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的嗅和味 口感浅析

合集下载

水中嗅味及其去除方法探讨

水中嗅味及其去除方法探讨
多年的研究资料表明,水中嗅味主要来源于藻类和其它水生动植物的代谢产物或分解产物,以及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通常对水中的嗅味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较为困难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关于嗅和味的测定,采取以适当词语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其强度的方法。
见表1。
表1嗅和味的强度等级
等级
强度
说明
水中嗅味及其去除方法探讨
水质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仅专家、学者关注、研究这一问题,普通百姓对水质的关心程度也日益提高。从近年来热销于大江南北的纯净水、太空水、矿泉水的势头,可见人们对水质的重视已非同寻常了。
人们对水质的最直接的评价,首先来自水的颜色、嗅味、浑浊程度。一杯清澈、甘爽、晶莹剔透的水自然为人们所乐见,反之,浑浊、有嗅味、颜色异常的水则为们所厌恶。
0

无任何臭味
1
微弱
一般饮用者甚难察觉,但嗅、味敏感者可以发觉
2

一般饮用者刚能察觉
3
明显
已能明显察觉
4

已有很显著的臭味
5
很强
有强烈的恶臭或பைடு நூலகம்味
注:有时可用活性炭处理过的水作为无臭对照水。
在美国和法国通过一组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饮用待测水,采用日常用语描述和评价。依据长时间的积累的资料,他们提出了一个嗅味分析轮型图(Drinking Water Taste and Ordor Wheel),在这个图上把人的感官性状描述与水中存在的化合物联系起来。
根据大量的研究资料,引起嗅味的最突出的原因,可以归纳为藻类和致嗅有机物两类。针对这两种典型的污染物所引起的嗅味,国内外已积累了一定的去除方法。现分别探讨如下。
本文将分析嗅味的成因,并探讨去除嗅味的方法。

饮用水嗅味的识别表征方法与控制技术

饮用水嗅味的识别表征方法与控制技术

饮用水嗅味的识别表征方法与控制技术
饮用水嗅味的识别表征方法与控制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它旨在提高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饮用水嗅味的识别表征方法与控制技术的相关内容:
1. 嗅味识别方法:嗅味识别方法是一种通过人的感官系统来检测和识别饮用水中的气味和味道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经过训练和经验积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

2. 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检测饮用水中的化学成分来评估水质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色谱分析、质谱分析、光谱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出水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以及微生物和污染物等。

3. 生物检测方法:生物检测方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或细胞等生物体来检测饮用水中的有害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检测方法包括细菌学检测、免疫学检测、酶活性检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出水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以及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4. 控制技术:饮用水嗅味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包括过滤、吸附、沉淀等;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消毒等;生物处理方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膜反应器等。

这些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异味、色度、有机物、氨氮等有害物质,提高饮用水质量。

总的来说,饮用水嗅味的识别表征方法与控制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和技术创新。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改进饮用水处理技术,提高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然而,近年来,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广泛关注。

嗅味问题不仅影响了饮用水的口感,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对饮用水中嗅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影响,并重点介绍近年来在嗅味控制和处理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

文章首先对嗅味物质的种类、来源及产生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分析了嗅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特性。

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饮用水中嗅味控制和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等。

文章还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的主要来源饮用水中嗅味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水的口感,更可能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在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大类。

自然来源方面,我国地域广阔,水质条件复杂,一些地区的水体中天然存在某些嗅味物质。

例如,地下水中的硫化氢、甲烷等气体,以及湖泊、河流中的藻类代谢产物等,都可能为饮用水带来不愉快的气味。

气候变化、季节转换等自然因素也可能导致水体中嗅味物质浓度的变化。

人为来源则是导致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的另一重要原因。

在城市和工业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以及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都可能导致水体污染,进而产生嗅味问题。

供水系统中的管材老化、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等,也可能为饮用水带来不良气味。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来源的嗅味物质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影响。

例如,一些嗅味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而另一些则可能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降低饮用水的接受度。

