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忆读书》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忆读书》教案 (4)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忆读书》教案 (4)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4)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忆读书》的内容和意境。

–认识文章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掌握用简单的修辞手法来描绘读书的美好场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过程目标–通过诗歌朗读和理解,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

–结合生字词学习,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分享,促进情感与价值取向的培养。

2.方法目标–诗歌朗读与赏析。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培养结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诗歌《忆读书》的内容和意境。

2.认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难点1.理解并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读书的美好场景。

2.感悟诗歌中蕴含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忆读书》诗歌全文及相关学习资料。

2.生字词卡片:用于生字词的认读和默写。

3.课堂布置:确保课堂环境安静整洁。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与读书相关的诗句或图片,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引入诗歌《忆读书》的主题。

第二步:诗歌朗读和赏析(15分钟)请学生自读诗歌《忆读书》,教师进行朗读示范,并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

第三步:生字词学习(10分钟)介绍生字词,组织学生进行认读、默写和造句等活动,巩固词汇。

第四步:诗歌理解与表达(20分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美好场景,并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展示各组成果。

第五步:情感与体验分享(10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读书相关的故事或感受,引导学生情感共鸣与思考。

第六步: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激励学生对读书的热爱。

五、作业布置1.默写生字词并写出拼音和释义。

2.仿照诗歌《忆读书》写一篇感想或读后感。

3.准备主题为“我的阅读角”,展示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表现出了对诗歌《忆读书》的浓厚兴趣,通过运用合作学习与个人表达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年级语文教案——忆读书教案5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忆读书教案5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忆读书教案5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忆读书》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读书明智”话题下的一篇叙事散文。

作者是中国著名女作家冰心。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文章的语言叙述质朴、简洁,冰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孩子们娓娓道来自己读书的历程和感受。

这是五年级的学生一次使用部编版教材,孩子经过五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这个语文要素的提出是孩子们一次接触,但是在他们平时的学习中圈点勾画这样的方法也经常用,教学中主要结合课后一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以这样一个问题为突破口,结合作者读《三国演义》的读书经历,使学生明白梳理信息的方法有很多种,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信息梳理,把握内容要点。

【教学目标】1、会认“舅、斩”等14个生字,读准词语,读通课文2、默读课文,用自己适合的方法梳理出作者童年的读书经历。

3、能说出作者童年时对“好书”的看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完成课前预习单2、教师准备:(1)细读文本,筛选教学要点(2)课文《忆读书》(3)了解作者(4)设计教学环节3、教具准备:(1)ppt课件(2)翻页笔(3)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0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书中人物图片,指名生说2、总结并揭示课题《忆读书》(板书课题)02检查预习,了解文章顺序1、检查预习单中的读词情况(生开火车读词语)2、说说自己预习单中时间顺序的梳理(师相机板书)03初步梳理读书经历,把握文章脉络1、生快读默读课文,画出作者所读书目2、指名学生上台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所读书目3、把握作者读书经历分为童年老年两个时期04研读童年读书经历,品味《三国演义》1、师:小组合作:先读课文第②第⑤自然段,讨论:“我”是怎样爱上读三国的?2、生小组讨论3、汇报4、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说出作者读三国的经历5、总结6、那你觉得在她七岁时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05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梳理信息1、同桌合作梳理剩下的读书经历2、汇报06总结梳理方法,布置作业总结: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主要用圈画和分条列出信息的方法了解了作者的读书经历,如果我们想更清晰、直观的了解整个她从童年一直到到老年的读书经历,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把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让人一看就明白了?(列表格)老师的板书其实已经初具表格的样子,回去后同学们可以尝试自己列出一个表格,把作者读书经历进行梳理,看谁的表格设计的合理、清晰。

《忆读书》教案优秀8篇

《忆读书》教案优秀8篇

[《忆读书》公开课教案]《忆读书》教案优秀8篇《忆读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

(打一事物)2、学生猜谜语或者说关于读书的名言,并跟随老师的思路进入新课学习。

二、介绍作者1.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2.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冰心的作品,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冰心的作品。

