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教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小学科学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教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谁先迎来黎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了解为什么地球会有昼夜和四季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和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观察地球自转的影响。
2. 描述地球公转带来的四季变化。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
2.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带来的昼夜和四季变化。
四、教学准备1. 大球仪、小球仪和灯泡。
2. 不同季节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描绘日升日落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观察天文现象的兴趣。
2. 导入新课(10分钟)观察小球仪的自转:教师在教室的中央放置一个小球仪,用手自转它,并引导学生观察小球仪自转所带来的影响,如出现昼夜变化。
解释地球自转的原理。
3. 学习新知(20分钟)a) 地球自转的原理:教师使用大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说明地球自转造成昼夜交替的原因。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影响。
b) 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教师根据季节变换的图片,由全球到半球,让学生观察四季变化的规律,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导致的四季变化的原因。
4. 深入实践(30分钟)a)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展示一个关于太阳、地球自转、公转和四季变化的海报或模型。
b) 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亲自观察太阳的运动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归纳总结(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整理归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对昼夜和四季变化的影响。
6. 拓展延伸(10分钟)提出扩展问题,如为什么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四季相反,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7. 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总结地球自转、公转对昼夜和四季变化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和四季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实地观察和小组合作讨论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黎明”的概念,知道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界日出日落的兴趣,提高对地理现象的探究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黎明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2.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3. 地球上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
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日出日落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上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
2.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如何观察和记录日出日落时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黎明和地球自转的概念。
3.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出日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黎明”的概念。
2. 讲授新课:讲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地球上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如地球上最东边的地方最先迎来黎明。
4.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了解黎明到来的顺序。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为什么地球上的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不同?”等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黎明概念的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2. 评价学生对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的掌握,通过填空题或选择题进行。
3. 评价学生对地球上不同地区迎来黎明顺序的理解,通过案例分析报告或小组讨论进行。
4. 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观察记录表和口头报告进行。
七、教学资源:1. 日出日落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地球仪或平面图,展示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位置。
3. 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日出日落时间。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讲授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分析黎明概念。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谁先迎来黎明》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通过文章内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主动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中的科学问题。
(2)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文章的作者和背景。
(2)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不同?”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文章的亮点和疑问。
3.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中的科学知识,如地球自转、经度等。
(2)分析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
4. 案例分析:(1)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6. 总结提升:(1)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文章内容,绘制地球自转示意图。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所在地区迎来黎明的过程。
3. 调查其他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分析原因,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聚焦于“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这一问题,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模拟实验-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实验验证”的思维探究过程,逐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转周期,以及自转形成了太阳这一天体的东升西落。
本课教材设计了3个活动。
一是模拟实验,利用人体围成的“地球”,研究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明确地球自转方向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二是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中相对运动的特点,推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再用“地球椅”验证我们的推测;三是根据确认后的地球自转方向,在地球仪上模拟验证谁先迎来黎明。
三个活动环环相扣,且要求学生每进行一次推理,都要用模拟实验验证,充分发挥了模拟实验法在研究宇宙领域问题时的优势,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证据意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24小时,并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地球椅”模拟实验的体验,并结合生活实践来理解相对运动的特点●能运用各种实验逐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科学态度目标:●对探寻自然现象、解密自然规律保持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处处是科学【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各种实验逐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难点:运用“地球椅”模拟实验,结合生活实践,理解相对运动的特点。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教师提问引导: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那么地球上不同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同吗?教师提问引导:那么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引出课题并板书。
