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包(供)方管理制度
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5篇)

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一、对分包单位管理制度:1、分包单位应按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否则由于自身安全措施不力而造成事故的责任和因此而发生的费用由分包单位承担。
非分包方责任的伤亡事故,由责任方承担责任和有关费用;2、分包单位应熟悉并能自觉遵守、执行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以及相关的各项规范;自觉遵守当地政府有关安全施工的各项规定和行业主管部门颁布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各项规定,并且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促进安全生产的各项活动,切实保障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3、分包单位必须尊重并且服从总包方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并按经济合同有关条款加强自身管理,履行乙方责任。
4、分包单位必须执行下列安全管理制度:4.1、安全技术方案报批制度:分包单位必须执行总包方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方案。
分包单位自行编制的单项作业安全防护措施,须报总包方审批后方可执行,若改变原方案必须重新报批。
4.2、分包单位必须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周一安全例会制度与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并做好跟踪检查管理工作。
4.3、分包单位必须执行各级安全教育培训以及持证上岗制度;4.3.1、分包单位项目经理、主管安全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须接受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办理分包单位安全资格审查认可证后方可组织施工;4.3.2、分包单位的工长、技术员、机械、物资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等部门负责人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4.3.3、分包单位工人入场一律接受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准进入现场施工,如果分包单位的人员需要变动,必须按规定进行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3.4、分包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必须满足施工需要,并持有有效证件(原籍地、市级劳动部门颁发)和当地劳动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临时操作证,持证上岗。
4.3.5、分包单位工人变换施工现场或工种时,要进行转场和转换工种教育;4.3.6、分包单位必须执行周一安全活动一小时制度。
甲方分包如何管理制度

甲方分包如何管理制度一、分包管理流程1. 分包准备阶段(1)评审分包方资质:甲方在选择分包方时,首先要对分包方进行资质评审,包括分包方的注册资质、经验、信誉等情况的核查,确保分包方具备足够的能力完成工程。
(2)签订分包协议:经过评审通过的分包方与甲方签订分包合同,明确工程范围、工程进度、质量标准、施工价格、支付方式等具体内容。
2. 分包执行阶段(1)监督施工过程:甲方应当根据合同约定,对分包方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分包方按照要求进行工程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2)安全管理:甲方要求分包方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并严格执行,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3)质量控制:甲方要求分包方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3. 分包收尾阶段(1)工程验收:工程完成后,甲方对分包方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
(2)结算支付:甲方依据工程完成情况,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结算支付,确保分包方获得应有的报酬。
二、责任分工1. 甲方责任(1)负责评审分包方资质,选择合适的分包方进行分包。
(2)签订合同,明确工程要求和条件,确保分包方和甲方的权益。
(3)监督分包方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对分包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2. 分包方责任(1)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工程施工,确保工程按时完成、质量符合标准。
(2)配合甲方的监督工作,及时反馈工程进展情况。
(3)遵守相关法规和安全规定,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
(4)接受甲方的监督和检查,积极配合工程验收工作。
三、监督机制1. 监督人员:甲方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分包管理工作,对分包工程进行全程监督。
2. 监督方法:(1)定期巡查和检查:甲方应当定期对分包工程进行现场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工程资料审查:甲方应当定期审核分包方提交的工程报告、施工图纸等资料,确保工程进展情况符合要求。
(3)委托第三方检测:对于重要工程节点和关键部位,甲方可以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分包供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分包供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分包供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增强公司及供方的安全生产意识,避免事故发生,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定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二、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本公司将安全生产管理纳入日常工作,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聘任专职人员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日常安全生产工作。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公司和供应商间工程安全监管的重要方面。
公司、供应商需共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压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职责;1. 项目经理(1)全面负责所管理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2)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项目实施方案。
(3)制定本项目安全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
(4)组织制定、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程序文件。
(5)全面负责安全警示标志、标识的设置及进场教育、现场安全教育等工作。
(6)指导项目各部门、承包商、分包商加强安全管理,组织现场安全检查,纠正工作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
(7)发生意外事故或紧急事件的,立即组织营救,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2. 分包商(1)遵守本制度,规范生产活动,确保工作场所、工作环境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防爆的要求。
(2)严格遵守施工方案,不得擅自更改。
(3)承担相应的安全防护职责,不得违规操作,让员工不戴安全帽、不穿安全鞋、不带耳塞等。
(4)教育工人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指导工人遵守劳动纪律。
(5)当场保护现场环境,管理垃圾和废料,做好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的维护和保养。
(6)按照公司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开展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技能。
(7)制定自己的卫生、消防、应急预案。
(8)充分利用通讯设备,与项目经理保持联系。
四、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1)全员安全教育:对公司投资人员、经理、工程师、技术人员、管理员、作业工人等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2)新员工安全教育:新员工入职前,必须参加公司的安全教育,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3)针对分包商的安全培训:利用现场施工,向分包商及其员工宣传安全生产知识,使其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分包方的管理制度