三、导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3.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

(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大的信息量。

)四、初步感知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参考问题:“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采用自由抢答问题的形式,也可以小组为单位,优胜组给予表扬。

问题设计如下: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读书有什么好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全文哪些句段是写“读好书”的?3、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后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忆读书教案(3篇)

忆读书教案(3篇)

忆读书教案(3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经过初唐诗人的开拓创新,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到了盛唐便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

高昂雄浑、恢宏阔大的盛唐之音成为了诗歌的主流。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而以孟浩然和王维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世人关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的山水田园世界,去领略其中的奥妙二。

品读鉴赏1、题解:山居秋天的傍晚2、在山居秋天傍晚诗人感受到了怎样的景象?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

给全诗创造了一个空寂,清新,幽雅的环境。

颔联颈联: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明月松间照(静),清泉石上流(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视觉、听觉结合:竹喧归浣女(听觉),莲动下渔舟(视觉)。

总结:不仅是诗中有画,而且是有声的画面,体现出一种自然美、生活美。

3、面对如此美景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热爱田园生活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喜爱和满足心情。

几个问题1、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为什么下笔说是“空山”?“浣女”“渔舟”的活动是为了反衬山的幽静空旷;山中树林茂盛掩盖了人们的活动;这是诗人的感受,这里人迹罕至犹如世外桃源。

(供参考)2、关于“王孙”可以直一般贵族子弟也可以指诗人隐居之人。

补充:1、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才使他的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

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是那样的清净与静谧,禅韵盎然,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以及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淡宁和的无尽遐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忆读书》教案 (5)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忆读书》教案 (5)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5)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忆读书》中的情感表达。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其运用。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书籍时的感受和体验。

4.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能够表达自己对阅读书籍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对阅读的理解和感受。

2.对课文中的情感表达进行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板书、课件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3.阅读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其他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2.引导学生讨论阅读对他们的意义,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解释课文中的生词、短语,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三步:理解课文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进行情感解读。

第四步:课文习题1.完成课本上关于课文的练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提高课文的理解能力,包括细节理解和归纳总结。

第五步:拓展延伸1.给学生提供其他与阅读相关的材料,引导他们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促进互动交流。

六、课堂小结1.温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记忆。

2.鼓励学生表达对阅读的理解和感受。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写一篇感想,表达自己对阅读的看法和体会。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忆读书》教案的第五部分,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帮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和收获。

五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精选6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精选6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精选6篇)五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质疑昨天我们研讨了冰心奶奶的《忆读书》,从文章中我们应该明白一个理,也就是冰心奶奶的愿望,我们要“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想知道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吗,冰心奶奶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

(学生找出第8小节)(二)解疑合探:1、齐读本段,找出本段中的比较的内容《西游记》精彩《水浒传》人物栩栩如生《封神榜》烦琐《荡寇志》人物索然无味现代文艺作品的比较:从脑中抹去;心动神小结: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为“忆读书”服务。

(写作方法是为文章内容服务的)从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三方面,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相对比较)看出作者评判好书的标准。

全班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第11自然段到文章末尾。

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这3个分句各自强调的重点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给同学们2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可以组为单位)(先从课文中找依据)A、读书好:开卷有益(对写作有益;读书是最大的快乐,让自己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多读书:博览群书(数量要多、品种要多,涉及古今中外。

)可罗列文中提到的各本书。

读好书:择善从之(要学会选择,因为只有好书才能让自己怡情知理。

无意义的书不要读,注意文中好书的三个标准。

)B、在意思上层层递进。

再齐读(第二次)(注意重音)这句话。

(三)总结:(1)全文紧扣题目“忆”字,按时间顺序叙述,条理清晰。

(2)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四)质疑再探:1、出几道试题,考考你的同桌2、选修作业:你读的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准备一段内容简介,下节课与同学交流。

