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哲学与人生 期末复习
《哲学与人生》期末练习卷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C )A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 B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唯物和唯心的关系问题2.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A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3.以爱因斯坦的观点看来:支配着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是( C)。
A.物质 B.意识C.社会 D.精神4.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C)。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5、(B)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联系B运动C静止D发展6.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B )A自觉性 B 能动性 C意识性 D 主动性7.规律是客观的,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意味着(A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被动无为的C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是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D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变不利为有利8.“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B )。
A. 客观实际B. 客观规律C. 主观愿望D. 正确观点9.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
这说明( A )。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10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C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11.“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这是用(B )A.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孤立的观点看问题D.规律客观性看问题12.下列关于顺境或逆境的论述中,能够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的是( A )A顺境、逆境都只是一种外力,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B逆境对青年人的成长最有利C顺境绝不能造就强者D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与人的成长都无关13.下列对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D )A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片面的、多变的,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所以二者是根本对立的B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本质离不开现象,现象也离不开本质,所以二者是完全统一的C现象能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而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所以二者是毫不相干的D现象与本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以二者既对立又统一14.哲学上讲的矛盾是指(D )A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B事物之间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关系C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D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15.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某地区从本地区的情况出发,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说明我们行动的依据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发展的观点C、认识的无限性D、矛盾的观点2.“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从哲学寓意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是指()A.“现象”和“本质” B.“本质”和“现象”C.“实践”和“理论”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3.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A、客观物质性B、主观能动性C、直接现实性D、社会历史性4.学校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了幼师、数控、机电、电子商务、高铁乘务等专业,并且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调整专业规模,这样做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联系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5.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A 物质世界是客观的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6.科学的本质是( )A.创新B.发明C.思维D.创造7.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害交织的局面。
这一事例说明()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8.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
”例如一根直的木棍,半截插入水中,看上去就像是弯曲的。
这说明()A 本质离不开现象B 现象离不开本质C 假象否定了事物的本质D 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9.一只蝴蝶在茧子中苦苦挣扎,想要冲破茧子,出来飞翔,可是它努力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没有成功。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成语中能够表现从客观本质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D)A.自轻自贱B.自知之明C.自不量力D.量力而为2.新事物的出现不必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必定都是(A)A.切合事物发展规律的B.强盛和完美的C.汲取了往事物的精髓D.有新的名称和旗帜3.目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馆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时机,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相关专家指出,这顺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丛林!专家们的见解表现的真理是( C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应C.事物是广泛联系的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4.“只需你对着飞奔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梦想就能实现。
”这类说法(D)A.必定了联系的广泛性和多样性B.揭露了意识能够正确反应客观规律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忽略了联系的客观性5.人们常说“行家看门道,外行看喧闹。
”这里的“门道”和“喧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A)A.“本质”和“现象”B.“现象”和“本质”C.“客观”和“主观” D 、“主观”和“客观”6.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 A ﹚A.指宇宙间全部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B.天体运动C.自然变化D.人类活动7.人生发展相同是行进性与波折性的一致,这句话是说( B )A.人的发展有时是行进的,有时是倒退的B.人生发展不是直线上涨的,而是一个顺序渐进的波折发展过程C.人生发展只有上涨,没有降落D.人生发展复杂多变,只有成功不可以失败。
8.人生发展中不行防止的两种境遇是:(B)A.行进新与波折性B.顺境和窘境C.行进与落伍D.进步与退后9.“揠苗滋长”的寓言故事劝告我们,想问题、做事情(A)A.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定以尊敬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B.要不停地发现、揭露规律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D.只需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行的事情10.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指:﹙ A ﹚A.事物自己包括既对峙又一致的关系B.事物之间存在的对峙关系C.事物之间或许事物内部相互依存关系D.事物之间相互排挤的关系11. 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受“姓氏鄙视”。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只要你对着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
”这种说法 [单选题] *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揭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忽略了联系的客观性(正确答案)2. “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单选题] *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正确答案)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3. “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单选题]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正确答案)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假象多于真象本质是眼睛看不到的4.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单选题]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性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正确答案)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5. 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 [单选题] *能够改变环境有心理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正确答案)能反映外部事物6. 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
