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听课笔记-我伯父鲁迅先生
六年级上册语文{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ae1610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9.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笔记一、词语解释1、追悼:沉痛地怀念(死者)。
2、失声: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3、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4、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
5、黄包车:旧时一种用人拉的车,主要用来载人,也叫人力车。
6、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7、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8、恍然大悟: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悟,了解;领会;觉醒。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9、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二、近义词汇总追悼—悼念惊异—诧异忍受—忍耐深奥—深邃悔恨—懊悔——枯瘦—枯槁羞愧—惭愧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三、反义词汇总深奥—浅显详细—粗略阴暗—明亮爱戴—憎恶个性—共性慈祥—严厉恍然大悟—百思不解四、及写作背景介绍1、周晔(1926—1984),浙江绍兴人。
鲁迅三弟周建人的大女儿。
鲁迅逝世时,她才十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
2、写作背景:作为鲁迅的侄女,周晔从小亲身感受到鲁迅的关爱和爱护,亲眼看到了鲁迅关心劳苦大众,热爱劳动人民,勇敢地与反动势力做斗争。
这些事情都深深感动着周晔,她长大后更是经常怀念鲁迅。
鲁迅逝世九周年之际,她情难自抑,写下了这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
3、时代背景:鲁迅所处的时代,中国正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当时社会黑暗,革命者没有言论自由。
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鲁迅为了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创作了一篇篇针砭时弊的文章,直插反动统治者的心脏,也因此受到反动统治者的迫害。
五、课文内容导读(一)第一部分“深切怀念”(第1自然段),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崇敬和爱戴。
1、“失声痛哭”是真情的流露,写出了人们的悲伤程度之深。
从“数不清”“挂满”“大大小小”“堆满”可以看出挽联和花圈的数量多,间接表明人多。
“各色各样”说明送挽联和花圈的人遍布各行各业。
六年级上册语文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67e31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a.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
在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关于鲁迅的回忆性文章,通过作者周晔的视角,展现了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深远影响。
在这篇课堂笔记中,我们将一起回顾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
一、鲁迅的人物特点
1、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散文、随笔、翻译及长篇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几个小故事展示了鲁迅的智慧和善良。
故事一:鲁迅与车夫的对话,展现了鲁迅对底层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故事二:鲁迅谈“碰壁”,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故事三:鲁迅谈“吃的东西”,揭示了他对奢侈浪费的批评。
二、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
1、通过具体的事件和对话来展现人物的特点。
例如,通过鲁迅与车夫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2、直接描述也是刻画人物的方法,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
三、鲁迅作品的特点
1、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心底层人民的生活。
2、文字简练,寓意深远。
四、思考与应用
1、我们可以学习鲁迅的写作技巧,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
2、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可以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总的来说,这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鲁迅的机会,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也让我们对他的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堂笔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fd041a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3.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一、导入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题目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二、整体感知1. 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2. 这些事情分别反映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品质或特点?3. 文章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深入分析1.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2.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有的还流下眼泪。
”这句话中的“笑”和“泪”分别代表什么?3. “谈碰壁”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品质?4. “我站起来问道:‘伯父,您为什么把别人大骂一顿就心安理得?’”这句话中的“大骂一顿”是什么意思?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品质?5. “伯父叹了口气,摇摇头,说:‘……还是让他们大吃大喝吧!’”这句话中的“叹气”和“摇头”分别表达了什么?“还是让他们大吃大喝吧!”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品质?6. “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说:‘先生,原谅我,我瞎了眼睛。
’”这句话中的“瞎了眼睛”是什么意思?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品质?7. “伯父送我的礼物只是一本破烂不堪的《水浒传》,但它却是我人生中最早的一本长篇小说。
”这句话中的“一本破烂不堪的《水浒传》”代表的是什么?“我人生中最早的一本长篇小说”又代表了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8. “伯父跟我讲了一件他小时候砸茶缸的故事,并告诉我:‘不认真读书就没有出路。
’”这句话中的“砸茶缸的故事”指的是什么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品质?“不认真读书就没有出路”这句话表达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观点?9. “伯父跟我讲起小时候读书的事情,他特别强调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他说:‘读书要认真,不能马马虎虎。