五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竞赛体验学习乐趣;通过自由朗读整体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结合朗读、圈画、思考、讨论等手段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各阶段的读书生活及读书感受,联系实际思考自身读书体验。

部编人教版五上《忆读书》教案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上《忆读书》教案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上《忆读书》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忆读书》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读书的经历,以及从读书中得到的收获和乐趣。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读书的重要性和乐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文章的大意和结构有一定的把握。

但针对具体语句的理解和感悟还需要引导。

此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思考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读书的乐趣,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激发阅读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具体语句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3.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激发阅读兴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生字词卡片。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激发阅读兴趣。

然后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呈现(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朗读结束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操练(10分钟)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卡片游戏,让学生分组竞赛,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然后,老师选取几个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句子中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总结作者的读书经历和收获。

最后,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大家共同交流、分享。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自己从读书中得到的收获和乐趣。

同时,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忆读书》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众:喜欢)“大家喜欢读什么样的书?”“我喜欢读科幻的。

”“我喜欢读侦破的。

”“我喜欢读人物传记。

”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纵览古今,横观中外,许多名人都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人汪国真说过:“最优秀的读者,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家,最优秀的作家必定是最优秀的读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忆读书》。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冰心不同时期的照片)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生:“我在图书馆查到的资料,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我上网查到,冰心在1921年出版了《繁星》、《春水》两个诗集,后赴美留学,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结集为《寄小读者》。

”一学生又补充一些:冰心有许多散文作品,如《樱花赞》、《小橘灯》等,还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如泰戈尔的《园丁集》、《泰戈尔剧作集》等。

师: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获取信息,非常好。

(出示多媒体)我们来看一下冰心的简历。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冰心是文学界的长青树,从19岁成名到晚年仍在创作,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是与她热爱读书分不开的,让我们看看她对读书有什么见解。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篇课文我们学什么呢?生1:结合单元提示,学习本文应提取文章要点。

生2:我认为要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

师:那我们学习这课就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

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提出的问题。

师:读完课文,文中哪句话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因为可以指导我读书。

”“我也同他一样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因为它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读书经验的总结,给我启迪。

”师:请同学们解释“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忆读书》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忆读书》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忆读书》教案一. 教材分析《忆读书》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的读书经历和对读书的热爱。

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文章的大意和主题能够进行理解和概括。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僻词汇和文言文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于个人阅读体验的分享和表达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文中生僻词汇,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书籍和阅读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对文中作者读书经历的感悟和理解。

3.学生个人阅读体验的表达和分享。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和相关背景资料。

2.生僻词汇的注解和例句。

3.教学多媒体课件和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最喜欢的书籍和阅读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然后教师呈现生僻词汇的注解和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回答,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如作者为什么喜欢读书,读书对于个人的意义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忆读书》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忆读书》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忆读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忆读书》,是五年级上册的第25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文章表达的主要意思,学会用自己的话阐述读书的好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对读书的热爱。

•学习策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用自己的话表达读书的好处。

2.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领会读书的内在意义。

•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读书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情感导入通过简短的谈话或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好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阅读《忆读书》,并让他们互相讨论、交流理解到的内容。

3. 教师讲解教师对文章进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主要观点,帮助学生明确读书的意义。

4. 学生表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读书的好处,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5. 情感体验通过朗读或背诵《忆读书》,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文章中关于读书的感受与思考。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也能够领会到读书的乐趣和意义。

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对读书内涵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并促使他们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9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够联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本课词语和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感受读书的重要性。

3、积累语言,像作者那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事情。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4、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多问几个为什么,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感受读书的重要性。

难点: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教学思路:这篇课文用诗一样的语言,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过程: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师问,平日里你都喜欢读什么书?丛书中尼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是一篇诗一样的文章,同学们一定等不及了,也想读读这优美的诗篇,请你们打开书,利用手中的字典、结合课后的生字表解决生字新词,将课文读通读顺。

