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
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
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供应室是集中处理大量病原微生物的医疗用品的部门,承担着全院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等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
供应室工作人员长期与致病原、锐器、化学消毒液接触,在工作中经常使用多种电器及压力容器,加上工作环境的噪音、潮湿等诸多因素。
因此,护士必须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以达到减少危害,维护身心健康。
1.职业危害因素1.1 工作人员自身因素因工作人员对各项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操作疏忽,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改变工作程序,以及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容易受到损伤。
1.2 生物性因素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环节。
被污染的穿刺针,手术器械及沾有血液,体液的器具,刺伤工作人员的皮肤感染上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病毒等血液传染性疾病。
1.3 化学性因素供应室在进行消毒灭菌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化学性液体,气体,使用不慎,可造成皮肤损害及毒性反应,出现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过敏,哮喘等甚至致畸,致癌。
1.4 物理因素1.4.1消毒因素的损伤。
如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煮沸等蒸馏水的制作过程中,均可能有高温、高压蒸汽意外引起烧伤、烫伤及爆炸等。
紫外线辐射消毒时臭氧浓度过高对皮肤、黏膜可引起人体中毒反应。
1.4.2皮肤黏膜机械性损伤。
在污染物品回收、清洗、包装及制作过程中被针、刀片、剪刀等锐器刺破皮肤,再进行高压冲洗时被穿刺针刺伤。
1.4.3噪音:供应室集中了庞大的灭菌设备和机械清洗装备如:高压蒸汽灭菌器,清洗机及超声清洗机。
噪音主要来源于这些设备及抽、排风系统设备。
长时间暴露与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能引起头昏、头痛、耳鸣、失眠。
1.4.4在搬运货物、装载、推车过程中,如果姿势不正确或负荷超重会引起扭伤、拉伤。
1.4.5在操作过程中,各类患者的液体及污染物品的接触,都可能使手部皮肤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增加。
操作后手的每一部分均可检查病原菌,如不注意接触污染物品后洗手或洗手的方法不正确,时间不够,可引起自身感染。
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供应室护士是医院中不可或缺的岗位之一,其主要职责是收、储、发药品和医疗用品,对医疗供应链的顺利运作起着关键作用。
但是,从事此职业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和风险。
本文将围绕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阐述。
危险因素一、化学品污染供应室护士接触到的药品和消毒液等化学品均含有一定的毒性,长时间接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同时,这些化学品会挥发到空气中,会导致空气污染,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影响。
二、尖锐器械刺伤供应室护士在收纳、开封、清洗医疗器械的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到各类尖锐器械,如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等,而这些器械极易刺伤皮肤并造成感染。
三、工作环境供应室通常处于医院的卫生间,空气潮湿、通风不良,容易滋生各类病菌,如真菌、细菌等。
同时,供应室人员长时间站立、坐着,导致静脉曲张,影响血液循环。
防护措施供应室护士在接触药剂时应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尤其是对于烟雾状药剂应特别注意,使用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同时,在使用散装药品时,应使用药勺等工具,避免与药品直接接触,减少吸入药品空气的风险。
供应室护士需要对所有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清洗和检查,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且尽量避免手动操作器械。
同时,操作时应轻拿轻放,将尖锐器械存储在封闭的容器中。
为了改善供应室的工作环境,可以适当增加室内的通风、排湿系统,使室内湿度适宜,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同时, 可以采取站立一会、坐下放松等方式缓解长期站立、坐着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总之,供应室护士在日常工作时应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认真操作,同时做好相关防护工作,减少危险和风险。
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供应室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的职责是负责医疗器械的管理、采购、分配和维护等工作。
由于工作特点,供应室护士会面临许多危险因素,如各种化学、物理污染、身体劳累等,因此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对于保障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安全至关重要。
一、危险因素1. 化学污染供应室内有许多化学物质,如酒精、氯化物、高锰酸钾等,长时间暴露在这些环境中会导致对护士的危害。
比如,酒精可使皮肤变干,引起皮肤病和过敏;氯化物、高锰酸钾等可致癌和损伤呼吸系统。
2. 物理污染供应室内常常需要使用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电动钻等,这些医疗器械可能会在工作时产生噪声、震动等物理污染,对护士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3. 身体劳累供应室护士需要长时间负责医疗器械的运输、管理和维护工作,这些工作需要进行大量弯腰、扭转、提重物等体力活动,长时间身体劳累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疾病。
二、防护措施供应室护士面临上述危险因素时,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供应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使用某些化学物品时应佩戴适当的呼吸面具和手套。
