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案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高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3.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容易产生片面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工业革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5.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给予反馈,强调工业革命多维度的影响。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的环节,教师应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1.设计选择题、填空题,测试学生对工业革命基础知识的掌握。
2.通过简答题、论述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如比较工业革命前后生产方式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工业革命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工业革命时期的生产场景和社会变革,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如蒸汽机的发明、纺织业的变革等,让学生具体感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
-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对英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2.对于难点的突破: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如“工业革命为何首先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案例分析:以工业革命时期的某个工厂或企业为例,分析其生产组织形式、劳动者待遇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高一下学期的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历史发展脉络有了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工业革命的教学,学生具备以下特点:
1.思维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评价能力,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但深度和广度有限,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2.学习兴趣: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较为好奇,但整体上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工业革命的定义、起始时间和主要国家。
2.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和创新,如蒸汽机、纺织机、铁路等,并理解这些发明对生产力的提升及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3.知道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国际关系、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影响。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分享中互相启发,深入探讨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创设情境教学,如模拟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铁路等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5.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资源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历史资料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3.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
4.通过对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变革的探讨,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培养时代责任感。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此外,我还将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现代社会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和分析史料,了解工业革命的起源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2.运用比较法,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及世界各国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3.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现代社会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3.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看待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研究主题,如工业革命的起源、过程、影响等。
2.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史料、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研究小组主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组织小组展示活动,让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4.开展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人教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十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案
10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2.三维目标(1)探究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2)思考世界市场的形成,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待历史现象与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工业革命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2、背景:(为什么说,18世纪中期,英国具备工业革命条件)重点问答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
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鼓励发展经济。
经济方面:圈地运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获得大量雇佣劳动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为工业革命提供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对外方面(资本):早期殖民扩张,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获得原材料和海外市场技术:工场手工业发达,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专门化,工人技术熟练,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条件。
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改进。
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必要性: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需要理解小知识圈地运动:15世纪开始,英国制呢业发达,对羊毛需求旺盛,土地所有者赶走农民,圈地养羊。
无地农民被迫离开土地,为生存进城打工,成为靠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得发展。
工场:指手工操作工厂:指机器生产,第一次工业革命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840左右)开始于棉纺织业,先后出现了先进的棉纺织工具: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近代工厂开端)、骡机、水力织布机2、1782年,瓦特制造出“复动式蒸汽机”(改良蒸汽机,有利:动力大;解决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1785年,进一步改良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
重点问答2蒸汽机意义:是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标志,是生产技术史上一次飞跃。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梳理工业革命的历史脉络,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3.强调工业革命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工业革命背景、过程和影响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字左右。
1.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主要发明创造以及其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2.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过程及其对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的影响。
3.理解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及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影响。
4.分析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启示,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本章节教学设计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培养其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以下特点:首先,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对工业革命有初步了解,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但高中阶段对工业革命的认识需要更深入、全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
2.制作一份关于工业革命时期重要发明的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设计美观,展示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3.撰写一篇关于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化启示的短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并提出对当今中国发展的启示。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工业革命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2.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地区,分析工业革命对该地区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3.各小组进行讨论,总结讨论成果,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工业革命有了初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可能对工业革命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影响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它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3.学生分享自己对工业革命的初步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详细讲解工业革命的起因,包括农业革命、商业革命、科技革新等因素,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2.介绍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和创新,如珍妮机、蒸汽机、铁路交通等,以及它们如何改变生产方式和推动社会进步。
4.教学拓展: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文物和科技成就。
-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深入探讨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下(2019版)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案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利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因,分析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
2.通过引导学生在时间轴和地图上对工业革命的相关史事进行描述,认识工业革命在时间上的波澜起伏、连续不断以及在空间上的逐渐扩散。
