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基础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培训 ppt课件

食品安全培训  ppt课件
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人口食品的工作。
ppt课件
35
2.2 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B)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食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应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平时应注意勤洗手、勤剪 指甲、勤理发、勤换衣服、勤洗澡,不 得随地吐痰、擤鼻涕,不得穿着工作服 出生产现场,上完厕所要洗手。
ppt课件
ppt课件 26
2.1 食品安全法
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第48条第3款)
• 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 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 经上市销售的食品 。 • 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 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 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 认为应当召回的,应当立即召回。 • 完整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是异常处理的基础。
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 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规定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试行)(国家质检总局79号令)
ppt课件 17
ppt课件
28
2.1 食品安全法
完整可追溯体系建立的基础:记录
5、及时是指按时记录,不提前、不延时的记录。
6、统一使用黑色园珠笔、签字笔填写,不允许使用红色、篮色等其
它颜色的笔。 7、统一使用正楷字,不准使用草书、行楷等字体。要求清晰、明了。 8、除有明确提示外,日期的书写格式为(唯一格式):20090824, 不能写成2009、08、24/或24/8-2009。生产批号相同。
32

现 象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第一部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食品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了解如何保障食品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部分: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
1. 来源
•选择正规的食品原料和供应商
•了解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2. 贮存
•合理储存食品,注意保质期
•避免混存不同类型的食品
3. 加工
•严格遵守食品加工规范
•保持加工场所的清洁卫生
第三部分: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1. 食品中毒
•食用前彻底加热食品
•注意食用过期食品
2. 食品变质
•定期清理冰箱和食品柜
•严格控制食品的进出
3. 食品添加剂过量
•注意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
•尽量选择无添加剂的食品
第四部分: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
1. 宣传教育
•参加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课程
•放大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性
2. 自我检测
•注意观察食品的变化
•学会识别食品安全隐患
3. 合理消费
•健康饮食,减少外出就餐
•尽量选择有品牌和信誉保障的食品
结语
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希望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您能够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采取正确的饮食习惯,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祝大家身体健康,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

预防食源性疾病
02
食品安全措施能够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公众健康
水平。
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03
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食品产业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02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概述
01 02
目的和适用范围
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 动的单位和个人。
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法律依据。
行政法规层面
国务院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如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食品召回管理办法》等,对食品 安全监管的具体事项作出规定。
部门规章层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制 定的部门规章,如《食品生产经 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等, 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细化和
补充。
食品安全标准与规范
符合营养要求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无毒无害,还需要符合人体的营养需求,为人体 提供足够的营养。
不含可能损害健康的因素
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因素,如重金属、农药 残留等。
食品安全的意义
01
02
03
保障公众健康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 的健康,防止食品引发的 疾病传播,减少食源性疾 病的发生。
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确 保检测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设备应定 期检定、校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06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与自我保 护能力
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风险认知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有助于消费者更全面地认知食品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添加剂 过量、微生物污染等,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遵循食品安全原则,如“ 生熟分开”、“清洁卫生 ”等。
01
02
03
04
05
06
详细描述
避免在烹饪和食用过程中 接触不洁物品,如鼻子、 口和头发等。
注意食物的新鲜程度,避 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
05 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
食品安全事件定义与分类
食品安全事件定义
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 售等环节中发生的,可能导致或 已经导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 事件。
品安全风险。
烹饪前彻底清洗食材,特 别是生鲜食品。
使用新鲜、清洁的厨具和 餐具,避免交叉污染。
详细描述
烹饪过程中确保食品煮熟 、烧透,避免生食和半熟
食。
储存熟食时,遵循食品安 全原则,避免食物变质和
细菌繁殖。
食品卫生习惯养成
总结词:养成良好的食品 卫生习惯,预防食源性疾 病的发生。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特别是在接触食材和烹饪 前后。
食品安全事件分类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影响程度,食 品安全事件可分为一般事件、较 大事件、重大事件和特别重大事 件。
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 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人。
预案内容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件处置流程、资源调配、信息 通报等方面的内容。
预案更新与演练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步骤
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是制定 食品安全标准、政策的重要依据。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实践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正在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以保障公众 健康,同时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概念

