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是计算机中内存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内存空间被分割为多个不同大小的分区,每个分区可以被进程占用。
当一个进程需要内存时,系统会为其分配一个适当大小的分区,进程结束后,该分区将会被释放出来供其他进程使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原理和实际运作,可以通过模拟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过程:假设我们有一块容量为6400KB的内存,要模拟分配4个进程的情况。
这4个进程的内存需求分别是1000KB,2000KB,500KB和300KB。
首先,我们可以将内存划分为几个分区,每个分区的大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可以设置整块内存为一块分区(大小为6400KB),或者划分成多个较小的分区。
由于这里有4个进程需要分配内存,我们可以为它们设置4个分区,分别为P1,P2,P3和P41.初始状态:内存:[6400KB](未分配)进程:P1,P2,P3,P4(空)2.分配P1:内存:[1000KB](P1)、[5400KB](未分配)进程:P1,P2,P3,P4P1占用了1000KB的内存,剩余空间为5400KB。
3.分配P2:内存:[1000KB](P1)、[2000KB](P2)、[3400KB](未分配)进程:P1,P2,P3,P4P2占用了2000KB的内存,剩余空间为3400KB。
4.分配P3:内存:[1000KB](P1)、[2000KB](P2)、[500KB](P3)、[2900KB](未分配)进程:P1,P2,P3,P4P3占用了500KB的内存,剩余空间为2900KB。
5.分配P4:内存:[1000KB](P1)、[2000KB](P2)、[500KB](P3)、[300KB](P4)、[2600KB](未分配)进程:P1,P2,P3,P4P4占用了300KB的内存,剩余空间为2600KB。
在模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进程在内存中的分配情况和未分配内存的变化。
动态分区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五动态分区管理模拟实验报告关键问题:写一动态分区管理程序,使其内存分配采用最优适应分配算法。
设计思路:在空闲分区链中找最适合的空闲块,使内存碎片尽量的减少!根据最佳适应算法原理,在内存分配函数ffallocation()中,增加记录适合空白块的标记sp,然后拿当前空白块fp减去后jl的后的大小和它后面的另一空白块sp减去jl的大小相比较。
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且后者的空白区大于jl的大小,则当前空白块为sp,否则继续往后比较,直到空闲分区链末尾!则当前空白块为最适合的空白块!然后就把当前空白块分配给作业。
其他部分的代码与实例相同!实现的关键代码://------------------------------------------------------------------- //有两个链:空白块链及作业链.空白块链描述空白块,链首指针freep,初始为一大块空白块.//作业链按从高址到低址的顺序链接,链首指针jobp//为作业jn分配jl大小内存,起始地址为javoid ffallocation(int jl,char jn[10],int* ja){mat* jp=NULL;//作业链当前节点mat* jp2=NULL;//新的作业节点mat* jp1=NULL;//freearea* fp=NULL;//当前空白块//修改部分 freearea* sp;//记录适合的空白块int i;*ja=-1;if (totalfree<jl) //剩余空间大小不能满足作业要求return;*ja=0;fp=freep;//取空白块链首块,将顺着链寻找第一块满足作业要求的块。
sp=freep;while (fp!=NULL){if (fp->freesize<jl){fp=fp->next;//当前空白块大小不满足要求sp=sp->next;}else //将当前空白块分配给作业{/*当当前空白块fp与它的下一块空白块sp相比较,如果它减去jl后大于下一空白块sp减去jl,且下一空白块sp大于等于jl,则当前空白块为sp;否则sp继续往后查找,直到空闲块查找完毕,然后当前空闲块为所要查找的适合空闲块!*/while(sp!=NULL){if((fp->freesize-jl>sp->freesize-jl)&(sp->freesize>=jl)){fp=sp;}else{sp=sp->next;}}// jobnumber++;totalfree=totalfree-jl;jp2=new mat;//申请一块作业节点空间//在节点上登记为该作业分配的内存空间// for (i=0;i<10;i++) (jp2->jobname)[i]=' ';i=-1;while(jn[++i])(jp2->jobname)[i]=jn[i];(jp2->jobname)[i]='\0';jp2->joblength=jl;jp2->jobaddress=fp->freeaddress;//登记该作业的起始地址*ja=jp2->jobaddress;//将节点jp2插入作业链jobp,按高址到低址的顺序。
实验五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模拟
实验五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模拟一、实验目的深入了解可变分区存储管理式主存分配回收的实现。
二、实验预备知识可变分区存储管理式不预先将主存划分成几个区域,而把主存除操作系统占用区域外的空间看作一个大的空闲区。
当进程要求装入主存时,根据进程需要主存空间的大小查询主存各个空闲区,当从主存空间找到一个大于或等于该进程大小要求的主存空闲区时,选择其中一个空闲区,按进程需求量划出一个分区装入该进程。
进程执行完后,它所占的主存分区被回收,成为一个空闲区。
如果该空闲区的相邻分区也是空闲区,则需要将相邻空闲区合并成一个空闲区。
这个实验主要需要考虑三个问题:(1)设计记录主存使用情况的数据表格,用来记录空闲区和进程占用的区域;(2)在设计的数据表格基础上设计主存分配算法;(3)在设计的数据表格基础上设计主存回收算法。
首先,考虑第一个问题:设计记录主存使用情况的数据表格,用来记录空闲区和进程占用的区域。
由于可变分区的大小是由进程需求量决定的,故分区的长度是预先不固定的,且分区的个数也随主存分配和回收而变动。
总之,所有分区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数据表格的设计必须和这个特点相适应。
由于分区长度不同,因此设计的表格应该包括分区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和长度。
由于分配时空闲区有时会变成两个分区:空闲区和已分分区,回收主存分区时,可能会合并空闲分区,这样如果整个主存采用一表格记录已分分区和空闲区,就会使表格操作繁琐。
主存分配时查找空闲区进行分配,然后填写已分分区表,主要操作在空闲区;某个进程执行完成后,将该分区变成空闲区,并将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主要操作也在空闲区。
由此可见,主存分配和回收主要是对空闲区的操作。
这样,为了便于对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就建立两分区表记录主存使用情况,一表格记录进程占用分区的“已分分区表”;一是记录空闲区的“空闲区表”。
这两表的实现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链表形式,一种是顺序表形式。