因此,针对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的研究和治理,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及其研究进展李勇,张晓健,陈超(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 100084)摘要:综述了我国饮用水中的嗅味问题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我国面临的饮用水中嗅味问题的现状、水中嗅味来源及饮用水中嗅味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致嗅物质组成特性、典型致嗅物质的去除技术及工艺.旨在阐明除了土嗅素(geosmin)和2 甲基异莰醇(2 MIB)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外,硫醇硫醚类厌氧分解产物也是我国饮用水中重要的致嗅物质.硫醇硫醚类致嗅物质于2006年首次在东莞饮用水中发现,后被证明也是2007年太湖饮用水危机中的主要致嗅物质.Geosmin 和2 MIB 的吸附效果好于氧化,而硫醇硫醚类致嗅物质易于被氧化去除,不易被吸附去除.需要尽快开展我国饮用水中致嗅物质组成特性及典型致嗅物质去除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形成应对不同水源、不同季节、不同致嗅物质嗅味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关键词:饮用水;嗅味;硫醇;硫醚;微生物代谢产物;土嗅素;2 甲基异莰醇中图分类号:X52;TU991 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0 3301(2009)02 0583 06收稿日期:2008 02 23;修订日期:2008 04 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809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C26B03)作者简介:李勇(1979~),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饮用水深度处理,E mail:yongli05@Review on the Tastes and Odors Compounds in Drinking Water of ChinaLI Yong,ZHANG Xiao jian,C HE N Chao(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 ty,Beijin g 100084,China)Abstract :T astes and odors problems (T&Os)in China and studies on T&Os are reviewed,especially on aspect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China,sources of T&Os in water,T&Os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technology,odorant composing characters,removal technologies and p rocesses on typical odorant in drinki ng water.This review aims to elucidate that besides microbial metabolism product such as geosmin and 2 MIB,organic anaerobic decomposi tion p roduct such as thiol thioether were also main odoran t in drinking water of China.T hiol thi oether odorant which was found in drinking water of Dongguan in 2006for the first ti me,was proved to be the main odorant in Taihu Lake drinking water risk in 2007as well.Geosmin and 2 MIB were more easily removed by adsorption than oxidation,but thiol thioether was easily removed by oxidation not by adsorption.In order to cope with T&Os i n different water source,different season and different odorant,studies on odorant composing character,removal technology,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typical odoran t should be carried out as soon as possible in China.Key words :drinking water;taste and odor;thiol;thioether;microbial metabolism product;geosmin;2 MIB随着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水中的嗅味(tastes and odors)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新的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 2006)已经于2007年7月1日颁布并实施.新标准中非常规检验项目数量多、要求高,但通常水源中都不会超标,加上水厂的净化工艺,一般都能保证水质合格[1].而常规检验中,嗅味列入了出厂水、管网水的必测项目,水的合格率将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外自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对水体异味的研究,至今已成为当今世界水环境[2]研究热点之一,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相关研究工作也刚刚起步.本文就我国面临的饮用水中嗅味问题的现状,水中嗅味的危害、分类、来源和水中嗅味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致嗅物质组成特性、典型致嗅物质的去除技术及工艺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饮用水中的嗅味问题饮用水中的嗅味问题在国内外普遍存在,成为各供水者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早在1850年,美国就发现了水体异味.1944年,美国Niagara Falls 水厂由于酚污染产生嗅和味后,引起广大居民投诉.1997年在美国Phoenix 市发生的一次饮用水异味事件中,该市水务部门每星期都要接到几百个投诉电话[3].1969年5月,日本的琵琶湖发生严重饮用水异味事件,影响了日本京都、大阪、神户地区的居民供水.在我国,许多城镇都以湖泊、河流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与废水排入天然水体,饮用水异味的报道越来越多.表1列出了近年来文献报道的国内饮用水中的嗅味问题,从中可以看出我国面临的饮用水中嗅味问题非常严重,而且分布范围广,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特别是在2007年5月暴发的太湖水危机第30卷第2期2009年2月环 境 科 学ENVIRONME NTAL SCIENCEVol.30,No.2Feb.,2009表1 近年来文献报道的饮用水嗅味问题Table1 Tas tes and odors accidents reported i n drinking water of China 地区,水源时间报道的TON测定结果江苏,太湖1996200[4]辽宁,浑河1999100[5]湖北,东湖200270[6]安徽,巢湖2002100[4]山东,玉清湖水库200416[7]山东,15个城市水源2004均存在嗅味问题,其中2 M B在100~200 ng L,最高达到700 ng L[7]北京,密云水库2004(每年9~10月)24[8],2 MIB浓度在200ng L以上内蒙古乌素梅尔海,黄河2004黑臭[9]内蒙古包头,黄河200670[10]广东深圳,深圳水库2006>100[11]广东东莞,东江春季、夏季50上海,黄浦江长期(每年7~10月)以2 MIB为主,浓度在50~150ng L河南郑州,黄河春季鱼腥味江苏无锡,太湖2007 05200河北秦皇岛,北戴河2007 091000事件中,自来水中的严重异味影响了无锡市几十万人的正常饮水,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 饮用水中嗅味的危害一般情况下,水中的嗅味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但人及其它生物通过感知这些不良嗅味而避免饮用.饮用水中的异嗅和异味不仅影响水的可饮性,严重损害饮用水的质量,而且产生不良嗅味的某些化合物,还会直接损害人体健康.1998年9月22日,某地居民饮用了有异味的水后,先后发生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例38例.出现症状者,于饮用该村自来水后最早1h,最晚者3h[12].3 饮用水中嗅味的来源及分类3 1 水中嗅味分类水中的嗅味(flavor)包括嗅(气味,odors)、味(味道,tastes)和口感(mouth feel)3方面,以嗅的问题为主,是水中某些化学物质,即致嗅物质对人的舌、鼻及口等处感觉末梢神经刺激的一种综合感觉.在欧美国家,让一组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饮用待测水,并采用日常用语对水中的嗅味进行描述和评价.依据长时间积累的资料,他们提出了一个嗅味分析轮型图(drinking water taste and odor wheel),在这个图上把人的感官性状描述与水中存在的化合物联系起来(如图1)[13].3 2 饮用水中致嗅物质来源从饮用水的生产过程来看,致嗅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3个过程.首先是原水中本身含有致嗅物质.目前国内外关于水中嗅味的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该方面.二是原水经过水厂进行处理时,投加的药剂及其同原水物质反应所产生的物质带来的异嗅和异味(氯味、臭氧味等).国外对活性炭去除嗅味及消毒过程所产生的嗅味方面已有详细研究,而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三是处理后的水在经过配水系统输送到用户过程中,在管网系统中引入的杂质产生嗅和味.国外对该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始,而国内鲜见相关报道.根据其来源,原水中的致嗅物质可分为2大类:一类属于天然来源,大多数是从土壤、岩石中析出的矿物质,如铁、锰等;另一类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这类致嗅物质是水中致嗅物质最主要的来源.一方面人类直接向水体中排放致嗅化合物,如酚类化合物等,另一方面人类排入水中有机物的分解产物(如硫醇、硫化氢、胺类等)以及水中某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的释放,如土嗅素(geosmin)和2 甲基异莰醇(2 MIB)等,使水产生嗅味.4 水中嗅味问题研究人们对嗅味的研究,最早开始于食品工业,20世纪40年代开始引用于饮用水的研究.水中嗅味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化学分析、生物生理、湖沼、食品与数理统计等学科领域[14].