学生活动:提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由已知到未知,从旧知识中提出新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模拟实验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先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明确两者的地理位置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明确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通过观察地图,学生能够判断出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地球、探索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概念及地球自转的方向。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准备地球自转的相关资料。
(2)准备地图若干份。
2. 学生准备:(1)预习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黎明吗?黎明是如何到来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地球自转的方向。
3.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地球自转的原理,让学生明白地球自转是如何导致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的。
4. 地图分析教师分发地图,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思考与地球自转有关的问题,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 地图分析评价:评估学生在地图分析环节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表现。
3.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练习题和观察自然现象的分享,评估学生对地球自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如下问题:1. 学生对本节课地球自转知识的理解程度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讲解不清楚或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3. 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是否达到预期?4.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地球仪制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自转。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学生能够解释为什么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不同。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地球仪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学生能够运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学生能够增强对地球科学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地球的自转:学生将通过地球仪观察地球的自转,了解自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2 地球的公转:学生将通过地球仪观察地球的公转,了解公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应用:学生将通过实例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时区的划分、航海导航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法:学生将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标记,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2 实例分析法:学生将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应用。
3.3 小组讨论法:学生将分组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问答:教师将提问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以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报告,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理解。
4.3 课后作业:学生将完成课后作业,以巩固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地球仪:教师将使用地球仪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5.2 教学PPT:教师将使用PPT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图片和实例。
5.3 课后作业习题:教师将提供课后作业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什么是黎明?”引起学生对黎明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谁先迎来黎明》。
6.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6.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探讨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差异。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谁先迎来黎明》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1.2 技能目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学会关爱他人,尊重差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谁先迎来黎明》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动物们比赛谁先迎来黎明的比赛,揭示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要学会关爱他人,尊重差异。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寓言故事的深层含义还需引导。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3.2 教学难点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联系实际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第四章: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黎明吗?谁先迎来黎明呢?5.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回答相关问题。
5.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分析比赛过程中动物们的表现。
5.4 情境教学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心情和感受。
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差异。
5.6 布置作业课后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尊重差异的感悟文章。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课堂讨论环节,观察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能力。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关爱他人、尊重差异这一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谁先迎来黎明》课文文本。
7.2 多媒体资源故事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
7.3 实物资源黎明道具(如晨光灯、日出模型等)。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学效果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满意度,以及他们对故事中道理的理解程度。
8.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调整教学方法,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故事《谁先迎来黎明》的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以及太阳升起的过程。
1.2 适用年级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学生。
1.3 教学时间本章节共需45分钟。
第二章:教学准备2.1 教具准备《谁先迎来黎明》故事书籍地球仪图片或插图时钟2.2 教学环境安静的阅读空间舒适的座椅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天空,询问他们是否曾经观察到黎明的到来。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黎明的印象和感受。
3.2 阅读故事(10分钟)向学生介绍故事《谁先迎来黎明》的内容和作者。
朗读故事,过程中可适时停顿,询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反应。
3.3 讨论故事情节(10分钟)分组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互相回答。
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全班学生一起讨论。
3.4 探索黎明和时间差异(10分钟)向学生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原理,以及不同地区时间差异的原因。
使用地球仪展示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让学生观察并理解。
3.5 总结和反思(5分钟)让学生回顾故事《谁先迎来黎明》的内容,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传达的信息和寓意。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阅读延伸要求学生选择一本关于自然或科学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4.2 观察实践要求学生在家观察黎明的到来,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观察结果,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提问和回答情况。
5.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5.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阅读延伸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观察实践作业的记录和分享。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主动寻找答案。
