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博物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省博物馆位于省会合肥市安庆路中段,占地面积约70亩,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解放初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博事业,在合肥成立了合肥科学馆、皖北文管会,在芜湖成立了芜湖科学馆、皖南文物馆。 1953年4月23日,在合并上述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1954年8月,建筑面积达11580平方米的陈列大楼破土动工,1956年2月工程竣工,同年11月14日安徽省博物馆正式成立。陈毅为该馆题写馆名。建馆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安徽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继1958年1月周恩来总理首先视察我馆之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李先念、叶剑英、陈云、陈毅、彭德怀、聂荣臻、彭真、乔石等领导同志先后来馆视察。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我馆时指示说:“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这一指示不仅对我馆,也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从而确立了安徽省博物馆在全国博物馆界独特的历史地位。1961年11月陈毅同志在视察我馆时亲笔题书的馆名,更使安徽省博物馆倍添光彩。多年来,安徽省博物馆一直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1978年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的古生物陈列室建成并对外开放,1985年新建4156平方米的文物库房投入使用;1993年1257平方米的新办公楼落成;1995年展线为1800平方米的大型系列专题陈列——《安徽古代文明陈列》正式向社会推出;2000年对原古生物陈列室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古生物陈列馆面积是原来的两倍多,并采用了现代化的陈列设施和技术手段。安徽历史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她位居全国文物大省之列。经过多年的征集、收藏和保护,安徽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23万件,其中以商周青铜器、楚国货币、汉画像石、文房四宝、元代金银器、新安书画、徽州雕刻和古籍善本、徽州契约文书等最为突出;在现代艺术品中,著名旅法女画家潘玉良的4000余件作品珍藏于我馆,为国内外所瞩目。新的世纪,新的发展,经过安徽省博物馆的积极争取,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确立了安徽省博物馆建设的新蓝图,即保留、维修原馆,规划、筹建新馆。2006年5月,原馆陈列大楼维修竣工。推出了《徽州古建筑陈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潘玉良作品展》、《安徽古生物陈列》、《元瓷之珍》五个基本陈列。其中《徽州古建筑陈列》荣获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位于政务新区文化博物园内的新馆已于2007年1月16日动工兴建。从1956年至2006年,半个世纪栉风沐雨,五十载春华秋实,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安徽省博物馆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其中虽有曲折,但发展亦有目共睹。当前全国上下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大的支持和更多的关注下,安徽省博物馆未来的发展会更好。

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大楼建筑面积11580平方米,文物库房4156平方米。馆藏文物有历代铜、陶、瓷、金、银、玉器、货币、书画、民俗、砖雕石刻、文房四宝、革命文物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物等,总计104684件。其中古籍109126册 (其中善本书8000余册),一级藏品135件。藏品中最具特色的,是历年来安徽各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如寿县蔡侯墓出土的莲瓣铜壶,通高80厘米,器形高大,盖顶作镂空的莲瓣形,颈部有对称的兽形双耳,四兽作足,造型生动,为春秋时期少见的艺术珍品;寿县楚王墓出土的楚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约400千克,形体高大,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仅次于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司母戊大鼎。该馆珍藏的古代瓷器有1963年宿松县北宋元祐二年(1087)墓中出土的青白瓷注子与注碗,注子高20.2厘米,碗高13.9厘米,是景德镇青白瓷中少见的佳作,也是宋瓷断代中的珍贵标准器物。铁画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种,具有立体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馆藏清初铁画名家梁在邦的作品《芦蟹图》,是铁画中的代表作。该馆陈列以地方历史为重点,有《安徽古代史》、《安徽革命史》和《安徽古生物化石》 3个基本陈列。1981~1986年6月,该馆先后举办各种展览120多个,每年观众15~22万人次。

