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设置
根据国标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
根据国标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7,
1,气体灭火保护区必须是封闭空间,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易低于1200Pa,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打开
2,管网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内。
储瓶间宜靠近防护区
疏散走道的出口。
储瓶间和设置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的环境温度应为-10℃~50℃,储瓶间的门应向外开启
管排出室外
3,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
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
根据以上设计规范要求,
1,围堵保护区,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易低于1200Pa,,并且安装防火门,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2,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内。
储瓶间宜靠近防护区
应符合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有关规定及有关压力
容器存放的规定,储瓶间的门应向外开启
3,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上海环昱建筑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赵高麟。
2024年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3篇)
2024年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气体灭火系统在防火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气体灭火系统通过释放一种或多种灭火剂,将空气中的氧含量稀释至无法维持燃烧所需的浓度,以达到扑灭火灾的目的。
为了保证气体灭火系统安全、可靠地发挥作用,必须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与验收。
本文将针对2024年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进行详细论述。
二、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1. 系统配置检测气体灭火系统的配置检测是指对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检测,包括气瓶、阀门、管道、喷嘴等。
检测内容主要包括:(1) 系统的完整性检测,即检测是否存在泄漏点;(2) 气瓶的压力检测,确保气瓶内压力符合规定要求;(3) 管道的连通性检测,确保喷嘴间的管道连接完好。
2. 灭火剂检测灭火剂是气体灭火系统的核心部分,必须进行检测以保证其质量和性能。
检测内容主要包括:(1) 灭火剂的种类和浓度检测,确保灭火剂种类正确且浓度符合要求;(2) 灭火剂的容量检测,确保灭火剂容量满足系统设计需求;(3) 灭火剂的贮存环境检测,确保灭火剂贮存环境符合要求,避免灭火剂受潮或受热。
3. 火灾探测器检测火灾探测器是气体灭火系统的触发器,必须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灵敏度和可靠性。
检测内容主要包括:(1) 火灾探测器的灵敏度检测,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到火灾;(2) 火灾探测器的布置检测,确保火灾探测器布置合理,能够覆盖整个场所。
三、气体灭火系统的验收1. 系统性能验收系指通过实际测试验证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效果。
验收内容主要包括:(1) 系统的灭火时间验收,确保灭火剂的释放时间符合要求;(2) 系统的灭火效果验收,通过实际火灾模拟测试评估系统的灭火效果;(3) 系统的可靠性验收,通过多次测试验证系统的可靠性。
2. 安全性验收安全性验收是指对气体灭火系统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进行评估和检测。
验收内容主要包括:(1) 操作员的培训和运行规程检测,确保操作员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2) 系统的紧急停车和手动启动装置检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切断气体供应;(3) 系统的报警装置检测,确保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设置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设置氟丙烷、IG541与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充装在高压容器内,释放后,会使得防护区内的压强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如果不做好泄压措施,可能破坏防护区的维护结构,灭火剂不能在防护区内有效保持,使得灭火失败。
因此防护区需要设置泄压口。
(PS:泄压口分为械式泄压口和电动式泄压口,当建筑物室内发生爆炸或燃烧时屋内气体压力随之急剧上升,当压力值达到P =1.15kPa时泄压口通过泄爆配件或装置使窗开启并释放压力从而保护建筑免受损坏及控制危险,电动式的采用连接直流电源和敏感装置组成,机械式的采用泄爆配件和五金配件组合而成!)七氟丙烷、IG541灭火系统七氟丙烷、IG541气体灭火剂喷入防护区内,会显著地增加防护区的内压,如果没有适当的泄压口,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将可能承受不起增长的压力而遭破坏。
因此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规范没有对IG541的泄压口高度做出要求,但因为IG541较空气重,也应该设置在防护区的上部。
由于七氟丙烷灭火剂比空气重,为了减少灭火剂从泄压口流失,泄压口应开在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即泄压口下沿不低于防护区净高的2/3。
当泄压口开启后,泄压口开启后,从泄压口出去的主要是空气。
当然也有一定的灭火剂从此流失。
在灭火设计用量公式中,对于喷放过程阶段内的流失量已经在设计用量中考虑。
防护区设置的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
防护区存在外墙的,就应该设在外墙上;防护区不存在外墙的,可考虑设在与走廊相隔的内墙上。