《2.4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六年级上册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理解昼夜交替现象;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掌握探究地球自转的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2.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探究地球自转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如地球仪、手电筒等;2. 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了解昼夜现象;3. 教师制作教学PPT,包含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与黎明和黑夜有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引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引出课题。
2. 观察讨论,研究昼夜交替现象(1)分组活动,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位置和太阳的关系,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位置变化的过程,让学生讨论并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讨论猜测谁先迎来黎明。
(2)根据学生的描述,总结出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
3. 知识拓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1)运用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知识解释一个地方的昼夜变化规律。
(2)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与昼夜交替有关的现象,并试着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4. 课堂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认真记录的好习惯。
5.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家房子的朝向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并记录下来,第二天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了解昼夜变化和四季更替的规律。
2. 学会观察、记录和总结的方法,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3. 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掌握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2. 难点:将抽象的地球运动规律与实际自然现象相结合,形成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范文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谁先迎来黎明》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章中的论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文章阅读:《谁先迎来黎明》2. 探究活动:分析文章的论点和论据3. 批判性思维训练:评价文章的论证过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的背景和主要观点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3.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其主要观点和论据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4. 案例分析: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思考5. 批判性思维训练:评价文章的论证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不足之处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2. 阅读理解:检查学生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论据的理解3. 批判性思维:评价学生在评价文章论证过程中的表现4.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六、教学资源:1. 文章《谁先迎来黎明》的打印版或电子版2. 分组讨论记录表3. 批判性思维评价表4. 教学PPT或黑板5. 辅助教学材料(如有需要)七、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文章的打印版或电子版,并分配给每个学生2. 设计好分组讨论记录表和批判性思维评价表3. 制作教学PPT或准备黑板上的辅助教学材料4. 准备好相关辅助教学资源,如有需要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谁先迎来黎明》的主要观点和论据,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文章的论证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不足之处。
九、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其主要观点和论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范文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谁先迎来黎明》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章的主要内容、观点以及科学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谁先迎来黎明》文章。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地球仪、地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日出日落的现象。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科学知识,如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表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价其课堂参与度。
2. 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协作: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协作精神等。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和科学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日出观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深入了解日出日落的现象。
2. 开展科学实验,如地球自转模型制作,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地球自转的理解。
3. 举办科学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和思考角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是否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黎明”的概念,知道黎明是指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界的能力,提高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度。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黎明的概念,学会观察和描述黎明现象。
难点:理解地球自转对黎明到来的影响,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黎明现象。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共同探讨黎明的特点。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黎明时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 讲解法:教师讲解地球自转对黎明的影响,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教学准备:1. 课件:黎明图片、地球自转动画等。
2. 实验器材:地球仪、手电筒等。
3. 观察工具:望远镜、相机等(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黎明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黎明现象。
2. 探究黎明:讲解黎明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黎明是指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3. 地球自转与黎明:通过地球自转动画,让学生明白地球自转对黎明到来的影响。
4. 观察与描述:分组进行观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黎明时的景象。
5. 分享与讨论:分组分享观察心得,讨论黎明的特点,总结黎明的共同点。
6. 实践体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黎明时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7. 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预测日出时间等。
8.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9.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幅黎明时的景象,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黎明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观察和描述黎明时的表现,关注他们的观察细节和描述准确性。
