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外商独资企业税收问题常见的有哪些

合集下载

外国企业在华取得收入的纳税问题

外国企业在华取得收入的纳税问题

外国企业在华取得收入的纳税问题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下,外国企业在华开展业务并取得收入的情况日益普遍。

然而,随之而来的纳税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外国企业在华纳税的基本原则。

根据我国的税收法规,外国企业在华取得的收入,通常需要按照中国的税法规定缴纳相应的税款。

这是基于税收的属地原则,即只要在我国境内取得的收入,无论企业的国籍如何,都应当承担纳税义务。

外国企业在华取得的收入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息红利所得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收入,其纳税的计算方法和税率也有所不同。

以销售货物所得为例,如果外国企业在华设有机构、场所,那么其销售货物的所得应当并入该机构、场所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企业所得税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如果外国企业在华未设有机构、场所,或者虽设有机构、场所但取得的销售货物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那么对于这笔收入,通常由支付方代扣代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提供劳务所得的纳税处理也有类似的规定。

如果外国企业在华提供劳务持续时间超过一定期限(如 6 个月),则被视为在华设有机构、场所,其劳务所得应按照企业所得税的规定纳税。

反之,如果劳务持续时间较短且未构成机构、场所,则支付方可能需要代扣代缴相关税款。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也是外国企业在华常见的收入类型之一。

比如外国企业将其专利、商标等特许权授予中国企业使用而取得的收入,通常由支付方按照规定代扣代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在股息红利所得方面,如果外国企业从中国境内的居民企业取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一般来说是免征企业所得税的。

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该外国企业直接拥有支付股息红利的中国居民企业的股权比例达到规定标准等。

除了企业所得税,外国企业在华取得收入还可能涉及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税种。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等行为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外商投资企业典型税收风险及其防范

外商投资企业典型税收风险及其防范

外商投资企业典型税收风险及其防范
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权责发生原则:外商投资企业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必须按照权责发生原则进行计算。

如果企业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存在误解或篡改,就会产生税收风险。

因此,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税收政策和法规。

2. 不配合税务机关检查:外商投资企业必须配合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检查,如不实报税务信息、拒绝税务机关检查等行为都会导致税收风险。

因此,企业必须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并协助税务机关查看企业的财务数据。

3. 虚假欺骗行为:外商投资企业虚假欺骗行为包括编造虚假的收入、流水账等行为。

如果企业被发现有虚假欺骗行为,就会面临罚款、拒绝批准外汇汇款等风险。

因此企业必须真实、准确地记录财务数据。

4. 违规行为:外商投资企业必须遵守当地政府和税务部门的所有规定,不得从事违规行为,如向非法支付渠道支付费用等。

如果企业损害了税务部门或当地政府的利益,就会面临重罚和被迫关闭企业的风险。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外商投资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税收政策和法规,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配合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检查;严禁虚假欺骗行为和违规行为;在合理的范围内合法地减税。

此外,企业还应谨慎选择税务顾问,避免受到税务顾问的误导或欺诈。

当前涉外企业税收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涉外企业税收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涉外企业税收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当前涉外企业在税收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税收规避手段多样化和税收政策不确定性。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税收监管力度和完善税收政策法规。

加强涉外企业税收合规意识,建立健全的涉外企业税收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可以有效解决涉外企业在税收方面遇到的问题,促进税收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加强税收监管力度有助于防范涉外企业的税收违法行为,完善税收政策法规可以提高税收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为涉外企业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

建立健全的涉外企业税收管理体系可以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税收行为,提高税收合规水平,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针对当前涉外企业税收问题,加强税收监管和完善税收政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涉外企业、税收问题、差异性、规避手段、政策不确定性、监管力度、完善法规、合规意识、管理体系。

1. 引言1.1 涉外企业税收问题的重要性涉外企业税收问题的重要性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量。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涉外企业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税收合规与缴纳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的健康运转。

涉外企业税收问题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国家税收政策的影响上。

由于涉外企业跨国界经营,其税收问题涉及多个国家间的税收政策和法规,因此对于各国间的税收协调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对涉外企业税收问题的合理处理,可以促进各国间税收政策的协调与合作,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国际税收秩序。

涉外企业税收问题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其对企业自身的影响上。

税收合规与缴纳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盈利水平,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力。

只有加强涉外企业对税收问题的重视,才能够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健经营。

加强涉外企业税收管理和合规意识,对企业、国家和国际税收秩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国内外企业税收差异性国内外企业税收差异性是当前涉外企业在税收上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增值税的外商投资税收政策与优惠政策介绍

增值税的外商投资税收政策与优惠政策介绍

增值税的外商投资税收政策与优惠政策介绍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吸引外商投资的过程中,税收政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针对外商投资者,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本文将介绍增值税的外商投资税收政策,包括减免税、退税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内容。

一、增值税减免税政策1. 普通征税人减免税政策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普通征税人,可以享受增值税的减免政策。

具体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注册资本、行业类型、技术含量等。

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企业可以申请减免增值税,降低其负担。

2. 小规模纳税人减免税政策小规模纳税人是指企业年销售额不超过一定额度的企业。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增值税减免政策是非常有利的。

减免政策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税费支出,提高利润。

二、增值税退税政策1. 出口退税政策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产品,可以享受出口退税政策。