分包方的管理制度分包方的管理制度是指在建筑工程中,由主体施工方委托给分包方进行相关工作的情况下,分包方应遵守的一套管理制度。
下面就分包方的管理制度进行一些详细的介绍。
一、分包方的基本情况分包方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接受主体施工方委托,承担施工任务的企业或个人。
分包方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同时也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二、分包方的管理制度1.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分包方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施工安全规范,按照主体施工方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施工安全计划。
分包方应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和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2.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分包方应遵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并实施质量管理方案,建立质量安全双保险制度。
分包方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3.施工进度管理制度分包方应按照主体施工方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工期不发生拖延。
分包方在施工期间要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确保按照计划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4.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分包方应按照主体施工方和合同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成本预算和管理方案,确保施工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分包方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物资使用和人员劳务费用的管理,防止造成浪费和损失。
5.合同履行管理制度分包方应认真履行合同约定,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和交付工程。
分包方要合理组织施工活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避免使用劣质材料或采用不正当手段,造成合同纠纷或法律问题。
三、总结分包方的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要循规蹈矩地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符合合同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分包方要加强沟通和协调,与主体施工方保持良好关系,做到互相支持和配合。
分包_供方_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分包工程的安全,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司所有分包工程的供方管理。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分包供方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 设立安全监督部门,负责分包供方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
四、管理制度1. 供方资质审查(1)供方必须具备合法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相关证件。
(2)供方必须具备良好的信誉,无重大安全事故记录。
(3)供方必须具备相应的施工技术、设备、人员等条件。
2. 安全教育培训(1)供方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新进场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方可上岗作业。
3. 安全生产责任制(1)供方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2)供方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4.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供方应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供方应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保施工通道畅通,材料堆放整齐。
(3)供方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5. 事故报告和处理(1)发生安全事故,供方应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进行现场救援。
(2)事故发生后,供方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6. 检查与考核(1)安全监督部门定期对供方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供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供方合作紧密程度挂钩。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安全监督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安全领导小组另行制定补充规定。
分供方管理制度

13.1分供方管理流程
13.1.1管理流程
图13.1.1-分供方管理流程
13.1.2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
表13.1.2-分供方管理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
序号
关键活动
管理要求
时间 要求
主责部门
相关部门
工作文 件
1
分包分供 策划
项目应据立项和合同要求及企业
《策划书》规定,在项目实施计划中应完成分包管理策划,填写《工程分包计划》(CSCEC-PM-1001),明确各部门分包管理的职责和相关任人,以及分包招采计 划。
进场前3
个月
项目商务部
所属单位商 务管理部
招投标 资料
4
分供方入 库
依据分供方资源管理办法规定,方能参与招投标程序。分包商考察工作由商务部组织,联合项目有关人员一同参与。
进场前3
个月
所属单位商 务管理部
商务管理 部、安监部
分供方 准入资 格预审表、分供方考察 意见表 及考察 报告
5
分供方选 择审批
分包商的选择要考虑人员配备、技术、资源互补性、以往业绩、分包公司的运营情况等,根据分包工程的采购特点,选择采购方式,选择最适合的分包商。区域公司招标的单位,需依据《采购管理办法》 经过招标委员会一致定标通过后 确认中标单位。
进场前1
个月
项目商务部
所属单位建 造管理部、 商务管理 部、技术中 心、财务资 金部、综合 办、党群办
项目前 期
项目工程部
项目技术 部、项目商 务部、项目 安全部、项 目综合办
项目策 划书
2
招议标计 划编制
依据策划编制项目各类分部分项工程分包采购权限,经招标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确定执行招议标计划
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

