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孙权劝学导学案(含答案)
《孙权劝学》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孙权劝学》复习导学案(含答案)复习目标:1.正确解释重要词语含义,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2.把握与课文相关文学常识、思想内容、写作方法。
3.拓展阅读,提高知识迁移及比较阅读能力。
一、导入,明确复习目标。
二、复习:1.读好——让认知更顺利。
请按要求自行朗读课文一遍,对照屏幕自检,集体朗读一遍。
2.记好——让知识更牢固。
(方法:自己复习,不会的组内解决,结队互查,组长统一抽测。
)记牢文学常识: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背诵重点词语:1、权谓.吕蒙曰()2、卿今当涂..掌事()3、蒙辞以..军中多务.()()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5、蒙乃.始就.学.()()6、自以为..大有所益.()()7、及.鲁肃过.寻阳()()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9、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0、即更.刮目相待()()准确翻译重点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言多务,孰若孤?5、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8、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记清课文相关内容:(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的语句是哪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孙权现身说法劝吕蒙读书的句子是哪个?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鲁肃为什么对吕蒙会“刮目相待”?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5)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赞语中侧面表明的。
《孙权劝学》导学案(通用5篇)
《孙权劝学》导学案《孙权劝学》导学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导学案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孙权劝学》导学案,欢迎大家阅读和分享。
《孙权劝学》导学案篇1【学习导言】《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主要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与之“结友”的佳话。
本文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中去,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情况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4、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的终身学习观点。
【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知识。
2、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3、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人生需要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的道理。
【学习方法】朗读、讨论交流、合作学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任选下面方法导入)A、你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个成语出自谁的口吗?你可知道他曾经因为学识浅薄被称为吴下阿蒙吗?是谁让他变成一位博学多识的人呢?B、三国时期吴国有位杰出的将领,名叫吕蒙。
他曾厌倦学习,但在孙权的劝说下,广泛涉猎史籍兵书,后来,帮助周瑜大败曹军于赤壁,还领兵打败关羽,占领荆州。
你想知道他的读书经历吗?C、在《伤仲永》这篇文章中,方仲永这位神童因为没有接受教育,而泯然众人;我们知道牛顿、爱因斯坦少年时代也因为鲁笨甚至被勒令退学。
丑小鸭能否变成白天鹅? “勤奋出天才”有没有道理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因为读书,达到了让人刮目相待的地步,你想知道这个故事吗?D、“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
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
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主备教师:习志国焦立伟杨明杰时间:2014.2 共计 2 课时课题:《孙权劝学》课型:讲读课【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学习重难点】1、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语。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4、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课件准备】白板【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课堂过程】【自学质疑】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____ ,该书是__ (朝代) ____(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___ ,记载了从_ 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_____”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____”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____”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____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 ;文末的“____”(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______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6、蒙乃使就学7、卿今者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四、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五、问答题: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安排的?【合作探究】(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言)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孙权劝学导学案附答案
15*孙权劝学精彩开篇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可以改变人,知识能够塑造人。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吕蒙就是一例。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3 •反复朗读课文,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4.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勉励同学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
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
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1、给下面的生字注音卿(q Ing) 岂(qi) 邪(ye) 孰(shu) 遂(sui) 更(geng)2 •解释下面的成语。
(1)吴下阿蒙:吴下指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刮目指擦眼睛,意思是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看人。
3 •作者链接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也称涑水先生。
谥号文正,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政治上他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力主祖宗之法不可变。
作为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4.作品介绍《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编年体通史。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三、自学指导(二) 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注意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凯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4)自以为/大有所益(5)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权谓•吕蒙曰. 对,,说。
卿.今当涂..掌事卿:你当途:当道,当权蒙辞以.军中多务以:用,拿。
《孙权劝学》导学案+答案
城阳七中年级导教案姓名班级主备人:韩超编号:(一)文学知识累积本文选自《》,此书是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陕州夏县人,北宋家,家,孙权字,吴郡富春(此刻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国的创立者。
(二)字词句累积1、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孤岂欲卿()但当 shè()猎即更刮目相待()肃遂拜蒙母()...2、解说句中加点的字、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5)见旧事耳()().....( 6)蒙乃始就学()( 7)及鲁肃过寻阳()()...( 8)卿今者才略()( 9)即更刮目相待()().......(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翻译以下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旧事耳( 5)蒙乃始就学(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中考链接1、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处在道路中间B 但当涉猎涉猎:大略的阅读C 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华和谋略D2、对下边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3分)蒙辞以军中多务。
