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工作方式
移位寄存器原理
移位寄存器原理引言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常见的数字电路元件,它用于在计算机和其他数字系统中处理串行数据的移位操作。
本文将介绍移位寄存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移位寄存器的定义移位寄存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器元件,它可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进行数据移位操作。
移位寄存器通常是由触发器组成的,每个触发器都可以存储一个位(bit)的数据。
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都是并行接口,但是数据在寄存器内部是以串行的方式传输的。
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并行加载移位寄存器最常见的操作之一是并行加载。
在这种操作模式下,通过并行输入引脚将数据加载到移位寄存器中。
当时钟信号到达时,移位寄存器将存储的数据向左或向右移位,并将其输出到并行输出引脚。
移位的方向由控制信号决定。
串行移位除了并行加载,移位寄存器还可以进行串行移位操作。
在串行移位模式下,输入数据通过串行输入引脚进入移位寄存器,并且顺序地从寄存器的一端移出。
当时钟信号到达时,移位寄存器会将存储的数据按位移动一个位置,并从另一端输出。
这种操作模式可以用于各种应用,例如数据的平移、数据的旋转等。
循环移位循环移位是移位寄存器的另一个重要特性。
在循环移位模式下,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会通过反馈引脚重新进入输入端,形成一个闭环。
当时钟信号到达时,移位寄存器将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循环移动数据。
这种操作模式常用于数据的循环处理、数据的延时等应用场景。
移位寄存器的应用移位寄存器在数字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移位寄存器常用于串行通信中的数据传输和接收。
通过移位寄存器,可以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进行传输,并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重新转换为并行数据。
•移位寄存器可以用于数字时钟电路中。
通过串行输入信号和移位寄存器的移位操作,可以实现时钟信号的频率除法,从而生成不同的时钟信号。
•移位寄存器还可用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例如,在图像处理中,移位寄存器可以用来进行图像平移、旋转和缩放等操作。
总结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常见的数字电路元件,用于处理串行数据的移位操作。
移位寄存器
CP
周期内,在时间上按一
Q1
定先后顺序排列的脉冲
Q2
信号。常用之控制某些
Q3
设备按照事先规定的顺
Q4
序进行运算或操作。
(2)扭环形计数器(约翰逊计数器) 在移存型计数器的基础上将最高位反码输出接第一级输入。
QD QD QD QD
4
3
2
1
R
R
R
R
Q4 Q1 Q1 Q2
Q2 Q3
RD CP
Q3 Q4
输入信号每经过 VI 1 1 0 1 一级触发器,移 Q1
动了一个移存周 Q2
期,但波形形状 Q3
保持不变。
Q4
2、右移移位寄存器
右移 VI 输入
CP
DQ
4
DQ
3
DQ
2
DQ
1
右移 输出
单向移位寄存器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单向移位寄存器中的数码,在CP脉冲操作下,可以依次 右移或左移。
(2)n位单向移位寄存器可以寄存n位二进制代码。n个CP脉 冲即可完成串行输入工作,此时可从Q0~Qn-1端获得并行的n位 二进制数码,同时在CP脉冲作用下又可实现串行输出操作。 (3)若串行输入端状态为0,则n个CP脉冲后,寄存器便被清 零。
☆ 第一级D触发器接输入信号Vi ,其余触发器输入D接前级 输出Q,所有CP连在一起接输入移存脉冲,是同步工作方式。
☆ 特征方程: Q1n1 D1 Vi CP
Q D Q D Q D Q D VI
4
3
2
1
Q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1 D2 Q1n CP
CP
Q3n1 D3 Q2n CP ★ 移位寄存器移存规律:
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常用的数字逻辑电路,用于将输入数据在寄存器内部进行移动。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轮流传递数据:移位寄存器由一系列锁存器组成,每个锁存器都可以存储一个位(二进制数的一位)。
在工作时,输入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被输入到第一个锁存器中,然后通过时钟信号的触发,每个锁存器上的数据都会向下一个锁存器传递。
这样,数据就会像一个“串”一样在寄存器内部传递下去。
2. 移动方向:移位寄存器有两种不同的移动方向:左移和右移。
在左移操作中,输入数据从右边的锁存器向左边的锁存器移动;而在右移操作中,输入数据从左边的锁存器向右边的锁存器移动。
3. 清除和装载:移位寄存器还可以通过清除或装载操作来改变寄存器的内容。
清除操作会将所有锁存器中的数据清零,而装载操作则会将输入的数据重新加载到寄存器中。
4. 并行输入/输出:移位寄存器通常还具有并行输入和并行输
出功能。
这意味着可以同时输入一组数据到寄存器中,或者同时输出一组数据从寄存器中读取。
通过合理地控制时钟信号和输入控制信号,移位寄存器可以实现数据的移位、清除和装载等功能。
在数字电路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移位寄存器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通信和控制等领域。
