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霍去病军功
卫青和霍去病

卫青和霍去病,在中国历史上是两位极为著名的军事将领。
他们的战功赫赫,影响深远。
今天,我们将以他们为主题,来探讨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的思想和精神。
卫青,是中国汉代的一位将领,属于光武帝时期的人物。
他出身于一个武将家庭,自小就接受父亲的熏陶,爱好武艺。
后来随着他的成长,他加入了光武帝刘秀的军队,跟随其征战四方。
卫青勇猛善战,有着出色的指挥才能,尤其在战役中的决断力和灵活性,是其他将领无法比拟的。
有一个传说,在卫青率军攻打西域时,他的军队遇到了一只巨大的沙漠野兽,阵容壮大且凶猛。
军队的士气一度受到极大的影响,但是面对这种考验,卫青却十分镇定自若,他调整了阵型,命令士兵勇敢出击,最终成功击败了野兽。
这场战役让卫青在军队中的威望得到大幅提升,成为军队中备受尊敬的将领。
而霍去病,则是汉代末年,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17年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的父亲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因此他从小就接受了专业的训练和教育。
随着他成长,他的军事才华逐渐展露无遗,有着勇猛无畏的个性,适应力强,同时也非常注重自身的修行。
历史上,有这样一则故事:当时,汉朝与匈奴的战争异常激烈,并且被认为无法解决。
但是霍去病却执着于和平,并为此迎娶了匈奴首领的女儿。
这样的举动,虽然让他在当时被人们视为不忠不义之人,但是最终确实实现了和平,并且让他成为了汉朝的名将。
,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但是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精神和思想。
他们的勇猛和指挥才华,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忠诚”和“勇气”,主张忠于自己的职业,同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他们两人的获得的成功,是有代价的,他们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牺牲和冒险。
但是他们却始终坚信自己的信念,并对它们负责任,这种稳定和自信,也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品质。
总的来说,的故事,不仅反映出了汉代时期的历史背景,更令人钦佩的是他们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精华。
他们传承了忠诚、勇气、和稳定的品质,这些品质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霍去病历史人物故事分享

霍去病历史人物故事分享历史故事:霍去病封狼居胥霍去病),汉族,中国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下面小编想讲的就是这个英雄人物的历史故事。
霍去病简介霍去病是西汉着名抗匈将领,是一位少年将军。
多次以少胜多,立下赫赫功劳。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称霍骠姚),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
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
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
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
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时年22岁)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别称或曰即今贝加尔湖或呼伦湖,也有人称是杭爱山音译)。
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卒,年仅24岁(虚岁)。
陪葬茂陵。
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
卫青霍去病与班超汉朝的英雄将领

卫青霍去病与班超汉朝的英雄将领汉朝(202前年– 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期间涌现了众多杰出的将领。
其中,卫青、霍去病和班超被誉为汉朝的英雄将领,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战功而享誉后世。
他们在汉朝期间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为当时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卫青(前86年– 6年)是西汉初年的一位重要将领。
他出生于卫国世家,早年就以勇猛善战著称。
在其兄卫将军的帮助下,卫青发展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并在汉武帝的重用下得以施展。
卫青以其机智灵活的作战策略闻名天下,他率领的军队多次成功抵御匈奴的入侵,保卫了边疆的安全。
他还参与了王莽政权的推翻和刘秀的汉朝建立,为大汉江山的恢复立下了汗马功劳。
霍去病(前140年– 117年)是汉朝的另一位杰出将领。
他出身于匈奴贵族,年轻时被西汉朝廷征召为将领。
霍去病个性刚毅果断,深受汉武帝的赏识。
他曾多次率领军队出征匈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北伐战役,成功击退匈奴军队,保卫了边疆的和平。
霍去病还擅长用兵之术,善于运用地理和气候条件,对敌情进行详细分析,并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他是汉朝一位杰出的战略家和统帅,被后人尊为英雄。
班超(前32年– 102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外交家。
他是西汉末年和东汉初年的重要将领。
班超曾经率领军队多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朝的影响力和疆域。
他通过外交手段,成功解决了进攻汉朝边境的北匈奴的威胁,保卫了长城以外的土地。
班超还深入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亚、中亚和欧洲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将领,还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和地理学家。
卫青、霍去病和班超是汉朝历史上的三位优秀将领,他们在保家卫国、抵御外族入侵和外交交流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英勇和智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成为了榜样和楷模。
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和奉献,汉朝得以保持边疆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他们的事迹鼓舞着后人,展现了汉朝时期杰出将领的风采和作用,对今天的中国社会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对卫青霍去病战功的一点看法

我对卫青霍去病战功的一点看法很多人都认为卫青七击匈奴,杀匈奴五万多人,霍去病六击匈奴(其中两次随卫青出征,自己为将四次)杀匈奴11万人,霍去病军功比卫青大的多。
效率比卫青高的多。
甚至有人认为卫青勇不如李广,功不如霍去病,嘲笑卫青作战大量缴获匈奴畜群,物质.认为卫青战功不值一提.所以有的小说家写汉武打匈奴只谈李广,霍去病,根本不谈卫青。
下面我想对卫青霍去病战功谈一点看法卫青与霍去病同为不世出的一代名将。
他们两的战术方法都是深入敌境,出奇制胜,远程奔迂回包围的。
卫青为此种战法的开创者。
霍去病将之发扬光大。
但我认为两人作战方法细节上略有区别。
从战争的结果对全局的影响来看,卫青比霍去病高出一头。
汉匈战争是持久战,战马是很重要的一环。
当时一匹战马值30万贯钱。
战争开始时匈奴的战马品种比汉朝的好,匈奴士兵比汉朝士兵更善马战,汉朝士兵对匈奴境内的环境不了解.汉军几十年来形成了害怕匈奴,认为匈奴骑兵不可战胜的心理.以上这些就是卫青一击匈奴的背景.战争双方也拼物质基础,汉的物质基础是粮食,战马,钱等。
匈奴的物质基础是牛马羊,水草丰美的草原。
牛马羊,水草丰美的草原,同时也是匈奴人的生存基础。
卫青打仗,并不重在杀人多少,而是重在实现战略目标,重在给敌人经济以重大打击,并重在获取敌人物资,以战养战,使敌人失去生存的基础。
从而打败敌人。
这一特点从河南战役卫青战楼帆王,白羊王,杀5000余人,获牛马羊百万头,收河南地可看出。
漠南战役,更说明了这点,卫青战右贤王,俘男女15000人,获牛马羊千百万头,完全击跨了右贤王。