’”这句话中的“读书要认真,不能马马虎虎”表达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观点?10. “他说:‘多读一些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扩大视野。
’”这句话中的“多读一些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扩大视野”表达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观点?四、总结与反思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鲁迅先生的品质和特点,包括认真读书、关心他人、爱憎分明、勇敢坚强等。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听课记录及评价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听课记录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b506b2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c.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听课记录及评价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我有幸目睹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一次讲课,以下是对他的听
课记录及评价。
鲁迅先生的讲课内容是关于文学的力量及其社会责任。
他首先强调了文
学对于社会的改变和引导的作用。
他指出文学的力量在于其能够唤起人们对
社会现实的关注,并通过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弊病来促进社会的进步。
他举
了许多鲜活的例子,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文学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他的讲课中,鲁迅先生特别强调了作家的责任感。
他认为作家应当坚
守自己的艺术原则,不轻易屈从于封建观念或者外界的压力。
只有通过真实、生动、深入地揭示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病,作家才能够发挥自己的社会责任。
他的这种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家的使命和责任。
在听课的过程中,鲁迅先生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他用大量的实
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使我们更容易理解。
他还鼓励我们多读书,多了解社会,以便能够更好地创作出有力量的作品。
他的课堂氛围充满着活力和激情,让我对文学充满了热爱和渴望。
我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听课印象非常深刻。
他的思想和观点引领着我
们走向正确的文学创作道路,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也让我们受益匪浅。
鲁迅
先生是一位伟大而值得尊敬的文学家,他的影响将会持续流传下去,激励着
新一代的作家和文化从业者。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听课记录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听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4b296a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6.png)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听课记录一、导入教师行为:1.教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向同学们致意,然后轻声提问:“大家还记得鲁迅先生吗?他是一位怎样的作家呢?”2.在同学们积极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题目中的‘伯父’二字给我们怎样的信息呢?他与鲁迅先生是什么关系呢?”学生活动:1.同学们积极回忆并回答关于鲁迅先生的基础知识。
2.同学们思考并回答教师关于“伯父”的问题,尝试理解这一称呼在文中的含义。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简洁明了,教师通过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过程教师行为:1.初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标记出不懂的词句,并尝试自行解答。
2.讲解重点:1.教师详细解释文中的生词难句,如“悼念”、“囫囵吞枣”等,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作为伯父的形象是如何在文中展现的。
3.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如“我”对伯父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3.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鲁迅先生作为伯父对“我”的影响,并分享各自的理解。
4.全班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发言,全班共同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学生活动:1.学生认真默读课文,标记不懂的词句,并尝试自行解答。
2.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教师提问,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
3.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小组代表上台发言,与全班同学分享讨论成果。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紧凑而充实,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讲解、讨论和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提纲式板书设计1.文章概要:1.鲁迅先生的生平和贡献2.伯父的形象和性格特点3.文章中的情感表达2.重点词汇:1.悼念、囫囵吞枣等3.思考问题:1.鲁迅先生作为伯父对“我”有哪些影响?2.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四、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ee12c4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6.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笔记
一、鲁迅先生的生平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1881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中国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
作家”。
他曾在上海、北京、日本及欧美各地游学,他的文学
著作极具影响力,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二、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
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极具影响力,主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事新编》、《围城》、《彷徨》、《呐喊》等。
《狂人日记》是他的代表作,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深刻的认识,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阿Q正传》是他的另一部代表作,讽刺了封建社会的荒谬,反映了他对社会的不满与怨恨。
三、鲁迅先生的思想
