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四练习及参考答案(因、于、与)

合集下载

18个虚词用法与释例

18个虚词用法与释例
文言虚词用法与释例
一、以
• • • • • • • • • • • • •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③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庖丁解牛》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辩人,(《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④以 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赤壁 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 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连词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快侧其盾以撞。(《鸿门 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已趋于亡(《六国论》)

(全)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详解+练习含答案

(全)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详解+练习含答案

(全)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详解+练习含答案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详解+练习含答案1.而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1)代词,通“尔”,译为“你(们)、你(们)的”(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鸿门宴》)(2)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又”(3)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3)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然后”,或者不译(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4)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5)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劝学》)(5)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却”(6)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6)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7)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所以”(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8)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动词(9)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9)连词,表示目的关系(10)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逍遥游》)(10)名词,通“能”,才能(1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11)限止语气,罢了(12)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12)表递进(1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13)不久,一会儿(1)(2019·全国卷Ⅱ)故汤武不循古而王而:______________(2)(2018·全国卷Ⅰ)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而:______________(3)(2018·全国卷Ⅱ)每食辄弦歌而荐之而:__________________(4)(2017·全国卷Ⅰ)见而异之而:__________________(5)(2017·全国卷Ⅰ)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而:______________(6)(2017·浙江卷)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而:______________(7)(2017·山东卷)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而:______________【答案】(1)连词,表因果“因而”(2)连词,表转折,但(3)连词,表修饰,不译(4)连词,表示承接,就、然后(5)连词,表示转折,然而、却(6)连词,表示并列(7)连词,表示修饰,不译2.何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1)疑问代词,译为“什么”(2)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文言18个虚词(例释与练习)

文言18个虚词(例释与练习)

(3)天下之父母归之,其子焉往 ( 哪里 )
(4)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
( 于之 )

1.句末语气助词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
何以能鼓乐也?
疑问或反诘,呢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感叹,呀
屈平疾王之不聪也。
陈述
2.句中语气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停顿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 连举停顿
(它的(真相) )

1.副词
存者且偷生,死者常已矣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暂且 姑且 将近 将要

2.连词 表并列、递进、选择
河水清且直猗 先生且喜且愕 仓促以手搏之,且搏且却 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又 又……又 一面…一面 而且 况且 表让步,尚且
( 如,动词 )

1.所+动词 “表……的人(事、物、地方)”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为+所 表被动
行将为人所并
所 3.所以
①表示“……的原因”
②表示“用来……的东西(人、 手段、方式、方法、凭借等)”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用此,用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原因
递进:并且,而且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假设:如果,假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因果:因而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修饰:地或不译

(2)第二人称代词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你,你的)
(3)助词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与“已”组合,而已:罢了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例释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例释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例释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18文言虚词用法例释VP[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

②魏公子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异母弟也。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

④剑阁峥嵘而崔嵬。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朝济而夕设版焉。

②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③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④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⑤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⑥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⑦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⑧骊山北构而西折。

⑨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吾下赵,必移兵先击之。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③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可不译。

①夜缒而出。

②,泠然善也。

③子路率尔而对曰④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⑤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⑥弃甲曳兵而走。

⑦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⑧老妇恃辇而行。

⑨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⑩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⑾项王按剑而跽曰⑿缇骑按剑而前⒀掩口胡卢而笑。

7.表示因果关系,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④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矣。

8.表示目的关系,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二)用作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例句是有原文与译文的)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

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但近几年广东卷主要是卷内句的对照区分。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分类例释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分类例释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分类例释1.而ér(1)连词。

①表并列。

译为“又”“和”“并且”,或不翻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②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③表承接,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臵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④表转折,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⑤表假设,“如果”“假如”。

A.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为政》)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⑥表因果,相当于“因而”“所以”。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B.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荆轲刺秦王》)⑦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⑧表目的,相当于“来”,也可不译。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2)代词。