这两次战役虽然杀人不多,但却从生存基础上完全摧毁了楼帆王,白羊王,右贤王所部。
占领了匈奴的水草肥美之地。
对匈奴整个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使该三部只剩下等待饿死的人,只能各奔东西,自找生路。
以后数十年不见楼帆王,白羊王,右贤王所部,对汉朝侵略。
卫青的这种战略思想,还可从卫青采取的春天烧匈奴草原,饿死匈奴牛马羊的战术中看出来。
卫青和霍去病

《卫青和霍去病》xx年xx月xx日•卫青简介•卫青的军事成就•霍去病简介目录•霍去病的军事成就•卫青和霍去病的比较•结论01卫青简介1卫青的生平23卫青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从小生活艰难,但并没有阻挡他的成长之路。
出生贫寒卫青最初在汉武帝的宫廷里担任侍从,随后被选拔进入羽林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从军经历卫青在汉朝的多次战争中表现出色,特别是在对匈奴的战争中,他率领汉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征战南北卫青的家族原为山西豪族,后因战乱没落,他从小生活艰难。
出身低微卫子夫是卫青的同母姐姐,也是汉武帝的皇后,这使得卫青在宫廷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兄弟姐妹卫青的家族背景培养武术卫青从小就有进取心和军事才能,他努力学习武术,为日后的征战打下了基础。
学习兵法卫青熟读兵书,善于运用计谋,这使得他在战争中具有很高的指挥才能。
卫青的成长经历02卫青的军事成就卫青的战争经历龙城大捷元光六年(前128年),卫青出兵龙城,取得胜利,这是汉朝对匈奴的首次大胜仗。
奇袭高阙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率领汉军从云中出发,成功夺取了高阙,切断了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与河套地区的联系。
卫青的首次出征卫青在元光六年(前129年)首次以车骑将军出征匈奴,这是他军事生涯的开始。
卫青的战术和战略依托骑兵的快速机动卫青利用汉朝发达的马政,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通过快速机动打击敌军。
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卫青善于利用匈奴轻敌的心理,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集中兵力进行歼灭战。
远程奔袭,出其不意卫青敢于冒险,多次进行远程奔袭,出其不意地打击匈奴。
03提高了汉朝的国际地位卫青的胜利,提高了汉朝在国际上的地位,为后来的武帝扩张奠定了基础。
卫青的贡献和影响01稳定了北部边疆卫青通过多次对匈奴的战争,为汉朝稳定了北部边疆,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
02促进了民族融合卫青的军事行动,促进了汉族和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融合,加强了民族团结。
03霍去病简介公元前140年出生于河东平阳18岁第一次出征匈奴24岁最后一次出征匈奴,之后病逝霍去病的生平霍去病的家族背景父亲霍仲儒是平阳县的县令母亲卫少儿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姨母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皇后在舅舅卫青的影响下,开始培养出对匈奴的深仇大恨霍去病的成长经历少年时期跟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青年时期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多次出征匈奴,取得重大胜利中年时期04霍去病的军事成就霍去病的战争经历17岁随军抗击匈奴入侵霍去病在17岁时随军出征,抗击匈奴入侵,展现出勇猛无畏的精神。
卫青与霍去病汉朝的战争英雄

卫青与霍去病汉朝的战争英雄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而在这个时期,卫青和霍去病是两位备受赞誉的战争英雄。
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对汉朝的贡献使他们成为了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人物。
本文将从他们的背景、战绩和影响等方面介绍这两位战争英雄。
一、卫青的背景及事迹卫青,字文则,是汉朝西汉时期的一位将领。
他出生于南阳,家境富裕,受到良好的教育。
卫青的家庭对他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影响,他自幼聪明好学、机智勇敢,对于军事战略也有独到的见解。
卫青在军事方面有着卓越的才华,他参与了很多重要的战役并且表现出色。
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对抗匈奴的战争。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一直不和,两者经常发生激烈的战斗。
卫青在匈奴战争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多次击败了匈奴的进攻。
除了勇敢的战斗精神,卫青还以谋略著称。
在战役中,他总能把握敌我双方的形势,决策取胜的关键。
他熟悉地理环境,善于利用地理优势进行战术布阵,以保证军队的胜利。
二、霍去病的背景及事迹霍去病,字文则,是汉朝时期一位著名的战争英雄。
他生于匈奴贵族家庭,与卫青不同,他的成长环境并不富足。
然而,这并没有阻碍他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霍去病年轻时被选入汉朝的王府,接受严格的军校教育。
他学习刻苦,练就了卓越的马术和射箭技巧。
他还学习了医术,懂得如何治疗和护理伤员。
这些才能为他日后的军事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霍去病在对抗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担任过骑兵指挥官,并且多次率领军队击溃匈奴的进攻。
他优秀的指挥才能和对战争形势的洞察力使他成为了汉朝的战略家。
三、卫青与霍去病的贡献与影响卫青与霍去病的战争英勇事迹为汉朝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们的战争胜利保卫了汉朝的安全。
匈奴是汉朝的重要威胁,他们经常采取侵略行动,卫青和霍去病的战争胜利,使汉朝能够稳定发展。
其次,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为之后的将领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他们在作战中展示的创新战略为后来的军事战术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最后,他们的事迹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①子也。
去病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
善骑射,再从大将军。
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票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
上曰:“票姚校尉去病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二千五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
”去病侯三岁,元狩二年春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
上曰:“益封去病二千二百户。
”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丹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
骞至,匈奴引兵去。
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
而去病出北地,遂深入,至祁连山,拊首虏甚多。
上曰:“益封去病五千四百户。
”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去病,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
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
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
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
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梁肉,而士有饥者。