食品安全培训(食品安全知识)ppt课件

食品安全培训(食品安全知识)ppt课件

正确的食品储存和处理
根据食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储存方式和温度,避免食品变质和细菌繁殖。
对于生鲜食品,要特别注意储存和处理方式,避免交叉污染和食物中毒。
对于需要加工的食品,要遵循正确的加工流程和卫生要求,避免食品污染和交叉感 染。
注意食品的保质期和最佳食用期
在购买和储存食品时,要注意食 品的保质期和最佳食用期,避免
03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食品安全认证体系,旨在帮助企业满足各种
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法》
中国政府制定的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定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 求和监管措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中国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关于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包括食品污染 物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
相色谱仪等。
快速检测
利用各种快速检测试剂 盒和试纸进行食品安全 检测,具有操作简便、
快速等特点。
04 食品安全预防措施
选择安全的食品来源
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和 商家购买食品,避免购买来源 不明的食品。
注意食品的产地和生产日期, 尽量选择新鲜、质量好的食品 。
对于进口食品,要选择经过检 验检疫的正规渠道产品,确保 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录
CONTENTS
• 食品安全基本概念 • 食品安全风险 • 食品安全标准与检测 • 食品安全预防措施 •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 • 食品安全知识问答
01 食品安全基本概念
食品安全定义
食品安全定义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 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 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39张)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39张)
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不能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在达到预期效果时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
去除(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19
我国允许使用的主要食品添加剂
1. 防腐剂 2. 酸度调节剂 3. 抗结剂 4. 抗氧化剂 5. 着色剂 6. 护色剂 7. 增味剂 8. 甜味剂 9. 水分保持剂 10. 营养强化剂 11. 稳定剂
使用允许使用的化学物品 (清洗剂、消 毒剂、激素、杀虫剂)
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 供应商声明及供应商评估 恰当地操作和漂洗 (清洗剂和消毒剂) 适当地储存 妥善地储存和标识配料及原料
16
食品添加剂
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 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 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干燥 添加抑制剂
病毒
加热蒸煮 原料来源控制
原料消毒 生产过程控制
寄生虫
加热 干燥 冷冻 人工剔除 原料控制(如检疫)
13
化学性危害
化学性危害是指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而 引起的危害,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 通常是在食品原料、食品生产、加工、储存 和运输等过程中产生。
14
化学性危害
化学性危害分为: 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有 意添加的化学物质,外来或偶然添加的化学 物质
12. 消泡剂 13. 漂白剂 14. 膨松剂 15. 胶母糖基础剂 16. 乳化剂 17. 酶制剂 18. 面粉处理剂 19. 被膜剂 20. 凝固剂 21. 增稠剂 22. 其他类型和香料
20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制定和执行 GB2760-2007 《食品添加 剂使用卫生标准》
按来源分:天然、合成。
17
4种情况可以使用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概论(PPT 138页)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概论(PPT 138页)

0
20
Hale Waihona Puke 406080
100
120
140
细菌的生长规律
㏒ 细 胞 数
缓慢期
指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缓慢期的特点 细菌的总数可能有所下降

缓慢期的长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短的只有几分 钟,长的可达数日、数周甚至数月。在低温下保 藏的食品,缓慢期就会延长。
食品如经过灌装、冷冻、干燥脱水、辐照、化学 保鲜处理过的,缓慢期会延长。
结构和特殊结构两部分

基本结构是任何细菌都 有的,包括细胞壁、细 胞膜、拟核、核糖体及 细胞质和内含物;
特殊结构是只有某些种 类的细菌才有,而且对 细菌的生命活动并非必 需的结构,包括荚膜、 芽孢、鞭毛和纤毛等部 分