鲁迅先生的思想极具影响力,他提出了“新文学”的理念,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现实社会,反映现实生活,追求真实、客观、实事求是的写作方式,反对虚无主义的文学。
他还提出了“新思想”的理念,主张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反对迷信、保守、
传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听课感受心得笔记评课记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听课感受心得笔记评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27c4128844769eae009edd1.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听课感受心得笔记评课记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听课记录及感受一、介绍听课老师。
(拉近了听课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也让学生的听课状态放松,以便调整到最佳状态。
)二、齐读课题。
1、一共写了伯父鲁迅先生的几件事?(指名回答)(对第一课时的回顾,以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也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谈“水浒”谈“碰壁”受爱戴放爆竹救助车夫关心女佣2、这几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总分),到底是不是,我们边学边体会。
3、分析“爱戴”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联系上下文理解“爱戴”的意思,提问“从哪看出鲁迅受人们的爱戴?”(问题的引出自然,不牵强。
)(小组交流,指名回答)“失声痛哭”的理解。
课件插入课外资料,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读完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震撼)(课外资料的引入,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也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文字的感受。
)让我们带着悲痛爱戴的感情读一读这段文字。
(课文中的原句,先指名读,再齐读)4、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指名说),(学生说出了“鲁迅先生为什么受那么多人的爱戴?)教师接着:这也是作者的疑问?出声读课文,画下来,写下自己的感受。
(同桌交流充分,思考时间充分,能让学生真正的思考起来。
)5、全班交流:⑴、学生随机找到某一段落,教师引导交流某一段落。
学生找到“关心女佣你”这一段,抓住语言描写,交流感受。
(板书: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齐读资料上的读者感受。
⑵、学生找到“救助车夫”这一章节。
抓住重点词语“半跪着、掏钱、洗”等词语,追问“这一跪,跪出了什么?”(追问更能引起学生的深思,挖掘字里行间的思想内涵)学生又找到给车夫洗脚一段文字,教师相机追问“这是一双什么样的脚”“这一洗洗出了什么”,字字句句扣到“爱戴”这个中心词上。
(紧紧围绕中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体会)师:当他回来的时候,他变得那么严肃。
他为什么那么严肃忧虑。
(插入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指名读)鲁迅先生此时此刻想的是什么?拿笔写在书上。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23bbab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5.png)
主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 介绍伯父鲁迅先生1.1 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1.2 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巨大贡献2. 鲁迅先生的生平2.1 出生于浙江绍兴2.2 深受传统文化熏陶2.3 在日本留学,接受西方文化影响2.4 投身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3. 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3.1 代表作《狂人日记》3.2 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3.3 作品反映社会现实,深刻揭示人性3.4 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文学的先驱4. 鲁迅先生的思想4.1 对我国文化传统的批判和反思4.2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呼吁4.3 鲁迅式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社会变革5. 鲁迅先生的影响5.1 对后世文学家的启发和影响5.2 对我国现代社会的改革和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5.3 被奉为文学史上的伟人和国民英雄6. 我心目中的伯父鲁迅先生6.1 感激伯父的伟大成就和奉献精神6.2 希望能够传承其文学精神和思想观念6.3 作为学生应该牢记伯父的言传身教,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与进步贡献力量伯父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凭借着丰富的文学造诣和深刻的思想观念,对我国现代文学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我们六年级上册语文书中,学习了关于鲁迅先生的课文,深受启发与感动。
以下是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的整理和总结。
1. 介绍伯父鲁迅先生1.1 伯父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观念对我国近现代文学和社会有深远的影响。
1.2 伯父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人,他的文学作品代表了我国先进的文学思潮,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意义,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巨匠。
2. 鲁迅先生的生平2.1 鲁迅先生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一个书香世家,家学渊博,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2.2 鲁迅先生在我国古典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熏陶下,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理解和领悟。
2.3 鲁迅先生曾留学日本,接受了西方现代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开阔了眼界,对我国现代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课堂笔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4bd7f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9.png)
以下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课堂笔记,包括重要词汇、背景资料、重点语句、人物形象和写作特点等:重要词汇:
挽联、追悼、爱戴、羞愧、惊异、吊唁、团聚、局势、碰壁、革命、巡查、竭力、枣树。
背景资料: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
他的主要作品有《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
鲁迅于1936年因病在上海逝世,当时的许多文化名人和广大民众都深感痛惜。
重点语句:
(1)“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2)“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
那个石桥,到如今还在。
”
人物形象:
