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相关例题讲解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与性质一、晶体的常识 1.晶体与非晶体得到晶体的途径:熔融态物质凝固;凝华;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特性:①自范性;②各向异性(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 ③固定的熔点;④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 2.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即晶体中无限重复的部分一个晶胞平均占有的原子数=18×晶胞顶角上的原子数+14×晶胞棱上的原子+12×晶胞面上的粒子数+1×晶胞体心内的原子数思考:下图依次是金属钠(Na)、金属锌(Zn)、碘(I 2)、金刚石(C)晶胞的示意图,它们分别平均含几个原子?eg :1.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如蓝晶(Al 2O 3·SiO 2)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不同;又如石墨与层垂直方向上的电导率和与层平行方向上的电导率之比为1:1000。

晶体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 )①硬度 ②导热性 ③导电性 ④光学性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一定比非晶体的熔点高B.晶体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固体C.非晶体无自范性而且排列无序D.固体SiO 2一定是晶体 3.下图是CO 2分子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其中有多少个原子? 二、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1.分子晶体--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相结合的晶体 注意:a.构成分子晶体的粒子是分子 b.分子晶体中,分子内的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相邻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①物理性质a.较低的熔、沸点b.较小的硬度c.一般都是绝缘体,熔融状态也不导电d.“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分子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分子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②典型的分子晶体a.非金属氢化物:H 2O 、H 2S 、NH 3、CH 4、HX 等b.酸:H 2SO 4 、HNO 3、H 3PO 4等c.部分非金属单质::X 2、O 2、H 2、S 8、P 4、C 60d.部分非金属氧化物:CO 2、SO 2、NO 2、N 2O 4、P 4O 6、P 4O 10等 f.大多数有机物:乙醇,冰醋酸,蔗糖等③结构特征a.只有范德华力--分子密堆积(每个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分子)CO2晶体结构图b.有分子间氢键--分子的非密堆积以冰的结构为例,可说明氢键具有方向性④笼状化合物--天然气水合物2.原子晶体--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注意:a.构成原子晶体的粒子是原子 b.原子间以较强的共价键相结合①物理性质a.熔点和沸点高b.硬度大c.一般不导电d.且难溶于一些常见的溶剂②常见的原子晶体a.某些非金属单质:金刚石(C)、晶体硅(Si)、晶体硼(B)、晶体锗(Ge)等b.某些非金属化合物:碳化硅(SiC)晶体、氮化硼(BN)晶体c.某些氧化物:二氧化硅( SiO2)晶体、Al2O3金刚石的晶体结构示意图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示意图思考:1.怎样从原子结构角度理解金刚石、硅和锗的熔点和硬度依次下降2.“具有共价键的晶体叫做原子晶体”,这种说法对吗?eg:1.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HCI、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金刚石、硅和锗的熔点和硬度依次下降、C1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可用做保护气2.氮化硼是一种新合成的无机材料,它是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抗腐蚀的物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晶体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晶体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沿着空间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固体物质,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的熔点。

晶体结构与其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晶体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晶体的性质和特征。

一、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根据晶体中微观粒子的种类和排列方式,可以将晶体分为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等不同类型。

其中,离子晶体是最常见的晶体之一,其基本结构单元是正负离子,这些离子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

分子晶体则是由分子通过范德华力相互结合形成的,而原子晶体则是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形成的。

在晶体结构中,晶胞是最基本的结构单元,它是一个重复单位,可以代表整个晶体结构。

晶胞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并且具有对称性。

晶胞中的原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晶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二、晶体的性质1、晶体的导电性晶体的导电性是指晶体在电场的作用下能够导电的能力。

离子晶体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因为离子晶体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而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由于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强,其导电性相对较差。

2、晶体的热稳定性晶体的热稳定性是指晶体在温度变化时保持其结构的稳定性和物理性质的能力。

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因为离子键的键能较大,而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由于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弱,其热稳定性相对较差。

3、晶体的还原性晶体的还原性是指晶体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能力。

离子晶体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因为离子晶体中的离子容易失去电子。

而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由于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强,其还原性相对较差。

