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城市更新的主要经验及其启示
西方城市更新政策演进及启示
西方城市更新政策演进及启示作者:姚震寰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18期[提要] 城市更新的政策演进主要有内涵综合可持续、更新模式多元化、以人为本、重视公共利益的保障等特点。
我国城市更新政策的优化应包括实施可持续有机更新、协调多方主体利益、增强城市社区的特质与识别性、推进以社区为主导自下而上的小规模更新、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加强历史文化保育、强化公众参与等,进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进而就东北地区如何进行城市更新展开思考。
关键词:城市更新;政策演进;可持续发展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8年5月3日城市更新的概念在1954年由美国艾森豪威尔的一个顾问委员会提出,并列入当年美国住房法规。
1958年在荷兰海牙召开的城市更新第一次研讨会认为,城市更新是指生活在都市的人基于对自己所住的建筑物、周围环境或者通勤、通学、购物、游乐及其他生活更好的期望,为形成舒适生活以及美好市容,进而对自己所住房屋的修缮改造以及对街道、公园、绿地、不良住宅区的清除等环境的改善,尤其是对土地利用形态或地域地区制的改善、大规模都市计划事业的实施等所有的都市改善行为。
可以看出,早期的城市更新主要是针对外在物质环境的改善。
英国于1977年公布的《内政政策》指出,城市更新涉及物质环境、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和多个部门,是一种综合解决城市问题的方式。
该政策已经关注到城市更新的综合性。
法国于2000年公布的《社会团结与城市更新法》提到“城市更新是一种推广以节约利用空间和能源、复兴衰败城市地域、提高社会混合特性为特点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明确指出城市更新涉及资源能源、区域经济、社会融合的问题。
里奇费尔德认为,城市更新是一个综合协调和统筹兼顾的目标、远景和行动,旨在解决城市问题,寻求持续改善该地区的建筑环境、自然环境条件、经济与社会。
建筑学家吴良镛院士提出“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应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并顺应城市肌理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改善改造,从而达到有机秩序。
美国城市更新运动及其影响
美国城市更新运动及其影响城市更新运动是二战后美国在联邦政府的指导下开展的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城市改造运动。
这一运动从1949年开始至1972年终止,前后共计21年。
城市更新的主要目的是对城市中的衰败地区进行重新规划,并通过保护修缮,拆迁或重建来改变城市中产业和人口的地域分布,最大限度的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一个国家城市化到达一定阶段后,所进行的对城市功能定位的重新修正。
这一更新运动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清理贫民窟;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和城市综合整治。
城市更新运动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对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对于现阶段我国的产业升级与调整也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势必要从初级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转变。
而城市里集中着的大量传统产业必将走向衰亡,连带着导致传统产业的载体,城市也走入衰败。
城市要有活力就必须进行以服务业为主的新兴产业的更新升级。
这样城市更新运动就很好的适应了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这一市场经济发展的内趋力,同时又为新兴产业在城市中的迅速繁荣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
我市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如天津碱厂从滨海新区的核心地段搬迁至南疆港工业区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天碱利用其处于滨海新区核心地段的厂地土地商业开发的所得在土地价格相对便宜且更适合产业发展的南疆建厂。
同时其原有土地的商业开发又解决了新区核心区商业用地供应紧张的矛盾,这就是借鉴了城市更新运动的理念。
城市更新运动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还体现在: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改造城市面貌。
作为一个大型城市,我市由于历史原因而存在着大量的集中连片的危改房。
单纯的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这项工作是毕将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
然而,成功的利用房产开发、土地出售的手段,利用引进民间资本的方法,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显著成效。
这也是城市更新运动对于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城市升级改造的有益借鉴之处。
城市更新运动的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存在其对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进程消极的方面:就是对于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的保存与保护不足。
国内外城市更新经验及启示
国内外城市更新经验及启示作者:贾硕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21年第03期在城市减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首都北京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面临巨大的转型,以往“大拆大建”的外延式扩张道路已经难以為继,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转向内涵式增长的必然选择。
欧美国家经过几十年探索,城市更新从大规模的推倒重建转为小规模、分阶段的谨慎修复和改造,从单一的物质环境改造过渡到基于经济、社会等多层面的整体更新。
在国内,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也积极通过城市更新推动空间重构和功能改善。
北京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以“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以存量土地二次开发为突破口,尽快建立符合市情的城市更新机制。
一、国内外城市更新发展历程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演变,国内外城市更新从以物质改造为主的大规模重建过渡为渐进式、修补式的有机更新,对存量空间的利用也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尤其是更加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和工业遗产的保护,以及通过微更新来提升存量空间的品质。
(一)在旧居住区上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发展初期,发达国家城市更新的方式以“拆旧建新”为主,即对某些破败老旧的建筑予以拆除,并结合土地利用情况和城市发展需求对城市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其中很多公共服务设施是在旧居住区上重建而成的。
美国纽约市的林肯中心是这一更新实践的典型案例。
1955年纽约市政府出面选定地址,由贫民窟清理委员会征用部分既有空地并推倒大片贫民窟,为项目腾出共计15亩的地块,建成后的林肯艺术中心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表演艺术综合体。
(二)为旧建筑增加新的功能“大拆大建”虽然使交通、居住等物质环境得到迅速改善,但也摧毁了城市中诸多有价值的东西。
经过一段时间后,发达国家开始转变城市更新方式,旧建筑不再统一推倒重建,而是有选择性地进行修缮和改造,以适应城市发展的新需要。
美国波士顿昆西市场是旧建筑改造的知名案例。
随着地区拥挤、建筑陈旧等问题日益凸显,昆西市场作为食品集散中心的功能逐渐消失。
1961年,波士顿市政府将其列入改造计划,昆西市场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被再度开发成为现代化商业综合中心,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观光和购物。
关于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启示
