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这类课程的性质已不是语言教学,所以不属 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范畴,但却是培养外国学 习者的汉语言(专业)或中国语言文化专业 人才的知识结构所需要的,也为培养高一层 次的汉语交际能力提供一定深度的文化底蕴, 是与语言教学平行而又相关的文化课,
此类课程与为本国学生开设的一般文化知识课有很大 的不同: 它强调“对外”的特点,要考虑外国学生的需要,要 适当照顾到学生的目的语水平,甚至要有一定的语言 要求。 在课程内容方面,它强调文化知识的基础性和常识性, 它所考虑的主要不是如何达到该专业(如中国历史) 的目标,而是如何为实现本专业(如汉语言专业)的 培养目标服务
小结: 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今后专门性文 化知识课程应逐步加强学术性,突出文化价 值观念系统及其体现——文学艺术与哲学思 想等专业知识的内容,以保证汉语言或中国 语言文化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好汉语的同时受 到足够的人文科学教育。目前的情况离达到 这一步尚有不小的距离,但从专业建设的长 远目标来看,这一点应当考虑到。
一.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 1.语言的文化因素 2.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3.专门性文化知识
专门性文化知识 •定义:这是在专门掌握最基本 的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基础上, 进一步掌握比较系统的专门性 文化知识。在教学中主要体现 在为高年级开设的文化课中。 •如: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学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整理《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目录绪论篇第一章1. 什么是第一语言?什么是第二语言?什么是母语?什么是外语?什么是目的语?第一语言是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是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这里所说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完全是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时间先后来区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但是两者不能等同。
目的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1)一个在美国出生的香港孩子首先学会了英语,他掌握的这种语言是他的()。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外语(2)李明学习汉语之后,又继续掌握了法语。
法语是他的()。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母语(3)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汉语是他的()。
A母语 B外语 C目的语(4)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英语是他掌握的()。
A母语 B外语 C第一语言(5)人们正在学习并且希望掌握的语言被称为()。
A母语 B外语 C目的语答案:(1) A(2) B(3) A(4) B(5) C2.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个称呼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只适用于中国。
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的进行的汉语教学。
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从1982年提出后一直使用至今。
但是这一名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1)中国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被称为()。
A中国语教学 B对外汉语教学 C华文教学(2)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除外国人外,还包括()。
A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B外国人C第一语言是广东话的海外华人(3)“对外汉语教学”的提出时间是()。
(整理)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第一语言指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母语与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外语是人们的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与外语♦近几年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势。
一些西方学者根据学习环境的不同来区分“第二语言”和“外语”。
“第二语言”专指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和使用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外语”指在非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
这种区分很有意义。
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常常与“第一语言”和“母语”相对。
往往指“第二语言”和“外语”。
本族语与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和“母语”通用;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
汉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教外国人学习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字,明显带有中国人的视角来称述这一学科的色彩;海外的同行们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称之为“中文教学”、“中国语教学”、“华文(语)教学”等。
而我们则把海外的这种教学简称为“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语言学⏹这是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或者说是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研究汉语语言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义、语用、话语、功能和文化因素等方面。
这是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的研究。
他和一般的汉语语言学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的侧重点、研究的角度、研究的方法等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简称T C F L(T e a c h i n g o f C h i n e s e a s a 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这一术语强调其与对国内的汉语教学的不同性质,即把汉语当作外语来教,来学,也就是说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就像我们学习英语等外语一样。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
“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
P4教学与教育P8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P9(任务=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P9学科体系P15 重要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
P2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共6点)P21—P22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三个争论:“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
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成为一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1,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2,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3,双语(或多语)现象:幼儿出生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
4,母语和外语是按国家的界限划分的。
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5,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是按语言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本族语: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
