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上册欣赏《空山鸟语》教案
音乐教案空山鸟语
![音乐教案空山鸟语](https://img.taocdn.com/s3/m/91d30c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0.png)
音乐教案空山鸟语教案标题:音乐教案《空山鸟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空山鸟语》。
2. 学生能够通过演奏、歌唱等方式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3. 学生能够提高音乐听觉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作品《空山鸟语》的背景介绍和音乐特点。
2. 歌曲《空山鸟语》的歌词、旋律和节奏。
3. 乐器演奏《空山鸟语》的简单编配。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山水风景,引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自然环境中听到的声音,如鸟鸣、风声等。
导入:1. 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空山鸟语》的背景,如作曲家、创作背景等。
2. 引导学生观察乐谱,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发展:1. 播放《空山鸟语》的音乐录音,让学生仔细聆听。
2. 分析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 学生分组合唱《空山鸟语》,指导学生注意歌曲的发音、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4. 学生分组进行乐器演奏编配,可以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或钢琴等。
5. 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演奏《空山鸟语》,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总结:1. 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作品如何表达自然环境的美和情感。
3. 鼓励学生多听音乐作品,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类似主题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情感。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合唱和乐器演奏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可以书写一篇关于《空山鸟语》的感受和理解的文章。
教学资源:1. 音乐作品《空山鸟语》的录音。
2. 乐谱和歌词。
3. 图片或视频展示自然环境。
4. 打击乐器或钢琴等乐器。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会,展示他们的演奏和表演成果。
2. 可以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或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
空山鸟语 初中音乐教案
![空山鸟语 初中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431f3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a.png)
空山鸟语初中音乐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会演唱《空山鸟语》,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 培养学生合作演唱的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空山鸟语》。
2. 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2. 合作演唱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空山鸟语》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空山鸟语》的背景和作者。
二、教学歌曲(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演唱。
3.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演唱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演唱《空山鸟语》。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空山鸟语》,让学生感受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同时,通过合作演唱,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在课后,学生需要加强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空山鸟语教案
![空山鸟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f52b8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0.png)
空山鸟语教案教案:空山鸟语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诗歌《空山鸟语》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鉴赏能力,提高语感和审美能力。
3.通过诗歌吟诵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语感。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解读诗歌的意境和诗意表达。
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声音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设备。
2.草地、树木等自然元素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课前准备诗歌的多个版本的诵读录音。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播放自然风景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2.提问:你们平时是否会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氛围?请简单描述一下。
第二步:品味诗歌(10分钟)1.呈现诗歌的文字内容,并请几名学生依次朗读诗歌。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品味诗歌,分析诗歌中所呈现的意象和情感。
第三步:理解诗意(15分钟)1.师生共同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空山鸟语”的含义。
2.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讨论,总结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步:诗歌欣赏(10分钟)1.播放多个版本的诵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感受。
2.导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诵读诗歌,注意语调、节奏和情感表达。
第五步:朗诵训练(15分钟)1.教师讲解朗诵的技巧和要点,例如声音的抑扬顿挫、节奏的掌握等等。
