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棉花产区分布

合集下载

我国棉粮基地

我国棉粮基地

中国的商品粮棉基地有:三江平原(中)、松辽平原(东中)、江淮平原(东)、太湖平原(东)、洞庭湖(东)平原、江汉平原(东)、鄱阳湖平原(东)、成都平原(西)、珠江三角洲(东)。

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东)、、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东)、、江淮平原(东)、、江汉平原(东)、、南疆棉区(西).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东北林区: 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人参、貂皮、鹿茸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黄河流域: 葡萄、梨、桃、杏、柿、枣、栗、核桃南方地区: 毛竹、杉树、樟树、蚕桑南部沿海:香蕉、荔枝、桂圆、菠萝海南:椰子西北: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长绒棉,内蒙古的三河牛、三河马,宁夏的滩羊青藏高原: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台湾:樟树(樟脑)、甘蔗、茶叶、香蕉、菠萝世界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朝鲜:高丽人参、棉花、烟草、苹果韩国:棉花、烟草、麻类、海洋渔业东南亚: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胡椒等的最大产地,世界重要的稻米产区其中:天然橡胶(马、印尼、泰)、油棕(马)、椰子(菲)、蕉麻(菲)、金鸡纳(印尼)、胡椒(印尼)贵重木材(如柚木)(缅、泰)印度:棉花、黄麻、茶叶、花生、甘蔗中亚:第三大产棉区(中、美)(其中乌兹别克被称为“白金之国”、)放牧细毛羊和羔皮羊。

西亚:枣椰树是本区绿洲农业的代表性植物,椰枣是当地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伊拉克等国的出口特产;地中海沿岸是油橄榄、柑橘、葡萄等水果产区;土耳其的安卡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伊朗等国的羊毛地毯都很有名。

非洲:是咖啡、枣椰、油棕、香蕉的故乡,现在可可、棕油、剑麻、丁香、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及其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大猩猩、河马、非洲象、斑马、长颈鹿是特有珍奇动物。

埃及:长绒棉产量世界第一科特迪瓦:“象牙海岸”,是世界上生产和出口可可最多的国家(被称为可可王国”,)咖啡和木材产量居世界第一。

美国:棉花、烟草、大豆南美洲:是天然橡胶、可可、金鸡纳的故乡,咖啡、香蕉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世界棉花区分布,以及棉纱出口分析

世界棉花区分布,以及棉纱出口分析

世界棉花区分布以及棉纱出口分析本文就全世界产棉区以及哪些国家出口棉纱等方面要求,按照近日培训容并结合网络搜索到的棉花、棉纱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就棉花区分布、产区特点、棉纱出口分析这三个方面进行述,如有言之有误的地方请部长指出、改正。

一、世界棉花区分布棉花生长条件比较特殊是一种喜热作物,对水分也有一定需求,但开花期(即授粉期)及收获期忌多雨、喜光照,所以气候干燥但灌溉水源充足的地区最适宜种植棉花。

由此可知世界棉花种植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非洲、巴西、摩洛哥、澳洲、巴基斯坦、中亚、西亚、美国、欧洲等这几个区域。

二、各产区棉花特点1、中国产区:从区域上划分,主要有三大产棉区域,即新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

A、在新疆产区其棉花单产水平高,原棉色泽好,“三丝”含量相对于其他棉区低,可纺40s -60s纱。

B、在黄河流域产区颜色好,光泽好,纤维长,短绒率低,强力好,马克隆值小,可纺40支纱,但三丝多。

C、在长江流域棉花特点是成熟度好,马克隆值偏大,纤维偏粗,80%以上的棉花马克隆值在4以上,三丝少,短绒率比低,颜色发灰,可纺21支,32支纱。

2、印度产区:由于印度当地的光线充足,对于棉花的成熟提供更好的生长要求。

印度进口棉纱强力高,断裂强度好,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容易断线,制造出来的织物光泽鲜亮,色牢度高,染色后不会因为长时间穿着、洗涤而出现掉色、褪色现象。

印度棉花的分三个品种:短纤维(含短纤维、中纤维)属印度土种棉;中长纤维(含较长、长纤维)属美种陆地棉;特长纤维属陆地棉和埃及棉品种。

品种包括Deshi, J34, V797, LRA, MECH1, Bunny, Shankar-6, MCU5, DCH32, Suvin。

印度棉花一致性和整齐度差,短绒率高达15%,水杂大,皮辊加工,含杂高,三丝多,总体来看棉花略好于巴基斯坦棉花。

目前印度棉花我国进口量最大。

其中最好的棉花是产于古吉拉特邦的Shankar-6(简称S-6),可纺21支,32支。

(完整版)经济作物灌溉制度

(完整版)经济作物灌溉制度

(完整版)经济作物灌溉制度棉花的节⽔⾼效灌溉制度1、棉花的地域分布我国棉花产地分布很⼴,但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西北与华东地区。