泄压口面积按相应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定计算。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大于防护区净高的2/3。
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容易在空气下面扩散。
所以为了防止防护区因设置泄压口而造成过多的二氧化碳流失,泄压口的位置应开在防护区的上部。
防护区存在外墙的,就应该设在外墙上;防护区不存在外墙的,可考虑设在与走廊相隔的内墙上。
气体灭火要求(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
常见的灭火系统有: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等,这些灭火系统在日常生活中也属于常见的灭火系统。
一、专业名词解析1、防护区满足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的有限封闭空间。
2、全淹没灭火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3、管网灭火系统按一定的应用条件进行设计计算,将灭火剂从储存装置经由干管支管输送至喷放组件实施喷放的灭火系统。
4、预制灭火系统按一定的应用条件,将灭火剂储存装置和喷放组件等预先设计、组装成套且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灭火系统。
5、组合分配系统用一套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通过管网的选择分配,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6、灭火浓度:在1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某种火灾所需气体灭火剂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7、灭火密度:在1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单位容积内某种火灾所需固体热气溶胶发生剂的质量。
8、惰化浓度:有火源引入时,在1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能抑制空气中任意浓度的易燃可燃气体或易燃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发生所需的气体灭火剂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9、浸渍时间:在防护区内维持设计规定的灭火剂浓度,使火灾完全熄灭所需的时间。
10、泄压口:灭火剂喷放时,防止防护区内压超过允许压强,泄放压力的开口。
11、无毒性反应浓度:观察不到由灭火剂毒性影响产生生理反应的灭火剂最大浓度。
12、有毒性反应浓度:能观察到由灭火剂毒性影响产生生理反应的灭火剂最小浓度。
3.1.1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其灭火剂设计用量,应根据防护区内可燃物相应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经计算确定。
二、设计要求(一)一般规定1、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
2、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确定。
2023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历年真题重组练习卷(卷十三)【含答案】
2023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历年真题重组练习卷(卷十三)【含答案】一、单选题(50题)1.某一级加油站与LPG加气合建站,站房建筑面积为150㎡,该站的平面布置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的是()A.站房布置在加油加气作业区内B.加油加气作业区外设有经营性餐饮、汽车服务等设施C.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置在加油加气作业区内D.站区设置了高度2.2m的不燃烧实体围墙2.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建筑内的疏散门的设置要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多层的桐油的制备厂房,第二层车间内同时工作人数为55人,设置了两个向内开启的双向弹簧门B.高层医院病房楼内,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病房,建筑面积为70m²的,使用人数为16人,设置1个向内开启的平开门C.三层幼儿园,位于走道尽端的舞蹈室,建筑面积40m²设置了一个净宽度为1.2m的疏散门D.高层办公楼,位于袋形走道两侧的会议室,建筑面积为105㎡,设置了一个向疏散方向开启的疏散门3.某酒店施工现场发生重大事故,造成1人死亡,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
事故原因调查结果为施工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该事故应按()予以立案追诉。
A.消防责任事故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D.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4.某建筑采用设有高位消防水箱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下列关于该建筑消火栓给水管网的设计,说法错误的是()。
A.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B.室内消火栓不超过10个时,可布置成枝状C.室内消火栓竖管超过4根时,检修可关闭不相邻的2根D.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两路消防供水时,应布置成环状,但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时,可布置成枝状。
5.某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某建筑高度为54m的办公楼开展防火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是()。
消防工程—气体灭火系统控制方式及防护区的设置要求
消防工程气体灭火系统控制方式及防护区的设置要求一、气体灭火系统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方式控制器上有控制方式选择锁,当将其置于“自动”位置时,灭火控制器处于自动控制状态1.当只有一种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时,控制器即发出火警声光报警信号,通知有异常情况发生,而不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