2.学生逐句朗读,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第六步:小组表演(15分钟)1.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然场景,以《空山鸟语》为背景,表演一段短小的情景剧或诗歌朗诵。
2.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
第七步:课堂总结(5分钟)1.总结课堂内容和学习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自然美的文章。
五、板书设计空山鸟语六、课后作业1.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自然美的文章。
2.下节课准备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准备进行诵读。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诗歌《空山鸟语》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空山鸟语音乐教案
![空山鸟语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c7ad3e10a6f524ccbf8551.png)
空山鸟语音乐教案【篇一:《空山鸟语》教案】空山鸟语一、师生问好!二、导入(钢琴演奏《时间像小马车》)师:同学们,音乐小马车又来接我们了。
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小马车要带我们去哪里吗?生:想!师:那就让我们乘上小马车一起去听听吧!三、聆听全曲,展示“空山”、“鸟语”图片!师:音乐听完了!谁知道小马车刚才带我们去哪儿啦?生:美丽的大森林!。
师:对啦!小马车带着我们到美丽的山林中进行了一次快乐的音乐之旅!唉!刚才你们在音乐中都感受到什么啦?生:1:我最开始先感到山林里非常安静。
2:我感受到了山林的美丽,有好多好看的花和树!。
3:小鸟叫。
师:大家的感受和老师一样,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首动听的乐曲名字是什么?生:想!师:其实你们刚才对乐曲的感受已经告诉你们这首乐曲的曲名了!它就是《空-山-鸟-语》!(打字幕!简要介绍乐曲内容)那么大家最喜欢哪一部分?生:鸟语的部分。
师:是的,我也非常喜欢这一部分。
小鸟的叫声太好听了!大家想不想再欣赏一遍描述小鸟的这个乐段音乐?生:想!师:那就让我们再仔细听听小鸟们在森林里干什么呐?(播放鸟语段落)师:谁能说说小鸟们在森林里干什么呐?生:。
师:太棒啦!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篇二:空山鸟语——教案】空山鸟语【篇三:8空山鸟语教案】空山鸟语一、教学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1. 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含蓄隽永的语言,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2. 通过朗读文章中诗化的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感受作者的人生态度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幸福生活的情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感悟作者听鸟声之后的感受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文章中诗化的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感受作者的人生态度三、教法与建议1.(1)点拨法(2)合作探究法(3)诵读品析法2.一课时完成教学。
四、学法与要求(1)课前预习法(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2)诵读感知法(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感)(3)合作探究法(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组织学习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五、教学过程【活动1】预习导学(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音乐空山鸟语教案
![音乐空山鸟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b171d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4.png)
音乐空山鸟语教案教案标题:音乐《空山鸟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熟悉音乐《空山鸟语》的基本曲调和旋律。
2. 通过演奏、欣赏和歌唱,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感和对音乐的兴趣。
3. 锻炼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略读乐谱,熟悉基本节奏和音符。
2. 学习乐曲的演奏技巧和歌曲的演唱要点。
三、教学准备:1. 乐谱和配乐设备。
2.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3. 课件或图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
4. 演奏乐器,如钢琴或吉他。
四、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图片或播放音乐视频,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并引发他们对鸟语的兴趣。
演奏:2. 展示乐谱以及乐曲的指法、演奏技巧,引导学生快速浏览乐谱,熟悉基本节奏和音符。
3. 教师示范演奏乐曲的主旋律,学生边看边听,注意观察和记忆。
4. 分组或个别指导学生尝试演奏乐曲的主旋律。
合唱:5. 教师引领全班合唱乐曲的歌词部分,注意发音准确和情感表达。
6. 引导学生分组练习歌词部分的合唱,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体验: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别自由发挥,使用乐器或身体声音模仿鸟叫声、林间流水等。
辅助音乐为《空山鸟语》的伴奏。
8.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学习。
巩固:9. 复习乐谱的基本节奏和音符,检查学生对乐曲的掌握情况。
10. 整合乐曲演奏和歌曲合唱,演唱《空山鸟语》。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描述自己听到音乐时所想到的景象或感受。
2. 学习其他与自然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春江花月夜》等。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乐谱的快速浏览情况。
2. 评估学生在乐曲演奏和歌曲合唱中的参与度和准确性。
3. 听取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的分享。
七、拓展阅读:1. 邀请音乐专业人士或艺术团体来校演出相关音乐作品。
2. 探索有关自然和音乐的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自然和音乐之间的联系。
以上为《音乐空山鸟语》的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请根据教育阶段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音乐 空山鸟语 教案
