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读后感30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简史》读后感3000字
科学、帝国主义、和资本是近500年,欧洲崛起并且称霸世界的重要原因,赫尔利对此做了深刻分析,本文为读书笔记,重点说明科学与帝国主义是如何结盟的。
欧洲科学家出海研究全新领土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等情况,往往是有资本(民间资本或政府资助)在背后作支撑,并且会得到政府的军事支撑,比如西班牙在1492年资助了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使得西班牙在接下来两三百年实力引领欧洲。这种知识发现,给国家带来的甜头,使得欧洲其他国家都跃跃欲试,为科学探究和海外探险投入资源。
科学与帝国的结合,历史上最先发生在欧洲。15世纪以前,都是亚洲帝国称霸,在这之后,欧洲才成各种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摇篮,一直到1750年到1800年间,欧洲的一系列战争将传统的亚洲大国打得抬不起头,全球权力中心才从亚洲向欧洲转移。欧洲的地理位置偏远,气候寒冷,在这种情况下,征服亚洲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欧洲的科学家帮了大忙。
从1850年起,对亚洲征服开始了,但是在这之前,工业、军事和科学领域的结合才刚刚开始,科学革命的科技成果也尚未成熟,欧亚非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微乎其微,是什么原因使得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差距拉得相当之大呢?
科技技术是关键。而科学技术本身,其实并不难以学习,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就是个例子,几十年就能够从模仿引进到局部的领先创新水
平。所以有理由认为,欧洲崛起的时候,中国和波斯并不缺少制作蒸汽机的科技,但是缺少西方的价值观、故事、司法系统和社会政治结构,这些在西方花了几个世纪才形成并成熟,就算要照抄,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法国和美国之所以能很快跟上英国的步伐,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和英国共享一套最重要的故事和社会结构,而中国和波斯一时难以跟上,因为关于社会的整个想法和组织就是不同的。
在1500年到1850年,欧洲面对亚洲在科技、政治、军事、经济上并不具备明显优势,但是却培植了独特的潜力,直到1850年左右才爆发,虽然在1850年前,欧洲、亚洲和穆斯林看上去没什么差别,但这只是假象。这就好像两个人造房子,一个用钢筋混泥土,一个用木材与石砖,刚开始兴建两者没根本区别,但过了某个门槛之后,木材和泥砖盖的高楼就再也无法支撑,于是轰然倒塌,而钢筋混泥土却能屹立不倒,继续向人类目光的极限发展。
那是什么培养了早期潜力,让他能在现代晚期称霸全球?那就是现代科学与资本主义。首先探讨,现代科学与欧洲帝国的历史连接是怎样产生的?
征服的心态
科技在1500年到1850年之间,并不突出,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科学大放光彩,原因是欧洲人承认无知,他们都会说,我不知道那里有什么,于是他们觉得有必要出去走走,去发现点什么,而且,他们希望发现的新知识能让他们成为世界的主人。
欧洲帝国和以前的帝国完全不同,过去的帝国主义都认为自己已经
了解整个世界,“征服世界”只是为了要利用及传播他们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相比之下,欧洲帝国主义之所以要前往遥远的彼岸,除了为新领地,也为了新知识。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对知识的追求和领土的追求变得越来越模糊,几乎每趟从欧洲出发的军事远征队都必定有科学家,科学家的目的是科学研究。
地图上的空白
现代的“探索”和“征服”的心态,从地图演变就可以看的一目了然,早在历史进入到现代以前,就有很多文化有自己的世界地图,但当时人们都不知道世界是个啥样子,在15、16世纪,欧洲人的世界地图上开始出现大片空白,从这点可以看出科学心态的发展和欧洲帝国主义的动机。地图上的空白可以说是心理和思想上的一大突破,清楚表明欧洲人愿意承认自己对于大部分的世界还一无所知。