如确需启动灭火装置灭火时,可按下“紧急启动按钮”,即可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2.当两种探测器同时发出火灾信号时,控制器发出火灾声光信号,通知有火灾发生,有关人员应撤离现场,并发出联动指令,关闭风机、防火阀等联动设备,经过一段时间延时后,即发出灭火指令,打开电磁阀,喷放气体打开容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如在报警过程中发现不需要启动灭火装置,可按下保护区外的或控制操作面板上的“紧急停止按扭”,即可终止灭火指令的发出手动控制方式将控制器上的控制方式选择锁置于“手动”位置时,灭火控制器处于手动控制状态。
当火灾探测器发出火警信号时,控制器即发出火灾声光报警信号,而不启动灭火装置,需经人员观察,确认火灾已发生时,可按下保护区外或控制器操作面板上的“紧急启动按钮”,即可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但报警信号仍存在。
无论装置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按下任何紧急启动按扭,都可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同时控制器立即进入灭火报警状态应急机械启动工作方式用于控制器失效时,当职守人员判断为火灾时,应立即通知现场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在确定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后,方可按以下步骤实施应急机械启动:手动关闭联动设备并切断电源;打开对应保护区选择阀;成组或逐个打开对应保护区储瓶组上的容器阀,即可实施灭火紧急启动/ 停止工作方式用于紧急状态1.当值守人员发现火情而气体灭火控制器未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时,应立即通知现场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在确定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后,方可按下紧急启动/停止按钮,系统立即实施灭火操作2.当气体灭火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正处于延时阶段时,如发现为误报火警时可立即按下紧急启动/停止按钮,系统将停止实施灭火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二、防护区的设置要求划分1.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2.管网灭火系统,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³3.预制灭火系统,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³耐火耐压性能1.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2.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泄压能力1.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置在外墙上,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2.有防爆泄压设施等可不设泄压口封闭性能喷放灭火剂前,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行关闭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气体灭火防护区中泄压口
浅谈气体灭火防护区中泄压口摘要:本文概述了气体灭火防护区中泄压口设置的必要性,从标准和实际出发浅析了泄压口设置中常见的注意事项。
关键字:气体灭火系统泄压口1.概述气体灭火系统是指平时灭火剂以液体、液化气体或气体状态存贮于压力容器内,灭火时以气体(包括蒸汽、气雾)状态喷射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以高效、快速、电气绝缘性高、清洁等优异性能,越来越多的被选用和安装在建筑物内部,在降低、消除火灾的危害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气体灭火剂可以用于扑救可燃固体(a类)表面、甲、乙、丙类液体(b类)、可燃气体(c类)和电气(e类)等的火灾。
典型的应用场所或对象包括:电器和电子设备、通讯设备、易燃可燃的液体和气体、其他高价值的财产和重要部位(图书、档案、票据、文件资料库)等。
然而,在目前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当中,对系统的设计浓度、喷射时间、喷嘴大小等问题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虑,但是往往忽略了泄压口的设置问题。
事实上合理的泄压口设置关系到能否成功灭火甚至是人身的安全,国内在灭火试验中多次表面,由于泄压口的设置问题而引起防护区围护结构损坏的事例。
2.泄压口的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泄压口由装饰面板、阀门组件、箱体部件、装置启闭执行驱动部件或装置固定框架组件等部件及配套的辅助设备组成。
一般分无电源式系列结构和有电源式系列结构两种。
其工作原理是,当防护区发生火灾时,气体灭火系统启动并喷射灭火气体。
此时,对于无电源系列结构泄压口,当作用在叶片或盖板组件上的气体压力值达到设定压力值时,压力调节驱动部件立即驱动叶片或盖板开启泄压;而对于有电源系列结构泄压口,当压力检测装置达到设定压力值时,通过控制信号启动电动驱动部件,迅速开启叶片或盖板,泄放出防护区内超压气体,以避免建筑物墙体、门、窗、玻璃等围护结构遭受破坏和导致灭火失败。
当防护区内的压强降到设定值以下时,泄压口中的叶片或盖板将自动关闭,维持防护区内灭火剂的灭火浓度,使其达到一定的灭火浸渍时间,将火灾及时扑灭。
气体灭火泄压口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自动泄压装置)设计与安装使用1 概述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是指当气体灭火系统中的灭火剂喷放时,防护区内的压力值达到规定值时自动开启泄压的装置,简称泄压口,也称自动泄压装置,是与气体灭火系统配套的必备设备,一般安装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区外墙或内墙的泄压孔上。
(为便于表述,本文中统一简称泄压口)。
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具有洁净、绝缘性能好、灭火速度快等特点,在灭火中和灭火后对保护对象及环境没有二次污染。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房、电讯中心、通讯机房、图书馆、档案馆、珍品库、博物馆、配电室等洁净场所。
2006年来,随着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的颁布,消防监督部门加大了灭火设备的检查力度,2007年后市场对自动泄压口的需求也明显增多。