其在塞外,卒乏航,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踏鞠②也。
事多此类。
青仁,喜士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于天下未有称也。
去病自四年军后三岁,元狩六年薨。
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
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节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传》)[注]①少儿:霍去病母亲叫卫少儿,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为汉武帝皇后。
①穿域踏鞠:开辟球场踢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B.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C.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D.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父,指叔父,多指父亲兄弟中年纪最小者。
卫青与霍去病汉武帝的两位无敌将军

卫青与霍去病汉武帝的两位无敌将军汉武帝刘彻统治时期,卫青和霍去病是两位备受尊敬的无敌将军。
他们的勇武和智谋为汉朝的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重点讨论卫青和霍去病的个人经历、军事才能和对汉朝的影响。
卫青,字千秋,西汉初年著名将领。
卫青出身于世家世家,其父卫宁是汉朝将领,为人忠诚正直。
卫青年少时勇猛异常,并且极具军事天赋。
他以出色的武艺和军事指挥才能成为汉武帝豢养的勇猛将领。
卫青积极参与对匈奴的战争,多次建立战功,逐渐被汉武帝看重。
霍去病,字正千里,也是西汉时期的名将。
霍去病出身军人世家,其父霍光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
霍去病年少时骁勇善战,以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军中名声大噪。
他先后在西域、南越等地进行战争并获得重大胜利,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卫青和霍去病都以勇猛善战的形象为人所熟知。
卫青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屡建奇功,以出色的战术和勇敢的作战风格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
他率领部队在平定匈奴叛乱时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能力,被封为卫公。
霍去病在西域出征时征服了众多敌人,扩大了汉朝的版图,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战术。
他的军事才能和出众的领导能力使他成为汉武帝重要的幕僚和谋士之一。
除了勇武之外,卫青和霍去病也是善于运筹帷幄的将领。
他们在作战过程中善于分析敌情,制定合理的战略和战术。
卫青通过分割匈奴的部落并与之联姻,策划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削弱匈奴的力量。
在与匈奴的战争中,他还采取了威慑和进攻并行的战略,使匈奴无法有效突围。
霍去病则通过勘探地理情况和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在西域战争中取得了多次胜利。
他深入西域地区研究并了解敌人的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并最终成功攻克了敌人的据点。
卫青和霍去病的战术和战略指导奠定了他们在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
卫青和霍去病的影响远不止战争。
他们的战绩不仅提高了汉朝的国家威望,还对后世的军事思想和战术有着重要的影响。
卫青和霍去病的出众才能成为了后来无数将领学习的榜样。
他们的勇武和智慧给了后代仰慕者不胜的启迪,成为了历史上无可比拟的军事英雄。
文言文:汉武赏功明白及译文

文言文:汉武赏功明白及译文卫青为大将军,霍去病始为校尉。
以功封侯,青失两将(jiàng)军、亡翕侯,功不多,不益封。
其后,各以五万骑深入。
去病益封五千八百户,裨校封侯益邑者六人;而青不能益封,吏卒无封者。
武帝赏功,必视法如何,不以贵贱为高下,其明白如此。
后世处此,必曰:“青久为上将,俱出塞致命,正不厚赏,亦当有以慰其心,不然,他日无以使人。
”盖失之矣。
译文:卫青担任大将军时,霍去病才开始担任校尉,以军功封为列侯。
卫青进攻匈奴,丧失两军(指右将军苏建、前将军赵信两位将军率领的军队),翕侯(赵信)逃亡(投降匈奴),功劳不多,不增加封户。
后来卫青与霍去病各自率领五万骑兵深入匈奴腹地,霍去病增封五千八百户,去病的偏将、校尉封侯增加食邑的有六人。
而卫青没有增加封户,手下的将吏兵卒也没有人受封。
汉武帝的赏功,按规定进行,不以身份贵贱论高下,其明白如此。
后世遇到这种情况,必然会说卫青久为上将,一同出塞效命国家,即使没有厚赏,也应当有所表示以安慰士卒的心,不然,他日将无法驱使将士。
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下面是赠送的两篇散文欣赏,可以仔细阅读,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脚下的时光不知走过多少地方,不知看过多少风景,不知听说过多少轶事;题记:蒲公英我走过很多地方,但是同样的,我也有更多的地方没去过!我渴望走遍地球上每一寸土地,我期许世界上每一个地方的人都善良!然而,现实的世界告诉我;理想的丰满一定要遇到拥有相同理想的另一半!我喜欢珠海,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我喜欢那里的天气,没有北方的寒冷;四季如春的温度感觉非常惬意,不用担心换季带来的差异!走在市区的街道上,绿化的花草树木被园丁修剪的井然有序;形态各异的花卉搭配得格外美观!尤其是除过草之后的绿地,泥土的芬芳与绿草的清新扑鼻而来,有一种身处大草原的感觉,使人心旷神怡!我时常一个人发呆,散步;看着过往的人群,车水马龙的街道;也时常去繁华的街巷,拥挤的商业中心;感觉这才是生活,正因为世界有了这么多事物的陪伴,才使我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喜悦!珠海的夜,很美;到处灯红酒绿,一派歌舞升平的祥和;每当夜幕降临,才是广东因有的生活的开始!溜冰场,酒吧,迪厅,大排档等等等等;我很庆幸在这里认识了很多人,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也帮助了我很多;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聚集在一起的年轻人;我们时常出去聚会,嗨皮;但等到散场后,又回到了应有的孤寂!白天,可以去渔女,公园,九州城,免税店等等都是不错的地方!人常说,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代表;而我在这个曾经为之奋斗的地方,也时常会想起曾经相识的人,走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有时候,听着当时的流行歌曲,也会感伤;也会自嘲一笑;还有那公车到站的粤语提醒,还有那想见却永远没见的人;一篇篇,一幕幕久久回荡在脑海;早晨的肠粉,中午的餐饭,下午的炒粉,晚上的烧烤;好像味道还回味在口中一样!人,只有在对自己真诚的人的眼里,才会感觉到亲切;而我,也着实喜欢这座城市带给我家一样的温暖感觉!在这短暂而悠长的时光里,我成长了很多,也磨砺了很多;正是因为思想的成熟,阅历的增长,我选择了离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的天地,新的开始,新的征程!其实,无论走过多少地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中得到什么!知识!阅历!思想!······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遇到挫折困苦,也难免会因为一些因素而错失机缘!也不可能因为一时的过失而自暴自弃颓废一生!人,应该用豁达的心态来迎接下一秒的新鲜时光;而不是沉溺在上一秒的懊恼当中!每个人的路,都在自己的脚下;只有自己醒悟才能把未来的路走好,反之只会让错误延续到未来,从而影响以后的健康生活!即便曾经的时光再美好,那也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段插曲;没必要去纠结当时的愕然,愚昧!就像我,从来不对上一秒的事情产生情绪一样!一切都是恬淡的样子,顺其自然比什么都好!对于未来,只要真诚的去善待身边的所有;我相信,未来的时光,也该是你想象的模样!蒲公英2015.12.13家乡的茶籽林家乡高才坂,一年四季茶籽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卫青和霍去病都是西汉赫赫有名的军事将领,那么他们谁更厉害?