非本族语: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但绝不能称作外语。
6,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7,广义的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8,西方学者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个概念做了分工: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称为第二语言;不再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称外语。
9,广义的第二语言: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
另一种情况是指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10,现在在我们国内,其正式名称(也是用的最多的名称)是“对外汉语教学”。
11,《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写到: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12,美国——“中文教学”;日本——“中国语教学”;东南亚——“华文(语)教学”13,TCSL: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14,广义的应用语言学:(与理论语言学相对)指把理论语言学的理论、规律、原则和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从而产生的新的边缘学科,如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则专指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指第二语言教学。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1.第一语言: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2.第二语言: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研究和使用的一种语言。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从研究者研究语言的时间先后来区分)3.双语/多语现象: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
4.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第一语言不一定等于母语,第二语言不一定等于外语)母语是按亲属关系确定,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按国别区分,指外国的语言。
(泰语在国内学是外语,在国外学是第二语言)5.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非本族语: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6.目的语:指人们正在研究并希望把握的言语。
7.学科称号:对外汉语教学(用的最多,最正式),汉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言语的教学,应用言语学,外语教育学,第二言语教学。
8.教学: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授和研究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只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教学的研究通常是以教学过程及其规律为现象。
9.教育:指从德智体美方面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主如果学校的活动。
学校教育目标主如果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学论平日是教育学中的主要部分、中央部分。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所承当的不仅有教学任务,更有教育任务;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研究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教育目的对外汉语教育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它还有一项任务:即以自身的学科理论建设,为第二言语教育学科甚至整个言语教育学科的理论发展作出贡献1.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第五章语言习得理论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一学习与一般的学习理论1、什么是学习作为心理学的概念,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学习理论的两大流派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受经验主义哲学影响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和动物受环境支配、获得经验而被动形成的行为的改变。
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排斥人的主观思想或思维活动,建立在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基础上。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于19世纪末的饿猫“迷箱实验”提出联结试误说。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20世纪30年代以后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早在19世纪20年代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说。
➢所谓操作是指主动作用于环境,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的有机体的自发反应。
斯金纳通过白鼠在“斯金纳箱”里的主动操作获得食物而建立了操作学习理论。
认为如果一个操作行为完成后伴随强化的刺激,那么这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就多,从而养成习惯,反之则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学习是一种反映概率的变化,强化可以增强反映概率。
强化又可分为正强化(得到奖赏)和负强化(逃避或回避不愉快情景的出现)很多行为只作为强化的结果而习得的。
经典条件作用强调用来控制反映前的刺激,公式为“刺激——反应”,那么操作性条件作用强调的是对反应结果的强化,也就是反应后的刺激,公式为“反应——刺激”。
➢该派只研究有机体外部行为的变化过程,而对有机体的内部思维活动则从不研究。
B认知学习理论受哲学上的理性主义的影响,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环境和客观事物主动的认识和行为的主动的改变,是主体的认知过程,而不是在外界环境支配下被动地进行刺激——反应的联结和行为习惯的改变。
强调学习中认知机制所起的作用,着重探讨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变。
⑴完形说(珂勒)(P148)➢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柯勒于20世纪初的“黑猩猩够香蕉”实验,认为顿悟是成功的关键。
顿悟:是指突然觉察到决绝问题的办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整个问题的情境进行知觉,了解构成要素之间的各种关系。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刘珣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第21次印刷)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2·母语和外语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二·学科名称的讨论学科的名称是学科的内容和学科本质特点的反映。
1·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写道:“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因此从1982年提出一直使用至今。
但这一名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2·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原本是针对国内教外国人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字,明显带有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称述这一学科的色彩。
”对外“二字无法为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因此它只适用于中国。
特殊情况下可简化为“汉语教学“。
由于语境清楚,其义自明,一般不会产生误解,不会与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我国母语文教学相混淆。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一名称能涵盖第一语言以外的所有汉语教学,同时又能体现出它与其上位学科——整个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心得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心得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是一本介绍对外汉语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专业教材。