因泄压口产品是新产品,目前国家、行业尚无统一标准。
大多数生产泄压口产品的厂家或公司都只生产某一种类型的泄压口。
而通过从百度、谷歌等搜索网站检索来看,全面介绍泄压口应用、设计、安装与使用的资料和文章少之又少,给企业正确选择、设计、安装、使用泄压口带来了许多问题,不利于泄压口在气体灭火中正确发挥其实际功能和作用。
两年多来,本人对国内外各厂家泄压口资料、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收集,对该产品进行研发,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为使国内自动泄压口产品得到正确的使用和发展,现特写此篇文章。
在本篇文章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之处,本人真诚的期待广大同仁给予指正。
2 设置泄压口的必要性2.1相关标准中使用泄压口规定表述不清,造成歧义。
!--[if!supportLists]--l!--[endif]--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国家标准颁布之前,原有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对灭火系统必须使用泄压口的规定表述模糊,用词模棱两可,致使在气体灭火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相关设计和监督部门无法正确设计和监督泄压口的安装和使用。
GB50193-9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国家标准条文说明第3.2.6条中阐述:“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保护的大多数防护区,都不是完全封闭的,有门、窗的防护区一般都有缝隙存在;通过门窗四周缝隙所泄漏的二氧化碳,可防止空间内压力过量升高,这种防护区一般不需要再开泄压口。
安全知识机房维护试题(卷)和答案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中移铁通湖州分公司2018 年安全知识竞赛试题(机房维护)部门:姓名:得分:一、单选题(共50 题,每题1 分)1、通信生产机房楼的建筑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安防技术标准,并依法经政府相关主管机构进行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未经政府相关主管机构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A )投入使用。
A.禁止B.可以C.能2、各单位( B )是通信生产机房楼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通信生产机房楼的安全管理工作。
A.主管领导 B. 主要负责人 C.机房安全管理员3、涉及消防设施改造的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方案须经(B )审核批准。
A.行政主管部门B.公安机关消防机构C.消防主管部门4、机房火灾报警探测器周围范围(B )内,不得有遮挡物。
A.1mB.0.5mC.1.2m5、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A)。
A. 1.5mB. 1mC. 0.5m6、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 D)。
A、上空B、上部C、中部D、根部7、配备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含灭火系统储瓶间),宜配置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每个独立空间宜设(B )套。
A. 1B. 2C. 38、气体灭火系统储瓶间应有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的出口,储瓶间的门应向( C)开启。
A. 内B. 侧C. 外9、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喷放灭火剂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A )自行关闭。
A. 应能B. 不能C. 可以10、通信机房、支撑系统用房内宜配置(C )A.干粉灭火器B. 泡沫型灭火器C.二氧化碳灭火器11、通信机房、支撑系统用房每(B )应配置1 具30kg 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A.100 m2B. 110 m2C. 120 m212、柴油发电机房每110m2(未设置消火栓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的机房为55m2)应配置1 具(A)磷酸铵盐干粉手提式灭火器。
A.4kgB.5 kgC.3 kg13、柴油发电机房每具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不应大于(B)。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自动泄压装置)设计与安装使用1、概述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简称泄压口,也称自动泄压装置,是与气体灭火系统配套的必备设备,一般安装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区外墙或内墙的泄压孔上。
2、设置泄压口的必要性依据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灭火设计浓度一般为8%~10%。
当七氟丙烷灭火剂释放到一个完全密封的防护区,在20°C标准大气压下,驱动气体(氮气)的释放和七氟丙烷灭火剂的气化使防护区压强随之升高,药剂吸收大量的热量,使防护区温度降低,这造成压强降低值很小。
压强的升高主要与防护区的密闭程度和灭火设计浓度以及泄压口(自动泄压装置)的密封性有关。
压力升高值基本上等于防护区灭火设计体积浓度比,升高值为8~10KPa,这个压强值将超过轻型、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1.2 KPa 的6~8倍。
在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中,灭火设计浓度为37.5%~43%;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中,灭火设计浓度在34%~62%之间。
也就是说当这两种灭火剂释放到完全封闭的防护区内,防护区内的气体体积迅速膨胀,防护区内的压强值将超过允许压强1.2 KPa的25倍以上,足可以摧毁防护区内整个围护结构。
某公司在长6m,宽6m,高4m的试验室做IG-541混合气体试验,防护区内开有直径Φ200mm的通风口,通风口上的排风扇正常工作,当向试验室喷入7瓶组70升IG-541混合气体时,试验室的门被弹开,排风扇会严重变形。
3、泄压口面积设计依据与计算3.1 防护区内围护结构最高允许压强防护区内门、窗上的玻璃允许压强不应低于建筑物的允许压强。