当皮肤接触到有害物质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在储存和处理化学品时,应按照相关的规定存储。
供应室内需要使用大量的医疗器械,这些医疗器械应当经定期维护和保养。
在使用医疗器械时应注意安全,如佩戴适当的防护眼镜和手套。
为减少噪声,可以通过增强隔音和使用噪声减少设备等方式来进行控制。
供应室护士需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长时间扭转、弯曲身体等动作。
在处理大型医疗器械时,应选用适当的助力器材,减轻劳动强度。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特别是在长时间工作后应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
综上所述,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需要得到保障,合理的工作环境和正确的防护措施是保障他们职业安全的必要条件。
护士应密切关注被暴露在危险因素之下的情况,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和安全规范,确保自身安全和健康。
同时医疗机构也应该加强对供应室护士的保护力度,建立适当的职业安全措施,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最佳条件。
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供应室是医院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负责储存、派发和管理各类医疗用品、药品等物品。
在医院内,供应室是一个密切关联医疗服务和病人生命健康的地方,因此供应室护士的工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危险因素一:感染风险供应室内接触的医疗用品和药品往往直接与病人的伤口或病情有关,因此供应室护士有很高的感染风险。
接触感染性废物和污染过的医疗用品可能导致疾病传播。
防护措施:供应室护士应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执行操作,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和隔离衣,加强手部卫生,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和传播。
危险因素二:物理伤害供应室护士在搬运、储存医疗用品和药品时,可能会受到物品的挤压、割伤或其他不小心造成的物理伤害。
防护措施:供应室护士应接受相关搬运技能培训,熟练掌握正确的搬运姿势和操作方法;在搬运过程中应加强个人防护,如佩戴手套和护目镜等。
危险因素三:药物暴露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接触各类药品,容易受到药物暴露的危害,特别是一些有毒或易挥发的药物,可能对护士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防护措施:供应室护士应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执行药品管理规范,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有毒或挥发的药物,必要时应佩戴呼吸防护设备。
供应室内存储着大量的医疗用品和化学品,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很容易对供应室护士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防护措施:供应室护士应定期参加火灾应急演练,掌握逃生和自救技能,熟悉供应室内各种紧急设施的位置和使用方法,避免火灾或爆炸的发生。
危险因素五:心理压力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繁重的任务、时间压力和精神压力,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防护措施:医院应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服务,为供应室护士提供心理咨询、培训和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工作压力。
为了保障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医院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制定相关工作安全规章制度,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和培训;供应室护士本人也应自觉加强自身防护意识,遵守操作规程,有效做好工作安全自我保护。
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和药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院供应室的工作也日益繁忙。
在这个环境下,供应室的护士职业危害也日益凸显,对其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将就医院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进行探讨。
一、医院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供应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进行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配送、管理和储存。
然而,在这个繁忙的环境下,供应室护士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职业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物品危害供应室中工作涉及到大量的药品和消毒剂等化学物品,这些化学物品的气体、粉尘和液体等都会对护士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例如:乙醇、甲醛、氯化氢等药品或消毒剂,长时间的暴露可能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 物理性危害供应室中常见的医疗器械有大批的手术刀、镊子等尖锐物品,当不小心使用不当时,极易导致割伤等伤害;另外电动器械使用较多,长时间使用容易对护士的听力、视力造成损伤,同时也会对皮肤造成刺激。
3. 生物性危害供应室中存放的药品、器械都是经过人工操作的,存在一定的交叉污染风险,从而可能会带来细菌感染、病毒传播等生物性危害,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须严格遵守消毒、“一物一消”原则等防护措施。
4. 心理危害供应室护士的工作强度较大,需完成大量的耐心的细致工作,若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会对护士的身体和精神产生不良影响。
二、医院供应室护士自我防护措施为了保证自身的健康与安全,供应室护士需要采取以下的自我防护措施:1. 佩戴防护用品在工作时需佩戴适当的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
医院应提供相关的防护用品,并保证其品质合格。
2. 掌握正确操作技能供应室护士在工作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职业病和工伤。
同时还需经常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提高工作质量。