关于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启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并将其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国际经验看,城市更新表现出相似的阶段性特点,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之间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对照发达经济体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将驱动城市更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建议顺应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在城市更新推进中,着眼城市长远发展,提高战略性和可持续性;多元目标综合协调,突出以人为本和公共利益导向;明确政府职责定位,坚持地方主导、中央给予引导与支持。
一、从发达经济体看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尽管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和以日本、新加坡、香港地区为代表的亚洲发达经济体在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及背景方面不尽相同,但其城市更新仍有相似的理念与脉络可循,总体可归结为起步阶段、探索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成熟稳定阶段四个阶段,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之间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每个阶段的更新内容各有侧重,更新模式也不同。
(一)城市更新的起步阶段该阶段大致对应于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到进入中高收入水平前的经济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二产在经济中占较高比重,日本和新加坡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英美工业化进程虽然完成但二产占比仍然保持在40%和35%左右的较高水平。
这一阶段,城市更新的主要目標是清除存在安全隐患或不符合标准的住宅,解决住房状况较差的问题,推动城市物质环境改善,因此,以清除贫民窟的住宅更新为主,采取政府主导的模式。
(二)城市更新的探索发展阶段该阶段大致对应于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从中高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的经济发展阶段,同期对应的人均GDP从超过1000美元到1万美元左右的水平。
这一阶段,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地区均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二产占比缓慢下降。
城市更新的主要目标是重振老城区的核心地位,增强其经济实力和环境吸引力,寻求土地的高效利用。
国外城市更新实践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城市更新实践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城市更新是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已成为全球性的运动和城市发展策略。
城市更新是通过解决影响甚至阻碍城市发展的问题,对城市退化现象采取的干预措施,以促使城市“新陈代谢”。
国外城市更新历时较长,是各个国家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要解决的历史问题。
总体来看,国外城市更新实践取得了积极进展,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本文主要梳理总结国外城市更新实践模式,并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供我国借鉴参考的有益启示和建议。
一国外典型国家城市更新的实践模式总结(一)英国城市更新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也让英国成为最早开始城市化的国家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环境面临的诸多问题日益显现,成为城市更新的基础背景。
英国的城市更新历经了20世纪30年代的清除贫民窟计划、二战后新城建设计划、20世纪60年代末转向住宅整修和改善以及中心区商贸区的复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过渡到“自下而上”的“社区规划”方式等不同发展阶段。
1.建立财政补贴制度20世纪30年代的清除贫民窟运动以及二战后大规模的住房短缺时期,政府为大规模的住房拆迁重建提供住宅客体补贴,以消除住房短缺状况,提高市民的居住质量。
20世纪60年代,住房政策逐步转向住房整修和改善,此阶段政府转向主体补贴,将补贴对象改为需要住房改善的市民。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公共支出大幅减少,社会建房受到指责。
受郊区化的影响,英国内城开始衰落,为了弥补城市建设资金的不足,英国政府注重将私人投资吸引到内城改造中来,为此,英国专门成立城市发展基金,主要对计划内的改造项目进行补偿,以弥补改造收益的不足,以此调动私人投资的积极性。
2.成立城市开发公司城市开发公司隶属英国环境部,环境部在极度衰退的内城划出指定区域,成立开发公司。
城市开发公司可通过环境部赋予的权利合法获得有价值的国有土地,由公司负责经营,地方政府不得过多干预。
国外城市更新实践及启示
国外城市更新实践及启示作者:李爱民袁浚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27期城市更新,是指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空间拓展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城市从增量扩张时代进入到存量调整时代,城市更新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
国外城市更新走过了较长的历史进程,可以为我国城市更新提供经验借鉴。
一、国外主要国家城市更新实践(一)英国城市更新1、城市更新历程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失业率显著上升,城市贫困现象急剧涌现,贫民窟大量存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开启清除贫民窟计划,真正意义的城市更新开始。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持续增多,“大城市病”较早涌现,1946年开始推行新城建设计划,将建立卫星城作为城市更新的主要手段。
二战后,英国开始了郊区化过程,英国城市出现了严重的衰退,20世纪60年代末转向住宅整修和改善以及中心区商贸区的复兴。
前40多年英国城市更新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开始过渡到“自下而上”的“社区规划”方式,让公众广泛参与到城市更新过程中。
2、城市更新重要举措建立财政补贴制度。
财政补贴是英国政府推行城市更新的重要举措,从20世纪30年代格林伍德法实施的按人口安置补贴的制度开始,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成立城市开发公司。
1980年,为解决内城衰退,实现内城复兴,英国成立了城市开发公司,一个开发公司对应着一个特定的城市区域,担负着吸引私人投资、改造内城地区、实现内城复兴的重任。
在更新的过程中注重文物保护。
英国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采用整旧如旧的方法,把对历史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同时,配合这些建筑物的风格、特色,建造与其相适应的配套建筑,使其自然和谐地融入周围环境中。
(二)法国城市更新1、城市更新的历程巴黎城的第一次大變身,是在拿破仑三世时代,通过拆除旧建筑改造巴黎,以“大”为美,开辟出一条条宽敞的大道,基本奠定了今天的城市格局。
欧美国家在城市更新与重建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欧美国家在城市更新与重建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2007-06-27 15:41:26摘要:城市更新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本文通过时欧美国家上世纪城市更新与重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分析,以及对我国城市重建与改造中出现问题的反思,从中探寻在城市建设与更新中对历史文脉保护、社会环境整治、旅游资源发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更新,欧美经验,旅游资源保护城市作为人类聚居的有机体,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其发展进程遵循着产生、发展、兴盛、衰退、更新的历史规律。
城市更新是每个城市发展都要面临的问题,作为城市发展的代谢机能,它不断改善着城市的结构和机能,以适应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更新主要包括重建、改造和修缮三种方式。