在学习这本教材的过程中,我对对外汉语教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对外汉语教育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汉语知识和技能。
对外汉语教育学也是一门创新的学科。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对外汉语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革。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
对外汉语教育学也强调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仅仅传授汉语知识和技能,还要传达汉语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中国文化。
在学习这本教材的过程中,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对外汉语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案例。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文化素养。
对外汉语教育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语言、文化、教
育等多个领域,对于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这本教材,我对对外汉语教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增强了我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一、名词解释1、运用分析:运用分析是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全部表现(既包括偏误部分也包括正确部分)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中介语的发展轨迹。
2、偏误分析: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3、语用文化:语用文化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
语用文化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之一。
4、语构文化: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5、习得:习得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一种语言,典型的例子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般是母语)。
6、语言学能:第二语言习得需要一些特殊的素质,这种学习第二语言所需要的特殊认知素质叫做第二语言学习的能力倾向,也称语言学能。
7、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
8、交际策略: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即理解对话者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9、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制定课程,课程设计是在教育目的和具体教学目的指导下,从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根据专业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最优化地选择教学内容,形成合理的、相互配合的课程体系。
二、简答1、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①对外汉语教育是专门的学科;专门的学科是指有专门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视角,是别的学科无法取代的。
对外汉语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以对外汉语教学为核心,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及整个教学系统中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doc
《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
“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
P4教学与教育P8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P9(任务 =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P9学科体系 P15重要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
P2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共 6 点) P21— P22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三个争论:“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
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成为一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绪论篇第1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1.1 复习笔记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2.1 复习笔记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部分 基础篇第3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3.1 复习笔记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4.1 复习笔记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部分 习得篇第5章 语言习得理论5.1 复习笔记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6.1 复习笔记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部分 教学篇第7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7.1 复习笔记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上)8.1 复习笔记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下)9.1 复习笔记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部分 结语篇第10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10.1 复习笔记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一部分 绪论篇第1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1.1 复习笔记一、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区分:(1)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2)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人还会学习和使用第三语言、第四语言,因为学习这些语言的规律与学习第二语言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统称为第二语言。
(3)双语或多语现象双语或多语现象是指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的现象。
2.母语和外语按国家的界限区分:(1)母语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2)外语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区分:(1)本族语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
卡鲁尔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卡鲁尔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卡鲁尔是一位对外汉语教育学的专家,他的著作《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是该领域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卡鲁尔对外汉语教育学的贡献和他在引论中的观点。
卡鲁尔提出了对外汉语教育学的概念和研究范畴。
他指出,对外汉语教育学是研究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科。
对外汉语教育学包括对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学习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卡鲁尔在引论中还提出了对外汉语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他认为,对外汉语教育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力。