形成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为我国三⼤棉区。

(1)黄河流域棉区位于长江流域棉区以北,河北内长城以南,⼤约北纬34度~40度之间。

包括:河北长城以南、⼭东、河南(除南阳和信阳地区)、⼭西南部、陕西关中、⽢肃陇南、江苏及安徽的淮河以北、北京和天津地区等。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候区,棉花⽣长期间(4~10⽉)平均温度19~22摄⽒度,⼤于或等于15摄⽒度积温3500~4000摄⽒度,⽆霜期180~230天,年降⽔量500~800mm,年⽇照时数2200~2900⼩时。

春秋⽇照充⾜,⽔热条件适中,有利于棉花⽣长发育和吐絮。

降⾬集中在7~8⽉。

常有春季初夏连旱,播前需重视贮⽔灌溉。

秋季降温较快,不利于秋桃成熟和纤维发育。

⼟壤以壤质的潮⼟为主,海河平原地势低,滨海地带盐碱地较多,⼤多数⼟壤适于植棉。

本区⽔热条件适中,春秋⽇照充⾜,有利于棉花早发稳长和吐絮,但⾍害及枯黄萎病较重,适宜栽培中早熟陆地棉,实⾏⼀年⼀熟或粮棉两熟套种。

(2)长江流域棉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5度以北,秦岭、淮河及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川西⾼原以东地区。

包括:浙、沪、赣、湘、鄂,苏皖淮河以南,四川盆地,河南的南阳和信阳地区,以及陕南和滇、黔、闽三省北部等地区。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候区,热量条件较好,4~10⽉平均温度21~24摄⽒度,⼤于或等于15摄⽒度积温4000~5500度,⽆霜期220~300天,年降⽔量800~1200mm,年⽇照时数1200~2400⼩时。

春季和秋季多阴⾬,常有伏旱。

⼟壤在平原地区以潮⼟和⽔稻⼟为主,肥⼒较好;丘陵棉⽥多为酸性的红壤、黄棕壤,肥⼒较差;沿海有⼤⽚盐碱⼟。

适宜栽培中熟陆地棉。

实⾏粮棉套种,⼀年两熟或多熟。

(3)西北内陆棉区位于六盘⼭以西,⼤约北纬35度以北、东经105度以西。

我国棉花场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

我国棉花场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

我国棉花市场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一、世界棉花供需概况(一)主要棉花生产国世界上有72个国家生产棉花,分布在亚、非、美、欧和大洋各洲。

产棉区域大都在北纬40度至南纬30度的广阔地带。

亚洲地区:该棉区含东亚、南亚、西亚及中亚等棉区,其年产量约占世界年产量的60.81%。

其主要产棉国家为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叙利亚、以色列、和前苏联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为主要产棉国。

美洲地区:该棉区含北美、中美和南美3个棉区,占世界年产量的26.52%。

其主要产棉国家为美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巴拉圭、哥伦比亚、秘鲁、尼加拉瓜和危地马拉等。

美国、巴西为主要产棉国。

非洲地区:该棉区含北、东、西、南四个棉区,占世界年产量的7.97%。

其主要产棉国家有埃及、苏丹、坦桑尼亚、科特迪瓦(象牙海岸)、马里、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乍德、津巴布韦和南非等。

欧洲地区:欧洲地区年产棉量占世界年产的2.24%。

其主要产棉国家为希腊和西班牙等很少几个国家。

大洋洲地区:该棉区年产棉量占世界年产的2.45%。

其主要产棉国家为澳大利亚。

(二)主要棉花出口国亚洲产棉量虽占世界棉产量之半,但消费量占其产棉量的82.86%,出口比重较其他棉区也相应较小;美洲生产的棉花虽然只占世界棉花产量的26.52%,但其消费量只占其产棉量的38%,出口量很大;非洲产棉量占世界产棉量的7.61%,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14.72%;欧洲及前苏联产棉量占世界产棉量的16.88%,其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16.4%;澳大利亚产棉量占全球总量不到3%,但其生产的棉花多为高等级,且90%以上棉花用于对外出口。

在出口棉花的大国中(美国、中亚国家、澳大利亚),美国占绝对优势,每年有占其产量50%以上的棉花可供出口;中亚国家一直保持世界第二出口地区,主要供应东欧各国;印度作为产棉大国和用棉大国,每年也有相当一部份产量用作出口。

我国经济作物分布

我国经济作物分布
南部沿海:香蕉、荔枝、桂圆、菠萝 、甘蔗、青梅等
青梅
海南:椰子
西北: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长绒棉
台湾:樟树(樟脑)、甘蔗、茶叶、香蕉、菠萝
经济作物是指对自然条件的选择较严、技术要求复杂、产品的经济价值较高、主要是用作工业原料的作物,故又称“技术作物”或工业原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棉花、油料、麻类、桑柞丝、茶叶、糖料、蔬菜、烟叶、果品、药材等。
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布
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南是我国热带经Βιβλιοθήκη 作物基地。东北林区: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大豆、甜菜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
黄河流域:葡萄、梨、桃、杏、柿、枣、栗、核桃
南方地区: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蚕桑、油菜、青梅等
经济作物生产的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较高,综合利用的潜力很大,要求投入较高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必须注意解决好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争地、争劳力、争资金的矛盾,以及收购政策、价格政策、奖售政策等问题,促进经济作物的发展。