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你们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庖丁解牛》)③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口技》)2.何hé(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为什么”“什么原因”等。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B.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或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2020高考例题)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2020高考例题)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2020高考例题)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1.【而】(1)作连词①表并列,译为“并且、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②表承接,译为“就、接着、然后”。

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表递进,译为“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师说》)④表转折,译为“却、但”。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⑤表假设,译为“如果、假使”。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⑥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赤壁之战》)⑦表修饰,译为“着、地、的”。

例:吾尝跂而望矣。

(《劝学》)⑧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

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2)作代词表第二人称,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3)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而后】译为“才,方才”。

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而况】即“何况”,表反问的语气。

例: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译为“不久,一会儿”。

例:既而得其尸于井。

(《促织》)【链接高考】(1)(2020·全国卷Ⅰ)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不译(2)(2020·新高考Ⅰ卷)阉人愤而去。

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不译(3)(2020·新高考Ⅱ卷)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边……一边2.【何】(1)作疑问代词①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译为“哪里,什么”。

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②作定语,译为“什么”。

例: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2)作疑问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译为“为什么、怎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答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答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18个虚词详解并例句翻译

高考18个虚词详解并例句翻译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释例№1.【以】(1)用作介词。

①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同刻舟求剑的情况一样。

)▲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要拿十五座城池要求换宝玉。

)▲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于是进去拜见。

问道:“凭借什么打这一仗?”)▲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其余的战船按照顺序一起进发。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这时凭大中丞的职衔做应天巡抚的是魏忠贤的私党……)补:▲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都爱好擅长文辞,凭着辞赋好而被人称道。

)②把。

起提宾作用。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秦国也不把城池给赵国,赵国也最终不给秦国宝玉。

)▲古人以问当作一种美德。

(《问说》古人把问当作一种美德。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病梅馆记》有人把文人画士喜欢把梅弄成奇形异状的病态的癖性公开告诉给卖梅的人。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付乡党——送还乡里(的朋辈中)③因,由于。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况且因一块宝玉的缘故触伤强大的秦国对我国的感情,不太好。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这时曹操的军队打了败仗加上由于饥饿疾病,死去了大半。

)补:▲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难道赵国的国王因为一块玉(和氏璧)而对秦国欺诈(反悔)吗?)▲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阉党)突然遭我们郡的乡亲这样猛烈的一次抗击,就不敢再株连(治罪)无辜了。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楚怀王不辨忠奸,外事被张仪所欺骗,内帷被郑袖所迷惑。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分类例释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分类例释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分类例释1.而ér(1)连词。

①表并列。

译为“又”“和”“并且”,或不翻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②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 ③表承接,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④表转折,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⑤表假设,“如果”“假如”。

A.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为政》)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⑥表因果,相当于“因而”“所以”。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B.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荆轲刺秦王》)⑦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⑧表目的,相当于“来”,也可不译。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2)代词。

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庖丁解牛》)③既而:不久,紧接着。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口技》)(4)名词,才能。

而.征一国者。

(《逍遥游》)2.何hé(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为什么”“什么原因”等。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B.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或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完整版)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可编辑修改word版)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配套练习一、而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①:蟹六跪而二螯。

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

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例②:图穷而匕首见(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例②:吾恂恂而起。

例③徐而察之(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

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

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

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例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3.复音虚词。

语文通用版:特色训练47 18个文言虚词归纳串记练(因、于)+Word版含答案.doc

语文通用版:特色训练47 18个文言虚词归纳串记练(因、于)+Word版含答案.doc

特色训练4718个文言虚词归纳串记练(因、于) 13.因[实战高考](1)(2017·全国卷Ⅱ)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因:(2)(2017·全国卷Ⅱ)而谗者因.言憙(人名)与奉(人名)合谋,帝以为疑因:(3)(2016·全国卷Ⅱ)因.条数事以献因:(4)(2015·福建高考)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因:14.于(6)业精于.勤,荒于.嬉。