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发音,指导个别字的发音。

三、研读课文,了解内容;这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热爱书的思想感情。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还应以读为主,为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较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也为学生能够通过自己一遍一遍有效和真情的与文本对话。

四、品读课文,感悟:在设计品读课文这一环节中以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自主感悟,自发抒情,自然续情。

1、自由阅读课文,解决课前预设的问题:冰心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你是否做到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2、选择几段读给你的同位听听,看看你的同位能否明白作者是怎样读书的?从书中学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情况,及时指导学生用“心”来说话。

用心来朗读。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5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优美清新、富有感情的语言。

3、培养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导读导议。

2、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班级读、评、讲、议的形式相结合。

3、初步感悟运用具体的事例,通过细致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要表达的思乡之情,学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想象情景,体会的思想感情。

2、初步感悟运用具体的事例,通过细致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感悟运用具体的事例,通过细致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梳理,自主发现文章的表达情感和文体特点。

2、围绕教材中提示的自学导读进行学习,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解决,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

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前后的联系,多角度思维。

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交流预习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齐读课题。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字词。

预设:(全班交流)第一行:笨笨的姿态满树的叶子第二行:香气迷人香飘十里浸在花香里第三行:赏桂花糕饼茶叶课件展示相关字词:你发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想一想,你对桂花有什么新的了解?2、简介。

课前预习中我们还查找了相关资料,你们对琦君有哪些了解?(全班交流)大家看,这就是琦君女士,她是当代中国台湾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被誉为中国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忆读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忆读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忆读书》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忆读书》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识到作者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作者学习,检查自身是够做到了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稳重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再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

教学准备:xx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都听过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吧。

开卷有益就是说只要你一打开书本,从中就能获益,但这卷说的是好的书。

要看好书,而且要勤看书。

同样《忆读书》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谈到了她读书的体会。

那么大家请默读课文并找出作者读书体会的句子。

通过谈话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够使学生明确读课问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锻炼了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了课文后,你认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让学生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本文的精华所在。

从这九个字入手,一步一步开始课文得进一步学习。

2、读书又那些好处呢?试着概括一下。

3、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喜爱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茶花女遗事》、《精忠说岳》、《封神榜》4、在作者眼中,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作者认为:故事情节精彩,人物个性鲜活,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书就是好书。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就课文中出现的名著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知道的内容。

如有关《红楼梦》中得人物命运、有关《水浒传》中得人物名称、有关《三国演义》中得人物分类等等。

在介绍相关作品事加紧对课文得深层探讨,如:1、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忆读书》教案 (1)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忆读书》教案 (1)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 (1)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忆读书》。

2.能够理解并能够正确运用词语,如“背影”、“无从”、“文章”等。

3.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其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忆读书》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掌握课文中关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四、教学准备1.课文《忆读书》的复印件。

2.教学PPT或者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3.相关图片或实物以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或教具等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预测课文内容。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讲解生词和词语的意义。

2.分段解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和主题。

第三步:深入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2.利用反复阅读、朗读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步:巩固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布置阅读任务或写作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阅读一篇相关文章,并写一篇读后感。

七、教学反思1.教学中主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在课堂互动和表达方面的表现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辅导?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老人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这篇课文条理清晰,娓娓道来。

教学时,我重点采用“小记者采访”的形式,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感知文本内容,体会作者冰心的读书主张。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预习生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作者,明确采访对象1.导入:今天,我们要举行一次采访活动,采访的对象就是著名作家冰心。

2.交流:在采访活动之前,我们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

对于我们今天的采访对象,你了解到了哪些相关的信息?3.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冰心简介:冰心,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又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俊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练流畅的风格被时人称为“冰心体”。

设计意图借助采访活动,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同时在交流中对作家冰心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做好采访准备1.过渡:我们要想采访一个人物,必须先明确自己要采访的内容。

就让我们到课文中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设计这次采访活动呢?2.展开小组合作,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借助音节读准每一个生字。