在实验中,采用顺序表形式,用数组模拟。
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回收算法的模拟
齐齐哈尔大学操作系统课程综合实践题目: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回收算法的模拟班级:0姓名:0学号:0指导教师:02011年 12 月综合实践评分表班级0 姓名0 指导教师0 题目: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回收算法的模拟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分数权重评分的依据得分A C选题10 选题符合大纲要求,题目较新颖,工作量大选题基本符合大纲要求,工作量适中工作态度10 态度端正,能主动认真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不迟到早退,出勤好。
能够完成各环节基本工作,出勤较好。
存储结构、算法描述20能正确选择存储结构,定义准确,算法流程图或类C语言描述的算法准确无误能正确选择存储结构,算法流程图或类C语言描述的算法基本准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0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一定的创造性,能够独立完成软件的设计与调试工作,程序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功能完善。
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能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软件的设计与调试工作,程序功能较完善。
答辨问题回答20 能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基本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程序运行情况10 程序运行正确、界面清晰,测试数据设计合理。
程序运行正确、界面较清晰,能给出合适的测试数据。
综合实践报告20 格式规范,层次清晰,设计思想明确,解决问题方法合理,体会深刻。
格式较规范,设计思想基本明确,解决问题方法较合理。
总分指导教师(签字):注:介于A和C之间为B级,低于C为D级和E级。
按各项指标打分后,总分在90~100为优,80~89为良,70~79为中,60~69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回收算法的模拟摘要:主存的分配和回收的实现是与住存储器的管理方式有关的。
解决多进程如何共享主存空间的问题。
当进程运行完时将进程所占的主存空间归还给系统。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分区分配中所用的数据就够采用空闲分区说明表和空闲分区链表来进行。
关键字:内存分配,空闲分区表,进程申请队列一、【实践目的】:1、熟悉主存分配与回收2、理解在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如何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3、掌握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的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及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说明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说明一、引言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是操作系统中的一种内存管理方式,它将内存分为若干个不同大小的分区,根据进程的需求动态地分配内存。
在实际应用中,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广泛应用于多任务操作系统中,如Windows、Linux等。
本文将介绍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
二、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基本原理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是指在内存空间中按照进程需要划分出若干个不同大小的空间块,每个空间块可以被一个进程占用。
当有新进程需要内存时,操作系统会在空闲的空间块中选择一个大小合适的空间块给该进程使用。
当进程结束时,该进程所占用的空间块就会被释放出来,成为空闲块。
三、模拟实验环境搭建为了模拟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我们需要搭建一个虚拟机环境。
首先需要安装一款虚拟机软件(如VMware Workstation),然后安装一个操作系统(如Windows)。
接下来,在虚拟机中安装Visual Studio等开发工具。
四、模拟实验步骤1.设计数据结构为了方便管理内存空间,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数据结构来存储内存块的信息。
我们可以使用链表来实现这一功能,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内存块,包括该内存块的起始地址、大小以及状态(已分配或未分配)等信息。
2.初始化内存空间在模拟实验中,我们需要初始化一段虚拟内存空间。
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组来表示整个内存空间,并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空间块。
同时,我们需要将这些空间块的信息存储到链表中。
3.模拟进程请求内存在模拟实验中,我们需要模拟多个进程同时请求内存的情况。
当一个进程请求内存时,操作系统会根据其所需的内存大小,在空闲的空间块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块分配给该进程,并将该块标记为已分配状态。
4.模拟进程释放内存当一个进程结束时,它所占用的内存块就会被释放出来,成为空闲块。
此时操作系统会更新链表信息,并将该块标记为未分配状态。
5.显示当前内存使用情况在模拟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显示当前的内存使用情况。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题目:—存储管理一一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 _专业: _________ 软件工程_______________年级: __________ 2012级 ___________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5月目录目录 (1)概述 (3)2. ................................................................................................................................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3)2.1 设计任务 (3)2.2 设计要求 (3)2.3 课程设计任务安排 (3)3. 算法及数据结构 (4)3.1 算法的总体思想(流程) (4)3.2 首次适应算法 (4)3.2.1 功能 (4)3.2.2 数据结构(包括变量的定义,要注释!) (4)323算法(流程图表示,或伪C表示) (5)3.3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6)3.3.1 功能 (6)3.3.2 数据结构 (6)3.3.3 算法 (7)3.4 最佳适应算法 (8)3.4.1 功能 (8)3.4.2 数据结构 (8)3.4.3 算法 (8)3.5 最坏适应算法 (10)3.5.1 功能 (10)3.5.2 数据结构 (10)3.5.3 算法 (11)4. 程序设计与实现 (12)4.1 程序流程图 (12)4.2 程序代码(要注释) (12)4.3 实验结果 (21)5. 结论 (23)6. 收获、体会和建议。