1984年 4月,《安徽古代文房四宝展》曾在日本东京展出。该馆从事文物保护科研的人员,曾对青铜器防腐蚀进行研究,用局部电蚀法去除青铜器上的粉状锈,并结合使用苯骈三氮唑化学浸蚀剂保护青铜器,已取得较好的效果。科研室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激光全息文物无损检测”,获得了文化部科技成果表扬奖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成果三等奖。该馆编辑出版的书刊有《寿县蔡□墓出土遗物》、《安徽名人画选》、《毛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品选》、《安徽画家汇编》、《安徽古代文房四宝展览图录》、《明清徽州社会资料选编》、《歙事闲谈》(校订本)、《新四军在皖南》及《安徽文博》等。馆藏文物有历代铜、陶、瓷、金、银、玉器、货币、书画、民俗、砖雕石刻、文房四宝、革命文物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物等,总计104684件。其中古籍109126册 (其中善本书8000余册),一级藏品135件。藏品中最具特色的,是历年来安徽各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如寿县蔡侯墓出土的莲瓣铜壶,寿县楚王墓出土的楚大鼎等。该馆珍藏的古代瓷器有1963年宿松县北宋元祐二年(1087)墓中出土的青白瓷注子与注碗,是景德镇青白瓷中少见的佳作,也是宋瓷断代中的珍贵标准器物。另外,馆藏清初铁画名家梁在邦的作品《芦蟹图》,是铁画中的代表作。安徽省合肥市三孝口向北100米

馆长副馆长馆务委员会行政部门:办公室人事老干部科保卫科业务部门:保管部陈列部群众教育部信息资料部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文化服务中心附设:工艺厂

李则纲(男 1892-1977),新中国第一批文物工作者,文史理论家。1953年3月被任命为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处长。1956年1月14日至1958年5月出任安徽省博物馆首任馆长。马数鸣(男 1908-- 2003),哲学史论专家,曾任安徽省文物局副局长。1958年5月至1979年期间出任、复任安徽省博物馆馆长。祁超(男 1920-1983),江苏阜宁人,1941年参加革命,长期从事党的新闻宣教工作。1955年至1969年任安徽省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1973年至1977年3月任省出版局编辑部副主任,安徽画报社副主任。1979年4月至1983年任安徽省博物馆馆长。赵春鸣(男 1929-- ),江苏铜山县人,1949年2月参加革命,长期从事党的宣教工作。1964年至1971年任安徽省委宣传部巡视员,1973年至1984年任省话剧团副团长兼党支部副书记,1984年7月至1987年5月任安徽省博物馆党总书记兼副馆长,1987年5月至1989年任馆长。朱世力(男 1932-- ),安徽天长县人,研究馆员,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专家组成员,中国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长期从事文物、博物馆管理工作,为安徽文博事业的发展作了大量的基础工作。曾担任《中国古代文房用具》、《文房珍品》、《中国民族建筑·安徽卷》等图书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中国文物精华辞典》、《中国博物馆志》、《安徽古籍丛书》等图书编委,著有《博物馆概论》(合著)、《中国博物馆工作概论》(合著),并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1989年至1994年期间任安徽省文物局局长兼省博物馆馆长。邓朝源(男 1939-- ),重庆市人,196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研究馆员,曾任安徽省文物局局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省文物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省博物馆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陈列艺术理论研究及展览设计,曾策划、设计、组织各类陈列展览200余项,其中主持担纲大中型陈列展览总体或专题设计40余项,包括《安徽古代史陈列》、《安徽革命史陈列》、《安徽古代文明陈列》、《历代古砚展览》等。主编或合编《安徽省博物馆四十周年论文选集》、《汪采白画集》、《潘玉良美术作品选集》。1994年7月至2000年8月任安徽省博物馆馆长。胡欣民(男 1954-- )河北盐山县人,安徽大学历史系毕业,研究馆员,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中国楚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安徽钱币学会理事。先后就职于安徽考古研究所、省文物局。1995年调任省博物馆,历任馆长助理、副馆长,2000年9月任安徽省博物馆馆长。主要致力于田野考古,古陶瓷、钱币研究,曾参加长丰杨公战国墓、李三孤堆楚王墓、舒城九交坟春秋墓、定远顶家寨新石器遗址、含山凌家滩新石器遗址及淮北地区先秦文化遗址、寿春城址的发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