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大骗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气候变暖大骗局

姓名:***

学号:**********

班级:光学工程13研

院系:数理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2014年4月10号

摘要:西方国家所谓“气候变暖”问题缺乏事实和科学依据,并不是科学定论,温室气体不能决定气候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炒作“气候变暖”的目的是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挥舞大棒,确保其能源安全和世界霸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从科学家间的争论发展成为国际政治博弈和经济竞争的焦点,有关气候变暖的国际谈判变成对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和发展权益的争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要认清气候变暖问题的本质,从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当今世界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里。他们总是提出形形色色、亦真亦假、似是而非的命题供世界讨论和施行,其目的无非是保持他们对世界的霸权和垄断,实现大垄断财团———石油财团、军工集团和金融集团的利益。例如,利用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等武断地、别有用心地认为都是人为原因,这实际上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幌子。

气候变化( climate change) 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 的气候变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 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从气候变化的概念来看,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气候变化没有具体科学标准,到底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气候变化呢? 这就为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提供了空间,并产生了许多可能相互矛盾却不能算错的结果。卡尔·波普尔( Karl Popper) 的可证伪理论,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学说。可证伪性就是可检验性、可反驳性。波普尔认为,一个理论是否能称为科学,在于其可证伪性。这个观点可能与我们通行的观念不一样,一般都认为,一个理论是否科学,在于其能够被经验证实。而波普尔认为,所有的伪科学或者非科学都采取了一种类似这种占卜术的表达方式。它们的陈述极其含糊,什么事情都能解释得通。但正是因为这点,它们破坏了自己的可检验性和科学性。气候变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既不能被证实,又不能被证伪,因此是伪科学,伪命题。第二,气候变化不会朝一个方向改变,它必然包括气候变热、气候变冷、气候稳定、气候恶化、气候异常、气候巨变等多种情况和可能,否则辩证法就失败了。

一、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

人类的工业活动会极大地影响地球气候的观点是1908年由瑞典科学家斯凡特·阿兰纽斯首次提出的。1896年,他曾在论文中指出,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增加5.26摄氏度,纬度越高,增幅越大。1908年,他在自己的专著《形成中的世界》中指出,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重在未来几个世纪中会增加到引人注目的程度。不过阿兰纽斯对气候变暖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实际比重并不大,每年煤炭燃烧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只占大气二氧化碳的1/1700,并且海洋能吸收约5 /6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同时,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更加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物产,对寒冷地区来说,尤其如此。阿兰纽斯因其研究成果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G.D.卡兰达1938年在英国皇家学会的学术演讲中指出,人类排放的微量气体足以改变全球气候。他比较了大气中可测量到的二氧化碳的增长与200个气象台的记录,认为这些数据支持了阿兰纽斯关于二氧化碳比重与气温关系的理论。同阿兰纽斯一样,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持乐观态度,认为补充的二氧化碳对北温带的农业是有好处的,同时气候变暖会防止“致命的冰川时代的回复”。直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一直是: 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会被海洋吸收,因此没有理由担心燃烧化石燃料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1971年丹斯加德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日本气象厅朝仓正1973年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莱森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的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研讨会上,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他们表示从暖到冷的变化可能不足500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很快结束,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随之来临。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 National Science Board) 曾在1972年的一份题为《环境科学的模式与前景》报告中指出: “根据过去间冰期的记录,目前的高温行将结束,接下来将会进入一个漫长的寒冷期。”一些学者和科学家在《科学》、《新闻周刊》等刊物上发表关于全球变冷的文章。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西方科学家曾预言,随着太阳能量的衰减,地球将变成一片死寂,因此要提前建造人工太阳和月亮以防不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气候并没有变冷,反而开始变暖。人们对全球变暖的担心日益增加,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关注。1988年联合国环境计划署(the United NationsEnvironmental Program) 设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Change,简称IPCC) ,负责评估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数据,特别是所谓人类行为对气候的影响。IPCC 对联合国所有成员国开放,它本身并不直接从事研究工作,而是在科学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评估。它在1991年发表了一个报告声称由二氧化碳、甲烷等构成的温室气体可能潜在地对气候产生严重的破坏。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IPCC的评估。一些科学家、学者对于IPCC的结论和全球变暖理论仍然持保留甚至怀疑态度,认为气候变化已经被政治化和宗教化。2007年3月,英国BBC推出了名为《全球变暖大骗局》的纪录片,片中采访了多位科学家,举出大量证据否定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说,认为这是在制造不必要的恐慌。气候变化怀疑论者还于2007 年针对IPCC 成立了一个NIPCC 组织( 非政府IPCC) ,并推出题为《重新思考气候变化》的报告。在美国一流法学院的教材中认为: “关于全球变暖是否会发生、多大程度上发生、全球变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而且防止全球变暖行动的成本收益、采取措施的效果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问题体现了西方典型的二元对立和单向思维模式,世界气候不是单向变冷,就是单向变暖,而这些所谓的科学结论不过是建立在最近几年或十几年的并不完整可靠的统计数据上,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世界万事万物其对立双方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和现实性,谁也不能否定谁,这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的双方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运动变化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科学的迷信和人的能力的迷信造就了气候变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迷雾,而西方大国以此为掩护借机占领气候政治的道德制高点,掌握气候经济的主导权以及最大市场份额才是气候变化政治的实质和真正推手。这是打着科学和全球利益旗号的气候霸权主义,是以气候变化为名行侵犯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和发展权之实,其目的是谋取最大垄断利益。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形而上学为哲学指导必然是极端片面、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损人利己的。而西方国家以上帝选民自居,认为自己居高临下,至高无上,不容置疑,可以洞察和决定世界命运的。这就是气候变化问题由来的总根源。

二、温室气体不能决定气候变化

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太阳和地球。太阳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从长远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