出口退税是指针对出口产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退还给企业。

这个政策可以鼓励企业增加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

2. 进口税收抵扣政策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原材料、设备等可以享受进口税收抵扣政策。

企业可以将进口环节中支付的增值税进行抵扣,降低企业的成本。

这个政策可以帮助外商投资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能力。

三、增值税优惠政策1. 优惠税率政策对于一些特定行业或特定区域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优惠税率政策。

这个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税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 转型期优惠政策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转型期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这个政策可以在企业转型期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四、总结外商投资者在中国市场投资,可以享受到一系列增值税的税收政策与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鼓励外商投资、促进国际贸易,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外商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合理利用这些政策,降低税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税收政策与优惠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税收政策与优惠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税收政策与优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中国政府一直实施着一系列税收政策与优惠措施。

本文将介绍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税收政策与优惠,并探讨其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一、企业所得税优惠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企业所得税享受一些优惠政策。

首先,对于外资企业的先期亏损,公司可以在后续年度利润中抵扣。

此外,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

这些税收优惠措施,降低了外资企业的税负,鼓励了技术创新和公司发展。

二、增值税优惠中国政府也对外资企业实施了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根据法规规定,外资企业在购买原材料和设备时,可以申请退税或免税。

这一政策有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三、个人所得税优惠除了企业所得税优惠以外,中国政府还对外籍员工实施了一些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外籍员工在中国工作的所得税税率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年限进行递减,并且个人所得税可以在中国和其它国家之间进行抵免。

这些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有助于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来到中国工作,促进了国际人才交流。

四、跨境投资税收待遇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

为鼓励跨境投资,中国政府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议。

根据这些协议,外资企业可以享受到避免双重征税或减少重复课税的优惠。

这一政策大大降低了外资企业在海外盈利所需缴纳的税负,增加了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

五、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为了促进外资企业的发展,中国设立了一些自由贸易试验区。

在这些试验区内,外资企业可以享受更加开放、便利的贸易政策。

比如,外资企业可以实现更加自由的资本项目可兑换,更加灵活的跨境人民币资金管理等。

这些政策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中国的贸易环境,提升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中国的税收政策与优惠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企业所得税优惠、增值税优惠、个人所得税优惠以及跨境投资税收待遇等政策,降低了外资企业的负担,促进了外资企业的发展。

外商投资企业避税问题的思考

外商投资企业避税问题的思考
。中国 目前外商投资企业 的名义税负是 1%, 5 实 际税负是 1%。而 内资企业 目前的名义税负是3 %, 1 3 实际税 负为2 %左右 。无论是名义税率还是实际税 2 率, 内资企业 的税负都高出外资企业~倍 。 () 2 我国的税收管理能力较差 , 税源难 以有效监 控。 税收的法制环境不健全 。 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实 行不 同的所得税法 ,出现了国内企业在投资之前 , 先 绕道去国外寻找可代表 自己利益的投资主体 , 然后将 自己的资金汇往国外 , 再以外商名义在国内进行投资 的 “ 假外资”,以此来获得外商拥有的 “ 国民待 超 遇” 。对偷税、 逃税 、 避税行为打击不严 。 () 3 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 , 争相为外商投资企 业提供优 惠的税收政策。由于引资心切 , 一些地方政 府往往只关注引进外资金额的多少 , 而忽视了对其资 金质量 、 经营及纳税状况的后续监督管理。 () 4 对反避税工作思想认识上不足 , 有的人认为 我国对外开放 的目的就是鼓励外商来华投资 , 如果采 取严格的防范避税措施 , 会挫伤外商 的投资积极性。 正是利用这种心理 , 一些被调查企业在被抓到证据之 前纷纷提出, 如果不停止调查 , 就要到其他地区投资。 考虑到外资流失可能会影响政绩 , 一些地方政府只得 作出让步, 对税务部门的调查行为进行限制。 2 外商投 资企 业避税的主要方法 . 我 国外 商投 资企 业避税 和 反避 税研 究 已取得 () 1 避税的基本原理 : 由于各 国税制不一样 , 可 的成 果 以通过纳税主体的规避、 转移和设定来逃避税收管辖 据笔者 了解 , 我国 自18年就有了避税与反避税 权 ,如 自然人通过住所 的迁移达到逃避税收管辖权 ; 98 法人通过选择或改变税 收居所的方式逃避税 收管辖 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 , 0 4 至2 0年共2 4 3 篇此类文章 , 其 通过新设基地公司和导管公司利用国际税收的双 中核心期刊13 。以 “ 0篇 反避税” 作为关键词 , 查到相 权 ; 关文献 自18年至20 年共22 , 中核心期刊 16 98 04 6篇 其 0 边协定逃避税收管辖权 。 也可以通过征税对象 的隐匿 和转移来逃避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 篇。 “ 以 避税与反避税” 作词条在全文查到共2 5 篇 , 35 ( )外商投资企业逃避我 国税收的手法多种多 2 其中核心期刊 19 篇。 07 这些数据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 大致可归纳为两类 : 一类是采用 国际上通 行的避 我 国学术界对避税 与反避税问题 的研究 已取得 了大 样 , 税做法 , 即采用转让定价或通过在避税港 ( 主要是香 量的成果 。归纳起来有如下方面的内容 : 港) 的关联公司转移利润。主要表现为高进低 出、 高 1外商投资企业避税 问题严重的原因 . () 1 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多 , 特别是生产性 进平 出、 平进低 出、 低进低出、 高进设备 、 为抬高劳 人 外商投资企业的 “ 两免三减” 优惠政策 , 易被外商 务报酬和特许权使用费 、 容 贷款利率等、 通过避税地虚 劳务 贷款发放等 , 利润转 将 加以利用 , 通过亏损来达到推迟获利年度等等。对外 构中转销售 、 和权力提供 、 资企业实行 “ 国民待遇”, 超 实质上是对 国内企业的 到避税港基地公司账上。 二类是利用我 国现行税法某