世界各地棉花特点

世界各地棉花特点

可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穿的衣服百分之八十都是棉花所制,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衣服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科学家们也发明了越来越多可以制衣的纤维。

但,棉花始终是主流。

棉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毕竟,衣食住行,衣就排在第一位。

不同水土种出来的棉花也会有所不同,现在就认识一下世界各国所种的棉花的特点:1.美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棉花产量居世界前两位;棉花出口一直是世界第一位,基本上每年出口都在150万吨以上。

美国棉花主要分为如下几个产区棉花:(1)SJVACALA棉花:是指加利福尼亚州的SANJOAQUINVALLEY 峡谷地区种植的“ACALA”品种棉花。

该地区气候条件最好,高等级棉花比例大,棉花品质最好,同等级价格最贵。

平均长度在1-1/8’之上,强力不低于30GPT,细度在4.2,整齐度高于82%,总产量的80%为三级以上。

是纱厂用来纺30或40支精梳纱的主体棉。

(2)ALIFORNIAUPLAND(SJVUPLAND)棉花:是指在SANJOAQUINVALLEY峡谷地区种植的非“ACALA”品种棉花,未经三年试种得到确认的其他品种。

此种棉花价格比SJVACALA便宜,比其它地区的贵。

目前该种棉花的总产量占SANJOAQUINVALLEY 总产量的10%左右。

(3)C/A棉花:是指在加利福尼亚州IMPERIALVALLEY/阿里桑那州/新墨西哥州/西南沙漠地区种植的“DPL-90”品种的棉花。

价格排在第三位。

平均长度高于1-3/32’,强力26-29GPT。

75%的等级高于三级。

在国际市场主要和澳棉,中国T/129,T/229,中亚PERVYI,西非棉竞争。

上述三种棉花产于西部棉区,约占美总产量的22%,大部分供出口。

(4)MEMPHIS/EASTERN:是指田那西州孟菲斯及东部的棉花,包括美东南和中南产区,价格排在第四位。

产量占美总产量的49%,平均长度高于1-1/16’。

东南产区棉花主要供国内纱厂,中南产区部分供出口。

世界棉花区分布,以及棉纱出口分析

世界棉花区分布,以及棉纱出口分析

世界棉花区分布以及棉纱出口分析本文就全世界产棉区以及哪些国家出口棉纱等方面要求,按照近日培训内容并结合网络搜索到的棉花、棉纱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就棉花区分布、产区特点、棉纱出口分析这三个方面进行陈述,如有言之有误的地方请杨部长指出、改正。

一、世界棉花区分布棉花生长条件比较特殊是一种喜热作物,对水分也有一定需求,但开花期(即授粉期)及收获期忌多雨、喜光照,所以气候干燥但灌溉水源充足的地区最适宜种植棉花。

由此可知世界棉花种植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非洲、巴西、摩洛哥、澳洲、巴基斯坦、中亚、西亚、美国、欧洲等这几个区域。

二、各产区棉花特点1、中国产区:从区域上划分,主要有三大产棉区域,即新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

A、在新疆产区其棉花单产水平高,原棉色泽好,“三丝”含量相对于其他棉区低,可纺40s -60s纱。

B、在黄河流域产区颜色好,光泽好,纤维长,短绒率低,强力好,马克隆值小,可纺40支纱,但三丝多。

C、在长江流域棉花特点是成熟度好,马克隆值偏大,纤维偏粗,80%以上的棉花马克隆值在4以上,三丝少,短绒率比河南低,颜色发灰,可纺21支,32支纱。

2、印度产区:由于印度当地的光线充足,对于棉花的成熟提供更好的生长要求。

印度进口棉纱强力高,断裂强度好,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容易断线,制造出来的织物光泽鲜亮,色牢度高,染色后不会因为长时间穿着、洗涤而出现掉色、褪色现象。

印度棉花的分三个品种:短纤维(含短纤维、中纤维)属印度土种棉;中长纤维(含较长、长纤维)属美种陆地棉;特长纤维属陆地棉和埃及棉品种。

品种包括Deshi, J34, V797, LRA, MECH1, Bunny, Shankar-6, MCU5, DCH32, Suvin。

印度棉花一致性和整齐度差,短绒率高达15%,水杂大,皮辊加工,含杂高,三丝多,总体来看棉花略好于巴基斯坦棉花。

目前印度棉花我国进口量最大。

其中最好的棉花是产于古吉拉特邦的Shankar-6(简称S-6),可纺21支,32支。

棉花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棉花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棉花的基本知识有哪些棉花是一种常见的纤维作物,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它是纺织品行业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被用于制作各种纺织品,如衣物、床上用品和家具。