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在恰当的时空尺度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对两次工业革命的连续性以及在技术革新上的深入发展作出合理的论述。
4.通过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取舍,史论结合地论述历史问题,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问题,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历程。
➵➵重点难点1.重点:工业革命的过程和影响。
2.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法学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制作课件,编写学案;学生预习教材,完成学案。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材料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左图)为开端,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业劳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教师活动:为什么会在18世纪中叶发生这场重要变革?为什么这场变革又会首先发生在英国?(设计意图: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引出对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的思考。
)【讲授新课】一、工业革命的背景教师讲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有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成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
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工业革命吗?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的意义。
3.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工业革命,了解它如何改变世界。”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授工业革命的定义、原因、过程和影响。
2.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图表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呈现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案例背景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是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的第10课。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欧美为中心,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这两次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而且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自我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工业革命的视频片段,如蒸汽机工作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4.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地位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9.评价反馈,促进成长: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章节的教学起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2.通过学习工业革命,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技进步的敬仰和追求。
3.引导学生关注工业革命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特别是对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公平正义感。
4.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在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要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
5.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各国在工业革命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到全球化进程中的合作与竞争。
3.论述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的最后,进行以下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强调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
3.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指导。
4.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提升历史学科素养。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如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概念、近代科技发展的初步认识等。然而,对工业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入了解尚显不足。在学科关联性方面,学生需要将已学的经济、政治、科技等知识综合运用,分析工业革命对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能存在以下学情特点: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工业革命的重大意义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同时,教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全面分析历史事件、关注我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状况等。
最后,教师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科学、勇于创新,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通过学习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变革,使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激发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3.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落后状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4.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使其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尊重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创造美好未来。
4.多元教学手段,提高效果:运用案例分析、史料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工业革命,提高教学效果。
5.对比分析,拓展视野:将我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状况与主要工业国家进行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挑战,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6.知识迁移,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与工业革命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列举工业革命时期的三个主要发明,并简述其意义。
2.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等国家经济、社会的影响。
3.论述我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状况,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7.课后作业,巩固提高: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
第十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➊教学目标一、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历程和特点二、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认识影响其形成的因素三、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带给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➋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二、教学难点: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➌教学过程设计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时间:18世纪60年代兴起于英国,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2、含义: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发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3、原因/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1)政治上①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国内政局稳定②英国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奖出限入·仅作了解)(2)经济上①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原料、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注·圈地运动(仅作了解):15世纪开始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行圈占公有土地和农民份地,将其变为私有的大牧场养羊,获取高额利润(英国制呢业发达,对羊毛需求量大);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来到城市成为雇佣劳动力的同时扩大了国内市场,一部分农民则选择移民海外殖民地,这种现象被比喻为羊吃人;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②英国殖民扩张(日不落帝国),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原料和广阔海外市场③英国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专门化,工人技术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④17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欧洲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学家热心于对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补充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经济原因2.0版(仅作了解)A、市场因素:圈地运动提供国内市场,殖民扩张提供海外市场B、劳动力因素:圈地运动使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C、资金因素:圈地运动和殖民扩张提供资本原始积累D、技术因素:手工工场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E、资源因素:英国本土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4、进程(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棉纺织业①原因:英国公众对棉纺织品的喜爱,促使其价格上涨,棉纺织业获利丰厚;市场的需要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产量节省成本,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②进程A、飞梭:18世纪30年代出现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B、珍妮纺纱机: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C、机械化生产:此后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相继出现D、工厂制度:为提高效益和管理,资本家将机器和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度诞生并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场注: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制度的开端(2)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①改良:1782年徒工出身的瓦特改良蒸汽机(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②应用A、棉纺织业: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B、交通运输业:19世纪初汽船和火车相继问世注: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仅作了解)C、机器制造业:19世纪中期英国机器制造业(机床)实现了机械化③历史影响: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伟大发明和主要标志,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是这是动力技术史的一次