卡鲁尔还提出了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他指出,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对外汉语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学习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外汉语教育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外汉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挑战。
卡鲁尔在引论中还对对外汉语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他认为,未来的对外汉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入的融合。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对外汉语教育也将面临着更多可能性和挑战。
总的来说,卡鲁尔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对外汉语教育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经验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对外汉语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汉语的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学习汉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对外汉语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也变得日益重要。
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和研究这一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概况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外国人来华学习汉语的历史:东汉、隋唐、明清我国学者在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建国(1949)以来: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创期(1950 --- 1978)1.初创阶段(1950 – 1961)1950年9月,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任课教师、教材1952年9月28日,原“清华大学语文专修班”更名为“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951 — 1961接受了60多个国家3315个留学生。
此外,在广西还为越南培养了数千名留学生1952年我国政府开始向国外派遣汉语教师。
教学特点:(1)教师曾在国外任教过,借鉴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经验,把教外国人汉语与教本国人汉语区分开来。
(2)名家初期参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具有高起点、实力强特点。
2.巩固阶段(1962 – 1966)、1962年6月26日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1965年1月9日,更名为语言学院。
1962 — 1965 接受了3944个留学生。
此外,还承担了3000多越南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任务。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4000多留学生被责令回国,少数坚持到1968年6月结束课程才回国。
1971年4月语言学院被宣布撤消。
科研:教学法,实践性原则,强调运用,“精讲多练”、“语文并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
3.恢复阶段(1972 – 1977)70年代初,国际环境: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美国总统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13个国家先后与我国建交。
1972年10月30日,中央重视:总理亲自批示恢复语言学院。
1973年9月北语开学,接受42个国家383名留学生。
1977年北语在校留学生为1217人,从1972年到1977年共接受留学生2266人。
教学:实践性原则,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深入工厂、农村)相结合。
课程设置:听说、读写分两种课型进行试验。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确立期(1978年---) :1978年改革开放,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得到空前发展。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课件8精选全文
(2)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不同
例如,英语中的“open the door”是一个很 简单的表达方式,在教学初期就可以教给学 生。相当于这个意思的表达方式,汉语中有 “开门,开开门,开一下门,把门开开”等, 其中除了“开门”跟英语的表达方式基本相 同以外,其它几种表达方式跟英语差别很大, 有的带补语,有的用“把”字句,“把”字 句中又有补语。对多数学生来说,汉语的补 语很难,“把”字句更难,所以这些表达方 式都不能在开始的时候教给学生。
2、以交际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原则 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对外汉
语教学的起点、过程、和归宿。
3、以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为框架的 教学设计原则。 这三方面概括了教学的主要内容 又体现了教学的思路。即:结构是基 础,功能是目的,文化教学为语言教 学服务贯穿教学始终。
(三)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意识 (怎么教? )
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法原则,成为引导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重要原则。
例如: “结构-意义-交际功能” 的教学原则; “功能-结构” 的教学原则; “功能-语法-句型” 的教学原则; “结构-功能” 的教学原则; “结构为主-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师生关系的重心取向------
(3)处理听说和读写的关系的原则和 方法不完全相同
这主要是因为多数人觉得汉字难认、 难写、难记,汉字又涉及阅读。有些 语言的教学都采用“听说领先”的方 法,就是先学说话,到一定的阶段再 学习读写。
汉字对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的 影响还表现在课型设计和课型顺序的 安排上。怎样兼顾汉字的特点设计课 型和安排课型顺序。
(二) 认清汉语教学学科建设体系 悟得作为一名汉语教师所应具 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素质)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课件4全篇
的发展,才是人们运用语言时的生产机制; 而对语言结构有意的了解,即“学习”的 结果,不是语言能力本身的一部分。
2监控假说
监控假说体现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 习”的内在关系。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 语言习得系统是真正的语言能力。语言学 习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是在第 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编辑作用。
“习得”是潜意识过程,是注意意义的自然交际 的结果,儿童习得母语便是这样的过程。习得 的语言系统处于大脑左半球语言区,是自发语 言运用的根本。
“学习”是个有意识的过程,即通过课堂教师 讲授以及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 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 “学习”的系统虽然在大脑左半球,但不 一定在语言区。
需要主观条件:
学习者的性格的影响
学习者知道语言规则
4、输入假说
(1)吸收可理解的输入: 形式上:句子短、语法较简单、语域窄、i+1 目的上:为了交际,重点是信息。 相当于:妈妈语、教师语言、中介语
(2)适量的i+1的信息
(3)语言习得是通过听力理解来实现的。 先通过听获得可理解输入,形成自己的理解能力,
4、评论:有待验证
(四)输入假说理论
1、代表人:克拉申 2、心理学基础: 认知主义心理学 3、理论组成: (1)习得与学习假说:习得是首要的,学习是辅助
的
(2)自然顺序假说:习得第二语言的语素有顺序 (3)监控假说: (4)输入假说: (5)情感过滤
1学习与习得假说
对“习得”和 “学习”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自 在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是克拉申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
1.相同点: 1)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2)都是为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3)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的联系,形式结构