境外企业、合资合作企业、独资企业应注意的有关法律问题.doc

境外企业、合资合作企业、独资企业应注意的有关法律问题.doc

境外企业、合资合作企业、独资企业应注意的有关法律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一些外商、港商、台商纷纷来我市投资,对我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做为外商来我市投资,最重要的是投资环境和法律环境,人民法院有义务、有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的司法环境。

2000年至2002年上半年,我庭共审结各类涉外案件106件,通过审判依法保护了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审判实践中,我们感到做为当事人在发生纠纷后,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了双方之间的纠纷,并不是企业的初衷,而是矛盾发生到必须通过法律程序才能解决。

那么,如何避免打官司,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使企业的经营发展得以顺利进行,重要的不是通过诉讼,而是通过学会自我保护,做到知法、懂法、用法,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作为外商来我市投资的主要形式是通过签订投资合同,成立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因此,围绕着签定投资合同,主要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成立合资、合作企业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选择合作对象要认真审查其资产状况。

这是合资、合作的前提。

有些外商在选择合作对象时,往往通过中间人的介绍、搭桥,对该企业的信誉、资产状况的可信度,缺乏必要的了解,特别是合作方所承诺的优惠条件也缺乏必要的考证,盲目选择了合作伙伴,造成双方合资、合作后发生纠纷,使企业不能正常运转。

如有的中方企业以固定资产厂房、设备作为投资,但其厂房、设备已向银行抵押贷款,中方企业没有说明真相,外方缺乏必要的考查,以致银行起诉中方企业,因抵押在先,法院只能判决以厂房、设备折抵偿还借款。

还有的企业在合资前,债务负担严重,他们与外商合资、合作成立新的合资、合作公司,原企业仍然具有法人资格,由于原有企业的有效资产全部转移到新的合资、合作企业中,留下的债务由原企业承担,当债权人要求原企业偿还债务时,原企业已无偿还能力,这种情况下,法院亦可执行合资、合作中中方企业的财产或股份,事实上,该企业是一种规避法律,规避责任的行为。

浅谈我国外商投资税收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外商投资税收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外商投资税收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关键词]外商直接;敏感性;[论文摘要]随着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尤其是加入WTO,我国现在对外资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所依赖的国内国际已发生重大变化,现行的税收政策暴露出很多问题,完善我国现行的外商投资税收政策已是当务之急。

我国应正确对待税收优惠的作用地位,并全面考虑影响优惠政策的因素,采用更为有效的税收优惠工具,有的放矢地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近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的潮流,而国际资本流动成为这一趋势的集中体现。

因此,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强化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运用税收工具,实行各种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顺应这一趋势,我国对外商来华投资给予了诸多的税收优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现在对外资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所依赖的国内国际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这种粗放型和超国民待遇的税收优惠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尤其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以及对外商准入限制的放宽,外商进一步加大对我国的投资力度,这种负面影响更加严重。

一我国涉外税收优惠制度存在的问题(一)采用全面优惠原则,优惠措施繁多纵观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走过的是一条“以优惠促开放”的道路。

我国的对外开放每走出一步,都相应制定了一整套的涉外税收优惠制度。

一方面是国家税务总局明文颁布的一系列涉外税收优惠制度;另一方面是各省、市自行出台的许多税收优惠措施。

凡是涉外企业,不分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具体特点,几乎都给予了税收优惠。

优惠方式包括扩大免税期限及免税基础、降低税率、弥补亏损优惠和各种再投资优惠等。

优惠税种包括所得税、流转税和行为税等。

税收优惠主要采取直接减免税的方式,而较少采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及外资补贴等各种间接税收优惠手段。

这易使企业借外商投资之名,行偷税之实;同时,诱发短期行为,刺激大量低效资本的进入。

另外,这种直接优惠方式表面上看优惠幅度很大,实质上是政策性的资源浪费。

企业税款外流的现状和建议

企业税款外流的现状和建议

企业税款外流的现状和建议企业税款外流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将应纳税款转移到其他地区或国家,以减少纳税金额或避免纳税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税收的公平性,还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

下面将就企业税款外流的现状和建议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1. 跨国公司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跨国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转移定价等方式,将利润转移到税收优惠的地区,以降低纳税负担。

2. 利用税收天堂进行避税:一些企业将资金转移到税收天堂,通过设立离岸公司、避免纳税义务,从而实现减少税款的目的。

3. 虚假报税和偷漏税款:部分企业通过虚假报税、偷漏税款等手段,以避免或减少纳税义务,导致税款外流。

二、原因分析1. 税收制度不完善:税收制度存在漏洞和不足,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制度漏洞实现税款外流。

2. 税收优惠政策不合理:一些地方或国家为了吸引投资,过分放宽了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企业利用这些政策实施税款外流。