其中饮用水中嗅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嗅味的定量分析技术、典型致嗅物质的去除技术及工艺方面.4 1 水中嗅味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水中嗅味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是解决水中嗅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通常情况下,水中嗅味组成非常复杂,并且水中致嗅物质的嗅阈值(odor threshold concentration,OTC)浓度极低,因而对水中致嗅物质的定量分析技术比较困难,成为水中嗅味问题研究的关键.水中嗅味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有很多,一般可以分为3种,感官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4 1 1 感官分析法感官分析法主要包括臭阈值法(threshold odor number,TON)、嗅味等级描述法(flavor rating assessment,FRA)和嗅味层次分析法(flavor profile analysis,FPA)[15]等.FPA法首先应用于美国[16],它由584环 境 科 学30卷图1 嗅味分类轮图Fi g.1 Tas tes and odors wheel经过严格训练的分析者对水样进行集体评定嗅味强度与特性.此法不需对水样进行稀释,可对嗅味的种类及强度进行较精确的描述,且具有一定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该法逐步被欧美等国的许多水厂采用,并已被列入美国水质分析标准方法中,但此法对分析者的要求很高,并且需要专门的培训,还没有在国内推广.感官分析法可以了解水中气味的物理特性,但由于人们对嗅的敏感度各不相同,在感知气味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疲劳现象,往往会导致数据客观性不足,重复性差,不同时间、地点的数据也难以比较,而且对于混合气味,由于不同气味间的协同和中和效应,感官分析法难以区别,对气味难以恰当描述,对引起气味的物质也无法判断[17].另外,使用FPA法检测水的味道时首先必需确保样品水的卫生安全饮用性,不适宜含有某些危险性化合物样品的检测.4 1 2 仪器分析法色质联检GC MS是分析痕量有机物的有效手段,可以很好地完成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定性定量.此法测定结果的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故在美、日各国普遍采用[18],而水中气味的分析关键在于气味的富集,气味物质的富集方法有密闭循环吹脱法(closed loop stripping analysis,CLSA[19])、开口循环吹脱法(open loop stripping analysis,OLSA)、吹扫捕集法(purge and trap,P&T)、液液萃取(liquid liquid extraction,LLE)、水蒸气蒸馏萃取(steam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 xtraction, SPE)、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 ME)等.其中,C LSA GC是目前世界上各国公认最精确的异味测定方法.但该方法对系统的压力控制和循环泵质量要求较高,国内采用OLAS、P&T和SPME等5852期李勇等: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及其研究进展方法替代[17],并在以土嗅素和2 MIB为主的异味物质检测方面取得一定效果.4 1 3 综合分析法FPA法适用于确定给水是否有异于无臭水和评价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接受程度,如果使用经验丰富的评定人员,将会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检测方法,但灵敏度差,不能精确定量.仪器分析法虽然灵敏度高,可以精确地反映水中嗅味物质的量,但是由于其设备比较昂贵,分析周期长,且每次只能对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物质进行分析,受富集方法及仪器精度的影响,对浓度很低或难萃取污染物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人们希望通过模型建立一种既快捷、又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定水中嗅味物质总体数量的方法. 2004年,Davies等[20]对加拿大各湖泊水进行嗅味定量分析,并考察原水各项水质指标,发现水中嗅味物质总量和水中总磷含量存在某种函数关系.因此,通过对具体某地水体的主要水质指标进行模型分析,建立水质指标同致嗅物质浓度的关系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快速、较准确评价水体嗅味的方法.现今常用的方法是先用FPA法对样品水进行分析检测,初步确定引起水中不良口感的物质,如有必要,再用化学或仪器分析法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及定量化分析.此外还有一种酶联免疫法(ELISA),是基于抗原 抗体反应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检测方法,因其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但由于嗅味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300,故不易得到高效的抗体,对2 MIB的检测灵敏度低.4 2 致嗅物质组成特性研究原水中致嗅物质的组成特性,是解决饮用水中异嗅问题的基础,国外对饮用水中致嗅物质的组成开展了大量研究.研究发现国外饮用水中的致嗅物质主要有土嗅素(geosmin)、2 甲基异莰醇(2 MIB)、2 甲氧基 3 异丙基吡嗪(IPMP)、2 甲氧基 3 异丁基吡嗪(IBMP)、2,3,6 三氯苯甲醚(TC A)等.土嗅素和2 MIB最为常见,是导致湖泊、水库等水体中产生土霉味(土腥味)和霉烂味的主要原因.它们主要是藻类和放线菌的代谢产物,嗅阈浓度很低,约为10 ng L,即使在水中的含量很小,也能产生嗅味问题.此外,也有文献报道芳香烃及氧化中间产物[21],2,3 丁二酮(2,3 butanedione)[22]造成了饮用水中的嗅味.我国水污染比发达国家严重,饮用水中致嗅物质的组成要复杂得多.除了土嗅素和2 MIB等微生物代谢产物类致嗅物质外,还有随径流进入江河湖库的污染物和厌氧分解产物中的致嗅物质,比如硫醇、硫醚类物质[23,24].在我国南方,河流密布雨水多,市内河渠成为污染物的排放地,受厌氧分解产物类致嗅物质污染的情况尤其普遍和严重.硫醇硫醚类物质正是2007年5月太湖水危机事件中的最主要的致嗅物质[25].因此,需要尽快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不同水源、不同季节、不同原因致嗅物质组成的研究.4 3 饮用水中致嗅物质的去除技术对于土嗅素和2 MIB等微生物代谢产物类致嗅物质的去除技术,国外已有一定研究基础,主要是采用吸附法去除,氧化法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对于其他类型的饮用水致嗅物质,已有研究较少,特别是对硫醇、硫醚类致嗅物质的去除技术鲜见报道,而这类致嗅物质也是我国饮用水中普遍存在的致嗅物质组成的一部分.清华大学2006年在东莞饮用水处理研究中发现了硫醇、硫醚类致嗅物质的存在,并率先展开了对硫醇硫醚类致嗅物质的去除技术研究[23,26],研究成果直接指导了无锡水事件的应急处理[25].4 3 1 氧化技术对于水中土嗅素和2 MIB的去除,在水厂通常所用的氧化剂投加量下,KMnO4、NaClO、H2O2等氧化剂的效果较差,例如在臭氧投加量为2mg L左右时,去除率也只在35%左右[27].因此,对于这类致嗅物质,较低浓度时采用氧化方法可能有效,但无法应对较高浓度的土嗅素和2 MIB类致嗅物质.对于硫醇硫醚类物质的去除,氧化法的去除效果很好[26].在水厂常用投加量条件下,初始浓度相近时,完全氧化乙硫醇所需要的接触时间,臭氧最短,其次为二氧化氯,水厂普遍使用的氯和KMnO4所需要的接触时间>1h.氧化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氧化剂和氧化条件,根据目标去除率确定氧化剂的投加量,缺乏对去除机制的探讨[28],不能直接应用到不同的水源、不同季节、不同原因、不同致嗅物质的去除[29].4 3 2 吸附技术大量的研究表明活性炭可以有效吸附土嗅素和2 MIB,土嗅素的吸附效果稍好于2 MIB[30].但是活性炭吸附容量有限,对于采用颗粒活性炭过滤需要对炭进行周期再生,增加炭床的费用也较高.当嗅味问题只是偶尔存在时可以使用粉状活性炭去除土嗅586环 境 科 学30卷素和2 MIB,但需要根据水源水中致嗅物质的种类和浓度、水源水中其他有机物的性质等确定粉末炭的投加量[31,32].当原水2 MIB为110ng L时,要使出水浓度低于嗅阈值,粉末炭的投加量需40mg L 以上.硫醇硫醚类致嗅物质的活性炭吸附效果较差.乙硫醇30min内的吸附去除率仅为30%左右,30 min以后浓度变化不大.吸附技术去除嗅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吸附剂的选择和用量方面,对去除机制的探讨还不够深入.4 3 3 其他技术除了常见氧化、吸附技术外,还有膜技术、生物降解技术和催化氧化技术对土嗅素和2 MIB的去除研究,未见这些技术对其它类致嗅物质去除的报道.膜技术:由于水中致嗅物质的分子量较小,单纯使用超滤膜或微滤膜无法有效去除水中的致嗅物质,必须与活性炭吸附联合使用,以去除水中嗅味.生物降解技术:土嗅素和2 MIB的生物降解速率相对较慢,因此,生物降解技术不适用于水厂净水工艺.Izaguirre等[33]的研究表明,2 MIB从290ng L降解到17ng L需要11d的时间,土嗅素需要的时间稍短些.Lim等[34]采用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处理韩国的Daechung湖水时发现,水力停留时间为30min,土嗅素进水为52ng L时,出水为30 4~25ng L,去除率为41 5%~51 9%,在藻类高发期仅采用生物处理难以去除水中的嗅味.Terauchi等[32]研究表明,当进水2 MIB浓度为110ng L时,经生物处理后出水为40ng L,去除率为63 6%.当进水浓度较高时,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出水嗅味物质难以达到要求.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通过氧化剂(O3、KMnO4、H2O2等)与某种催化剂( Al2O3[35]、TiO2光催化、UV)的相互作用,产生 OH氧化分解水中致嗅物质,取得很好的除嗅效果.但该技术需要很高的设备投资,仍然处于试验阶段.4 4 饮用水中致嗅物质的去除工艺同致嗅物质去除技术的研究一样,去除致嗅物质的饮用水工艺的研究多是集中在土嗅素和2 MIB 等微生物代谢产物类致嗅物质上,对其它类致嗅物质的研究鲜见报道.4 4 1 常规工艺常规给水处理工艺难以去除水中的嗅味,如武汉团山水厂现有工艺(预氯化 混凝 接触过滤工艺)对土嗅素的去除率只有23%,滤后水为72 8 ng L[6].Kim等[36]研究认为常规处理工艺对5种致嗅物质的去除率为25%~40%,其中对IPMP的去除率最高为41 3%,其次是土嗅素为33 3%.4 4 2 臭氧 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除嗅工艺的优势在于可以较长时间保持活性炭的能力,延长了活性炭的工作寿命.日本东京某水厂采用混凝沉淀 臭氧 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对含2 MIB的原水进行处理,常规处理后2 MIB为16~26ng L,经过O3 B AC技术处理后出水浓度为0~10ng L,去除率达60%~100%[37].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可高效地去除嗅味物质,同时也可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提高水厂出水的生物稳定性,因此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国内外对于臭氧活性炭工艺去除致嗅物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5 结论(1)饮用水嗅味问题是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此方面的研究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2)由于水污染较发达国家严重,我国饮用水中致嗅物质组成比较复杂,除了常见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土嗅素、2 MIB等物质外,还有一些外排的污染物和水体污染厌氧分解产物硫醇、硫醚等.