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个人消费者还是企业组织都离不开它的帮助。

本篇文章将对互联网行业进行一番深入的分析,以揭示这个庞大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互联网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从最初的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到现在的社交媒体、在线支付等,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二、用户规模和消费趋势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用户规模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首选平台。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用户的互动和参与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同时,移动设备的普及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这进一步推动了用户规模的增长。

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巨头也推出了许多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了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例如,共享经济的崛起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经济的出行方式,在线教育平台则满足了人们对学习的需求。

三、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模式多样,从广告、电子商务到订阅服务等。

其中,广告是主要的盈利方式之一。

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和广告技术的不断创新,广告收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电子商务是另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商业模式。

在线购物的便利性和多样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随着物流和支付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订阅服务模式则是近年来新兴的商业模式。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和独特的服务,互联网平台成功吸引了许多用户,从而保证了持续的收入来源。

例如,音乐流媒体平台和在线视频平台都采取了订阅服务模式。

四、投资和竞争环境互联网行业的投资潜力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涌入,形成了激烈的竞争环境。

创业公司和创新项目层出不穷,不断推动着行业的进步。

然而,随着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加剧,互联网公司也面临着风险。

不少公司在快速扩张过程中没有建立起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导致最终无法维持业务运营。

因此,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持续创新和寻找新的商业机会非常重要。

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与用户需求变化分析报告

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与用户需求变化分析报告

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与用户需求变化分析报告一、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这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人们对信息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

二、技术创新引领互联网行业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互联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些新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也可以改善用户体验。

三、移动互联网成为主流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和沟通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网,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主流。

这一趋势也导致了互联网行业在移动端的产品和服务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

四、用户需求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互联网的普及让用户对于信息获取和生活便利性有了更高的期望。

刚开始,用户主要关注基础的信息搜索和在线购物,但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用户需求逐渐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

如今,用户对于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和产品有了更高的追求。

五、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的重要性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的重要趋势。

企业需要根据用户的个体差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此外,加强用户数据分析和挖掘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用户画像和精准营销。

六、内容创作和传播的多元化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内容创作和传播的多元化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媒介在互联网上得以快速传播,同时,直播、虚拟现实等新媒体形式也不断涌现。

这种多样化的内容呈现方式使得用户能够更加全面地获取信息。

七、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重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因此,互联网行业需要加强用户数据保护和信息安全措施,确保用户的隐私不受侵犯。

同时,加强用户教育,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八、互联网行业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互联网行业也面临着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目录一、中国互联网络宏观状况上网计算机数、上网用户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网络的国际出口带宽、以及IP地址数等信息可以从整体上反映互联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程度和普及程度。

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历次调查中这些基础性统计数据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更深刻地认识互联网络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1.上网计算机数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4560万台,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半年增加了400万台,增长率为9.6%,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5.6%(如图7.1所示)。

可见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仍然保持增长态势。

图7.1 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总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为670万台,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专线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内减少了30万台,增长率为-4.3%,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8%;拨号上网计算机数为2070万台,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内减少了70万台,增长率为-3.3%,和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3%;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为1820万台,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内增加了500万台,增长率为37.9%,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6.6%(如图7.2所示)。

可见,虽然上网计算机总数保持增长,但专线上网计算机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只有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则依然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

图7.2 历次调查不同方式上网计算机数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结果中上网计算机总数、专线上网计算机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的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如图7.3所示)。

图7.3 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数增长率2.上网用户人数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0300万人,同半年前的调查相比,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半年增加了900万人,增长率为9.6%,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如图7.4所示)。

互联网行业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互联网行业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互联网行业现状分析报告范文一、行业背景介绍互联网行业是当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行业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互联网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互联网行业在过去几年来蓬勃发展,未来几年也将保持持续增长。

其中的一项发展趋势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来进行网上购物、社交媒体和在线娱乐。

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也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三、互联网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由于互联网行业的高利润和巨大潜力,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很多大公司和初创公司都涌入这个行业,希望通过技术革新和市场推广来抢占市场份额。

这导致了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不仅需要有创新能力,还需要有强大的资源和资金支持。

四、互联网行业的挑战与机遇虽然互联网行业有很多机会,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问题,这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头号隐患。

另外,监管政策的变化也会对该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随着技术的进步,相关问题也将逐渐得到解决。

五、互联网行业对经济的贡献互联网行业对经济的贡献无可忽视。

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互联网行业也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鼓励了更多的创业创新。

六、互联网行业的社会影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也加深了数字鸿沟,使一些人无法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普及,以便让更多人受益。

七、互联网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互联网行业将继续努力创新,满足用户的需求。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也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发展。

《互联网行业生态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报告》:探究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挖掘生态发展潜力。

《互联网行业生态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报告》:探究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挖掘生态发展潜力。