3. 缺乏税收合规意识:一些企业缺乏对税收合规的重视,忽视了纳税义务,从而导致税款外流。

三、应对措施1. 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加强税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堵塞税收漏洞,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2. 加强税收征管和监管:加大对企业税收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强税务机关的执法检查,严惩偷漏税行为。

3. 提高税收合规意识:加强对企业的税收合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的税收合规意识和纳税自觉性。

4. 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加强国际税收合作,打击跨国企业的税款外流行为,减少税收竞争对全球税收秩序的破坏。

5. 审慎审查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审慎审查税收优惠政策,避免过分放宽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企业滥用和实施税款外流。

四、建议1. 加大税收宣传力度:加强对企业税收政策和合规要求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的税收合规意识。

2. 建立税收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税收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预防企业的税款外流行为。

3. 推动国际税收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税收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企业税款外流问题。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税务优惠政策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税务优惠政策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税务优惠政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也越来越多。

为吸引更多的外资并促进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税务优惠政策,以降低外资企业的税负,增加其竞争力。

本文将对外资企业在中国所享受的税务优惠政策进行分析和介绍。

一、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在中国,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税率的优惠,二是税收减免。

关于税率的优惠,对于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所处地区、行业和产品的不同享受不同的税率优惠。

例如,在中国的经济特区和部分中西部地区,外资企业可以享受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甚至可以享受税收免征政策。

对于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还可以享受更低的税率或税收减免政策。

此外,对于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中国政府还给予税收减免政策。

例如,对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科研等方面的支出,外资企业可以申请相关税收减免政策。

此外,对于符合条件的房地产投资项目和环境保护项目,外资企业也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二、增值税优惠政策除了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外资企业在中国还可以享受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中国政府对于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可以根据其投资行业和所处地区的不同,给予增值税的减免或退税政策。

例如,对于鼓励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项目,外资企业可以享受增值税的减免政策。

对于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的出口产品,还可以申请增值税退税。

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除了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员工也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根据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对于一些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可以根据其工薪收入给予一定的免税额度和优惠税率。

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了更多的高端人才来到中国从事相关工作,促进了中国的人才引进和经济发展。

四、其他税务优惠政策除了上述所提到的税务优惠政策,中国还有其他一些税收减免政策,旨在鼓励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和经营活动。

例如,对于投资环境较差的地区,中国政府可以给予外资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

当前涉外企业税收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涉外企业税收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涉外企业税收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期,保税区地税分局以“责成企业自查、结合税务机关重点抽查”的方式组织实施了对区域涉外企业的税收专项检查。

共计补缴各类地方税款、滞纳金等382.25万元,其中补缴外籍个人所得税38.48万元、中方人员个人所得税34.23万元、营业税58.02万元、房产税80.92万元、印花税160.75万元、教育费附加0.91万元、加收滞纳金8.94万元。

从专项检查情况来看,暴露出当前涉外企业在税收上存在的不少问题以及税务机关在对涉外企业征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一、当前涉外企业在税收上存在的问题通过本次专项检查,暴露出当前涉外企业在税收上存在的问题不少,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在设备进口过程中,对随同设备价款一并支付的或支付给境外企业的设备价款总额中包含的如安装、咨询、培训、指导服务等营业税应税劳务未按规定代扣代缴营业税。

这一问题不但发生在处于生产经营筹建期内的企业中,连开业多年的有些企业也存在这类问题,如某精工机械公司补缴营业税40.29万元、某海天机械公司补缴营业税8.28万元、某日丰公司补缴营业税2.01万元等。

这一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如果境内涉外企业与境外企业因设备购销等原因尚未结算清价款,或者境外企业是母公司、投资方等性质的单位,涉外企业还可以将向税务局补缴的税款从境外企业扣回来;而一旦上述各种条件消失,一方面涉外企业将承担应扣未扣的法律责任,支付额外的《征管法》所明确的罚金支出,同时税务机关将很难收缴这部分营业税款,税款最终可能流失。

作文/zuowen/2、大企业忽视小税种。

本次专项检查总计补缴印花税160.75万元,超过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而占补缴税种的首位,并占到补缴总额的42%,未按规定申报缴纳印花税或自行贴花的现象相当突出。

3、大部分涉外企业对外籍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不了解,有些稍微知道点政策的企业则普遍反映境外公司从境外支付给外籍人员的收入有无、具体多少等情况,他们不清楚也无法扣缴,造成这块税收的大量流失。

最新整理外商独资企业的优缺点是什么

最新整理外商独资企业的优缺点是什么

外商独资企业的优缺点是什么外商独资企业我们都有听说过,但是办理外商独资企业有哪些优缺点?如何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小编把整理好的外商独资企业的知识给大家,欢迎阅读!外资企业概述外商独资企业,简称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

外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可以是外国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外资企业依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因此不同于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外资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在组织形式上,外资企业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实体,具备法人条件的外资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其组织形式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投资者对企业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

不组成法人组织的外资企业,可以采取合伙和个人独资的形式,这里的合伙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的法人或自然人共同出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其法律依据类推适用《民法通则》关于个人合伙和企业联营的规定。

个人独资企业则是指由一个外国投资者依法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的企业,外国投资者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