(23)A的总结: (23)B的总结: (23)7. 参考文献。
实验五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
实验五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为了更好地理解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一次模拟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将模拟一个内存分区,并使用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来管理这些分区。
首先,让我们定义一个内存大小为1000字节的分区。
我们假设这个内存中包含几个已分配的分区和几个空闲的分区。
我们使用首次适应算法来进行分区的首次适应分配。
首先,我们将整个内存空间标记为空闲状态,并创建一个初始的空闲链表。
我们假设初始时只有一个空闲分区,大小为1000字节,起始地址为0。
现在,假设有一个进程请求分配一个250字节大小的内存空间。
我们首先检查空闲链表,找到一个大小大于等于250字节的空闲分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第一个空闲分区的大小是1000字节,所以我们将它拆分成250字节的已分配分区和750字节的空闲分区。
我们在已分配分区上标记一个进程编号,并将空闲分区加入空闲链表。
接下来,假设我们的进程需要申请500字节的内存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查找一个大小大于等于500字节的空闲分区。
我们发现第一个可用的空闲分区大小是750字节,我们将它拆分为已分配的500字节和剩余的250字节的空闲分区。
然后,我们假设有进程释放了先前分配的250字节的内存空间。
当一个进程释放分配的内存空间时,我们需要合并相邻的空闲分区。
在这种情况下,释放的分区位于地址0,大小为250字节,并且其下一个分区是地址500,大小为500字节的空闲分区。
因此,我们将这两个分区合并为一个大小为750字节的空闲分区。
接下来,我们假设另一个进程将请求600字节的内存空间。
根据首次适应算法,我们将在第一个满足条件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分配200字节的空闲分区和分配400字节的空闲分区拆分为600字节的已分配分区和空闲分区。
最后,假设一个进程请求200字节的内存空间。
根据首次适应算法,我们在第一个满足条件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250字节的空闲分区拆分为200字节的已分配分区和50字节的空闲分区。
实验五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
实验五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一、实验目的1、加深操作系统内存管理过程的理解2、掌握内存分配算法的基本应用二、实验任务请同学们用C/C++实现一个完整的(可变)动态分区管理器,包括分配,回收,分区碎片整理等。
希望同学们实现如下功能:n 初始化功能:内存状态设置为初始状态。
n 分配功能:要求至少使用两种算法,用户可以选择使用。
n 回收功能:n 空闲块的合并:即紧凑功能,用以消除碎片。
当做碎片整理时,需要跟踪分配的空间,修改其引用以保证引用的正确性。
n 显示当前内存的使用状态,可以使用表格或图形。
三、实验指导1.基本思想动态分区是指系统不预先划分固定分区,而是在装入程序的时候划分内存区域,使得为程序分配的分区大小恰好等于该程序的需求量,且分区的个数是动态的。
显然动态分区有较大的灵活性,较之固定分区能获得好的内存利用率。
2.数据结构动态分区管理可以用两种数据结构实现,一种是已分配区表和空闲区表,也就是用预先定义好的系统空间来存放空间分配信息。
另一种也是最常用的就是空闲链表,由于对分区的操作是动态的,所以很难估计数据结构所占用的空间,而且空闲区表会占用宝贵的系统空间,所以提出了空闲链表的概念。
其特点是用于管理分区的信息动态生成并和该分区在物理地址上相邻。
这样由于可以简单用两个空闲块之间的距离定位已分配空间,不仅节约了系统空间,而且不必维持已分配空间的信息。
本实验是要做一个模拟程序,来模拟动态分区算法的分配和回收过程,并不是真正的去分配和回收内存。
基本的模拟方法有两种:1、先从内存中申请一块存储区,对这块存储区进行模拟的分配和回收活动。
2、不申请存储区,自己定义一块虚拟的存储区,对这块存储区进行模拟的分配和回收活动,分配和回收仅仅是对数据结构的修改而已。
程序代码:#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FreePartition[100];//空闲分区块数组int FirstPartition[100];//首次适应算法数组int CycleFirstPartition[100];//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数组int BestPartition[100];//最佳适应算法数组int WorstPartition[100];//最坏适应算法数组int ProcessNeed[100];//每个作业的大小int PartitionNum,ProcessNum;//分区块数,作业数//首次适应算法void First(){int i,j;char str;for(i=0;i<PartitionNum;i++){FirstPartition[i]=FreePartition[i];}for(i=0;i<ProcessNum;i++)//找出第一块满足作业的分区for(j=0;j<PartitionNum;j++){if(ProcessNeed[i]>FirstPartition[j])continue;else{FirstPartition[j]-=ProcessNeed[i];//找到后把分区大小减去作业的大小 ? ? ? ? ? ? ?str='A'+i;cout<<"作业"<<str<<"在第"<<j+1<<"块分区中"<<endl;break;}}cout<<endl;cout<<"分配之后剩余情况:"<<endl;?for(i=0;i<PartitionNum;i++)cout<<FirstPartition[i]<<" ";cout<<endl<<endl;}//循环首次适应算法void CycleFirst(){int i,j=1;char str;for(i=0;i<PartitionNum;i++){CycleFirstPartition[i]=FreePartition[i];}for(i=0;i<ProcessNum;i++)//for(j=0;j<PartitionNum;j++){j=j-1;while(j<PartitionNum)if(ProcessNeed[i]>CycleFirstPartition[j])//continue;j++;else{CycleFirstPartition[j]-=ProcessNeed[i];str='A'+i;cout<<"作业"<<str<<"在第"<<j+1<<"块分区中"<<endl; break;}//j++;//cout<<j<<" ";if(j==PartitionNum && i!