2.细菌大小

个体很小,一般以微米(μm)作为其测量单位
(二)细菌污染的来源 1.食品加工的原料污染。

食品原料表面、原料破损处、未达到国家标准 的水,是污染源。
2.直接接触食品。

从业人员的手、工作衣、帽及鼠、蝇及蟑螂等接 触污染。
3.生产车间内外环境。

空气中的微生物、灰尘、痰沫、鼻涕、唾液、谈 话、咳嗽、打喷嚏等污染食品。
4.通过用具与杂物污染。

如运输工具、加工设备和成品包装容器等污染。

不含任何固形物成分的纯水的 P= P0,即Aw=1;绝对不 含水分的物品的 P=0 ,即 Aw=0 , 因此 Aw 值最大为 1 , 最小为0。所以Aw值在0与1之间。
一些微生物主要类群的最低水分活度(AW)
微生物 一般细菌 一般酵母菌 一般霉菌 最低Aw 值 0.90 0.88 0.80 微生物 嗜盐细菌 干生性霉菌 耐渗透压酵母菌 最低Aw 值 0.75 0.65 0.60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ppt课件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ppt课件

润滑油等泄漏
二、化学性危害
不正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 过量使用 非法使用
二、化学性危害
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 塑料制品的卫生(回收料、添加剂超标) 橡胶制品的卫生(回收料、添加剂超标) 陶瓷、搪瓷的卫生(釉彩的污染)
三、物理性危害
• 食品中存在的非正常的具有潜在危害的外来异 质 • 玻璃 • 金属 • 石头 • 毛发 • 其它异物 • 这类危害是最常见的消费者投诉的问题 ,最易 发现和确认来源三、物理危害种类玻璃 金属
石头
来源
玻璃、灯具等
预防措施
玻璃防护膜、灯具防护罩等
原料、加工过程利器 金探、利器管理
原料、加工过程
过滤
毛发
人员带来
其它异物 原料、加工过程
注意个人卫生 现场不能使用水笔、弹簧笔、书钉
聪明盖会存在的潜在 危害
• 化学性危害: • 生物性危害: • 物理性危害:
使用非食品级原料 色素超标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温度 水分
酸碱度PH值 空气
营养成分 渗透压
2、真菌性危害
• 主要是霉菌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毒素 • 霉菌生长条件:合适的基质,水分,温度,通风 • 预防措施 1、降低水分含量 2、除氧 3、降温 4、化学方法
3、病毒性危害
• 甲肝病毒 • 疯牛病毒 • 口蹄疫病毒 • SASE • H5N1 • 禽流感 预防措施:原料检疫,消毒处理
4.废弃物处理 5.设备的适用性、清洁 和维护
6.原材料采购管理
7.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 8.清洁和消毒 9.虫害控制 10.个人卫生和设施 11.返工 12.追溯与产品召回 13.仓储 14.产品信息和消费者 认知
15.生物防恐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
美国食品安全法规
美国实行多部门联合监管的食品安全体系,包括联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 (FSIS)等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各项食品安全法规。
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我国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食品安全法律,对食品生产经营各
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明确了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法律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宣传
01
宣传《食品安全法 》等法律法规
通过普法宣传、法律讲座等形式 ,让消费者了解自己在食品安全 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02
解读政策文件
03
曝光典型案例
及时解读政府发布的食品安全相 关政策文件,让消费者了解政策 内容和实施情况。
通过媒体曝光食品安全违法典型 案例,警示消费者提高警惕,增 强维权意识。
生物性危害
微生物污染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可能导致 食品腐败变质,引发食源性疾病。
昆虫污染
如苍蝇、蟑螂等昆虫携带的病菌,可 能污染食品。
寄生虫和虫卵
如蛔虫、绦虫等,通过食品进入人体 ,危害健康。
化学性危害
农药残留
过量使用农药或不当使用农药 ,导致农药残留在食品中,对
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兽药残留
动物性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兽药 残留,如抗生素、激素等。
和可靠性。
B
C
D
监督与评估
定期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监 督和评估,确保其持续满足合作要求。
合作协议与保密要求
与第三方检测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 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保密要求、数据共 享等。
PART 06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 机制建设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投诉与维权
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与维权机制,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的 投诉和举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相关法律 法规的宣传和普及,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
04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食品生产流程分析
对食品生产全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找出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点。
危害识别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 食品安全概述 •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 食品流通环节中的安全问题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与报告制
度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目录
01
食品安全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 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 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 者慢性危害。
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 的要求不断提高,食品产业将 向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 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在食品安全领域 的应用
科技创新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 用将不断拓展,如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 和风险评估方面的应用,将提 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准确 性。
社会共治格局的形成
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针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 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操作制定规范,确 保食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安全。
02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安全
问题
原料采购与储存
01
02
03
原料采购
确保采购的原料来自可靠 的供应商,并符合食品安 全标准。
储存条件
确保原料储存环境符合要 求,防止原料变质和交叉 污染。