移位寄存器讲解
移位寄存器讲解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常见的数字电路,它可以将输入数据进行移位操作,并将结果输出。
移位寄存器通常由多个触发器组成,每个触发器都可以存储一个二进制位。
通过控制触发器的时钟信号和输入数据的传输,移位寄存器可以实现不同的移位操作。
移位寄存器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串行通信中,可以使用移位寄存器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进行传输;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可以使用移位寄存器实现数字滤波器、数字乘法器等功能;在计算机系统中,可以使用移位寄存器实现移位运算、逻辑运算等操作。
移位寄存器的基本操作包括移位、清零和加载。
移位操作可以将寄存器中的数据向左或向右移动一定的位数,移位的方式可以是逻辑移位或算术移位。
逻辑移位是指在移位过程中,保持最高位不变,最低位填充0或1;算术移位是指在移位过程中,保持符号位不变,最低位填充0或1。
清零操作可以将寄存器中的所有位都清零,加载操作可以将输入数据加载到寄存器中。
移位寄存器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串行移位寄存器和并行移位寄存器。
串行移位寄存器是由多个触发器组成的,每个触发器都与相邻的触发器串联,形成一个环形结构。
输入数据从一个触发器进入,经过多次移位后,最终输出到另一个触发器中。
并行移位寄存器是由多个触发器组成的,每个触发器都可以独立地存储一个二进制位。
输入数据可以同时进入多个触发器中,经过多次移位后,最终输出到多个触发器中。
移位寄存器的性能指标包括移位速度、存储容量和功耗等。
移位速度是指寄存器进行移位操作的速度,通常以时钟周期数或移位速率来衡量。
存储容量是指寄存器可以存储的二进制位数,通常以比特数来表示。
功耗是指寄存器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通常以功率或能量来衡量。
移位寄存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字电路,它可以实现多种移位操作,并广泛应用于通信、信号处理、计算机系统等领域。
在设计移位寄存器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性能、功耗、可靠性等,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74hc165工作原理
74hc165工作原理
74HC165是一款8位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
其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输入端口,将数据序列按照时序输入到74HC165芯片中。
在输入过程中,每输入一个位,就会被存储在一个8位移位寄存器中。
当所有的8个位都输入完毕后,就可以通过并行输出端口将数据输出到外部设备中。
通过时钟输入端口,可以控制输入和输出的时序。
通过“清除”或“并行装载”控制输入端口的输入,可以清空或直接装载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
在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同时,可以通过串行输出端口将数据串行输出到其他设备中。
总的来说,74HC165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移位寄存器的形式,将串行的输入数据转换为并行的输出数据,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串行通信工作方式
在RI=0的条件下,用指令置REN=1即可开始串行接收。TXD端输出移位脉冲,数据依次 由低到高以fosc/12波特率经RXD端接收到SBUF中,一帧数据接收完成后硬件置接收中断标 志位RI为1。若要再次接收一帧数据,应该用指令MOV A,SBUF将上一帧数据取走,并用指 令将RI清零。用方式0通信时,多用查询方式。
1.2 串行工作方式1
方式1是一帧10位的异步串行通信方式,包括1个起始位,8个数据 位和一个停止位。波特率可变,由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和SMOD (PCON.7)决定。其帧格式如下:
起始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停止
1、 数据发送
发送时只要将数据写入SBUF,在串行口由硬件自动加入起始位和停 止位,构成一个完整的帧格式。然后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由TXD端串 行输出。一帧数据发送完毕后硬件自动置TI=1。再次发送数据前,用指 令将TI清零。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串行通信工作方式
80C51串行通信共有4种工作方式,由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 中SM0 SM1决定。
1.1 串行工作方式0(同步移位寄存器工作方式)
以RXD(P3.0)端作为数据移位的输入/输出端, 以TXD(P3.1)端输出移位脉冲。 移位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以8位为一帧,不设起始位和停止位,无论输入 /输出,均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其帧格式为:
1.3 串行工作方式2
串行接口工作方式2为9位异步通信接口,传送一帧数据有11位。1位起 始位(低电平信号),8位数据位(先低位后高位),1位可编程位,1位停止位 (高电平信号)。其格式如下:
起始位
数据位
0
D0
D1
D2
D3
D4
D5 D6
探究电子电路中的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