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对比
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对比一、概述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外汉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对外汉语教育学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现代汉语作为一门使用人数众多的语言,其教学理论也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和探索。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对比,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差异,以期对汉语教育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二、现代汉语教育学引论1. 基本概念现代汉语教育学引论是对汉语教育学科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和基本理论观点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了汉语教学的理论、方法、技能等内容,旨在为汉语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2. 研究内容现代汉语教育学引论的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教学材料的编写和使用、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等方面。
3. 研究方法现代汉语教育学引论的研究方法多样,既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又包括统计、实验等定量研究方法。
4. 研究成果现代汉语教育学引论的研究成果丰富多彩,涵盖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这些研究成果为汉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三、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1. 基本概念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是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科研究,旨在总结和概括对外汉语教育学科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和基本理论观点,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2. 研究内容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学习者的特点和心理规律、教学材料的编写和使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等方面。
3. 研究方法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研究方法多样,也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同时也包括统计、实验等定量研究方法。
4. 研究成果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研究成果同样丰富多彩,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这些研究成果成为对外汉语教育的理论积累和实践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概况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外国人来华学习汉语的历史:东汉、隋唐、明清我国学者在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建国(1949)以来: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创期(1950 --- 1978)1.初创阶段(1950 – 1961)1950年9月,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任课教师、教材1952年9月28日,原“清华大学语文专修班”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951 — 1961接受了60多个国家3315个留学生。
此外,在广西还为越南培养了数千名留学生1952年我国政府开始向国外派遣汉语教师。
教学特点:(1)教师曾在国外任教过,借鉴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经验,把教外国人汉语与教本国人汉语区分开来。
(2)名家初期参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具有高起点、实力强特点。
2.巩固阶段(1962 – 1966)、1962年6月26日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1965年1月9日,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1962 — 1965 接受了3944个留学生。
此外,还承担了3000多越南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任务。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4000多留学生被责令回国,少数坚持到1968年6月结束课程才回国。
1971年4月北京语言学院被宣布撤消。
科研:教学法,实践性原则,强调运用,“精讲多练”、“语文并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
3.恢复阶段(1972 – 1977)70年代初,国际环境: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美国总统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13个国家先后与我国建交。
1972年10月30日,中央重视:总理亲自批示恢复北京语言学院。
1973年9月北语开学,接受42个国家383名留学生。
1977年北语在校留学生为1217人,从1972年到1977年共接受留学生2266人。
教学:实践性原则,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深入工厂、农村)相结合。
课程设置:听说、读写分两种课型进行试验。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确立期(1978年---) :1978年改革开放,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得到空前发展。
1978年到1988年,全国接受了130多个国家的46938名长、短期留学生。
到了1997年全国在校留学生已是43712名,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已达300多所。
1.创建学科理论架构阶段(80年代)(1)学科意识增强,科学研究风气浓:设计课堂教学、教材、测试、语言与文化。
(2)探讨学科理论架构:提出学科体系模式,讨论学科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等问题。
(3)科研成果明显:论文、专著,基础研究成果累累。
(4)课堂教学提出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交际性原则”。
2.深化学科理论研究阶段(90年代)(1)开始探讨学习规律——语言习得研究。
(2)借鉴相关学科研究理论成果。
(3)标准化研究开始起步:成果有《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1992)、《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1996)、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等级大纲(词汇、语法)》(1995)。
思考题:1.对外汉语教学初创十年有哪些特点?2.60年代初期对外汉语教学有哪些教学原则?3.8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架构是什么?4.90年代学科建设的深化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研究一直被看作是研究的重点。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同样重视学科理论基础的研究与探讨。
一般来说,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能起到支撑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有关学科及理论,就应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
吕必松在《关于语言教学法问题》(1982)中指出:“语言教学法实际上是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授规律的总和”,探讨与阐释这些规律“必须依靠语言学、心理学和哲学的理论指导”,“所以语言学、心理学和哲学是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盛炎在《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1990)中指出,汉语教学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多学科性的,其中哲学、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必不可少的”。