随着城市发展的演进,旧城区的衰败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区房屋老化、结构失衡、功能衰退、经济迟滞等。
城市的衰败及其蔓延会造成城市不动产的贬值。
每个城市都将面临着为城市发展创造巨大的空间及保护文化经济遗产的双重任务,采取何种方式进行重建和更新是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战后,欧洲与美国采取了截然不同的重建方法,对城市所带来的长期影响也不尽相同,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
这些经验和教训无疑可为我国的城市更新改造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美国城市更新及其影响二战前,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其城市的中心区高楼林立,商店鳞次栉比、窗明几净、商品琳琅满目,象征着城市的富裕与辉煌。
随着城市的盲目发展,这一辉煌逐渐逝去,美国城市出现了衰败现象。
导致城市衰败最直接的原因是城市富裕人口大规模向外迁移而引起的房屋向下淘汰。
房屋向下淘汰就是城市原住房是为中、上阶层高收入者修建的,经过若干年后,房屋质量下降,功能衰退,这些房屋就淘汰给下层低收入者。
产业革命致使西方欧美国家的城市化加速,城市产业迅速集中,大工业的建立以及人口向城市的聚集,促使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人口日渐稠密。
随着城市的盲目发展,出现了所谓的“城市病”,如:居住环境恶化,市区拥挤混乱,交通拥堵等等,给城市特别是城市居民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的英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发
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的英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发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城市设计工作,能够起到良好的实施效果。
本文主要从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的英国经验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郊区多样化发展,内城美化,以及推动产业转型方面的经验内容,并结合英国城市更新的情况,阐明了当前中国城市更新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科学可行的更新策略,为更好推进中国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提供一定借鉴。
标签:城市设计;城市更新;英国经验;启发城市设计在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促进城市建设与长远发展,展现城市现代化风貌具有积极意义。
英国城市更新过程带来较多经验和启发,能够有效支持我国城市设计工作。
从英国城市设计和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出发,借鉴其中的经验和方法,可以为提升我国城市设计水平提供良好参考。
1、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的英国经验1.1郊区多样化发展英国历来崇尚乡村生活,在郊区化设计与建设方面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传统。
英国郊区化设计和发展过程中,遵循多样化的设计理念,为充分展现城市的人文特征和自然风貌提供良好前提条件。
为推进郊区多样化发展,需要注重做好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工作,增强空间的连通性和可达性,尤其是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规划好城市郊区空间,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功能分区僵化的问题,避免社区之间出现隔绝问题[1]。
1.2内城美化内城是城市设计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城市设计活动时,需要高度重视内城的美化工作。
英国城市设计与更新发展过程中,同样重视美化内城,优化城市内部交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展城市绿化建设工作,提升植被覆盖率。
1.3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设计工作进行中,积极推动产业优化转型工作的稳步开展,可以有效创建出适合新兴发展产业适合的载体,拓展和丰富创意产业,如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规划以及印刷、模型制作等方面产业,增加就业,更好吸纳社会资本,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
2、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的挑战和启发2.1中国城市更新的挑战中国城市设计工作进行中面临着一定挑战,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后工业化转型发展的较大压力。
评《英国城市更新》及对中国的启示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9/3 95
好书品读
新阶段(1945-1968 年)、社会与社区 福利阶段(1968-1979 年)、企业式城 市更新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竞争 和城市政策阶段(1991-1997 年)、城 市复兴和街区更新阶段(1997-2010 年) 和 2010 年开始的紧缩时代的城市更新 阶段。
第二,从英国城市更新的历史可以 透析出,历史上的城市更新绝不是随 时发生的。每一次城市更新均由重要 的历史跨越事件,或者社会发展转型、 经济景气转换等所引起,并引发民主权 利 演 化、 利 益 交 换、 社 会 分 异 等。 城 市更新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当代各国 城市发展中公共利益争论的核心焦点, 具有超然的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也 因 此, 必 须 置 于 更 广 阔 的 政 治、 社 会 和经济发展有失偏颇。
第四,英国城市政策的目标表明, 城市更新策略的根本指向是重启经济 增长和提升竞争力。对此,安德鲁·塔 隆转引了帕金森和博迪的观点,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城市成为“国家经济 的发动机”对‘英国公共有限公司’的 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指 出,21 世纪初期开始的加大城市投资 和改善城市生活,是提高城市吸引力和 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认为,城市 必须竭尽所能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 来与其他地方竞争 ;竞争力已经成为 “新传统智慧”的中心组成部分。作者 持有逻辑得到了现代经济学的合理解 释,即城市的竞争力会带动城市生产 和消费领域的发展,进而强化竞争优 势,提升城市营销能力,吸引创意阶层, 重塑地方形象。
049.中英城市更新治理的对比与启示
中英城市更新治理的对比与启示李响,于海漪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以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大规模的拆迁和重建工作。
近年来,中国城市更新的治理已经从由政府的主导转向了广泛的民众参与。
但是,因为缺乏可协调的治理,导致了中国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不可持续性。
并且,很少有研究探讨总结发达国家的城市更新治理的优点,如英国的伦敦,有着悠久的城市更新治理历史。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国城市更新治理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通过与伦敦的对比的方法,本研究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首先对比了中国和伦敦城市更新治理的性质和现状,其次,通过比较城市更新治理的特点,包括政府角色,地方合作关系以及制定决策依据,确定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异,最后,明确了中国应对未来城市更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战略。
作者认为,对地方政府进行更多的监管和主要指导;加强城市更新功能和权力的集中化管理;改善地方合作关系;建立决策依据。
关键词:城市更新治理,可持续发展,英国伦敦1引言城市更新是指在经济和社会力量以及规划对城区的干预下,所引起的基于物质空间变化(拆除重建、修复等)、土地和建筑用途的变化(从一种转变为另一种更能产生效益的用途)或其利用强度的变化的一种动态过程[1]。