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课件]]

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课件]]

生物性危害
细菌:
主要有细菌及其毒素、霉菌及其毒素。细菌污 染是食品加工、销售过程中重要污染源之一, 主要来自食品生产人员不洁的手、工具、容器 、设备、包装物料、车间空气以及不合理的工 艺导致繁殖等。
寄生虫、病毒:主要来自原料,做好原料的验 收工作
虫害的污染:如苍蝇、蚊子及其它飞虫和老鼠 等啮齿类动物。
四、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 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 品;
五、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 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 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的制品; 六、经营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 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 类制品; 七、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八、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 营的食品; 九、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 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未经过安全 性评估;
食品安全定义:
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 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食品质量安全的定义: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 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
用于消费者最终消费的食品,不得出 现因食品原料、包装问题或生产加工 、运输、储存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对人体健康、人身安全造成或可能造 成任何不利的影响。
为外源性异物,如金属、玻璃、头发、杂草、飞虫、化学药 品污染等。内源性异物和外源性异物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
食品中的异物预防
食品中像金属、玻璃、石子、头发等的异物
对顾客造成伤害或 反感,顾客会提出 投诉。
在这种情况下不但 要对顾客进行赔偿 ,而且对公司的信 誉也会造成不良的 影响。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ppt课件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ppt课件
食品安全概念
• 定义:按照预期用途进行制备、食用的食 品,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 • 食品应该无毒、无害,保障消费者健康和 生命安全,维持身体健康。
能够入口的都是要命的,一是食品, 二是药品。
食品中的危害
食品危害
生物性危害 化学性危害 物理性危害
一、食品中的生物性危害
• • • • 细菌性危害 真菌性危害 病毒 寄生虫
动植物天然毒素 环境污染物 农业投入品的污染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
不正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 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
二、化学性危害
动植物天然毒素 毒蘑菇 发芽马铃薯 含氰苷类食物:杏仁、木薯 鲜黄花菜 白果、扁豆、四季豆 河豚
贝类的有毒物质
二、化学性危害
环境污染物
重金属污染
二恶英
二、化学性危害
• 物理性危害:
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前提方案PRP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 HACCP计划
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PRP前提方案的要求 1.建筑物的设计和布局 2.生产车间布局 3.公共设施(水、空气、 照明) 4.废弃物处理 5.设备的适用性、清洁 和维护 6.原材料采购管理 7.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 8.清洁和消毒 9.虫害控制 10.个人卫生和设施 11.返工 12.追溯与产品召回 13.仓储 14.产品信息和消费者 认知 15.生物防恐
橡胶制品的卫生(回收料、添加剂超标)
陶瓷、搪瓷的卫生(釉彩的污染)
三、物理性危害
• • • • • • • 食品中存在的非正常的具有潜在危害的外来异质 玻璃 金属 石头 毛发 其它异物 这类危害是最常见的消费者投诉的问题 ,最易发现 和确认来源
三、物理性危害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与总结
善后处理
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对受损品牌进行修复。
总结经验
对事故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Part
05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与行为
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消费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 要环节。
消费者应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掌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学会识别食品安全风险 ,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
VS
应对措施
选择新鲜、无异味的海鲜产品,烹饪时确 保熟透,避免食用异常变质的鱼、虾等水 产品。
Part
04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与通报
报告原则
及时、准确、完整、避免 瞒报、谎报、漏报。
报告时限
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进行 首次报告,4小时内完成 初次报告,12小时内完成 全面报告。
通报范围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食品安全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 手段,建立长效机制是保障食品安全 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确 保食品安全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政府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 管能力和水平。
微生物污染是食品污染的主要来 源之一,包括细菌、病毒、霉菌 等。
预防措施
保持食品加工场所的清洁卫生, 定期消毒;控制食品储存环境的 温度和湿度;避免食品与污染水 源接触。
化学污染与预防
化学污染
化学污染主要来源于农药残留、重金 属、工业污染物等。
预防措施
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来源,尽量避免 使用农药和化肥;加强食品检测,确 保食品中化学物质的残留量符合标准 。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
中毒的发生。
促进经济发展
食品安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确保食品的安全性,才能提高 消费者的信心,促进食品产业的健 康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
食品安全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 因素,只有确保食品的安全性,才 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认可和 信任。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是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规定了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 、食品检验、食品进出口等方面的要求。
详细描述
在购买食品时,应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上的生产日 期、保质期和生产批号等信息,确保所购买的食 品新鲜安全。尽量选择离生产日期较近的食品, 避免购买过期或即将过期的食品。
注意食品的储存与烹饪方式
总结词
正确的储存和烹饪方式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可以避免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
详细描述
在储存食品时,应遵循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的原则,分类存放并保持清洁卫生。对于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品 ,应严格按照储存要求进行保存,避免食品变质。在烹饪食品时,应确保煮熟煮透,避免生食或半生食,以免引 发食物中毒。
食品安全标准Leabharlann 食品安全监管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法律法规 和政策,对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 和消费等环节进行监管,确保食品的 安全性。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包 括技术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安 全检验方法与规程等。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保障人民健康
食品安全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 基础,只有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才能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
如黄曲霉素,可能引发食 物中毒和肝脏疾病。
病毒污染
如甲型肝炎病毒、轮状病 毒等,可能导致消化道疾 病和传染。
化学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料中存在的天然毒素
有些油料作物种籽中本身含有特殊成份如 棉籽油中棉酚、菜籽油中芥子苷等, 对人体 具有毒害作用。
原料收获过程受到污染
收割、脱粒、晒粮、储藏时混入并肩石、 有害杂质、有害微生物和仓库害虫。 若在沥青铺成的柏油 马路上晾晒粮食,可 造成粮食的多环芳烃 污染。
原粮、成品粮购稍储运环节
米面油产业链相关食品安全基础知识
内容概要
产业链中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 加工过程中食品安全控制体系——HACCP 追溯和召回 风险分析 食品安全标准 危机处理