赵金铭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2004)中认为,对外汉语研究的理论基础“应该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2000)中指出:“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外汉语教学受到多种学科的启示和影响。
其中,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文化学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章兼中在《国外外语教学发主要流派》(1983)中说,“外语教学法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它与哲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邻近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尽管各家说法有异,大体来说,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基本有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和哲学等五个学科理论。
其中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几乎是以上各家公认的,也是国内外第二语言教学界公认的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
此外,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教学行为,语言教学无不与文化因素有关的,文化学自然也就成了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哲学为学科建设与研究提供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指导,它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本学科理论基础之一。
由于时间关系,文化学与哲学不在此课作为讨论内容。
总之,学科理论是一门学科赖以形成的基石,是学科发展的原动力,是学科理论体系的有利支撑。
只有不断加强学科理论基础的研究,才能有效地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水准。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
我们认为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是其直接、重要的理论基础。
如果说语言学、文化学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目的,那么教育学和心理学则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途径。
对外汉语教师无论从教学还是科研都应了解与具备这方面的基本知识。
我们重点介绍语言的基本特征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语言学的发展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影响;功能语言学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等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我们要分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些特点。
我们还要探讨普遍教育规律,教育的作用、目的,尤其对外国学习者的教育问题;教育过程与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讨论题:1.何谓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2.专家们认为哪些学科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你的意见如何?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与教学■第一节总体设计、课程设置与大纲研制研究表明,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属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体系中的应用理论,是核心,是学科存在的标志。
一.总体设计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选择最佳教学方案;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分工进行协调行动。
总体设计操作程序是:分析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原则、规定教学途径、明确分工及对教师的要求。
二.课程设置课程就是教学内容,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语言要素;听、说、读、写技能;交际能力等。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的主要课程:汉语技能课、汉语言知识课、文化知识课。
三.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制订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大纲分类:按语言要素分别制订,如语法大纲、句型大纲、词汇大纲、汉字大纲等;根据语言的运用制订,如情景大纲、功能大纲、意念大纲等。
大纲的使用范围、对象不同,现有的大纲分测量汉语水平的等级大纲和以教学为主要目的的实用型教学大纲。
1.等级大纲已有《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汉语水平等级标准》、《词汇等级大纲》和《语法等级大纲》等。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主要根据听、说、读、写(译)四项技能分别进行描写,将汉语水平分为一、二、三、四、五级。
《词汇等级大纲》筛选出了频率高、实用度大的词汇。
把对外汉语教学词汇分1000词、3000词、5000词、8000词4个界标。
据分析,8000常用词的语料覆盖率为95%左右。
修改后的词汇总数增至8822个。
〈汉字等级大纲〉确定甲级字800个,乙级字804个,丙级字601个,丁级字700个,共计2905个。
〈语法等级大纲〉(试行)的甲级语法133个项目,乙级语法249个项目,丙级语法207个项目,共589个语法点。
编教材时,一般要求选用的语法点不能少于大纲中的70 ---- 90%。
经修改与增补,甲级有129项语法点,乙级有123项,丙级有400点,丁级有516点,共有1168项点。
2.教学大纲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988)、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1999)。
思考题:1.你是如何理解“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的?2.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哪些?3.总体设计的操作程序与内容有哪些?4.等级大纲包括哪些?5.简单介绍一下现有的教学大纲。
第四章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一.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指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受经验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学习是受环境支配、获得经验而被动形成的行为的改变。
其理论基础是刺激—反应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mdike)提出人和动物的学习方式是属于试误性的。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他认为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强化可以增强反应概率。
2.认知学习理论;受哲学上的理性主义影响,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环境和客观事物主动的认识和行为的主动的改变,是主体的认知过程。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顿悟和理解的认知过程。
完形说是最早的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顿悟学习可以避免盲目的试误学习。
“认知——发现说”是指掌握知识,并能主动探索知识。
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二.学习的类别、阶段与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对学习的分类:(1)信号学习(signal learning)。
(2)刺激——反映学习(stimulus-response learning)。
(3)连锁学习(chaining)。
(4)言语联想学习(verbal association)。
(5)多种辨别学习(multiple discrimination)。
(6)概念学习(concept learning)。
(7)原理学习(principle learning)。
(8)解决问题的学习(problem solving)。
加涅认为学习行为可分八个阶段: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
通过以上学习,应达到五种学习目标: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三.学习与习得1.定义:“学习”指在课堂环境下有老师指导,按照教学大纲、教材进行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掌握语言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