![音乐 空山鸟语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1900a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a.png)
音乐空山鸟语教案教案标题:音乐《空山鸟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空山鸟语》的背景和意义。
2.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录音或视频播放设备。
2. 乐器(如古筝、二胡等)。
3. 课件或图片展示《空山鸟语》的背景和乐谱。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空山鸟语》的背景,介绍这首音乐的起源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空山鸟语》这首音乐有什么了解?它给你们的感觉是什么?欣赏:1. 播放《空山鸟语》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静心倾听。
2.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旋律、节奏、乐器等要素,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妙之处。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可以进行小组或全班分享。
合作演奏:1. 分发乐器给学生,让他们体验演奏《空山鸟语》的乐趣。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乐曲中的一部分。
3.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排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4. 学生进行小组演奏,其他学生可以欣赏并给予鼓励和评价。
总结:1. 回顾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是一种怎样的艺术形式?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3.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欣赏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中国传统音乐进行欣赏和研究,并进行小组或个人报告。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音乐会,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欣赏和演奏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音乐感受和想法,评价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资源选择,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能力。
初中空山鸟语教案音乐
![初中空山鸟语教案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869a505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0.png)
初中空山鸟语教案音乐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1. 欣赏《空山鸟语》这首二胡独奏曲。
2. 了解二胡的基本演奏技巧和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1. 感受和理解《空山鸟语》乐曲中的情感。
2. 听辨乐曲中的不同主题音乐。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二胡乐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空山鸟语》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 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自然声音,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思考。
二、欣赏乐曲(15分钟)1. 教师完整播放《空山鸟语》,让学生聆听并感受乐曲的整体氛围。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两个主题音乐:空山”和鸟语”。
3. 教师分析乐曲的结构,让学生了解乐曲的段落和变化。
三、学习二胡(20分钟)1. 教师介绍二胡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
2. 教师演示二胡演奏技巧,如滑音、泛音等。
3. 学生尝试模仿教师演奏简单的旋律。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乐曲的情感体验展开想象,如空山的幽静、鸟语的欢快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和热爱。
2. 学生回家后,尝试欣赏其他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拓展音乐视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空山鸟语》这首二胡独奏曲,让学生体验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自然声音,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时,通过学习二胡的基本演奏技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情感体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欣赏和体验中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欣赏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e793b4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8.png)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感受《空山鸟语》这首曲子的意境美。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空山鸟语》,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节奏等。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空山鸟语》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作之一,由著名作曲家、演奏家刘天华于1918年创作。
这首曲子以优美的旋律、独特的演奏技巧展现了山野的空旷和鸟鸣的生机。
2. 音乐理论知识:音符、节奏、音阶等。
3. 演奏技巧:学习一些基本的民族乐器演奏方法,如二胡、笛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空山鸟语》的音乐意境,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会一些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演奏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空山鸟语》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2. 作品欣赏: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全曲,分析曲子的结构、旋律特点等。
3. 音乐理论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音符、节奏、音阶等基本音乐理论知识。
4. 演奏技巧学习:教师示范并讲解一些基本的民族乐器演奏方法。