这一事例说明() [单选题]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正确答案)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7. “流水不腐、户驱不蠧”主要说明() [单选题] *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正确答案)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过程8. 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诸如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也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烦恼。
这启示我们 [单选题] *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和解决矛盾(正确答案)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9. 从哲学的角度看,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 [单选题] *新出现的都是新事物,原来存在的都是旧事物形式新颖的都是新事物,形式陈旧的都是旧事物凡能用电脑代替的都是新事物,反之则是旧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趋势的是新事物,反之则是旧事物(正确答案)10. 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积极的态度表现的有?①合作②接纳③和睦④和谐⑤排斥 [单选题] *①②①②③④(正确答案)①②③④⑤③④11.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单选题]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正确答案)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意识反作用于物质12. 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1、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人生发展不能好高骛远(√)3、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从主观愿望出发(X)4、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5、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6、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X)7、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8、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9、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10、人们可以创造规律(X)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小题)1、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社会道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A)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C、要重视事物的变化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2、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B)A、“现象”和“本质”B、“本质”和“现象”C、“客观”和“主观”D、“主观”和“客观”3、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B)A、比较分析法B、矛盾分析法C、分析综合法D、类比法4、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
这一事实说明( B)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5、下列不属于的是益友表现的是(D)A、正直的人B、诚信的人C、见闻广博的人D、好背后诋毁人得人6、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关系特征(D)①平等互处②宽松的人际环境③友善和关爱④相互真诚信任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拔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D)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8、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宋诗蕴含的哲理有(D)A、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B、联系是普遍的,孤立存在不和周围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没有的C、联系是多种多样的D、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局部没有的新的整体的功能9、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C)。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这句话说明() [单选题] * A学会哲学,生活就一定会更美好B哲学是艺术的一个种类C哲学与生活相互作用,相互决定D哲学对人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2、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分别是() [单选题] *A、有神论和无神论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正确答案)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3、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单选题] *A.对自身而言,只有付出,没有收获B.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正确答案)C.对社会有益,对己无利D.给别人带来幸福,给自己带来不便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单选题] * A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正确答案)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5、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说明() [单选题]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正确答案)B、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C、按规律办事常常是事半功倍D、人们办事有无成效,取决于主观能够性发挥的程度6、农历丁家年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这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
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单选题]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正确答案)B.联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关系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7.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强调了() [单选题]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人际和谐的重要性(正确答案)C.物质世界的多样性D.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8、专家指出,人们随手扔的一次性卫生筷,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单选题]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世界是变化发展的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正确答案)9."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水”,说明人际交往要() [单选题] *A.适度(正确答案)B.互惠互利C.因人而异D.主动热情10、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这个观点表明() [单选题]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正确答案)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自身条件的地位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11、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 [单选题] *A、能够改变环境B、有心理活动C、具有自觉能动性(正确答案)D、能反映外部事物12、规律是可观的,但是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够() [单选题] *A、能动地改选规律B、能动地创造规律C、能动地认识和利用规律(正确答案)D、能动地消灭规律13、根据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是() [单选题] *A、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B、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正确答案)C、一切从领导的决策出发D、一切从书本出发14、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一切都处在运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 [单选题] *A、普遍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正确答案)B、普遍的、有条件的、相对的C、普遍的、无条件的、相对的D、普遍的、有条件的、绝对的15、下列运动变化中,属于发展的是() [单选题] *A.日有所思,夜有所梦B.用电子计算机算命质量发展阶段C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阶段(正确答案)D.江山易改,本性难移16.人们的通信工具从跑马送信、电报电话到手三机网络;手材机的体积越来越越小,但功能却越来越多。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本试卷共100分,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实事求是”中的“是”是指() [单选题] *A.客观实际B.客观规律(正确答案)C.主观愿望D.正确观点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单选题] *A.量力而行(正确答案)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3. 在人类现代航天史上,由飞机到火箭、到卫星、到太空飞船、航天飞船、火星探测器,无不体现人类自觉能动性的伟大力量,这表明() [单选题] *A.规律的客观性和强制性的作用越来越小B. 人既能认识规律,也能改造规律C.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答案)D.人需要有正确思想意识的指导4.德国诗人歌德说:“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之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协调的。
”因此,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要认识到() [单选题] *A.人是有差别的,我们应该承认并尊重差异(正确答案)B.人是有共性的,我们应该求同排异C.人是多样的,我们应该选择和自己个性类似的人交往D.人是有差别的,我们应该努力和周边人保持一致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说明() [单选题] *A.人的发展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B.人生充满了挫折和坎坷C.内因和外因都对人的发展起到决定作用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正确答案)6.我国选出的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先进事迹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共同体现了新时代青年敬业、爱国、奉献的精神面貌。