3. 进行体检供应室护士需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身体状况的异常,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加强个人卫生供应室护士需要加强个人卫生,常洗手、修剪指甲、戴头套等,防止交叉感染,保持身体清洁。
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及其附属单位的供应室已成为医院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供应室护士是供应室的核心人员,主要负责供应室的物资采购、收发、分配等工作,是医院物资管理的主要力量之一。
然而,供应室护士的工作环境不易,面临着许多危险因素,故而必须重视职业安全问题。
危险因素1. 高强度工作供应室护士往往需要每天处理大量的医疗物资,包括收货、验货、分发、清点等,工作量较大,时间紧迫,长期下来容易产生身体疲劳和精神压力,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化学品污染供应室护士工作中需要接触各种药品、消毒液等化学品,若不注意防护措施易受其污染,甚至引发过敏反应或者接触性皮炎等疾病。
常见的药品如芬太尼、麻醉药、氯化钠等。
3. 外来病原微生物污染供应室护士处理过的医疗物资中包含有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若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就会受到其污染。
此外,在供应室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交叉感染的风险。
4. 刀具伤害供应室护士有时还需要对某些医疗器械进行拆卸、清洗等,这些器械尖锐锋利,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手指、手掌、眼睛等部位受伤。
同时,还存在着误伤他人的风险。
防护措施1. 加强体育锻炼供应室护士应定期进行强度适宜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缓解身体疲劳和精神压力,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供应室护士在操作化学品时,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操作并戴好防护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同时,应避免长时间接触化学品,防止其对皮肤、呼吸道或眼睛造成伤害。
3. 加强卫生消毒供应室护士应做好部门内的卫生消毒工作,随时清理污垢、污染物、废弃物等,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4. 注意安全操作供应室护士在操作器械时,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了解其操作方法,避免误操作。
同时,在操作时应佩戴好防护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防止操作中出现刀具伤害等情况。
总之,供应室护士作为医院物资管理的主要力量之一,为医院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坚实保障。
但由于工作环境存在许多危险因素,故而必须重视职业安全问题,加强自身职业防护,以保护自身及他人的身体健康。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供应室护士是医院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他们负责医疗用品的采购、储存、配送等工作。
然而,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存在着一些职业危
害因素,给护士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威胁。
本文将从噪声、化学品、物
理因素、心理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
相应的防护对策。
一、噪声
供应室内常常有机器设备、货车等发出的噪声,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
中会导致护士听力下降、头痛、失眠等症状。
因此,供应室护士需要
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噪声对身体的影响。
二、化学品
供应室内常用的化学品有消毒液、酒精、氯仿等,这些化学品对人体
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毒性。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品会导致护士出现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等症状。
因此,供应室护士需要佩戴防护手套、口罩
等防护用品,减少化学品对身体的影响。
三、物理因素
供应室内常常需要搬运重物,长期搬运重物会导致护士出现腰椎间盘
突出、肌肉劳损等症状。
因此,供应室护士需要注意正确的搬运姿势,
避免过度劳累。
四、心理因素
供应室护士需要面对大量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导致护士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供应室护士需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综上所述,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噪声、化学品、物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为了保护护士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防护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注意正确的搬运姿势,保持良好的心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更加安全、健康。
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在医院这个充满着生死较量和希望交织的大舞台上,供应室护士就像是幕后的“无名英雄”,默默为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着坚实的保障。
但您知道吗?他们在辛勤工作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职业危害。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供应室护士的那些事儿。
我有个朋友叫小敏,就是一名在医院供应室工作的护士。
有一次我去探望她,正好赶上她忙碌的时候。
我站在一旁,看着她在充满各种器械和设备的房间里穿梭,心中不禁充满了敬佩。
供应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首先就是生物性危害。
每天要处理大量沾有患者血液、体液的医疗器械和物品,这就像是一个个隐藏的“小炸弹”,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感染。
小敏跟我说,有一次在处理一把手术器械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当时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赶紧进行紧急处理和检查,万幸没有感染。