外资企业的优势独立自由地开展母公司的全球战略,不需要考虑中方投资者的因素。

有能力正式开展业务,而无须像代表处一样有诸多限制。

以人民币作为收入向客户开人民币发票。

人民币利润转化成美元向境外母公司汇付。

直接在中国雇佣员工。

保护知识产权,专有技术。

不需要与其他方分享利润。

操作上、管理上、在未来的发展上都更有更高效率。

劣势 1、文化的不兼容。

这是外资企业管理者遇到的比较头疼的问题。

中国员工的管理无法运用西方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但形成完善的中式管理体系又需要很长的时间。

两者的兼容是件复杂的事情。

2、我国企业的飞速发展,给外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而且这种威胁已经逐步不局限在中国或者亚洲市场,这种威胁已经是全球性的竞争威胁。

外资企业的特征(1)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是由外国投资者投资。

(2)外资企业是外国投资者依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国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税收优惠有哪些

外商独资企业税收优惠有哪些

外商独资企业税收优惠有哪些很多的外商会进⾏内地的投资,那么对于外商的投资⼜是如何规定的,以及对于外商的投资企业是否有所⼀定的优惠,那么接下来就由店铺⼩编对于这⽅⾯税收相关信息进⾏具体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家进⾏相关的了解。

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现⾏外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地区投资优惠、⽣产性投资优惠、再投资退税的优惠,以及预提税⽅⾯的优惠。

(⼀)区域性的税收优惠1、经济特区的税收优惠:设在经济特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经济特区设⽴机构、场所从事⽣产、经营的外国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沿海开放城市(地区)的税收优惠:设在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市区的⽣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24%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税收优惠:设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4、⾼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税收优惠:设在⾼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被认定为⾼新技术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1、⽣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

对⽣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免三减半”。

但属于⽯油、天然⽓、稀有⾦属、贵重⾦属邓资源开采项⽬的,有国务院另⾏规定。

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经营期不满10年的,除因⾃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重⼤损失的外,应当补缴已免征、减半征收的企业所得税款。

2、从事农业、林业、牧业⽣产投资的优惠。

从事农业、林业、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和设在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依照前两条规定享受免税、减税待遇期满后,经企业申请,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批准,在以后的10年内可以继续按应纳税额减征15—30%的企业所得税。

(三)产品出⼝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1、产品出⼝企业:外商投资举办的产品出⼝企业,在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出⼝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可按税法规定的税率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待遇。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计征所得税若干成本、费用列支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计征所得税若干成本、费用列支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计征所得税若干成本、费用列支问题的通知【法规类别】外商投资企业财务会计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废)【发文字号】[86]财税外字第331号【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目录(第六批)的通知》(发布日期:1997年9月8日实施日期:1997年9月8日)废止【发布部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日期】1986.12.31【实施日期】1986.12.3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计征所得税若干成本、费用列支问题的通知(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86]财税外字第331号)为了解决各地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立经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征收所得税工作存在的问题,现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施行细则的规定,就有关成本、费用列支问题补充解释规定如下: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的分类问题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第十三条,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第十八条对企业固定资产作了原则分类,并分别规定了最短折旧年限。

为便于计算折旧,现对各类固定资产的划分补充规定如下:(一)房屋、建筑物是指企业拥有的,供生产、经营使用和为职工生活、福利服务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不包括合营企业中方用职工住房补助基金建造、购置的中方职工住房)。

房屋包括厂房、车间、客房、商场(店)、办公用房、住宅、食堂及其它房屋设施等。

建筑物包括各类仓库、各种塔、池、槽、井、架、棚、场、路(不包括临时性简易设施如:临时工棚、自行车棚等)、桥、平台、码头、船坞、涵洞、加油站以及独立于房屋和机器设备之外的各种管道、烟囱、围墙等。

房屋、建筑物附属设施是指房屋、建筑物内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

如房屋、建筑物内通讯、通气、通水、通油管道、输电线路以及电梯、卫生设备等。

(二)火车、轮船、机器设备和其它生产设备火车包括各种机车、客车、货车等以及各类不单独计算价值的车上设施。

跨国公司面临的税收问题

跨国公司面临的税收问题

跨国公司面临的税收问题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增加,他们所面临的税收问题也日益突出。

税收问题涉及多个国家的立法、税收体系的不同以及国际税收规则的复杂性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面临的税收问题和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第一,跨国公司普遍存在避税行为。

为了降低税负,一些跨国公司通过合理利用国际税收规则,将利润转移到低税收率的国家或地区,以避免高税收负担。

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导致其税收收入减少。

为此,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税收监管和合作,打击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

然而,由于国际税收规则的复杂性和实施的各种困难,避税问题依然存在。

第二,税收规则的不一致导致了跨国公司跨国税收困境。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税收立法和税收体系,这导致了不同国家的税收规则存在差异。

在跨国经营过程中,跨国公司往往需要面对不同国家的税收规则,这给他们带来了复杂性和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一直在推动国际税收规则的协调和合作,寻求共识并减少税收规则的不一致性。

第三,税收竞争加剧了跨国公司税收问题。

为了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许多国家采取了降低税率和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

这种税收竞争导致了跨国公司对于税收优惠的追逐,甚至出现一些低税率的离岸金融中心。

这使得跨国公司更有可能通过移动利润和资源来获得税收优惠,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税收收入。

针对以上问题,国际社会开始加强合作,推动国际税收规则的改革。

一些国际组织和政府试图通过制定一致的税收准则来解决避税问题,并加强税收监管。

同时,加强信息交流和合作,共同打击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

此外,一些国家也提出了增加税收透明度和公正性的方案,以减少税收竞争对国家税收的冲击。

然而,税收问题的解决并不容易。

在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中,各国之间的利益分歧和权力争夺依然存在,这使得达成一致的税收准则变得困难。