(2)自读带有生字的句子,努力将句子读得正确、流利。

(3)小组合作,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同伴要针对读不准的字音、读不通的句子进行示范。

(4)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针对大家都读得不太好的字、词、句、段进行练读。

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词语:舅父、斩杀、凯歌、诸葛亮、水浒传、着力鲁智深、地煞、荡寇志、贾宝玉、万卷书、书刊、烦琐、栩栩如生、无病而呻、某年某月。

忆读书教学设计(9篇)

忆读书教学设计(9篇)

忆读书教学设计(9篇)教学目标篇一1、整体感受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掌握课文中的丰富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3、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染、晕、紫、昏、鸦”,学习多音字“晕”和“着”。

2、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爱。

教学重点: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引出课题师:播放有关四季的图片,问学生这些图片都是哪个季节的?生:举手自由发挥。

师:那么今天咱们就来继续学习第六课,看看作者眼中的四季是不是和你一样!(板书课题:四季之美)生:齐读课题。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8页,自由朗读课文。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不懂的字词。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贴卡片: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生答)哪位同学能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生:举手朗读,之后再指出一名学生朗读。

师:这两位同学读的好不好?那谁能说一说,春天最美是什么?生:春天最美是黎明。

师: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生:第一句话。

(黑板板书:黎明)师:很好,那请拿起你的笔,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师:在读的过程中,谁发现了一个多音字?生:“晕”是多音字,它在课文当中是四声,红晕,还有一个音是一声,晕倒。

师:你真聪明!(课件出示多音字)师:那我们把这个多音字带入这个自然段中,再来读一读。

师:看你们读的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了,但是在老师读的过程中,请你们仔细听,老师是怎么去读的?(范读第一自然段)师:老师读完了,你们觉得老师读的怎么样?那谁能像老师一样读一读?生:请一个组的学生读,读完,相互学习生字“染、晕、紫”。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说课稿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说课稿第【1】篇〗一、教学目标:1.提取文章的要点,并通过品味、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充溢其中的真情实感;2.培养学生提炼并体会中心句的能力;3.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2.品味语言把握感情。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语言的品评入手,去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温故知新切入)我们小学学习过冰心的作品《寄小读者》,其中包含了冰心怎样的思想呢?(对青少年一代的关心热爱)。

冰心此种思想亦可表现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忆读书》之中。

请你明确告诉我们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谈,读书好,要我们学会读书。

“忆”说明本章的哪些信息?叙述以往的经历。

冰心写作时89岁老人,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用原文回答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课标依据:“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二、走进课文,提炼要点1.结合作品内容深入体会理解此中心句,要求学生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词,并在充分思索的基础上,相互交流。

2.请学生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三方面结合作品自由谈:(1)“读书好”即读书的优点,(此点学生从作品之中可以较容易地找出)①(受到感动)得到享受②丰富知识③写作方面知识④做人处世道理(2)“多读书”即让学生谈冰心读书的特点:①数量多②内容广博,(体裁上)有小说、诗歌;(时间地域上)有中、外、古作品。

此处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缺少现代的作品,可让学生从作品(12段)中找出依据并体会冰心读书观(学生在文中圈出冰心读过哪些书)(3)读好书:分析:是不是“读书好”就是什么书都不加选择地去读呢?冰心读书的标准是什么呢?(请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在冰心的心里什么样的是好书?并稍作概括。

(作者的评价标准是自己几年的阅读经历的总结)那么,她对读过的《水浒传》又是怎样看待的?一方面:充分肯定人物塑造上的成功之处另一方面:明确指出了作品的不足。

部编人教版五上26《忆读书》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上26《忆读书》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上26《忆读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忆读书》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冰心的同名散文集。

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和对书籍的敬重。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然而,对于文中一些深层次的情感和价值观,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于个人的读书经历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他们梳理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敬重书籍的情感。