(3)水厂实际运行的对饮用水中致嗅物质的去除技术主要是吸附技术和氧化技术,其中对土嗅素、2 MIB等微生物代谢产物类致嗅物质的去除,吸附法要优于氧化法;对硫醇、硫醚类致嗅物质的去除,宜采用氧化法.(4)国内外对去除致嗅物质的饮用水处理工艺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土嗅素和2 MIB的去除,并多限于特定水源、一定浓度致嗅物质的去除工艺参数的确定,不能直接应用到不同水源、不同致嗅物质浓度、不同工艺的情况,对于去除技术机制的研究还有待深入.(5)当前,应该尽快开展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饮用水中致嗅物质组成特性研究,开展针对典型致嗅物质提高饮用水处理技术及工艺除嗅效果及机制的研究,形成可应对不同水源、不同季节、不同致嗅物质种类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参考文献:[1] 王占生.预计的臭味争议与水质督察[J].给水排水,2007,33(3): 1.[2] Sagehas hi M,Shirais hi K,Fujita H,et al.Oz one decomposition of2 methylisoborneol(M IB)i n ads orpti on phase on hi gh silica zeolites5872期李勇等: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及其研究进展wi th preventing bromate formation[J].Water Research,2005,39(13):2926 2934.[3] Demps ter T A.Taste and odor problems in source waters and watertreatment faci li ties[D].US:Arizona State Universi ty,2006.[4] 李镜明,叶舟,蒋海涛.富营养化湖泊水除臭试验研究[J].给水排水,1996,22(3):5 7.[5] 徐振林.二氧化氯除浑河水、水库水的臭味实验[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9,19(5):80 81.[6] 蒋海涛,韩润平,高廷耀.LFSA GC技术测定水体臭气[J].江苏环境科技,2002,15(1):1 2.[7] 刘强.高锰酸钾 湿式粉末活性炭除臭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8] 刘洋,张声,张晓健.溶气气浮工艺处理密云水库水的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35(6):17 20.[9] 张亚彤,霍庭秀,王瑞萍,等.黄河内蒙古段 6.26 水污染事件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水利,2006,105(1):62 64.[10] 王春娥,曾慧,赵劲涛,等.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处理微污染黄河水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7):115 117.[11] 乔铁军,安娜,尤作亮,等.梅林水厂臭氧 生物活性炭工艺的运行效果[J].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3):10 14.[12] 魏良勤,孙桂学,姜伟李,等.一起自来水污染事件[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9,5(4):366.[13] Suffet I H,Khiari D,Bruchet A.The drinking water tas te and odorwheel for the millennium:Beyond geosmin and2 me thylis oborneol[J].Water Science and Tec hnology,1999,40(6):1 13.[14] 宋立荣,李林,陈伟,等.水体异味及其藻源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水生生物学报,2004,28(4):434 439.[15] Young J M,Trask B J.The sense of smell:genomics of vertebrateodorant receptors[J].Human Molecular Genetics,2002,11(10):1153 1160.[16] Morran J,Marchesan M.Taste and odour tes ti ng:how valuable istraini ng?[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49(9):69 74.[17] 周勤,孙伟.给水中的致味物质及其检测方法[J].工业水处理,2004,24(1):5 7.[18] Alfredo D,Francesc V M,Teres a G.Determi nati on of odorous mi xedchloro bro moanisoles in water by s olid phas 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chromatography mas s detection[J].J 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5,1064:97 106.[19] Zhang L,Hu R,Yang Z.Routine analysis of off flavor compounds inwater at s ub part per trillion level by l arge volume injection GC MSwi th programmable temperature vaporizi ng inlet[J].Water Research,2006,40(4):699 709.[20] Davies J M,Roxborough M,M az umder A.Origi ns and i mplications ofdrinki ng water odours in lakes and reservoirs of British Columbia,Canada[J].Water Res earch,2004,38(7):1900 1910.[21] Satc hwill T.Dri nki ng water tas te and odor:Compound identi ficationand treatment[D].Canada:Universi ty of Calgary,2001.[22] Diaz A,Ventura F,Galceran M T.Identification of2,3 butanedione(diacetyl)as the c ompound causing odor events at trace levels in theLlobregat Ri ver and Barcelona s treated water(Spain)[J].J ournal ofChromatography A,2004,1034(1 2):175 182.[23] 李勇,张晓健,陈超,等.臭氧活性炭工艺对东江原水中臭味的去除研究[R].浙江嘉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年会,2006.[24] Zhang X J,Li Y,Chen C,et al.Determination and Removal of a kindof R otten Odor i n Surface Water of Southern China[R].Perth,Austrualia:2nd IWA ASPIRE Conference and Exhibiti on,2007. [25] 张晓健,张悦,王欢,等.无锡自来水事件的城市供水应急除臭处理技术[J].给水排水,2007,33(9):7 12.[26] 李勇,张晓健,陈超,等.我国饮用水中致嗅物质组成及其去除技术研究[R].北京:第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2007. [27] Robert N,Ri tti mann B E,Soucie W J.Ozone biofil tration forremoving MIB and geos min[J].Journal of American Water Works As soci ation,2000,92(12):85 95.[28] Bruchet A,Duguet J P.Role of oxi dants and disinfectants on theremoval,masking and generation of tastes and odours[J].WaterScience and Technol ogy,2004,49(9):297 306.[29] Peter A,von Gunten U.Oxidation kinetics of selec ted tas te and odorcompounds during oz onati on of drinking water[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7,41(2):626 631.[30] As hitani K,His hida Y,Fuji wara K,et al.Behavior of musty odorouscompounds during the process of water treatment[A].In:2.IAWPRCInternational Symposi um on Off flavours i 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C].Japan:Kagoshi ma,1988.[31] Newcombe G,Morrison J,Hepple white C,e t al.Simultaneousadsorpti on of MIB and NOM onto activated carbon .Competitiveeffects[J].Carbon,2002,40(12):2147 2156.[32] Terauchi N,Ohtani T,Ya manaka K,e t al.Studies on a BiologicalFilter for Mus ty Odor Removal in Drinki ng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es[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 ogy,1995,31(11):229 235. [33] Izaguirre G,Wolfe R L,Means E G .Degradation of2 M ethylis oborneol by Aquatic Bacteri a[J].Applied andEnvironmental Microbi ol ogy,1988,54:2424 2431.[34] Lim K H,Shin H S.Operating characteris tics of aerated s ubmergedbiofil m reactors for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J].Water Science andTechnol ogy,1997,36(12):101 109.[35] 陈忠林,齐飞,徐冰冰,等. Al2O3催化臭氧氧化水中嗅味物质MIB效能研究[J].环境科学,2007,28(2):322 328.[36] Kim Y,Lee Y,Gee C S,et al.Treatment of taste and odor causi ngs ubs tances in drinking water[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7,35(8):29 36.[37] M ura moto S,Udagawa T,O kamura T.Effective removal of mus ty odorin the Kanamachi puri fication plant[J].Water Sci ence andTechnol ogy,1995,31(11):219 222.588环 境 科 学30卷。