物理性危害也不容忽视。
长时间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工作,像灭菌器、清洗机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对听力都有一定的影响。
小敏说,有时候下班回到家,耳朵里还嗡嗡作响。
还有,在搬运重物时,不小心闪到腰也是常有的事儿。
化学性危害同样让供应室护士“头疼”。
各种消毒剂、清洁剂的使用,那刺鼻的味道不仅让人难受,长期接触还可能对皮肤、呼吸道造成损害。
小敏就曾因为皮肤直接接触消毒剂,导致手部皮肤过敏,起了好多小红疹子,又痒又疼。
面对这些职业危害,供应室护士可不能“坐以待毙”,得采取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
首先,得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就像小敏,每次处理器械前,都会认真做好防护准备,戴好手套、口罩、护目镜等,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
其次,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早发现、早处理,不能等到身体出了大问题才重视。
加强锻炼也很重要。
小敏现在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供应室护士的工作虽然充满了挑战和风险,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用自己的专业和细心,为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在守护他人健康的同时,也能保护好自己。
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点,也是医院污染物品回收处理的集中点。
供应室工作人员承担着全院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
工作中长期接触致病菌、锐器、化学消毒剂、高温、噪音等危险因素,严重危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与安全,而供应室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直接反应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
因此做好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培训,强化自我防护意识,规范各项操作规程,让职业危害降到最低限。
现将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御措施报告如下。
1.职业危害因素1.1 物理因素1.1.1锐器伤在回收后进行器械分类过程中很容易被注射针、缝合针、刀片、剪刀或锐利器械损伤。
1.1.2噪音各种清洗机、真空灭菌器、超声清洗机、打印机等操作过程中发出的噪音,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容易导致头晕、耳鸣、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下降。
1.1.3高温清洗机,高压蒸汽灭菌器在清洗、烘干、灭菌的过程中散发大量热气,工作人员在高温环境下操作易发生中暑,取出灭菌后物品时易被烫伤。
1.1.4棉絮粉尘各种折叠包布敷料纤维到处飞扬,吸入后易造成呼吸系统功能损害。
2.化学因素供应室每天所配用的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多酶洗涤剂、除锈剂以及环氧乙烷灭菌操作过程中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在操作过程中挥发气体被吸入易引起支气管炎导致呼吸功能损害。
此外对眼睛会有刺激常引起流泪,视物模糊不清等。
3.生物因素供应室护理人员在下收各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过程中,这些污染的器械上都大量残留着病原菌,且病原微生物种类复杂,尤其是血液、体液(如乙肝、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护理人员在回收、分类清点过程中不可避免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有传染性病原菌污染的针头、刀片、剪刀的等锐器物品刺伤而引起感染。
2.防护措施2.1 加强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相关知识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原则采取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_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_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供应室护士是医疗机构中负责医疗物资的管理和分发工作的人员,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一些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生物危害、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等。
为了保护供应室护士的身体健康,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生物危害是供应室护士面临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之一、护士在负责医疗物资的收集、清洗、消毒和分发过程中,容易接触到患者的体液、组织和细菌等。
为了防止受到感染,供应室护士应该在工作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衣等。
在接触患者体液时,要注意进行正确的手卫生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其次,物理危害也是供应室护士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工作中,护士需要处理各种医疗设备和工具,这可能会导致刺伤、割伤等意外伤害。
为了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供应室护士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和工具,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有序,减少杂物和障碍物的存在;使用合适的手套和其他防护装备,避免皮肤暴露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化学危害也是供应室护士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在医疗物资的管理过程中,护士可能需要接触各种化学物质,如消毒剂、酒精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供应室护士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防止受到化学危害,供应室护士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正确使用和储存化学物品,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在接触化学物质时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等;保持工作环境通风良好,减少化学物质的浓度。