(《进学解》) (6)介词,由,由于(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7)介词,表示被动,译为“被”(8)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8)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实战高考](1)(2017·全国卷Ⅰ)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于:(2)(2017·全国卷Ⅱ)邓奉反(造反)于.南阳于:(3)(2017·浙江高考)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于:(4)(2017·江苏高考)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于:答案:13.(1)介词,趁,趁着(2)副词,表顺承关系,就、于是(3)连词,接着,因而(4)副词,表顺承关系,就、于是14.(1)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2)介词,在(3)介词,自、从(4)介词,表示被动,译为“被”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苏教版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练习(含答案-经典一目了然)

苏教版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练习(含答案-经典一目了然)

苏教版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练习(含答案-经典一目了然)文言虚词练习(一)于一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③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⑤业精于勤、荒于嬉。

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⑦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⑧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⑨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⑩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⑴燕王欲结于君。

⑵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后一个“于”)二下列加点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三、判断“于”在文中的意义。

“黄鸟1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

然2于吾等,则久别矣。

自十年前偶见之,3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

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4于昔。

吾乡之美已闻5于四方。

世人皆欲老6于吾乡,此乃多人言7于我也,非吾杜撰耳。

8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9于是,不亦乐乎?文言虚词练习(二)与第1页一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1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2唯求则非邦也与。

3蹇叔之子与师。

4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5与尔三矢。

6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7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8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

9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0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11一与一,谁能惧我?12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

13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何故也?14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

15恐年岁之不吾与。

16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7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18当与秦相较。

19遂与之俱出。

20与战胜而得者。

21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2与风水相吞吐。

2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二下列加点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去时里正与裹头。

文言文18个虚词“因”的意义和用法大全

文言文18个虚词“因”的意义和用法大全

⽂⾔⽂18个虚词“因”的意义和⽤法⼤全【本义】⼈躺在草席上休息——草席、垫⼦。

1、躺在席⼦上有所——依靠、凭借(介词)。

【成语举例】因⼈成事——因利乘便【成语例释】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

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经典⽂⾔】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过秦论》)②因⼈之⼒⽽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因厚币⽤事者⾂靳尚。

(《屈原列传》④)⾼祖因之以成帝业。

(诸葛亮《隆中对》)⑤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贾谊《过秦论》)⑥公等录录,所谓因⼈成事者也。

2.依靠多了形成惯例——因袭、沿⽤、依照【成语举例】因循守旧——陈陈相因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

指针对学习的⼈的志趣、能⼒等具体情况进⾏不同的教育。

因陋就简:原意是因循原来的简陋,不求改进。

后指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办事。

【经典⽂⾔】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魏学洢《核⾈记》)②变法者因时⽽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利导之。

③蒙故业,因遗策。

(贾谊《过秦论》)介词,引进动作⾏为的依据、条件、时机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通过”“经由”“趁着”。

3.介词,引进动作⾏为的依据、条件、时机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成语例释】因势利导: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

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趁着,趁此。

(1)趁着,趁此【经典⽂⾔】①不如因⽽厚遇之。

(《鸿门宴》)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③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译⽂: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来答谢他的好意)④单于使使晓(告知)武,会论(⼀起审讯)虞常,欲因此时降武⑤于是相如前进⽸,因跪请秦王⑥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⑦居匈奴中,益宽,蹇因与其所属亡向⽉⽒)通过,经由。

(2)通过,经由【经典⽂⾔】①因宾客⾄蔺相如门谢罪。

(《鸿门宴》)②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③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③余有所疑,愿因以(通过它)讽谏。

⑤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因先⽣决之④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京赋》,因以(通过它)见赵孤。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四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四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四十五、与【本义】动词,赐予别人一勺饭食——赐予、给予。

【成语举例】多许少与——与人方便【成语例释】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

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经典文言】①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引申义】1.给予别人东西是为了和别人——结交、亲附【成语例释】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