如今,城市更新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和生活环境,满足住房需求,实现节能减排,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现有的社区社会网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教育机会[2]。
由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经济和城市人口经历了快速增长[3]。
它不仅推动了新的建设,也促使以城市更新为名义的大规模的拆迁重建的发生。
根据对中国重庆城市更新项目中3255座拆除建筑物的调查发现,从2008年至2011年,中国建筑物的平均寿命只有38年左右[4]。
在城市更新中,对大量的短期建筑进行拆迁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经济损失,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潜在的社会矛盾以及城市文化的丧失。
全球七大典型城市更新案例
全球七大典型城市更新案例在全球范围内,城市更新是一项日益重要的任务,旨在解决城市面临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并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全球七大典型的城市更新案例。
1.纽约,美国纽约作为世界级城市,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更新。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布鲁克林再生计划,旨在将这个传统的工业区变成一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该计划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园和绿地,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并促进经济发展。
2.倫敦,英国伦敦的伊丽莎白线计划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更新项目,旨在改善交通系统并促进城市发展。
该计划将在伦敦市中心建设一条新的地铁线路,连接传统的商业区和新兴的居住区,为市民提供更方便、高效的出行方式。
3.悉尼,澳大利亚悉尼正在进行一个名为巴拉马塔河口更新计划的大型城市更新项目。
该计划旨在改善河口地区的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和人们的生活条件。
通过修复湿地、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和改善道路交通,该计划将使这个地区成为悉尼的新兴中心。
4.东京,日本东京市正在进行名为王子社区再生计划的城市更新项目,旨在改善这个老旧的住宅区的居住环境和社会基础设施。
通过改建老旧的房屋、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该计划正在促进社区的发展并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5.伊斯坦布尔,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正在进行一个名为金角湾再生计划的城市更新项目,旨在改善这个历史悠久的海滨地区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条件。
通过修复历史建筑、开发新的旅游设施和提供更多的休闲活动,该计划将提升这个地区的吸引力,并促进经济发展。
6.温哥华,加拿大温哥华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城市,正在进行一个名为谢勒岛再生计划的城市更新项目。
该计划旨在将这个废弃的工业岛屿改造成一个绿色、可持续的社区。
通过建设可再生能源设施、改善公共交通和提供更多的绿地,该计划将提高岛上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促进经济发展。
7.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城市,早已成为全球城市更新的典范。
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西方城市运用文化资源促进城市发展的相关经验和启示
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西方城市运用文化资源促进城市发展的相关经验和启示●间形成,文化艺术被运用为一种复兴城市衰败地区的发展策略。
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下.文化设施开始脱离了以往独善其身的布局模式【1】,和商业、办公等设施混合布置.用于带动旧城中心区的发展。
匹兹堡文化地区的建设、巴尔的摩内港开发(见图1)、波士顿昆西市场(QuincyMarketl的建设等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使得文化艺术在城市更新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美国这种以营销为手段的城市更新成功经验影响到西欧国家的城市更新。
以英国为例.在历经1981—1983年的经济衰退后.各个方面开始寻求解决城市经济问题的新方法.文化艺术作图1巴尔的摩内港开发资料来源:张庭伟.滨水地区的规划和开发.城市规划,1999(2):5l图2香港西九龙文化地区建设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网站http:,/sc.inf0.90v,llk悖b,www.inf0.90v.hk,cindcx_htIn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美国政策模式对英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英国政府传统的文化政策仅仅将文化定义为”艺术”(如表演和视觉艺术)的狭窄领域;美国的经验使得英国政府开始将文化与城市发展联系起来,在以文化为主导的城市更新中强调文化政策对文化旅游的推动和对空间场所的营销。
1988年.英国艺术委员会出版了《英国成功经历》(AGreatBritishSuccessStory),建议对文化艺术进行投资:同年.关于艺术和城市更新的四个重要会议在英国召开。
1989年艺术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重要的文件《城市复兴:艺术在内城更新中的作用》(AnUrbanRenaissance:theRoleoftheArtsinInnerCityRegeneration),强调了文化艺术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作用。
在英国,以文化艺术为主导的城市更新以20世纪80年代早期伦敦道克兰码头和利物浦码头(Liverpooldocks)的再发展计划为标志.此后。
世界经典城市更新案例
世界经典城市更新案例(原创版)目录1.概述2.世界经典城市更新案例2.1 纽约2.2 伦敦2.3 巴黎2.4 东京2.5 北京3.结论正文1.概述城市更新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世界各地经典城市更新案例,以期为我国城市更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2.世界经典城市更新案例2.1 纽约纽约作为美国最大的城市,其城市更新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纽约的城市更新注重保护历史建筑与创新设计相结合,例如曼哈顿的时报广场和布鲁克林区的威廉斯堡。
这些地区的更新项目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引入了现代设计元素,提升了城市品质。
2.2 伦敦伦敦的城市更新项目着重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例如,伦敦东区的码头区改造项目,通过重建基础设施、改善交通和增加公共空间,将曾经的工业废墟转变为现代化的商业和居住区。
2.3 巴黎巴黎的城市更新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提升城市环境为重点。
巴黎市政府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保护了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巴黎圣母院和卢浮宫等。
此外,巴黎还通过增设绿地和公共空间,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
2.4 东京东京的城市更新项目以高效利用土地和提高城市功能为特点。
例如,东京的涩谷地区通过重建和改造,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提高了交通效率,同时增加了商业和文化设施。
2.5 北京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城市更新项目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例如,798 艺术区的改造,将曾经的工业厂房转变为现代艺术和创意产业的聚集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质。
3.结论通过分析世界各地的经典城市更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城市更新项目不仅需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还需要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提高城市功能。
城市更新的3种方式,英美荷法有哪些经验做法?