此外,晶体的光学性质、磁性、机械性质等也是晶体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晶体结构对应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理解和掌握晶体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化学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晶体结构和性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新人教版选修3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在外观和本质上的区别外观上: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非晶体则没有本质上:晶体的原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有序排列而非晶体则没有2.晶体具有的特点(1)自范性(晶体能够自发的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2)各向异性(晶体的许多如强度、导热性等物理性质随晶体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3)晶体具有固定的熔沸点而非晶体则没有3.晶体自范性的条件:生长速度适当;本质:晶体中的粒子在三维空间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4.获得晶体的途径:熔融态的物质凝固;气态物质凝华;溶质从溶液中析出5.晶体与非晶体的鉴别方法(1)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有峰的是晶体,无峰的是非晶体)(2)测定熔沸点(有固定熔沸点的是晶体)6.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方法--------均摊法顶点:被 8 个晶胞共有, 1/8 粒子属于该晶胞棱上: 被 4 个晶胞共有, 1/4 粒子属于该晶胞面上:被 2个晶胞共有, 1/2 粒子属于该晶胞体心:整个粒子属于该晶胞二、四种类型晶体的比较注意:1、晶体的熔沸点比较方法:(1)、不同晶体类型比较: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除少数外) >分子晶体(2)、同种晶体比较:分子晶体:①结构和组成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②若存在氢键,也会使熔沸点升高。

③对于有机物中的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原子晶体: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金属晶体:金属键越强,熔沸点、硬度越高。

一般规律: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

离子晶体:晶格能越大,则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一般规律:离子的半径越小,所带的电荷越多,则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金属晶体、离子晶体熔沸点也可用库伦力公式F=kq1q2/r2来判断,F越大,金属键(离子键)就越强,熔沸点也就越高(3)、根据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状态的不同,熔沸点:固体>液体>气体。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第34讲晶体结构与性质(一)(考纲要求)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4、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6、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7、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课前预习区)一、认识晶体1、晶体的定义:微观粒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2、晶体的特性:(1)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自范性: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的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2)有确定的熔点(3)各向异性: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不同的性质(4)具有特定的对称性3、晶体是由晶胞堆积得到的,故晶胞就能反映整个晶体的组成。

利用晶胞可以求化学式——均摊法。

均摊法是指每个晶胞平均拥有的粒子数目。

若某个粒子为N 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此晶胞。

以正方体晶胞为例,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对晶胞的贡献为:顶点原子_______属于此晶胞棱上原子_______属于此晶胞面上原子_______属于此晶胞体内原子完全属于此晶胞若晶胞为六棱柱,则顶点原子有________属于此晶胞,棱上有________属于此晶胞。

练习、硼镁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

该化合物晶体结构中的重复结构单元如图所示。

十二个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两个镁原子分别在棱柱上底、下底的中心;六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 、Mg 14B 6 B 、MgB 2 ()● ○ Mg BC 、Mg 5B 12D 、Mg 3B 2二、晶体结构1、金属晶体(1)金属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键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影响金属键强弱因素及对金属性质的影响:(2)金属晶体:(3)金属晶体物理性质的解释2、离子晶体(1)离子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键微粒:_________________ 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离子键强弱因素:(2)离子晶体定义:(3)晶格能:①影响因素②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且熔点越,硬度越。

高中化学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专题复习附解析

高中化学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专题复习附解析

高中化学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专题复习附解析一、晶体的结构与性质1.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6g冰(图甲)中含共价键数目为4N AB.12g金刚石(图乙)中含有σ键数目为4N AC.44g干冰(图丙)中含有N A个晶胞结构单元D.12g石墨(图丁)中含σ键数目3N A2.经X射线研究证明PCl5在固态时,其空间构型分别是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的两种离子构成,下列关于PCl5的推断正确的是()A.PCl5晶体是分子晶体B.PCl5晶体由[PCl3]2+和[PCl2]2-构成,且离子数目之比为1∶1C.PCl5晶体由[PCl4]+和[PCl6]-构成,且离子数目之比为1∶1D.PCl5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3.三硫化四磷用于制造火柴即火柴盒摩擦面,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三硫化四磷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B.22 g P4S3含硫原子数目约为1.806×1023C.该物质分子结构中S、P最外层电子数均不为8D.该物质分子中全是极性共价键4.对下列图形解释的说法错误的是()A.晶体金红石的晶胞如图1所示,推知化学式为TiO2(注:氧原子分别位于晶胞的上下底面和内部)B.配合物(如图2)分子中含有分子内氢键C.某手性分子如图3:可通过酯化反应让其失去手性D.可以表示氯化钠晶体,是氯化钠的晶胞5.下列性质中,能充分说明某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的是A.具有较高的熔点,硬度大B.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晶体中存在金属阳离子,熔点较高D.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能导电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NaCl晶体和CsCl晶体中正负离子半径比不相等,所以两种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不相等B.CaF2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8,F-的配位数为4,配位数不相等主要是由于F-、Ca2+所带电荷(绝对值)不相等C.MgO的熔点比MgCl2的高主要是因为MgO的晶格能比MgCl2大D.MCO3中M2+半径越大,MCO3晶体的晶格能越大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健,不可能存在其它化学键B.可燃冰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C.Na 2O2、NaHSO4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D.晶体熔点:金刚石>食盐>冰>干冰8.元素ⅹ位于第4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第三章晶体构造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知识点梳理】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① 晶体:是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物质。