此外,供应室护士还应该关注职业病的防护。
长时间的工作可能导致供应室护士出现职业病症状,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供应室护士应该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注意工作与休息的平衡,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着生物危害、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
为了保护供应室护士的身体健康,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有序等。
供应室护士职业暴露危害与防范
供应室护士职业暴露危害与防范周巧玲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兰州 730020摘要:目的: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职业暴露的防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通过对实际工作中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落实相应防护措施。
结论:加强供应室护士职业保护意识,减少职业损伤,促进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关键词:供应室护士;职业暴露;危害;防范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易受到噪音,高温高压,潮湿及化学消毒剂的损伤;易发生针刺伤,割伤及对皮肤黏膜等造成的损伤。
因此,加强我院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1职业危害1.1 物理性损伤噪音、高温高压是供应室主要的物理危害因素。
其中噪声主要来源于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制水机等。
长期置于噪音、热蒸气这种工作环境引起人员头晕、眼花、心慌、耳鸣、情绪焦虑、听觉迟钝、血压升高、疲劳等。
另外电力、烘烤等热源损伤的存在,使人员在易出现疲惫、烦躁、中暑、烫伤等。
1.2 手的针刺伤和割伤[1]供应室护士在进行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的过程中容易被病毒细菌污染的针头、剪刀、克氏针、骨刀、电刀等刺伤或碰伤皮肤后易发生感染,常见经血液传播疾病主要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锐器伤是医务人员血液传播疾病主要原因。
1.3 化学性消毒剂由于供应室工作中清洗是否彻底是灭菌成功的关键。
在清洗处理每件物品中广泛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如:多酶清洗剂、除锈剂、除垢剂、保湿剂、除胶剂以及含氯消毒剂。
长时间接触化学消毒剂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可引起眼睛、皮肤、呼吸道黏膜的损伤。
1.4 缺乏防护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对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手工刷洗、包装前后个人自我保护意识差,不穿戴防护衣、防护鞋,不佩戴眼罩,只注重防护手套的使用,认为阻断手皮肤的污染就可以了,忽视对眼睛,呼吸道黏膜的防护问题;从中看出工作人员的自身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操作常规、工作态度观念不强,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改变工作程序,不能有效地利用防护用具来保护自己,没有形成很好的防护意识与行为习惯;个别对防护措施认识上存在偏差,如:装配包装器械时会徒手操作,认为器械经过清洗、润滑、干燥初步处理已达到消毒效果无须再防护,或认为物品、器具只要经过灭菌器一切可能引起污染的因素会完全清除,无须在灭菌前进行防护;同时,护士在工作中往往忽视操作前洗手这一环节;另外,由于实际工作环境及布局的影响,使工作人员未进行二次更衣、洗手并造成随意跨区以及人、物流通道混用,也是影响防护措施未能得到落实的客观因素;还有,病区护士对已污染物品的管理存在缺陷,使得对供应室人员防护要求提高;再者,供应室护士因各方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易造成心理压抑,甚至产生心理疾病,这也是一种职业损伤,不同程度的对职业防护意识产生消极情绪。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供应室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负责医疗用品的采购、储存、配送等工作。
而供应室护士则是这个部门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然而,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也面临着一些职业危险因素,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化学危险因素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医疗用品中,有些可能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如酒精、氯仿、苯等。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会对护士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呼吸系统、皮肤等。
因此,供应室护士需要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这些化学物质。
二、物理危险因素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需要搬运医疗用品,如手术器械、药品等,这些物品有些比较重,容易造成护士的腰椎受伤。
因此,供应室护士需要注意正确的搬运姿势,如弯腰屈膝、双手抱紧等,避免腰部受伤。
三、生物危险因素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医疗用品中,有些可能被污染,如手术器械、药品等。
这些物品可能携带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容易造成护士感染。
因此,供应室护士需要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这些污染物品。
四、心理危险因素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需要面对大量的医疗用品,需要进行分类、储存、配送等工作,这些工作需要护士具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
同时,供应室护士还需要面对医生、护士等多个部门的需求,需要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
因此,供应室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如耐心、细心、沟通能力等。