=ProcessNum){i=-1;}}}cout<<endl;cout<<"分配之后剩余情况:"<<endl;for(i=0;i<PartitionNum;i++)cout<<CycleFirstPartition[i]<<" ";cout<<endl<<endl;}//最佳适应算法void Best(){int i,j,k;char str;?for(i=0;i<PartitionNum;i++){BestPartition[i]=FreePartition[i];}for(i=0;i<ProcessNum;i++){k=0;for(j=0;j<PartitionNum;j++){//cout<<BestPartition[j]<<" ? "<<ProcessNeed[i]<<endl; if(BestPartition[j]>=ProcessNeed[i]){break;}}for(int n=0;n<PartitionNum;n++){if(BestPartition[n]<BestPartition[k] && BestPartition[n]>=ProcessNeed[i])//找最佳的 k=n;}BestPartition[k]-=ProcessNeed[i];str='A'+i;cout<<"作业"<<str<<"在第"<<j+1<<"块分区中"<<endl;}cout<<endl;cout<<"分配之后剩余情况:"<<endl;for(i=0;i<PartitionNum;i++)cout<<BestPartition[i]<<" ";cout<<endl<<endl;}//最坏适应算法void Worst(){int i,j,k;char str;for(i=0;i<PartitionNum;i++){WorstPartition[i]=FreePartition[i];}for(i=0;i<ProcessNum;i++){k=0;for(j=0;j<PartitionNum;j++){if(WorstPartition[j]>WorstPartition[k])//找到最大的分区k=j;}WorstPartition[k]-=ProcessNeed[i];str='A'+i;cout<<"作业"<<str<<"在第"<<j+1<<"块分区中"<<endl;}cout<<endl;cout<<"分配之后剩余情况:"<<endl;for(i=0;i<PartitionNum;i++)cout<<WorstPartition[i]<<" ";cout<<endl<<endl;}void main(){int i;cout<<"输入分区块数:"<<endl;cin>>PartitionNum;cout<<"输入每个分区的大小:"<<endl;for(i=0;i<PartitionNum;i++)cin>>FreePartition[i];cout<<"输入作业数:"<<endl;cin>>ProcessNum;cout<<"输入每个作业的大小:"<<endl;for(i=0;i<ProcessNum;i++)cin>>ProcessNeed[i];cout<<"------------首次适应算法-----------------"<<endl; First();cout<<"------------循环首次适应算法-------------"<<endl; ?CycleFirst();cout<<"------------最佳适应算法-----------------"<<endl; Best();cout<<"------------最坏适应算法-----------------"<<endl; Worst();}。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报告
if(L[i].rom-T[k].rom>Size)
{
L[i].sad=L[i].sad+T[k].rom;
L[i].rom=L[i].rom-T[k].rom;
L[i].state=1;
T[k].sad=L[i].sad-T[k].rom;
printf("内存分配成功!\n作业申请空间为%d\n起始地址为%d\n",T[k].rom,T[k].sad);
2. 给出初始状态、可用内存空间、请求序列,分别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进行内存块的分配和回收,要求每次分配和回后显示出空闲内存分区链的情况(共有多个空闲分区,每个空闲分区的大小分别为多大)。
4.实验原理或流程图
首次适应算法(First-fit):当要分配内存空间时,就查表,在各空闲区中查找满足大小要求的可用块。只要找到第一个足以满足要球的空闲块就停止查找,并把它分配出去;如果该空闲空间与所需空间大小一样,则从空闲表中取消该项;如果还有剩余,则余下的部分仍留在空闲表中,但应修改分区大小和分区始址。
{
printf("请输入第%d个分区的信息:\n",i);
cin>>L[i].rom>>L[i].sad;
L[i].id=i;
L[i].state=0;
}
printf("输入完毕,当前空闲分区表状态为:\n");
print();
printf("请输入不再切割的剩余空间的大小:\n");
cin>>Size;
{
int id;///空闲分区编号
int sad;///空闲分区首地址
int rom;///空间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题目: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习内容简要描述本次实验要完成两部分内容:一是用C语言实现对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的动态分区分配过程ALLOCo和回收过程FREE(),其中空闲分区由空闲分区链来管理,进行分配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区底端空间。
二是假设初始状态下,可用内存空间为640KBO按照题目要求的作业顺序,以及各个作业分配和回收的内存空间。
分别采用首次适应法和最佳适应法,对内存进行分配和回收,要求每次分配和回收后显示空闲内存分区链的情况。
实验分析算法介绍本次实验通过用C语言进行编程并调试、运行,形象地表现出动态分区的分配方式,直观地展现了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对内存的释放和回收方式之间的区别。
加深了我们对两种算法优缺点的理解,帮助我们了解一些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动态分区存储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的理解。
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两种算法对内存的释放和回收空间的表示。
动态分区分配:又称为可变分区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并不事先先将主存划分成一块块的分区,而是在作业进入主存时,根据作业的大小动态地建立分区。
并使分区的大小正好适应作业的需要。
因此系统中分区的大小是可变的,分区的数目也是可变的。
分区分配算法:(两者的空闲块链接方式不冋)①首次适应法:为作业选择分区时总是按地址从高到低搜索,只要找到可以容纳该作业的空白块,就把该空白块分配给该作业。
特点:优先利用内存中底地址部分的空闲分区(将所有空闲区,按其地址递增的顺序链接)②最佳适应算法:接到内存申请时,在空闲块表中找到一个不小于请求的最小空块进行分配;为作业选择分区时总是寻找其大小最接近于作业所要求的存储区域。
特点:用最小空间满足要求(将所有空闲区,按其大小递增的顺序联接成空闲区链)结果分析(思考题解答;错误原因分析)间的分配和回收。
思考题解答:1、首次适应算法分配时从表头指针开始查找可利用空间表,将找到的第一个大小不小于“请求”的空闲块的一部分分配给用户。