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经典文言】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合纵缔交,相与为一2.与之亲近则容易赞成他的观点——赞成、赞许、援助【经典文言】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论语》)——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贾谊《过秦论》)——吾与点也——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假借义】1、介词。

(1)比,和……比较。

【经典文言】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2)给,替。

【经典文言】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3)介词。

和,跟,同。

【经典文言】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竖子不足与(之)谋——吾与汝毕力平险④ 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⑤也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⑥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1.连词,相当于“和”“同”“跟”。

注意:此用法与介词用法要分清,义同而在句中所做成分不同,所以用法不同。

【成语举例】不足与谋——与虎谋皮【成语例释】事与愿违:事实与愿望相反。

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经典文言】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③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3.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疑问或感叹,后作“欤”,此义项读音为yú。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答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答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四练习及参考答案(因、于、与)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四练习及参考答案(因、于、与)

13.【因】本义阐析:“因”字除了指“原因”、“因为”外,还当“凭借”、“按照”、“沿袭”讲,它为什么这么多意思,要怎么记忆呢?答:甲骨文“因”字像一个人卧在席上,是“茵”的初文,本义是“席子”、“垫子”。

由于席子、垫子之类的东西是供人们躺或者依靠的,所以“因”字可引申为“依靠”、“凭借”。

如“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由此,可引申为“根据”、“按照”,如“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还可以表“沿袭”(凭借着原有的不加改变),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因”字的“原因”义,也来自“凭借”义——原因也是一种凭借。

至于“因为”义,是“原因”虚化而来的。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鸿门宴》)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三)动词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配套练习一、【因】[巩固练习]1、因取刃杀之。

2、因屏人曰。

3、因拔刀斫前奏案。

4、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5、因谗之曰。

6、变法者因时而化。

7、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8、因其固然。

9、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我欲因之梦吴越。

10、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11、伺者因此觉知。

12、因河为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因】
本义阐析:“因”字除了指“原因”、“因为”外,还当“凭借”、“按照”、“沿袭”讲,它为什么这么多意思,要怎么记忆呢?答:甲骨文“因”字像一个人卧在席上,是“茵”的初文,本义是“席子”、“垫子”。

由于席子、垫子之类的东西是供人们躺或者依靠的,所以“因”字可引申为“依靠”、“凭借”。

如“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由此,可引申为“根据”、“按照”,如“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还可以表“沿袭”(凭借着原有的不加改变),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因”字的“原因”义,也来自“凭借”义——原因也是一种凭借。

至于“因为”义,是“原因”虚化而来的。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配套练习
一、【因】[巩固练习]
1、因取刃杀之。

2、因屏人曰。

3、因拔刀斫前奏案。

4、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5、因谗之曰。

6、变法者因时而化。

7、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8、因其固然。

9、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我欲因之梦吴越。

10、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11、伺者因此觉知。

12、因河为池。

1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14、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15、不如因而厚遇之。

16、因击沛公于坐。

17、因入京师观太学。

18、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9、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20、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21、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22、于今无会因。

23、因遗策。

14.【于】
yú“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中的“于”字读音是“wū”。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5.被。

①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赤壁之战》
7.超过,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后一个“于”:比)(《劝学》)
8.给。

陈涉少时,尝于人佣耕《陈涉世家》
9.按照,根据。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淮阴侯列传》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

(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例: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二、【于】[巩固练习]
1、贫者语于富者曰。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4、于众人广坐之中。

5、乃设九宾礼于庭。

6、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7、故燕王欲结于君。

8、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9、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10、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1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3、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14、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15、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1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17、君幸于赵王。

18、受制于人。

19、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0、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15.【与】
注意读音。

⑴yú,可得闻与(欤),船容与而不进兮;
⑵当作“参加”时读yù,“蹇叔之子与师”《殽之战》;
⑶其它都读上声。

(一)介词。

1.介词。

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二)连词。

1.连词。

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