综上所述,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着多种职业危险因素,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医院也应该加强对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护士的职业健康意识,保障护士的身体健康。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几个方面分析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并针对各个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供应室;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供应室是医院处理大量医疗用品的部门,主要承担医院可复用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以及一次性物品的领取发放等工作。
供应室护士因经常接触污染物品、锐利器械、消毒液、搬运重物等,其身体健康存在较大的潜在危害,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了解防护知识并做好防护措施,从而避免职业危害。
1 供应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1.1物理因素供应室中的一些仪器设备,如高压蒸汽灭菌器、烘干机等在使用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在长期的高温环境中,会对供应室护士身体的生理免疫系统造成伤害。
此外,像高压蒸汽灭菌器是压力容器,操作不当,还易引起爆炸等危险。
高压锅、排风扇、烘干机等产生的噪音以及加工敷料、棉球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人身健康危害也很大。
供应室的空气消毒多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紫外线的长期直接辐射,容易引起角膜炎、过敏性皮炎、甚至红斑等症状,对免疫系统危害较大。
1.2化学因素供应室中普遍使用的是含氯消毒液,用于擦拭桌面、地面以及器械物品的消毒等,而含氯消毒液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且有刺激性气味,对人的呼吸道和眼睛均有刺激作用。
长期使用含氯消毒剂,人会感到头疼、恶心,还容易引发过敏、哮喘疾病等。
多酶清洗剂、除锈剂在配置时,如果方法不得当,对皮肤会有刺激性,长期可导致皮肤病、哮喘病等。
环氧乙烷(EO)灭菌以其低温、渗透性强、无腐蚀性、灭菌彻底、有效期长等优点,被医院广泛使用。
但EO气体可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引起头痛、头昏、恶性、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肺水肿[1]。
一次性医疗用品普遍采用环氧乙烷(EO)灭菌,供应室内存放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种类很多,有些物品的到货时间与灭菌时间间隔太短,在存放过程中仍缓慢排毒[2]。
1.3生物因素供应室护士在下收和清洗各种污染物品过程中,经常接触各种病原微生物,甚至是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污染的物品,极易引起自身感染。
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介绍了供应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强调供应室护士应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自我防护意识,采取各种防护措施,预防职业危害。
标签: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供应室是医院的重点部门,承担着全院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
供应室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人员经常接触各种污染物品,并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其中涉及的大多数因素都会对供应室的人员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强化供应室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对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显得十分重要。
1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1.1物理性因素1.1.1环境因素从各种回收的物品重新分类整理,造成回收间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回收物品中患者的血液、尿液、脓液、唾液以及各种引流的致病菌有可能扩散到空气中溶胶,这一过程中形成回收间的环境和空气的污染。
洗涤是供应室工作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供应室人员也不可避免要接触冷水,因此寒冷潮湿是危害供应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1]。
1.1.2高温压力蒸汽灭菌器、蒸馏机等设备操作时所散发的热量,使供应室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对健康造成影响;开启灭菌锅装卸物品时,如操作不当极易烫伤。
1.1.3噪声供应室护士长期在哭声中工作易引起疲劳、烦躁、头痛和听力下降等[2]。
长期暴露于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能引起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变化。
噪声的主要来源为机器声、物品的移动声及清洗盘碗时发出的碰撞声。
1.2化学性因素每日工作在接触使用挥发性化学消毒剂的环境中,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而这些消毒剂刺激皮肤、呼吸道、黏膜可引起过敏性疾病和哮喘[4~6]。
1.3生物因素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由于供应室护士在回收、清洗器械过程中要零距离的接触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呕吐物、体液、血液等污物,如不注意防护,工作中刺伤皮肤黏膜,极易被上述病毒感染。
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职业安全是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由于医院供应室护士长期从事回收、清洗污染后的医疗器械的工作,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锐器、利器、化学消毒液等割伤,刺伤及灼伤,严重的危害了供应室护士人员的身体健康,是控制医院工作感染的关键科室。
为此,供应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许多健康危害,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以达到减少危害,保护自身健康的目的。
1 供应室工作的主要风险因素1.1 供应室护士自身因素分析供应室护士对职业损伤增加。