② 非晶体:是内部的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物质。

2、晶体的特征〔1〕晶体的根本性质晶体的根本性质是由晶体的周期性构造决定的。

① 自范性:a.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自发的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b.“自发〞过程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

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

② 均一性:指晶体的化学组成、密度等性质在晶体中各局部都是一样的。

③ 各向异性:同一晶体构造中,在不同方向上质点排列一般是不一样的,因此,晶体的性质也随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④ 对称性:晶体的外形与内部构造都具有特有的对称性。

在外形上,常有相等的对称性。

这种一样的性质在不同的方向或位置上做有规律的重复,这就是对称性。

晶体的格子构造本身就是质点重复规律的表达。

⑤ 最小内能:在一样的热力学条件下,晶体与同种物质非晶体固体、液体、气体相比拟,其内能最小。

⑥ 稳定性:晶体由于有最小内能,因而结晶状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⑦ 有确定的熔点:给晶体加热,当温度升高到某温度便立即熔化。

⑧ 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当入射光的波长与光栅隙缝大小相当时,能产生光的衍射现象。

X射线的波长与晶体构造的周期大小相近,所以晶体是个理想的光栅,它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

利用这种性质人们建立了测定晶体构造的重要试验方法。

非晶体物质没有周期性构造,不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只有散射效应。

〔2〕晶体SiO2与非晶体SiO2的区别① 晶体SiO2有规那么的几何外形,而非晶体SiO2无规那么的几何外形。

② 晶体SiO2的外形与内部质点的排列高度有序,而非晶体SiO2内部质点排列无序。

③ 晶体SiO2具有固定的熔沸点,而非晶体SiO2无固定的熔沸点。

④ 晶体SiO2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而非晶体SiO2没有周期性构造,不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只有散射效应。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总结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总结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总结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的固体,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形成的,在空间上具有周期性的结构。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密切相关,下面对晶体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总结。

一、晶体的结构:1.晶体的基本单位:晶体的基本单位是晶胞,它是晶格的最小重复单位。

晶胞可以是点状(原子)、离子状(离子)或分子状(分子)。

2.晶格:晶格是一种理想的周期性无限延伸的结构,它由晶胞重复堆积而成。

晶格可以通过指标来描述,如立方晶系的简单立方晶格用(100)、(010)和(001)来表示。

3.晶系:晶体按照对称性的不同可以分为立方系、四方系、正交系、单斜系、菱面系、三斜系和六角系等七个晶系。

4.点阵:点阵是晶胞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

常用的点阵有简单立方点阵、体心立方点阵和面心立方点阵。

5.晶体的常见缺陷:晶体中常见的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点缺陷包括空位、间隙原子和杂质原子等;线缺陷包括晶体的位错和附加平面等;面缺陷包括晶体的晶界、孪晶和堆垛疏松等。

二、晶体的性质:1.晶体的光学性质:晶体对光有吸收、透射和反射等作用,这取决于晶格结构和晶胞的对称性。

晶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时,有明亮的晶体颗粒。

2.晶体的热学性质:晶体的热学性质主要包括热容、热传导和热膨胀等。

晶体的热传导性能与晶胞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有关,不同晶体的热传导性能差异很大。