探究电子电路中的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移位寄存器(Shift Register)是一种常用的数字电路元件,用于在电子系统中存储和移动数据。
它能够将数据按位顺序进行输入输出,并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实现数据的移位操作。
本文将探究电子电路中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移位寄存器由一组触发器(Flip-Flop)以串行或并行方式组成。
串行移位寄存器是一串触发器组成,其中每个触发器连接到下一个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形成一个环形结构。
并行移位寄存器则是多个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时钟信号同时作用于所有触发器。
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时钟信号、输入信号、输出信号以及移位操作。
当时钟信号发生上升沿时,输入数据将被写入寄存器。
对于串行移位寄存器,新输入的数据会覆盖原有数据,原有数据则通过触发器之间的连接逐位向后移位。
对于并行移位寄存器,输入数据会被同时写入所有触发器。
当时钟信号发生下降沿时,触发器锁存当前的数据,并将其输出。
在移位寄存器中,数据可以向左移位或向右移位。
向左移位表示数据从高位向低位移动,向右移位则表示数据从低位向高位移动。
移位操作仅在时钟信号的作用下进行,移位方向由控制信号决定。
数据的移位操作可以通过级联移位寄存器实现更大范围的移动。
移位寄存器在数字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数据的存储、移位和延时等操作。
例如,在计算机系统中,移位寄存器常用于数据传输和移位运算。
在通信系统中,移位寄存器可以用于数据的串行传输和接收。
此外,移位寄存器还可以用于频率分频、数据标记和数据校验等功能。
总结起来,移位寄存器是一种用于数据存储和移动的数字电路元件。
它由一组触发器组成,具有串行和并行两种工作方式。
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时钟信号和触发器的作用,能够实现数据的移位操作。
该元件在数字电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对电子电路中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的简要探究,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元件的工作原理。
通过深入了解和应用移位寄存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设计数字电路,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作用。
74hc595工作原理
74hc595工作原理
74HC595是一种8位移位寄存器和输出锁存器。
它起到了扩展IO引脚的作用,通过串行输入数据来控制并行输出。
下面我们将介绍其工作原理。
74HC595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串行输入、移位寄存器和并行输出。
它采用了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数据传输方式。
数据是逐位地通过串行输入引脚(SER)输入到移位寄存器(SHIFT REGISTER)中。
在上升沿时钟输入引脚(SRCLK)的控制下,数据逐位地从串行输入向移位寄存器移位。
接下来,通过锁存时钟引脚(RCLK)的上升沿,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被并行锁存到输出寄存器中。
这意味着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被“冻结”在输出寄存器中,不受后续的移位操作影响。
输出寄存器的并行输出引脚(Qa-Qh)可以连接到外部设备或其他电路中,用来控制各种不同的功能。
输出寄存器中的数据可以通过更新移位寄存器的内容来改变,并进一步通过移位寄存器的移位操作改变。
这种工作模式允许我们通过控制串行输入来逐步改变并行输出的状态。
总结一下,74HC595通过串行输入控制并行输出。
数据通过移位寄存器实现从串行输入到并行输出的转换,并通过锁存操作将数据冻结在输出寄存器中。
通过更新移位寄存器和移位操作,我们可以改变并行输出的状态,从而实现对外部设备或电路的控制。
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hgfedcba
a
fg b
e
c
dh
共阳极
累加器 A hgfedcba
0C0H = “0”
0B0H = “3”
例:利用串行口工作方式0扩展出8位并行I/O 口,驱动共阳LED数码管显示0—9。
VCC TxD RxD
☞方式2的波特率 = fosc 2SMOD/64 即: fosc 1/32 或 fosc 1/64 两种
☞奇偶校验是检验串行通信双方传输的数据正确与 否的一个措施,并不能保证通信数据的传输一定正 确。
换言之:如果奇偶校验发生错误,表明数据传输 一定出错了;如果奇偶校验没有出错,绝不等于数 据传输完全正确。
☞ REN:串行口接收允许位。 REN=1 允许接收
☞ TB8,RB8,TI,RI等位由运行中间的情况 决定,可先写成 “0”
三、工作方式2: 9位UART(1+8+1+1位)两种波特率
☞由于波特率固定,常用于单片机间通讯。 数据由8+1位组成,通常附加的一位 (TB8/RB8)用于“奇偶校验”。
☞ 溢出率:T1溢出的频繁程度 即:T1溢出一次所需时间的倒数。
☞ 波特率 =
2SMOD fosc 32 12(2n - X)
其中:X 是定时器初值
☞ 初值 X = 2n -
2SMOD fosc 32 波特率 12
常用波特率和T1初值查表
☞表格有多种, 晶振也不止一种
串口波特率 (方式1,3)
74LS164
hgfedcba
A B
CLK
CLR
74LS164
电路中的移位寄存器与计数器的原理与应用