卫青和霍去病都是西汉赫赫有名的军事将领,那么他们谁更厉害?本文导读:说起霍去病大家都不陌生,都知道他是我国西汉时期的著名军事家,他除了击退了匈奴之外,还对兵家之法非常感兴趣。
他一生都没有娶一个妻子,只是和随身服侍他的侍女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字叫做霍婵,只是没有多久霍婵也死了,所以霍去病是没有后代的。
卫青,他是卫子夫的亲生弟弟,早些年时卫青和霍去病一样都是私生子,他的父亲把他接回家之后并没有给他很好的教育,而是让他去放羊,他的几个兄弟也都没有把他当人看待,时间长了卫青不愿意再受欺负于是回到父亲身边。
要说到卫青和霍去病两人的遭遇,说来也是有几分相似的,两人在小的时候都是私生子的身份,长大之后都成为了为国家献身的好男儿。
他们俩都是人名尊敬的将士。
两人在建立军功上不分上下。
很多人提起卫青都觉得他的军事战绩不如霍去病,但是事实上卫青更擅长于战术的攻克,霍去病只是将卫青留下的战术发扬光大。
可能两人在战术上的使用有些许区别,但是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到头来霍去病还是沿用的卫青当时开创的战术。
两人在战术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
卫青在打仗的时候注重的并不是杀了多少匈奴,他更加在意的是人文精神,他的战争对于军队对于国家都有影响。
但是霍去病更加注重的是早日击退匈奴,之于用什么方式他在乎的比较少。
卫青和霍去病谁厉害卫青和霍去病都是西汉时期赫赫有名的军事将领。
汉武帝年间,卫青官拜大将军,霍去病官拜骠骑大将军。
既然俩人都是西汉将领,并且经常一起攻打匈奴,那么,卫青和霍去病到底谁更厉害一些。
“卫青和霍去病谁厉害”这也是一个仁智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从作战经验来说,霍去病的经验显然没有卫青的丰富。
霍去病年少时,已经跟随卫青奔赴疆场杀匈奴。
当时,卫青身为军队将军,他只用安排作战方案,让他手下的将领们率兵攻击匈奴。
早年间,霍去病出色的军事能力,担任小分队首领,率领一支队伍攻击匈奴。
霍去病骁勇善战,屡次在作战中立功,便得到了汉武帝赏识。
从作战方案来说,卫青擅长从整体用兵,步步紧逼敌军,而霍去病擅长突击,霍去病经常率领一支队伍突袭匈奴军。
将军列传卫青 霍去病

பைடு நூலகம் 叁 精读课文
理解感悟 读了这篇故事后,你认为卫青是个怎样的人
总结
他是一个为人谦逊,体恤下属,仁爱,善良;胸怀 大度,荣辱不惊,不贪图富贵,为汉武帝忠诚效力, 值得我们钦佩的名将。
贰 人物简介
霍去病 霍去病:汉族,河东郡平阳县人,汉武帝时
将军列传
卫青 霍去病
壹 导入
唐有李靖、薛仁贵,而汉有卫青、霍去病,所谓 名将“名声、功绩、德性”这三者同时兼备的将领 便可称为名将。今天,我们就一起业了解一下卫青 和霍去病这两位名将。
贰 人物简介
卫青 卫青:河东平阳人,西汉名将,汉武帝时 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取得龙城大捷,打破 了自从汉初以来匈奴始终取得胜利的神话, 曾经七战七胜,为开拓北部疆域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他性情仁厚善良,不爱显山露水, 是优秀的军事家,被封为长平侯。
叁 熟读文本
了解人物
请同学们自主地阅读有关卫青的故 事,见P57,小组交流讨论,疏通文意。
叁 精读课文
重点字词
①青固谢曰: ②卧幸得待罪行间:
再三,坚决 行伍之间,泣指军队(hang)
叁 精读课文
句子翻译
①赖陛下神召,军大捷,皆诸校力战之功也。 仰赖陛下的神圣感灵,我军取得大捷,都 是各位校尉力战的功劳。
肆 拓展升华
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这二人谁最厉害? 谈谈你的看法。
谢 谢 Thanks for watching
观 看
杰出的军事家,婕母是卫子夫,舅父是赫赫有名 的卫青,霍去病从小习武,擅长射箭、骑马等。 18岁就跟着卫青在漠南抗击匈奴,勇武且有胆 识,先后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校尉,骠骑将军封 冠军侯,但他却英年早逝,年仅24岁。
汉朝东征卫青霍去病的战功赫赫

汉朝东征卫青霍去病的战功赫赫汉朝自刘邦建立以来,不断扩张其疆土,向西北方向推进。
而卫青和霍去病作为汉朝的杰出将领,在东征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并取得了赫赫战功。
本文将分别介绍卫青和霍去病在东征中的战斗经历以及他们的战功。
卫青是汉朝初期的一个重要将领,他在东征战役中忠诚勇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胜利。
汉武帝派遣他率军东征匈奴,卫青奋勇作战,打败了数支匈奴部队,使其胆寒。
卫青组织和训练士兵,他重视军事纪律和作战技巧,对于敌军的弱点洞察得非常透彻。
他还善于运用兵力,灵活地调动部队,巧妙地包围匈奴,迫使其割地求和。