这表明() [单选题] *A.不同的现象总是表现不同的本质B.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正确答案)C.现象和本质都隐藏在事物的内部D.同一个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7. “人有悲欢离合”,这表明() [单选题] *A.人生不可避免有顺境和逆境两种境遇(正确答案)B.人生来痛苦,不会有幸福C.人生遭遇逆境不可避免D.逆境阻碍人生发展8.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句话说明() [单选题] *A.事物都是对立的B.事物都是统一的C.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事物自身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正确答案)9.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地球是方的,当有人提出地球是圆的时,遭到了大家的嘲讽。
2023至2024学年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答案(一)
2023至2024学年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答案(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分。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 古希腊文“哲学”一词由“爱”和“智慧”组成;在古汉语中,“哲”具有“智慧”“贤明”等含义。
下列说法没有揭示出哲学本义的是() [单选题]A.哲学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本质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智慧之学B.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哲学都是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答案)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单选题]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正确答案)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单选题]A.科学的(正确答案)B.落后的C. 过时的D. 错误的4.歌德的名言:“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这句话说() [单选题]A.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矛盾的B.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C.创造社会价值是为了交换自我价值D.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正确答案)5.生物的长期进化产生了古猿,古猿又进化成人类。
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单选题]A.社会活动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B.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C.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正确答案)D.人类社会的发展完全是自发进行的6.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青松,那就做山谷的小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成为一颗星星吧。
这段话给我们选择人生道路的启示是() [单选题]A.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高于一切B.要从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出发C.要全面认识和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答案)D.要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7.《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话反映的是() [单选题]A.唯物主义的运动观B.唯心主义的运动观(正确答案)C.正确的运动观D.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8.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标准C.对世界观的看法问题D.物质决定意识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物质决定意识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①人类智慧的结晶,伟大的认识工具②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③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对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彻底否定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①树产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掌握理论,能系统的给别人讲③有助于正确认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④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物质不是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个物质定义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①物质决定意识②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④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6.近代科学产生之后,科学幻想层出不穷。
这种科学幻想是()A.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歪曲的虚幻的反映B.根据已知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进行的想象C.人脑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D.产生正确意识的源泉7.下列属于意识的是①生产力②生产关系③邓小平理论④宪法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⑥山川河流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⑤D.③⑤⑥8.“拔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9.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这句话说明()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C.按规律办事常常是事半功倍D.人们办事有无成效,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10.“神五”、“神六”、“神七”载人航天飞船的陆续发射成功,说明()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D.人是可以创造规律的11.下列说法蕴涵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 )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③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序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D.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13.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体现了()A.物质和意识的统一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C.矛盾普遍和特殊性的统一 D.理想和现实的统一14.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具体化在中国的土壤上”,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B.从科学理论出发的表现C.重视矛盾普遍性的表现D.善于抓重点的体现15.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A. 柏拉图B. 柏罗丁C. 普罗泰戈拉斯D. 赫拉克利特答案:C2.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自然哲学D. 存在主义答案:C3.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A. 培根B. 笛卡尔C. 休谟D. 康德答案:A4. 以下哪个流派认为人生是一场悲剧,主张悲观主义?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存在主义D. 人文主义答案:C5. 以下哪位哲学家主张“存在先于本质”?A. 海德格尔B. 萨特C. 尼采D. 卡尔·马克思答案:B6.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道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A. 伦理学B. 道德哲学C. 相对主义D. 绝对主义答案:C7.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社会契约论”?A. 洛克B. 霍布斯C. 卢梭D. 孟德斯鸠答案:C8.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意识决定物质”?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自然哲学D. 实证主义答案:B9.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理性是最高贵的品质”?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柏罗丁D. 普罗泰戈拉斯答案:B10.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人是自由的,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A. 存在主义B. 人文主义C. 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答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即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是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想体系的基础。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2、“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人具有自觉能动性B、人的自觉能动性受物质条件制约B、做事情要发挥自觉能动性 D、人的意识反映客观事情3、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这说明()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前提B、客观条件制约着自觉能动性的发挥C、按规律办事常常是事倍功半D、人们办事有无成效,取决于自觉能动性发挥的程度4、“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坏事可以变好事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D、矛盾双方互相依存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A、内容B、基础C、标准D、方法6、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B、辩证法B、事实归纳法和理论归纳法 D、经验主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据此回答7--8题。