以下是关于棉花的一些基本知识:1. 原产地:棉花原产于美洲,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和秘鲁。

自17世纪初开始,棉花传入亚洲和欧洲,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种植。

2. 种植条件:棉花在温暖的气候下生长最好,所以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它需要充足的阳光、高温和湿度适中的环境。

常见的种植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3. 品种:有许多品种的棉花,其中最常见的是长绒棉和短绒棉。

长绒棉纤维更长且细软,适合制作高品质的纺织品。

短绒棉纤维较短,适合制作低成本的纺织品。

4. 种植和收割:棉花种植通常在春季进行,种子被播种在富含有机物质的土壤中。

棉花植物需要定期浇水和适量的肥料。

收割时间通常在棉花纤维完全成熟后,采用机械化或手工方法进行。

5. 纤维特性:棉花纤维柔软、吸湿性强、透气性好,并且耐磨性较高。

这些特性使得棉花在制作衣物和床上用品时非常受欢迎。

6. 用途:棉花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工业。

它被用于制作各种面料、纱线和纺织品。

棉花也被用于制作棉絮,用于床上用品和填充物。

此外,棉花籽还可以用于提炼食用油或提供饲料。

7. 世界产量:棉花是全球最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全球棉花产量每年约为2500万吨。

中国是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其次是印度和美国。

总之,棉花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为纺织品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原材料。

它的柔软性、吸湿性和透气性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纤维之一。

同时,棉花也对农民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世界提供了可靠的劳动和经济机会。

棉花(Gossypium)是一种属于锦葵科的植物,被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它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具有丰富的经济和农业价值。

本文将继续介绍棉花的相关知识。

8. 棉花纤维的特点:棉花纤维是由藤黄科棉科植物的种子外皮发育而来的种子毛发。

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例如柔软、轻盈、吸湿性强、透气性好和耐久性高。

地理棉花知识点总结

地理棉花知识点总结

地理棉花知识点总结地理分布棉花原产于印度次大陆和秘鲁地区,后来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种植和培育。

棉花的种植地区通常在纬度20°-40°之间,因为温暖且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棉花的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地区包括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尤其是在新疆地区。

新疆地区因其干燥的气候和丰富的阳光资源而适合棉花生长。

美国位列世界第二的棉花生产国,主要产区包括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和亚拉巴马州等地。

印度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生产国,棉花种植地区遍布全国,主要产区包括古吉拉特邦、玛哈拉施特拉邦和安得拉邦等地。

气候要求棉花的生长需要温暖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摄氏度。

此外,棉花对日照和湿度的要求也很高。

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开花结果,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棉花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土壤要求棉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是对土壤湿度和排水性要求较高。

适宜的土壤为深厚、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和磷、钾等营养元素的砂质壤土。

同时,棉花也对土壤的酸碱度有一定要求,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7.0。

种植方式棉花的种植方式主要有机械化播种、有机栽培和温室栽培等。

机械化播种是指利用播种机进行播种,适用于大面积的棉花种植。

有机栽培是一种环保种植方式,可以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适合小面积的棉花种植。

温室栽培是在温室环境下进行种植,可以控制温度、湿度和气候等因素,适用于对气候要求较高的地区进行种植。

棉花品种常见的棉花品种包括长绒棉和短绒棉。

长绒棉纤维细长柔软,适合制作高档的纺织品;短绒棉纤维较短,适合制作中低档的纺织品。

在中国,新疆的长绒棉品种最受市场欢迎,而印度的短绒棉品种产量较大。

棉花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棉花产业的兴盛对当地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棉花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

另一方面,棉花产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如纺织、服装、物流等行业。

棉花品种及种植区域

棉花品种及种植区域

棉花品种及种植区域棉花是离瓣双子叶植物,属锦葵目锦葵科木槿亚科棉属。

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

棉花栽培历史悠久,约始于公元前800年。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棉花较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三世纪,即战国时代,《尚书》、《后汉书》中就有关于我国植棉和纺棉的记载。

1、棉花品种在我国的棉花栽培历史上,先后种植过四个栽培品种:海岛棉(长绒棉)、亚洲棉(粗绒棉)、陆地棉(细绒棉)和草棉(粗绒棉)。

目前广大棉区所种植的棉花多为陆地棉种(细绒棉),新疆还种植有少量海岛棉(长绒棉)。

陆地棉(学名:Gossypium hirsutum Linn.)又名:大陆棉、美洲棉、墨西哥棉等,是世界上四大棉花栽培种中重要的品种。

陆地棉原产中美,因最早在美洲大陆种植而得名,是世界上四大棉花栽培种中重要的品种。

在中国产棉区普遍栽培,按省份分布:江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山东省,福建省,云南省,北京,陕西,山东,辽宁省,贵州省,河北省,四川省,浙江省。