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对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的管理,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特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分包单位管理制度第一节分包单位的甄选和评估1.为了确保选择合适的分包单位,对于与企业合作的分包单位应进行严格的甄选和评估。
2.甄选过程应包含但不限于对分包单位的资质、信誉、生产本领、工作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3.分包单位的历史工程项目记录和质量问题情况应纳入评估的考量范围。
第二节分包合同管理1.与分包单位签订合同前,应明确合同双方的权责和商定,并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
2.合同应明确工程范围、质量标准、进度要求、付款方式及金额、索赔处理等重要内容。
3.工程更改、索赔事宜应依照合同商定进行处理,并及时记录和跟进。
第三节分包单位的考核和奖惩1.对于分包单位,应建立定期的考核制度,以评估其工作质量和合作态度。
2.考核指标包含但不限于施工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协调搭配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3.依据考核结果,对表现良好的分包单位进行嘉奖,对未实现要求的分包单位进行扣款、降级或解除合作关系等处理。
第四节分包单位的培训和管理1.为确保分包单位的工作符合企业管理要求,需要供应相关培训。
2.培训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企业安全、施工标准、工艺要求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培训。
3.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应及时跟进,确保其依照要求完成工作,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第三章供应单位管理制度第一节供应商的甄选和评估1.为了确保选择优质的供应单位,对与企业合作的供应商应进行全面的甄选和评估。
2.甄选过程应包含但不限于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货本领、价格竞争力、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3.供应商的历史合作记录和客户评价应作为评估的紧要参考依据。
第二节供应合同管理1.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前,应明确合同双方的权责和商定,并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
2.合同应明确产品规格、质量标准、交货时间、付款方式及金额、售后服务等重要内容。
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

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合同关系基础上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能够按照合同约定的要求履行责任,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分包单位的管理制度:1. 分包合同管理:建立分包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分包单位的职责、权责和约束,明确分包合同的签订、履行和结算程序,确保分包单位按时发货、提供服务、履行义务。
2. 分包质量管理:建立分包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分包单位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加强对分包单位的质量监督和检查,确保分包单位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要求。
3. 分包进度管理:建立分包进度管理制度,明确分包单位的进度要求和交付时间,加强对分包单位的进度控制和跟踪,确保分包单位按期交付。
4. 分包成本管理:建立分包成本管理制度,明确分包单位的成本要求和结算方式,加强对分包单位的成本监控和审计,确保分包成本合理、透明。
5. 分包风险管理:建立分包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分包单位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措施,加强对分包单位的风险评估和预警,确保项目不受分包单位风险的影响。
二、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1. 供应合同管理:建立供应合同管理制度,明确供应单位的职责、权责和约束,明确供应合同的签订、履行和结算程序,确保供应单位按时供货、提供服务、履行义务。
2. 供应质量管理:建立供应质量管理制度,明确供应单位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加强对供应单位的质量监督和检查,确保供应单位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要求。
3. 供应稳定性管理:建立供应稳定性管理制度,加强对供应单位的评估和选择,确保供应单位具备稳定供货能力,保障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 供应成本管理:建立供应成本管理制度,明确供应单位的价格机制和结算方式,加强对供应成本的监控和审计,确保供应成本合理、透明。
5. 供应风险管理:建立供应风险管理制度,明确供应单位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措施,加强对供应单位的风险评估和预警,确保项目不受供应单位风险的影响。
以上是对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管理制度的简要介绍,具体实施需根据不同项目和合同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范本