《互联网行业生态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报告》:探究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挖掘生态发展潜力。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Report on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dustry: Explor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ternet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Uncovering Ecological Development Potential.Abstract:The Internet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rapid growth in recent years, revolutionizing various sectors and transforming the way we live and work. This report aim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ternet industry's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explore the potential for further growth and development.Introduction:The internet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our daily lives,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smartphone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e-commerce, and various online services. This report seek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industry's current state and its potential for future development.Current Status of Internet Industry Development:The internet industry has witnessed exponential growth in terms of user base, revenue,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he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 worldwide has reached billions,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wing significant growth potential. E-commerce has become a major driving force in the industry, with online retail sales experiencing steady growth year after year.Moreover, the internet industry has also witnessed the rise of various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lockchain, and virtual reality. These technologi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disrupt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create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Despite the tremendous growth, the internet industry still faces several challenges. One of the primary concerns is cybersecurity and data privacy. As more users engage in onlineactivities, the risk of data breaches and cyber-attacks increases. This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both individuals and businesses.Furthermore, the digital divide 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ccess to affordable and reliable internet services is still limited in many regions, hindering the industry's growth potential. Bridging this gap and providing equal opportunities for all individuals should be a priority.However, amidst these challenges, there are immense opportunities for the internet industry to further develop and expand. The rise of 5G technology promises faster and more reliable internet connections, enabl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Additionally,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in various sectors presents new possibilities for innovation and growth.Conclusion:The internet industry has become a vital part of our modern societ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nnovation, and connectivity.While facing challenges such as cybersecurity and the digital divide, there are immense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By addressing these challenges and leverag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 the industry can continue to evolve and create a more connected and sustainable future.摘要: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彻底改变了各个领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录一、概述 (2)1. 报告背景与目的 (3)2. 报告范围与方法 (4)二、中国互联网发展概况 (4)1. 互联网用户规模 (5)2. 网络普及率 (6)3. 地域发展差异 (7)三、互联网接入情况 (8)1. 上网方式 (9)2. 接入速率 (10)3. 移动互联网发展 (11)四、互联网应用状况 (12)1. 社交媒体 (13)2. 网络购物 (14)3. 在线教育 (15)4. 网络娱乐 (16)五、电子商务与移动支付发展 (18)1. 电子商务市场规模 (19)2. 移动支付用户规模 (20)3. 移动支付市场规模 (21)六、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22)1. 网络安全事件 (24)2. 用户隐私保护意识 (25)3. 网络安全法规政策 (26)七、未来展望与建议 (27)1. 发展趋势预测 (29)2. 政策建议 (30)3. 企业应对策略 (31)一、概述在当前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本报告旨在全面、深入地阐述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状况,分析发展趋势,揭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业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从规模与普及程度来看,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增长,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成为网民的主要接入终端,推动了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

从基础设施建设角度看,中国在网络技术、设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网络带宽不断提升,网络速度和网络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从互联网应用角度看,中国在互联网产业创新方面表现突出。

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在线支付、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壮大。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产业升级和转型。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摘要:互联网络在中国的发展迅猛,网络普及率不断提高。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分析了互联网络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概况截至2019年底,中国互联网络用户总数达到了9.32亿人,互联网络普及率为66.6%。

互联网络的普及率和用户数量在过去十年里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其中,手机互联网用户占比最高,达到了95%以上,而PC端和平板端的用户数量在逐渐减少。

二、互联网络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互联网络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出口的增长。

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

另一方面,互联网络的发展也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兴起,如在线教育、共享经济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互联网络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互联网络的普及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首先,互联网络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和广泛。

这种信息的自由流动也给互联网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知识和机会。

其次,互联网络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更方便地与朋友、亲人和同事保持联系。

最后,互联网络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服务领域。

四、互联网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互联网络的普及率仍然存在着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

尽管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了一半,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还存在普及率低和网络质量差的情况。

其次,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网络犯罪、个人信息泄露等事件时有发生。

此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互联网络的监管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五、未来互联网络发展的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支持,中国的互联网络发展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未来几年,互联网络的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并且新的技术和应用将不断涌现。

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互联网行业天然旳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和范畴经济等特点,往往导致“赢家通吃”旳行业竞争格局;同步,由于互联网公司轻资产旳特点,股权融资成为其发展过程中旳重要融资渠道。

基于互联网公司在财务构造、赚钱模式、治理构造等方面旳某些特殊性,以及境外风险资本旳退出规定,目前国内互联网各子行业旳龙头公司基本选择了境外上市,这为我国信息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也不利于我国产业构造转型和资我市场建设。

考虑到互联网公司普遍存在赚钱滞后性突出、股权架构和治理构造特殊等现象,较难满足国内资我市场现行旳发行上市条件,有关部门应通过一系列旳政策调节和制度安排,支持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境内上市。