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往东亚航行,他用的是旧的世界地图,但是在图中船队发现了一片新大陆,但哥伦布还是认为世界上只有欧亚非大陆,不相信还有《圣经》中还有大半个世界没提到,正因为他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无知,深信自己已经知道了全世界,所以就算有如此重大的发现,也没法说服他。所以最终虽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却以一个意大利人的名字命名。发现美洲,对于科学革命是一件奠基性的大事,这不但让欧洲人知道了实际的观察比过去传统更加重要,而且想征服美洲的欲望让欧洲人求知若渴。从此以后,不只是欧洲地理学家,欧洲几乎所有知识领域的学者都学会了留白这一套,诚实面对自己领域的无知,并试着加以填补。
造成的结果是,欧洲帝国的远征改变了世界的历史:原本一些独立的民族和文化各自发展,现在则成了单一的人类社会进程。如果和现代欧洲人的全球大航海相比,古代的帝国可说是地方事业。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明代郑和下西洋,不但时间早于欧洲,而且规模也较大,在1405年~1433年,郑和7次下西洋,去了很多的地方。但和哥伦布等欧洲探险家相比,有较大差别,郑和下西洋对用户明朝的君主提供协助,但并未试图攻占或殖民他国,此外,郑和的远征并没有深厚的中国政治文化基础,所以后面突然终结。郑和下西洋也证明了,当时欧洲在科技上并未占据优势,真正让欧洲人胜出的,是他们无与伦比而又贪得无厌、不断希望探索和征服的野心。
因为视野狭隘付出沉重代价的,不只是美洲居民而已,在亚洲当时的帝国很快听说了欧洲似乎有重大发现,然而他们却没什么兴趣,还是继续相信这个世界围绕亚洲转,完全没打算与欧洲争夺美洲或是大西洋、太平洋的新航道。所以整整300年,美洲、大洋洲、大西洋、太平洋都是由欧洲人完全统治。于是欧洲人积累大量财富和资源,最终使得他们有能力入侵亚洲,击败各亚洲帝国。
一直到20世纪,欧洲以外的各个文化才有了真正全球观点,而这是让欧洲霸权崩溃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代科学和帝国背后的动力都是一种不满足,觉得远方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去探索、去掌握。然而,科学与帝国之间的连接不仅如此,两者不仅动机相同,而且做法也类似,对现代欧洲人来讲,建立帝国就像是一项科学实验,而建立某个科学学科,也像是一项建国大计。有了许多优秀学者的研
究之后,欧洲征服对于帝国的情形了如指掌,要不是拥有知识,英国不可能得以掌握、压迫和剥削这么多印度人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现代欧洲人开始相信“学习新知”一定是好的,正因为帝国不断产生新知,让他们自以为自己的管理代表进步、正面、积极。正因为科学与帝国紧密合作,就让它们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能让世界大为改观,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很难断定他们究竟是善还是恶,正是帝国创造了我们所认识的世界,而且,其中还包括我们用以判断世界的意识形态。
科学有时候会被用于邪恶用途,例如纳粹宣称自己才是优良种族,但是现代生物学家已经指出人类族群之间的差距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从而轻松推翻种族主义。科学家为帝国提供了各种实用知识、思想基础和科技工具,要是没有他们,欧洲人能够征服世界,是未知数。绝大多数的科学研究刚开始都是为了让帝国发展,而且许多发现、收集、建筑和学术也都多亏了有陆海军及帝国统治着的慷慨协助。
帝国支撑了科学的发展,科学也是帝国兴盛的原因之一,但不论是科学还是帝国,背后都有一股很重要力量:资本主义。要不是商人想赚钱,哥伦布就不会抵达美洲,库克船长就不会达到澳大利亚,阿姆斯特朗就没法在月球上跨出他那重要的一步。
科学是国家发展层面的过程,但对我们自己发展也有启示:学会给自己清零,坦诚自己并不知道,于是勇敢地区探索未知的东西,保持野心和征服的欲望,或许才是人生不断进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