饮用水中的各种物质如何影响口感-项目管理633

饮用水中的各种物质如何影响口感-项目管理633

饮用水中的各种物质如何影响口感-项目管理一、水的味道水的味道, 往往是人对水的最初感觉。

对同一个人来讲,不同的水质会带来不同的口感;但由于个体差异(嗅觉、味觉灵敏度不同)的原因, 同样的水也会给不同人带来不同的感觉。

特别是味觉,它与人所生长的地区、年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水温也是决定水是否好喝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水温在20℃左右时, 一般认为好喝, 水温太低会使人的感觉迟钝, 但在炎热的天气里, 很凉的水让人们也感觉好喝。

也就是说,随着气候条件及人体调节机能的变化, 人们对水味的感觉也会随之改变。

优质饮用水的含义是好喝且安全的水。

人类是离不开水的, 饮用水安全是人的生命健康的重要保证。

需要说明的是, 感官只是人对饮用水外观的直觉感受,并非内在质量,所以感官良好的水并不意味着一定安全;同时, 感官不佳的水也并非一定不安全(但感官不佳可能是水可能受到污染的一种信号, 提醒人们注意它的污染来源)。

因此,不能单纯以水的口感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二、水质与口感完全不含杂质的水并不好喝, 水的味道是由水及其它组分决定的。

水中其它组分有两个含义, 一是自然成分及其含量, 二是受到污染后所包含的物质及其含量。

(一)在水的自然成分,对水的味道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硬度: 洁净的水中,钙、钠、镁离子含量远比其它几种(钾、锌、锶等)高, 将钙、镁换算成碳酸钙浓度就是水的硬度。

硬度过高, 口感不好且有异味, 个别饮用者还会有胃肠反映; 硬度过低,水就没有甘甜味。

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总硬度小于450mg/L。

2、溶解性总固体: 指水中所含能溶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的总量,亦称蒸发残留物, 包括钙、镁、钠、钾等矿物质及氯离子、碳酸根、硅酸根、硫酸根和部分有机物等。

如MgCl2和CaCl2过多时,水表现为苦味。

3、碳酸根: 碳酸就是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

碳酸根存在, 使水具有清爽可口的味道。

如含量过高, 水味便产生刺激性, 产生汽水的感觉,从而使水失去应有的味道。

臭和味指标适用于包装饮用水卫生标准

臭和味指标适用于包装饮用水卫生标准

臭和味是饮用水中常见的指标之一,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质的好坏。

对于包装饮用水来说,臭和味指标的合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臭和味指标对包装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意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监测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和公众提供一些参考。

一、臭和味指标对包装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意义1.臭和味指标与水质卫生密切相关臭和味是包装饮用水中的重要指标,其存在与否直接影响到水质的卫生状况。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恶臭和异味常常意味着水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或已受到污染,合理的臭和味指标对于判断包装饮用水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2.臭和味指标对包装饮用水的品质要求包装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用水源之一,其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对于包装饮用水来说,合理的臭和味指标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质的品质,并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饮用水。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1.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根据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对于包装饮用水中的臭和味指标有明确的规定。

其中,对于臭和味的判定分别包括“无明显异味或若有异味,其味道不影响饮用水的风味”和“无异味或若有异味,其顺畅度不影响饮用水的风味”等内容,这些规定对于包装饮用水的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2.《食品安全法》我国《食品安全法》中也对包装饮用水的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了对臭和味指标的要求。

根据该法的相关规定,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应当保证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包括臭和味指标的合理范围,同时生产企业还应当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对臭和味指标的有效监测和控制。

三、臭和味指标的监测方法1.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臭和味指标监测方法,通过对水样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分析,进而判断水样中是否存在异味物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且对于不同类型的异味物质有着较好的检测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包装饮用水的监测中。

饮用水中的各种物质如何影响味道口感

饮用水中的各种物质如何影响味道口感

饮用水中的各种物质如何影响味道口感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而饮用水则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

然而,水并非只是简单的H2O分子,其中还含有许多其他的物质,这些物质会对水的味道口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这些物质是如何影响饮用水的味道口感的。

溶解氧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水流速度、压力等参数都有关系。

通常情况下,水中的溶解氧越高,味道会越清新、口感会越好。

而当溶解氧含量过低时,水的味道则会变得味道较平淡,且口感也会变得酸爽。

pH值pH值是指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可以反映饮用水的酸碱程度。

通常情况下,水的pH值在6.5-8.5之间时,口感最佳,如果pH值太高或者太低,水的味道都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当水的pH值过低时,会有酸味,而过高时则会出现碱味。

矿物质水中的矿物质包括钠、钙、镁、铁等,这些矿物质对水的味道口感有不同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水中的矿物质含量越高,口感就越饱满。

例如,在钙离子的作用下,水的味道会变得略带甜味,口感变得更加丰富。

氯和臭氧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许多地方在水处理过程中会加入氯和臭氧。

氯能够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防止水污染。

但是,氯也会对水的味道,口感产生影响,使水味道变得略带刺激味。

臭氧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异味,但如果臭氧含量过高,其也会影响水的本身的味道和口感。

自来水管中的杂质自来水经过管道输送后,往往会受到管道中的污染物的影响,因此水中可能会含有污染物和杂质。

例如,水中可能含有铁、锌、铝、铜等物质,这些杂质会对水的味道、口感产生影响。

通常情况下,杂质含量越少,水的味道和口感就越好。

综上所述,饮用水中包含着多种物质,这些物质会对水的味道、口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要想获得口感更好的饮用水,我们可以选择含氧量高、pH值适中、矿物质含量合适的水。

同时,在水的存储和饮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持水的卫生和纯净度,减少水中的污染物和杂质。

【五年级】纯净水的味道

【五年级】纯净水的味道

【五年级】纯净水的味道
纯净水是指自然界中经过特定的处理方式,使其达到符合相关标准的纯净水质的水。

和普通自来水相比,纯净水没有任何杂质和气息,是一种非常干净、清新的饮用水。

纯净水的味道非常轻柔,几乎没有明显的味道。

因为纯净水中没有任何杂质或化学物质,所以它的口感非常清爽,口感十分柔和,丝毫不会有任何的压迫感。

当你品尝纯净水的时候,你会发现水自身的自然甘甜味,让你的口腔感到非常舒适。

在品味纯净水的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气味。

纯净水中几乎没有气味,因为它不含任何的气体。

我们喝水时,对于气味的感知比较微弱,但是如果饮用水中有异味或杂质的话,一定会很明显地感到它的味道。

纯净水中没有异味的存在,正是因为它的水源纯净无比。

纯净水在喉部的感觉真的非常舒适,柔和的口感和清新的味道令人十分欢快。

在炎热的天气里,一口冰凉的纯净水顿时能降低身体的体温,令人感到十分舒适。

此外,纯净水中不含任何的污物和微生物,对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总之,纯净水的味道轻柔、清新、自然,口感柔和非常舒适,不含异味,安全可靠,对身体有不俗的保健作用。

我们平时应该多喝纯净水,注意饮水健康,保持身体的健康。

饮用水的嗅和味 口感浅析

饮用水的嗅和味  口感浅析

饮用水的嗅和味口感浅析嗅和味作为一项饮用者能够直接感觉到的重要感观指标,是广大消费者用来判断饮用水水质优劣的主要依据。

它包括气味、味道和口感三个方面,是致嗅物质对人的舌、鼻及口等处感觉末梢神经刺激的一种综合感觉,其间嗅为先。

饮用水中出现异味虽然不一定会对消费者造成直接的健康危害,但是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和对自来水水质的怀疑。

目前国内自来水公司采用的嗅阈值(TON)方法测定结果误差大,无法定性,可靠性差,在水质管理和工艺效果评价上很难发挥作用。

1饮用水中嗅和味的评价方法:通常对水中的嗅和味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较为困难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定法》(GB575085)关于嗅和味的测定,采取以适当词语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强度的方法。

检测人员经过培训虽短期内嗅觉对不同程度的嗅和味存在记忆,但不能长久保持。

通常居民认为口感好的水水质自然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一般多数人认为地下水比自来水水质好,依据则是水的口感。

以保定市为例,市区内地下百米以上的地下水已基本无法饮用,百米以下的地下水也有部分受到轻微污染。

所以说,口感不是判别水质的绝对条件。

2水中嗅和味的成因2.1水中嗅和味主要来源于水中藻类和其它水生动植物的代谢产物或分解产物,以及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在温带地区,嗅和味夏季和秋季最为严重,春季和冬季相对较轻。