海岛棉栽培种种籽上被覆的纤维是一种细长、富有丝光、强力较高的棉纤维,又称长绒棉。

是纺制高档和特种棉纺织品的重要原料。

海岛棉原产于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最初发现于美洲大西洋沿岸群岛,后传入北美洲东南沿海岛屿,因而得名。

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新疆引种苏联一年生海岛棉获得成功,后又经多次棉种更换,现在新疆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新海棉”和“军海1号”等品种,纤维品质已符合纺织工业的要求。

亚洲棉是一种原产于亚洲的棉花种类的合称,此种棉花种类遍布亚洲,培育方式多种多样。

中国自亚洲棉中选育出一些改良品种。

亚洲棉的产量、纤维长度、细度都不及陆地棉,只适宜纺28号以上(21英支以下)的中、粗号纱,而且部分纤维长度在16毫米以下,无纺纱价值,所以已逐渐被陆地棉所代替。

亚洲棉纤维粗、长度短、弹性好,适宜作起绒纱用棉、医药用药棉、民用絮棉等。

中国很早就有关于东南边疆植种亚洲棉的记载。

高考复习课件棉花微专题-农业区位补PPT

高考复习课件棉花微专题-农业区位补PPT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 件。(4分)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上等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4分)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4分)
新疆棉花
(16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
(1)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2)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 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
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 灌溉用水过量,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1)指出制约阿克苏地区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限制性因素。 (2)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上等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下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塔城地区的沙湾、乌苏;
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
(2)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塔城地区的沙湾、乌苏;
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1)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
南疆主要集中在巴州、阿克苏、 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以林果业和棉 花套种。
新疆棉花
(16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 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 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 大的上等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 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 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 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4分)
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2分) 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2分) 灌溉用水过量,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化。(2分)

棉花种植区 中国

棉花种植区 中国

棉花种植区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主要种植区分布在以下几个地区:
1. 华北地区:包括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等省区,是中国最早的棉花种植区之一,也是国内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区之一;
2. 西北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是中国的棉花主产区之一,新疆生产的棉花数量占中国棉花总产量的1/3以上;
3.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是中国较大的棉花种植区之一;
4. 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是中国较大的棉花种植区之一;
5. 华东地区:包括江苏、安徽等省区,也是中国的棉花主产区之一。

总体而言,中国的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北地区,这两个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棉花生长。

2019棉花质量分析报告

2019棉花质量分析报告

2019棉花质量分析报告2019棉花质量分析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我单位于2019年对棉花质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一、棉花产量分析根据我国棉花产量统计数据分析,2019年全国棉花产量为XXX万吨,比上一年度增长X%。

其中,我国棉花主产区位于北纬28°至40°之间,主要分布在新疆、河南、江苏、湖北和四川等省份。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XX%。

二、棉花质量综合评估1. 皮棉长度:通过测量不同批次棉花样品的皮棉长度,对棉花纤维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2019年度棉花的皮棉长度呈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平均长度为XX毫米,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2. 皮棉强力:棉纤维的强力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实验室测试,我们发现2019年度棉花的皮棉强力较上一年度略有下降,部分原因是由于天气、灾害等外部因素导致棉花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

3. 长短比:棉纤维的长短比是评估其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对不同批次棉花样品的检测,2019年度棉花的长短比为XX:1,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平衡。

4. 杂质含量:通过对棉花样品的筛选和分析,我们发现2019年度棉花的杂质含量较低,主要由棉籽、叶片和土壤等杂质组成。

杂质含量越低,棉花的纯度和质量越高。

5. 含水率:棉花的含水率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直接影响棉纤维的柔软度和贮运过程中的变质情况。

通过对不同批次棉花样品的测试,我们发现2019年度棉花的含水率维持在适宜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三、棉花质量改进建议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在提升棉花质量方面仍需进行以下改进:1. 品种改良:加大对棉花品种改良的科研力度,培育强抗逆性、高产量、高质量的新品种。

2. 农业生产管理:加强棉花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3. 科技应用: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如无人机、智能化灌溉设备等,提升棉花生产管理水平。

我国的棉花分布区

我国的棉花分布区

我国的棉花分布区棉花是人民重要的生活资料。

目前,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纺织原料,仍然是衣着原料的主要来源。

将来化纤工业大量发展之后,也不能完全取代棉花。

棉花也是医学、化学以及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

此外,棉籽油可供食用或作为润滑剂原料;棉籽饼既是家畜饲料,又是有机肥料;棉秆皮可供造纸。

因此,棉花生产和粮食生产一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粮食同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增产重点。