城市更新的3种方式,英美荷法有哪些经验做法?今天我们与您分享四个国外城市更新的经验做法,以及对我国存量用地再开发再更新的的借鉴与启示。
首先,城市更新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第一种是重建,对城市中严重衰退地区进行清除并作合理的使用;第二种重整,对城市中整体功能仍能适应需求,但出现衰退迹象的地区进行环境改善或局部拆除重建;第三种是维护,针对城市中环境状况良好的地区予以保护和维修, 并适当补充必要设施以防止衰退现象发生。
本文将介绍部分发达国家三种方式在更新过程中配合使用,使得城市焕发出新生机。
比如在一、英国自下而上的社区规划模式英国是最早开始城市化的国家之一,其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始于上世纪30年代的清除贫民窟计划。
1930年,英国工党政府制定格林伍德住宅法,采用''建造独院住宅法〃和〃最低标准住房〃相结合的办法,要求地方政府提出消除贫民窟的5年计划。
在清除地段建造多层出租公寓,并在市区以外建一些独院住宅村。
这一法规首次提出对清除贫民窟提供财政补助。
英国政府建立了城市开发公司(如伦敦道克兰区发展公司Dockland Development),隶属于环境部,由国家政府直接控制并委派官员负责,不受地方管制。
其主要负责是土地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强制收购、土地整理等,将土地出售给合适的开发商;同时培育资本市场、土地市场和住宅市场等,利用国家公共资金的投入和一些优惠政策,刺激更多的私人资金注入指定区域。
早期,英国城市更新的初期是政府主导,政府及公共部门的拨款补助为主要资金来源。
随后,政府和城市开发公司设立企业区,通过优惠政策鼓励私人投资,并把投资从富裕地区引入旧城区的开发与建设中。
1980年,英国颁布了《地方政府、规划和土地法案》,在立法上确定了城市开发公司的目的是通过有效地使用土地和建筑物,鼓励现有的和新的工商业发展,创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提供住宅和社会设施以鼓励人们生活、工作在这些地区。
自此,英国政府的城市更新政策也有了重大转变,逐步发展为以市场为主导、以引导私人投资为目的,最后公、私、社区三方合作,让公众参与到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更快更好地推动了城市更新进程。
国外的城市更新太惊艳了,国企可以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中村问题 愈发突出,影响城市形象和发展。
目的
通过改造城中村,提升城市品质,改 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 展。
国企借鉴国外更新经验的必要性
国外城市更新经验丰富
推动城市更新进程
国外一些城市在更新方面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国企可以借鉴这些经验,避 免走弯路。
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国企可以更快地 推动国内城市的更新进程,提高城市 发展水平。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与城市其他更新问题密切相关 。
城中村改造需要与城市经济发展、基 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问题相互协 调,共同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去地产化的重要性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去地产化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去地产化可以降低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和过度开发,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同时,去地产化也有助于解决城市更 新中的土地问题和产权问题,为城市更新提供更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容积率转移机制是一种有效的老城更新 激励机制,在纽约、东京等城市得到了 广泛应用。这种机制通过将部分容积率 转移到其他区域,为老城区更新提供资 金支持和技术手段。
VS
我国探索
我国在近年来也开始探索容积率转移机制 ,例如上海、深圳等城市已经实施了类似 的政策,通过将部分容积率转移到郊区或 其他区域,推动老城区更新。
东京
东京的容积率转移机制采用了“城市重建特 别区域”的概念,通过将部分容积率转移到 其他区域,加速了老城区的更新进程。
纽约剧院特区作为容积率转移机制的代表案例
案例介绍
纽约剧院特区是容积率转移机制的典型案例 。该区域位于曼哈顿下城,是一个历史悠久 的剧院聚集地。由于年久失修,该区域逐渐 衰败。为了实现更新,政府采用了容积率转 移机制,将部分容积率转移到其他区域,吸 引了大量投模式:劲松模式
国外城市更新实践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
2. 引言
城市更新是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研究热点。改革开放以来,城 市更新作为城市发展的调节机制与动力驱动,正以空前的规模 如火如荼的进行。进入21世纪以来,其在政府管理、市场约束 和人居环境方面的作用愈发突出,中心区功能优化、公共空间 的完善、城市特色的塑造和社区服务的强化都需要正确的城市 更新策略引导。与此同时,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 问题,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问题日益严重。鉴于此, 在梳理了国外城市更新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如 何确立中国城市更新的研究方向和实践路线,成为此次研究的 关注重点。
第22页/共24页
7. 小结
中国正处于空前的城市化时代,城市在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城 市旧区改造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城市 发展是以中国整体社会运行体制的急剧转型为背景的,各种社 会力量的博弈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旋律,中国已经进入“利益 博弈时代”。 因此,当代中国的城市更新问题,已经不再只是城市规划师发挥 自己想象力的舞台,更已成为社会整体关注的利益焦点和展开 博弈的竞技场。中国的城市研究界在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过 程中,需要非常耐心地审视一下西方在二战后走过的历程。通 过对西方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的演进历史进行回顾,我们会发 现众多可以借鉴的地方,这或许正成为启发我们获得新知的重 要源泉。