3.晶体的电学性质:晶体的导电能力与晶体的结构和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一些晶体可以具有金属导电性,例如铜、银和金等;而其他晶体可以具有半导体或绝缘体导电性。

4.晶体的力学性质:晶体的力学性质涉及到晶体的刚性、弹性和塑性等。

晶体在受力作用下可能发生形变,这取决于晶格的结构和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5.晶体的化学性质:晶体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晶体的成分和结构。

晶体可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物质。

晶体的化学性质对其功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晶体的结构与性质密切相关。

高中化学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相关例题讲解

高中化学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相关例题讲解

高中化学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相关例题讲解自然界中的固体可以分为两种存在形式: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是经过结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晶体中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重复的排列,从而使晶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宏观性质是相同的,而且具有固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外形。

一、晶体固体可以分为两种存在形式: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的分布非常广泛,自然界的固体物质中,绝大多数是晶体。

气体、液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变为晶体。

晶体是经过结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晶体中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重复的排列,从而使晶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宏观性质是相同的,而且具有固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外形。

二、晶体结构1.几种晶体的结构、性质比较2.几种典型的晶体结构:(1)NaCl晶体(如图1):每个Na+周围有6个Cl-,每个Cl-周围有6个Na+,离子个数比为1:1。

(2)CsCl晶体(如图2):每个Cl-周围有8个Cs+,每个Cs+周围有8个Cl-;距离Cs+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s+有6个,距离每个Cl-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也有6个,Cs+和Cl-的离子个数比为1:1。

(3)金刚石(如图3):每个碳原子都被相邻的四个碳原子包围,以共价键结合成为正四面体结构并向空间发展,键角都是109o28',最小的碳环上有六个碳原子。

(4)石墨(如图4、5):层状结构,每一层内,碳原子以正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的网状结构,每个正六边形平均拥有两个碳原子。

片层间存在范德华力,是混合型晶体。

熔点比金刚石高。

(5)干冰(如图6):分子晶体,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其他12个CO2分子。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解晶体结构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解晶体结构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解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它涉及到晶体的组成、排列和结构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解析晶体结构的相关概念和特征。

晶体是由一定数量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规则外观的固体物质。

晶体的结构对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晶体结构可以通过实验方法和理论模型来研究和解释。

1. 晶体的基本组成晶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分为晶体胞和晶胞内的基本组织。

晶体胞是晶格的最小重复单位,可以通过平移操作来无限重复整个晶体结构。

晶胞内的基本组织是晶体内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

2. 晶体的晶格类型晶体的晶格类型可以分为立方晶系、四方晶系、单斜晶系、正交晶系、三斜晶系、五类三方晶系和六斜晶系。

不同的晶格类型对应着晶胞的不同形状,给晶体带来了不同的结构和性质。

3. 晶体的点阵晶体的点阵是晶格具有的一个特征,它描述了晶体内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

点阵可以分为简单点阵、面心立方点阵和密堆积点阵。

不同的点阵结构给晶体带来了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晶体的组成晶体的组成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分子晶体四种类型。

离子晶体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按照一定的配位比例组成,共价晶体由原子通过共用电子而形成,金属晶体则是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连接在一起,而分子晶体则是由分子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形成。

5. 晶体的结构特征晶体的结构特征包括晶胞参数、平均密度、元素比例和晶胞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具体排列方式等。

通过实验和理论模型的分析,可以确定晶体的结构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其性质和应用。

总结起来,晶体结构是由晶体胞和胞内基本组织构成的,晶格类型和点阵类型直接影响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晶体的组成类型包括离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分子晶体。

通过对晶体的结构特征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其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文的详解,我们对高中化学中的晶体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对学习和掌握该知识点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一、晶体的结构与性质1.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8,④12B.空间利用率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④C.①为简单立方堆积,②为镁型,③为钾型,④为铜型D.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①1个,②2个,③2个,④4个2.有关常见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铯晶体中,每1个Cs+与其他8个Cs+等距离紧邻B.干冰晶体中,每1个CO2分子与其他12个CO2分子等距离紧邻C.石墨中由非极性键构成的最小碳环有6个碳原子,每个该小环平均分配6个碳原子D.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与其他6个Na+等距离紧邻3.三硫化四磷用于制造火柴即火柴盒摩擦面,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三硫化四磷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B.22 g P4S3含硫原子数目约为1.806×1023C.该物质分子结构中S、P最外层电子数均不为8D.该物质分子中全是极性共价键4.已知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且构成该晶体的微粒间只以单键结合。