棉花原产亚热带,是喜温、好光、生长期长的农作物,要求不受霜冻。

棉花需水量为450~650毫米,其中从开花到成熟期的需水量约占50~60%。

棉花是深耕作物,具有强大的根系,主根可深入土层2米左右,要求土壤有深厚疏松、保水、保肥的耕作层;酸碱度呈中性至微碱性,质地以中壤、轻壤和沙壤土最适合。

我国是世界上植棉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从公元13世纪开始,棉花一方面从南方推进到长江流域,另一方面又从新疆经河西走廊进入渭河谷地,推进到黄河流域。

到了明代后期,我国棉花栽培和纺织棉布的手工业已有相当基础。

然而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1949年以前,棉花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甚至下降。

根据记载,清末(1911年)我国棉花产量约为46.5万吨,到1949年总产则下降到44万吨。

50年代初期,我国棉花生产发展较快,1957年棉花产量达164万吨。

以后的几年中又大幅度下降。

经过调整,1965年回升发展到209.8万吨。

之后,长期在200万吨上下徘徊。

1973年曾一度上升到256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以后又停滞不前。

1979年的产量为220.7万吨,只比1965年增长5.2%。

14年来平均每年仅增产0.78万吨。

国家收购的棉花只能满足轻纺工业生产能力的2/3,供需矛盾突出,为此在70年代初、中期每年不得不进口一部分原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为了摆脱大量进口原棉的重荷,大力发展棉花生产。

由于认真落实“超购棉花,奖励化肥与粮食”的政策,贯彻实行了生产责任制,比较合现地解决了棉花收购价格和棉农口粮等问题,并适当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此外,根据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原则,调整了棉花生产布局,在山东等地并推广优良品种,亩产水平也逐年提高。

棉花期货投资者教育系列棉花的生产

棉花期货投资者教育系列棉花的生产

产量(万吨)
第3页/共11页
五.我国棉花的种植现状
• 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 品种不优,产量低 • 生产规模小,加工质量低 • 棉农种植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第4页/共11页
棉花的人工成本高于其他农产品
我国棉农生产棉花基本采用传统 的人工耕种、采摘,那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在 目前劳动力成本上涨的背景下,棉花的人工成本要高于其他农产品
第5页/共11页
我国棉粮比价趋势
第6页/共11页
第7页/共11页
• 国内棉花种植成本高,生产规模小,产量低,棉粮比价降低,致使目前国内棉农种 植意向下降,甚本月底,美国农业部的种植面积预测报告
棉花的主产区后期的天气预期不是太好,而且棉粮比价的不断下降,预期棉花的种植面 积将会减少。
三.国内外棉花主要产地的分布
全球四大集中产棉区及其大概产量
产区 亚洲南半部
北美洲南部 南美洲 非洲
主要国家
产量比重
中国、印度、 70% 巴基斯坦、 乌兹别克斯 坦等
美国、墨西 17% 哥
巴西、阿根 7%以下 廷
埃及
7%以下
我国棉花的三大产区
第2页/共11页
四.我国棉花的产量
产量
产量(万吨)
1000 800 600 400 200 0 99/00年00度/01年01度/02年02度/03年03度/04年04度/05年05度/06年06度/07年07度/08年08度/09年09度/10年10度/11年11度/12年度 年度
• 本月底,国内棉花收储结束,关注国家后期的调控政策
第9页/共11页
谢谢
第10页/共1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1页/共11页

三大棉区的特点及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大棉区的特点及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棉花生产优势区域分布:中国棉花种植历史悠久,适宜棉花种植的区域广泛。

根据棉花生产的生态条件,结合生产布局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植棉历史,中国棉花种植区域,20世纪年代可划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三大棉区;及至20世纪50年代,又进一步划分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北部特早熟和西北内陆五大棉区;目前,北部特早熟棉区已缩减,华南棉区也仅剩零星种植,中国主要产棉区仅集中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

目前的三大棉区自然生态条件差异悬殊、耕作制度各有特色、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千差万别,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劣势:黄河流域棉区:本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包括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中北部、晋南、关中、陇南、苏皖的淮北地区、京、津,其中以黄淮海平原棉花种植最集中。

2004年该区棉花面积288.8万hm2,占中国棉花种植总面积50.7%。

按播种面积统计,山东省、河南省和河北省分别是中国第二、第三、第四大产棉大省。

冬小麦是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的轮作农作物,玉米是主要替代竞争农作物。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一般只有180 d的生长期,适宜种植成熟较早的陆地棉品种,是中国最大的棉产区,也是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该区域热量充足,无霜期适宜,日照好于长江流域棉区,但是,初夏多旱,伏雨较集中,且降水变率大,易导致花铃脱落,此问题在生产上不易解决。

此外,黄河流域棉区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不均,降水的稳定性差,旱、涝、风、冻、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些因素均会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长江流域棉区:该区在秦岭淮河以南至南岭,西起川西高原东麓,东到海滨。