2.2氯消毒也能对水的味道产生不利影响。

2.3工业来源的嗅和味与工业废物污染水源有关。

2.4水处理过程中的储存、混凝、过滤、消毒均会使饮水产生异臭和异味。

2.5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偏高也是水的味道产生原因。

钠、镁、钙的氯化物质量浓度分别达到465mg/L、47mg/L和350mg/L时,50%受试者感到有讨厌的味道。

当纯水中含铁0.05mg/L、含铜2.5mg/L、含锰3.5mg/L、含锌5mg/L时,均能使人察觉有味。

也有研究专家总结,影响饮用水口感的主要有十种因素:水的硬度(口感差、有异味、肠胃紊乱)、溶解性总固体(MgCl2和CaCl2多,水发苦)、碳酸根(水味产生刺激性)、氯离子(咸味)、硫酸根(涩味、轻微腹泻)、铁(色度高)、锰(不愉悦的味道)、余氯(漂白粉味)、高锰酸钾指数,与前面所述基本相同。

饮用水的臭味物质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饮用水的臭味物质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芳香族化合物
主要由污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 ,如苯、甲苯等。
无机臭物
01
02
03
硫化氢
主要由水中硫酸盐、硫化 物等还原性物质在缺氧条 件下还原产生。
氨气
主要由水中氨氮在厌氧条 件下转化产生。
氯味
主要由水中余氯残留产生 。
有机氮化合物
氨基酸
主要由蛋白质水解产生,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等。
胺类
主要由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如乙胺、丙胺等。
饮用水的臭味物质主要包括:有机硫化物、氨、氯仿、二氯 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溴仿、硫醇、吲哚类化合物等 。
饮用水的臭味物质的主要来源
有机硫化物主要来源于水体中的有机物腐败分解 ,水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在缺氧条件 下分解产生硫化氢等硫化物。
氯仿、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卤代烃 主要来源于水体中含有的氯化物和有机物反应产 生的。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紫外线净水器
可以分解臭味物质中的有机分子,使其变成无臭 物质或低臭物质,但对于某些顽固性臭味物质的 去除效果有限。
05
研究展望
当前研究的不足
对饮用水中臭味物质的种类和来源研究不足
目前已知的臭味物质有上百种,而大多数臭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尚不明确。
对臭味物质的转化和消减研究不足
饮用水中臭味物质的转化和消减机制缺乏深入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去除臭味物质的方法尚不明确。
氨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以及水 体中含有的氮化合物分解产生。
硫醇、吲哚类化合物等主要来源于水体中的微生 物代谢产物。
饮用水的臭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有机硫化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引起急性中毒, 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饮用水中嗅味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嗅味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情况下, 饮用水 中的异嗅昧并不会 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 , 然而水中的异嗅味 容易引起人体感官上的不适而难以饮用 , 同样水中过量的嗅味物质及某些不 良的嗅味化合物容易影响人体健康。因此 , 如何避免饮用水中嗅味问题及其
解 决水 中 嗅味 问题 已引起 国 内外 学术 届 的广 泛关 注 。
相同, 从 而 导致其 测 定结 果 缺乏 客 观性 , 误 差 较大 , 精 密 度不 高 , 重 现性 较差 。
3 . 2仪 器分析 法
仪 器分 析 法就 是利 用 气相 色谱 一 质 谱联 用仪 ( G C — M S ) 对水 体 中 的嗅 味 物
质 进行 定 性定 量 的分 析 。 目前 , 该方 法 为测 定水 中痕量 有 机物 最 为有 效 的 方 法 之一 , 它 可 以对水 中 挥发 性及 半挥 发 性有 机物 很 好地 进 行定 性 定量 。仪 器
施 工技术 与应 用
饮用水 中嗅 味问题及其研 究进展
摘要 : 嗅味问题是我国饮用水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阐述 了我国饮用水 中主要存在 的嗅味问题 , 并着重介绍 了国内
外在 此 方面 的研 究进 展 。从 饮 用水 水 源及 生产 输 配两 方 面阐述 了饮用 水 中嗅 味 问题产 生的 原 因。水 中嗅味检 测技 术 主要 包 括感 官 分析 法 、 仪 器分 析 法及 综 合分 析 法三 大类 , 本 文对 这 三 类方 法 的研 究进 展 进行 了综述 。 嗅味物 质 的去 除技 术 主要包 括 吸 附 去除 、 氧 化去 除及 其 他去 除技 术 , 对不 同 的致 嗅物 质 , 其 去 除 方 法各 不相 同。通 过 分析 比较 , 指 出 了各 检 测 技 术及 去 除技 术 的优 缺 点及 适用 范围, 并 为今 后 的研 究方 向提 出 了几 点建 议 。 关键 词 : 饮用水; 嗅味 ; 检 测技 术 ; 去除技 术

饮用水的臭味物质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

饮用水的臭味物质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

(3)嗅和味
饮用水中的臭和味可能来源于化学物质或微
生物的污染以及水处理过程或管网系统中某 些物质的释出。
(3)嗅和味
饮水出现臭和味的问题可能是水受到污染或
水处理不当的结果,特别是当水的臭和味出 现突然或明显改变时,可能是潜在有害物质 存在的信号,必须予以查明,并采取措施加 以纠正。饮用水应无令人不快或令人嫌恶的 臭和味,GB5749-2006规定饮用水不得有异臭 和异味,主要是指绝大多数人在饮用时不应 感到水有异臭和异味。
最后发现原来是当地一个化肥厂(日本氮肥公司)在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 烯时,采用成本低的汞催化剂工艺,把大量的含有有机汞(甲基汞)的废水排入 水俣湾,使鱼有毒、人和猫、狗吃了毒鱼生病而死。因为此病发生在水俣湾, 故叫水俣病。该病真相大白了,成为世界八大公害之一被曝光。而人和猫吃了 这种沉积了大量甲基汞有毒物质的鱼。就得了那种狂躁不安的怪病。到1974年, 患者已达780多人,死亡200多人。 1991年3月底已有2248人被确认为公害病患者,其中1004人死亡,制造氮肥 的公司(TISSO株式会社的前身)累计支付的补偿金额到93年底为908亿日元, 现在仍每年支付30多亿日元。直到现在仍能从一部分鱼类贝类的体内检测出高 于厚生省规定的"汞的暂行控制值"。(因底泥污染严重)
饮用水的臭味物质和对人体 健康的影响
提 纲
生活饮用水的基本要求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生活饮用水感官指标的意义
臭味物质的成因及检测、去除方法
一、生活饮用水的基本要求
一、生活饮用水的基本要求
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
用水。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基本要求,保护 用户饮用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2004)指出: 饮用水水质限值是指6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饮2升水, 并用此水洗漱、沐浴对人体健康影响70年终生安全。 我国现行的“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释义”指出:该水质标准值不但经口饮水是安全的, 而且用符合该标准的水洗澡、漱口等生活用水及通 过呼吸和皮肤接触而产生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也是安 全的。 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水为安全饮用水。

饮用水中臭和味问题分析及去除方法_黄璐

饮用水中臭和味问题分析及去除方法_黄璐

114 给水排水 Vol.38 No.2 2012科技信息综述饮用水中臭和味问题分析及去除方法黄 璐 李树平 周巍巍 侯玉栋(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 摘要 系统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饮用水臭味问题的相关研究。