鲁迅先生给人的印象是严肃、深沉和富有思考的。
他不仅关心文学事业,也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疾苦。
他的言谈举止中透露出强烈的正义感和深厚的爱国情感。
写作特点:
本文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的一些事迹,展现了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和深沉思想。
文章采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细节描写生动,使人对鲁迅先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文章也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鲁迅先生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六年级上册语文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f3b5f6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69.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笔记
一、伯父鲁迅先生的简介
伯父鲁迅先生(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溥仪,浙江绍兴人。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作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其中有《呐喊》、《彷徨》、《阿Q 正传》等著名小说,以及《散文选》等。
二、伯父鲁迅先生的思想
伯父鲁迅先生一生追求自由、民主、平等,他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作品中,呼吁社会进步和民族解放,提倡文学的独立性和自由性,讽刺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力求以新的创作形式,揭露和批判社会的不公正现象。
三、伯父鲁迅先生的影响
伯父鲁迅先生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他的思想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作品激发了许多作家的创作灵感,并且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伯父鲁迅先生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读书笔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选8篇)
![读书笔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86df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8.png)
读书笔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选8篇)读书笔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篇1第十八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
主要讲述了鲁迅生前令她记忆深刻的事,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鲁迅与侄女周晔笑谈碰壁和救助车夫。
周末,鲁迅一家人团聚的时候,周晔望了望爸爸的鼻子,又望了望伯父的鼻子,觉得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伯父的鼻子又扁又平,就问伯父。
伯父回答:“我小的时候,鼻子和你爸爸一样,也是有高又直的。
”“那怎么——”“可时候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撞扁了。
”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出鲁迅坚强不屈地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受到了反动派的欺压和迫害。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幽默、风趣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周晔又问:“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四周“黑洞洞的”指当时社会黑暗,看不到一点光明。
“哦,”周晔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多了,怪不得你把鼻子撞扁了。
”周晔年纪还小,仅仅理解了这段话的表面意思,没有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所以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还有一个令我记忆深刻的故事,一个晚上,周晔和父母一起到伯父家吃饭,突然看见一个车夫坐在地上,两只脚淌着血,饱经风霜的脸上显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爸爸和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又用纱布包裹好。
伯父还拿出一些钱送给车夫,让车夫在家休息几天。
那个车夫说:“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样感谢你。
”从这可以看出鲁迅关心贫民百姓和劳苦大众的高尚品质。
读完这篇课文,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关爱后学、爱憎分明、乐于奉献、勇于斗争的崇高品格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就像鲁迅所说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人民的儿子”,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读书笔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篇2今天,我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篇*,读完之后受益匪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篇*是作家周晔为纪念伯父鲁迅先生而写的一篇回忆性*,相信很多读过这一篇*的读者都被*所写的鲁迅先生的形象所震撼了,我也不例外,我从*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鲁迅先生,我们从作者对伯父的回忆的一系列描写,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周晔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热爱以及敬仰之情。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的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的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ccde6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9.png)
六年级上册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笔记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初步了解鲁迅先生,认识鲁迅先生。
2.学会给文章段落加小标题,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3.学习课文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鲁迅先生,认识鲁迅先生。
学会给文章段落加小标题,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名言是谁的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名言。
对的,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名言。
请大家翻到课本108页,单元导读,我们一起“初识鲁迅”。
二、预习检测
好的课堂少不了好的预习准备,现在老师来检测大家的预习情况。
谁来读。