卫青的统帅能力和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受到了朝廷的高度赞扬,成为当时人们口中的英雄。
与卫青齐名的还有霍去病。
霍去病出身于汉朝皇室,他有着非凡的军事天赋和气魄。
在东征战役中,霍去病带领大军多次出征,与匈奴进行激烈战斗。
他善于运用兵力,熟悉地理环境,充分利用战略地形和战争技巧,打击匈奴的包围和突袭部队。
霍去病对敌军兵力的弱点了如指掌,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他多次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削弱了匈奴势力,为汉朝在西北方向的边防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卫青和霍去病在东征战役中的战功不容忽视。
他们率领汉朝的军队,充分发挥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每每面对强大的匈奴军队,仍然坚守阵地、英勇作战。
他们以身作则,先锋进攻,立下赫赫战功。
他们的勇气和战略眼光为后来的战事指明了方向,也为东征开辟了新的道路。
总之,卫青和霍去病分别是汉朝东征战役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功。
他们的东征历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但最终战胜了匈奴,维护了边疆的安全,为汉朝明君治国的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卫青的统帅才能和霍去病的勇猛无畏,使他们成为了汉朝史上的传奇人物,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卫将军骠骑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篇⽂⾔⽂,出⾃《史记》位于卷⼀百⼀⼗⼀。
⽂中突出地描写和赞美了卫青推功让爵、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将风度和以国家为重的爱国思想。
下⾯是分享的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卫将军骠骑列传》原⽂ 作者:司马迁 ⼤将军卫青者,平阳⼈也。
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青。
青同母兄卫长⼦,⽽姊卫⼦夫⾃平阳公主家得幸天⼦,故冒姓为卫⽒。
字仲卿。
长⼦更字长君。
长君母号为卫媪。
媪长⼥卫孺,次⼥少兒,次⼥卫⼦夫。
後⼦夫男弟步、⼴皆冒卫⽒。
青为侯家⼈,少时归其⽗,其⽗使牧⽺。
先母之⼦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
青尝从⼊⾄⽢泉居室,有⼀钳徒相青⽈:“贵⼈也,官⾄封侯。
”青笑⽈:“⼈奴之⽣,得⽏笞骂即⾜矣,安得封侯事乎!” 青壮,为侯家骑,从平阳主。
建元⼆年春,青姊⼦夫得⼊宫幸上。
皇后,堂⾢⼤长公主⼥也,⽆⼦,妒。
⼤长公主闻卫⼦夫幸,有⾝,妒之,乃使⼈捕青。
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
⼤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
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
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同母昆弟贵,赏赐数⽇间累千⾦。
孺为太仆公孙贺妻。
少兒故与陈掌通,上召贵掌。
公孙敖由此益贵。
⼦夫为夫⼈。
青为⼤中⼤夫。
元光五年,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中⼤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卫尉李⼴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军各万骑。
青⾄茏城,斩⾸虏数百。
骑将军敖亡七千骑;卫尉李⼴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
贺亦⽆功。
元朔元年春,卫夫⼈有男,⽴为皇后。
其秋,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三万骑击匈奴,斩⾸虏数千⼈。
明年,匈奴⼊杀辽西太守,虏略渔阳⼆千馀⼈,败韩将军军。
汉令将军李息击之,出代;令车骑将军青出云中以西⾄⾼阙。
遂略河南地,⾄于陇西,捕⾸虏数千,畜数⼗万,⾛⽩⽺、楼烦王。
遂以河南地为朔⽅郡。
以三千⼋百户封青为长平侯。
大汉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究竟谁最强?