下列关于C3N4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其熔、沸点很高B.该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上连有4个氮原子,每个氮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C.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氮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D.该晶体的结构与金刚石类似,都是原子间以非极性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5.美国某国家实验室成功地在高压下将CO2转化为具有类似SiO2结构的原子晶体,下列关于CO2的原子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互为同分异构体B.在一定条件下,CO2的原子晶体转化为分子晶体是物理变化C.CO2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D.在CO2的原子晶体中,每个C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每个O原子与2个碳原子结合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健,不可能存在其它化学键B.可燃冰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C.Na2O2、NaHSO4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D.晶体熔点:金刚石>食盐>冰>干冰7.氟在自然界中常以CaF2的形式存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含答案一、晶体的结构与性质1.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具有良好的超导性。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K3C60中只有离子键B.K3C60中碳元素显-3价C.该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D.C60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离子晶体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B.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C.原子晶体中一定有非极性共价键D.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3.最近我国科学家预测并据此合成了新型碳材料:T-碳。

可以看作金刚石结构中的一个碳原子被四个碳原子构成一个正四面体结构单元替代(如图所示,所有小球都代表碳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金刚石 T-碳A.T-碳与石墨、金刚石互为同分异构体B.T-碳晶体与金刚石晶体类似,属于原子晶体C.T-碳晶体和金刚石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不同D.T-碳与金刚石中的碳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不同4.纳米材料的表面粒子数占总粒子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具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

假设某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恰好与某晶体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如图)相同,则这种纳米颗粒的表面粒子数占总粒子数的百分数为()A.87.5% B.88.9% C.96.3% D.100%5.金刚石的熔点为a℃,晶体硅的熔点为b℃,足球烯(分子式为C)的熔点为c℃,a、b、c的大小关系是()A.a>b>c B.b>a>c C.c>a>b D.c>b>a6.碱金属和卤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B.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C.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D.卤素单质的密度逐渐减小7.二氧化硅晶体是立体网状结构,其晶体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二氧化硅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晶体最小环上含有12个原子B.每个硅原子为4个最小环所共有C.从晶体结构可知,1molSiO2拥有2molSi-O键D.SiO2晶体是由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共同构成的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过程B.NH4Cl 和 Na2SO4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C.H2O 比 H2S 更稳定,是因为氧的非金属性更强D.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9.氮、磷、硼、砷的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

厦门市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厦门市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我国的超级钢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某种超级钢中除Fe外,还含Mn10%、C0.47%、Al2%、V0.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上述五种元素中,有两种位于周期表的p区B.超级钢的晶体是金属晶体C.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确定超级钢的晶体结构D.超级钢中存在金属键和离子键答案:D解析:A.上述五种元素中,C、Al的最外层电子都分布在p轨道,所以它们位于周期表的p区,A正确;B.超级钢属于合金,它的晶体中只存在金属键,所以属于金属晶体,B正确;C.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对物质内部原子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超级钢的晶体结构,C正确;D.超级钢是金属晶体,因此只存在金属键,不存在离子键,D不正确;故选D。

2.下列关于C、Si及其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A.键能 C-C>Si-Si、C-H>Si-H ,因此C2H6稳定性大于Si2H6B.立方型SiC是与金刚石成键、结构均相似的共价晶体,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和熔点C.常温下C、Si的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类型相同,性质相同。

—键D.Si原子间难形成双键而C原子间可以,是因为Si的原子半径大于C,难形成p pπ答案:C解析:A.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原子半径Si>C,所以键能C-C >Si-Si、C-H>Si-H,C2H6稳定性大于Si2H6,故A正确;B.由于立方型SiC是与金刚石成键、结构均相似的共价晶体,由于SiC是共价晶体,所以立方型SiC具有很高的硬度和熔点,故B正确;C.C、Si所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CO2和SiO2,CO2空间构型是直线型,属于分子晶体,SiO2空间构型是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共价晶体,二者晶体类型不同,故C错误;D.Si的原子半径较大,原子间形成的σ键较长,p-p轨道重叠程度很小,难以形成π键,所以Si原子间难形成双键而C原子间可以,故D正确;答案为C。