(请小组来读)。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 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听课记录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 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听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70a66b4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1.png)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听课记录一、课程信息: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授课时间:XX年XX月XX日授课教师:XX听课人:全部学生二、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1)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
(2)通过朗读,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和表达方式。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情感氛围,增强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1)教师挑选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
(2)学生跟读并模仿,确保对词汇的准确掌握。
(3)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1)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鲁迅先生对社会和人民的关爱。
(3)讨论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学习他的优秀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1)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
(3)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2、探究式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探究,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2)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体验文学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尊重。
2、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1)教师通过讲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学生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鲁迅先生的精神,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完整word版)六年级语文上听课笔记-我伯父鲁迅先生
![(完整word版)六年级语文上听课笔记-我伯父鲁迅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421f0db883d049649b665849.png)
六年级语文上听课笔记-我伯父鲁迅先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听课时间:10月29日听课班级:六年级教师:蔡国寿听课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找五名同学一人读一般,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看,体会“伯父”是一位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句子。
(二)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1.默读第四段,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救护、资助车夫的?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鲁迅救助车夫的动词,想想这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鲁迅先生在救助车夫以后,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什么?画出描写当时环境的句子,想一想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这里我们已经感觉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怀有很深厚的感情。
2.默读第五段,体会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边读边想,主要体会鲁迅先生不仅没有架子,而且体贴关心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从女佣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什么品质?3.小结四、五段伯父这样关心穷苦人,同情穷苦人,因而必然要得到人们的爱戴。
板书:同情人民(三)找同学读第二段,了解鲁迅先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下一代的深切关心。
联系上下文,说说“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是什么意思?这说明“我”读书怎样?“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后,“羞愧”“悔恨”什么?为什么比挨骂还难受?“伯父”通过谈论《水浒传》了解了“我”读书囫囵吞枣,指出了“我”的不足,并送给“我”两本书。
这些事情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板书:关心学习(四)分角色朗读第三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指导同学由词理解句子,学习鲁迅先生为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不懈斗争的这种精神。
“碰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碰壁”?“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怎么理解?“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我”明白了什么?作者“明白”的对吗?“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为什么?指导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各角色的语气。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1a6381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d.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圈quān 圆圈圈套号 ho 号叫北风怒号jun 羊圈圈养 ho 号码符号嚼 jio 咬文嚼字细嚼慢咽扎zā 包扎捆扎jio 倒嚼zhā 扎破扎眼ju 咀嚼耐人咀嚼 zh 挣扎垂死挣扎字词解释追掉:沉痛地怀念(死者)。
致敬:向人敬礼或表示敬意。
爱戴:敬爱并衷心拥护。
爱抚:疼爱抚慰。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
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
冠:帽子。
饱经风霜: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
接连不断: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近反义词近义词:追悼哀悼惊异诧异爱戴尊敬羞愧惭愧悔恨懊悔慈祥慈爱枯瘦消瘦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张冠李戴颠倒是非饱经风霜饱经沧桑反义词:羞愧自豪爱戴憎恶团聚离别慈祥严厉深奥浅显枯瘦健壮详细简略囫囵吞枣细嚼慢咽恍然大悟百思不解饱经风霜养尊处优词语搭配两本书复杂的内容报警风霜的脸详细地解说一摊血艳丽的色彩紧张动人的情节马马虎虎地读书一些钱慈祥的表情自然而和谐的美匆匆忙忙地赶回家一滴泪珠愉快的表情又高又直的鼻子清清楚楚地记得一条皱纹低微的声音难以忍受的痛苦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主要内容:段落大纲:全文共2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1):写人们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23):写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并教育我要认真读书。