所得税与外资企业利润分配的税收处理

所得税与外资企业利润分配的税收处理

所得税与外资企业利润分配的税收处理所得税是一种由个人或企业支付的税种,其金额基于所得额和税率的计算。

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利润分配与税收处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所得税与外资企业利润分配的税收处理问题,并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

在外资企业中,利润分配是指将企业的盈利按照一定的比例或分配规则分给各个股东的行为。

利润分配通常需要考虑税收因素,因为不同的利润分配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税务处理方式。

一种常见的利润分配方式是将一部分利润作为股东分红。

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将收到额外的收益,并且需要向税务机关申报并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

根据所得金额和税率的不同,税务处理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另一种常见的利润分配方式是将利润用于企业再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利润重新投入到生产或其他经营活动中,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对于这部分利润,往往需要依据相关税法规定,进行合法的税务处理。

在某些情况下,外资企业可能会面临税务优惠政策。

例如,某些国家或地区鼓励外资企业投资并创造就业机会,为其提供一定的税收减免或优惠。

外资企业可以根据当地的税收政策,享受这些优惠,并减少所得税的负担。

除了税收优惠政策外,外资企业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来降低所得税的负担。

税务筹划是指通过合法的手段调整企业结构或利润分配方式,以减少税务负担。

然而,税务筹划必须符合当地的法规和规定,不能违反法律。

总结来说,所得税与外资企业利润分配的税收处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外资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应该根据当地税法规定和相关政策,选择合适的分配方式,并遵守税务申报和缴纳的程序。

如果有需要,外资企业还可以通过税务优惠政策和合理的税务筹划来降低所得税的负担。

以上是对所得税与外资企业利润分配的税收处理的论述。

通过合适的分配方式、税务优惠政策和税务筹划,外资企业可以合理处理利润分配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检查点与风险应对

最新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检查点与风险应对

(2)企业将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股息红利做免税收入,但 未同步调增投资收益;
(3)企业将被投资企业盈余积累转增资本做免税收入,但未同步调增投 资收益;
(4) 企业将被投资企业将股权(票)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转为股本的, 作为免税收入,投资方企业同时增加该项长期投资的计税基础;
3.股息、红利免税收入的证据链管理
企业成长性 得分低
(1)由于市场环境、企业战略调整等导致财务部分的成长性得分 为0,这种局面意味着其他模块企业能够扣分最多只有9分; (2)成长性指标是由财务数据构成的硬性指标,因此,难以通过 完善文字资料等形式来获取高分。
5.创新能力评价要求
指标
完善要求
知识产权 (30分)
1.准备第三方的评价证明等支持材料; 2.Ⅰ类知识产权必不可少,同时辅以10个及以上Ⅱ类知识产权; 3.若仅有受让、受赠和并购取得知识产权最高得3分
✓ 主要产品(服务)是指高新技术产品(服务)中,拥有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 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且收入之和在企业同期高新技术产品(服务) 收入中是否超过50%;
3.科技人员要求 ✓ 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
例不低于10%; ✓ 企业科技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专门从事上
发改价格规【2019】2015号《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 残疾人就业的总体方案》,本方案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
财政部公告2019年第98号 《关于调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政策的公告》
变化1:实行分档征收 将残保金由单一标准征收调整为分档征收,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 1%(含)以上但低于本省 (区、市)规定比例的,三年内按应缴费额 50%征收; 1%以下的,三年内按应缴费额 90%征收。 变化2:暂免征收小微企业残保金 对在职职工总数 30 人 (含)以下的企业,暂免征收残保金。 【提示】小规模纳税人 、小型微利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三者不一致。

2024年外商企业所得税法规

2024年外商企业所得税法规

外商企业所得税法规1. 概述外商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经常驻留场所或者其他类似的场所,但是在中国从事业务或者其他形式的经济活动而应当缴纳所得税的企业。

外商企业在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应当按照相关的税法规定缴纳所得税。

外商企业的所得税法规与国内企业的所得税法规有所不同。

外商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和征收方式可能与国内企业不同,而且外商企业的税务处理也需要遵循特定的规定。

2. 征收依据外商企业的所得税征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引入企业所得税企业在引入境外资金或者向境外投资时,应当履行缴纳引入企业所得税的义务。

引入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10%,以所引入的居民企业股份额的形式计算。

2.2 所得税预提对于从事技术服务、知识产权转让等活动的外商企业,其应当按照规定向税务部门预缴所得税。

所得税预提的税率为20%,预提税额为企业所得额的20%。

2.3 所得税年度结算对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外商企业,其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所得税年度结算。

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所得企业所得额 x 所得税率–已预提的所得税额 = 应纳所得税额。

外商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5%,与国内企业的所得税率相同。

3. 税前扣除项目外商企业在计算所得额时,可以享受一定的税前扣除项目。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税前扣除项目:3.1 成本外商企业在计算所得额时,可以扣减其生产、经营所需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存货的盘存损失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严格区分原材料、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等不同的成本项目,不能将不同成本项目混为一谈。

3.2 费用外商企业在计算所得额时,还可以扣减其开支的各种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费用时必须遵循国家相关的会计准则,将不同的费用项目进行合理分摊。