包括浙江、上海、江西、湖南、湖北以及苏皖的淮河以南部分、四川盆地、河南南部。

按播种面积统计,该区的江苏和湖北是全国第五、第六大产棉省。

长江流域棉区也是中国的水稻主产区,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5%。

与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比较,该区域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水热同步,能满足棉花生产的水热需要,但是由于春末夏初有梅雨、秋季会出现连阴雨,所以日照时数少,会导致棉花吐絮不畅、烂铃,不利于棉苗生长;此外,夏季的高温、高湿还会引起较多的病虫害,往往影响所产棉花品级。

山东棉花原产地证明

山东棉花原产地证明

山东棉花原产地证明一、引言棉花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广泛用于纺织、制造纸张等行业。

山东作为中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其棉花原产地证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山东棉花原产地证明进行探讨。

二、山东棉花产区概况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理想的棉花种植区。

山东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济南、青岛、烟台等地,其中济南地区以长清区、历城区为主要产区,青岛地区以城阳区、黄岛区为主要产区,烟台地区以牟平区、福山区为主要产区。

三、山东棉花品种特点山东棉花栽培品种繁多,主要包括中棉1号、中棉3号、中棉5号等。

这些品种具有以下特点: 1. 适应性强:山东棉花品种适应性广,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2. 产量高:山东棉花品种的产量较高,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3. 纤维质量好:山东棉花纤维质量优良,纤维细长、强度高、色泽鲜艳。

四、山东棉花种植技术山东棉花种植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改良:通过施肥、翻耕等措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2. 良种选育:选用适应性好、产量高、纤维质量优良的棉花品种进行种植。

3.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控制棉花的病虫害发生。

4. 灌溉管理: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保证棉花的水分需求。

5. 采摘收获:采用机械化采摘技术,提高采摘效率,减少损失。

五、山东棉花原产地证明制度为了保护山东棉花的知名度和品质,山东政府制定了棉花原产地证明制度。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种认定:对山东棉花的品种进行认定,确保品种的纯度和品质。

2. 生产管理:对山东棉花的种植、生产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棉花的品质和安全。

3. 棉花追溯:建立棉花追溯系统,记录棉花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确保棉花的来源可追溯。

4. 质量检测:对山东棉花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棉花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5. 原产地标识:对符合要求的山东棉花进行原产地标识,以区分其他地区的棉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棉花产区分布
一、棉花生产布局的调整和商品基地的选建
棉花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棉田约占我国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1/3。

棉花纤维占我国纺织工业原料的70%。

棉花及其织品是出口最大的农产品原料及其加工产品。

1984年,我国棉田面积占世界棉田面积的1/5,棉花产量占1/3,居第一位,在世界棉花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发展我国棉花生产,应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攻方向。

其基本措施之一,是合理布局,建设商品棉生产基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

棉花总产量占世界棉花产量的25%左右。

与国外棉花生产相比,我国棉花品种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合纺高支纱和低支纱的原棉,品质一致性差,“三丝”(异性、异形、异色纤维)含量高;棉花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使用等诸环节脱节,中间费用高。

目前,我国棉花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生产基础,棉花单产水平是世界平均单产水平的1.78倍,单位成本比较低。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入世后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形势看好,今后棉花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为我国棉花生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棉花生产合理布局
合理布局调整的方向是:①将主要棉区10万亩以下又是分散的植棉县向宜棉地区集中。

巩固提高长江中下游平原棉区,并重点恢复华北平原宜棉地区的老棉区;②在南疆和东疆,有计划地发展一批海岛棉和陆地棉新棉区,在宜棉的淮北平原扩展一批新棉区;③稳步收缩适宜性较差地区的棉田,即:辽宁、晋中和京、津、唐一带、北疆和河西走廊、南方的红黄壤丘陵棉田;④在植棉县内,棉田也应因地制宜,适当集中。

(二)商品棉生产基地的选建
国家可以分期分批在以下五大块地区有计划地选建商品基地:①江汉平原棉区;②长江下游沿江滨海平原棉区;③豫北鲁西冀中南棉区;④黄淮平原棉区;⑤南疆棉区。

此外,还要建设一批地方性商品棉基地,如四川盆地、南襄盆地、晋南盆地、关中平原、华北东部低洼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

二、棉区的划分
棉区的划分,主要是根据棉花生长发育对于生态条件的要求,其中主要有:
1.棉花原产热带,属喜温作物。

在≥15℃积温为2600-3100℃的地方,可种早熟陆地棉;超过3200℃的地方,可种中熟陆地棉;4000℃以上的地方,可种早熟或中熟海岛棉;低于2600℃的地方就不能种棉花。

开花结铃期的月平均温度要求在24℃以上。

2.棉花好光,属短日照作物。

一般以年日照2000小时以上较好。

3.棉花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水分和矿质营养,才能获得一定水平的产量。

4.棉花需要深厚疏松的土壤,一般以排水良好的微带碱性的冲积壤土为宜。

此外,地貌、病虫害的分布及其他自然灾害等,也可以作为生态适宜区划的考虑因素。

根据以上棉花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结合棉花生产特点,以及棉区分布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植棉历史,由南向北,将全国划分为五大棉区,即:华南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特早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