一互联网行业基本状况(一)互联网行业旳发展历程及现状ﻫ互联网来源于苏联和美国冷战时期,多应用于国家安全领域,1989年互联网开始商业化应用后得到了飞速旳发展,随着计算机硬件、网络宽带旳不断改善,互联网逐渐开始普及,与此同步,国内外都诞生了第一批互联网公司,互联网旳热潮也席卷而来。

从开始,由于互联网行业膨胀过快、多数公司没有赚钱模式、以及计算机行业景气度下滑等因素,整个互联网行业浮现了泡沫瞬间破灭旳现象,纳斯达克互联网上市公司股价纷纷暴跌,许多公司倒闭,-是全球互联网行业旳萧条期。

但是,短暂旳萧条挡不住互联网行业旳长期发展趋势,随着电信基础设施旳改善、互联网终端设备旳普及、技术旳进步,互联网迅速普及,而互联网公司逐渐摸索出不同旳赚钱模式,新旳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目前,互联网行业作为增速最快旳行业之一,正加速向老式行业渗入,对老式行业进行改造和提高,已经成为我国产业构造调节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旳重要推手。

ﻫ(二)互联网行业产业链分析互联网行业产业链涉及基础网络运营商(如三大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提供商(如中兴、华为)、终端硬件制造商(如联想、小米)、内容提供商(Content Provider,简称CP)、终端顾客(涉及公司顾客和个人顾客)等。

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发展趋势的分析报告

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发展趋势的分析报告

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发展趋势的分析报告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发展趋势的分析报告一、前言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

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将会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都会给社会带来影响。

而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也正在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那么,使这种影响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便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进而形成了对互联网研究的热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描绘中国互连网络的宏观发展状况,忠实记录其发展脉络,权威发布中国互联网统计信息。

故此次分析报告就是从下载的第九次,第十六次和第二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变化中分析其发展的趋势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二、数据分析通过对第9次、第16次和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可得出如下表格:项目第9次报告第16次报告第21次报告人数(万)3370 10300 21000 性别(男:女)60%:40% 59.6%:40.4% 57.2%:47.8%平均年龄(岁)18-24 18-24 18-24平均收入(元)501-1000 500以下1001-2000文化程度本科高中(中专)高中职业国家行政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人交通、运输业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相关人员办事人员办事员和有关人员办事员等协助人员单位负责人商业、服务业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专家与技术人员农林牧渔工作人员农林牧渔工作人员无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人员学生军人军人自由职业学生学生无业人员无业人员其它自由职业教师1、人数分析截止到2002年1月份,我国使用互联网的人数达到3370万人,截止到2005年6月末时,人数突破了1亿,上升到了10300万人,到了2007年年末,人数又一跃上升到21000万人。

也就是说在近两年半的时间里我国使用互联网的人数翻了一倍之多。

互联网调查报告(精选13篇)

互联网调查报告(精选13篇)

互联网调查报告互联网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

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通常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在调查结束后还需要完成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要怎么写才逻辑紧密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互联网调查报告(精选13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概述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电子商务迅速普及。

凭借互联网无地域限制的优势,消除了产品、服务供应商和需求者之间地点与距离相关的障碍,我国经济正逐渐成为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方便节约时间,网上购物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b2c、c2c模式在降低运营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优势,大大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行业进入门槛,一时间网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网络购物的兴起,正悄然改变着社会的商业结构和生活方式。

,由于大学生接触网络比较多,所以我们对大学生网上购物进行调查。

二、调查目的:对大学生网上购物的调查,以便了解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情况与需要,此次调查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受到愈来愈多的大学生的青睐。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一个班级为总体,为了能全面反映在校大学生的上网购物状况,使其更加接近大学生群体上网购物现象的真实情况。

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

向一个班级发放《大学生网上购物问卷调查》主要了学生关于上网购物基本情形和情况。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43份,回收问卷36份,有效率84%。

四、调查的内容:调查表明,大学生一般上网找资料和聊听、看新闻所占的比例比较多,对在网上的购物情况比较上,说明网上购物还没有真正的普及在大学生活中。

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网上购物的还不是很多,有过网上购物经历的才占36%,所以网上购物的问题的普及有待改变。

通过上面的图表显示,网上购物在大学生中有很大的潜力,偶尔购物的人数居多,占62%超过很一半以上。

互联网调查报告4篇

互联网调查报告4篇

互联网调查报告4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实习报告、辞职报告、调研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工作报告、自查报告、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rvey reports, job reporting reports, internship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research reports, social practice reports, work reports, self-examination report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work summary, other sample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互联网调查报告4篇调查时间;20xx年x月-20xx年x月调查地点:全国中小学调查内容:关于未成年人对互联网接触情况的调查作为主要上网人群之一的未成年人群体,在显示出对网络、社交媒体高度依赖的同时,也表现出自身对互联网极大的促进建设作用。