7、创新的哲学依据是()A、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B、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B、事物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D、事物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8、我们青年是创新的主力军,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首先必须()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B、多搞一些小发明和小创造C、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D、尽快掌握当今世界的前沿科学和尖端技术9、“志当存高远”是诸葛亮的教子名言,它的意思是()A、人生要有远大的理想B、有钱要放在远方C、人要走出去发展D、有志气的人能走很远10、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A、人类的实践活动B、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C、社会基本矛盾运动D、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1、实现人生理想的根本途径是()A、认真读书,掌握科学知识B、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C、发挥自觉能动性D、积极投身社会实践12、下列有关理想与信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B、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C、理想和信念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D、理想是人的一种能力13、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A、对自身而言,只有付出,没有收获B、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C、对社会有益,对自己无利D、是给别人带来幸福,给自己带来不便14、下列关于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的正确说法是()A、义和利水火不容B、义和利不可兼得时应舍义取利C、义和利不可兼得时应舍利取义D、做人应坚持见利忘义,以利益为重的原则15、有学生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穿古怪的衣服等,认为这是一种个性,但学校的纪律不允许。
哲学和人生期末考试卷子
哲学和人生期末考试卷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其原意是:A. 爱智慧B. 爱知识C. 爱生活D. 爱艺术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属于存在主义流派?A. 萨特B. 尼采C. 海德格尔D. 柏拉图3. 庄子哲学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是: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4.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具有反作用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5.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最高善是:A. 财富B. 荣誉C. 知识D. 幸福6. 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他认为道德行为的准则是:A. 快乐原则B. 义务原则C. 利益最大化D. 社会和谐7. 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矛盾B. 冲突C. 竞争D. 合作8.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西方哲学的特点?A. 强调个体自由B. 强调理性分析C. 反对形而上学D. 强调宗教信仰9.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的行为受以下哪个因素影响最大?A. 社会环境B. 教育背景C. 潜意识D. 个人意志10.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A. 笛卡尔B. 斯宾诺莎C. 莱布尼茨D. 休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庄子的“齐物论”及其对现代人生哲学的启示。
2. 描述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的“道德律”概念,并说明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3. 阐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概念,并解释其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涵及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2.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在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分析以下案例,并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个人决策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案例:一个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面临着两个职业选择:一是成为一名收入丰厚的金融分析师,二是成为一名收入相对较低但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环保工作者。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其含义是:A. 爱智慧B. 爱科学C. 爱艺术D. 爱自然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笛卡尔D. 康德3. 存在主义认为个体存在的意义是由什么决定的?A. 社会环境B. 个人选择C. 先天遗传D. 他人评价4. 庄子的“逍遥游”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5. 以下哪项不是康德的三大批判?A. 《纯粹理性批判》B. 《实践理性批判》C. 《判断力批判》D. 《自然辩证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2. 阐述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并分析其在现代文化中的表现。
3. 解释“现象学”是什么,并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可行性。
2. 分析康德的“道德律令”理论,并讨论其对个人道德行为的指导意义。
##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某公司员工小张在工作中经常遇到道德困境,例如是否应该加班帮助同事完成工作,或者是否应该向上司报告同事的错误。
请根据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小张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道德困境,并给出具体的建议。
## 五、论文题(共70分)请以“人工智能与人类道德”为题,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论文。
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1. 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道德问题。
3. 如何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确保道德伦理的遵循。
4.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人工智能在道德决策中的作用。
请注意,以上试题仅为示例,实际考试内容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设计。
考试时应确保试题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以考察学生对哲学与人生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分)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
(10分)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0分)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答案:1.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2)个人主客观条件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2.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1)成功的行动目的2)恰当的行动方法3)行动的条件4.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6.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而在这些变化当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才是发展。
并且变化还可能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如果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事物质的变化也不能称之为发展。
因此,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的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及答案年级:班级:姓名:考号:一、判断题1.物质运动是杂乱无章的(x)2.人生发展不能“等靠要”(v)3.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v)4.人可以孤立的存在和发展(x)5.物质世界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v)6.人生可以是一成不变的(x)7.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统一(v)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v)9.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v)10.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和逆境(v)11.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v)12.人生发展不能好高骛远(v)13.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从主观愿望出发(x)14.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v)15.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v)16.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x)17.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v)18.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v)19.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v)20.人们可以创造规律(x)二、单选题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也联系着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也联系着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2、孔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A)A、人际和谐的重要B、物质决定意识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3、“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A)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D、事物发展是前进和曲折性的统一4、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C)所在。