实验五-动态分区存储管理
实验五动态分区存储管理一、实验目的深入了解采用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回收的实现。
通过编写和调试存储管理的模拟程序以加深对存储管理方案的理解,熟悉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内存分配和回收。
二、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完成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回收。
具体包括:确定内存空间分配表;采用最优适应算法完成内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编写主函数对所做工作进行测试。
三、设计思路整体思路: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将内存除操作系统占用区域外的空间看成一个大的空闲区。
当作业要求装入内存时,根据作业需要内存空间的大小查询内存中的各个空闲区,当从内存空间中找到一个大于或等于该作业大小的内存空闲区时,选择其中一个空闲区,按作业需求量划出一个分区装人该作业,作业执行完后,其所占的内存分区被收回,成为一个空闲区。
如果该空闲区的相邻分区也是空闲区,则需要将相邻空闲区合并成一个空闲区。
设计所采用的算法:采用最优适应算法,每次为作业分配内存时,总是把既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
但最优适应算法容易出现找到的一个分区可能只比作业所需求的长度略大一点的情行,这时,空闲区分割后剩下的空闲区就很小以致很难再使用,降低了内存的使用率。
为解决此问题,设定一个限值minsize,如果空闲区的大小减去作业需求长度得到的值小于等于minsize,不再将空闲区分成己分分区和空闲区两部分,而是将整个空闲区都分配给作业。
内存分配与回收所使用的结构体:为便于对内存的分配和回收,建立两张表记录内存的使用情况。
一张为记录作业占用分区的“内存分配表”,内容包括分区起始地址、长度、作业名/标志〔为0时作为标志位表示空栏目〕;一张为记录空闲区的“空闲分区表”,内容包括分区起始地址、长度、标志〔0表空栏目,1表未分配〕。
两张表都采用顺序表形式。
关于分配留下的内存小碎片问题:当要装入一个作业时,从“空闲分区表”中查找标志为“1”〔未分配〕且满足作业所需内存大小的最小空闲区,假设空闲区的大小与作业所需大小的差值小于或等于minsize,把该分区全部分配给作业,并把该空闲区的标志改为“0”〔空栏目〕。
(完整word版)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模拟
使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1内容(1)用C语言分别实现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的动态分区分配过程alloc( )和回收过程free( )。
其中,空闲分区通过空闲分区链来管理:在进行内存分配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区低端的空间。
(2)假设初始状态下,可用的内存空间为640KB,并有下列的请求序列:•作业1申请130KB。
•作业2申请60KB。
•作业3申请100KB。
•作业2释放60KB。
•作业4申请200KB。
•作业3释放100KB。
•作业1释放130KB。
•作业5申请140KB。
•作业6申请60KB。
•作业7申请50KB。
•作业6释放60KB。
请分别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对内存块进行分配和回收,要求每次分配和回收后显示出空闲分区链的情况。
2、示例程序://Tittle: 使用动态分区算法的模拟//author: XuYongzhen#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malloc.h>#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typedef struct DuLNode{struct DuLNode *prior;struct DuLNode *next;int address;int jsize;int jnumber;//显示分区被那个作业占用,显示零则为空闲分区;}DuLNode,*DuLinkList ;void CreatList(DuLinkList &L){DuLinkList p=(DuLinkList)malloc(sizeof(DuLNode));L->next=p;L->jnumber=100;//为释放头结点后面的结点空间做统一化处理p->prior=L;p->next=NULL;p->jsize=600;p->address=0;p->jnumber=0;}void RequestList(DuLinkList &L,int job,int size){cout<<"作业"<<job<<"申请"<<size<<"KB的空间"<<endl;DuLinkList p=L->next;while((p->jnumber>0||p->jsize<size)&&p)p=p->next;if(p==NULL)cout<<"没有适合的空间分配"<<endl;else{DuLinkList s=(DuLinkList)malloc(sizeof(DuLNode));s->prior=p->prior;p->prior->next=s;s->next=p;p->prior=s;s->jnumber=job;s->jsize=size;s->address=p->address;p->address=p->address+s->jsize;p->jsize=p->jsize-s->jsize;DuLinkList t=L->next;while(t){if(t->jnumber==0)cout<<"空闲分区:始址="<<t->address<<"大小="<<t->jsize<<endl;elsecout<<"已分配的分区:作业号="<<t->jnumber<<"始址="<<t->address<<"大小="<<t->jsize<<endl;t=t->next;}//whilecout<<endl;}//else}//RequestListvoid FreeList(DuLinkList &L,int job){cout<<"作业"<<job<<"释放"<<endl;DuLinkList p=L->next;while(p->next&&p->jnumber!=job)p=p->next;if(p->prior->jnumber==0 && p->next->jnumber==0){//p的前后都是空闲分区,则合并三者DuLinkList s=p->next;DuLinkList q=p->prior;p->prior->next=p->next;p->next->prior=p->prior;s->prior->next=s->next;s->next->prior=p->prior;q->jsize=p->jsize+s->jsize+q->jsize;}if(p->prior->jnumber==0 && p->next->jnumber!=0){//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个分区相临接DuLinkList q=p->prior;p->prior->next=p->next;p->next->prior=p->prior;q->jsize=p->jsize+q->jsize;}if(p->prior->jnumber!