电路中的移位寄存器与计数器的原理与应用在现代科技中,电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电路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其中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是最为常见且重要的电路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电路的原理与应用。
一、移位寄存器的原理与应用移位寄存器是一种能够将输入数据连续地移位、保留并输出的电路。
其原理主要基于逻辑门电路的组合与连接。
1. 原理移位寄存器通常由多个触发器构成,触发器是一种能够存储一个二进制位的设备。
当输入数据进入移位寄存器时,触发器会按照一定的时序规律将数据进行移位,并输出。
移位寄存器可以实现向左(左移)或向右(右移)移动数据的功能。
2. 应用移位寄存器在数字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串行通信中,移位寄存器可以将并行数据转化为串行数据进行传输;在移位加法器中,移位寄存器可以实现两个二进制数的相加;在移位寄存器阵列中,移位寄存器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和传输图像等。
二、计数器的原理与应用计数器是一种能够将输入的时钟信号进行计数并输出的电路。
计数器能够记录输入信号的数量,并根据设定的计数规则输出对应的结果。
1. 原理计数器通常由触发器和逻辑门电路构成。
当计数器接收到时钟信号时,触发器会根据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进行状态变换,从而实现计数功能。
计数器可以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等,根据不同的计数规则可以实现不同的计数功能。
2. 应用计数器在数字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机中,计数器可以用于指示程序执行的步骤;在测量仪器中,计数器可以用于计算输入信号的频率或脉冲个数;在定时器中,计数器可以实现定时功能等。
综上所述,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都是数字电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移位寄存器可以将输入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移位输出,广泛应用于数字系统中;计数器则可以根据输入的时钟信号进行计数输出,实现不同的计数功能。
这两种电路的原理与应用相互关联且互相补充,为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与方法。
总之,了解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的原理与应用对于理解和应用数字电路至关重要。
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深度剖析讲解)
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深度剖析讲解)寄存器这个词,可能对有些朋友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这个词是用来存放二进制数据的电路的,有时候也存放二进制的代码的电路,这种工具主要是出现在数字电路中来起到一个寄存功能的。
而寄存器如果根据作用来进行划分的话,通常可以划分成两种,一种是基本寄存器,另一种叫做移位寄存器,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这种寄存器了。
那么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本文会为您做深度的剖析和讲解。
在数字电路当中,移位寄存器是一种能够在许多不同数量但是在相样的时间之内而且在脉冲之下进行工作的,它主要是以触发器作为最基础的器件工具,并且该寄存器的寄存数据是通过并行和串行的形式来传进器件里面去的,之后在每个时间之内,它的脉冲都会分别向左和向右移动,移动的大小大约在一个比特左右,而且只能在输出端来实行输出工作。
移位寄存器是一维性质的寄存器,但是其实它也有多维的种类,只是种类变多会导致输入和输出的数据都会多一些列位。
并且造成这种多维移位寄存器的办法其实可以使用一些有相同数量的移位寄存器并联在一块儿就可以了。
移位寄存器与基本寄存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仅能够存储代码,而且还有移位的功能。
我们所讲的移位功能,其实就是说移动寄存器里面存的那些代码其实是能够通过移位脉冲的冲击而使其左右移动,是一种具有双向串行功能的寄存器。
所以移位寄存器还有寄存器代码的串行输出、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并行输入、数值运算以及数据处理等一些列的功能。
因为这些功能在操作起来十分简单灵活,所以用途也非常得广泛。
现在比较常用的集成移位寄存器种类也有许多种,比如八位数据运行的单向形式的移位寄存器有74164、74165、74166、74595等,四位数据运行的单向寄存器是74195,四位数据运行的双向移存器是74194。
以上就是关于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的相关内容,本文对其已经做了深度的剖析和讲解。
寄存器是给科学计算器的数字系统中用来存储数字代码和数据的重要部件。
《移位寄存器》课件
技术挑战与展望
高精度与高稳定性
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升级,对移位寄存器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的研究将 致力于提高移位寄存器的性能指标,以满足各种高端应用的需求。
低功耗与高能效
在便携式和移动设备中,功耗和能效是至关重要的性能指标。未来的移位寄存器设计将更 加注重节能和能效提升,以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和降低运行成本。
硬件描述语言实现