大 水 气 污 污 染 染
土 壤 污 染
农 兽 饲 激 化 药 药 料 素 肥
动 害植 物 物 疫 病 情 虫
犯罪
腐败变 质二次 污染掺 假 掺次
主要残留农药的危害
类型 有机氯杀 虫剂 有机磷杀 虫剂 代表农药 DDT、六 六六、林 丹 乐果、敌 百虫、杀 松 食品中残 留 粮食原料、 水果、蔬 菜 水稻、小 麦 毒性 慢性毒理作用是侵害肝 脏和神经系统,具有致 癌性 神经毒,抑制胆碱酯酶, 引起乙酰胆碱中毒 粮食及其制品中消 除方法 去皮; 加热:可除去部分 通过加工、淘洗、 烹饪等过程可以降 低
场所、工具、器材、包装物未经净化处理 或混储混运造成微生物、仓库害虫、有害 杂质、有毒有害物质交叉污染。
原粮、成品粮购稍储运环节
防治仓库病虫害施用熏蒸杀虫剂、防霉剂、 灭鼠剂等在小麦粉、稻米中残留; 烟道气烘干过程中,造成粮粒苯并萞污染; 受潮、发热、霉变, 造成结块、生霉、生芽 、黄变、腐变等, 特别是黄曲霉毒素; 当库温为18-21º C,相对湿度在65%以上时, 螨类、蝇类、蟑螂等昆虫易于繁殖。蛀蚀粮 食并促使粮食发热霉变,并传播疾病。 高度陈化粮、因脂质水解, 氧化酸败, 使脂肪 酸值和过氧化值增高, 气味、滋味和食感劣 变等。
案例:百胜生鲜蔬果的生产管理和安全控 制
GAP(良好农业规范):农场管理 QAP(质量保证体系):工厂管理 CSL(冠军标准手册):餐厅管理
谷类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抽穗至成熟期, 发生赤霉病、麦角病、腥黑穗 病、麦类散黑穗病、线虫病、稻恶苗病等病 害,所产生真菌毒素污染小麦、稻米。
收割前后, 暴风雨或阴雨连绵, 致使植株倒伏, 果实带泥、霉变、腐败、生芽、黄变等。
麦类、玉米等谷物被镰刀菌菌种侵染引起的赤霉 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谷物赤霉病的流行除造成 严重减产外,谷物中存留镰刀菌的有毒代谢产物 赤霉病麦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 麦类赤霉病每年都会发生,我国麦类赤霉病每3-4 年有一次大流行,每流行一次,就发生一次人畜 食物中毒,一般多发生于麦收以后吃了受病害的 新麦,也有因误食库存的赤霉病麦或霉玉米引起 中毒的。
政府对反式脂肪酸的关注 自2006年1月1日起美国FDA要求标示反式脂 肪酸的含量,以协助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希 望消费者能利用这些标示信息改善膳食与健康, 进而降低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风险。 2003年底丹麦政府将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 含量继续降至2%。同时丹麦政府还提请欧盟 各国也实施此法规。
油脂储运环节
从 农 田 到 餐 桌 ” 影 响 食 品 安 全 的 因 素
细 菌 性 危 害
真 菌 性 危 害
病 毒 性 危 害
寄 生 虫 危 害
生 物 毒 素
天 然 毒 素 及 过 敏 源
农 药 残 留
药 物 残 留
激 素 残 留
重 金 属 超 标
添 加 剂 使 用
包 装 材 料 容 器 设 备
其 他 化 学 性 危 害
成人0.05; 儿童0.025 0.015
用耐酸搪瓷和釉下彩陶瓷器,加工机 械用不锈钢材料 严格控制含砷工业废水灌溉以及大剂 量使用含砷农药;避免二次污染 — —
铬 氟
— —
氟骨症