GB50370-2005标准条文说明中表4的数据是参照美国NFPA12B-1980标准中给出的。
目前国内各设计部门防护区内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无论建筑物是轻型和高层建筑,还是标准建筑及地下建筑,均设定为 1.2KPa,该值的设定是依据GB50370-2005标准中3.2.6条款。
消防工程师—气体、干粉灭火系统的考点
消防工程师—气体、干粉灭火系统的考点干粉灭火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参数和配置方面数据极为相似,学起来很容易混淆,下面整理了气体和干粉两大灭火系统近年来常考的知识点,通过对比,使各位学员能更好的区分记忆。
一、防护区个数和备用量设置1.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组合分配系统保护5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或在48小时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应有备用量,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储存量。
2.七氟丙烷、IG541系统: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灭火系统的存储装置72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
3.干粉灭火系统:组合分配系统保护的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不得超过8个。
当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超过5个时,或在48小时内不能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的,灭火剂应有备用量,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
二、防护区划分和泄压口设置三、各系统全淹没/局部应用灭火系统设置对比(一)二氧化碳灭火系统1.全淹没灭火系统(1)对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3%,且开口不应设置在底面。
(2)二氧化碳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7倍,并不得低于34%。
全淹没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的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min。
当扑救固体深位火灾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7min,并应在前2min内使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
2.局部应用系统(1)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宜大于3m/s。
必要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2)在喷头与保护对象之间,喷头喷射角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3)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
(4)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二氧化碳喷放时间不应小于0.5min(30s)。
对于燃点温度低于沸点温度的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的火灾,二氧化碳的喷射时间不应小于1.5min(90s)。
(二)干粉灭火系统1.全淹没灭火系统(1)喷放干粉时不能自动关闭的防护区开口,其总面积不应大于该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15%,且开口不应设置在底面。
气体灭火防护区设置要求
气体灭火防护区设置要求
气体灭火防护区设置要求:
① 确定防护区的边界,使用实体墙或防火隔断将保护区与其他区域分隔;
② 防护区内不应有易燃易爆物品堆放,减少火灾荷载;
③ 设置专用的气体灭火系统,确保能够在火灾初期迅速启动;
④ 防护区的门应具备一定的耐火极限,并能自动关闭,防止火势蔓延;
⑤ 在防护区入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示内部安装有气体灭火系统;
⑥ 安装气体浓度监测装置,确保气体浓度达到灭火浓度后能保持一定时间;
⑦ 在防护区内设置通风换气设施,灭火后能迅速排出灭火剂;
⑧ 对于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气体灭火剂,应设有专门的排放处理装置;
⑨ 在防护区内外安装紧急停止按钮,以便在误启动时及时取消灭火指令;
⑩ 设置声光报警装置,在气体释放前给予人员足够的时间撤离;
⑪ 对于重要的设备房间,应设置备用电源,确保气体灭火系统在断电时仍能运行;
⑫ 定期对气体灭火系统进行维护检查,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工
作状态;
⑬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气体释放后的人员疏散和应急处理措施。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要求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s标准号:GB 50370-2005发布日期:2006 年03 月02 日实施日期:2006 年05 月01 日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出版单位:中国计划出版社摘要: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2]269 5- 文《2001 —— 2002 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要求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共分六章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和符号、设计要求、系统组件、操作与控制、安全要求等。
其中,第 3.1.4、3.1.5、3.1.15、3.1.16、3.2.7、3.2.9、3.3.1、3.3.7、3.3.16、3.4.1、3.4.3、3.5.1、3.5.5、4.1.3、4.1.4、4.1.8、4.1.10、5.0.2、5.0.4、5.0.8 等条为强制性条文。
1 总则1.0.1 为合理设计气体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设置的七氟丙烷、IG541 混合气体和热气溶胶全淹没灭火系统的设计。