大汉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究竟谁最强?本文导读:只是司马迁因为他个人的原因,对汉武帝十分不满,连带着对以裙带关系上位的卫霍二人也有了偏见,而对于悲剧性的人物,如李广,多怀有同情之心。
自然了,历史学家也是人,立场带有主观色彩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读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作者的代入感给蒙蔽了。
历史上对于这三个人的评价早有定论,许多人都知道卫霍二人的军事天才,很少有人把李广视为名将。
比如唐高祖李渊就曾经说:李靖是萧铣、辅公祏之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这就是把卫青、霍去病与韩信、白起二人并称。
又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在得知蓝玉大破北元后,大喜,赐敕褒劳,比之卫青、李靖。
读者也不是傻子,历史上就有很多人注意到了司马迁对李广的偏袒,进而为卫霍二人鸣不平。
比如明人黄淳耀评论:“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认为司马迁对李广和卫青的评价不公。
宋人黄震在《史记评林》中则认为:“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
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
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
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明人王夫之亦云:司马迁挟私以成史,班固讥其不忠,亦允矣。
其于李陵降匈奴一事持论极为精辟,云: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揜。
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衒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
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
迁之书,为背公死党之言,而恶足信哉除了后世之人对卫青、霍去病、李广三将之优劣早有定论外,时人如刘安之愚蠢,亦知卫、霍,而不知有李广。
淮南王刘安欲谋反,深忌卫青之将材,其派出的刺客首选的刺杀目标就是卫青,至于李广,如刘安之流,尚且从未放在眼里,可见李广相去卫青何止道里计。
卫青和霍去病

卫青和霍去病就在李广在战斗中被匈奴兵俘虏后又逃回的那年,汉军四路人马,三路都失败了,只有卫青打了个胜仗,被封为关内侯;以后,又接二连三地打败匈奴兵,立了战功。
公元前124年,卫青率领骑兵三万,追到长城外。
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军还离开很远,一点也没防备,在兵营里喝酒作乐,喝得酩酊大醉。
卫青在夜色的掩护下,急行军六七百里,包围了右贤王。
汉兵从四面八方冲进匈奴营地,打得匈奴部队四面逃窜,乱成一团。
右贤王的酒刚刚惊醒,要抵抗已来不及了,只好带着他的几百个亲信脱身逃走。
这一仗,卫青的人马一共俘获了一万五千多个俘虏,其中匈奴的小王十多人。
匈奴的左右贤王,只比单于低一级。
这次战争,右贤王全军覆没,对匈奴单于是一个很大打击。
汉武帝得到捷报,立刻派使者拿着大将军印,送到军营,宣布卫青为大将军,连他的三个还没有成年的儿子也封为侯。
卫青推辞说:“我几次打胜仗,都是部下将士的功劳。
我那三个孩子还都是娃娃,什么事都没干过。
要是皇上封他们为侯,怎么能够勉励战士立功呢!”汉武帝经他一提醒,就封了卫青部下的七名将军为侯。
第二年,匈奴又来进攻。
汉武帝又派卫青率领六个将军和大队人马去对付匈奴。
卫青有一个外甥,叫霍去病,那时候才十八岁,非常勇敢,又会骑马射箭,这次也跟着卫青一道去打匈奴。
匈奴听到汉军大批人马来进攻,立即往后逃走。
卫青派四路人马分头去追赶匈奴部队,一定要把匈奴主力打败。
卫青自己坐镇大营,等候消息。
到了晚上,四路兵马都回来了,没有找到匈奴主力,有的杀了几百个兵士,有的连一个敌人也没有找到,空着手回来了。
霍去病还是第一次出来打仗的小伙子,才做了个校尉。
他带领了八百名壮士,组成一个小队,去找匈奴部队。
他们向北跑了一阵,一路上没瞧见匈奴兵士,一直赶了几百里路,才远远望见匈奴兵的营帐。
他们偷偷地绕道抄过去,瞅准一个最大的帐篷,猛然冲了进去。
霍去病眼明手快,一刀杀了一个匈奴贵族。
他手下的壮士又活捉了一个。
匈奴兵没有了头儿,四处奔逃,八百个壮士追上去又杀了两千多匈奴兵,才赶回大营。
总结卫青霍去病

总结卫青霍去病1. 引言卫青和霍去病是中国历史上两位重要的战争将领,他们在汉朝时期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本文将对卫青和霍去病的事迹进行总结,并评析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卫青2.1 生平卫青,字子夫,汉朝末年的名将,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
他很早就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曾在王莽篡位时参与抵抗,并在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时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卫青受命率军征讨南匈奴,多次大破敌军。
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善于运用兵法,具有很高的军事天赋。
2.2 贡献卫青为汉朝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先后率军讨伐南匈奴、巴蜀叛乱和南方的少数民族叛乱,均获得了辉煌的胜利。
他领导下的军队勇猛果敢,作战风格灵活多样,使得对手无法捉摸其意图。
卫青在平定楚汉之争、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汉朝的疆土扩张和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2.3 影响卫青的军事才能和战功使得他成为汉朝时期备受尊敬的将领之一。
他的事迹被后世记载并广为流传,成为后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
卫青立下了丰功伟绩,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战争经验和军事智慧。
3. 霍去病3.1 生平霍去病,字子昂,汉朝时期的杰出将领,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他出生于军人世家,自小就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在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时,霍去病被任命为将军,多次领导军队征战边疆。
3.2 贡献霍去病在汉朝边疆的战争中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他领导的军队多次征服匈奴,为汉朝的边疆巩固和国家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
霍去病聪明勇敢,善于运用兵法,对敌军的战法了如指掌。
他的军队训练有素,执行力强,战斗力凌厉,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
3.3 影响霍去病的事迹被后世传颂,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战争英雄。
他不仅立下了赫赫战功,还为汉朝的疆土扩张和国家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使得后人受益匪浅,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4. 结论卫青和霍去病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们在汉朝维护国家统一、保卫国土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言文《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阅读练习与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