首先,详细阐明了饮用水中臭和味的重要来源;其次,从感官、仪器、综合分析法等三个方面,简述了臭味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技术,指出了制定滤后水、出厂水、管网水及二次供水中致臭物质量化标准限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根据臭和味的来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 饮用水 臭和味 来源 检测 去除Review on the analysis and removal methods of taste and odorcompounds in drinking waterHuang Lu,Li Shuping,Zhou Weiwei,Hou Yudong(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Abstract:Studies on taste and odor problems(T&O)are reviewed.Firstly,this paper elucidates thesources of T&O in drinking water.Secondly,from the aspects of sensory,equipment and comprehensiveanalysis method,paper outlines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taste and odor andpoints out the necessary and emergency of setting up the odorants limit criteria for the filtered water,treated water,pipe water,and secondary supply water.Finally,according to the sources of taste andodor,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and measures are brought forward.Keywords:Drinking water;Taste and odor;Sources;Detect;Remove 饮用水的水质感官指标中臭和味是最容易被用户感知的,人们会因为水中不良臭和味而产生抵触。

浅析饮用水嗅味评价标准化问题

浅析饮用水嗅味评价标准化问题

摘 要: 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饮用水嗅味评价的标准化现状,指出了饮用水嗅味评价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嗅味标准物质数据库、嗅味评价标准、公众满意度测评方法等方面的缺失或不完善,并建议加强研究形成感官与量化指标相结合的饮用水嗅味评价标准,构建和完善饮用水嗅味评价标准体系。

关键词: 嗅味 饮用水 标准化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5698.2016.02.013Discussion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Drinking Water Taste and Odor EvaluationLU Ning1 YU Jian-wei2(1. Shanghai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2. Key Laboratory of Drinking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Abstract: The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tandardization of drinking water taste and odor evaluation. The main problems in standardization of drinking water taste and odor evaluation are due to the absence or incomplete of the odor and taste standard samples database, evaluation method standard, and the public satisfaction measurement method. It is necessary to research the drinking water taste and odor evaluation standard combined with sensory and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tandard system of drinking water taste and odor evaluation.Keywords: taste and odor, drinking water, standardization1 引 言供水安全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饮用水有无异味往往是消费者判定水质是否安全的最直观指标。

生活饮用水 臭和味的测定 嗅气和尝味法

生活饮用水 臭和味的测定 嗅气和尝味法

生活饮用水臭和味的测定嗅气和尝味法
方法确认报告:生活饮用水臭和味的测定嗅气和尝味法
1.方法原理
在采集水样后的6小时内,检测人员利用自己的嗅觉,在20℃和煮沸后稍冷的情况下闻其臭,用适当的词语描述臭特性,并按六个等级报告臭强度。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饮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臭的检验。

3.方法依据
本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5750.4-2006/3.1.
4.主要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5.测定步骤
5.1 原水样的臭和味:
取100mL水样,放入250mL锥形瓶中,振摇后从瓶口嗅
水的气味,用适当文字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其强度,如表1.同时,取少量水样放入口中(此水样应对人体无害),不要咽下,品尝水的味道,予以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其强度,如表1.
5.2 原水煮沸后的臭和味
将上述锥形瓶内水样加热至开始沸腾,立即取下锥形瓶,稍冷后按上法嗅气和尝味,用适当文字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其强度,如表1.
表1 臭和味的强度等级
等级强度
1 无
2 微弱
3 弱
4 明显
5 强
6 很强
6.技术指标
6.1 方法精密度
重复测定同一水样7次,试验结果符合国标《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5750.4-2006/3.1臭和味的测定要求,标准样品在给定范围之内,通过对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也反映出本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7.结论
本方法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测试,所得结果符合国标要求,因此确认该方法可行。

如何判断饮用水是否安全

如何判断饮用水是否安全

如何判断饮用水是否安全饮用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质问题也日益凸显。

如何判断饮用水是否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一、色泽饮用水的颜色是判断水质的最直观方法之一。

水质好的饮用水应该是透明无色的,没有明显的色泽。

如果饮用水的颜色混浊、灰黄或者带有其他颜色,那么这样的饮用水可能存在污染问题。

同时,如果水中有大量的泥沙,也会影响水的颜色,需注意。

二、气味有些污染物具有刺鼻的气味,如果您在接近水龙头时闻到异味,那么您应该小心了。

如果水味道像是一股腐败的气味,或者类似于硫磺的味道,那么可以大致判断出水质状况不好。

水质好的饮用水应该是无味或有一些淡淡的清香。

三、pH值饮用水的pH值大致应该在6.5~9.5之间,通常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去检测饮用水的pH值。

但如果水的酸碱值太高或太低,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如果您有相关仪器,可以自行检测水中的pH值,从而判断水质是否安全。

四、余氯余氯是指消毒后剩余的游离氯,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消毒剂。

普通民用自来水厂可以通过余氯对水进行消毒。

水质好的自来水应该保持在1.0mg/L的余氯量,此值若过低,说明消毒不彻底,易造成细菌、病毒残留;反之,若过高,说明对水质中的有机物、细菌等处理不完全,根据需要调整余氯的含量,以保证水的安全饮用。

五、水质检测如果您需要更加精准地判断水质是否安全,或者要检测水中某些特殊物质的含量,那么您可以选择进行水质检测。

水质检测需要专业的仪器和检测人员,一般需要到专业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

水质检测以检测水中各种物质的含量为依据,通过各种方法分析水质的安全性。

六、附加治水装置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研发出了各种附加治水装置。

这些装置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水中物质的污染和细菌的感染。

例如,市面上有不少家用净水器,可以对水进行过滤和净化,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色泽、异味、细菌等污染物,使水质变得更加安全。

浅谈水的味道

浅谈水的味道
涩 薯
1 铷





dPHLMs =nB5o) ㈣
cDl雕 LMS
P… S


CDlP LMS [2]D.L Duttweiler, “Proportionate normalized least-mean-squares 算法 为 传 统 凸组 adaptation in echo cancellers,” IEEE Trans.Speech,Audio Pro— 合 DIPNLMS 算 cessing,vo1.8,PP.508-5 1 8,Sept.2000. 法 ,ICDIPNLMS [3 .Benesty,S.L Gay,An improved PNLMS algorithm,in:Pro— 算法 则 是 采用 权 ceedings of the ICASSP-02,Orlando,USA,May 2002,PP.1 88 1一 向量 转 移 策 略 的 l884. 凸组合 DIPNLMS [4]刘立刚.稀疏冲激响应的 自适应 滤波算法及 其应 用研 究 .上海 : 算 法 。从 图 2可 复旦 大学,2008.
指标 ,是普通 消费者用来判断饮 用水水质好坏的直观印象。
关键 词 :饮 用水 ;臭和味 ;水质 ;口感
中 图分类 号 :0611.1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2096—4390(2018)28—0018—02
俗话说“一方水 土养 一方人”,每个城 市和地 区除 了有不 同的风 注 :饮用水 的臭 和味不像 香水 、榴莲 等发臭物体有浓郁气 味 ,因
土人隋外 堤水 也有不同的味道。内蒙古阿尔山的五里泉水清凉 此饮用水的臭和味等级判别比较困难。国内经常有臭和味标准判

如何识别及预防饮用水中的污染

如何识别及预防饮用水中的污染

如何识别及预防饮用水中的污染饮用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因此,识别和预防饮用水中的污染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识别和预防饮用水中的污染。

一. 识别饮用水中的污染1. 水的味道与气味水的味道和气味是判断水质优劣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若水味道奇异,并伴有异味或刺鼻的气味,那么很可能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此时应立即停止饮用,并进行相关检查。

2. 水的颜色水的颜色也是判断水质的一种方法。

如果水的颜色明显不正常,比如变成了黑色、黄色或其它的异色,那么很可能存在有害物质的污染。

此时也应暂停饮用,并尽快进行检查。

3. 水的沉淀物质当水中存在一些沉淀物质时,也必然是水质受污染的表现。

这些沉淀物质通常是一些微小的颗粒物和悬浮体,如果非常明显或者经过长时间后还存在,那么水质就有可能存在污染。

二. 预防饮用水中的污染1. 加强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意识是预防饮用水中污染的基本举措。