使用Verilog或VHDL等硬件描述语言编写移位寄存器的逻辑 电路,通过仿真和综合工具生成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 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配置文件。
集成电路实现
将移位寄存器的逻辑电路直接集成在一片集成电路(IC)中 ,通过外部接口与其它电路或系统连接。
基于软件的实现方式
ASIC实现
将移位寄存器的逻辑电路定制集成到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通过硬件实现移位寄 存器的功能。ASIC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但开发周期较长且成本较高。
05 移位寄存器的性能指标与 优化
性能指标
吞吐量
衡量移位寄存器处理数据的能 力,通常以每秒传输的位数( bps)或每秒传输的帧数(fps
。
02
小型化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移位寄存器的小型化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小型化移位寄存器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性能、功耗和集成度等多个因素
。
03
智能化
智能化是当前电子设备的重要发展方向,移位寄存器也不例外。通过集
成智能算法和传感器,移位寄存器可以实现自适应控制和预测性维护等
功能,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集成化与模块化
集成化和模块化是提高移位寄存器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重要手段。未来的移位寄存器将更 加注重模块化和可扩展性设计,以方便设备的组装和维护。同时,集成化设计也有助于减 小设备体积和重量,满足便携式应用的需求。
ccd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
ccd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一、简介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是一种常用的图像传感器,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CCD移位寄存器是CCD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CCD器件的工作机制至关重要。
二、基本结构CCD移位寄存器主要由一系列MOS电容组成,这些电容被排列成多个行。
每一行都包含许多相邻的MOS电容,形成一个线性阵列。
每个MOS电容都有一个唯一的栅极,用于控制电荷的注入和释放。
三、工作原理1. 充电:当CCD移位寄存器处于初始状态时,所有MOS电容都被充电至某个特定的电压,通常是零电平。
2. 信号注入:当有信号光照射到MOS电容时,光子被吸收,产生电子-空穴对。
这些电子-空穴对通过静电作用被推送到电容的底部,从而改变电容的电压。
这一过程称为光生电。
3. 行移位:当某一行的所有电容都充满电荷后,这一行所有的MOS电容的栅极都会同时被激活,将电荷转移到下一行的第一个MOS电容中,从而实现行的移位。
这一过程称为行移位。
4. 列移位:通过多次的行移位,CCD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会从一列移动到另一列,完成数据的读取和输出。
四、工作过程CCD移位寄存器的工作过程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曝光:CCD移位寄存器面对被摄物体进行曝光。
2. 光生电:当光照射到MOS电容时,产生电子-空穴对,并被推送到电容的底部,改变电容的电压。
3. 行移位:相邻的MOS电容会同时充电,当所有MOS电容都充满电荷后,一行的所有电荷会被同时转移到下一行的第一个MOS电容中,这一行的所有MOS电容相当于移动了一行。
4. 列读取:完成一行的移位后,下一个行的电荷将被读取出来并进入相应的存储器单元或数据总线中,完成一列的读取。
这个过程会持续进行,直到所有的数据都被读取出来。
5. 输出:最后,CCD移位寄存器输出的就是所拍摄图像的数据。
五、应用CCD移位寄存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图像采集和处理的领域,如数码相机、视频监视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
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原理
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原理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常见的数字电路元件,用于将数据进行移位操作。
它具有并行输入和串行输出的特点,可以将多个输入同时加载到寄存器中,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输出。
本文将介绍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的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一、移位寄存器的基本原理移位寄存器是由一组触发器组成的,每个触发器都具有数据输入D、时钟输入CLK和数据输出Q。
在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中,触发器的数据输入D与并行输入数据相连,时钟输入CLK相连,数据输出Q与下一个触发器的数据输入D相连,最后一个触发器的数据输出Q为寄存器的串行输出。
当时钟信号到达时,触发器会将输入数据加载到自身,并将输出作为下一个触发器的输入。
通过多个触发器的串联,数据可以在寄存器中进行移位操作。
当所有输入数据加载完成后,通过寄存器的串行输出可以得到移位后的结果。
二、移位寄存器的工作方式1. 并行输入:将要移位的数据同时输入到寄存器的多个触发器中。
每个触发器都会将输入数据保存到自身。