去病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
善骑射,再从大将军。
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以二千五百户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春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益封二千二百户。
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
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
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
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
骞至,匈奴引兵去。
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
而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骑侯失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
然而诸宿将常留落不耦。
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
其后,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欲召诛浑邪浑邪裨王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
去病乃驰入,得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
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由此上益重爱之。
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
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
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蹴鞠也。
事多此类。
元狩六年薨。
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
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节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道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B.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道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C.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道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D.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道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封,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
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是岁也,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
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受诏与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
于是天子曰:“剽姚校尉去病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及相国、当户①,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生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千六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
其秋,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欲召诛浑邪王。
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
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天子闻之于是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骠骑既渡河与浑邪王众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
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②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
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
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
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
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或塌鞠。
事多此类。
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
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
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
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赞曰:苏建尝说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士大夫无称焉,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者,勉之哉!”青谢曰:“武安③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
彼亲待士大夫、招贤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
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方此意。
为将如此。
(节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注释:①相国、当户:均匈奴的官名。
②传:驿站,此指驿站备用的车驾。
③武安:武安侯田蚡,武帝叔,武帝少时专权。
6.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5分)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天子闻之于是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骠骑既渡河与浑邪王众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青霍去病战功很多人都认为卫青七击匈奴,杀匈奴五万多人,霍去病六击匈奴(其中两次随卫青出征,自己为将四次)杀匈奴11万人,霍去病军功比卫青大的多。
效率比卫青高的多。
甚至有人认为卫青勇不如李广,功不如霍去病,嘲笑卫青作战大量缴获匈奴畜群,物质.认为卫青战功不值一提.所以有的小说家写汉武打匈奴只谈李广,霍去病,根本不谈卫青。
下面我想对卫青霍去病战功谈一点看法卫青与霍去病同为不世出的一代名将。
他们两的战术方法都是深入敌境,出奇制胜,远程奔袭,迂回包围的闪电战。
卫青为此种战法的开创者。
霍去病将之发扬光大。
但我认为两人作战方法细节上略有区别。
从战争的结果对全局的影响来看,卫青比霍去病高出一头。
汉匈战争是持久战,战马是很重要的一环。
当时一匹战马值30万贯钱。