A、国家利益B、集体利益C、自己的利益D、他人的利益5、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D)。
A、有主观性B、有个体差异性C、有实现可能性D、有超越性6、人的本质是(C )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C、社会关系的总和D、追求自由7、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形式2.发展3.矛盾4.实践5.社会性6.创新7.情感8.生产关系9.劳动10.自由二、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是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和发展。
2.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哪些条件?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需要科学知识、实践经验、创新思维和正确的思想意识的指导。
3.如何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营造和谐人际关系需要认识到人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并尊重差异,人是有共性的,我们应该求同排异,人是多样的,我们应该选择和自己个性类似的人交往。
4.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创造美好的人生。
5.人的自由有哪些限制?人的自由受到法律、道德、社会惯、他人权利和自身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三、论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请阐述人的社会性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人的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使个体能够通过交往和合作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条件,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意义。
同时,社会性也是个体面对社会问题和挑战的重要支撑,个体的成长和进步需要借助社会力量的支持和促进。
2.请谈谈人的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人的自由和责任是密不可分的,自由需要建立在责任基础之上。
人的自由是有限度的,必须遵守法律、道德和社会规范,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个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保障其自由的重要条件,只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获得更广泛的自由和发展空间。
3.请谈谈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是密不可分的,认识是改造的前提和基础,改造是认识的目的和结果。
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需要科学知识、实践经验、创新思维和正确的思想意识的指导。
只有不断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能不断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研究中的实践重要性。
15.成功的关键在于A.天赋B.机遇C.努力D.人脉16.人生的意义在于A.追求物质享受B.追求精神满足C.追求权力地位D.追求名利17.人生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最重要的是A.放弃B.坚持C.逃避D.抱怨18.成功的人都具备的品质是A.自私B.自卑C.自律D.自满19.人生的价值体现在A.个人的物质财富B.个人的社会地位C.个人的人格魅力D.个人的权力地位20.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A.追求成功B.追求幸福C.追求成长D.追求名利C.现象和本质是相互矛盾的,不能同时存在D.现象和本质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割裂开来3.关于价值观的正确表述是A.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B.价值观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的意志支配C.价值观是绝对的,不受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影响D.价值观是主观的,只是个人的看法和选择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本质是A.阶级斗争B.科学技术C.物质生产D.文化传承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A.简单的、线性的B.复杂的、循环的C.随机的、无规律的D.不可预测的、偶然的6.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决定物质C.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D.物质和意识没有关系7.下列哪个不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A.社会化B.历史性C.客观性D.主观性8.哲学的根本问题是A.什么是世界B.什么是人C.什么是真理D.什么是价值9.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A.政治制度B.人口数量C.科技水平D.生产力水平10.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具有以下特点A.抽象性B.具体性C.主观性D.唯一性17C8B18A9D19B10C20C三、阅读理解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文章主要讲述了“大国工匠”们的职业理想和社会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_________、相互_________、相________的关系。
2、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规律是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本身、、的联系。
4、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
5、发展是指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代替 _ 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6、简而言之,矛盾就是。
7、___________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8、是认识的来源。
9、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注意: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于下列表格中,否则不予计分。
1、关于“机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遇是外因,是条件
B、不需要个人的努力,就可以抓住机遇
C、得到“机遇”就一定能够成功
D、机遇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2、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3、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
该同学()。
A、夸大了内因的作用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C、客观总结了教训
D、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4、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
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5、下列不能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成语典故的有()
A、唇亡齿寒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刻舟求剑
6、“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
”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7、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A、出现时间的先后
B、形式上、现象上是否新奇
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D、名字是否新颖
8、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C、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D、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9、“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体现了什么联系()
A、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B、因果联系
C、整体与部分联系
D、现象与本质联系
10、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刻舟求剑③夜郎自大,目中无人④祸兮福之所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1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也易也;不为,则易者也难也。
这主要体现了( )
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
B、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C、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2、“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和间接
D、本质是眼睛看不到的东西
13、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
A、“现象”和“本质”
B、“本质”和“现象”
C、“客观”和“主观”
D、“主观”和“客观”
14、创新能力的实质是。
A、好习惯的形成
B、态度的转变
C、丰富的科学知识
D、思维方式的转换
1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
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三、连线题(20,每题10分)
四、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请从哲学角度解析什么是现象、本质?观察右边的漫画,指出漫画中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怎么没有看到万有引力?”
2、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并分别为新事物、旧事物列举两个例子?
水往低处流与万有引力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树枝与树叶
无风不起浪
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与部分联系
现象联系与本质联系
因果联系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曹冲称象
木工锯的发明
地图的另一面
缺点列举法
立交桥、高架公路
联想思维
立体思维
发散性思维
逆向思维
置换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