A 吕蒙由于军中事务忙碌而告别。
B 吕蒙借军中事务多而推托。
C 吕蒙由于军中任务好多而拒绝。
D 吕蒙说军中事务太多了。
3、认真阅读《孙权劝学》,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迪。
(3分)(四)1 、通假字卿今当涂掌事::通,。
邪 (y é)::通,。
2 、一词多义⑴ 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⑶之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忽啼求之)..(③或以钱币乞之 ()⑷若①孰若孤()..⑵ 见①见旧事耳 ()②关山度若飞()..②见藐小之物 ()⑸当①当涂掌事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但当涉猎 ()..3、古今异义古今博士:旧事:及:大:孤:更:过:但:4、解说人称的用法。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以及鲁肃、吕蒙在不同阶段的认识及态度。
4、理解本文对人物的刻画主要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5、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并从中受到启示。
重点、难点:1、理解、欣赏吕蒙如何以长风破浪的精神努力学习,飞速进步,并领悟读书“使人明智”的作用。
2、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读书“使人明智”的道理。
3、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岂( )邪( )孰( )更( )遂( )宏( )筹( )2、填空题。
《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北宋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
文中孙权给吕蒙提出的读书方法是 (原文回答)。
3、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3)课文以什么为主线?思路如何?4)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什么?5)吕蒙的读书态度是怎样的?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来吗?6)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的经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有何体会?二、课堂导学1、情景导入。
2、学习新课。
1)介绍作者及本文体裁、出处。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主编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史学著作。
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其中“孙权劝学”这一历史故事就是节选自这部书。
这部书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按年代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
本文写的是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文武才干有了很大提高的故事。
以“对话”为主线,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形象的特点。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劝学成功这一事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劝人要有方;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给人留有自我发展的空间;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等等。
孙权劝学导学案(答案).doc
《孙权劝学》导学案镇安二中 张忠博【目标解读】1、 我知道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和它的作者司马光的相关文学常识。
2、 我能学会“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的用法;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后,能正确翻译、理解全文。
3、 我能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4、 我要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读书学习观,体验学习带给人的乐趣。
【资料链接】1、 相关人物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出身士族,为 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 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了命,三国时吴国名将,骁勇善战,但少谋略。
他接受孙权劝 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很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208年与 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 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2、 关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 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
其中像《赤壁之战》、《测水之战》都 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 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导学过程】一、课前独学,课堂展示。
1、 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2、 同座互检诵读,纠正错误。
3、 读注释,理解字词,把握文意。
(1)读准字音孰()遂()更 ()岂( )卿() 邪()涉猎(2)解释加点的词语。
权谭( )吕蒙蒙辞( )以军中多务() 但当沙猾( )肃()拜蒙母 蒙乃( )始就学 非复()吴下阿蒙 即更( )刮目相(3)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 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4 孙权劝学(导学案答案参考)
第4课、孙权劝学(导学案)主备人:占俊义审核人:曾昭游一、学习目标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2、学会使用工具书(或利用电子词典)理解文言词语(重点)。
3、进一步熟练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难点)4、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二、学习过程【自主预习】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推辞、推脱)以军中多务.(事务)(2)但.(只)当涉猎(3)见.(了解)往事耳(4)自以为..(认为)大有所益(5)及.(等到)鲁肃过寻阳(6)即更.(重新)刮目相待(7)蒙乃.(才)始就学(8)权谓.(对……说)吕蒙曰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通“耶”,语气词,表反问)(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涂:通“途”,道路。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_“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_今义_“学位的最高一级”的意思;___(2)见往事耳往事:古义___历史_______今义___过去的事情_____(3)但当涉猎但:古义___只_______今义_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___(4)孰若孤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____孤独______4.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①比喻人学识尚浅。
(吴下阿蒙)造句:如果不努力学习,将来可就要成为吴下阿蒙了。
②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刮目相待)造句_几天不见,她的谈吐竟然如此不凡,真让人刮目相待。
____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②卿言多务,孰若孤?___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_______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____④即更刮目相待。
___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对待。
_________________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__________6.(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朝司马光(作者)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孙权劝学》导学案班级______组别_______组名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学习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4、感受人物的说话技巧。
【学习重点】学会理解文言词语,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导读指导】一、有关文中人物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二、有关《资治通鉴》的信息:《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
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孙权劝学》中出现了两个沿用至今的成语,你知道是下面的哪两个么?下面众多成语都是出自于《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请君入瓮口蜜腹剑桃李满天下冰山难靠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学习步骤】一、朗读课文1.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自检:A,好。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一、阅读理解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翻译下列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三、文章内容理解1、孙权认为学习有什么好处?2、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3、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他的进步表现在哪里?4、文章中以鲁肃、吕蒙对话的方式,生动刻画了人物形象,并把孙权劝学的原因及鲁肃、吕蒙的态度清晰地表达出来。