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范本管理制度范本: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的管理行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所有参与项目的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都必须遵守本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按照项目要求进行管理和操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分包单位管理1. 选择分包单位1.1. 项目经理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根据分包工作的性质和要求,制定明确的招标标准,对符合要求的分包单位进行评审和筛选。
1.2. 参与评审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分包单位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确保选取的分包单位能够满足项目的需求。
2. 分包合同管理2.1. 分包单位与项目方签订正式的分包合同,明确合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合同内容包括分包工作范围、工作目标、工期要求、质量要求、费用支付等事项。
2.2. 项目方有权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分包合同进行修改和补充,但必须得到分包单位的同意和签字确认。
2.3. 分包单位在签订合同前,应详细阅读合同内容,确保自身能够实现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3. 分包单位管理要求3.1. 分包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按时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并保证工作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3.2. 分包单位应安排有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3.3. 分包单位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工作安全规范,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3.4. 分包单位应按照项目方的要求,提供施工进度和质量的相关报告,并参与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检查与验收。
3.5. 分包单位应妥善保管项目方提供的设备、工具及材料,保证使用历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4. 分包单位绩效管理4.1. 项目方应根据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制定分包单位的绩效考核标准,并在合同结束后进行绩效评估。
4.2. 绩效评估以合同期间完成的工作量、工作质量、安全情况、合作态度等因素为依据,对分包单位进行综合评价。
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

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管理制度直接关系到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下面将从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的管理流程、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管理流程:1.选择和评估在项目开始之前,需要对潜在的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进行选择和评估。
这包括对其经验、技术和信誉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考察,从中选出最适合项目需求的单位。
2.合同签订在确定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后,需要签订正式的合同。
合同应明确工作范围、工期、价款等条款,确保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清晰明确。
3.进度控制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按照进度计划进行工作,并及时向项目方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
项目方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的工作计划。
4.质量管理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需要按照项目方的质量要求进行工作,并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证明文件。
项目方可以对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的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5.付款管理根据合同约定,项目方需要按照工作进展和质量要求进行付款。
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应及时提供相应的付款证明和报告。
6.合作结束项目完成后,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的合作也相应结束。
项目方应及时结算尾款,并与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进行最终的验收和终结。
二、合同管理1.合同内容合同应包括项目范围、工期、价款、付款方式、质量要求等条款,并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2.合同审核合同签订前,项目方应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合同变更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因为实际情况发生变化,需要对合同进行修改或补充,双方应协商一致,并及时办理合同变更手续。
4.违约责任如果分包单位或供应单位不按合同约定的要求进行工作,导致项目进度延误或质量问题等,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三、质量管理1.质量要求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应按照项目方的质量要求进行工作,并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证明文件。
2.质量检查项目方可以对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的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范文

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范文1. 引言管理制度在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的运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并提供一份范文以供参考。
这份范文将包括对分包合同和供应合同的管理、对分包商和供应商的绩效评估、对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等方面的制度规定。
2. 分包合同和供应合同管理制度分包合同和供应合同的管理是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运作的基础。
以下是该管理制度的范文:2.1 合同签订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应就业务范围、服务内容、合同期限、费用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后签署合同。
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各方利益的平衡。
2.2 合同执行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项义务。
任何一方在履行过程中发现合同约定存在问题或不能按时履行时,应及时与对方沟通协商解决,并记录沟通的结果。
2.3 合同变更如有必要对合同进行变更,必须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在书面形式上进行确认。
变更前应评估变更对业务的影响,确保变更不会对项目进度和质量产生重大风险。
2.4 合同解除如合同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解除合同。
解除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并保留相关凭证和证据。
3. 分包商和供应商的绩效评估制度对分包商和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是对其履行合同的一种监督和控制手段。
以下是绩效评估制度的范文:3.1 绩效评估指标绩效评估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履行情况、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合作性、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考核指标。
指标应具体、量化、可衡量且公正。
3.2 绩效评估周期绩效评估应定期进行,具体周期可根据合同的时间框架和具体业务而定。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分包商和供应商,并对其提出具体的改进要求。
3.3 考核结果的使用绩效评估结果应用于分包商和供应商的绩效评价和绩效激励。
考核结果将作为合同续签、合同解除、合同付款等方面的依据。
4. 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制度对合同履行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是为确保合同的顺利执行和承诺的兑现。
分包方资质及分包方的管理制度