3.BN(氮化硼)和CO2中的化学键均为共价键,BN的晶体熔点高且硬度大,而CO2的晶体(干冰)却松软而且极易升华,由此判断,BN的晶体类型是A.分子晶体B.原子晶体C.离子晶体D.金属晶体答案:B解析:干冰松软而且极易升华、则晶体内二氧化碳分子间作用力小,干冰是分子晶体,氮化硼晶体熔点高且硬度大,则晶体内粒子间作用力强,因为化学键是共价键,因此判断为原子晶体,B正确;答案选B。

高中化学晶体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晶体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晶体知识点总结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固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明显的面、棱、角。

晶体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其研究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晶体的结构、性质和制备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晶体的结构晶体的结构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决定的。

晶体的结构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三种类型。

1.离子晶体离子晶体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而成的晶体。

离子晶体的结构可以分为简单离子晶体和复合离子晶体两种类型。

简单离子晶体的结构比较简单,如氯化钠晶体。

氯化钠晶体的结构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而成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交替排列,形成一个立方晶系的晶体。

复合离子晶体的结构比较复杂,如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晶体的结构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而成的,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交替排列,形成一个六方晶系的晶体。

2.共价晶体共价晶体是由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形成的晶体。

共价晶体的结构可以分为分子共价晶体和网络共价晶体两种类型。

分子共价晶体的结构比较简单,如冰晶体。

冰晶体的结构是由水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而成的,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六方晶系的晶体。

网络共价晶体的结构比较复杂,如金刚石晶体。

金刚石晶体的结构是由碳原子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而成的,每个碳原子与周围四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立方晶系的晶体。

3.分子晶体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而成的晶体。

分子晶体的结构比较简单,如葡萄糖晶体。

葡萄糖晶体的结构是由葡萄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而成的,葡萄糖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六方晶系的晶体。

二、晶体的性质晶体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和热学性质等。

1.光学性质晶体具有双折射现象,即光线在晶体中传播时会分成两束光线,这两束光线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彼此。

双折射现象是由于晶体的结构不对称所引起的。

2.电学性质晶体具有电学性质,即晶体可以产生电场和电荷。

(完整版)晶体结构与性质全章知识点与习题资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晶体结构与性质全章知识点与习题资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晶体结构与性质全章复习与巩固撰稿:乔震审稿:张立责编:宋杰【重点聚焦】一、晶体与非晶体比较结晶二、四类晶体的比较三、熔、沸点的比较不同类型:一般: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除少数外)>分子晶体同种类型:原子晶体:原子晶体→共价键强弱→成键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熔沸越高。

离子晶体:离子晶体→晶格能→离子键强弱→离子半径、离子电荷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金属晶体:金属晶体→金属键强弱→金属阳离子半径、所带电荷数金属阳离子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分子晶体: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②式量相同,分子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③分子中存在氢键的比不存在氢键的熔沸点高四、几种典型晶体的空间结构1、氯化钠晶体氯化钠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是 6,即每个 Na+紧邻 6 个Cl-,这些 Cl-构成的几何图形是正八面体;每个 Na+与12 个N a+等距离相邻。

平均每个氯化钠晶胞含有 4 个N a+和4 个Cl-2、氯化铯晶体每个Cl-(或Cs+)周围与之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 Cs+(或Cl-)共有8 个,这几个Cs+(或Cl-)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立方体;在每个 Cs+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 Cs+共有 6 个,这几个Cs+(或Cl—)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一个氯化铯晶胞含有 1 个C s+和1 个C l-。

3、干冰晶体与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等距离且最近的二氧化碳分子有 12 个。

4、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这种晶体的特点是空间网状、无单个分子。

金刚石中每个 C 原子与 4 个 C原子紧邻,由共价键构成最小环状结构中有 6 个 C 原子。

晶体中 C 原子个数与 C-C 键数之比为:1︰(4×1/2)=1︰25、二氧化硅每个 Si 与4 个O 原子形成共价键,每个 O 与2 个Si 原子形成共价键。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要点归纳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要点归纳