第20页/共24页
5. 中国当前城市更新现状
1. 老城过度开发,新城郊区化 2. 形象工程泛滥 3. 政府、房地产、居民三者之间利益 博弈的扭曲化 4. 城市旧城区社区大量解体 5. 城市历史文化特色遭受冲击
第21页/共24页
6. 美国城市更新对中国城市更新的启示
1.加深对城市更新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城市更新不仅仅是 旧建筑、旧设备的翻新,不仅仅是一种城市建设的技术 手段,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导向的竞技行为,他具有深 刻的社会和人文内涵,是可持续的发展。
【公文范文】发达国家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
发达国家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旧城改造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城市更新改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展开。
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土地的有偿使用,房地产业的发展,住房的商品化,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及大量外资的引进,使得旧城改造获得新的改造动力和契机,从而推进了旧城改造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外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1958年8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一届关于旧城改造问题的国际研讨会对旧城改造的概念做了比较完整的概括,指出旧城改造是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城市老化地区实施的有计划的城市改造建设,包括再开发、修复、保护3个方面的内容。
德国在对旧城改造问题上就持积极而慎重的态度,各级政府把城市改造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
他们对旧城改造执行如下程序:(1)调查研究。
对旧城改造的必要性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可能影响作出基本判断,了解城市各个方面的意见并进行汇总;(2)确定旧城改造地区。
社区政府根据调查和经济能力规定旧城改造的地区,如果房地产所有者不能承诺按照改造的目标和意图利用建设用地时,地方政府有权实施预购权以及终止租赁合同;(3)整顿措施。
在做好相应准备之后,由社区政府负责实施整顿措施,包括拆除有关建筑、居民和商业企业的迁移、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设置或变更等;(4)建设措施。
包括建筑设施的新建、补充和现代化修缮、其他公共设施的兴建等;(5)结束旧城改造。
发达国家在旧城改造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第一,把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质量作为城市改造的中心内容。
例如,德国在城市(乡镇)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在地方规划中,除了有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规划外,都有绿化规划。
目前,德国城市绿地面积一般占20%-30%,高的达到40%-50%,人均占有量达100平方米左右。
(注:转引李其荣《对立与统——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7、287页。
国外城市更新实践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 副本
国外城市更新实践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更新变得越来越重要。
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城市更新项目,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着重介绍国外城市更新实践,分析其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
第一部分:城市更新的意义城市更新是指对老旧城区进行综合整治和改造,实现公共基础设施的升级和完善,改善社区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更新不仅有利于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的提升,还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包括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绿道建设等。
然而,我国城市更新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资金来源不足、规划设计不合理等。
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城市更新实践,加快城市更新的步伐。
第二部分:国外城市更新案例分析纽约的高线公园纽约的高线公园是由一条长达2.4公里的铁路线改造而成的。
高线公园不仅仅是一条通常意义上的公园,更是一个休闲、文化和社交的空间。
高线公园的推广,使得周边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上涨,一系列商业设施也得到了迅速的开发。
高线公园的成功示范了在城市更新中,作为公共空间的场所不单单是一个集闲逸于一身的高端设施而已,更重要的是需要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生活与文化交流的平台。
巴塞罗那的超级岛巴塞罗那曾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
后来由于机动车辆的增加和道路的拓宽,原本宽阔的街道变得拥挤不堪,城市文化的特有魅力也消失殆尽。
为了恢复这个城市的生机,巴塞罗那市政府开启了一系列的城市更新项目。