分包方资质及分包方的管理制度分包方资质及分包方的管理制度是指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展和安全施工,对分包方的资质和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审核和管理的工作。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往往需要借助分包方完成一些独立的、具有专业性的施工工作,而分包方本身的资质和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和整个工程进度。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分包方资质及分包方的管理制度非常必要。
一、分包方资质的评估和审核为保证分包方在工程施工中有能力、有信誉和有德行,分包方的资质必须通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包括:1.资质等级的划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分包方的资质等级分为一、二、三级,等级越高说明企业规模越大,管理越规范、质量越好、信誉越高。
2.资质审核对分包方的资质进行审核,具体审核内容包括企业法定资质、信誉度、资金实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等。
审核通过后,应对分包方的资质证书进行认证,确保其真实有效。
3.资质评定对已经通过资质审核的分包方,应该进行分别评定,根据分包方的经营状况、安全施工和质量控制能力、诚信经营等方面进行评分,用以评定分包方的信誉程度。
二、分包方的管理制度为规范分包方行为、加强对其管理,在与分包方签订合同之前,需要制定关于分包方的管理制度。
1.合同管理制度对分包方的合同内容、合同签订、变更、履行等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以确保合同能够严格执行、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
2.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方法,要求分包方端口安全生产,积极落实危险防范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质量管理制度实施质量管理,按照工程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落实检测标准和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定。
4.决策管理制度建立合理、适应项目的决策管理体系,合理安排分包方的职责与权限,确保合同实施的简便性和便利性。
总之,对分包方资质和管理制度的评估和审核、确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及执行制度的检查和备案管理等措施,均是提高分包方管理水平,促进施工工程顺利运行的必须手段。
分包供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分包供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分包供方的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分包供方,包括但不限于分包施工单位、供应商等。
三、安全生产目标1.实现零伤亡事故的目标,全员安全意识达到100%。
2.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体系,确保工人和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安全生产管理责任1.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实施人员负责组织和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3.所有员工都有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
五、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安全培训与教育:(1)分包供方应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2)通过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安全生产设备:(1)分包供方应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2)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设备的选购和使用。
3.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制定并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高处作业、火焰作业、机械操作、电气操作等操作程序。
(2)安排专职安全员对操作程序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和操作。
4.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1)分包供方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建立和完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记录,保留检查记录以备核查。
5.安全事故的处理和报告:(1)发生安全事故时,分包供方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2)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确定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安全奖惩措施1.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进行表扬和奖励。
2.对于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人员,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七、安全生产资金保障1.分包供方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按时足额纳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2.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严禁挪作其他用途。
工程项目分包方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分包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项目分包方的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保障工程安全,提高管理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工程项目分包方的管理工作,包括分包方的资质要求、管理责任、管理程序、管理制度等内容。
第三条工程项目分包方应当认真执行本管理制度,确保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分包方资格管理第四条工程项目分包方应当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执行管理。
第五条工程项目分包方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质量、安全、环保等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第六条工程项目分包方应当遵守相关劳动法规,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施工进度。
第三章分包方管理责任第七条工程项目分包方需设立专门的管理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八条工程项目分包方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从业资格,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
第九条工程项目分包方管理人员应当积极配合总包方的工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
第四章分包方管理程序第十条工程项目分包方应当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
第十一条工程项目分包方应当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
第十二条工程项目分包方应当定期召开管理会议,对施工进度、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
第五章分包方管理制度第十三条工程项目分包方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环保管理制度等。
第十四条工程项目分包方应当建立健全的施工组织管理制度,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十五条工程项目分包方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理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监理要求履行管理责任。
第六章分包方管理监督第十六条工程项目总包方应当加强对分包方的管理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十七条工程项目监理方应当对分包方的施工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七章分包方管理总结第十八条工程项目分包方应当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第十九条工程项目总包方应当对分包方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分包商(供应商)管理办法