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民族乐器,按照教师讲解的演奏技巧进行练习。
6.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五、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演奏技巧的熟练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 注重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社团、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评价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整体水平。
音乐空山鸟语初中教案
![音乐空山鸟语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c886a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1.png)
音乐空山鸟语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中国民乐二胡的独特魅力,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
2. 学会聆听音乐,分析作品的结构,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空山鸟语》的作品背景和表现手法。
2. 分析作品的结构,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
3. 学会聆听音乐,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难点:1. 作品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的理解。
2. 音乐术语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空山鸟语》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音乐要素。
二、作品背景及表现手法介绍(10分钟)1. 介绍作曲家刘天华及其作品《空山鸟语》。
2. 讲解作品的表现手法,如模仿、对答、叠音等。
三、结构分析(10分钟)1. 分析作品的结构,讲解乐段、乐句、乐章等基本音乐术语。
2.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唱谱,感受作品的结构。
四、深入学习(10分钟)1. 讲解作品的音乐符号,如速度、音量、音高等。
2.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演奏或演唱作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乐段进行演奏或演唱。
2.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对《空山鸟语》的理解和感受。
2. 推荐学生欣赏其他优秀的二胡作品,拓展音乐视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空山鸟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掌握了基本的音乐术语,提高了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学生的演奏和演唱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2a45c70b4e767f5bcfce3c.png)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空山鸟语》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二胡的外形,了解其演奏技法及音色特点。
2、听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根据乐曲的情感体验展开想象,感受并听辨“空山”、“鸟语”主题音乐。
3、了解不同乐器对“鸟类鸣啼”这一创作素材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根据乐曲想象音乐表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听辨两个不同的音乐主题并用动作表现。
教学过程:一、听一听(一)聆听“空山”音乐主题教师: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注意这段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学生:这段音乐是由二胡演奏的,速度比较慢。
(初听音乐,学生聆听乐曲中表现“空山”的乐段,感受速度及情绪,并展开想象。
)教师:同学们的耳朵真灵敏,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段音乐使你想到什么?(再次聆听“空山”音乐主题)学生1:我仿佛来到一条幽静的小路。
学生2:使我想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条小船在小河里荡漾。
学生3:音乐使我仿佛置身于夜深人静的夜晚。
教师:同学们真会听音乐,同样的音乐会让每个人产生不同的感受与联想,这里有四幅图片,如果请你为刚才这段音乐配上一幅画,你会选择哪一幅?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飞流真下的瀑布”、“万马奔腾的草原”还是“寂静茂密的树林”?先别急,再来听一扣,请你从音乐中找到最适合的图片。
(课件出示四幅图片)学生1:我认为是“寂静茂密的树林”,因为音乐很静,像一个人静静地走在树林里。
学生2:我认为是表现“飞流真下的瀑布”。
学生3:我反对,因为“飞流真下的瀑布”很壮观,但是这段音乐中没有这样的气势。
学生4:我也认为是“寂静茂密的树林”,这幅图很符合音乐的情绪。
老师:同学们的感受与作曲家不谋而合,这段音乐的确在表现寂静的树林,在这样空旷的树林里,轻轻地喊一声,都会听到回声呢!其实,作曲家已经用不同的高低、强弱地声音在表现“回声”了。
让我们再听一听,当你听到回声的时候,请用动作表示。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7e3bb3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5.png)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特别是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2. 通过学习《空山鸟语》,使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空山鸟语》是二胡演奏家刘天华于1918年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
作品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齐鸣的景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音乐结构:全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子、主题和尾声。
3. 演奏技巧:学习《空山鸟语》需要掌握一定的二胡演奏技巧,如滑音、颤音、断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欣赏《空山鸟语》,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和演奏技巧。
2. 教学难点:二胡演奏技巧的掌握,特别是滑音、颤音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音乐结构和演奏技巧。
2. 示范法:播放优秀演奏家的演奏视频,让学生跟随示范学习。
3. 练习法:分组练习,相互观摩,教师指导。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空山鸟语》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2. 讲解作品背景和音乐结构,分析乐曲的特点。