3.3 捐赠外商企业在向慈善机构等社会组织捐赠资金和物品时,可以享受一定的税前扣除。

具体而言,捐赠金额应不超过企业所得额的20%,且必须经过税务部门审核认可。

上市专题研究59: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探析

上市专题研究59: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探析

上市专题研究59: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探析一、所得税两免三减半问题探析《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之规定: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是属于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贵重金属等资源开采项目的,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经营期不满十年的,应当补缴已免征、减征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虽然该文已经由于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的出台而废止,但是由于新所得税法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一视同仁的思路导致对外商投资企业没有任何的特殊规定,但是在以往的实践中所累积的很多问题并不能随着新所得税法的出台而得到一刀切的解决,因此,该文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参考的价值。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原有若干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后有关事项处理的通知》第三条之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2008年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性质或经营期发生变化,导致其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条件的,仍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补缴其此前(包括在优惠过渡期内)已经享受的定期减免税税款。

各主管税务机关在每年对这类企业进行汇算清缴时,应对其经营业务内容和经营期限等变化情况进行审核。

【经营期限好理解,也就是说如果不满十年外资退出的话是要将以前的税收补齐的;那么业务性质是个什么概念,比如有些政策是只针对鼓励性外商投资项目的,如果你的业务范围发生了变化成为限制性的了,是不是属于这种情况,期待达人解答。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分立、股权重组、资产转让等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的暂行规定》第五项第一款之规定:凡重组前企业的外国投资者持有的股权,在企业重组业务中没有退出,而是已并入或分入合并、分立后的企业或者保留在股权重组后的企业的,不论重组前的企业经营期长短,均不适用税法第八条关于补缴已免征、减征的税款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商独资企业税收问题常见的有哪些请问外商独资企业应缴税有哪些?外商独资企业要交哪些税?学习啦小编把整理好的外商独资企业税收问题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外商独资企业应缴税外商投资企业应根据税法在每一纳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进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年度申报。

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的规定不尽相同,在年度所得税申报表中,企业需要对税前利润就会计与税法规定的差异进行调整,得出与税法相一致的税前利润,并据此对年度企业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

下面就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年度申报中常见的税务调整事项及税务处理做一介绍:一、资产类科目各项准备金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可以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帐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各项准备金,当年计提的上述各项准备金均已计入企业当期的费用。

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除从事信贷、租赁(指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经过税务机关批准后可以提取坏账准备金外,企业不得在所得税前再预提其他项目的准备金。

因此,一般来说,企业应按计入当期费用的上述各项准备金数额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对于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计提坏账准备的企业,应审查当年计入费用的准备金数额是否超过税务机关批准的限额。

对于超过限额计提的坏账准备,应当相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折旧与摊销对于折旧与摊销,如果企业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则需要就此做纳税调整,将多列支的折旧或摊销费用加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年限、残值率以及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与年限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软件,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其折旧年限。

如果软件的折旧年限不少于5年,一般会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

根据国家鼓励软件产业的相关规定,软件的折旧年限最短可以为2年,但必须经税务机关事先批准。

二、负债类科目长期未付的应付款根据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应付未付款,凡债权人逾期2年要求偿还的,应计入当年收益计算缴纳所得税。

这里对需要确认为收益的应付未付款设定了两个条件:第一,该应付未付款应已逾期2年;第二,债权人未要求偿还。

因此,对于逾期2年的应付未付款,如果债权人仍然追讨,则不必做纳税调整。

应付境外的利息、租金及特许权使用费根据税法规定,对于支付给境外的上述费用,付款人有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的义务。

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都是在实际支付上述款项时,才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申报缴纳相关预提所得税,然而,税法要求企业在计提上述费用时,即产生代扣代缴义务。

因此,如果当期计提了此类费用,而未在当期支付,企业也需要在当期申报缴纳相关预提所得税。

以上有关预提所得税的讨论虽然不涉及企业本身的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但实际操作中很容易被忽略,在此提出来以引起关注。

应付福利费根据新的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自20**起不再计提14%的职工福利费。

当年所发生的职工福利类费用应先冲减应付福利费科目余额,应付福利费不足冲减的,直接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这样一来,企业当年发生的职工福利费用中一部分冲减了应付福利费科目余额而没有计入当期损益。

那么从税务角度出发,这部分冲减应付福利费科目余额的费用是否可以作为纳税调整项目调减当年应纳税所得税额呢?由于现行税法没有就新会计制度出台新的税务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为其雇员提存医疗保险等三项基金以外的职工集体福利类费用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1999]709号)应该仍然适用。

根据该文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福利类支出,可按实际发生数在当年度税前扣除。

但当年度税前扣除的此类费用,不得超过企业年职工税前列支工资总额的14%,其超过部分也不得在以后年度扣除。

据此,企业当年实际生发的福利费用,只要不超过企业全年职工税前列支工资总额的14%,即使会计处理上冲减应付福利费科目余额而没有计入本年损益,税务上也应当可以税前扣除。

三、权益类科目资本公积在做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应当关注企业当年新增资本公积的性质。

对于下列原因形成的资本公积,应做纳税调整:1、债权人放弃债权导致的应付款项冲销债权人放弃债权的会计处理是借计应付款,贷记资本公积,不会影响损益。

但从税务角度出发,应确认为收益,相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企业接受捐赠会计处理为增加资本公积,税务处理则应当确认为收益,相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四、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按照税法相关规定,销售折让、折扣,是指企业由于产品质量、品种、规格等不符合要求或为扩大销售,鼓励客户多购商品和及时结算贷款等原因而对购买者在价格上给予的优惠。

