实验的概念,因而与学生讨论如何让实验更公平更有助于对学生的理解。

要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一些塑料制品并不难,但塑料制品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学生往往答不上来,所以让学生充分观察讨论,再加上老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比较快地认识塑料的特性。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周围的材料 比较韧性》精品教案_13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周围的材料  比较韧性》精品教案_13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这一课里,学生们将继前一课比较材料的硬度后,研究木头,金属,纸和塑料,三种材料的韧性,并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比较出四种材料的不同。

比较韧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韧性是指什么,怎么比较。

所谓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在这一课里,可以从四种材料受力后的弯曲度来比较它们韧性的大小。

与前一课比较硬度,不同的是,比较韧性,要求参加检测物体的宽度,厚度,伸出桌面的长度要相同,而且实验需要定量的观察数据,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操作要求较高,需要对操作方法和步骤作细致的指导。

在观察了几种材料的韧性之后,接下来学生将对塑料做进一步的观察研究,以获得对塑料更广泛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测量的方法比较认识材料的韧性。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韧性,实验中控制不变的条件。

四、教学准备:演示:2大瓶饮料、塑料条、木条、卡纸条和铁片、钩码、韧性比较仪等。

学生分组材料:韧性比较仪套装、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活动导入:搬运比赛两人分别选取木条和塑料条作为工具进行搬运水的活动,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2、比赛开始。

(木条断了,而塑料条弯曲不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3、生交流。

(塑料结实,木头易断;柔韧。

)4、师小结: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韧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比较韧性》(板书:比较韧性)(二)比较四种物质的韧性1、老师在这准备了四种不同的物质,分别是铁条、塑料条、木条和纸条,首先猜猜看,他们的韧性怎么样?能不能排个序?谁的韧性最好?2、师:我听到了同学们不同的声音,那我们又用什么方法去验证呢?怎么比较这几种物质的韧性呢?3、小组内讨论交流。

比较韧性-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比较韧性-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比较韧性 - 《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物体的韧性;•掌握比较韧性的方法;•会用比较韧性的方法判断物体韧性的高低。

2. 态度与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动手实验能力,以及对生活中物体韧性意义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物体的韧性;2.如何比较物体的韧性;3.判断物体韧性高低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1.物体的韧性;2.如何比较物体的韧性。

四、教学难点如何会用比较韧性的方法判断物体韧性的高低。

五、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蜡烛、圆珠笔芯、针、报纸;2.实验用具:镊子、刻度尺、计时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个玻璃杯和一块橡皮,问学生:你们认为哪个更韧性好?为什么?2. 实验操作(30分钟)1.实验1:比较蜡烛、圆珠笔芯、针的韧性。

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将蜡烛和圆珠笔芯切成相同长度,并在针子顶端固定。

(2)用镊子固定针口处不动,用手指夹住蜡烛和圆珠笔芯的底部,让它们在相同的条件下受力,计时器计时,记录其断裂的时间。

(3)分别进行三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蜡烛:2秒圆珠笔芯:3秒结论:圆珠笔芯的韧性更好。

2.实验2:比较报纸的韧性。

实验步骤:(1)将两张大小相同的报纸叠在一起。

(2)按同样力度在报纸的同一边缘处撕破。

(3)同时统计两张报纸撕破的长度。

(4)重复进行三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报纸一:平均撕破长度为10.2cm。

报纸二:平均撕破长度为9.8cm。

结论:报纸一的韧性更好。

3. 总结(10分钟)1.如果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物体受到的变形或损伤小,就说明这个物体的韧性比较好。

比如:实验1中的圆珠笔芯。

2.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时间、长度等指标来判断物体的韧性高低。

3.在日常生活中,韧性好的物品更加耐用,更加经济实用。

七、课堂作业观察身边的一些物品,写出它们的韧性高低以及比较它们的韧性。

三年级上科学《比较韧性》教学设计6

三年级上科学《比较韧性》教学设计6

第三课比较韧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学生们刚接触到科学实验不久,所有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和观察探究能力,是本课的重点。

他们思维活跃,好胜心强,勇于探究,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发展。

把学习科学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由的进行自主探究。

利用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营造出生动活泼、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通过创新教具,让学生在对比实验中更深刻的体会到不同材料的韧性。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塑料的特征。

【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尺、钢尺、木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2.钩码若干。

3.垂直的标尺。

老师:长度、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尺、木尺各一把(长20厘米),重物。

【教学过程】一、韧性的认识1、大家请看,体操运动员可以做出许多高难度的动作,他们应具备什么样的身体条件?(身体具有一定的韧性。

)(板书:比较韧性)2、那么什么是韧性呢?(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3、这位叔叔用扁担挑着担子,扁担有韧性吗?(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用纸包住)的塑料尺和木尺。

)这是两根不同材料做成的扁担(1和2),如果让你选一根,你会选哪一根?你可以上来试一试、摸一摸。

4、你为什么选择扁担2?(因为它韧性强)5、你怎么知道它韧性强?(因为它弯曲程度大)6、再次强调什么是柔韧性:我们把物体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韧性。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比较韧性》教学设计2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比较韧性》教学设计2

《比较韧性》一、教学分析在这一课里,学生们将继前一课比较材料的硬度后,研究木头、金属和塑料三种材料的柔韧性,并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比较出三种材料的不同。

比较柔韧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柔韧性是指什么,怎么比较。

所谓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在这一课里,可以从三种材料受力后的弯曲度来比较它们柔韧性的大小。