3. 讲解演奏技巧,并进行示范。
4.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组织学生进行演奏展示,相互评价,总结学习心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对《空山鸟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演奏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应更多地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欣赏其他著名的二胡独奏曲,如《赛马》、《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感受不同作品风格和演奏技巧。
2. 邀请二胡演奏家进行讲座或示范演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二胡音乐的魅力。
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将《空山鸟语》的演奏技巧运用到其他乐曲中。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空山鸟语》,巩固所学的演奏技巧。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8400fc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1.png)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感受《空山鸟语》这首曲子的意境美。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空山鸟语》,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曲子简介:《空山鸟语》是一首中国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由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郑律成创作。
曲子以山水、鸟鸣为素材,表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2. 音乐知识:学习音符、节奏、音阶等基本音乐知识。
3. 演奏技巧: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手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空山鸟语》的曲谱,能够熟练演奏。
2. 教学难点:音符的时值、节奏的把握,以及演奏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曲子背景、音乐知识、演奏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奏,其他学生跟随学习。
3. 练习法:分组练习、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4. 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增强课堂氛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空山鸟语》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曲子的美。
2. 讲解曲子背景、作者简介,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
3. 讲解基本音乐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阶等。
4. 示范演奏《空山鸟语》,让学生跟随学习。
5. 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演奏中的错误。
6. 课堂小结,强调重点、难点。
7. 布置课后作业:熟记曲谱,加强练习演奏技巧。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空山鸟语》这首曲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音乐知识和演奏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节奏的把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节奏的训练。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他们在欣赏美的也能创造美。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教学:挑选其他风格的中国民族音乐,如古筝、二胡等,与《空山鸟语》进行对比欣赏,让学生了解更多民族乐器和音乐风格。
2.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可以以自然景色、动物等为题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
《空山鸟语》音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空山鸟语》音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30db3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2.png)
《空山鸟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空山鸟语》的来源和特点;2.培养学生欣赏、鉴赏和表演音乐的能力;3.通过音乐表演,锻炼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4.传承中华传统音乐文化。
二、教学内容:《空山鸟语》:学生通过学习该曲目,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妙与内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空山鸟语》的含义和演奏技巧;2.难点:如何用音乐表达传统文化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空山鸟语》1.引入:通过播放《空山鸟语》的音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独特之处。
2.讲解:向学生介绍《空山鸟语》的来源和特点,了解这首曲目的背景故事和民族特色。
3.分析:对乐曲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其音乐结构和演奏技巧。
第二课时:欣赏与鉴赏1.欣赏:再次播放《空山鸟语》,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2.鉴赏: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谈论自己对这首曲子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表演与合作1.学习乐器: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分组学习乐器,如古琴、笛子等,演奏《空山鸟语》的主旋律。
2.合作表演:各组学生通过合作练习,将自己的乐器演奏与其他同学合奏,形成完整的乐曲演奏。