1.0.3 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设计采用的系统产品及组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1.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防护区protected area满足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的有限封闭空间。
2.1.2 全淹没灭火系统total flooding extinguishing system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2.1.3 管网灭火系统piping extinguishing system按一定的应用条件进行设计计算,将灭火剂从储存装置经由干管支管输送至喷放组件实施喷放的灭火系统。
2023年10月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维保方向)真题四(上)
2023年10月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维保方向)真题四单选题1、以下防火方法属于“控制可燃物”的是()。
A.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B.充装惰性气体保护生产或储运有爆炸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等C.防止日光照射和聚光作用D.在建筑之间设置防火间距正确答案:A解析:通过控制可燃物来进行防火的措施有:1.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2.用阻燃剂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改变其燃烧性能,3.限制可燃物质储运量4.加强通风以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等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
结合题意,本题应选”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其他选项均可排除。
2、火灾进入衰减熄灭阶段时,火场的平均温度通常降至火灾最高温度的()。
A.50%B.60%C.70%D.80%正确答案:D解析:经过猛烈燃烧之后,室内可燃物大都被烧尽,随着室内可燃物的挥发物质不断减少,火灾燃烧速度递减,室内温度逐渐下降,燃烧向着自行熄灭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温度最高值的80%时,则认为火灾进入衰减熄灭阶段。
衰减熄灭阶段温度下降速度是比较慢的当可燃物全部烧光之后,室内外温度趋于一致,火势即趋于熄灭。
结合题意,本题应选“80%”,其他选项均可排排除。
3、当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空间净高不超过3.0m时,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500㎡,长边最大允许长度为()m。
A.24B.36C.60D.75正确答案:A解析:设置防烟分区目的是将烟气控制在着火区域所在的空间范围内,并限制烟气从储烟仓内向其他区域蔓延。
烟气层高度需控制在储烟仓下沿以上一定高度内以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及消防救援。
防烟分区过大时(包括长边过长),烟气水平射流的扩散中,会卷吸大量冷空气而沉降,不利于烟气的及时排出;而防烟分区的面积过小,又会使储烟能力减弱,使烟气过早沉降或蔓延到相邻的防烟分区、结合题意,本题应选”24”,4、以下属于开式系统的有()。
A.湿式系统B.干式系统C.预作用系统D.水幕系统正确答案:D解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照洒水喷头形式的不同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两类,其中开式系统指采用开式洒水喷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雨淋系统、水幕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设置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设置氟丙烷、IG541与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充装在高压容器内,释放后,会使得防护区内的压强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如果不做好泄压措施,可能破坏防护区的维护结构,灭火剂不能在防护区内有效保持,使得灭火失败。
因此防护区需要设置泄压口。
(PS:泄压口分为械式泄压口和电动式泄压口,当建筑物室内发生爆炸或燃烧时屋内气体压力随之急剧上升,当压力值达到P =1.15kPa时泄压口通过泄爆配件或装置使窗开启并释放压力从而保护建筑免受损坏及控制危险,电动式的采用连接直流电源和敏感装置组成,机械式的采用泄爆配件和五金配件组合而成!)七氟丙烷、IG541灭火系统七氟丙烷、IG541气体灭火剂喷入防护区内,会显著地增加防护区的内压,如果没有适当的泄压口,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将可能承受不起增长的压力而遭破坏。
因此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规范没有对IG541的泄压口高度做出要求,但因为IG541较空气重,也应该设置在防护区的上部。
由于七氟丙烷灭火剂比空气重,为了减少灭火剂从泄压口流失,泄压口应开在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即泄压口下沿不低于防护区净高的2/3。
当泄压口开启后,泄压口开启后,从泄压口出去的主要是空气。
当然也有一定的灭火剂从此流失。
在灭火设计用量公式中,对于喷放过程阶段内的流失量已经在设计用量中考虑。
防护区设置的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
防护区存在外墙的,就应该设在外墙上;防护区不存在外墙的,可考虑设在与走廊相隔的内墙上。
泄压口面积按相应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定计算。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大于防护区净高的2/3。
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容易在空气下面扩散。
所以为了防止防护区因设置泄压口而造成过多的二氧化碳流失,泄压口的位置应开在防护区的上部。
防护区存在外墙的,就应该设在外墙上;防护区不存在外墙的,可考虑设在与走廊相隔的内墙上。
6.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3 设计要求3.1 一般规定3.1.1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其灭火剂设计用量,应根据防护区内可燃物相应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经计算确定。