=0 && p->next->jnumber==0){//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后一个分区相临接DuLinkList q=p->next;p->prior->next=p->next;p->next->prior=p->prior;q->address=p->address;q->jsize=p->jsize+q->jsize;}if(p->prior->jnumber!=0 && p->next->jnumber!=0)//回收区去插入点前后的两个空闲分区都不相临接p->jnumber=0;DuLinkList t=L->next;while(t){if(t->jnumber==0)cout<<"空闲分区:始址="<<t->address<<"大小="<<t->jsize<<endl;elsecout<<"已分配的分区:作业号="<<t->jnumber<<"始址="<<t->address<<"大小="<<t->jsize<<endl;t=t->next;}cout<<endl;}void main(){DuLinkList L=(DuLinkList)malloc(sizeof(DuLNode));CreatList(L);RequestList(L,1,130);RequestList(L,2,60);RequestList(L,3,100);FreeList(L,2);RequestList(L,4,200);FreeList(L,3);FreeList(L,1);RequestList(L,5,140);RequestList(L,6,60);RequestList(L,7,50);FreeList(L,6);}。
实验五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内存管理模拟
实验五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内存管理模拟一、实验目的1)掌握连续分配方式内存管理理论2)掌握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内存管理理论二、实验原理动态分区分配:根据进程的实际需要,动态地创建分区为之分配内存空间,在实现动态分区分配时,将涉及分区分配中所使用的数据结构,分区分配算法和分区的分配与回收操作等问题。
1)分区分配中的数据结构空闲分区表:一个数据表,用于记录每个空闲块的情况,如起始地址、大小、使用情况等;空闲分区链表:把所有的空闲分区链接成一个链表,便于内存空间查看与分配回收。
2)分配算法首次适应法:空闲分区按首地址递增次序组织,每次查找时从链首出发,寻找满足要求的内存块。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空闲分区按首地址递增次序组织,每次从上次查找的下一个空闲块开始查找,直到找到满足要求的内存块。
最佳适应法:空闲分区按空闲分区大小址递增次序组织,每次查找时从链首出发,寻找满足要求的最小内存块进行分配。
最坏适应法:空闲分区按空闲分区大小递减次序组织,每次查找时直接判断最大空闲分区是否满足要求。
3)内存分配过程利用分配算法找到满足要求的内存块,设请求的内存大小为size:若找到的空闲分区的大小等于size,完全分配;若找到的空闲分区大小大于size,且一分为二后,剩余大小小于1K,则不再分割,作为整体进行分配;否则一分为二,剩余部分仍然作为空闲分区存在;若无满足要求空闲分区,则分配失败4)内存回收根据释放区首址和大小,查找空闲分区表/链表,判断是否有相邻的空闲分区存在:释放区与前空闲区相邻:将释放区与前空闲区合并为一个空闲区。
其首址仍为前空闲区首址,大小为释放区大小与空闲区大小之和。
释放区与前后两个空闲区相邻:将这三个区合为一个空闲区,其首址为前空闲区首址,大小为这三个区大小之和,并取消原后空闲区表目。
释放区与后空闲区相邻:则把释放区合并到后空闲,首地址为释放区首地址,大小为二者大小之和。
释放区不与任何空闲区相邻:将释放区作为一个空闲区,将其大小和首址插入到空闲区表的适当位置。
实验五 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系统模拟
实验五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模拟一、实验目的深入了解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主存分配回收的实现。
二、实验预备知识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不预先将主存划分成几个区域,而把主存除操作系统占用区域外的空间看作一个大的空闲区。
当进程要求装入主存时,根据进程需要主存空间的大小查询主存内各个空闲区,当从主存空间找到一个大于或等于该进程大小要求的主存空闲区时,选择其中一个空闲区,按进程需求量划出一个分区装入该进程。
进程执行完后,它所占的主存分区被回收,成为一个空闲区。
如果该空闲区的相邻分区也是空闲区,则需要将相邻空闲区合并成一个空闲区。
这个实验主要需要考虑三个问题:(1)设计记录主存使用情况的数据表格,用来记录空闲区和进程占用的区域;(2)在设计的数据表格基础上设计主存分配算法;(3)在设计的数据表格基础上设计主存回收算法。
首先,考虑第一个问题:设计记录主存使用情况的数据表格,用来记录空闲区和进程占用的区域。
由于可变分区的大小是由进程需求量决定的,故分区的长度是预先不固定的,且分区的个数也随主存分配和回收而变动。
总之,所有分区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数据表格的设计必须和这个特点相适应。
由于分区长度不同,因此设计的表格应该包括分区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和长度。
由于分配时空闲区有时会变成两个分区:空闲区和已分分区,回收主存分区时,可能会合并空闲分区,这样如果整个主存采用一张表格记录已分分区和空闲区,就会使表格操作繁琐。
主存分配时查找空闲区进行分配,然后填写已分分区表,主要操作在空闲区;某个进程执行完成后,将该分区变成空闲区,并将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主要操作也在空闲区。
由此可见,主存分配和回收主要是对空闲区的操作。
这样,为了便于对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就建立两张分区表记录主存使用情况,一张表格记录进程占用分区的“已分分区表”;一张是记录空闲区的“空闲区表”。
这两张表的实现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链表形式,一种是顺序表形式。
在实验中,采用顺序表形式,用数组模拟。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说明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说明一、引言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是计算机内存管理中一种常见的分配方式,它将内存按需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区域,用于分配进程所需的内存空间。
本文将详细探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原理及其在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二、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原理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基于内存动态分配,将可用内存划分为多个不连续的分区,每个分区可用于存放一个进程或程序。
此分配方式具有灵活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程序对内存空间的需求。
