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一、导言1.教学目的和意义:介绍课程意义和目标,为学生明确学习意义及目标;2.课程内容概述:简述课程的内容范围及涵盖的重点领域,引起学生兴趣;3.教学方法与评价:说明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评价和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二、跨文化交际概述1.什么是跨文化交际: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概念,明确其重要性;2.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困惑:探讨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和困惑;3.重要的跨文化交际素养:介绍跨文化交际所必备的素养,如文化敏感度、文化适应力等。

三、文化差异与沟通1.文化对沟通的影响:分析不同文化对沟通方式的影响;2.非语言沟通:介绍非语言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如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等;3.社交礼仪: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交礼仪和行为准则;4.语境和修辞:介绍语境和修辞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四、文化差异在商务领域的应用1.文化对商务活动的影响:分析不同文化对商务活动的影响;2.跨文化商务沟通技巧:介绍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需要注意的技巧;3.文化差异与商务谈判:介绍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并分享应对策略;4.跨文化商务交际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1.跨文化误解的成因:介绍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误解成因;2.跨文化冲突的解决:分析跨文化冲突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法;3.跨文化解决冲突技巧:介绍在跨文化冲突解决中需要注意的技巧和方法;4.跨文化交际中的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误解和冲突及其解决方法。

六、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适应能力1.文化适应能力的重要性:介绍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适应能力的重要性;2.发展文化适应能力的方法:提供发展和提升文化适应能力的方法和建议;3.跨文化适应案例分享:通过真实案例分享成功跨文化适应的经验和故事。

七、小组项目学生分组完成跨文化交际项目,如实地调研、报告撰写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跨文化传播教学大纲

跨文化传播教学大纲

跨文化传播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课程名称:跨文化传播1.2课程学时:36学时1.3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案例研究,使学生了解并应用跨文化传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视野,为将来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1.4先修课程:无二、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2.1介绍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交际的基本概念2.2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框架与模型2.3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和策略2.4跨文化传播的案例分析与讨论2.5综合应用与实践案例三、教学方法与学习活动3.1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跨文化传播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3.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跨文化交流中的难题和策略,并提出解决方案。

3.4实践项目:设计实践项目,如跨文化交流活动策划与执行,跨文化团队合作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四、教学评估与考核方式4.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践项目等,占总评成绩的30%。

4.2期中考试: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占总评成绩的30%。

4.3期末考试:包括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占总评成绩的40%。

五、教材和参考资料5.1主教材:《跨文化传播与国际交际》5.2辅助教材:《跨文化交际实务》、《跨文化传播与全球化》等5.3参考资料:相关学术期刊、案例分析和研究报告六、教学团队6.1主讲教师:具有跨文化传播背景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6.2助教:负责辅助教学工作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七、课程评价与改进7.1学生评价:每学期末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并及时根据学生反馈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7.2教学评估:每学期座谈会,教师们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7.3课程改进: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使其与实际情况更贴合。

2. Chen, G.M. (2024). Asian Management Systems: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Styles of Business. London: Cengage Learning.。

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是面向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限选课。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学科,人们对它的研究性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等,在理论上,仍在不断探索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摸索边总结,而不必急于寻求某种定论。

概括说来,专门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题,并探索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科就是跨文化交际学。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他们在全面准确了解中国文化与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起他们的现代人文精神,宏扬中华文化;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亦即“精神成人”。

本书吸收了国内外跨文化交际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基本理论,同时十分精练地介绍了英、美、德、法、日五国的文化特性。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外语及其他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正在参预或者将要参预跨文化交际的人们的知识性读物。

本课程教学共54 学时主要以“研究型学习”课程教学法为主,采用教授、讨论、讲座等互动式教学法。

要求学生按要求事先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课堂上时常交换、交流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1、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应该掌握了解文化、大众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

2、了解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的演变、古今中外学着对交际的认知和了解。

3、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史,以及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状况。

[学时]第一节文化与交际(学时)掌握文化、交际、大众文化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化的形成以及人们对交际的认知。

第二节跨文化交际(学时)了解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及其概念,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历史。

第三节跨文化交际研究(学时)了解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基本内容和重要内容。

1、了解英国人的构成,以及英国文化及其文化的演进史。

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来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因此,跨文化交际教学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估,并提出一份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的建议。

一、目标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

这包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以及学会尊重和适应他人的文化差异。

通过跨文化交际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增进友谊,解决跨文化冲突,并在全球化的社会中更加成功地工作和生活。

二、内容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意识: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以及这些文化背景对人们行为和沟通方式的影响。

通过学习不同文化的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生将能够培养对其他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语言能力: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工具。

学生需要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并学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境中运用。

这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的学习,以及口语和写作的实践。

3. 跨文化沟通技巧:学生需要学会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包括学习如何避免误解和歧视,如何适应他人的行为和沟通方式,以及如何解决跨文化冲突。