销售折让(含折扣)可以冲减销售收入。

在税务处理的具体掌握上,凡发票上列明折让、折扣的,即优惠给予购买方的,可冲减销售收入,单独支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不得冲减销售收入。

因此,如果会计处理将上述未在发票上列明折让、折扣而单独支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折扣或折让冲减了收入,则应做纳税调整,相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投资收益外商投资企业从其境内投资的企业取得的利润(股息),可不计入本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但与该投资有关的可行性研究费用、投资贷款利息支出、投资管理费用等投资决策实施中的各项费用和投资期满不能收回的投资损失等,不得冲减本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据此,如果外商投资企业已将其境内投资取得的利润从本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中调减,企业也应当就投资费用单独记账,在申报年度企业所得税时,相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不可仅剔除从境内投资的企业取得的利润,而不就投资费用做相应税务调整。

五、成本与费用财产损失外商投资企业发生的财产损失,会计上作成本或费用列支。

但凡未经税务机关批准的,企业一律不得自行在所得税前扣除。

上述财产损失包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盘亏、毁损、报废净损失、坏账损失,以及遭受自然灾害、民事诉讼等意外事故造成的非常损失。

预提费用根据《实施细则》等十一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按权责发生制原则。

因此,税法与会计对预提费用的处理原则上应当是一致的。

然而,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根据自身的判断在年末计提多项费用,其中许多属于准备金的性质。

由此,实际进行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时,应对年末预提费用对应的应付项目余额进行分析,对其中属于准备金性质的部分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区别正常预提费用与准备金性质的预提费用时,可以参考如下几项标准:1、负债是否已经产生(如卖方的货物是否已交付,服务是否已提供等);2、对于该项负债,是否可以确定其金额(如是否已签订合同;是否已收到发票或付款通知);3、期后是否已如约支付。

如果对上述三个条件的判定均为是,则可判断为正常预提费用。

否则,相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例如,企业年末应付末付的房屋或场地租金、应付未付员工资薪金等,都属于正常的预提费用。

反之,某些企业在年末估计可能会发生商品索赔而暂估一定金额的计提费用,则属于计提准备金,不可在税前扣除。

社会保障性质费用及职工教育经费和工会经费上述费用指外商投资企业按社保规定为职工计提的社会保险类费用,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等。

对于上述费用能否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国家税务总局于国税函[1999]709号文做了以下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按照国务院及各地政府规定,为其雇员提存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退休保险基金等三项基金外,可根据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标准,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

除此之外,企业不得在税前预提其他职工福利类费用。

企业实际发生的不属于上述五项预提基金或经费开支范围内的其他职工福利类支出,可按实际发生数在当年度税前扣除。

但当年度税前扣除的此类费用,不得超过企业全年职工税前列支工资总额的14%,其超过部分也不得在以后年度扣除。

对于上述规定,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要点:1、提存三项基金及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必须是按国务院及各地政府规定的标准,超过标准提存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外商投资企业未设立工会,则不可计提工会经费。

2、以上五项费用预提后,即可税前扣除,而不需要实际支付。

对此,有些部门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会要求企业将当年计提而实际未支付的部分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具体操作中,企业最好事先于税务机关沟通,就具体处理达成一致。

3、对于上述五项基金或费用以外的福利类支出,其未超过企业全年职工税前列支工资总额的14%限额的部分可以税前扣除,超过部分不可税前扣除。

4、由于社会保险规定各地互不相同,不同地区医疗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退休保险基金的缴纳标准也不尽相同,某些地区还会要求企业为职工缴纳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

相应的,不同地区的税务机关对上述三项基金包含范围的理解也不同。

例如,北京市国家税务局曾发文确认外商投资企业提存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与三项基金处理方法一致。

境外保险费企业直接为其在中国境内的工作的雇员支付或负担的各类境外商业人身(人寿)保险费和境外社会保险费,不得在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但上述境外保险费作为支付给雇员的工资、薪金的,可以在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必须依法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交际应酬费根据《实施细则》规定,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交际应酬费,应当有确实的记录或者单据,分别在下列限度内准予作为费用列支:1、全年销货净额在1500万元以下的,不得超过销货净额的5;全年销货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销货净额的3。

2、全年业务收入总额 500万元以下的,不得超过业务收入总额的10;全年业务收入总额超过500万元的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业务收入总额的5。

上述规定较明确,然而,实际操作中,如果外商投资企业既有销售收入也有营业收入,应如何处理呢?如果企业能在会计上准确分别核算上述收入,可以分别计算交际应酬扣除限额,然后按两种限额和与实际发生的交际应酬费比较,超出部分做纳税调整。

如果企业不能在会计上分别核算上述收入,应以主要收入为准计算交际应酬费扣除限额。

不得税前扣除的费用与会计处理不同,《实施细则》规定,下列各项不得作为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1、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2、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3、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4、用于中国境内公益、救济性质以外的捐赠;5、支付给总机构的特许权使用费;6、与生产、经营业务无关的其他支出。

所谓用于中国境内公益、救济性质的捐赠,是指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包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减灾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老年基金会、老区促进会以及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公益组织等)或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不包括直接向受益人的捐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