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工业革命的传播扩散①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革命发展5、历史影响(1)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2)推动了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农业发展(3)使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工厂制度和科学化管理)(4)造成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①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政治改革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巩固了统治地位,也推动了民主化进程补充知识: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仅作了解)②工人阶级开始迅速崛起,为争取自身权利展开积极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阶级基础③中间阶层力量也开始发展(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5)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①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②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兴起③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与女性教育发展,使人民文化素养得到提高④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社会问题;政府通过社会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也推动了法制化进程(6)极大改变了世界面貌①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力量,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时间:19世纪60、70年代——20世纪初(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2、原因(1)政治上: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扩展,欧美主要国家社会相对稳定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至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1870年意大利统一、1871年德意志统一、1875年法兰西第三国和国宪法(2)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自然科学取得突破①市场因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②劳动力因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提供了大量劳动力③资金因素: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继续的殖民扩张积累了充足的资金④技术因素: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新技术和新发明层出不穷⑤资源因素: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发现使用3、进程(1)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注:具体发明应用(仅作了解)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拉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序幕)②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③美国人爱迪生和他的团队发明电灯、电影放映机、留声机④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美国人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2)内燃机的发明应用,带来新一轮动力技术革命,汽车与飞机应运而生注:1885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发明了汽车;1903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仅作了解)(3)石油化工业兴起,石油成为重要能源,化学材料不断出现注:1867年瑞典人诺贝尔发明炸药;塑料、人造纤维相继问世(仅作了解)(4)钢铁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获得发展;农业也在向现代农业转变注:机械设备、化肥农药大量应用于大农场(仅作了解)4、影响(1)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美德经济实力超过英法(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①原因:随着技术日益复杂,投资不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生产更加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②内容(仅作了解)A、特征: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工业与金融业高度融合B、方式:兼并或联合③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④影响A、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改善企业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仅作了解)B、垄断组织控制国家经济命脉,不利于经济长期建康发展(阻碍竞争、导致停滞腐败)C、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5、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两次工业革命各自的特征)(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创造主要来自于工匠经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与生产真正结合(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核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以美德为核心的几个先进资本主义中同时发生(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轻工业部门;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重工业(4)第二次工业革命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经济规模更大(5)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组织形式为自由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组织形式为垄断主义注: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对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加深入的发展;同时由于各国自然和社会条件不同,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➍当堂练习1.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乙:《美国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丙:《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丁:《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 “在 1850至1913年间,在美国,取代马匹的拖拉机一天能拉旋转式犁翻耕多达50英亩的土地。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工业革命的原因、发展过程、重要发明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理解工业革命背后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以及工业革命对国际格局、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方面产生的深刻变革。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思考:
1.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它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进步是如何推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变革的?
3.从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以应对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特布置以下作业:
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角度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Biblioteka 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分析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学会从具体实例中提炼规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评价方式: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b)终结性评价:通过测验、考试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工业革命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5.教学拓展:
a)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以及我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地位。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巩固学习成果。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3.开展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借鉴、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1.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数据等,直观地展示工业革命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历史。
3.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开展历史实地考察,使学生深入了解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巩固学习成果。
2.强调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它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3.结合学生的讨论和发言,总结工业革命对英国和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其在全球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4.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学习内容,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主要特征,如机械化生产、工厂制度等。
2.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如城市化进程、阶级结构变化、工人权益保障等。
3.对比英国和中国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阐述两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数据等,直观地展示工业革命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活动,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历史思维能力。通过这一案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工业革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发展观念。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工业革命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等。
2.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搜集资料、整理观点,形成小组讨论成果。
4.反思与评价,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
本案例注重教学反思和评价,教师通过及时反馈、学生互评等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这种关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实现个性化发展。