其中的“超级岛”项目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该项目将原本为交通功能的3个小岛,改造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绿化空间。
这里草木葱茏,鲜花盛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超级岛的成功,彰显了城市更新的最大价值,使得城市更加繁荣、充满活力。
第三部分:国外城市更新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国外城市更新实践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首先,城市更新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改造,更应着重加强公共空间的建设和改善,提高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英美城市更新的主要经验及其启示
英美城市更新的主要经验及其启示
杨静
【期刊名称】《中国房地产业》
【年(卷),期】2004(000)011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杨静
【作者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传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1
【相关文献】
1.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冲突现象及其启示r─以多宝路街区城市更新为例 [J], 陈楚宇
2.深圳市城市更新对西部地区城市更新的一些启示——以兰州市为例 [J], 王睿霖;陈栋;陈怀录
3.着力打造城市更新国际标杆
——深圳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实践及启示 [J], 陈清华
4.英美国家城市更新实践模式综述与启示 [J], 郑伟汉
5.英美法系司法制度的主要经验及其启示 [J], 杨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人文等全方位的复兴。 (2 )在改造方案上,英国在清除贫
民窟阶段采用的是“卫星城”战略疏散城 市人口、缓解城市压力。而美国采用的是 清除地段土地市场出售的办法,以逃避公 众的严厉批评,但是市场化的结果是在清 除地段建造起高档公寓,贫民窟的市民根 本无法承受,被赶到其他的贫民窟,结果 其他地方贫民窟更加拥挤、居住环境更加 恶劣。
4 .英美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意 义
从英美城市更新成败的经验,我们可 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对我国的城市建 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城市更新不能只注重物质性表象 问题,采取简单化的改造措施。把更新改 造注意力集中于城市空间景观、风貌等表 象性问题上,对旧城背后的历史、经济及 社会问题关注不够,城市更新的结果将收 效甚微,犹如英美 30-40 年代的清除贫民 窟运动。
(5 )成立相类似的组织(如英国的 城市开发公司,美国的授权区等)对城市 更新开发授权管理,执行政府的财政措 施,对授权区的土地、基础设施进行经营 开发,实现更新改造的目标。
英美城市更新存在的一些问题 (1 )英美早期大规模的清除贫民 窟,代之以毫无特色的“国际式”标准高 楼,破坏了原有的街区风貌及邻里之间那 种和睦的社区关系。同时,清除过后城市 密度更大,给城市的交通、环境及基础设 施等带来更大的压力。 (2 )英美旧城更新通过强化中心区 的土地利用,旧街区地段通过市场化的地 价机制吸引了盈利能力较高的产业(如金 融保险业、大型商业设施、高级写字楼 等)。但是,这种更新方式将原有居民住 宅和混杂其中的中小商业排斥到城市的其他 地区,因为它完全用获利更高的商业取代 了居住用途,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合理利 用,城市缺乏多样性。如美国纽约曼哈顿 中心区的WallStreet,尽管摩天大楼鳞次栉 比,该地区的文化娱乐业和餐饮零售业等 其他商业逐渐衰败,街道景象萧条。
3 .英美城市更新的特点及 存在的问题
(1)英美城市更新都经历了从大规模 的清除贫民窟运动到中心区商业的复兴, 到注重整体社会经济效果(如改造后的城 区就业、历史街区风貌的延承等)。在改 造思想上从物质环境的更新改造到街区社会、
64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OF CHINA
海外之窗
2.美国的城市更新
美国城市更新的历程 在美国,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城市化 现象也比较突出,像英国一样在城市地区 逐步形成了大量的穷人居住区。美国的城 市更新也是从大规模的清除贫民窟开始。 1937 年出台的住宅法,目标就是改善住 房:对有能力买房建房的给予抵押贷款; 对于买不起也建不起房的,政府提供公共 住房。后者的做法就是政府实施公共住房 计划,推倒贫民窟,代之政府提供补助的 高层公寓或公房。 1949 年美国住房法规定,清除和防止 平民窟,城市用地合理化和社会正常发 展。实施城市更新的主体是地方政府、私 人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及联邦城市更新行政机 关等组成的地方公务局。城市重建采用将 清除贫民窟得到的土地投放市场出售的办 法。这一法令仍然着重住宅和居民区建 设,要求任何一块重建用地有一半以上的 土地面积用于居住。 1954 年对城市更新政策进行修正,提 出要加强私人企业的作用,地方政府的责 任面联邦政府为做搬迁 用的公共住房增加拨款;另一方面还允许 将10%的政府资助用于非居住用地的重建, 或者是开发后不用作居住用地。关于清除 贫民窟的条款逐渐转变为大规模的中心城市 重建,清除后的土地要求地尽其用,大量 的投资用于征购位于市中心的用地,以前 要求一半以上的土地用于居住,现在大部 分用来建设商贸设施、办公楼或豪华高层 公寓。 20 世纪 70 年代末,联邦政府实施“城 市复兴”政策,取消或减少对“城市计
美国城市更新的主要措施 美国实施的是基于税收奖励措施推动旧 城更新改造的模式。实施方式主要有三 种:第一种是授权区(E Z s ),分别在联 邦、州和地方层面上运作,将税收奖励措 施作为城市更新的政策工具;第二种是税 收增值筹资(TIF),是州和地方政府使用 的一种融资方式,为在特定地区吸引私人 投资,促进地区的在开发。税收增值筹资 通过发售城市债券,筹得的资金可以用于 改善公共设施,也可用于像私人开发商贷 款进行划定区域的建设。城市债券通过 20~30 年期的地产税收入来偿还;第三种 是商业改良区(BID),是一种基于商业利 益自愿联合的地方机制,征收地方税为特 定地区发展提供资金来源。BID是一种以抵 押方式开展的自行征税,通常是用于划定 区域物质环境的改善。 此外,一方面政府采取多种方式对城 市开发提供资助,如“新城镇内部计 划”,联邦政府利用它的社区开发街道资 金来资助城市开发,期望给私人投资以资 助。后来 1977 年的住房和社区开发法(卡 特政府)实行了城市开发活动津贴来使用 资助私人和公私合营的开发计划,使私人 开发商和投资者获得至少等于投资在其他地 方的一定水平的回报。另一方面联邦政府 根据 1977 年的法案,提供抵押担保,鼓励 金融机构利用抵押贷款资金来资助城市开 发项目。