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创新变革的关键力量。

从日常的通信交流到复杂的商业运作,互联网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本文将对互联网行业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主要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前景。

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程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60 年代,最初是用于军事和科研目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在 90 年代开始逐渐普及,进入了商业和民用领域。

早期的互联网主要以门户网站和电子邮件为主要应用,随着带宽的增加和技术的创新,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新兴应用不断涌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互联网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阶段。

从拨号上网到宽带接入,再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和 5G 网络,互联网的连接速度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为各种创新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也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为互联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互联网行业的主要领域(一)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互联网行业中最为活跃和重要的领域之一。

它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购买到全球各地的商品。

目前,电子商务市场已经形成了以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为代表的综合电商平台,以及以唯品会、聚美优品等为代表的垂直电商平台。

同时,随着社交电商和直播电商的兴起,电子商务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

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交媒体不仅让人们可以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还成为了企业营销和品牌推广的重要渠道。

此外,社交媒体也催生了网红经济和内容创业等新兴业态。

(三)在线教育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在线教育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线教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节奏选择课程。

目前,在线教育市场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各个阶段,涌现出了一批如学而思、作业帮、网易云课堂等知名的在线教育平台。

云南省互联网发展调查分析报告

云南省互联网发展调查分析报告

云南省互联网发展调查分析报告云南省互联网发展调查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省份,云南省在互联网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了深入了解云南省互联网的发展状况,本报告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在制定互联网发展战略时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报告采用问卷调查、网络抓取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互联网使用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电子商务、政府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互联网发展状况分析1.互联网普及率:云南省互联网普及率较高,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家庭宽带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网民数量持续增长。

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云南省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骨干网路带宽和网络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部分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仍然存在不足。

3.网络安全:云南省在网络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网络攻击事件和数据泄露等问题时有发生。

4.电子商务:云南省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农村电商方面。

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5.政府监管:云南省政府在互联网监管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净化网络环境,维护公众权益。

然而,监管力度和效果仍需进一步加强。

四、结论和建议1.提高网络覆盖率:针对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问题,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投资,改善网络基础设施,提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

2.加强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技术防范手段,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管体系。

3.优化电子商务环境:政府应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企业应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4.强化互联网监管:政府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力度,打击网络犯罪,维护公共秩序。

同时,鼓励公众参与网络监管,提高监管效果。

五、总结云南省在互联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相信云南省的互联网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云南省互联网发展调查分析报告

云南省互联网发展调查分析报告

云南省互联网发展调查分析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云南省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互联网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为了深入了解云南省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分析。

一、云南省互联网发展的基础环境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然而,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截至调查时,全省大部分地区已实现 4G 网络覆盖,部分城市中心区域已开始推广 5G 网络。

宽带接入速度不断提升,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云南省的电力供应也较为稳定,为互联网数据中心等设施的运行提供了保障。

在政策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为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云南省互联网用户规模及特征云南省的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

据统计,全省网民数量已达到_____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_____%。

其中,移动端网民占比超过_____%,成为主要的上网方式。

从用户年龄结构来看,青少年和中青年群体是互联网的主要用户,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较高,主要用于社交、娱乐、学习和工作等方面。

而老年群体的互联网使用率相对较低,但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智能化设备的易用性提升,老年群体的互联网接入率也在逐步提高。

从地域分布来看,城市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高于农村地区,但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发展速度较快,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三、云南省互联网应用发展情况1、电子商务云南省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商品销售和购买。

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成为网络销售的热门商品。

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也在逐步兴起,为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提供了新的渠道。

2、在线教育在疫情的影响下,在线教育在云南省得到了快速发展。

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纷纷开展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

在线职业教育也受到了广大劳动者的欢迎,为提升就业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辽宁省互联网发展调查分析报告

辽宁省互联网发展调查分析报告

辽宁省互联网发展调查分析报告一、辽宁省“互联网+”发展全国领先,中部平原地区发展水平更优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始终处于全国前列。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当下,辽宁省同样具备良好的网民成熟度及较高的移动互联人均活跃度。

腾讯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互联网+”指数结果显示,辽宁省以8.02的指数值高居全国第8位,并在全国“互联网+”六大梯级中位处第2梯级,“互联网+”发展领先。

图 1“互联网+”指数地域分布(辽宁)从各城市层面来看,由图1可知,辽宁“互联网+”发展相对领先的城市,如沈阳、大连、鞍山等连片分布于本省的中部平原地区,而西部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等制约,“互联网+”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在整体地域分布上,辽宁省“互联网+”发展大体呈现中-东-西逐级递减的态势,与辽宁省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的地形概貌相似。