第四课时:扩展活动1.民族乐器展示:邀请专业演奏家或音乐爱好者来校进行民族乐器演奏展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2.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段类似《空山鸟语》的曲目,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2.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水平;3.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价他们对音乐创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1.邀请学校的音乐团队或乐器演奏家到社区或其他学校进行演出,传播《空山鸟语》等传统音乐的魅力;2.组织音乐比赛或音乐会,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3.鼓励学生学习更多中国传统音乐曲目,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表演。
七、教学心得:通过《空山鸟语》这首中国传统音乐曲目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初中音乐空山鸟语教案
![初中音乐空山鸟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213e1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8.png)
初中音乐空山鸟语教案课程目标:1. 感受和理解我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会倾听和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感受乐曲中的情感和意境。
3. 了解二胡的基本演奏技巧,如滑音、泛音等。
4. 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感受和理解《空山鸟语》的音乐意境和情感。
2. 学会欣赏二胡独奏,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对乐曲中滑音、泛音等演奏技巧的理解和感受。
2. 乐曲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空山鸟语》二胡独奏曲。
2. 二胡演奏视频:滑音、泛音等演奏技巧的展示。
3. 乐谱:《空山鸟语》简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听一首歌曲《空山鸟语》,感受乐曲中的意境和情感。
2.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乐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想象?二、欣赏乐曲(10分钟)1. 播放《空山鸟语》二胡独奏曲,让学生全程聆听。
2. 提问:乐曲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特点是什么?3. 分析乐曲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引子、主题和尾声等部分的作用。
三、学习演奏技巧(10分钟)1. 观看二胡演奏视频,介绍滑音、泛音等演奏技巧。
2. 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演奏技巧的应用。
3. 练习:学生尝试演奏乐曲中的滑音、泛音等部分。
四、哼唱主题旋律(5分钟)1. 教唱《空山鸟语》的主题旋律,让学生学会哼唱。
2. 练习:学生分组哼唱主题旋律,相互交流学习。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空山鸟语》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和练习,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学习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培养了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学习了二胡的演奏技巧,如滑音、泛音等,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通过哼唱主题旋律,进一步加深了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音乐。
《空山鸟语》优秀教案(精选9篇)
![《空山鸟语》优秀教案(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c5a14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c.png)
《空山鸟语》优秀教案《空山鸟语》优秀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空山鸟语》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空山鸟语》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意境。
3、欣赏作者对各种鸟语的准确描摹及形象感受。
4、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对各种鸟语的准确描摹及形象感受。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鸟鸣的录音。
问:你听出了什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空山鸟语》,看看作者有哪些独特感受。
板书课题。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问:作者在空山听鸟语是怎样一种心境呢?三、理清课文脉络文中哪些语段是写作者静心聆听鸟语的?据此,快速给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1-3自然段),第二部分(4-7自然段),第三部分(8-9自然段)。
四、感情朗读,初步体会1、自由读,边读边体会。
2、组内朗读比赛。
3、展示读,读后师生评议。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课文。
2、本部分中哪些词语起到了点题的作用?3、“绝唱”是什么意思?4、为什么把空山鸟语称之为“绝唱”?5、齐读。
六、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生字词。
2、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1、感情朗读后概括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对鸟语的描摹及感受。
2、从作者对鸟语的描摹及感受的抒写两方面对本部分的内容进行探讨。
教师巡视、点拨。
3、各组汇报交流成果。
4、美读语句。
5、学完本部分内容后,你有何体会?三、学习第三部分1、全班齐读。
2、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3、齐背这两段。
四、欣赏二胡名曲《空山鸟语》体味曲中传达出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学完本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28 空山鸟语欣赏{ 感受:空旷、神清气爽、刻骨铭心} 鸟之绝唱《空山鸟语》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认识《空山鸟语》中按时间顺序描写的三幅图画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三、指导学生自学本文托鸟鸣抒发的对大自然、对生命自由的一种热爱和赞美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一种追怀;教学重点按时间顺序描写的三幅图画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教具学具投影仪、字典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学过程(展标施标查标补标小结)教学内容师生活动预期效果课堂反思第一环节——启同学们,大自然里有各种各样的美妙声音,带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感受,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请同学们在20分钟内完成课文的自读,可以依据导读题的要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路。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5篇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a6ff5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4.png)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5篇《空山鸟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对演唱版《二泉映月》与二胡曲《二泉映月》进行聆听、对比,感受二胡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2、聆听、欣赏二胡曲《空山鸟语》,能从音乐声中感受“空山”与“鸟语”的意境,找出相应演奏段落。