与前一课比较硬度不同的是,比较柔韧性,要求参加检测物体的宽度、厚度、伸出桌面的长度要相同。

而且实验需要定量的观察数据,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操作要求较高,需要对操作方法和步骤作细致的指导。

在观察了几种材料的柔韧性之后,接下来,学生将对这些材料中柔韧性最强的塑料作进一步的观察研究,以获得对塑料的更广泛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二)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一)柔韧性的认识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比较韧性 教学设计

比较韧性 教学设计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2.聚焦本课核心任:比较韧性。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任务单请写(或画)出三种材料最后的形状。

我选出韧性最好的材料是(请在韧性好的材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塑料丢弃堵塞沟渠和排水系统,对动物生存构成威塑料燃烧塑料燃烧可产生一种致癌物质的“二恶英”,此物质久久悬浮于空气中,随着空气吸入人体且极3.学生谈谈哪方面做起五、拓展作业课后寻找塑料制品上的回收标志,了解不附件1:任务单3.3比较韧性1、我会比较:请写(或画)出三种材料最后的形状。

2、我会选择:我选出韧性好的材料是(请在韧性最好的材料下面打√)。

□金属□木头□塑料3、我会解释:我选择的理由是附件2:塑料小知识塑料小知识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塑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我们就讲一下塑料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塑料在农业中的应用近30年来,在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植下,设施农业与节水灌溉方兴未艾,水土资源得到了合理的保护与利用,其中塑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节水灌溉中所用的土工膜、输水管道等都是用塑料制作的。

各种农用塑料制品在农林牧副渔中的应用,分别是薄膜,管件,绳丝,纺织袋,容器,杂件等。

二、塑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在门窗中,由于使用了塑料门窗,使其密封性、防水性、隔音性、隔热性、耐腐蚀性、刚度、装饰性、使用维修性均优于普通钢和铝合金门窗,节能30%~50%,目前我国塑料门窗的年市场需求量为150万吨。

塑料型材具有质量轻、耐腐蚀,易加工安装、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随着我国不断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强污水资源化处理,塑料应用于排水管、暖气管、供水管等,国内塑料管材市场的需求量正以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长。

三、塑料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每辆汽车塑料的用量是衡量汽车生产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

汽车上可使用塑料制作的部件有空气滤清器、外壳、风扇、车内装饰等。

塑料具有密度低,流动性好的特点,并有良好的噪声隔离性和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机械性能,可用於汽车内饰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周围的材料 比较韧性》精品教案_1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周围的材料  比较韧性》精品教案_11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比较韧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韧性。

难点:比较材料韧性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长度、宽度和厚度不同的塑料条尺、铁尺和木尺各一把;长、宽、厚一样的铁片、木片、塑料片一套。

为每组准备:1. 一套宽度、厚度(1毫米左右)、长度一样的铁片、木片、塑料片(每种物品的一段打一个孔)2.带刻度的实验操作台一个,50g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记号笔一支,实验记录单一张。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初步认识韧性1.PPT出示图一:一位女生正在坐立位体前屈。

师:同学们请看,这位同学正在干什么?生:在做立位体前屈。

师:再看这两位同学(PPT出示图二: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正在做立位体前屈),谁做的好?生:男生。

师:为什么?生:因为他身子弯得更低,手掌能放在地面上,柔韧性好。

二、哪种材料更韧师:说得好,人体有韧性,生活中很多物品也有韧性,(出示塑料尺、木尺、铁尺),这三种物品,谁的韧性好?生:塑料尺。

师:你有什么证据?生:用手折,用重物压…师:用手折,你能保证每次的力气都一样吗?用重物压,我们看(将铁尺和木尺并排放在一起),铁尺短,木尺长,能比较吗?生:不能,不公平了。

师:所以我们比较的时候要公平。

请看(出示长宽厚一样的塑料片、木片和铁片),我们来比较这三种材料的韧性(板书:比较韧性)。

谁有比较的好方法?生:如果回答不出,师微课出示方法。

师:说得好,我们把他的方法再好好看一看。

(播放微课)放完后询问: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用一头去“担”水桶,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2、韧性的认识
木条断了,塑料弯了,没有断,象塑料条这样弯了但不断,而且会恢复原来形状的特点,我们就说塑料条的韧性较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材料的韧性。
二、新授
(一)哪种材料更韧比较
1、提供四种材料,那种材料的韧性好呢?猜一猜。
2、设计实验。
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
3、演示实验。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纸条放在桌面上,一端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后,虽然变形而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韧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韧性
教学准备
塑料片、金属片、木片、纸片、尺、钩码、塑料筒、塑料物品等。
教学安排一课时
简答题:
塑料有哪能优点和缺点?
学了塑料循环使用以及认识标志后,你认为自己该做些什么?
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认识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分发各种塑料制品,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
3、塑料还有哪些特性?完成气泡图。
(三)塑料的循环使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C铁钉>塑料尺>木条>卡纸D铁钉>木条>卡纸>塑料尺
判断题:
一般情况下,塑料尺的柔韧性没有不锈钢尺好()
塑料不易被分解,所以不会造也环境污染()
填空题:
1、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的性质。
塑料具有()()()()()()等。
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有()()()()等。
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三种材料,()弯曲程度更大,说明了()柔韧性强。
2、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3、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三、总结拓展
可以把在学校产生的塑料瓶等投入爱心回收箱中。
课后习题
选择题:
下面物品中是塑料做的是()
A钥匙B课桌C矿泉水瓶
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例是()
A铁钉>木条>塑料尺>卡纸B铁钉>卡纸>塑料尺>木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