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自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从小生活在大家庭里面,是在孔融让梨这样的教导下长大的,在学校是在学习雷锋精神的熏陶下成长的,从小师长告诉我们应该为别人付出,这样周围人才会喜欢我们,大家才会和谐,社会才能进步。一个自私的人不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自私的人不会被人喜欢。
的确,这些观点都是对的,但是漏掉了一个大前提。这个前提就是首先要学会自爱!就像我们小时候校学生手册上就写着看到违法犯罪的事要勇于站出来制止,要勇于跟不良风气做斗争。但是,在这样的教导下发生了很多小学生受害的惨案,后来人们才意识到,小孩子还太小,不具备跟邪恶势力斗争的实力,这个时候教导他去跟犯罪分子做斗争,无异于把他往火坑里推。所以,现在的小学生手册就是让小孩子先学会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在这个基本前提下再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人会谴责小孩子自私、只顾个人安危、不顾社会公德,不为社会无私奉献呢?当然没有,因为无私的前提是自爱,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惜自己了,你拿什么无私奉献给别人。如果小学生都因为这样的“无私奉献”而失去生命,那才是真的自私,为什么?因为他为了维护自己心中“无私奉献”的观念,为了让自己显得比其他人更崇高而使自己失去生命,他有没有考虑到亲朋好友等社会其他人的感受,何况他的这种“无私奉献”并没有产生什么效应,反而让自己徒丧性命,让大人伤心,也许未来的一位推动社会发展的人就因这样的“无私”而提前“奉献”了自己!这难道不是另外一种更大的自私!
所以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或学生不要自私,要无私奉献的时候,首先要强调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自爱。自私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自己,是不惜损害他人而抓取所有的利益归于己身的行为。但是自爱不一样,自爱不仅是保护自己的权益,最终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他人,为社会造福,正所谓自爱才能爱人。
父爱还需更宽广一点
瞿溪路幼儿园副园长姚闻娟表示,现在参与家庭教育和孩子教育的爸爸越来越多,这从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中就可以看出来。但是积极参与孩子教育的爸爸或者比较顾家的爸爸通常本人就比较缺乏阳刚之气,导致自己的宝宝尤其是男孩子受其影响也缺乏男孩子的野性。姚闻娟指出,现在的家庭教育理念普遍比较自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对孩子的包办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孩子普遍缺乏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姚闻娟建议,其实父爱可以更宽广一些,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眼界应该更高一些,要把孩子作为社会人来培养。父教重在规则教育和形成性别意识
再好的母亲也无法替代父亲的角色,因为父教与母教是不同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规则教育。与孩子交往时,母亲更多的是与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和语言交流,父亲则多是通过运动和孩子进行游戏交流。在游戏规则方面,母亲倾向于迁就孩子,而父亲则更注重“立规矩”。也就是说,孩子会从父亲这里知道什么是规则,孩子会观察爸爸怎样面对出言不逊的人,怎样面对挫折、化解危机,然后进行模仿。
第二,形成性别意识。父爱对男孩和女孩的性别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影响。男孩会模仿父亲的角色和行为,形成自己的性别特征。
现在,很多家长都担心影视娱乐节目会对孩子的性别意识造成影响,“伪娘”和“假小子”会让
孩子分不清男女。美国父亲角色研究专家罗斯·派克认为,如果父亲在家中是果断的、具有
支配性,男孩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男性化;如果父亲在家里表现比较软弱,而母亲具有支配性,男孩会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
爸爸应该怎样做,才能正确影响孩子呢。在0-3岁婴幼儿时期,爸爸每天至少要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专心跟孩子玩。可以一起做游戏,看动画片等。要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关注。
小学阶段,是孩子性别意识形成的初期,爸爸的作用最为关键。要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多鼓励男孩的冒险精神和勇气。对女孩来说,爸爸的言行、待人接物的态度,都会对女孩今后的社交能力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更多教育资讯尽在乐在学途小学生手工制作大全是国内首家在线小学生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