3、增进学生对民族乐器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乐曲表现的内涵。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欣赏一种乐器。
那么有谁知道乐器的分类?(西洋与民族)来,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的图片,简单介绍。
师:好,那么我们接下来欣赏一首乐曲,大家来听听乐曲是用哪种乐器来演奏的,欣赏完大家来看一下大屏幕的图片,它是属于什么种类的乐器?当然,乐曲名知道的同学就更厉害了。
(二胡、民族乐器、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二泉映月》)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欣赏一下二胡名曲,感受二胡韵味。
二、聆听与鉴赏聆听、欣赏二胡曲《空山鸟语》从音乐声中感受“空山”与“鸟语”的意境,找出相应演奏段落。
师:同学们还记得名叫《鹿柴》的古诗吗?是由我国古代著名诗人王维所作,诗人以一种特有的感觉,描绘了静寂幽暗的空山深林傍晚的景色。
那么,接下来我们聆听一首有关空山景色的二胡曲,同学们从音乐中感受一下“空山”和“鸟语”的意境。
师:我们再次聆听,同学们找出“空山、鸟语”的相应演奏段落。
找到后举手回答,我们稍后在大屏幕上出示答案。
师:出示大屏幕总结二胡曲《空山鸟语》乐曲除引子和尾声外,可分五段,属多段体结构。
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寥寥几笔就描绘出幽静、深邃、沉远的意境,令人神往。
接着,作为“人”的形象出现,旋律起伏跌宕,节奏疏密相间,显得生气勃勃。
这个形象贯串于全曲,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结合,宛如“人”在美丽清新的自然中怡然自得地观赏、逗引着鸟儿,人声、鸟语交融在一起。
乐曲通过拟声的手法模仿百鸟啁啾声,使鸟语音乐化。
《空山鸟语》教案1
![《空山鸟语》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f50e5c1195f312b3169a566.png)
《空山鸟语》教学内容: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
2.了解二胡的音乐与表现力。
教学重点:《空山鸟语》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资料分析:一、《空山鸟语》是“五四”时期杰出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的代表作之一,作于1918年,于1928年定稿。
乐曲得名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
乐曲虽为带引子和尾声的多段式结构,却做到了紧而不乱,实在是二胡难得的精品。
引子:八度大跳起伏的旋律,节奏自由,营造了宁静、深邃、神秘、肃穆的气氛,好似让人听到了空谷里的回响。
第一、二、三乐段:旋律活泼、流畅,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第四、五乐段:利用轮指,泛鸣音等二胡特殊技巧,模似了各种鸟鸣,描绘出了鸟儿在天空与森林中自由飞翔的情景,鸟鸣与音乐创造性地融合,使其生气盎然。
尾声:采用第一乐段的素材,做到了首尾呼应,完整统一。
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中华的民族音乐更是世界音乐的一朵奇葩,从以往的学习当中,我们大家已经初步了解到了民族乐器可分为拉弦乐器、弹拔乐器、吹管乐器以及打击乐器等,今天,老师将带你们进入到拉弦乐器的世界。
二、拉弦乐器介绍1.出示课件乐器图。
师:“同学们,初看老师这里的几张乐器图,有几张好像是一样的,其实它们又是有区别的,老师教你们学会辨别。
乐器的辨别有很重要的两方面,一是形状,二是音色。
”从形状与音色方面给学生以直观演示。
(教师的导语先吊一吊学生的胃口,从言语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为器乐欣赏与乐器直接相关,如果不了解乐器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乐曲内涵)并感受拉弦乐器那独有的震撼人心的音色。
2.重点介绍二胡。
出示二胡图,重点介绍二胡的音色特点(二胡:胡琴的一种,因为有内外两条弦而得名,二胡的内弦音色优雅丰满,外弦明亮刚健。
可以持续出音,强弱自如,音色又接近人声,适于演奏柔和细致的抒情乐曲,还能表现欢快、活泼、激昂深沉的情绪,通过特殊的演奏手法甚至可以模仿鸟鸣、锣鼓、马嘶、马啼声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是乐队合奏、独奏及伴奏的重要乐器。
空山鸟语教案设计
![空山鸟语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da749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71.png)
空山鸟语教案设计空山鸟语教案设计空山鸟语教案设计一、导入:1、播放《海浪声》、《鸟叫声》2、教师:同学们在刚才的两段音频中你们能听出什么,或者能想到什么呢?学生回答:想到可以在海滩边捡贝壳,鸟儿在欢快的歌唱……教师:是的,无论你们从这声音中听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这都是你们内心情感的一种体现,人们在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的时候总是把自己的思想也融入了进去,寄托着自己内心的各种情感,我们今天就来品味《空山鸟语》,倾听作家郭枫的心声。
(通过这个导入,让学生明确,这篇课文并不是单纯的写景之文,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一定的把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聆听过程中给陌生字词注音。
(音乐:《云水禅心》)2、学生自己设计朗读,读给同桌听,并勾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
3、请学生起来读自己设计的朗读。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在教师范读时的情感熏陶下,体味本课优美的语言、意境,爱上本课,激发起学习兴趣)三、字词积累,巩固基础。
1、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教师讲解。
2、婆娑(po1 suo1)飒爽(sa4 shuang3)鹧鸪(zhe gu )3、学生自己记忆字词。
四、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提问:回忆文章的题目反映了文章哪些内容?文章的主旨情感,或者文章的写作对象,或者文章的内容,或者文章的线索那么本篇课文的.题目反映的是:文章的内容(1-2段写空山,(3-写鸟语)(二)、空山:1、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找出描写了山上哪些风景,这些风景是怎样写出来的?花、树、岩石、云朵、清风,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山上优美的环境3、模仿课文中描写山上风景的句子,自己创造几个句子,说给同桌听。