这样可以实现一次性输入多个数据,提高了数据输入的效率。
2. 串行输出:通过触发器的串行输出将移位后的数据输出。
每当时钟信号到达时,触发器将自身的数据输出,并将输出作为下一个触发器的输入。
这样数据就会从一个触发器传递到下一个触发器,最终得到移位后的结果。
3. 移位操作:通过时钟信号的不断触发,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可以进行移位操作。
每当时钟信号到达,数据会从一个触发器传递到下一个触发器,实现数据的移位。
当所有数据都完成移位后,可以通过最后一个触发器的串行输出得到移位后的结果。
三、应用场景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常用于串行通信中的数据传输。
在串行通信中,数据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传输,而移位寄存器可以实现数据的有序移位,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例如,在串行通信中,发送端需要将要发送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编码,并通过串行方式发送出去。
接收端则需要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并按照相应的格式进行处理。
移位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寄存器在数字电路中,用来存放二进制数据或代码的电路称为寄存器。
寄存器是由具有存储功能的触发器组合起来构成的。
一个触发器可以存储一位二进制代码,存放N位二进制代码的寄存器,需用n个触发器来构成。
按功能可分为:基本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可以在移位脉冲作用下一次逐位右移或左移,数据既可以并行输入、并行输出,也可以串行输入、串行输出,还可以并行输入、串行输出,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十分灵活,用途也很广。
目前常用的集成移位寄存器种类很多,如74164、74165、74166均为八位单向移位寄存器,74195为四位单向移存器,74194为四位双向移存器,74198为八位双向移存器。
反馈移位寄存器(一)、反馈移位寄存器的介绍1. 什么是反馈移位寄存器ai表示二值(0,1)存储单元,ai的个数n成为反馈移位寄存器的级。
在某一时刻,这些级构成该反馈移位寄存器的一个状态,共有2n个可能状态,每一个状态对应于域GF(2)上的一个n维向量,用(a1,a2,a3,…an)表示。
在主时钟周期的周期区间上,每一级存储器ai都将内容向下一级ai-1传递,并根据寄存器的当前状态f(a1,a2,a3,…an)作为an的下一时间内容,即从一个状态转移到下一个状态。
其中函数f(a1,a2,a3,…an)称为该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反馈函数。
2.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和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如果反馈函数f(a1,a2,a3,…an)是a1,a2,a3,…an 的线性函数函数,则该反馈移位寄存器是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用LFSR表示,比如:f(a1,a2,a3,…an)=kna1⊕kn-1a2⊕….⊕k2an-1⊕k1an,其中系数ki∈{0,1}(i=1,2,3,…,n)。
相应的如果反馈函数f(a1,a2,a3,…an)是a1,a2,a3,…an 的非线性函数函数,则该反馈移位寄存器是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二)、反馈移位寄存器的性质1.移位寄存器序列反馈函数f(a1,a2,a3,…an)为n元布尔函数。
移位寄存器
161Biblioteka 9 10 0 1 11 8
7 2
U12 74LS194D
GND
74LS04D U2A
1
U11A
74LS04D 25 Hz U3
3 4 5 6 A B C D 7 2 9 10 0 1 11 8 SL SR S0 S1 ~CLR CLK GND VCC QA QB QC QD 16 15 14 13 12
+5V
Q=0时
LED亮
RD Q0 Q1 D1 Q2 D2 D3 Q3 S1
DIR D0 D1
D2
D3
S0 DIL CLK +5V
74LS194
DIR D0
S0 DIL CLK +5V
清0按键 1秒
S1=0,S0=1
CLK 右移控制
3 4 5 6 A B C D SL SR S0 S1 ~CLR CLK GND QA QB QC QD 15 14 13 12 VCC
×
1
1 1 1 1 1 1
×
1 1 1 0 0 0
0
×
×
×
× 1 0 × × × S1 S0 DSL
× × × ×
d0 d1 d2 d3 × × × × × × × × 1 0
保 持
d0 d1 Q0 Q1 Q2 右移输入1 Q0 Q1 Q2 右移输入0 1 0 左移输入1 左移输入0
× ×
1 0 × ×
4
1
1
1
0
1
可见,移位寄存器除了能寄存数码外, 还能实现数据的串、并行转换。 EXIT
时序逻辑电路
工作原理举例说明
移位 脉冲 0 1 2 3 4 移位寄存器中的数 输入 移位寄存器中的数 数据 Q0 Q Q1 Q22 Q Q33 1 Q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1 1 1 1 0 0 1 1 1 1 0 0 0 0 1 1
移位寄存器讲解
移位寄存器讲解1. 什么是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基本的数字电路元件,用于将数据按位进行移位操作。
它由多个触发器(或者称为存储器元件)组成,可以在时钟的控制下,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和移位操作。
2. 移位寄存器的分类根据移位方向和数据输入方式的不同,移位寄存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串行输入的移位寄存器串行输入的移位寄存器每次只能输入一位数据,数据位依次串行输入到寄存器中。