2.1 空闲内存分区列表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操作系统维护一个空闲内存分区列表,记录可供分配的内存空间情况。
列表中的每个分区都有其起始地址和长度。
2.2 分区分配算法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有多种分区分配算法可供选择,主要包括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差适应算法。
•首次适应算法:从空闲分区列表中找到第一个满足分配要求的分区进行分配。
•最佳适应算法:从空闲分区列表中找到最小的满足分配要求的分区进行分配。
•最差适应算法:从空闲分区列表中找到最大的满足分配要求的分区进行分配。
2.3 分区回收算法当进程结束或释放内存时,操作系统需要将其占用的内存空间回收,归还给空闲内存区。
分区回收算法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合并相邻的空闲区域,以最大程度地提供可用内存。
三、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可以进行一系列模拟实验。
下面将介绍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及步骤。
3.1 实验原理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基于以下原理: - 创建一个内存模拟环境,模拟操作系统管理的内存空间。
- 设计一系列测试用例,模拟进程的创建、分配和回收过程。
- 根据所选的分区分配算法和分区回收算法,计算分区分配和回收的效果。
- 比较不同算法在性能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优缺点。
3.2 实验步骤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1. 初始化内存模拟环境,创建一个空闲分区列表。
2. 设计多个测试用例,包括不同大小和数量的进程。
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
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一(题目: 存储管理---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二(任务: 设计主界面以灵活选择某算法,且以下算法都要实现: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
三(思想: 对任务进行构思和设想。
(1) 首次适应算法:FF算法要求空闲分区链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
在分配内存时,从链首开始顺巡查找,直到找到一个大小能够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 然后再按照作业的大小,从该分区中划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请求者,余下的空闲区间仍留在空闲链中。
若从链首直至链尾都不能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分区,则此次内存分配失败,返回。
该算法倾向于优先利用内存中低址部分的空闲分区,从而保留了高址部分的大空闲区。
这给为以后到达的大作业分配大的内存空间创造了条件。
(2)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该算法是由首次适应算法演变而成的。
在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不再是每次都从链首开始查找,而是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从中划出一块的请求大小相等的内存空间分配给作业。
为实现该算法,应设置一起始查找指针,用于指示下一次起始查询的空闲分区,并采用循环查找方式,即如果最后一个( 链尾)空闲分区的大小仍不能满足要求,则返回到第一个空闲分区,比较大小是否满足,找到后,应调整起始查询指针。
(3) 最佳适应算法是将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避免"大材小用"。
为了加速寻找,该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照某容量以从小到大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区链。
这样,第一次找到的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区,必然是最佳的。
(4) 内存回收:将释放作业所在内存块的状态改为空闲状态,删除其作业名,设置为空。
并判断该空闲块是否与其他空闲块相连,若释放的内存空间与空闲块相连时,则合并为同一个空闲块,同时修改分区大小及起始地址。
四(目的: 在构思中提出要达到的目的。
(1) 按照首次适应算法对内存进行分配,得到(2) 按照循环首次适应算法对内存(3) 按照最佳适应算法对内存进行分配(4) 在作业完成时,释放作业所在内存块,使其能够再次被利用五(方案: 对构思的细化,提出粗略的方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题目: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专业:软件工程年级:2012级小组成员:指导教师:时间:地点:2012年5 月目录目录 (1)概述 (3)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3)2.1 设计任务 (3)2.2 设计要求 (3)2.3 课程设计任务安排 (3)3. 算法及数据结构 (4)3.1算法的总体思想(流程) (4)3.2首次适应算法 (4)3.2.1 功能 (4)3.2.2 数据结构(包括变量的定义,要注释!) (4)3.2.3 算法(流程图表示,或伪C表示) (5)3.3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6)3.3.1功能 (6)3.3.2 数据结构 (6)3.3.3算法 (7)3.4最佳适应算法 (8)3.4.1功能 (8)3.4.2 数据结构 (8)3.4.3算法 (8)3.5最坏适应算法 (10)3.5.1功能 (10)3.5.2 数据结构 (10)3.5.3算法 (11)4. 程序设计与实现 (12)4.1 程序流程图 (12)4.2 程序代码(要注释) (12)4.3 实验结果 (21)5. 结论 (23)6. 收获、体会和建议。
(23)A的总结: (23)B的总结: (23)7. 参考文献。
(24)概述动态分区分配是根据进程的实际需要,动态地为之分配内存空间,而在分配时,须按照一定的分配算法,从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中选出一分区分配给该作业。
在本实验中运用了五种分配算法,分别是:1.首次适应算法2.循环首次适应算法3.最坏适应算法4.最佳适应算法5. 快速适应算法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2.1设计任务要求设计主界面以灵活选择其中算法,5种算法都要求实现。
2.2设计要求1)首先由系统生成当前的内存状态,要求未分配的分区数量不少于3个,且空间大小随机,然后随机生成一个数,表示等待分配进程的大小。
2)然后显示上述算法由用户选择,结果显示分配后的状态。