4、教师请学生起来说出所仿写的句子,并加以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写作能力)5、作者喜欢到山上来,尤其是喜欢到山上来听鸟叫,且在课文第一段就热情的宣告,思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开门见山的点明了中心(三)鸟语:过渡:山上的风景如此的美丽,真是让人留连忘返,可是作者不去浏览如此美丽的风景却喜欢到山上来听鸟叫,这是为什么呢?(用课文的原句回答)因为:鸟儿的鸣声是时间最美的语言。
七年级音乐上册-欣赏《空山鸟语》教案
![七年级音乐上册-欣赏《空山鸟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c4ca8ddaef5ef7ba0d3c50.png)
××中学教案NO: 5课题欣赏《空山鸟语》时间9.24教学目标1.感受题目中的“空山”与“鸟语”的意境;2.使学生感受二胡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二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导入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空山鸟语》1=D 2/8 刘天华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空山”是出自唐代王维的诗“空山不见人”的意思。
整个曲子的意境是幽静、深远,犹如山林的召唤,空谷回声。
三、新课教学:(一)先整体听一遍曲子,能说一说听完后的感觉。
1.是不是一直都很安静?还是有对比的?2.能否听到鸟的叫声,模仿一下。
3.再复听一遍,分段欣赏,能感受乐曲的引子部分表现空山的已经以及后面模仿鸟叫的部分和人的形象。
补充:(乐曲结构属于多段体,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
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简单几笔就描绘出题意幽邃、深远、静穆的意境,接着,以非常活跃的旋律进行,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全曲贯穿始终,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相结合,宛若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清新愉悦心情,与自由自在的鸟语交融相织。
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拟手法,将鸟语音乐化,使乐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因而音乐优美生动,富有情趣。
)4.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介绍二胡,(多媒体),包括二胡的构造、基本演奏方法、音色等。
(二)介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
(多媒体)刘天华(1895~1932)原名刘寿椿,江苏江阴人,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为著名文学家刘半农之弟,也是我国30年代的国乐大师,由于他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我国的国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开拓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天华生活的时代,正值内忧外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叫花子胡琴要饭的笛”一语道出了当时民族音乐的社会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案
NO: 5
课题欣赏《空山鸟语》时间9.24
教学目标1.感受题目中的“空山”与“鸟语”的意境;
2.使学生感受二胡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教学
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二胡。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教学
方法
讲授法、情境导入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空山鸟语》
1=D 2/8 刘天华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空山”是出自唐代王维的诗“空山不见人”的意思。
整个曲子的意境是幽静、深远,犹如山林的召唤,空谷回声。
三、新课教学:
(一)先整体听一遍曲子,能说一说听完后的感觉。
1.是不是一直都很安静?还是有对比的?
2.能否听到鸟的叫声,模仿一下。
3.再复听一遍,分段欣赏,能感受乐曲的引子部分表现空山的已经以及后面模仿鸟叫的部分和人的形象。
补充:(乐曲结构属于多段体,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
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简单几笔就描绘出题意幽邃、深远、静穆的意境,接着,以非常活跃的旋律进行,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全曲贯穿始终,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相结合,宛若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清新愉悦心情,与自由自在的鸟语交融相织。
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拟手法,将鸟语音乐化,使乐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因而音乐优美生动,富有情趣。
)
4.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介绍二胡,(多媒体),包括二胡的构造、基本演奏方法、音色等。
(二)介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
(多媒体)
刘天华(1895~1932)原名刘寿椿,江苏江阴人,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为著名文学家刘半农之弟,也是我国30年代的国乐大师,由于他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我国的国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开拓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天华生活的时代,正值内忧外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叫花子胡琴要饭的笛”一语道出了当时民族音乐的社会地位。
就在那样的环境里,刘天华抱定“改进国乐”的坚定信念,在崎岖坎坷的路上奋战了20年,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民族音乐演奏家,创作了几十首二胡、琵琶曲和练习曲。
人们所熟悉的二胡曲《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光明行》、《苦闷之讴》、《独弦操》、《烛影摇红》等都是他创作的。
刘天华对我国民间音乐也作了
许多整理工作,他就是因为在天桥收集“吵子会”锣鼓谱,在与民间艺人接触中,不幸染上猩红热病,于1932年6月8日因医治无效而病逝,时年仅37岁。
四、课堂小结:
这首二胡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课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