氟斑牙
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平均农田土壤有 40%左右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土壤 严重超标。 同是经济发达区的长三角也有类似程度的 污染,仅污染种类有所不同,珠三角土壤 汞超标最严重,而长三角土壤是镉、铬污 染较为普遍。
•3、环境中的持久性污染物
农药类物质 DDT 及其代谢产物,甲氧氯,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氯丹 等 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塑料制品添加剂(如双酚 A ,邻苯二甲酸酯) 等 工业化学物质 多氯联苯类、二恶英类、多环芳烃类物质等 重金属 植物来源和人工合成的雌激素 其他物质 三丁基锡、壬基酚、辛基酚、酚红、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一、粮谷类原料种植中的安全风险 (一)环境
1、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
对人体危害 汞 甲基汞侵犯神经 允许限量 mg/kgbw•w 0.005 0.007 污染的控制 超过标准不多可稀释处理;超过较多 可用烘谷、精碾淘洗等方法 调节土壤pH,减少农作物吸收
镉 干扰必需元素的正常代谢, “痛痛病” 铅 砷 有蓄积作用,表现为神经 毒 胃肠炎症状;量大时出现 中枢神经麻痹、意识丧失 而死亡 可使红细胞携氧机能发生 障碍,发生内窒息 发生氟斑牙和氟骨症
作物吸收积累重金属复合污染物特性:小麦和大 豆籽粒吸收积累重金属较多,水稻吸收积累较多 的器官是根系,而玉米则在茎叶中吸收积累较多。
镉含量 水稻 玉米
小于1mg/kg 0.007 0.044
10mg/kg 0.160 2.100
2、环境中的有害化合物 (1)酚类污染物 焦化厂、城市煤气厂、炼油厂和石油化工 厂,产生大量的含酚废水,灌溉水和土壤 里酚会在粮食作物中蓄积,使粮食籽粒中 带有酚臭味。 (2)氰化物 氰及其化合物来自电镀、焦化、煤气等 排放的工业废水,污水中的氰化物可被作 物吸收。
氨基甲酸 酯类杀虫 剂
西维因、 异所威、 残杀威
水稻、小 麦、玉米
神经毒作用与有机磷相 似
--
类型
代表农药
食品中残 留 谷物
毒性
粮食及其制品 中消除方法
有机汞
赛力散、磷酸 乙基汞
侵犯神经系统和肝脏, 一般的冲洗、 引起头痛、失眠、记 蒸煮都不以去 除 忆力差、口腔、手指、 口等处震颤 肝、肾为其靶器官, 可致癌 不容易去除
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带来的食品安全的新问题
转基因技术 案例:转基因水稻
辐照技术 案例:方便面调料“辐照门”
包装材料或容器的污染
塑料容器中增塑剂迁移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PB)和邻苯二甲酸 二辛酯(DOP) 增塑剂可导致动物存活率降低、体重减轻、 肝肾功能下降、血中红细胞减少,具有致 突变性和致癌性。
切实做好成品粮管理, 使质量安全控制延伸到用户。 包装物要符合包装标准。包装袋上标签要符合《食 品标签通用标准》。 如使用转基因原粮, 或原粮种籽经辐射处理的, 要明 确告知。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 要清楚标明添加剂品种和添加 量。 成品仓仓储要求保持通风、干燥, 防鼠防虫, 仓内不 得堆放任何成品粮以外异物。 严防积压,仓储工作要推陈出新, 以免产品超过保质 期。