城衰败问题、城中村问题以及弱势群体的
英国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始于20
居住问题开始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 世纪 30 年代的清除贫民窟计划。1930年英
如何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类问题, 国工党政府制定格林伍德住宅法,采用当
是摆在城市管理者、房地产开发商、受此 时有影响的“建造独院住宅法”和“最低
尽管前40多年的城市更新措施取得了 一定的成绩,但是远远达不到普遍改善的 目标。自 1930 年的格林伍德住宅法对清除 贫民窟提供人口安置补贴,20 世纪 50年代 后的住房客体补贴大大提高,最高可达住 房整修改善费用的 50%,20 世纪 70 年代甚 至将限额标准提高到 75%,但是改善离公 众的目标还太远。
的“社区规划”方式。 英国城市更新的主要措施
(1 )财政补贴制度 在英国的城市更新中,财政补贴是英
国政府推行更新改造计划的重要举措, 从 20世纪30年代格林伍德法实施的按人口安 置补贴的制度,至今已有 60 多年的历史。 从英国政府财政补贴的发展历程来看,大 至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清除 贫民窟运动以及二战后大规模的住房短缺, 政府为大规模的住房拆迁重建提供住宅客体 补贴,以消除住房短缺及提高市民的居住 质量。
(2 )旧街区更新完全市场化的机制, 将出现高收益的物业排斥低收益的物业的结 果,改造后的城市功能将偏向单一化,破 坏了城市的多样性,最后导致城市中心区 的萧条。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问题已比较 突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将会是今后 土地利用管理的重点。在旧城更新改造过 程中,吸收美国学者简·雅各布斯“混合 功用”的思想,提高建筑设施的使用效 率,是解决目前我国城市建设资金及土地 利用紧张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
20 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的城市更新 政策有了重大的转变,以政府计划为主的 城市更新政策转向市场引导与私人投资为主 的城市更新政策。同时,公众逐渐参与到 更新改造规划当中,对城市更新产生一定
63
海外之窗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OF CHINA
的影响,英国的城市更新由政府操纵的 “自上而下”的方式过渡到“自下而上”
环境部统筹管理全国的开发公司,公 司的管理层是由环境大臣任命的官员构成, 公司实际上是环境部在地方的派出机构。
公司每年度的发展计划必须经环境部批准后 方可实施,并提供公共资金的支持,而且 任命顾问小组评估公司的业绩。
公司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培育 资本市场、土地市场和住宅市场等,利用 国家公共资金的投入和一些优惠政策,如 地方税减免、提供基础设施、减少规划控 制等,刺激更多的私人资金注入到指定 区。
二战后,英国通过新城建设计划,在
现实意义。
大城市周边建立一系列卫星城,将改造地
1. 英国的城市更新
区多余的人口及经济活动安置到卫星城, 以缓解大城市的人口、交通、环境等压
英国城市更新的历程 英国是最早开始城市化的国家之一, 1750年始于英国波及欧洲以及全世界的产业 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 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使规模生产更经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OF CHINA
海外之窗
英美城市
文 / 杨 静
更新的主要经验及其启示
本文通过分析英美两国在城市更新中的 济,先进的工厂生产方式逐步代替了原始
主要方案和措施,指出两国城市更新的特 的家庭生产方式,移民涌入城市,城市规模
点及存在的问题,得出对我国城市更新的 扩大,城镇数量增多。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
(3 )在改造实施上,两国都经历了 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主到政府与私人投 资者合作,最后到政府、私人部门和地方 团体三方共同进行和控制城市更新开发的过 程。地方团体代表公众参与到城市更新中 来,对城市更新影响很大。
(4 )英美为城市更新提供大量的财 政补贴(如英国的城市发展基金,美国开 发活动津贴等),利用资金的杠杆效应力 图以较小的公共资金带动私人资金投入到城 市更新中来。
启示意义。
发展密不可分,除城市经济增长构成的拉力
目前,中国正步入快速的城市化发展 外,农业集约化经营、劳动生产力提高造成
阶段,表现为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 农业人口相对过剩,迫使过剩农民进城寻求
郊区化趋势显现、旧城街区功能老化、城 生存机会。这一时期城市化过程比较长,城
市居住呈现出阶层化聚集倾向等现象。旧 市增长处于自发扩展的状态。
第二阶段,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住 房政策转向住房整修和改善,这一阶段政 府转向主体补贴,为需要住房改善的市民 提供帮助。
第三阶段,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公 共支出大幅减少,社会建房备受指责,住 房政策转向私人提供。此外受郊区化的影 响使内城日渐衰落,为弥补城市建设资金 的不足,将私人投资吸引到内城改造中 来,英国成立了城市发展基金,主要用作 计划内的改造项目补偿金,弥补改造收益 的不足,带动私人投资的积极性。
划”的资助,让州及地方政府对城市计划负 责。这种城市政策加速了美国大都市区的 不平衡发展,各州在吸引商业、工业和旅游 业的竞争中,以减免税收、大力发展债券、 贴息贷款及低于市价的土地交易等措施促 进了城市中心区及商贸区的开发。在这一 政策倾向下,城市复苏以赢利能力高的商 业、办公楼用地取代了居住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