3. 算法及数据结构3.1算法的总体思想(流程)设计程序模拟四种动态分区分配算法: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的工作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一、实验目的1、加深操作系统内存管理过程的理解2、掌握内存分配算法的基本应用二、实验任务请同学们用C/C++实现一个完整的(可变)动态分区管理器,包括分配,回收,分区碎片整理等。
希望同学们实现如下功能:n 初始化功能:内存状态设置为初始状态。
n 分配功能:要求至少使用两种算法,用户可以选择使用。
n 回收功能:n 空闲块的合并:即紧凑功能,用以消除碎片。
当做碎片整理时,需要跟踪分配的空间,修改其引用以保证引用的正确性。
n 显示当前内存的使用状态,可以使用表格或图形。
三、实验指导1.基本思想动态分区是指系统不预先划分固定分区,而是在装入程序的时候划分内存区域,使得为程序分配的分区大小恰好等于该程序的需求量,且分区的个数是动态的。
显然动态分区有较大的灵活性,较之固定分区能获得好的内存利用率。
2.数据结构动态分区管理可以用两种数据结构实现,一种是已分配区表和空闲区表,也就是用预先定义好的系统空间来存放空间分配信息。
另一种也是最常用的就是空闲链表,由于对分区的操作是动态的,所以很难估计数据结构所占用的空间,而且空闲区表会占用宝贵的系统空间,所以提出了空闲链表的概念。
其特点是用于管理分区的信息动态生成并和该分区在物理地址上相邻。
这样由于可以简单用两个空闲块之间的距离定位已分配空间,不仅节约了系统空间,而且不必维持已分配空间的信息。
本实验是要做一个模拟程序,来模拟动态分区算法的分配和回收过程,并不是真正的去分配和回收内存。
基本的模拟方法有两种:1、先从内存中申请一块存储区,对这块存储区进行模拟的分配和回收活动。
2、不申请存储区,自己定义一块虚拟的存储区,对这块存储区进行模拟的分配和回收活动,分配和回收仅仅是对数据结构的修改而已。
程序代码:#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FreePartition[100];//空闲分区块数组int FirstPartition[100];//首次适应算法数组int CycleFirstPartition[100];//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数组int BestPartition[100];//最佳适应算法数组int WorstPartition[100];//最坏适应算法数组int ProcessNeed[100];//每个作业的大小int PartitionNum,ProcessNum;//分区块数,作业数//首次适应算法void First(){int i,j;char str;for(i=0;i<PartitionNum;i++){FirstPartition[i]=FreePartition[i];}for(i=0;i<ProcessNum;i++)//找出第一块满足作业的分区for(j=0;j<PartitionNum;j++){if(ProcessNeed[i]>FirstPartition[j])continue;else{FirstPartition[j]-=ProcessNeed[i];//找到后把分区大小减去作业的大小 ? ? ? ? ? ? ?str='A'+i;cout<<"作业"<<str<<"在第"<<j+1<<"块分区中"<<endl;break;}}cout<<endl;cout<<"分配之后剩余情况:"<<endl;?for(i=0;i<PartitionNum;i++)cout<<FirstPartition[i]<<" ";cout<<endl<<endl;}//循环首次适应算法void CycleFirst(){int i,j=1;char str;for(i=0;i<PartitionNum;i++){CycleFirstPartition[i]=FreePartition[i];}for(i=0;i<ProcessNum;i++)//for(j=0;j<PartitionNum;j++){j=j-1;while(j<PartitionNum)if(ProcessNeed[i]>CycleFirstPartition[j])//continue;j++;else{CycleFirstPartition[j]-=ProcessNeed[i];str='A'+i;cout<<"作业"<<str<<"在第"<<j+1<<"块分区中"<<endl; break;}//j++;//cout<<j<<" ";if(j==PartitionNum && i!=ProcessNum){i=-1;}}}cout<<endl;cout<<"分配之后剩余情况:"<<endl;for(i=0;i<PartitionNum;i++)cout<<CycleFirstPartition[i]<<" ";cout<<endl<<endl;}//最佳适应算法void Best(){int i,j,k;char str;?for(i=0;i<PartitionNum;i++){BestPartition[i]=FreePartition[i];}for(i=0;i<ProcessNum;i++){k=0;for(j=0;j<PartitionNum;j++){//cout<<BestPartition[j]<<" ? "<<ProcessNeed[i]<<endl; if(BestPartition[j]>=ProcessNeed[i]){break;}}for(int n=0;n<PartitionNum;n++){if(BestPartition[n]<BestPartition[k] && BestPartition[n]>=ProcessNeed[i])//找最佳的 k=n;}BestPartition[k]-=ProcessNeed[i];str='A'+i;cout<<"作业"<<str<<"在第"<<j+1<<"块分区中"<<endl;}cout<<endl;cout<<"分配之后剩余情况:"<<endl;for(i=0;i<PartitionNum;i++)cout<<BestPartition[i]<<" ";cout<<endl<<endl;}//最坏适应算法void Worst(){int i,j,k;char str;for(i=0;i<PartitionNum;i++){WorstPartition[i]=FreePartition[i];}for(i=0;i<ProcessNum;i++){k=0;for(j=0;j<PartitionNum;j++){if(WorstPartition[j]>WorstPartition[k])//找到最大的分区k=j;}WorstPartition[k]-=ProcessNeed[i];str='A'+i;cout<<"作业"<<str<<"在第"<<j+1<<"块分区中"<<endl;}cout<<endl;cout<<"分配之后剩余情况:"<<endl;for(i=0;i<PartitionNum;i++)cout<<WorstPartition[i]<<" ";cout<<endl<<endl;}void main(){int i;cout<<"输入分区块数:"<<endl;cin>>PartitionNum;cout<<"输入每个分区的大小:"<<endl;for(i=0;i<PartitionNum;i++)cin>>FreePartition[i];cout<<"输入作业数:"<<endl;cin>>ProcessNum;cout<<"输入每个作业的大小:"<<endl;for(i=0;i<ProcessNum;i++)cin>>ProcessNeed[i];cout<<"------------首次适应算法-----------------"<<endl; First();cout<<"------------循环首次适应算法-------------"<<endl; ?CycleFirst();cout<<"------------最佳适应算法-----------------"<<endl; Best();cout<<"------------最坏适应算法-----------------"<<endl; Wo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