三、方法跨文化交际教学应采用多种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视听材料:使用视频、音频等视听材料来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传统节日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和聆听来了解其他文化,并从中学习语言和文化知识。

2. 跨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参观其他国家的使馆或文化机构等。

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跨文化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跨文化案例,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问题和解决方法。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课程内容:第一单元: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1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作用1.2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1.3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机遇第二单元:文化差异与意识2.1文化的定义和特征2.2文化差异的原因和表现2.3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重要性第三单元:语言与文化的关系3.1语言的定义和作用3.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3.3语言的文化差异和应对策略第四单元:非语言交际与文化4.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和类型4.2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4.3非语言交际的意义和应用第五单元:跨文化沟通技巧5.1有效倾听与观察5.2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5.3解决跨文化沟通中的问题和冲突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

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活动表现等。

2.课堂作业:包括课后练习、案例分析报告等。

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参考教材:3. Bennett, M.J. (1993). Towards Ethnorelativism: 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 R. M. Paige (Ed.), Education for the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pp. 21-71). Yarmouth, ME: Intercultural Press.教学大纲制定者:XXX教授。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引言:《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有着重要意义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挑战。

本教学大纲旨在修订原有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课程目标:1.理解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方式和礼仪。

3.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解决跨文化冲突的能力。

4.了解不同文化在商务、教育和社交等领域的影响。

5.提高自身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文化敏感性。

二、教学内容:1.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重要性a.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范围。

b.分析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意义。

c.探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挑战。

2.文化差异的认知a.介绍文化差异的概念和分类。

b.分析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

c.比较不同文化的沟通风格和非语言交际。

3.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策略a.介绍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问题和挑战。

b.探讨有效的交际策略和技巧。

c.培养学生的非言语交际和倾听技巧。

4.跨文化冲突与解决a.分析跨文化冲突的原因和影响。

b.介绍跨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c.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实践解决冲突的能力。

5.文化影响与应用a.介绍不同文化在商务、教育和社交等领域的影响。

b.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融合和文化独特性。

c.讨论如何在不同文化场景中合理应用文化差异。

6.跨文化适应和文化敏感性培养a.介绍跨文化适应的重要性和方法。

b.探讨培养文化敏感性的途径和技巧。

c.组织跨文化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视频和教学软件引入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案例。

2.讨论和演练:组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实践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策略。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4.互动教学: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跨文化交际的经验和故事。

5.实践活动:组织跨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挑战。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跨文化交际是指在多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理解能力和沟通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增进国际间的理解与友谊。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1.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2.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培养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4.增进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欣赏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1.文化概论a) 文化的定义和特点b) 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c) 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和重要性2.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a) 文化差异的原因和表现形式b) 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误解c) 跨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3.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a) 尊重他人的文化和价值观b) 适应不同的礼节和行为准则c) 理解和应对文化差异4.误解和歧视a) 语言和行为的误解b) 非理性的偏见和歧视c) 打破误解和歧视的方法和策略5.跨文化交际的实践a) 跨文化团队合作b) 跨文化销售与市场营销c) 跨文化外交与国际关系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主要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教师通过讲解理论和案例,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和问题;3.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对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思考和理解;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中可能遇到的情境,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5.案例研究:学生将选择一个真实的跨文化案例,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参与度和小组合作等;2.课堂作业: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和案例分析等;3.个人报告:学生需选择一个跨文化交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报告;4.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原理和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导言:跨文化交际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日益频繁和紧密。

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和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和互动。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2. 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

3. 培养学生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在处理文化差异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文化意识和认知- 教学内容:- 介绍不同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探讨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 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参与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文化体验。

2. 语言和非语言交际- 教学内容:- 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

- 理解和掌握非语言交际的技巧。

- 教学方法:- 结合真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

- 利用录像和音频材料进行听力和口语练习。

3. 文化冲突的解决- 教学内容:- 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和误解。

- 探讨解决文化冲突的方法和策略。

- 教学方法:- 开展小组讨论和团体项目,鼓励学生共同探寻解决方案。

- 分析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冲突的深层原因。

4. 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教学内容:- 学习和应用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规则和策略。

- 讨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

- 教学方法:- 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情境,提供实践机会。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交际方式,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三、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表现评估- 监控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 按照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等因素进行评估。

2. 书面作业评估- 布置书面作业,包括文化分析和跨文化交际方案设计。

- 根据作业的内容和完成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

3. 期末考核- 设计综合性的跨文化沟通项目,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跨文化传播学教学大纲

跨文化传播学教学大纲

跨文化传播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跨文化传播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_____课程总学时:_____授课对象:_____先修课程:传播学概论、文化学概论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跨文化传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让学生掌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及其对传播的影响。