分包商(供应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分包商(供应商)管理,保障供应,优化分包商(供应商)结构,提高公司供方管理水平,确保供方评审与管理公开、透明、清晰,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保障公司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技术分包专业化、劳务分包直接化、物资采购直销化、合作风险最小化”的原则,逐步培育以优质分包商(供应商)为主的服务供应群体,满足公司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与公司所有项目有关的分包商(供应商)(以下简称“供方”)管理活动。
第二章管理原则第四条本办法的管理原则(一)信息公开: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予公开的事项外,供方管理的所有程序和信息一律公开。
(二)制度透明:必须公布所制定和实施的供方管理程序、评价等措施及其变化的情况(如修改、增补或废除等),不公布的不得执行,同时还应将这些管理措施及其变化情况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三)流程清晰:供方管理各项流程流转清晰,节点内容简明扼要、清晰易懂、责权分明,流程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四)资源共享:各XX部的供方信息资源原则上应予共享,增强供方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第三章合格供方定义第五条本办法中的供方指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在政府允许的经营范围内,有合法经营与生产资质,有能力向公司提供技术分包、设备材料、土建安装、设备调试、劳务分包或产品包装、运输、货运代理等服务的企业法人。
第六条合格供方是指按照供方评审程序的规定,经公司评审通过、可以开展合作的供方。
在合格供方名单范围内,各XX部可以正常实施采购无需经过对供方资格的审批。
第四章部门职责第七条XXXX部对项目采购业务相关的供应商实施归口管理。
职责为:(一)负责制定供方管理相关制度。
(二)负责定期维护、发布公司合格供方名单,建立、维护公司合格供方信息库。
(三)负责供方的准入、档案的建立和维护、登记分类、考核和评级等工作。
第八条XXXX部职责:参与供方评审,并负责审查供方合规经营行为。
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4篇)

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是在建设项目中承担特定工作任务的单位,对于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和质量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能够按照要求履行自己的责任,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一、分包单位管理制度1. 分包单位的选择与评审制度在选择分包单位的时候,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评审制度,对分包单位的资质、施工能力、信誉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评审过程要透明公正,确保只选择具备合格能力的单位进入项目。
同时,要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分包单位进行评估,及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单位。
2. 分包单位的合同管理制度与分包单位签订合同是确保双方合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合同的签订、履行和变更等各个环节的规定,要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明确工作任务、工期、质量要求、安全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合同管理还应涵盖违约责任、索赔机制、争议解决等具体事项,以保障合同的严肃性和合法性。
3. 分包单位的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管理制度是确保分包单位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工程施工的重要保障措施。
分包单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进度计划、安全管理方案等,明确每个施工环节的工作内容、责任和要求。
施工管理还应有督导机制,第三方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合格和安全。
4. 分包单位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是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分包单位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从材料进场到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从施工质量到竣工验收,都要有相应的管理要求和控制措施。
分包单位还应制定质量管理手册,明确质量控制的具体流程和方法,记录关键质量节点的检查和验收过程。
5. 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是建设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分包单位的基本职责之一。
分包单位应建立与项目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落实安全防护设施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
二、供应单位管理制度1. 供应单位的选择与评审制度在选择供应单位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供应商管理制度,包括供应商的资质评审、信誉调查、供应能力评估等。
分承包方管理制度