3.能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对读书的理解和感悟。

4.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对于文中一些深层次的情感和价值观的理解,以及如何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进行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讨论法。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通过讨论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学生读书经历记录表:准备一份读书经历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自己的读书经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冰心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巩固(5分钟)学生齐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5.拓展(10分钟)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经历,分享对读书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忆读书》教案 (3)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忆读书》教案 (3)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 (3)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人对读书的热爱。

2.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诗人的读书经历。

3.能领会诗人对读书的理解和感悟,启发对读书的思考。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诗人的读书经历。

2.领会诗人对读书的理解和感悟,启发对读书的思考。

教学难点1.对诗人读书经历的深层理解。

2.对诗人对读书的感悟进行思考和引导。

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课文、相关图片或线索的PPT。

2.黑板或白板。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讲解文言诗的朗读技巧,让学生尝试朗读课文。

2.提出问题:你平时喜欢读书吗?读到什么书会让你感到快乐?第二步:学习与理解1.阅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人对读书的热爱。

2.解读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诗人的读书历程。

3.进行课文分析,探讨诗人对读书的看法。

第三步:拓展思维1.小组讨论:除了诗人,你身边还有哪些人喜欢读书?他们的读书经历和感悟是怎样的?2.提出问题:你认为读书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帮助?你平时是如何读书的?第四步:课堂讨论1.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教师适时点评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参观,激发对书籍的兴趣和热爱。

2.组织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和心得。

课堂作业1.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和体会。

2.收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写在笔记本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对读书的热爱与感悟,激发对读书的热情并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读书教学目标1.会认“矣、耻”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认读、小组合作互相正音的方式认读“舅、斩”等生字,掌握多音字“传、着、卷”;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式,正确书写“舅、津”等生字和“舅父、津津有味”等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津津有味、豪杰”等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3.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4.欣赏文章朴实无华的语言,懂得读书的好处,力争做到“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重点1.会认“舅、斩”等生字,会写“舅、津”等生字和“舅父、津津有味”等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教学难点1.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2.欣赏文章朴实无华的语言,懂得读书的好处,力争做到“多读书,读好书”。

检测指标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2)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生讲述故事,师加以引导和评价)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又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

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板书:古人谈读书2.这课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

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三篇文章,从中获取营养。

(出示课件3)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出示课件4)1.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好.学是知.也识.2.读第一、二部分,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3.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

5.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地朗读全文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4.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名学生朗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字进行警示。

“斩、传、着、煞、呻、述、衰”为翘舌音,“琐”为平舌音,“津、呻”为前鼻音。

“浒”读hǔ,不读xǔ;“栩”读xǔ,不读yǔ。

5.引导学生迁移思考,联系形近字对比记忆。

津(津津有味)——律(纪律)——建(建设)琐(琐屑)——锁(锁住)——唢(唢呐)篇(篇章)——扁(扁担)——骗(欺骗)6.齐读生字,强化记忆。

7.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重点指导“舅”“葛”和“篇”字,引导学生注意结构布局。

“津”右部横画间距一致,长短不一。

“凯”左高右低,“山”略扁,占左部的三分之一。

“限”右边是“艮”,不要多写一点写成了“良”。

“衰”中间的一长横不要漏写,左右皆要出头。

“某”上面“甘”第二画和第三画都是竖;下面是“木”,不要写成了“本”。

8.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舅父津津有味英雄无限一知半解述说厌烦荒唐辛酸访问书刊烦琐真情实感质朴刊物9.齐读词语,强化记忆。

三细读课文,赏析体味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文章开篇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句段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开篇这句话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话,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

短短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和多么深切的体会。

2.默读课文第2~7自然段,体会作者小时候读书的体验。

(1)过渡:作者自己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作者和这本书有什么故事?找一找,课文哪些段落能给我们答案?(2)指名汇报,教师引导,出示重点语段进行深入诵读。

(明确:《三国演义》,第2~5自然段)句段2: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①指名朗读,注意读准“津、斩”等字的读音。