你能把这段对话用现代汉语的形式写出来吗?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四、课堂互动1、你认为孙权劝学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刻苦学习,从中他领悟到什么?3、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为什么?五、小结本篇古文通过对话的形式,生动描述了三国时期孙权劝学、吕蒙学习、鲁肃惊奇以及吕蒙的变化过程。
学习本文,不仅要理解古文的含义,更要从故事中汲取启示,从而激发自身学习的热情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六、作业1、背诵并默写古文。
2、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劝学》复习导学案《劝学》复习导学案一、文章主旨本文紧扣“学习”这一主题,从“为什么学”和“怎么学”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和途径,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涵,提高学习效率。
二、名句背诵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予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予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三、重点词语解释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危险。
《孙权劝学》复习导学案 (精品)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孙权劝学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检查学生对本课重点词语及语句掌握情况 .2、进一步理解及深化孙权劝学的意义 . -一 .、复习指导 .二、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 ,此书是 - - - - - - - - - - - - - -主持编纂的一部 - - - - - - - - - - - -体通史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本文作者 ,字 ,君实 ,陕州夏县人 ,北宋 - - - - - - - , - - - - - - - - - - ,出自本课的两个成语: - - - -、 - - - - - - - - - - - .〔二〕、重点字词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6、蒙乃始就学〔〕7、及鲁肃过寻阳〔〕〔〕8、卿今者才略〔〕9、即更刮目相待〔〕〔〕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 "耶〞 ,语气词〔四〕、古今异义词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五〕、一词多义1、乃、蒙乃就学〔〕、乃悟前狼假 .〔〕2、当、: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3、以: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4、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并自为其名〔〕5、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余闻之也久〔〕六〕、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5、蒙乃始就学6、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7、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七〕、阅读比较 ,阅读<伤仲永>与<孙权劝学>两文在内容上 ,写法上异同内容上不同点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内容 -相同点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写法上不同点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写一写1、有关劝学和勤奋学习的名言 .2、有关勤学的成语〔七〕、成语积累①.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 ,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 .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 .②. "士别三日 ,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 ,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九〕、内容及写法理解1、本文主要写孙权的善于劝学和吕蒙的惊人长进 .采用 - - - - - - - - -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2、通过鲁肃对吕蒙的 "议论〞来表现吕蒙的惊人长进 . 采用了 - - - - - - - -描写的手法来证明 .3、人物形象:答案:孙权 -关心部下、耐心奉劝;吕蒙 -吴国名将 ,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鲁肃 - -吴国谋士 ,豪爽而不失风度 ,对朋友的进步十分快乐 .4、启示例如: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②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 .③一个人即使根底差 ,只要努力学习 ,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醉翁亭记学案教师寄语: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乐也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 ,背诵全文 .2.理解作者 "与民同乐〞的思想 .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4.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词汇 ,背诵全文 .理解作者 "与民同乐〞的思想 .一、根底知识熟练朗读课文 ,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 ,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读通课文 ,找出难读难写的字 ,并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环滁〔〕琅玡〔〕林壑〔〕辄醉〔〕弈〔〕者胜穴暝〔〕伛偻〔〕酒冽〔〕山肴〔〕野蔌〔〕觥筹〔〕阴翳〔〕2、解释加点字词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翼:〕②名之者谁 ?〔名:〕③故自号曰醉翁也 .〔号:〕④伛偻提携 .〔伛偻:〕3、翻译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②名之者谁 ?③故自号曰醉翁也 .④伛偻提携 .⑤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4、阅读课下注释①并查阅资料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写出你所知道的与课文及作者相关的知识 .二、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 .5、理解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本文写景很有层次 ,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 ,读一读 ,思考: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1)写亭的环境:从到 .(2)写山间之朝暮:从到 .(3)写山间之四时:从到 .(4)写宴饮场面:从到 .6、本文以 "乐〞为线索 ,作者是怎样步步深入、表现 "与民同乐〞的主旨的 ?三、精读课文 ,局部研讨 .7.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提示: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找出相关的句子 .(1)写亭的环境:(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8、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 ?如何理解太守的 "乐其乐〞 ?9.作者自号醉翁 ,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如何看待他的醉 ?他的 "醉〞与 "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四、拓展延伸 .、10、如何理解作者 "与民同乐〞的思想 ?五、课堂小结收获:疑问:六、达标测试1、以下四句中有一句与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 "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请选出这一句〔〕A、野芳发而幽香B、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C、溪深而鱼肥D、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2.选出 "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A.禽鸟知山林之乐B.名之者谁C.四时之景不同D.醉翁之意不在酒3、阅读文段 ,答复以下问题 .已而夕阳在山 ,人影散乱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对文章主旨归纳正确的一项( )A.表达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的情怀 .B.揭示 "醉〞与 "乐〞的统一关系 .C.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2〕这段文字用了很多 "而〞字 ,朗读时应分辨轻重 ,指出下边一句中 "而〞字哪个是轻读 ,哪个是重读 .〔将序号填在横线上〕A、轻读B、重读人知从太守游而①乐 ,而②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3〕这段文字描写了暮归之时山间夕照全景 ,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景色描述出来 . 答:〔4〕这段文字紧扣一个 "乐〞字写 ,用_____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 ,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之乐 ,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
孙权劝学导学案(师生用带答案)
孙权劝学主备人:曾茶香审核人:备课组【学习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把握故事内容。
2、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出现的成语,积累文言词汇。