二、沈阳一枝独秀,“互联网+”发展远超其他城市表1数据结果显示,沈阳以22.10268的指数值领先本省其他城市,为辽宁省“互联网+”人均活跃度最高的城市,且高居全国第10名。

大连则以9.79191的人均指数值位列省内第2名,全国第43位。

作为辽宁省两大副省级城市,沈阳与大连近些年来经济增长迅速,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互联网+”发展在本省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鞍山、营口、盘锦、抚顺、辽阳、本溪则分列第3-8名。

上述8个城市“互联网+”人均指数进入全国前100名,“互联网+”发展位处全国前列。

表 1 城市“互联网+”指数(辽宁)三、铁岭、沈阳“互联网+”发展跑赢宏观经济由表2数据对比可知,辽宁省绝大部分城市“互联网+”人均指数排名均滞后其人均GDP排名,“互联网+”发展不敌宏观经济发展。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能源,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中具备较好的优化和集成作用,能够激发传统产业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活力和创新力。

在“互联网+”时代,辽宁省各城市有必要加快“互联网+”发展,促进互联网与各产业间的融合、改造,从而进一步释放生产力,驱动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据CNNIC的最新估算,截至2002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5800万,上网计算机数升至2300万,短短的四个月间分别增加了1220万和687万;与此同时,国内三大门户网站在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也分别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这预示着我国互联网在经历一个时期的发展低潮之后,正在开始回暖;自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我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方面,也表现在互联网的用户人数、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等各个方面;虽然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网络业的发展遭遇了一段时期的低潮,但从近期的种种迹象来看,中国互联网业正在走向复苏,开始迎来它发展的第二个春天;三大门户网站业绩优良近日,国内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分别公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10月22日搜狐公布的季报显示,它提前实现了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全面盈利,盈利额度达到万美元;11月5日,新浪发布的财务报告称,上季度新浪的净营业收入达到10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达历史最高值;按试算额计算,新浪在历史上首次实现盈利万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数字为亏损290万美元;11月6日,网易公布的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网易收入总额达到7440万元人民币90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营业利润达310万美元,毛利率达%,创历史最高;业内人士认为,与以往网站大面积亏损相比,如此良好的业绩说明互联网正在回暖;由于业绩的大幅上升,作为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的标志性代表,新浪、搜狐、网易的股票一片飘红,大幅上涨;与一年前一些公司在纳斯达克面临摘牌的尴尬处境相比,今日的风光实在不可同日而语;国内门户网站的股票在纳斯达克受到追捧,说明了国内互联业的发展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它们已经从过去纳股中的边缘状态、边缘待遇变成比较中心的状态了;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今年以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信息化应用进展迅猛,互联网开始在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进行广泛的、实质性的渗透;政府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的推进,使原来“不食人间烟火”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实体经济进一步结合,也使互联网找到了广阔的应用空间,焕发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对此,中科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开始了全面复苏;他认为,之所以说现在的复苏不是一些企业的复苏,而是全面的复苏,是因为过去中国的企业在IT方面的投入本来就不多,有一个对历史欠账回补的过程;在企业层面,网络经济高潮到来时,启发了企业对信息化的应用,让他们认识到了网络经济的重要;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整个IT产业,包括互联网业,都回到了基本面,回归到了一个在正常经济活动下的一个正常产业;据估计,全球500强等世界大公司在IT方面的投入提前支出了1000亿美元,现在还处于消化投资阶段;相比较之下,中国的互联网业由于本身发展水平所限,非理性成分和泡沫成分都不是那么大,或者根本就没有产生太大的泡沫;而在这个时候,政府加快推进了电子政务,企业开始重视内部信息化建设,这两股力量反而成为比较强劲的推动互联网复苏的力量;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亮丽的IT 市场之一;网民人数迅猛增加上网人数和上网计算机数反映出一个国家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和繁荣程度;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5800万,上网计算机数达到2300万;而今年上半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580万和1613万,短短的四个月内分别增加了1220万和687万,分别比今年上半年增加21%和30%;网民和上网计算机数的迅速增加,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回暖的步伐加快;CNNIC的历次调查显示,从1998年7月到2000年7月,我国上网用户人数每半年都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2000年1月达到顶峰,然后开始下降;从2002年1月开始,又开始逐步回升;今年上半年,我国的上网用户人数为4580万,半年增加了1210万,增长率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62万上网用户人数相比,目前的上网用户人数已是当初的78倍;由此可见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增长之快;特别是今年以来网民呈现加速递增的趋势,预示着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即将来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互联网络的大环境经历了高潮、低潮的反复,可是从上网用户人数的历次调查结果看,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却一直保持着比较强的增长势头;从联合国贸易及开发会议上透出的信息,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已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同时不能忽略的是,5800万网民在我国将近13亿的总人口中仅占4%多,说明我国互联网络的普及程度还很低,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站点数止跌回升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国站点数为293213个,半年内增加16113个,增长率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从我国站点数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尽管在2001年上半年,网站数下降了万,但是从2001年下半年到现在,网站数又开始了增长;从2001年7月到2002年7月,一年时间增加了50474个站点;这种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互联网产业在经历了一个低潮后,正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迹象; 截至2002年6月30日,我国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为,半年增加了2979M,增长率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倍,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的416倍;CN下注册的域名数到今年10月底达到139288个,比7月份统计的126146个增加了13142个;而在2001年7月到2002年1月这半年时间里,由于受互联网低潮的影响,CN下注册的域名数曾减少了1173个;这几个月CN下注册的域名数的重新回升,同样说明互联网在逐渐转暖;链接一:网民结构特征1.