5.跨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案例将历史学科与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等多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工业革命的影响。这种跨学科整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问题导向,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工业革命背后的原因、动力和影响。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案例中设置了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讨工业革命的相关问题。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共享意识,使学生在相互学习、互补不足的过程中,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4.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学会运用文献、图片等资料研究工业革命的历史。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深入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总结出工业革命的规律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本课是部编版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五单元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的影响)讲述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分析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了解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两次工业革命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负面影响。
1.重点:两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条件2.难点:辩证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大家思考一下,这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对!工业革命。
那么,工业革命分为哪两个阶段?其背景、进程和影响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工业革命的背景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什么是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如何?自主学习1.概念: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推动经济发展(2)条件:①经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3.分析工业革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特点及其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4.评价工业革命对环境、劳工、城市化等方面的正面贡献与负面影响。
5.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入剖析工业革命背后的社会经济矛盾和阶级斗争。
(二)教学设想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工业革命的定义、背景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如蒸汽机、纺织机、铁路交通等,及其对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影响。
3.了解工业革命在欧美主要国家的扩散过程及其在不同国家的特点和影响。
-设想活动:小论文撰写,要求学生结合当前社会问题,探讨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6.设计课后拓展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开展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工业革命的理解。
-设想活动: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与工业革命相关的博物馆或遗址。
7.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表现、小论文撰写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6.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工业革命相关的历史书籍,如《工业文明的世界》、《英国工业革命》等,提升对工业革命的了解和认识。
(四)课堂练习
1.选择题:设计一系列关于工业革命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问答题: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是什么?”等,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分析能力。
3.论述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小论述,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总结归纳
3.案例导入:介绍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如詹姆斯·瓦特、卡尔·本茨等,以及他们的发明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4.倡导诚信、敬业、团结互助的价值观,让学生从工业革命的历史中汲取优秀品质,为未来的人生道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历史场景,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工业革命的氛围。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案例背景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是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以工业革命为背景,探讨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工业革命的起因、过程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产生敬意和兴趣。
2.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技进步是推动历史发展的观念。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主要发明创造及影响。
2.强调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提高学生对工业革命历史地位的认识。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工业革命的小论文,内容涵盖工业革命的起因、过程、主要发明创造、历史影响等方面。
第10课改变世界的两次飞跃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重点:工业革命的过程、主要发明和创新、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理解工业革命背后的经济、政治、社会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通过时间轴、史料、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4.教师通过时间轴、案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清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脉络,加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与工业革命相关的议题,如:“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家长参与作业:与家长共同探讨工业革命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例如家居、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变化。以访谈形式记录下来,整理成一篇短文,不少于500字。
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二上课前。
注意事项:
1.作业要求原创,不得抄袭,否则将影响成绩。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字迹清晰、表述准确。
3.如有疑问,及时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b.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检测学生对工业革命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历史素养。
c.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工业革命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描绘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描绘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场景吗?这个时期有哪些重要的事件发生?”
第10课改变世界的两次飞跃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7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包括:“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的影响”三目内容。
三目内容分别讲述了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与影响。
三目内容相对独立却又关联,把握三目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是教师在本课教学中需要特殊注意的。
考纲对本课的要求为: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通过对于考纲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课的中心在于“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的讲解。
第一目“工业革命的背景”的内容较为简单,主要讲解的是引起“工业革命”的几个条件,而因为这些个条件,促使市场扩大,而市场扩大则引起了需求增加,需求增加也就使得生产力提升、技术提升。
但是教师需要在第一目向学生灌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理念,教师在概括工业革命的背景时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和“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政治保障”五个因素来阐发概括。
第二目“工业革命的进程”主要讲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包括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两块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讲述的是棉纺织业与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讲述的是电力技术和内燃机等。
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着重于“承接”这一关键词。
第三目“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讲述的是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对社会、对世界的影响,需要教师利用史料逐一讲解。
此处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将阶级关系点明。
总的来说,《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内容较为专一,三目内容也存在着逻辑上的先后关系,这种逻辑关系体现在具备工业革命的条件——某一行业迸发(棉纺织业)——拓展到其他行业——拓展到其他国家——促使资本主义发展。
其次,内容虽然相较于以前的教材缩减了将近二分之一,但是需要教师注意把握课堂拓展的“度”。
本课内容涉及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阶段,教师在本课讲解时要注重利用马恩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利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推演讲解工业革命。
二、学情分析
第十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参与意识强。
感性认识较强,理性认识较弱,对该段历史略有了解。
但由于中考开卷的考试形式,且高一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历史思维尚不成熟,难以准确把握“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的具体内容。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这一课内容涉及范围专一,但时间跨度大,相应的知识点零散且繁多,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下降。
其次,初中教材中并未涉及到第一次工业革命,而是直接跳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学生的基础不扎实,也是需要教师注重的一个点。
三、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
1:本课内容在探讨工业革命背景问题时,学生应该学会利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等唯物史观的内容去分析问题。
2:在探讨资产阶级发展带来的问题这一知识点时,可利用马恩《共产党宣言》中的观点进行教学。
【时空观念】
1:本课时间跨度较大,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历经三个世纪,学生应学会利用时间段来进行分阶段的学习,大致可分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三个时期。
2:在空间上分布上。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英国,而后遍布整个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在德国与美国,即工业革命遍布了全世界。
学生应该学会从地域的角度对本课的两个知识点进行学习。
【史料实证】
1:对于课堂的诸多引题,需要使用精辟以及深刻的史料。
本节课主要讲授的时间段在世界中世纪史,可以选用通史类的文书(例如吴齐本的《世界近代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哈巴库克、波斯坦主编的《剑桥欧洲经济史》)等史料,利用不同史观进行比较(吴齐本的《世界古代史》主要运用唯物史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主要选用全球史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