这种类型的移位寄存器常用于串行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中。
2.2 并行输入的移位寄存器并行输入的移位寄存器可以同时输入多位数据,每位数据对应寄存器中的一个存储单元。
这种类型的移位寄存器常用于并行数据传输和存储器操作中。
2.3 串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串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每次只能输出一位数据,数据位依次串行输出到外部设备。
这种类型的移位寄存器常用于串行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中。
2.4 并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并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可以同时输出多位数据,每位数据对应寄存器中的一个存储单元。
这种类型的移位寄存器常用于并行数据传输和存储器操作中。
3. 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数据输入和数据移位。
3.1 数据输入对于串行输入的移位寄存器,数据从一个输入端口依次输入到寄存器中的各个存储单元。
每当时钟信号到来时,数据在存储单元之间进行移位操作,新的数据通过输入端口进入寄存器。
对于并行输入的移位寄存器,数据同时从多个输入端口输入到寄存器中的各个存储单元。
时钟信号到来时,数据保持不变,不进行移位操作。
3.2 数据移位无论是串行输入还是并行输入的移位寄存器,当时钟信号到来时,数据都会在存储单元之间进行移位操作。
移位的方向可以是向左移位(左移)或向右移位(右移),具体方向由控制信号决定。
移位寄存器的移位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3.2.1 逻辑右移逻辑右移是指将数据向右移位,最右边的位被丢弃,最左边的位用0填充。
3.2.2 逻辑左移逻辑左移是指将数据向左移位,最左边的位被丢弃,最右边的位用0填充。
74hc595 工作原理
74hc595 工作原理
74HC595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它提供了一个8位的移位寄存器和一个串行输入/串行并行输出功能。
该芯片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时钟信号:74HC595通过外部提供的时钟信号进行工作。
时钟信号用于同步数据的移位操作。
2. 数据输入:通过串行输入引脚SER输入数据。
当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到达时,输入数据被移入移位寄存器中的第一个位。
之后,每个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数据将向左依次移位,直到移位寄存器中的最后一个位。
3. 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是由8个触发器组成,每个触发器都可以存储一个位的值(0或1)。
在数据输入完成后,每个触发器存储了相应的数据位。
4. 数据输出:在并行输出模式下,通过并行输出引脚Q0-Q7输出存储在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
这意味着可以同时输出8个位的数据。
在串行输出模式下,通过引脚Q7'S(又称为Q7'引脚)输出最后一个位的数据。
5. 存储寄存器:存储寄存器用于保存通过移位寄存器移入的数据,以便在输出时能够固定显示。
通过上述过程,74HC595实现了将串行输入的数据移位并以
并行输出的形式存储,从而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出。
这使得它在需要同时控制多个设备的应用中非常有用,如LED显示、数码管、驱动器等。
74hc595级联工作原理
74hc595级联工作原理74HC595是一种级联式移位寄存器,常用于扩展单片机的输出端口。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方式,实现对多个输出口的控制。
我们来了解一下74HC595的基本结构。
它由一个移位寄存器和一个存储寄存器组成。
移位寄存器由8个D触发器构成,可以实现8位二进制数据的移位操作。
存储寄存器用于存储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并将其输出到8个输出端口。
在74HC595级联的应用中,我们可以将多个74HC595连接在一起,通过级联的方式扩展输出端口数量。
具体连接方式是将一个74HC595的Q7'输出端口连接到下一个74HC595的串行输入端口(SER)。
这样,通过一个时钟信号(SCK)和一个锁存信号(RCK),我们可以将数据从一个74HC595移位到下一个74HC595,并最终输出到扩展的输出端口。
在级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个74HC595的串行输入端口(SER)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出端口,而最后一个74HC595的输出端口则连接到外部设备。
通过移位操作,我们可以将数据从单片机传输到扩展的输出端口,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
在控制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时钟信号(SCK)来控制数据的移位操作。
当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数据从一个74HC595移位到下一个74HC595。
而锁存信号(RCK)则用于控制数据的输出。
当锁存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数据被锁存到存储寄存器中,并同时输出到扩展的输出端口。
在使用74HC595级联时,我们可以通过编程的方式来控制数据的移位和输出。
