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购物习题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和常见面额。

2.掌握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交易和数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增强他们的金融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和常见面额。

2.掌握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交易和数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通过实物展示、运用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2.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与金融知识相结合,让他们从小学习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

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内容1.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和常见面额。

–使用实物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向学生介绍每种人民币的基本面值以及用到的单位。

–运用趣味性的游戏、竞赛等方式,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各种面额人民币的名称、数量和基本功能。

2.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交易和数学计算。

–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及其对应的阿拉伯数字。

通过简单的运算练习和模拟交易活动,让学生体验人民币使用的实际效用。

–给学生发放适量的人民币实物,让他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购买小礼品,并记录和计算相关数据。

同时,引导学生从实际中感受到金钱的重要性和使用的需要。

教学方式1.采用“理论讲解 + 实践操作”的方式。

即先通过讲解与展示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游戏、购物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互动、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激发学生好奇心,利用和生活、社会相关的例子,让学生在练习中建立正确的金融观念。

教学评价和作业布置教学评价1.采用常规测试、小测验、作业等方式,检测学生学习成果。

2.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让他们从交流中获得成长和提高。

作业布置1.给学生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从实际中感受金融的重要性和使用的实际效用。

3.汇总学生参与购物、模拟交易的数据和记录,培养学生从小学习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小学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小学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5篇作为一名老师, 总归要编写教案, 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篇1一、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清晰地识别小面值人民币, 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归纳出1元=10角, 1角=10分。

二、过程与方法:以识别过程为载体,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借助儿歌视频导入新课,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

③通过课上及时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 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 会进行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课师: 同学们, 上课前我们来听一首儿歌, 儿歌中提到一个单位, 大家试着把它做找出来。

除了它, 还有哪些人民币的单位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 认识人民币。

)听说猪猪文具店有“豪礼”相送, 我们一鹑デ魄!(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师: 请同学们看屏幕, 这些钱是我们国家目前正在流通的小面值人民币, 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师:请同学们从1号学具袋里拿出所有不同的小面值人民币, 互相说一说, 认一认。

遇到不认识的可以问老师, 也可以问周围的同学, 然后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师: 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民币了吗?老师要让大家认一认。

(师快速出示人民币。

)师: (出示一张破损的人民币)这张人民币怎么了?破损的人民币不美观, 同学们要爱护人民币, 因为爱护人民币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质教学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质教学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质教学说课稿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质教学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质教学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人民币”,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进行有关人民币的换算、计算以及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一幅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出新课,接着认识1元、1角、1分三种人民币以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关系,然后认识5角币、2角币、5分币、2分币。

并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进行换币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为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作准备。

最后通过“想想做做”的付币、取币、找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并能解决购物时可能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预设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学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让学生在实际的观察、购物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是: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购物。

为了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我将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准备一些商品实物,学生准备一些人民币。

围绕教学目标,我将分三大环节组织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很喜欢卡通动物和人物,所以我借助多媒体展示米老鼠开文具店的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并交流,感知购物需要人民币,从而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PPT课件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PPT课件带内容

相同点 都是圆形,正面、背面都有图案和发行的时间 不同点 大小和面值不同
归纳总结
人民币的分类: 纸币
(一)
硬币
归纳总结
人民币的分类:
元:
(二)
角:
分:
归纳总结
1.生活中买东西、乘车、捐款、储蓄都要用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等 来区分。
巩固提升
解决问题
首先算出铅笔和练习本一共多少钱?
5+5=10角
求出剩下的钱?
30角-10角=20角。
然后再用20和剩下的两个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 20<25,20>10。剩下的钱比商品价格多就可以买,不够 就不可以买,所以可以买尺子,但是不能买文具盒。
巩固提升
解决问题
小红有3元钱,最多可以买3样文具,分别是:
相同点 都是圆形,正面都有面额,背面都有相应图案 不同点 大小和面值不同
新知讲解
认识1元及以下的人民币单位
1分
除了元和角之外,
还有什么呢?
2分
分 5分
通过观察这些钱币,你们发现了什么图案?
新知讲解
认识1元及以下的人民币单位
麦穗、年号、面额 麦穗、年号、面额 麦穗、年号、面额
国徽、国名等 国徽、国名等 国徽、年号等
归纳总结
元、角、分之间的互换
元、角之间怎样转换呢?
123ຫໍສະໝຸດ =4 578 96 10
1元=( 10 )角
1角是多少分呢?
归纳总结
元、角、分之间的互换
角、分之间怎样转换呢?
1
2
3
=4 5
78 9
6 10
1角=( 10 )分 小结:1元=10角,1角=10分。