②理解重点词语“津津有味”“豪杰”。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豪杰:才能出众的人。

③抓住关键词“津津有味”“含泪上床”体会作者对《三国演义》的着迷。

《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可见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含泪上床”表现出“我”对《三国演义》这本书恋恋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突出了“我”对读书的热爱。

句段3: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

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①理解重点词语“一知半解”。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②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

“咬了牙”形象地说明了作者读书的决心之大。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表现了作者读懂后的惊喜之情。

“越看越明白”是因为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不识几个字就敢读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即使“一知半解”也坚持着,这都说明作者非常爱读书。

③思考: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桌讨论,说明理由。

④交流汇报,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

示例一:赞同。

这段文字主要写出了作者年幼,却在看那么深奥的书,因此读起书来非常的困难,但是她的这种求知精神以及对读书的渴望值得我们学习。

示例二:不赞同。

我认为读书一定要认真,在读书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读不懂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查资料或问老师、家长的方式把它弄明白。

这样才能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一带而过,那样很难学到真知识。

句段4: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①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两次丢掉书,又拿起再读这个过程中对书的感情。

两次“哭”说明“我”读书时无比痴迷、投入。

丢下又拿起的动作,写出了“我”因自己所崇拜的英雄人物之死而悲伤的样子,说明书中的人物、情节十分感染人,也表现了“我”对阅读英雄故事的极大热情。

②思考:为什么作者在读《三国演义》时会有这样的表现?一方面,“哭”反映出作者是一个爱憎分明、情感丰富的人;另一方面,“哭”说明了作者确实非常喜欢《三国演义》,被故事中的人物给感染了。

(3)过渡:读《三国演义》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引起了对章回小说的兴趣)此后,作者又读了什么章回小说?(《水浒传》《荡寇志》)自己读一读第6自然段,感受这两本书带给作者的感悟。

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畅所欲言,师加以指导【板书设计】古人谈读书一谦虚二用心三有恒心课后反思1.整体感悟,分层剖析。

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再由浅入深,逐层递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体会到关于读书、做人的道理。

2.速读、精读相结合。

速读时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边读边做标记。

精读时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讨论交流的时间,使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内涵,3.创设情境,迁移运用。

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表达中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成功之处] 1.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因此,小学文言文教学应以诵读为主。

“课标”要求“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可见背诵不但是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也是学习文言文的目标。

背诵的方法有很多,前提是“读”。

本课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可以指名读、齐读、表演读、比赛读等,在“熟读”的最后就是“成诵”,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背诵下来了,也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长期的教学理论及实践证明,背诵是学习的重要手段,尤其适用于古诗文的学习。

在小学背诵过的诗文可能一生都不会忘记。

2.注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指导及总结。

第一课时学完第一部分后,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已有初步了解,第二课时学习前先总结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三部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让学生更好地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不足之处] 1.没有让学生准备好必要的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典》等。

2.课前预习任务不明确,课前的预习很有必要,学生可以先熟悉课文,收集一些相关资料。

3.错误地以为即使学生理解不了,只要读熟、背诵下来,时间久了自然就理解了。

而学生呢,却不愿意去理解字句,揣摩内容,甚至连注释也懒得看。

殊不知正是这种观点作祟,使得学生背课文的效率很低,即使勉强记住,错别字也很多。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由学生自己根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提出三个问题学习课文,这一教学设计较难,学生操作起来较难。

因此我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质疑的优势,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的能力,又很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在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我又尽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经历理解作者的读书体验,使学生也能和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明确,作者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读书,正因为读过很多的书,作者才能成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

但因为本课涉及的名著较多,学生对名著的内容了解不深,因此我课前布置了搜集资料的作业,这就为学生拓宽了知识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制定是比较准确,但在“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三个问题上的顺序上注意一下,应该是因为读书好,所以才要多读书;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

对于文中提到的作者的读书感受,没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体会作者的情感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