用户性别;调查显示,男性网民占%,女性网民占%;男性依然占据网民主体;从历次调查结果网民的性别分布上看,女性网民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且增加显着,从1997年10月的%增加到现在的%,男性网民则从最初的%减至%;男女网民之间比例上的差异也从1997年的7∶1缩小至目前的∶1;这一变化趋势与我国互联网的普及有着密切关系;2.用户年龄;35岁以下的网民占%,35岁以上的网民占%,两者之比为∶1;35岁以下的网民仍然是互联网络时代的主力军;在各个年龄段中,以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为最高,达到%,其次是25~30岁%和18岁以下%;3.用户受教育程度;目前网民中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的比例最高,占%,其次是本科%和大专%;大学本科以下的网民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本科及本科以上的网民,形成后来者居上之势,在网民中占据主体;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与互联网上的内容、服务日益多样化以及互联网使用更加简便有关;4.用户个人月收入;调查显示,%的网民月收入不超过2000元,只有%的网民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网民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包括无收入;低收入网民仍然占据主体,并且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高收入的网民;这说明互联网越来越趋于大众化,互联网从过去那种只属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中高收入的人的专利,转变成受过基本教育的、收入还过得去的普通人都能使用的工具;5.用户职业;在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是最高的,达到了%,其它职业中,以专业技术人员为最多,占总数的%,其次是办事员等协助人员和商业、服务业人员,分别为%和%;值得说明的是,与2001年1月相比,学生从%增加到%,绝对数量从万增加到1200万,增长显着;这与校园网的建设以及各种网校、远程教育等的兴起有比较大的关系;6.用户行业;网民中从事批发和零售贸易的人最多,占%,其次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占%,排在第三的是教育、科研机构,为%;与2001年1月相比,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网民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而IT业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社会服务业从%增加到%,制造业从%增加到%,IT业则从%降至%;其它行业在绝对人数上随着整体网民数的增加都有所增加,但从所占份额来看,虽然有小幅度的波动,但无明显变化趋势;从网民在职业、行业的分布上可以看出,网民逐渐趋于多元化;链接二:网民上网行为习惯1.上网地点;%的网民选择在家里上网,%的人在单位上网,其次是学校%、网吧和咖啡厅%,同时还有%的人在公共图书馆上网,%的人移动上网,地点不固定;家中是网民上网最主要的地点,这与家庭电脑的普及、小区宽带的建设以及互联网使用成本的降低有很大关系;同时,在学校上网的网民比例也有所增加,从2001年1月的%增加到%,这应该与网民中学生的比例增加以及校园网建设的推进有很大关系;2.上网时段;网民一天中使用互联网的时间波动比较大:凌晨4、5点钟是网民最少上网的时间,只有%的网民在这一时间上网;上午8、9点钟,上网的人开始增多,达到%,并且随着时间的延续一路爬升,到晚上20、21点的时候达到高峰,有%的网民在这一时间上网,这之后上网人数又逐渐减少;这一现象说明,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分布状况和人们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有一定关系;3.用户上网设备;目前,有%的人使用台式计算机上网,%的人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用户上网设备仍然以台式计算机为主;但也有少量网民在使用计算机包括笔记本电脑上网的同时,也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等上网;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些新的上网设备正在逐渐被网民所接受;4.上网费用来源;调查显示,%的网民采用自费上网,只有%的网民公费上网,公费自费均有的占%;从历次调查数据来看,自费上网的网民都比公费上网的网民所占比例要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与网民上网地点的变化有一定关系:家里逐渐成为网民上网的最主要地点,自费也相应成为网民上网费用的主要来源;5.每周上网时间;目前网民平均每周上网天,个小时;2000年1月CNNIC的调查数据显示,网民每周上网时间达到17个小时,此后上网时间逐渐减少,最近一年内逐渐稳定在8~9个小时;网民上网天数也从去年的天降为现在的天;造成网民每周上网时间减少的原因可能与网民结构上的多元化有一定关系;6.平均每周收发电子邮件数;网民平均每周收到封电子邮件,收到垃圾邮件封,每周发出电子邮件封;与历次调查结果对比可以看出,网民每周发出的电子邮件数逐渐递减,从2000年1月的每周发出10封电子邮件减少至目前的每周封,尤其是近一年来的减少最为显着,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封;这与网民对电子邮箱的使用更加理性以及手机、短消息、网络寻呼等其它通信手段的流行使通信联络方式更加多元化有关;7.上网目的;调查显示,%的人将获取信息作为上网最主要的目的,接下来是休闲娱乐%和交友%;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以获取信息为上网最主要目的的网民所占比例有所增加,从%增加到%,增加了近5个百分点;互联网的开放性、便利性、互动性以及网上信息的丰富性和服务的多样性,是越来越多的网民将获取信息作为上网主要目的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展状况调查报告(2012年 03月)图 30 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累计手机上网时长比较 (37)图 31 中国付费购买应用/内容的手机网民比例 ............................................................. . (38)图 32 手机广告在不同手机网民中的覆盖效果 ............................................................. .. (39)图 33 手机网民看到广告后的反应 ............................................................. . (40)图 34 北上广深智能手机 3G 网民性不比例比较 ............................................................. ..41图 35 北上广深智能手机 3G 网民学历比较 ............................................................. . (42)图 36 北上广深智能手机 3G 网民收入比较 ............................................................. . (43)图 37 北上广深智能手机 3G 网民年龄分布比较 ............................................................. ..44图 38 北上广深智能手机 3G 网民包月流量套餐比较 (45)并追问到位。