油脂包装或密封不严, 贮藏期间易产生大量 过氧化物,导致油脂变质, 造成油脂营养价值 下降, 风味劣化 油脂氧化产物会引起诸如肠、心、肝、肾 等内脏组织病变, 使人体内多种酶失活, 加 速人体衰老, 会引起一系列老年症状发生, 还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癌症等多种疾病 有密切关系。
人为污染
事故污染 不法商人掺杂使假:如在原料中掺入砂石 等;小麦粉滥用增白剂或掺入石膏粉;陈 米用矿物油上光;食用油中添加非食用香 精、色素, 冒充芝麻油、花生油;工业用油 如“ 桐油”等添加入食用油中制成劣质油 销售。
2005年5月1日,越南胡志明市,4岁的Nguyen Xuan Minh。
(二)化肥 化肥包括植物所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N、P、K。 1 硝酸盐累积问题。
硝酸酶系
硝酸盐
亚硝态氮
作物根系
氨基酸类
土壤
2 化肥中的其他污染物问题
三、农药、兽药和植物激素 目前全国农药使用量大约为25万吨左右, 真正利用率仅10-20%,其余进入环境。 我国每年施用农药制剂达50-60万吨,其中 约80%的农药直接进入环境。30年来累计 使用六六六约40多万吨,比同期国际上多3 倍以上;DTT约40多万吨,占国际用量的 20%。
探索优化供应链组织模式
完全一体化(公司返租、合伙制)优于 “公司+农户”,优于蔬菜生产基地,优于 散户生产。 农产品供应链的纵向协作越紧密(一体化 程度越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就越高。 紧密的纵向协作内部包括多重治理机制: 重复博弈与信誉机制、直接干预、激励机 制、可追踪系统、集体惩罚和其他的一些 非正式制度等。
强化质检的把关、监督、指导作用, 建立有序 有效运行的体系。
借鉴国际食品安全的先进理念与法规,必 须实行H A CCP 体系。 加工厂必须有自身的检验机构, 检验仪器要 通过计量认证,定期校准。 检验员按法定检验标准方法检测。 卫检应将检验报告送受理申证的技术监Βιβλιοθήκη 机构备案, 以加强对污染源监控。
腐败变质 污染 制作不当
染环 境 污 环保局
入农 业 投 商务部 工商局
疫 情
农田
农产品生产
林业局 生物性危 害
农业部
制 假 掺 假 泛 用 滥 用 违 规 使 用 质检局 食药局 不 洁 污 食品加工 染 卫生部 工商局 化学性危 害
卫生部
流通
商务部
物理性危 害
餐桌
工商局 核 污 染 等
新 技 术 新 食 品 资 源
2、严格控制贮运环节
包装要用粮食专用袋, 车、船体及搬运器材 要清洁干净, 无毒、无异味等。 有条件, 专车、专船装运, 不符合运输安全 卫生要求, 决不装运。
用粮前重点监测所施药剂成分残留量是否低于卫 生标准规定限值。 仓库内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有异味物品混 放。 加强原粮清理除杂, 灌包前重点做好“ 磁选” , 有 条件者“ 色选” , 有效清除粮流中磁性金属物, 或/ 及异色粮粒、异色杂质。 加工精度前提下, 努力提高纯净度。 湿法工艺用水要符合食用水标准, 最好用净化软水 ,值中性水。 设备及管道中残留物定期清理。 食品添加剂使用要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