帮助学生熟悉跨文化传播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跨文化传播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在跨文化情境中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培养其跨文化适应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文化敏感度。

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1、跨文化传播概述跨文化传播的定义、特点和研究领域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意义2、文化与传播文化的定义、构成要素和特征文化模式和文化价值观文化对传播的影响传播对文化的建构和传承3、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与非语言符号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局限性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误解和障碍非语言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表现和意义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差异和挑战4、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价值观和信仰的差异社会规范和习俗的差异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的差异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的差异5、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与冲突文化休克与适应刻板印象与偏见种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跨文化传播中的误解和冲突案例分析6、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技巧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合的策略跨文化沟通的技巧和原则建立跨文化关系的方法和途径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体运用和信息管理7、跨文化传播中的跨学科研究跨文化传播学与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关系跨学科研究方法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8、跨文化传播的实践与案例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传播国际教育中的跨文化传播国际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跨国媒体与跨文化传播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跨文化传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成果。

分析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跨文化传播中的现象和问题。

跨文化教学大纲

跨文化教学大纲

跨文化教学大纲
导言
跨文化教学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师和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教学活动中需要考虑和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并利用这些差异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跨文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拓宽视野和开拓思维,有助于学生在全球化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本文档将提供一个跨文化教学的大纲,旨在帮助教师设计和实施跨文化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学习。

本大纲将涵盖跨文化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资源供教师参考。

一、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跨文化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习俗,培养对其他文化的好奇心与尊重。

2. 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和项目,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学习从不同文化角
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文化资
源和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并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拓宽视野,培养国际化思维。

二、内容
1. 文化差异的介绍: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社会习俗、传统节日等,以及这些文化特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跨文化交流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并实践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技巧,如尊重对方文化、倾听与分享、观察与分析等,培养学生在跨
文化环境中的交流能力。

3. 跨文化合作项目:设计具有跨文化合作元素的学习项目,让
学生跨越地域与文化差异,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合
作与团队精神。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学时总数:32学时学分总数:2学分适用专业:通识教育选修课二、课程的性质与目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通识教育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加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正确使用交际策略,增强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自信以及交际的准确性,帮助他们避免交际失误,能够适应不同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所以,它不同于其它英语专业的课程,实践性较强。

三、主要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跨文化交际基础篇,包括跨文化交际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如何理解交际与文化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为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篇,主要阐述文化如何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感知,特别是世界观与价值观如何因文化而异,并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和人际关系。

第三部分为言语交际篇,包括文化因素对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介绍中西方人对语言交际功能的不同认识和在交际中对环境因素的依赖程度,较为详细的说明中英语言存在的差异,探讨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和英语口、笔语交流中的语言迁移问题。

第四部分为非语言交际篇,探讨非言语交际行为的跨文化差异。

第五部分为跨文化交际的提高篇,重点探讨如何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对人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基本建议与教学建议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注意有意识的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正确使用交际策略,增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自信以及交际的准确性,避免交际失误,能够适应不同文化,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建议:建议以教师授课居多,学生探讨辅以;教材自学居多,影音材料音像辅以;教学中以个案分析为先导,科学知识传授为主导,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基本技能。

五、主要实践环节与要求本课程建议学生认知中文化差异,通过对跨文化交际案例展开探讨,以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在跨文化环境中遇到的挑战,并在国际交往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二、课程目标1. 了解主要文化概念和理论,包括文化维度、文化价值观等。

2. 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文化沟通、文化适应等。

3. 能够分析和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文化智慧。

4. 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合作能力,为未来的国际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三、课程安排1.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2. 课程学时:36学时3.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演练等4. 主要内容:- 文化概念和理论-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 文化差异分析与比较- 文化冲突与解决- 跨文化沟通技巧- 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 跨文化合作案例研究四、评估方式1. 期中考试2. 课堂表现3. 作业4. 期末论文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主教材:《跨文化交际》2. 参考书目:-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 《全球商务交际实务》 - 《国际文化比较》六、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师将由具有丰富跨文化交际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七、总结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文化广度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愿学生在这门课程中有所收获,不断提升自我跨文化交际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33201课程名称:英语跨文化交际总学时:16学时试验或上机学时:无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涉外礼仪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继《涉外礼仪》之后的专业必修课。

2.教学目标及意义:本课程是与专业基础课同时开设的专业课,旨在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基础理论,结合涉外礼仪实践,分析跨文化交际案例,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更多关注相关国家的文化,特别是通过与本族文化的对比,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强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提高处理跨文化交际冲突的灵活性,即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相关国家文化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的能力和交流能力。

通常认为语言运用能力特指外语知识和外语技能,忽视了学习者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要求,特别是灵活运用已有的本国和目的国的相同之处,相似之处和差异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交际的主要媒介是语言但语言并非唯一的媒介。