第三部分(413):写伯父鲁迅先生和我笑谈碰壁。
第四部分(1416):写除夕的时候,伯父和爸爸替我们放鞭炮和花筒。
第五部分(1725):写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
第六部分(2627):写伯父关心女佣。
词句赏析:1.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许多、数不清、大大小小、堆满、各色各样等词语表明鲁迅先生深受人们的爱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极高。
2.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be9cc3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a.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经常到我家来教我。
他的课堂笔记是十分有价值的,我在此记录下来,以供参考。
鲁迅先生非常重视语文教育,他教我们要多欣赏中国传统文学,熟悉古代文学作品,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
他教我们要从文学作品中研究社会知识,研究古代的文化和道德规范。
他还教我们要多读名著,以便于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的素养。
鲁迅先生认为,语文教育要注重实践,学生要多写作,要创造美好的文学作品,要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他还教我们要多参与现实中的活动,以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文学修养。
鲁迅先生还教我们要懂得思考,要勤于思考,结合实际,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他认为,一个人所具有的思维能力是他成功的关键,而不是一种特殊的知识。
鲁迅先生对教育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他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总是充满激情,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让我们渴望研究,更加努力地研究。
他的课堂笔记对我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2995c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9.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以下是一份课堂笔记:
一、生字
1. 挽(wǎn):挽救、挽留
2. 囫(hú):囫囵(lún)吞枣
3. 搞(gǎo):搞好、搞卫生
4. 追悼(dào):追悼会、哀悼
5. 羞愧(xiū):羞愧难当、感到羞愧
6. 哼(hēng):哼歌、哼鼻子
7. 模范(fàn):模范生、劳动模范
8. 惊异(yì):惊异不已、大惊小怪
9. 张皇(huáng):张皇失措、惊慌失措
10. 饥寒(jī):饥寒交迫、饥寒迫身
11. 朔(shuò):朔风凛冽、朔月
12. 旷(kuàng):旷野、荒郊旷野
13. 瑟(sè):瑟瑟发抖、瑟缩
14. 撬(qiào):撬门、撬棍
15. 恶(è):恶习、恶意
16. 瘾(yǐn):瘾君子、烟瘾
二、多音字
1. 模:mú(模范)mó(模型)
2. 丧:sāng(丧事)sàng(丧失)
3. 曾:céng(曾经)zēng(曾祖父)
4. 差:chà(差劲)chā(差别)chāi(出差)
5. 号:háo(号叫)hào(号召)
6. 几:jī(几乎)jǐ(几个)
7. 奔:bēn(奔跑)bèn(投奔)
8. 冠:guān(冠军)guàn(冠冕)
9. 倒:dào(倒地)dǎo(倒下)
10. 卷:juǎn(卷起)juàn(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上听课笔记-我伯父鲁迅先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听课时间:10月29日听课班级:六年级教师:蔡国寿
听课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找五名同学一人读一般,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看,体会“伯父”是一位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句子。
(二)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默读第四段,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救护、资助车夫的?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鲁迅救助车夫的动词,想想这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鲁迅先生在救助车夫以后,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什么?画出描写当时环境的句子,想一想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这
里我们已经感觉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怀有很深厚的感情。
2.默读第五段,体会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边读边想,主要体会鲁迅先生不仅没有架子,而且体贴关心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从女佣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什么品质?3.小结四、五段
伯父这样关心穷苦人,同情穷苦人,因而必然要得到人们的爱戴。
板书:同情人民
(三)找同学读第二段,了解鲁迅先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下一代的深切关心。
联系上下文,说说“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是什么意思?这说明“我”读书怎样?“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后,“羞愧”“悔恨”什么?为什么比挨骂还难受?“伯父”通过谈论《水浒传》了解了“我”读书囫囵吞枣,指出了“我”的不
足,并送给“我”两本书。
这些事情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板书:关心学习(四)分角色朗读第三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指导同学由词理解句子,学习鲁迅先生为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不懈斗争的这种精神。
“碰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碰壁”?“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怎么理解?“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我”明白了什么?作者“明白”的对吗?“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为什么?指导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各角色的语气。
板书:憎恨敌人
(五)朗读第一段
鲁迅先生在世时,他为别人想得多,那么他去世后,人们是怎样悼念、爱戴他的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一段,什么事使“我”惊异?指导学生从课文内容思考,作者惊异什么?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从三方面来找一找原
因。
指导朗读这一段,体会作者因“年纪还小”而产生的“惊异”。
板书:深切怀念。
(六)齐读全文,体会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思想品德。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