氖 二氧化硅
组成晶体微粒 阴、阳
名称
离子
分子
原子
原子
晶体内存在的 结合力
离子键 范德华力
共价键
共价键
谢谢观沸点越高. 例如:CO > N2
3、同分异构体之间,一般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4、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判定
S> L> g
一、原子晶体
1、定义: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的空间 网状结构的晶体。
2、最小微粒:原子 3、微粒之间的作用关系:
—— 共价键 4、融化和沸腾时破坏的作用:
知识要点小结
一、离子晶体
1、定义: 2、最小微粒: 阴阳离子 3、微粒之间的作用关系:
—— 离子键 4、融化和沸腾时破坏的作用:
——离子键 5、离子晶体的共性
离子晶体具有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难挥 发难压缩的特点。离子晶体在固态时不导电,而
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能导电。
二、离子晶体的判定
最小微粒:阴阳离子
A.晶体熔点的高低:
B.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 体硅
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F>NaCl>NaBr>NaI
4.下列关于离子晶体性质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D
)
A.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沸点
B.离子晶体具有较大的硬度
C.离子晶体在熔融状态时都能导电
D.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1
D.CCl4、KCl
D.固态不导电,熔融时能导电
—— —— 金属键
(1)、所有非金属氢化物
共价键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硬
4.下列关于离子晶体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H与KCl均含离子键B.NH4Cl含N-H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C.HCl在水中可电离出H+和Cl-,是离子化合物D.工业合成氨反应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答案:A解析:A. NaH由钠Na+和H-构成、与KCl均含离子键,A正确;B. NH4Cl由铵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是离子化合物,铵离子内含N-H共价键,B错误;C. HCl分子在水中被破坏,可电离出H+和Cl-,HCl是共价化合物,C错误;D. 工业合成氨反应中氮气和氢气参加反应,分子内非极性键断裂,反应生成的氨分子内存在共价极性键,D错误;答案选A。

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H2O B.CaCl2C.NH4Cl D.Na2O2答案:DH O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极性共价键,A不符合题意;解析:A.2CaCl是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B不符合题意;B. 2NH Cl是离子化合物,其中铵根离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C. 4离子键,C不符合题意;D. Na2O2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两个氧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选项D。

答案选D。

3.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键的极性:N-H<O-H<F-HB.第一电离能:Na<Mg<AlC.硬度:白磷>冰>二氧化硅D.熔点:>答案:A解析:A.非金属性强到弱的是N<O<F,与氢元素形成共价键时,极性由小到大分别是N-H<H-O<H-F,故A正确;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Mg的最外层为全充满状态,电子能量最低,第一电离能:Mg>Al>Na,故B错误;C.白磷、冰均为分子晶体,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的硬度大,则硬度:二氧化硅>白磷>冰,故C错误;D.邻位的形成了分子内氢键,熔沸点比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对位取代物更低,所以熔点<,故D错误。

高二化学选修晶体结构与性质全章

高二化学选修晶体结构与性质全章
(C)晶胞的示意图,数一数,它们分别平均含几个原子?
钠、锌晶胞都是:8×1/8+1=2; 碘:(8×1/8+6×1/2)×2=8; 金刚石:8×1/8+6×1/2+4=8。

典例分析 例:2001年报道的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 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如图所示的是 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 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1个镁原子,6个硼 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6、图是超导化合物一钙钛矿晶体中最小重复单元(晶 胞)的结构.请回答: (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C_a_T_i_O_3_. (2)在该化合物晶体中,与某个钛离 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其他钛离子共
有____6______个.
(3)设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密度为 ag / cm3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氧(O2)的晶体结构
碳60的晶胞
(与每个分子距离最近的相同分子共有12个 )
干冰的晶体结构图
分子的密堆积
(与CO2分子距离最近的 CO2分子共有12个 )
冰中1个水分子周围有4个水分子
冰的结构
4、晶体结构特征
(1)密堆积 只有范德华力,无分子间氢键——分子
密堆积。这类晶体每个分子周围一般有12 个紧邻的分子,如:C60、干冰 、I2、O2。 (2)非密堆积
NA,则晶体中钙离子与钛离子之间 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
7、如图是CsCl晶体的晶胞(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 已知晶体中2个最近的Cs+核间距离为acm,氯化铯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A为阿佛加德
罗常数,则CsCl晶体的密度为
(单位:克/cm3)
A、8M/a3NA C、M/a3NA

【高中化学】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梳理+例题解析)