例如,在清洁过程中,为了便于操作,不要按照操作程序和供应室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不戴手套或手套破损不及时更换、不戴防护眼镜等1.2化学因素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三效热源灭活剂、84消毒液等消毒剂,因具有较强的去污,去热源的功效,故常用于器械的浸泡消毒。
但这些消毒剂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如操作不当,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而被人体吸收后,可引发鼻粘膜及气管粘膜水肿,损害呼吸系统,导致流涕,咽部不适、咳嗽等症状,还可刺激人体双眼出现流泪、疼痛,视物不清等症状。
在配比过程中如浓度过高可灼伤皮肤,部分人员在使用来苏尔消毒稀释液时,如不佩带手套,还可导致手指麻木、奇痒等症状,严重时这些消毒液还可导致接触性皮炎。
此外,供应室因消毒灭菌需要,常使用多种化学制剂。
长期接触此类制剂或使用不当,则会对使用者造成损伤。
包括:(1)含氯制剂,此类消毒剂有一定的腐蚀性 ,挥发性强,空气中含量过高时引起人体不适,接触则易损伤皮肤。
(2 ) 过氧乙酸,空气中含量超标时易引起头疼、头晕、恶心等中毒反应。
(3) 强酸强碱,供应室在清洁物品时常用强酸强碱,如操作不当,溅到皮肤粘膜上会导致皮肤粘膜腐蚀和溃疡。
(4) 环氧乙烷,环氧乙烷灭菌以其温度低、渗透性强、腐蚀性小、灭菌彻底、有效期长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
环氧乙烷气体可刺激眼睛、呼吸道,引起流泪、咳嗽、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反应;皮肤接触时可引起皮炎和水泡,还有致癌、突变、致胎儿畸形等作用,孕早期孕妇接触环氧乙烷流。
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1.化学品危害:医院供应室护士常常处理各种化学药品,这些药品有些具有刺激性气味或颜色,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呼吸道、皮肤、消化系统等相关疾病。
为了保护自己,护士们应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直接接触化学药品和吸入有害气体。
2.生物危害:医院供应室护士处理的物品中包括一些病原体,例如细菌、病毒和真菌,长期暴露可能导致护士感染和传播疾病。
护士应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避免接触有感染风险的物品。
同时,护士在处理具有传染性的物品时,需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和隔离衣等装备,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物理危害:医院供应室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受到物理危害,如被锋利物品刺伤、被重物压到或摔伤等。
护士们应注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工作器具和维护设备,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在搬运重物时,要采取科学的姿势,借助工具和人力,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4.火灾危害:医院供应室可能储存一些易燃易爆物品,如酒精、有机溶剂等,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和财产损失。
因此,护士需要定期参加火灾应急演练,熟悉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应急疏散路线,并要随时保持警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和处理,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5.辐射危害:医院供应室中的一些放射性物品可能会辐射出有害的电磁波、离子射线等,长期暴露可能导致护士的身体健康问题。
因此,护士需要定期接受相关的辐射安全教育培训,严格遵守辐射工作规范,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放射性物品,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总之,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较高,但通过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可以减少风险。
尤其是要加强对化学品、生物物质、物理工作、火灾和辐射的认识,定期参加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同时,医院管理部门也应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防护设施,为护士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消毒供应室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部门,负责保障医疗用品的消毒和供应,为医护人员提供清洁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在这个部门工作的护理人员面临着一定的职业危害,因此必须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本文将就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进行探讨。
一、职业危害1.有害物质消毒供应室中经常使用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来进行消毒工作,比如酒精、双氧水、次氯酸钠等。
长期暴露在这些有害物质中会对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比如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
2.工作环境消毒供应室通常都是在医院内部,环境比较封闭,通风不良,同时工作内容也需要时常接触污染的医疗器械,也容易受到感染风险。
3.体力劳动消毒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搬运、清洗和消毒器械,比较需要耐力和体力,长期从事这项工作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出现肌肉骨骼疾病。
二、自我防护1.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护理人员在进行消毒工作时,要佩戴好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保护好呼吸道和皮肤,避免有害物质对身体的侵害。
2.加强卫生防护护理人员在接触污染的医疗器械时,要做好手部卫生,及时洗手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同时还要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提高环境卫生水平。
3.定期体检护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关注个人身体状况,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在工作中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适当休息和放松,避免长期疲劳导致的身体损伤。