4)电话调查结束后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核对了变量的取值和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等,关于不合格样本予以整体删除处理。

四.报告定义移动互联网网民:过去半年内,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设备,通过 GPRS、3G、Wifi 等无线网络访问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用户。

智能手机:指的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能够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手机。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包括:Symbian、iOS、Android、Windows(包括基于 WindowsCE 内核的系统、Windows Phone 7 等)、Linux、Blackberry OS 等。

部分手机,比如 MTK平台的手机,尽管能够支持安装 Java 版本的程序,但由于其功能简单,应用程序扩展性较差,并不属于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网民:过去半年内,使用智能手机访问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用户。

第二章报告摘要截至 2011 年 12 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3.56 亿,同比增长 17.5%,其中,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1.9 亿,渗透率达到 53.4%。

Symbian 、Android 以及 iOS 占据 95%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

尽管 Symbian仍然占据高达 61.3%的市场份额,但 iOS 和 Android 对其带来的冲击越来越明显。

2011 年,总体手机应用进展状况良好。

总体呈现出交流沟通类应用与信息猎取类应用领先进展,娱乐与商务类应用进展相对缓慢的特点。

其中,手机即时通信和手机微博作为交流沟通类应用的代表,是现时期推动移动互联网进展的主流应用。

智能手机网民使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更为丰富,主流应用渗透率相对非智能手机网民而言均有不同程度地提升。

手机地图/导航是渗透率提升最快的应用,提升幅度达 35%;手机搜索、手机社交网站和手机微博为渗透率提升第二梯队,提升幅度在10%-20%之间;手机支付、酒店/机票预定等应用在智能手机上得到破冰进展。

中国整体手机网民平均无线流量包月套餐为73.53MB。

其中,智能手机网民平均包月流量套餐为94.19M,非智能手机网民平均包月流量套餐为 51.63M。

WiFi 能促进手机网民使用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但目前整体手机网民中WiF 使用率偏低,仅有 7.6%的手机网民在过去半年内经常使用 WiFi 上网。

其中,智能手机网民中WiFi 使用率为 14.8%,非智能手机网民仅为 0.6%。

整体手机网民对手机网络服务趋于“比较中意”和“一般”之间,评分为3.57 分。

手机上网速度目前中意度相对最低,评分为 3.42 分。

手机信号的覆盖范围、手机信号稳定性及手机上网流量资费评分分不为 3.79 分、3.60 分和 3.46 分。

智能手机网民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多次的比例为 60.2%,高出非智能手机网民 13 个百分点。

尽管智能手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黏性较强,但其平均每天累计手机上网时长相对非智能机网民。

53%的智能手机网民表示在使手机网民并无明显增加。

智能手机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长为 109 分钟,比非智能手机网民的 106 分钟平均上网时长仅略高 2.9%。

中国手机网民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付费意愿较低,80%以上的手机网民在过去半年内没有购买过手机应用/内容。