【高中化学】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梳理+例题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重点:晶体结构与性质复习目标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晶体的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3.了解晶格能的概念,了解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4.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6.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7.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考点一晶体常识一、知识梳理1.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晶体非晶体结构特征结构微粒周期性有序结构微粒无序排列(2)得到晶体的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①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②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2.晶胞组成的计算——均摊法(1)原则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 n。

(2)方法①长方体(包括立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

②非长方体晶胞中粒子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石墨晶胞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六边形,其顶点(1个碳原子)被三个六边形共有,每个六边形占1 3。

二、易错易混知识辨析(1)冰和碘晶体中相互作用力相同(×)错因:冰中除了有范德华力还有氢键。

(2)缺角的NaCl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会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块(√)(3)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平行六面体”(×)错因:有的晶胞不是平行六面体。

(4)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三、经典例题(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晶体的晶胞,则甲晶体中x与y的个数比是________,乙中a与b的个数比是________,丙中一个晶胞中有________个c离子和________个d离子。

高考化学晶体知识点

高考化学晶体知识点

高考化学晶体知识点晶体是指由具有有序排列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构成的固体。

在高考化学中,对晶体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高考化学晶体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晶体的基本概念晶体是固体中最有序的一种物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有序性:晶体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以高度有序的方式排列,形成具有长程周期性的结构。

2. 透明性:大多数晶体对光有良好的透明性,可以通过晶体看到清晰的光学图像。

3. 具有晶面和晶胞:晶体表面具有规则的晶面,晶体内部由晶胞构成,晶胞是最小的具有晶体特征的单元。

第二部分:晶体的结构类型晶体的结构类型可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三种。

1. 离子晶体: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例如氯化钠晶体(NaCl)、氧化铝晶体(Al2O3)等。

2. 共价晶体: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构成,例如金刚石晶体(C)和石英晶体(SiO2)等。

3. 分子晶体:由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力相互作用而形成,例如葡萄糖晶体(C6H12O6)和水晶体(H2O)等。

第三部分:晶体的性质和应用晶体具有多种特殊性质,使其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1. 光学性质:晶体的透明性和折射率决定了其在光学领域的应用,例如光学器件、光导纤维等。

2. 电学性质:一些晶体在电场刺激下会发生压电效应或热释电效应,可用于传感器、振荡器等电子器件。

3. 磁学性质:某些晶体具有磁性,可用于磁存储、磁共振成像等领域。

4. 化学性质:晶体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特殊的反应性,例如催化剂的使用和催化反应的研究。

5. 生物学性质:晶体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蛋白质晶体学中的结晶和结构解析。

总结:高考化学中,晶体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结构类型以及晶体的性质和应用对于高考化学的学习和应试都非常有益。

希望本文对于晶体知识的介绍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为高考化学取得好成绩提供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相关例题
讲解
自然界中的固体可以分为两种存在形式:晶体和非
晶体。

晶体是经过结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
固体。

晶体中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重复的排
列,从而使晶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宏观性质是相同的,而且具
有固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外形。

一、晶体
固体可以分为两种存在形式: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的分布非常广泛,自然界的固体物质中,绝大多数
是晶体。

气体、液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变为晶体。

晶体是经过结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
固体。

晶体中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重复的排
列,从而使晶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宏观性质是相同的,而且具
有固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外形。

二、晶体结构
1.几种晶体的结构、性质比较
2.几种典型的晶体结构:
(1)NaCl晶体(如图1):每个Na+周围有6个Cl-,每个Cl-周围有6个Na+,离子个数比为1:1。

(2)CsCl晶体(如图2):每个Cl-周围有8个Cs+,每个Cs+周围有8个Cl-;距离Cs+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s+
有6个,距离每个Cl-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也有6个,Cs+和Cl-的离子个数比为1:1。

(3)金刚石(如图3):每个碳原子都被相邻的四个碳原子包围,以共价键结合成为正四面体结构并向空间发展,
键角都是109o28',最小的碳环上有六个碳原子。

(4)石墨(如图4、5):层状结构,每一层内,碳原子以正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的网状结构,每个正六边形平均拥有
两个碳原子。

片层间存在范德华力,是混合型晶体。

熔点比
金刚石高。

(5)干冰(如图6):分子晶体,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其他12个CO2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