分承包方管理制度
分承包方管理制度是指在项目施工中,主承包方对分包商的管理和监督制度。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分承包方管理制度的概述:
1.承包方选择和评估:主承包方应根据项目需求和分包工程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包商,并对其进行评估,包括资质、经验、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2.合同管理:主承包方与分包商之间应建立明确的合同关系,明确工程范围、工期、价款、质量要求等条款,并签订正式的合同文件。
3.安全管理:主承包方应要求分包商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识别和控制等。
4.质量管理:主承包方应监督分包商的施工质量,确保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包括工艺控制、材料选择和验收等。
5.进度管理:主承包方应跟踪和监督分包商的施工进度,确保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完成施工任务,及时发现和解决进度偏差。
6.资金管理:主承包方应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分包商的工程款项,并要求分包商按照合同约定的支付方式进行申报和结算。
7.变更管理:主承包方和分包商之间如有工程变更,应按照约定的变更管理程序进行协商和决策,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及时性。
8.纠纷解决:如发生分承包方之间的纠纷,主承包方应积极协调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采取法律途径解决。
对分包供方的安全管理制度

对分包供方的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对分包(供)方的管理,使所选择的分包(供)方能满足项目部的要求,以确保施工安全,并保证对分包(供)方的管理更加规范有效,达到统一管理、规范行动,特制本制度。
二、对分包(供)方的进场要求1.要进场前将单位资质复印件加盖章、营业执照复印件、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上报项目部审查备案。
2.进场的劳务人员必须持有身份证、特殊工种上岗证。
其中包括电工、电气焊工等。
三、施工过程中的要求1.项目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分包(供)方负责人必须按时参加,不得缺席;2.进场的劳务人员在上岗前必须上交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参加项目组织的进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待考试合格方可上岗;3.认真开展安全自检制度,搞好隐患整改,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
4.特种作业员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作业。
5.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并且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品。
6.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电动工具、供电设施中特种电工操作,严禁非电气工人乱接乱动。
7.一切机械设备和超重机械的安全防护保险装置必须齐全,严禁非机械人员随意开动机械设备。
8.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料具堆放要整齐、安全,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牌。
不得随意拆除安全牌。
9.施工现场禁止吸烟。
10.任何队伍不得拒收、拒签我项目所发的任何函件、整改通知、施工措施、方案等文件。
否则罚款200元/次。
如有异议可用回函解决。
11.任何队伍人员的增减、进出场、材料、机械设备出场必须报项目批准,方可出场。
12.施工现场内的布置必须经过我项目部审批,所有标牌、标志的张贴悬挂,由项目部按规定制作。
13.施工现场、生活区严禁带金钱式的赌博,否则罚款200元/次14. 分包(供)方要教育进场人员加强保护意识,不得损坏临时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消防标语及标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包(供)方管理制度
一、对分包单位管理制度:
1、分包单位应按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否则由于自身安全措施不力而造成事故的责任和因此而发生的费用由分包单位承担。
非分包方责任的伤亡事故,由责任方承担责任和有关费用;
2、分包单位应熟悉并能自觉遵守、执行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以及相关的各项规范;自觉遵守当地政府有关安全施工的各项规定和行业主管部门颁布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各项规定,并且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促进安全生产的各项活动,切实保障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3、分包单位必须尊重并且服从总包方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并按经济合同有关条款加强自身管理,履行乙方责任。
4、分包单位必须执行下列安全管理制度:
4.1、安全技术方案报批制度:分包单位必须执行总包方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方案。
分包单位自行编制的单项作业安全防护措施,须报总包方审批后方可执行,若改变原方案必须重新报批。
4.2、分包单位必须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周一安全例会制度与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并做好跟踪检查管理工作。
4.3、分包单位必须执行各级安全教育培训以及持证上岗制度;
4.3.1、分包单位项目经理、主管安全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须接受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办理分包单位安全资格审查认可证后方可组织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