诸多非语言手段,如手势,面部表情,时间和空间的使用等,都具有重要的交际功能。

而任何交际,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都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必然受到该文化中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传统习惯、交往规约等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这些文化内涵也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文化之间,在方方面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实践证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这些差异常常成为障碍。

要减少此类交际障碍,促成有效交流,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必不可少。

任何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之中,思想、语言、行为等都受到该文化的影响与支配。

文化意识即指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跨文化意识首先涉及对文化多元的认识。

对文化而言,既有国别文化的不同,一国之内亦有主流文化与种种亚文化之分,同时个体间的差异也不容忽视。

因此,不能理所当然地以本文化的规则来评价不同文化背景人的交际行为。

其次,不同文化间既有异(个性),也有同(共性),要辩证的看待文化。

另外,应该树立文化平等观。

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跨文化交际目的是理解和沟通,促进各民族间的长期友谊和共同发展,在培养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的同时,还要认真思考汉语与英语文化在主要方面的异同之处,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对应策略。

本课程以语言学习为前提,强调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利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对交际与语言,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价值观的学习和讨论,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对文化现象的思考和讨论,反思语言学习过程,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通过课堂活动和案例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4.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内容包括:交际与文化,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价值观,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教育与语言学习,家庭观和工作观,生意观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等内容。

本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主要通过对比中国和英语国家文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提高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提高对语言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课程的难点:1)理解价值观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

2)非语言交际的作用和差异3)家庭观念差异5.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上,以教师提问和课堂讨论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和课外调查等,旨在提高在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体会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本课程采取论文和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6.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刘凤霞.跨文化交际教程(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英)Elaine Baldwin, Brian Longhurst, Greg Smith, Scott McCracken, MilesOgborn. 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2]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FifthEdition.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3](美)Larry A. Samova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Third Edition 跨文化交际.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4]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 Lisa A.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Cultures Third Edi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外研社). 2000 Brooks/Cole/Thomson Learing Asia(汤姆森学习出版社). 2000[5]Linell Davis. Doing Cul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 中西文化之鉴.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6]Steve J. Kulich.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ommunication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人:交际与传播.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7]胡文仲. Crossing Cultural Barriers 超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8]汪福祥. An Analytical Survey of Cultural Clashes 文化撞击案例评析.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9]许力生.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10]张爱琳.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6[11]张蓓等.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跨文化意识英语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二、正文部分第一章交际与文化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授,了解跨文化交际学的起源,发展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特别是该学科与外语学科的关系以及近年来在外语学界应用情况,明确跨文化交际学对于外语专业学生的意义;掌握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初步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跨文化交际学简介2.跨文化交际意识3.交际的要素4.交际与文化的关系本章学时数:2学时第二章语言与文化教学要求:通过了解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内涵以及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了解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作用,提高文化敏感性;认识价值观差异是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并通过课堂讨论进一步明确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语言的要素2.文化的内涵3.文化与翻译4.文化差异的内涵是价值观本章学时数:2学时第三章非语言交际教学要求:了解人际交往中既有语言交际,也有非语言交际,而且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交际的效率,决定交际的成败。

了解非语言交际的种类,理解时间,距离和位置在交际中的不同文化含义和交际作用,有助于掌握非语言交际的常用技巧和禁忌。

教学内容:1.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2.时间与空间本章学时数:2学时第四章家庭观教学要求:通过对比中英美家庭构成和观念,了解各自深层文化价值观对家庭诸方面的影响,理解不同价值观决定其家庭观念和育儿养老方式的现象,掌握家庭文化冲突的表现方式和处理类似冲突的方法。

教学内容:1.家庭的含义和概念2.独立意识(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老年)和平等意识3.家庭义务和责任本章学时数:2学时第五章教育观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中英美教育体制,了解不同文化中教育理念的差异,以及课堂中师生角色的期待差异所导致的不同课堂风格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1.独立意识在教育中的体现2.教师和学生角色期待差异3.课堂风格和教学方法差异本章学时数:2学时第六章工作观教学要求:从中西方文化的深层角度,通过员工与公司的关系,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员工变换工作的频率,管理层对变换工作的看法等方面的异同对比和分析,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工作的态度。

教学内容:1.文化与工作观2.合作与竞争本章学时数: 2学时第七章生意观教学要求:通过文化语境对人际交往形式的影响介绍和分析,了解文化价值观对交易方式的影响,并通过与中国传统交易方式的对比,掌握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成功进行国际竞争的原则和技巧。

教学内容:1.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2,文化影响交易的方式本章学时数: 2学时第八章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学要求:通过前七章的学习,经一步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多元性和发展性,培养对不同文化宽容性;通过课文阅读和讨论,了解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诸多因素,从而自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1.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2.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3.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章学时数: 2学时教研室:基础教研室执笔人:夏蓓洁系主任审核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