要想有效地预防饮用水污染,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入手,增强环保意识,逐步改变对环境的不良行为和态度。

2. 选择高质量的水源在选择饮用水时,应尽可能选择已经被证实为安全的水源。

如果从其它地方获得水,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并仔细查看水质检测结果。

总之,保持警觉,谨慎选择饮用水,这是预防饮用水中污染的有效方法。

3. 安装净水设备为了保证家庭饮用水的安全,可以安装净水设备,如水龙头过滤器或大型净水器等,这些设备可以初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能够保障家庭饮用水的安全。

总的来说,饮用水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识别和预防饮用水污染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加强环保意识、选择高质量的水源,安装净水设备等方法都是预防饮用水污染的重要措施,希望这些方法能让人们感到更加关注和重视自己的饮用水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用水的嗅和味口感浅析
嗅和味作为一项饮用者能够直接感觉到的重要感观指标,是广大消费者用来判断饮用水水质优劣的主要依据。

它包括气味、味道和口感三个方面,是致嗅物质对人的舌、鼻及口等处感觉末梢神经刺激的一种综合感觉,其间嗅为先。

饮用水中出现异味虽然不一定会对消费者造成直接的健康危害,但是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和对自来水水质的怀疑。

目前国内自来水公司采用的嗅阈值(TON)方法测定结果误差大,无法定性,可靠性差,在水质管理和工艺效果评价上很难发挥作用。

1饮用水中嗅和味的评价方法:
通常对水中的嗅和味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较为困难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定法》(GB575085)关于嗅和味的测定,采取以适当词语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强度的方法。

检测人员经过培训虽短期内嗅觉对不同程度的嗅和味存在记忆,但不能长久保持。

通常居民认为口感好的水水质自然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一般多数人认为地下水比自来水水质好,依据则是水的口感。

以保定市为例,市区内地下百米以上的地下水已基本无法饮用,百米以下的地下水也有部分受到轻微污染。

所以说,口感不是判别水质的绝对条件。

2水中嗅和味的成因
2.1水中嗅和味主要来源于水中藻类和其它水生动植物的代谢产物或分解产物,以及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在温带地区,嗅和味夏季和秋季最为严重,春季和冬季相对较轻。

2.2氯消毒也能对水的味道产生不利影响。

2.3工业来源的嗅和味与工业废物污染水源有关。

2.4水处理过程中的储存、混凝、过滤、消毒均会使饮水产生异臭和异味。

2.5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偏高也是水的味道产生原因。

钠、镁、钙的氯化物质量浓度分别达到465mg/L、47mg/L和350mg/L时,50%受试者感到有讨厌的味道。

当纯水中含铁0.05mg/L、含铜2.5mg/L、含锰
3.5mg/L、含锌5mg/L时,均能使人察觉有味。

也有研究专家总结,影响饮用水口感的主要有十种因素:水的硬度(口感差、有异味、肠胃紊乱)、溶解性总固体(MgCl2和CaCl2多,水发苦)、碳酸根(水味产生刺激性)、氯离子(咸味)、硫酸根(涩味、轻微腹泻)、铁(色度高)、锰(不愉悦的味道)、余氯(漂白粉味)、高锰酸钾指数,与前面所述基本相同。

3不同人对饮用水的嗅和味感官差异的原因
嗅和味是人类评价饮用水质量的最早依据之一,属于感官性状指标。

带有嗅和味的饮用水使饮用者对水质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

时间、季节、温度、个体、饥饿程度、年龄、健康状况、饮食习惯等变化都可能影响人的嗅觉。

人体嗅觉早晨比其它时间灵敏;饥饿时嗅觉比其他时间灵敏;青少年比中老年人嗅觉灵敏;冬季与夏季嗅觉灵敏度不同;不同的人群嗅觉灵敏度不同;人体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时嗅觉灵敏度差;不同地区水质不同,水的口感也是因人、因生活习惯不同而异的,比如在北方某些硬水区,外地人喝了这些水会感到异味,但是当地人却没有感觉。

水温是决定水口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水温在13℃左右和65℃左右时,一般认为水好喝,水温太低会使人的感觉迟钝,水温太高会灼伤食道。

但在炎热的天气里,很凉的水让人们也感觉好喝。

也就是说,随着气候条件及人体调节机能的变化,人们对水味的感觉也会随之改变。

4影响饮用水口感的其他因素
4.1“杂质”的影响
完全不含任何“杂质”的水的口感并不一定好。

我们感觉口感比较比较好的水,它是由水分子和其他物质共同决定的。

而这里说的“其他物质”主要包括天然组成成分及其含量和水被污染后含有的物质及其含量。

这两种成分都可以通过纯净水设备去除,但是也会影响口感。

有的饮用水中含有的矿物质的含量不均匀,不同的物质会对水产生不同的味道。

很多人认为自来水不如纯净水好喝,也许就
是这个原因。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群认为,纯净水饮用起来会感到水比较单薄,完全没有优质饮用水的那种甘甜和清爽而可口的感觉。

4.2“水分子簇”大小的影响
有些国内高端矿泉水企业出于宣传策略,炒作“水分子簇”大小的概念。

水的分子量虽仅为18(熔点应为-100℃、沸点应为-80℃),但其实际熔点和沸点表明是更大分子量化合物才具有的。

说明水是分子量为18的物质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这种水的“集群”称之为“水分子簇”,可用核磁共振测定。

林秀光在《“渺小的水”能救助你》一文中,用核磁共振测定认为可口的水和有益健康的水均为“水分子簇”小的水。

日本学者藤田紘一郎所著《水的健康学》一文中通过对污水、池塘水、自来水、纯净水、法国“矿翠”(Contrex)矿泉水等各种水样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核磁共振分析,水分子簇值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

日本国土狭小,水在地层中渗透的时间短,所以软水居多,世界公认比较可口。

他指出《“渺小的水”能救助你》一文中“可口的水和有益健康的水”原本水分子簇较大,在加工过程中都经过加热处理,所以水分子簇值变小。

结论是水分子簇并不是越小越好,水的口感和健康因素与分子簇大小无关。

现阶段还不能将分子簇作为水质分析的唯一指标。

4.3“硬度”的影响
水有“软硬”之分。

依照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硬度在120毫克/升以下为软水,以上为硬水。

硬度低的水感觉柔和、容易饮用;硬度高的水感觉厚重,比较难喝,因为水中含的矿物质浓度高。

地下水是指渗入地下的雪水和雨水在地层中过滤了污物、杂质,同时吸收了矿物质成分,然后开采到地面的水。

地层中含钙和镁的成分越多、水在地层中渗透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形成硬水。

部分专家认为水的硬度增加可以降低心血管以及癌症发病率,但在流行病学层面上目前还不能形成完整肯定的结论。

可以肯定的是,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内的硬度是无害健康的。

矿物质水多喝容易得结石,这是一个误区。

首先,胆结石,肾结石病不是矿泉水引起的,主要是代谢问题引起的,而不是饮用水中矿物质太多造成的。

5结束语
感官只是人对饮用水外观的直觉感受,并非内在质量,所以感官良好的水并不意味着一定安全;同时,感官不佳的水也并非一定不安全(但感官不佳可能是水受到污染的一种信号,提醒人们注意它的污染来源)。

因此,不能单纯以水的口感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参考文献:
[1]藤田紘一郎(日本).《水的健康学》.
[2]林秀光.《“渺小的水”能救助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