3.1.2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
3.1.3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确定。
3.1.4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3.1.5 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
3.1.6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设计用量与储存容器的剩余量和管网内的剩余量之和。
3.1.7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
3.1.8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20℃。
3.1.9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3.1.10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
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
3.1.11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3.1.12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2 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 m;3 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 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 m;4 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 m。
3.1.15 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
3.1.16 单台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装置的保护容积不应大于160m3;设置多台装置时,其相互间的距离不得大于10m。
3.2 系统设置3.2.1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1 电气火灾;2 固体表面火灾;3 液体火灾;4 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丙烷、IG541与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充装在高压容器内,释放后,会使得防护区内的压强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如果不做好泄压措施,可能破坏防护区的维护结构,灭火剂不能在防护区内有效保持,使得灭火失败。
因此防护区需要设置泄压口。
(PS:泄压口分为械式泄压口和电动式泄压口,当建筑物室内发生爆炸或燃烧时屋内气体压力随之急剧上升,当压力值达到 P =时泄压口通过泄爆配件或装置使窗开启并释放压力从而保护建筑免受损坏及控制危险,电动式的采用连接直流电源和敏感装置组成,机械式的采用泄爆配件和五金配件组合而成!)
七氟丙烷、IG541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IG541气体灭火剂喷入防护区内,会显著地增加防护区的内压,如果没有适当的泄压口,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将可能承受不起增长的压力而遭破坏。
因此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规范没有对IG541的泄压口高度做出要求,但因为IG541较空气重,也应该设置在防护区的上部。
由于七氟丙烷灭火剂比空气重,为了减少灭火剂从泄压口流失,泄压口应开在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即泄压口下沿不低于防护区净高的2/3。
当泄压口开启后,泄压口开启后,从泄压口出去的主要是空气。
当然也有一定的灭火剂从此流失。
在灭火设计用量公式中,对于喷放过程阶段内的流失量已经在设计用量中考虑。
防护区设置的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
防护区存在外墙的,就应该设在外墙上;防护区不存在外墙的,可考虑设在与走廊相隔的内墙上。
泄压口面积按相应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定计算。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大于防护区净高的2/3。
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容易在空气下面扩散。
所以为了防止防护区因设置泄压口而造成过多的二氧化碳流失,泄压口的位置应开在防护区的上部。
防护区存在外墙的,就应该设在外墙上;防护区不存在外墙的,可考虑设在与走廊相隔的内墙上。
当防护区设有防爆泄压孔时,可不单独设置泄压口。
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保护的大多数防护区,都不是完全封闭的,有门、窗的防护区一般都有缝隙存在,通过门窗四周缝隙所泄漏的二氧化碳,可防止空间内压力过量升高,这种防护区一般不需要再开泄压口。
此外,已设有防爆泄压口的防护区,也不需要再设泄压口。
气溶胶灭火系统是否需要设置泄压口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对气溶胶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设置要求有矛盾的地方:
条文:
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按条文规定,七氟丙烷,IG541、气溶胶灭火系统都应设置泄压口。
七氟丙烷、IG541灭火系统规范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但是气溶胶灭火系统并没有给出计算公式。
热气溶胶灭火剂在实施灭火时所产生的气体量比七氟丙烷和IG541要少50%以上,再加上喷放相对缓慢,不会造成防护区内压力急速明显上升。
根据以上理由,个人认为设置气溶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可不设置泄压口。
泄压口计算公式压强取值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2010版)中对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要求不宜低于1200Pa,所以泄压口的计算公式按这个值计算,当能确认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大于1200Pa时,也可以按实际值计算。
建筑物的内压允许压强,应由建筑结构设计给出。
下表值供参考。
建筑物的内压允许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