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章《认识人民币》,详细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基本概念、人民币的面值及其组成、人民币的换算关系、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概念,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 培养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与人民币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和简单加减计算。

重点: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及其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PPT、黑板。

学具:练习本、人民币换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超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民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概念(10分钟)介绍人民币的定义、作用,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认识人民币面值及其组成(10分钟)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值,讲解人民币的组成。

4. 学习人民币的换算关系(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并进行随堂练习。

5. 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10分钟)利用实例讲解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及其组成。

2. 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3. 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10元、5元、2角、1分。

(2)C。

(3)10元3角5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人民币的基本概念和换算关系掌握较好,但在加减计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民币,了解各种消费场景,学会合理使用人民币。

同时,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购物清单,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数学是人们熟悉自然、熟悉社会的重要工具。

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下面是我细心为大家整理的学校一班级数学《熟悉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关心,请共享给最好的伴侣。

学校一班级数学《熟悉人民币》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熟悉常见人民币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币的用途及一些意义。

3、了解简洁的钱币兑换关系,并学习简洁的粘补技巧。

重点难点熟悉人民币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活动预备1、各种面值人民币。

2、一些日常用品及价格单。

活动过程一、了解人民币1、出示人民币,老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呢?2、老师:对,是钱,钱是一种拿来交易的东西,比如用来买玩具啊,买生日蛋糕啊,或者请别人干活要给钱给别人啊。

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钱叫人民币。

二、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在黑板上展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给幼儿观看,请幼儿认真观看有何不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觉。

3、老师订正、确定幼儿的说法。

4、简洁告知幼儿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圆角分。

三、人民币的兑换1、出示2角的人民币,请幼儿说说可以兑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

2、出示5角的人民币,请幼儿想想看可以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几张1角和2角的人民币?3、……延长活动1、粘补残缺的“人民币”。

2、角色嬉戏:购物。

学校一班级数学《熟悉人民币》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使同学在观看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熟悉商品的价钱,学会简洁的购物。

3、在取币,付币,换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育思维的敏捷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熟悉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育同学思维的敏捷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学预备:多媒体1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超市图)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呀!今日老师也带来了很多的东西,小伴侣想要吗?(想)想要可没那么简单,老师有个规章:你们必需用钱来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对人民币有直观的认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是,他们对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了解不够系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系统地认识人民币,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

2.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币,珍惜货币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

2.难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人民币实物、图片和课件。

2.准备购物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人民币的图片,让学生来说一说他们认识的人民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让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同时,让学生观察人民币上的图案,了解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游戏,运用人民币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老师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达到要求。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谈谈他们对人民币的看法,以及如何珍惜货币。

同时,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货币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课件)

认知规律重要的一条告诉我们——学

生的本事是练出来的(我们所说的“练”,

包括练基础、练思维、练表达、练速度,

还包括练探索、练合作交流等)。虽然一年
级学生年龄小、能力弱,但我们还是要舍
得放手,由扶到放,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
探究,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2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3
深入探讨,开拓思维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分一分
各种不同的分法: 1、按材质的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2、按人民币单位不同,分为元、角、分。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认 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得到体现,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让全体 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个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
认识人民币
说教材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 单元的内容,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 教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 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 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 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
模拟购物,实践运用
5
归纳总结,畅所欲言
我想要新本子 我想要铅笔
我想要橡皮
……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根据设定的情境,联系 生活实际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让学生感知人 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生长点。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设计说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人民币,所以对人民币并不陌生。

在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然后根据教材提供的关系图,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兑换。

2.在教学时,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人民币的作用,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就是爱护我们国家的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从小养成存款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教材使用)学生准备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教材使用)教学过程⊙出示情境,导入新课1.铺垫。

课件出示教材52页4幅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说说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购买文具、买票、买报纸和存零钱)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人民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要用到人民币。

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爱护人民币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国家。