3、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人文思想。
【知识链接】1、相关人物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骁勇善战,但少谋略。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很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2、关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
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预习检测】1、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2、同座互检诵读,纠正错误。
3、读注释,理解字词,把握文意。
(1)读准字音卿()岂()邪()孰()更()遂()(2)解释加点的词语。
权谓.(对)吕蒙曰蒙辞.(推辞)以军中多务.(事务)但当涉猎..(广泛浏览群书,不做深入研究)肃遂.(于是)拜蒙母蒙乃.(才)始就学非复.(再)吴下阿蒙即更.(重新)刮目相待(3) 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学习笔记二次备课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①比喻人学识尚浅。
()②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自主学习】(4)、翻译下列句子。
文言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学习重难点】1、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语。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品读对话,分人物形象。
4、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自主预习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____ ,该书是__ (朝代) ____(人名)主持编的一部___ ,记载了从_ 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 ”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_____ ”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____ ”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____”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____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 ;文末的“____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______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卿( ) 涉猎( ) 孰( ) 遂( )三、解释加点词1、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6、蒙乃使就学7、卿今者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四、译下列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五、问答题: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安排的?【自主预习案】一、填空1、《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年体通史战国五代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惊讶、敬佩学有所获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二、qīng shè shú suì三、1当权 2推辞 3研究 4粗略地阅读5了解 6于是,就 7才干和谋略 8刮擦四、1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孙权劝学
【导学目标】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能正确翻译全文。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3.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感受人物的说话技巧。
(教学难点)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都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
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堵四的,还自认为自己是一介武夫,读书于他没有用。
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么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卿(qīnɡ) 岂(qǐ) 孰(shú)涉猎(shè)遂(suì)
2.文言知识梳理
(1)词义
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刮目相待:刮目,擦擦眼,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人。
(2)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
(3)一词多义
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4)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古义:推脱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
)
即更.刮目相待(古义:重新今义:更加。
)
见往事
..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
)
3.作者名片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4.有关文中人物
(1)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带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2)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州。
不久病故。
(3)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指导朗读
(1)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2)同座互检诵读,纠正错误。
(3)根据提示,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语句。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
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
C.“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
否定吕蒙推脱的理由。
要重读强调。
)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
)
E.“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
)
2.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研讨下列问题。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交流点拨】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交流点拨】先推脱后接受。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交流点拨】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交流点拨】大惊——拜蒙母——结友。
(5)概括情节:“学”是文章中的一条线索。
【交流点拨】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叹学。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分角色朗读)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1)“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语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交流点拨】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其对吕蒙的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交流点拨】“邪”表示反问句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熟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样说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小结: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
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的对话,要求尽量读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交流点拨】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齐读全文,思考:权、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感上有区别
吗?请说明。
【交流点拨】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步骤四理解课文探究写法
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①详写“劝学”“论议”,尤以“论议”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论议”之后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记叙孙权劝吕蒙学习和吕蒙经过学习取得巨大进步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以此劝勉人们要刻苦学习。
2.拓展延伸
有一位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很优异,但她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身为同学的你为她感到着急。
今天,你准备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她。
联系你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规劝技巧,写一段文字,100字以上。
【交流点拨】示例:我真羡慕你成绩这么好。
现在你什么都不缺了,只需要在体育方面提高一下自己。
如果你认为自己身体不好,不能锻炼。
那我要说,越是身体不好才越需要锻炼呢。
而且,我们又不是锻炼成什么奥运冠军,只是用来强身健体罢了。
你看我现在,身体好了,精神状态也好多了。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