Ⅰ.长江流域棉区
本区是生产水平最高的棉区。

南界自福建戴云山起,沿“两广”北边的五岭,经贵州中部分水岭至四川大凉山;北以秦岭、淮河、苏北总干渠为界;西起川西高原东麓;东至海滨。

棉田面积约占全国的44%,总产约占全国的53%。

水热条件好,伏天日照充足,有利于多结伏秋桃。

多春雨,常有秋季阴雨,不利于苗期生长和吐絮。

基本实行粮棉两熟套种。

适于栽培中熟陆地棉。

主要病虫害有苗病、铃病、红铃虫、红蜘蛛,部分地区有桔、黄萎病。

本区划分4个亚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和南襄盆地。

Ⅱ.黄河流域棉区
本区是全国植棉面积最大的主产区。

位于长江流域棉区以北;北界自山海关起,沿河北境内的内长城向西,再顺太行山东麓向南,尔后由河南境内的天台山(济源以北)折向山西境内的霍山(霍县以西),再经由陕西境内的北山(莆城、凤翔以北)连至甘肃南边的岷山划一直线;西起陇南,东至海滨。

棉田面积约占全国的50%,总产约占全国的43%。

本区水热条件适中,春秋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早发稳长和吐絮。

伏天雨季往往加重盛花期蕾铃脱落。

大多数地方仍以一年一熟为主;部分棉田推广粮(油)棉两熟套种。

适于栽培中、早熟陆地棉。

黄萎病与枯萎病往往混生,在老棉区传播蔓延较快。

苗期常有根病。

虫害以棉蚜、棉岭虫为主,红蜘蛛在局部地区有时也较重。

本区划分4个亚区:淮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早熟棉区。

Ⅲ.西北内陆棉区
这是一个植棉历史悠久,而又大有开发前途的棉区。

本区在六盘山以西,包括新疆全区,甘肃河西走廓和沿黄灌区。

本区日照充足,气候干旱,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稳长,蕾铃脱落率低,经济产量系数高。

可种植中、早熟陆地棉或中、早熟海岛棉。

棉田均为一年一熟、平作。

棉花病虫害轻。

最特殊的是无红铃虫,亦无棉蚜。

棉田面积约占全国的5%强。

东疆和南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长绒棉产量约占当地棉花总产的1/5。

本区以天山为界,划分3个亚区:南疆、东疆及北疆和河西走廊。

Ⅳ.北部特早熟棉区
这是一个植棉面积不大、历史也较短的棉区。

本区位于黄河流域棉区以北,北界大体相当于2600℃活动积温线。

棉花产区主要在辽宁,另外还包括冀北、陕北和陇东等零星产区。

本区热量条件较差,只能种早熟、特早熟陆地棉。

日照较为充足,夏季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利于多结伏桃。

棉田均为一年一熟棉花病虫害较轻。

70年代,本棉区由于接连遭低温冷害,并受到以粮挤棉的影响,棉田面积一再压缩,约有棉田180万亩,仅占全国的2%,总产仅占全国的1%稍强。

Ⅴ.华南棉区
这里是我国最早发展棉花生产的区域,但目前已演变为植棉面积最小的零星产区。

本区在长江流域以南。

热量资源特别充足,雨水相当多。

有些地方终年无霜,棉花经冬不死,适宜种植中熟海岛棉和中晚熟陆地棉。

棉田多为一年两熟。

普遍采取深沟高畦,春播或秋冬播种。

由于气候炎热多雨,一般病虫危害相当严重。

病害主要是烂铃严重。

虫害种类多,往往世代重叠,发生量大。

由于本区的自然特点,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更为有利,因此棉田面积一再收缩,目前,棉田面积仅有数万亩,亩产很低,很少提供商品棉。

三、棉花优势区域布局
主攻方向:适应纺织工业多元化的需要,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近期以提高棉花比强度为中心,重点发展目前市场短缺的陆地长绒棉和中短绒棉生产,大幅度减少“三丝”含量,提高棉花质量,推进棉花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棉花效益。

优势区域:在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重点建设120个棉花生产基地。

其中,黄河流域棉区主要建设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5个省的50个县,长江流域棉区主要建设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南襄盆地等地的40个县,西北内陆棉区主要建设新疆自治区、新疆兵团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30个县、团场。

发展目标:到2007年,3个棉区棉花单产达到75公斤/亩,棉花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长绒、中长绒和中短绒棉花比例力争由目前1:95:4调整为7:83:10,进一步提高棉花的一致性和整齐度,减少“三丝”含量,将长江流域棉区建设成为适纺50支纱以上和20支纱以下为主的原料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建设成为以适纺40支纱为主的原料生产基地,西北内陆棉区建设成为以适纺32支纱为主的原料生产基地,满足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

转自松际农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