同时我们也要合理使用人民币,养成存钱的好习惯。

2.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看看它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列举出使用人民币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你们能认出几种?是怎样识别的?学生说出这些人民币的名称和识别的依据。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认识人民币∣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认识人民币∣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认识人民币∣人教新课标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认识人民币》。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2. 培养学生熟练进行人民币的换算。

3.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结算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以及熟练进行人民币的换算。

难点:人民币的换算方法以及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结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幻灯片、黑板。

学具:人民币图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实物,让学生辨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人民币的单位,让学生认识元、角、分。

(2)教师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其价值。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观看并讲解其解题思路。

例题1:2元5角可以换算成多少元?例题2:3元减去2元等于多少元?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1:1元2角加上3角等于多少元?练习2:4元减去2元5角等于多少元?5. 人民币换算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人民币换算游戏,提高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换算的能力。

6. 购物结算实践:教师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结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认识人民币板书内容: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人民币面额: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5分、1分人民币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结算的实践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幻灯片、黑板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游戏和实践,提高了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换算和购物结算的能力。

人教版本小学一年级下册的数学认识人民币学习教案

人教版本小学一年级下册的数学认识人民币学习教案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课目的: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认识各样常用面值的人民币,认识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经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领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互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用的主要单位,初步认识简单的钱币文化,并知道爱惜人民币。

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一)教课目的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掌握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惜人民币和不乱花费的教育。

3、培育学生思想的灵巧性和有序性。

教具准备1、小朋友到商场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相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同;1分的硬币1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课过程一、复习可编写1.10十一是( )十,1个十有( )个一2.一百有( )十十,一百有( )个一3.2个十是(),5个十是( )二、新授1.揭露课题课件演示小朋友到商场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日我们就来认识相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2.教课例1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课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议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能够看出它是多少钱?(2)它是什么模样的?3.教课例2(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察看后,教师发问:一个 1角硬币能够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3)出示10个1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 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

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10角和1元哪个多?哪个少?仍是同样多?”推出1元=10角。

(板书:1元=10角)(4)指引学生想想:1元等于多少分?三、稳固练习。

可编写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四、部署作业1、填空。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认识人民币》。

详细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及换算,以及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及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加减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及换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运算。

难点:人民币换算过程中进率的掌握,以及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PPT课件。

学具:人民币学习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概念及面值(10分钟)(1)介绍人民币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

(2)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各种面值。

3. 人民币换算(15分钟)(1)讲解换算方法,让学生掌握1元=10角,1角=10分的换算关系。

(2)进行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运算(10分钟)(1)讲解加减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人民币的加减运算。

(2)进行例题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提高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人民币基本概念及面值2. 人民币换算方法3. 人民币加减运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1元=5角B. 1元=10角C. 1元=20角(3)应用题:小明去超市购物,买了一个玩具汽车(价值15元)和一瓶饮料(价值3元),请问他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2. 答案:(1)10、10(2)B(3)18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充分了解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知道人民币的单位,能区分元、角、分。

2.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面值,会换算元、角、分。

2.教学难点:熟练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场景中的物品及价格。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物品吗?你们知道它们的价格吗?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货币是什么吗?2.认识人民币展示一张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人民币的颜色、图案等特征。

提问:你们知道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吗?它有什么用呢?分别展示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面值。

3.人民币的单位引导学生观察1元、1角、1分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元、角、分这三个单位。

讲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4.人民币的换算利用课件展示人民币的换算,如:1元=10角,1角=10分。

让学生尝试用换算的方法,将元、角、分进行相互转换。

进行练习,巩固换算方法。

5.小组活动(1)将人民币按面值从小到大排列。

(2)用人民币购买指定的物品,并计算出总价。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认识人民币、人民币单位和换算方法。

提问:你们觉得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爱护人民币?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购物场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认识人民币。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观察和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

(1)在人民币换算环节,部分学生对于元、角、分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加强巩固。

(2)在小组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对于购买物品的计算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最新买文具(认识人民币)课件(一年级数学课件)

最新买文具(认识人民币)课件(一年级数学课件)