战争开始时匈奴的战马品种比汉朝的好,匈奴士兵比汉朝士兵更善马战,汉朝士兵对匈奴境内的环境不了解.汉军几十年来形成了害怕匈奴,认为匈奴骑兵不可战胜的心理.以上这些就是卫青一击匈奴的背景.战争双方也拼物质基础,汉的物质基础是粮食,战马,钱等。
匈奴的物质基础是牛马羊,水草丰美的草原。
牛马羊,水草丰美的草原,同时也是匈奴人的生存基础卫青打仗,并不重在杀人多少,而是重在实现战略目标,重在给敌人经济以重大打击,并重在获取敌人物资,以战养战,使敌人失去生存的基础。
从而打败敌人。
这一特点从河南战役卫青战楼帆王,白羊王,杀5000余人,获牛马羊百万头,收河南地可看出。
漠南战役,更说明了这点,卫青战右贤王,俘男女15000人,获牛马羊千百万头,完全击跨了右贤王。
这两次战役虽然杀人不多,但却从生存基础上完全摧毁了楼帆王,白羊王,右贤王所部。
占领了匈奴的水草肥美之地。
对匈奴整个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使该三部只剩下等待饿死的人,只能各奔东西,自找生路。
以后数十年不见楼帆王,白羊王,右贤王所部,对汉朝侵略。
卫青的这种战略思想,还可从卫青采取的春天烧匈奴草原,饿死匈奴牛马羊的战术中看出来。
该战术也为后人所称道。
卫青早期六击匈奴,汉军并没有因为缺少马匹而不能战匈奴,由于获得了匈奴优良的种马,马的品质越来越好,骑兵的速度越来越快。
汉军骑兵越来越强大。
这与卫青夺敌人战马,夺敌人物资以战养战是分不开的。
至于牛羊也是可以变钱的物资。
对汉朝经济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
史记中牧羊人卜式将自己几年来放养的几千只羊变现30万贯钱,捐献给军队打匈奴就是例子。
卫青以战养战的方法,及汉武帝的养马政策,终于达到了逐渐改进汉朝的军马品质,培养出汉朝最优秀的骑兵的目的。
最后俘虏来的匈奴兵教会了汉朝兵匈奴的骑兵战术,成了汉军打匈奴的向导。
使汉军骑兵成为比匈奴大单于卫队更为强大的骑兵。
为最终打败匈奴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和卫青对培养强大的汉军骑兵功不可抹。
总之卫青的河南战役,漠南战役及丰厚的缴获沉重的打击了匈奴,并使汉朝从战争中获得一定收益。
这才是汉武帝封其为大将军,一门四侯的真正原因。
此后五击,六击匈奴都是与伊稚鞋作战,共杀敌19000多人,但没有到达伊稚鞋的放牧地,没有缴获。
并失去赵信和苏建部。
卫青的漠北战役,伊稚鞋吸取了前几次的教训,将部族和牛马羊远迁到北方,只留下精兵在沙漠以北与卫青决战,因而此战卫青没有缴获,占领了赵信城,城中只有粮食,和干草。
因为要跨越沙漠不可能带走粮食,只能补充自己,多余的放火烧掉。
这次战争中卫青创新的采取了武钢战车结环为阵防守,骑兵进攻的车守骑攻的新战术,和分兵合围战术.克服了汉军刚刚穿越沙漠,兵疲马乏,骑兵人数少于伊稚鞋以逸待劳精锐主力部队的缺点,击溃了伊稚鞋以逸待劳精锐主力部队.但是,由于李广赵食其部没有按时到达,分兵合围的计划没有实现,卫青只杀了伊稚鞋单于卫队19000多人,战果比卫青期望的差的太远了。
我大胆猜测如果李广赵食其部按时到达,此战很可能将伊稚鞋单于卫队精兵完全歼灭,伊稚鞋死亡,造成匈奴内乱,分裂。
汉宣帝时期的南匈奴归降,可能在汉武帝时就会发生。
后人评价此战时,多为李广赵食其部被分兵走东道而喊冤,认为是卫青夺功,故意让李广赵食其部绕道。
但我认为此战更冤枉的其实是卫青。
因为,此战卫青和伊稚鞋是遭遇战.卫青所率领的汉军是霍去病挑剩下的,且刚刚穿越沙漠,兵疲马乏.而伊稚鞋所率领的是匈奴最精锐的单于卫队,并且以逸待劳.卫青本来就处于劣势.由于李广赵食其部没有按时到达,又使卫青与伊稚鞋交战时,骑兵人数上少于伊稚鞋单于卫队精兵,不利再加上不利,卫青此战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生死之险.最后以惨胜结束战斗.我想,战斗中卫青一定焦急万分,盼星星,盼月亮的盼望李广赵食其部的到来.由于分兵合围的计划没有实现,此战使卫青失去了全歼伊稚鞋单于卫队,杀死伊稚鞋单于,名垂千秋的机会.此战如果不是卫青用车守骑攻的新战术,卫青有可能战败,身败名裂。
卫青的漠北战役尽管只杀了19000多人,但却全部是单于卫队精兵,没有一个老弱者。
使匈奴单于的统治基础受到了沉重打击。
使其相当长的一端时间里,自顾不及,不可能再与汉军作战。
(匈奴是部落联盟制,大单于的精锐部队是其统治其他部落的基础。
如果大单于的精锐部队弱了,其他部落王就可能取代大单于而自己当大单于。
)卫青漠北战役的意义实际上重于霍去病的封狼居婿。
这也是史记将该场战争详写的原因。
卫青在漠北战役中采取的武钢战车结环为阵防守,骑兵进攻的车守骑攻的战术,和分兵合围的战术充分展示了其伟大的军事家,统帅的能力.并为后世军事家所效法.例如唐朝大军事家李靖征讨土谷浑军就采用卫青分兵合围的战术。
李靖顺利的实现了分兵合围的目标。
在积石山大败土谷浑军,杀死土谷浑伏允可汗,将土谷浑国土收归唐朝。
南北朝刘裕北伐时对付南燕剽悍的骑兵也曾效法卫青战车结环为阵防守,骑兵进攻的车守骑攻的战术,抵御骑兵的冲击.霍去病继承和发扬光大了卫青深入敌境,出奇制胜,远程奔袭,迂回包围的闪电战的特征,并将这一特征进一步发扬光大。
但他的打仗方法细节与卫青的不完全相同.霍去病为将攻打匈奴时汉匈交战双方的情况已和卫青一击匈奴时的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汉军已完全不害怕对匈奴人作战,反而经过几次交战,匈奴人有了恐惧汉军的心理.从卫青六击匈奴后,伊稚鞋单于主动放弃漠南,将王庭撤到漠北这一举动就可看出种变化.由于汉武帝卫青的多年培育,汉军.骑兵的机动性,灵活性和速度已经可以和匈奴精锐主力相媲美.经过多次实战,汉军熟悉了匈奴的骑兵战术,汉军中更有大量的熟悉匈奴环境的匈奴人.汉军骑兵的整体素质也超过了匈奴骑兵.霍去病在战争中,不要敌人物资和缴获,重在杀伤敌人头目和有生力量。
自己军队的军需取之于敌,不等后方供应。
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证部队的机动性,速度,灵活性。
保证抓到敌人更多头目,杀伤更多的敌人。
将骑兵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霍去病的这种战术类似于以后的成吉斯汗的东征部队速不台,者别的万人队的打法。
速不台,者别的万人队的辉煌战果为世界瞩目。
从霍去病两次河西战役,此后的漠北战役就可看出霍去病作战与卫青不同处的明显特点。
河西走廊为匈奴的水草肥美之地,是浑斜王,休屠王的放牧地。
霍去病两次河西战役扫荡了五个匈奴小部落国,杀匈奴近四万人,却没有缴获。
漠北战役霍去病杀到了匈奴王庭,和左贤王的放牧地,杀七万人,也没有缴获。
霍去病打仗的优点是明显的,即从肉体上,人数上彻底的消灭敌人,由于匈奴人数不多,有效的缩短了汉匈战争进程。
其霍霍战功永远为后人所怀念。
但霍去病的战术也易造成汉军的马匹得不到及时补充,以至于以后没有马匹再作战的问题。
以及没有战争收获来补充战争损失的问题。
不利于持久对匈奴作战。
事实上自卫青六击匈奴后,霍去病两次河西战役,卫霍漠北战役均无缴获,此后造成汉朝近十年因为没有战马,不能对匈奴作战。
毫无疑问,卫青,霍去病都是伟大的军事统帅。
不能简单的认为卫青不如霍去病,或者霍去病不如卫青。
但可以肯定的说,卫青前期六击匈奴采取的战略是完全正确的,它是汉朝彻底击败匈奴使漠南无王庭的基础。
本人猜测,如果汉朝前四次击匈奴采取的是霍去病的战法,可能的战争结果有两个1. 霍去病对匈奴的杀伤人数比卫青大的多,但可能因为没有战马,汉朝无法五,六,七,八,九击匈奴。
由于匈奴的强大,不可能几击就打败,最后汉朝可能得不到漠南无王庭的战果。
2. 战争初期由于匈奴的战马品种比汉朝的更好,匈奴士兵比汉朝士兵更善马战,汉朝士兵对匈奴境内的一切环境不了解,霍去病的骑兵对匈奴的骑兵处于劣势中,霍去病没有了对匈奴骑兵机动,快速,灵活的优势,获得的战果可能还远不如卫青,甚至战败。
霍去病的立功受封,以及卫青的受冷落,影响了汉武帝后期将士的打法,他们大多数学霍去病的打法,不要匈奴的缴获,以至于汉军战马少,成了一个长期的问题。
只好靠自己鼓励人民饲养。
战争就其本质来说,就是经济利益的争夺。
从现代战争看,交战的双方更注重以战养战,获取战争收益。
彻底打跨敌人的物资基础,生存基础,从而战胜敌人。
而不将重点放在消灭敌人的生命上。
这到和卫青的战法比较相近。
综上所诉,卫青霍去病同为不世出的一代名将。
后人多歌颂霍去病,少谈卫青,一者是因为霍去病英年早逝,而卫青则贵为人臣顶峰,平安而终。
再者为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爱国豪情壮志。
另外也为卫青标准的外戚身份,和尚公主的身份。
霍去病毕竟隔了一层。
三者是因为写颂词者多为文人,不懂军事,他们只简单的比较霍去病,卫青的杀伤数,忽略卫青的缴获对战争全局的影响,甚至借此嘲笑卫青.后人评价卫青多与汉武帝连在一起,把他们都归划为统治阶级。
对汉武帝评价高,对卫青评价也高,对汉武帝评价低,对卫青评价也低。
霍去病则基本不受影响。
卫青受外戚身份和尚公主的身份的坏的影响实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