通过设置串行输入端口(SER)的高低电平,我们可以将相应的数据送入移位寄存器。
然后,通过时钟信号和锁存信号的控制,将数据移位并输出到扩展的输出端口。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74HC595是级联式移位寄存器,数据的传输是串行的,因此在控制过程中需要按照正确的顺序传输数据。
如果顺序出错,将会导致输出端口的控制错误。
总结一下,74HC595级联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方式,实现对多个输出端口的控制。
由JK触发器组成的4位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
由JK触发器组成的4位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
移位寄存器不仅有存放数码而且有移位的功能。
所谓移位,就是每当来一位移位脉冲(时钟脉冲),触发器的状态便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也就是指寄存的数码可以在移位脉冲的控制下依次进行移位。
移位寄存器在计算机中应用广泛。
图1所示是由JK触发器组成的4位移位寄存器。
接成D触发器,数码由D端输入。
设寄存的二进制数为1011,按移位脉冲(即时钟脉冲)的工作节拍从高位到低位依次串行送至D端。
工作之初先清零。
首先,第一个移位脉冲的下降沿来到时使触发器翻转,,其他保持0态。
接着,第二个移位脉冲的下降沿来到时使和同时翻转,由于的J端为1,的J端为0,所以,,和仍为0。
以后过程见表1,移位一次,存入一个新数码,直到第4个脉冲的下降沿来时,存数结束。
这时,可以从4个触发器的Q端得到并行的数码输出。
图1 由JK触发器组成的4位移位寄存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
它用于定义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及实施接收和发送控制。
字节地址为98H,其各位定义如下表:
SM0、SM1:串行口工作方式选择位,其定义如下:
其中fosc为晶振频率
SM2:多机通讯控制位。
在方式0时,SM2一定要等于0。
在方式1中,当(SM2)=1则只有接收到有效停止位时,RI才置1。
在方式2或方式3当(SM2)=1且接收到的第九位数据RB8=0时,RI才置1。
REN:接收允许控制位。
由软件置位以允许接收,又由软件清0来禁止接收。
TB8: 是要发送数据的第9位。
在方式2或方式3中,要发送的第9位数据,根据需要由软件置1或清0。
例如,可约定作为奇偶校验位,或在多机通讯中作为区别地址帧或数据帧的标志位。
RB8:接收到的数据的第9位。
在方式0中不使用RB8。
在方式1中,若(SM2)=0,RB8为接收到的停止位。
在方式2或方式3中,RB8为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
TI:发送中断标志。
在方式0中,第8位发送结束时,由硬件置位。
在其它方式的发送停止位前,由硬件置位。
TI置位既表示一帧信息发送结束,同时也是申请中断,可根据需要,用软件查询的方法获得数据已发送完毕的信息,或用中断的方式来发送下一个数据。
TI必须用软件清0。
RI:接收中断标志位。
在方式0,当接收完第8位数据后,由硬件置位。
在其它方式中,在接收到停止位的中间时刻由硬件置位(例外情况见于SM2的说
明)。
RI置位表示一帧数据接收完毕,可用查询的方法获知或者用中断的方法获知。
RI也必须用软件清0。
二,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8051单片机的全双工串行口可编程为4种工作方式,现分述如下:
1,方式0为移位寄存器输入/输出方式。
可外接移位寄存器以扩展I/O口,也可以外接同步输入/输出设备。
8位串行数据者是从RXD输入或输出,TXD用来输出同步脉冲。
(1)输出串行数据从RXD引脚输出,TXD引脚输出移位脉冲。
CPU将数据写入发送寄存器时,立即启动发送,将8位数据以fos/12的固定波特率从RXD输出,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发送完一帧数据后,发送中断标志TI由硬件置位。
(2)输入当串行口以方式0接收时,先置位允许接收控制位REN。
此时,RXD
为串行数据输入端,TXD仍为同步脉冲移位输出端。
当(RI)=0和(REN)=1同时满足时,开始接收。
当接收到第8位数据时,将数据移入接收寄存器,并由硬件置位RI。
2,方式1为波特率可变的10位异步通讯接口方式。
发送或接收一帧信息,包括1个起始位0,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1。
(1)输出当CPU执行一条指令将数据写入发送缓冲SBUF时,就启动发送。
串行数据从TXD引脚输出,发送完一帧数据后,就由硬件置位TI。
(2)输入在(REN)=1时,串行口采样RXD引脚,当采样到1至0的跳变时,确认是开始位0,就开始接收一帧数据。
只有当(RI)=0且停止位为1或者(SM2)=0时,停止位才进入RB8,8位数据才能进入接收寄存器,并由硬件置位中断标志RI;否则信息丢失。
所以在方式1接收时,应先用软件清零RI和SM2标志。
3,方式2
方式2为固定波特率的11位UART方式。
它比方式1增加了一位可程控为1或0的第9位数据。
(1)输出: 发送的串行数据由TXD端输出一帧信息为11位,附加的第9位来自SCON寄存器的TB8位,用软件置位或复位。
它可作为多机通讯中地址/数据信息的标志位,也可以作为数据的奇偶校验位。
当CPU执行一条数据写入SUBF的指令时,就启动发送器发送。
发送一帧信息后,置位中断标志TI。
(2)输入: 在(REN)=1时,串行口采样RXD引脚,当采样到1至0的跳变时,确认是开始位0,就开始接收一帧数据。
在接收到附加的第9位数据后,当(RI)=0或者(SM2)=0时,第9位数据才进入RB8,8位数据才能进入接收寄存器,并由硬件置位中断标志RI;否则信息丢失。
且不置位RI。
再过一位时间后,不管上述条件时否满足,接收电路即行复位,并重新检测RXD上从1到0的跳变。
4,工作方式3
方式3为波特率可变的11位UART方式。
除波特率外,其余与方式2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