一年级数学• 下一•年册小级学第数六学单元
买文具
• 购物(认识人民币) • 执教者:麻连芳 • 指导:张春梅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们在观察与操作活动中认识人 民币。 2.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 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3.培养同学们把人民币的知识应用在生活 中的意识,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 4.培养同学们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 力,培养思维灵活性。
能换( )张
能换(
)张
能换( ) 张 或
能换(1 )张
和( )张和( 3 )张(源自)元()角(
) 元(
)角
20分=(
)角
3角 =(
)分
2元 =(
)角
50角=(
)元
1元=( )角=( )分
对人民币的碰坏行为
本课小结
1.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元、 角、分之间的进率。 2.培养同学们的对人民币的爱护意识。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范文(通用5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范文(通用5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1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小明长大了)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电脑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见过的人民币。

生:①纸币、硬币。

②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人民币)[力图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兴趣,从而能主动的去学习新知。

]探究新知1.认识人民币。

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

生1直接说出几元,几角,几分,教师板书。

生2说几分,几毛,几块。

教师引导:平时说的几分,几毛,几块在数学上还可以说成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b.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出示1元人民币)“谁认识这张人民币?”师:“你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吗?”学生从字样、颜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谈自己对人民币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和进率,简单的购物。

分两段安排:1、认识1元及面值小于1元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1元以内的简单购物(P68~70);2、认识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币,超过1元的简单购物(P71~73)。

另外安排一次实践活动“小小商店”(P74~75)。

二、教学重难点的认识及处理意见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重点是学习人民币的单位、进率以及换币和购物时的计算。

(一)教学建议:1、以购物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教材首先呈现购物的场面,引出对人民币的认识,然后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的进率。

在练习中联系物价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不仅认了钱,还认识了它所标志的实际价值,在购物活动中学习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最后安排实践活动进行模拟购物或实际购物。

这样安排能使学生感受人民币的作用,逐步学会解决现实的购物问题。

这说明教材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再认识其他人民币。

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有利于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容易建立元、角、分的进率的概念,教材从“买1元钱的笔记本付10角可以吗”的讨论引入人民币的进率,并以换算图示表示出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着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之后安排伍角币、贰角币与1元币的换币活动,加深对元与角之间进率的认识。

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突出认识人民币中的数学知识,即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

3、在认币活动中既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突出重点。

多数学生已经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有的曾有过独自购物的经历,但也可能有学生没有接触过人民币,教学前应了解学生的认币情况。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带来一些人民币,教师也可准备一些人民币,让学生分组活动,指认人民币。

在交流时重点应放在了解人民币的币值,认识大写的壹、贰、伍、拾、佰和繁体字圆,当然也要认识币面上用阿拉伯数字写的1元、1角、2角、5角等。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人民币(1) 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人民币(1) 优质课件
(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角和分之间有 什么关系?
三、知识运用
1. 写出下面的钱数。
1
2
2
5
7
8
2
2
三、知识运用
2.
10
1
2
10
4
50
怎么想呢?
20分就是2个10分,1个10分 是1角,2个10分是2角。几个 10分就是几角。
40角就是4个10角,1个10角 是1元,4个10角是4元。几个 10角就是几元。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元
1分
1角Biblioteka 2分5角5分
人民币的单位有 元、角、分。
二、探究新知
(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元和角之间有 什么关系?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你们知道元、角、分之间有什 么关系吗?
•1、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2、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2021/10/232021/10/232021/10/2310/23/2021 4:32:59 PM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6、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年10月 2021/10/232021/10/232021/10/2310/23/2021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21/10/232021/10/23October 23, 2021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021/10/232021/10/232021/10/232021/10/23