目前智能手机网民的广告覆盖效果强于非智能手创新应用,并进一步推动手机网民进入下一轮高速增长周期。

2.智能手机网民规模1.5%1.8%0.6% 0.5%13.5%SymbianAndroidiOSWindowsLinux20.8%61.3%Meego黑莓OS图 2 中国智能手机网民中,不同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比较截至 2011 年 12 月底,中国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1.9 亿,占手机网民的比例达到 53.4%。

其中,Symbian、Android 以及 iOS 占据 95%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

尽管 Symbian仍然占据高达 61.3%的市场份额,但 iOS 和 Android 对其带来的冲击越来越明显。

CNNIC 可能以后两年内,Android 手机网民的市场份额有望超过 Symbian 成为第一。

首先,Android 手机在软件方面带给用户的使用体验远超过 Symbian 手机,用户需求强劲;其次,规模化进展及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 Android 手机硬件成本迅速降低,除中高端用户以外,部分千元以下 Android 智能机的推出开始覆盖中国低端用户的需求;第三,电信运营商积极推动智能手机普及带来的渠道效应明显,将会促进 Android 手机更快地渗透进低端用户,甚至是农村用户市场。

5). 城乡结构80.0%70.0%60.0%50.0%40.0%70.9%72.7%30.0%20.0%10.0%0.0%29.1%27.3%城镇网民2010.1 22011.12农村网民图 7 2010.12-2011.12 手机网民城乡分布手机网民的城乡分布情况与整体网民差不多相同,农村手机网民占比为27.3%;其城乡差距也有所拉大,与 2010 年相比,手机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下降了近两个百分点。

2.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网民结构特征比较1). 性不结构70.0% 60.0% 50.0% 40.0% 30.0%2.%1.%.%55.4%62.8%44.6%37.2%男女非智能手机网民智能手机网民图 8 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网民的性不比例比较相对非智能手机网民而言,智能手机网民的男性比例提升 7.4 个百分点,男女比例更加悬殊。

这是因为一方面,男性用户相对女性用户来讲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同意程度更高;另一方面,目前智能手机主打单机游戏娱乐功能,对男性用户的吸引力更大。

2). 年龄结构50岁以上40-49岁3-39岁2-29岁1-19岁1岁以下1.5%2.3%0.9% 0.9%7.0%8.4%23.9%22.8%30.9%28.9%35.8%36.8%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智能手机网民非智能手机网民图 9 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网民的年龄分布比较智能手机网民与非智能手机网民在年龄段上的分布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如上图所示,10-19 岁、30-39 岁网民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略高于非智能手机,而 20-29 岁网民使用非智能手机的比例则略高。

3). 学历结构硕士及以上1.4% 0.7%大学本科大专9.5%9.7%17.2%13.5%高中/中专/技校初中29.8%30.9%36.1%37.6%小学及以下0.0%7.3%6.4%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非智能手机网民智能手机网民图 10 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网民的学历结构比较智能手机网民高学历特征明显,智能手机网民中大专以上学历用户的比例比非智能手机网民高出 12.1 个百分点。

这要紧是因为一方面高学历人群关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需求相对更为丰富,除了娱乐类、沟通类需求以外,其往往对商务类、信息猎取类应用的需求也较为强烈,如电子邮件、新闻门户等,智能手机能够更好地满足这类人群在这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由于拥有了更强大的功能和更丰富的内容展现,往往具有一定的使用门槛,这降低了其在部分低学历人群中的渗透率。

4). 收入结构8000元以上2.6%5.6%5001-8000元 4.3%6.9%3001-5000元2001-3000元10.4%14.1%18.6%18.9%1501-2000元10.0%13.1%1001-1500元501-1000元9.2%10.4%13.5%12.6%500元以下无收入7.2%7.9%14.8%19.7%0.0% 5.0%10.0%15.0%20.0%25.0%智能手机网民非智能手机网民图 11 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网民的月收入结构比较收入与智能手机的普及高度相关。

如图 11 所示,智能手机网民中,3000 元以上用户所占比例比非智能手机网民高出 13.8 个百分点。

按中值(“8000 元以上”按8000 元计算)加权计算得知,智能手机网民平均月收入为 2423 元,是非智能手机网民平均月收入(1882元)的 1.29 倍。

造成这种差异的缘故是因为一方面,智能手机相对非智能手5). 城乡结构90.0%80.0%70.0%60.0% 50.0%70.6%79.7%40.0%30.0%20.0%10.0%0.0%城镇非智能手机网民29.4%智能手机网民20.3%乡村图 12 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网民的城乡分布比较智能手机网民分布在都市中的比例比乡村高出 9.1 个百分点。

这与前文所述智能手机网民具有高学历、高收入的特点相吻合。

第四章移动互联网应用及使用状况一.整体移动互联网应用渗透率比较2011 年,总体手机应用进展状况良好。

总体呈现出沟通类应用与信息猎取类应用领先进展,娱乐与商务类应用进展相对缓慢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