5.参加职业危害防护培训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培训,让护理人员了解更多的危害因素和防护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方法采用受到职业危害的48人次供应室护士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由于特殊工作性质,受到职业危害的几率非常大。
结论改善设施条件,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行为,普及预防接种,可有效降低职业危害。
标签:供应室;职业危害;防护
职业环境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供应室肩负着全院复用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工作。
供应室护士每天接触污染的物品,用多种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对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加上医院普遍不重视供应室,设施条件差,极易导致与工作相关的疾病[1]。
为减少职业危害,保障供应室护士身体健康,现将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职业防护对策。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5月-2011年5月发生在本院供应室的48人次护士职业危害相关材料,护士年龄4~54岁,平均48岁。
1.2 方法对上述的48人次的护士资料按职业危害形式、职业防护情况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形式见表1。
2.2 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情况48人次中,无一人次按要求做好相应的标准防护工作。
事后调查,48人次操作时均存在侥幸心理,或是认为标准防护太麻烦。
3 讨论
3.1 职业危害原因分析
3.1.1 认识不到位供应室护士缺乏对标准预防知识的认识,职业安全防护意识薄弱。
有研究表明,如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血液的量要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1]。
由此看来,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操作时,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3.1.2 工作强度大由于供应室不是营利科室,医院多把年龄大,体弱多病的护士放在供应室。
另外,基层医院条件差,全人力操作,加之现在要求全院各科室,尤其手术室各种重复使用的器械包,全部由供应室回收、清洗、消毒、灭菌,
致使工作强度明显增大。
3.1.3 操作不规范供应室护士在清点、回收污染的器械时,不戴手套或戴单层手套;处理剪刀、布巾钳等锐器时,不按程序操作,容易被划伤或刺伤。
在人工清洗器械时,不戴护目镜和口罩,不穿防水鞋和防水围裙,易被污染的水溅入眼睛、口腔及皮肤。
在配制消毒液时防护不到位,消毒液溅到皮肤上易受到腐蚀或皮肤过敏等。
配制好的消毒液不加盖,消毒液挥发,出现呼吸道的不适,甚至更严重的疾病。
3.2 防护措施
3.2.1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定期组织学习《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相关知识,提高供应室护士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感染危险性的认识,树立标准预防观念,标准预防的观点是防护各种感染的重要手段[2],以不断增强防护意识。
3.2.2 职业危害因素防范对策(1)高温防护:灭菌器在灭菌时温度高达134 ℃,灭菌完毕后,开启锅门取无菌物品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门的侧面或后面,避免热浪冲击。
同时应穿长袖,戴防护手套,避免皮肤裸露接触到内架或门框造成烫伤。
(2)噪声防护:供应室的各种机器设备应及时维修、保养,降低噪音,避免噪音污染。
(3)粉尘防护:在做棉球、敷料时应戴口罩、帽子,做好呼吸道防护。
(4)机械性损伤防护:由于工作人员长时间站立,易出现肌肉疲劳、颈及腰椎疾病、下肢静脉曲张等,可使用力学平衡的座椅,减轻劳累。
(5)化学消毒剂防护:配制化学消毒剂时,戴防护眼罩、口罩、帽子、手套,穿防护鞋,避免喷溅。
配制完毕后及时加盖,避免消毒液挥发,引起呼吸道不适。
(6)污水飞溅、生物因素防护: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各项操作轻稳。
在回收清点污染的器械时,要戴加厚橡胶手套;不徒手装卸锐利器械;养成用镊子取污染器械的习惯。
若污水不慎溅入眼睛、口腔时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皮肤
一旦被锐器刺伤,要快速从远处挤压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或流动水冲洗,然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包扎伤口,报告院感控科登记备案,并接受相应的处理,同时做好心理疏导。
(7)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3-5]。
3.2.3 积极普及预防接种为减少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定期体检,提前注射乙肝疫苗,做好自身防护,保证身体健康。
3.2.4 增加软硬件投入量医院领导层应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供应室在医院感染中所处的地位,在完善布局的同时,加大机械设备投入力度,以减轻供应室护士的劳动强度,增加防护用品,提高供应室护士的职业防护依从性。
科室要建立、健全、实施各种防护制度,加强防护知识和专业技术操作培训,并认真实施和监督,使供应室护士能更好的做好防护工作,把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6]。
参考文献
[1]薛秀丽,于长颖.高度重视临床针刺伤,有效防护职业性危害[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8,18(6):833.
[2]张镇静,霍孝蓉.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管理规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
[3]高月婵.供应室清洗规范建立提高安全防护措施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3):242-243.
[4]周海林,徐国凤,鞠凤珍,等.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J].吉林医学,2009,30(16):1859.
[5]李洁.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9):71.
[6]武军陵,宋小方.医院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危害最小化对策[J].医学信息,2010,5(5):1277-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