浙江省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重点课件新人教版

浙江省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重点课件新人教版
7元-4元=(3)元 1元+6角=(1)元(6)角
3. 利用人民币知识解决简便购物问题。 如:
(1)买一瓶水和一支钢笔共用:2元+5元=7元。 (2)买一个玩具娃娃比买一辆玩具小汽车多用:
12元-7元=5元。 (3)有18元,正好买一个玩具娃娃和一个皮球。 (4)付( )元买( ) ,找回( )元。(答案不唯一)
改正:3元9角○>3角9分 小试牛刀:8角6分<○8元6角
2.45角 ○<4元3角 改正:45角 ○> 4元3角 小试牛刀:8元7角○<89角
3.6元 ○< 70分 改正:6元 ○> 70分 小试牛刀:80角 ○<9元
用列表法解决如何付钱问题。 列表法:用表格的形式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使条件和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条理化, 这样有助于探究解题的思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 目的。
1个
付法四
2个
6个
付法五
1个 11个
付法六
16个
规范解答:付1元硬币、5角硬币、1角硬币 各1个最简便。
用等量代换法解决购物问题。 例 10元钱正好可以买1支毛笔和2块橡皮,如果用10
元钱买1支毛笔和1块橡皮,余4元。买1块橡皮要 用多少钱?
思路分析:由题意可知,10元钱正好买1支毛笔和2块橡皮, 10元钱买1支毛笔和1块橡皮余4元,这说明买1支毛笔和1块 橡皮要用10-4=6(元),于是有如下等量关系:
例 买一把尺子需1元6角。用下面的人民币怎样付钱 最简便?
思路分析:尺子的单价是1元6 角,付钱的方法有多种,为了 使付钱的方法不重复、不遗漏, 先考虑付1元再考虑付5角, 最后考虑付1角。
方法探究:付钱的方法如下表。
1元硬币 5角硬币 1角硬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综合练习(一)
1.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的.
2.
有()有()
3.给涂上颜色.
4.给涂上颜色.
5.给△涂上颜色.
6.给○涂上颜色.
7.
综合练习
1.填空.
(1)正方形的()条边().
(2)长方形的()边().
(3)手绢是()形,毛巾是()形.(4)至少用()根小棒能摆一个长方形.
(5)红领巾是()形,自行车轮胎是()形.2.给长方形涂上颜色.
3.给正方形涂上颜色.
4.给圆涂上颜色.
5.给△涂上颜色.
6.
9.
综合练习(三)
1.把下面物品名称和它相应的图形,用线连起来。

2.涂上颜色,数数看。

3.把12个○放在8个小方格里每边放5个,已经放好4个,还有8个放在哪里?
思考题
给一个房间铺地砖,已经铺好了几块。

第五单元综合练习戴艳云
1、用竖式计算
81-13= 36+18= 75-16= 34-17= 45+45= 76-28= 81-26= 100-51= 40+60= 90-24= 100-26= 100-21= 2.圈一圈,算一算。

25+6=43+8=
3.领小动物回家吧!
4.你能看图列式吗?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综合练习
1、填空题
3角=()分10分=()角20分=()角1元=()分8角=()分90分=()角4分+3分=()分8角+2角=()角
5角-4角=()角1角-6分=()分
1元-3角=()角6元+2元=()元
2、在○里填上“>”、“<”或“=”.
7角○7分1元○9角50角○9分3角○30分10分○9角10角○1元2角8分○3角2分1角○9分5角2分○5角1分3.填一填.
(1)能换()张,能换()张,能换()张.(2)能换()张,能换()张.
3.有一些人民币,妈妈需要拿56块钱,可以怎样拿?
2.
(1)买和共需要多少钱?
(2)买共需要多少钱?
(3)买付了100元,找回多少元?(4)50元可以买哪些东西?
(5)买可以怎样付钱?
英文日记的格式及范文5篇
导读:本文英文日记的格式及范文5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格式Friday Feb.15th 2006 sunny
星期和日期写在左上角,天气写在右上角
日期格式用月日年(美式)或日月年(英式)都可以
1. 年、月、日都写时,通常以月、日、年为顺序,月份可以缩写,日和年用逗号隔开。

例如:December 18, 2003或者Dec. 18, 2003。

2. 如果要写星期,星期要紧挨日期,它既可以放在日期前面,也可以放在日期后面,星期也可以省略不写。

星期和日期之间不用标点,但要空一格,星期也可缩写。

例如:Thursday Dec. 18, 2003或Dec.18,2003 Thursday
3. 天气情况必不可少。

天气一般用一个形容词如:Sunny, Fine, Rainy, Snowy等表示。

天气通常位于日记的右上角。

下面列出了一篇日记的开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忆一下,再接着往下写。

Mon.Sept. 1, 2003 Sunny
Today is the first day of my senior high school life ... 范文一One Sunday my mother (Mother) had (made) me take my little young brother to the a trip to the country. She
ba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