3.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谁先迎来黎明》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谁先迎来黎明》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1【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 通过解决“谁先迎来黎明”这个问题,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的● 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知道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的时差是由于经度不同决定的● 了解世界时区图的基本知识2、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法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 通过进行“相对运动”的'实验描述,建构空间立体概念,并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解释天体的运动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方向的确定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太阳模型、自制卡片若干、转椅、答题卡等【教学过程设计】一、直接导入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那么早晨六点,当北京的孩子起床时,远在新疆乌鲁木齐的孩子们又在干什么呢?是在睡觉呢?还是在上学的路上?(学生讨论、汇报)师:那大家想不想知道乌鲁木齐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通过学习今天的内容,大家就能知道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们在干什么。
大家有兴趣吗?那还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多媒体展示:谁先迎来黎明)那么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呢?(学生猜测、教师追问)二、模拟实验1 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看见太阳师:既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不妨来做个实验。
但是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先弄清楚这么几个问题:(1)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出现与什么因素有关?(2)北京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在地图上的位置(3)相对地球而言,太阳石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实验要求,教师做相应的讲解)(学生实验并汇报)师:实验做完了,在实验过程中,谁先迎来黎明呢?还是你们在实验中遇到了什么麻烦?(学生汇报,教师有针对性的做讲解或评价)师: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呢?(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小结)【两个城市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与地球旋转的方向有关,由西向东转,北京先看到太阳;由东向西转,乌鲁木齐先看到太阳】三、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师:地球的自转方向不同,人们看见太阳,迎来黎明的时间也就不相同,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怎样的呢?(进行一系列的相对运动模拟实验)师:通过刚刚两个小小的模拟实验,推向一下地球的运动状况。
小学科学24《谁先迎来黎明》(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24《谁先迎来黎明》(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谁先迎来黎明-小学科学教案引言:《谁先迎来黎明》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中的一篇科普文章,通过描绘蛙、鸟和太阳的活动,引发学生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思考。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黎明的形成原理,发展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日出日落的现象及其原因;- 掌握太阳升起和西落的方向;- 了解蛙和鸟等动物在公元时刻的活动规律。
2. 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界变化的好奇心和兴趣;- 引导学生尊重科学事实,并运用科学知识解读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日出日落的现象及其原因;- 学生掌握太阳升起和西落的方向。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1. 导入(1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显示一个太阳,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是从哪个方向西落的?引导学生讨论,并记录学生的回答。
2. 感知(1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日出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
观察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太阳会从东方升起?3. 探究(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从实验箱中取出两个小南瓜,一个是连续记录观察结果的南瓜,另一个是对照组的南瓜。
要求学生每天早上、中午和傍晚分别用绘画记录下每个时间点的南瓜形状。
一周后,每组学生整理并比较两个南瓜的形态变化。
教师在实验结束后带领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南瓜在不同时刻形状会发生变化?4. 归纳(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日出日落的原理,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引导学生理解日出日落的现象及其原因。
5. 运用(2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观察一段时间内太阳升起和西落的方位,并记录观察结果。
六年级教科版科学《谁先迎来黎明》教案
六年级教科版科学《谁先迎来黎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了解相对运动的概念,能运用相对运动的原理判断不同地区谁先迎来黎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球自转方向与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关系。
学会运用推理、分析等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地球自转方向与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关系。
进行模拟实验,探究谁先迎来黎明。
2.难点运用相对运动的原理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世界地图,提问:不同地区的时间为什么会不同?谁会先迎来黎明呢?引出课题“谁先迎来黎明”。
2.认识地球自转方向引导学生回忆地球自转的知识,提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或地球仪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
明确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3.模拟实验探究实验一:地球自转方向与迎来黎明的关系材料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小贴纸。
实验步骤: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用小贴纸标记出来。
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从地球仪的一侧照射。
缓慢转动地球仪,观察哪个城市先被照亮,即谁先迎来黎明。
改变地球仪的自转方向,再次进行实验,观察结果有何变化。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地球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实验二:相对运动与迎来黎明的关系材料准备:两个座位、一个篮球。
实验步骤:两个学生坐在座位上,代表地球上的两个不同位置。
一个学生拿着篮球在两人中间滚动,模拟地球自转。
观察篮球滚动时,两个学生看到的运动方向有何不同。
引导学生理解相对运动的概念,即运动是相对的,取决于观察的角度。
实验分析:将相对运动的原理应用到地球自转上,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谁先迎来黎明取决于地球自转方向和相对位置。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谁先迎来黎明》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文章中的线索,推测出答案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图表、图片等辅助材料,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文章的线索,推测出答案。
2. 教学难点:(1)通过文章中的线索,推测出答案。
(2)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科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入新课《谁先迎来黎明》。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黎明吗?黎明是如何到来的?2. 阅读理解:(1)学生独立阅读文章《谁先迎来黎明》。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
3.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中的科学知识,如地球自转、日出日落等。
(2)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线索,推测出答案。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题或选择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文章中的线索,设计一个关于黎明的实验。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文章《谁先迎来黎明》的内容,写一篇关于黎明的小短文。
2. 请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了解,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日出或日落景象,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方面。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一、内容与概述《谁先迎来黎明》属于“地球与宇宙”的领域,本课是科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一章第4课时的内容。
在上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的自然现象。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以“谁先迎来黎明”作为载体来继续研究地球的转方向。
设计的内容分为四部分1、通过出示地球仪让学生确认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座城市的位置关系,引入“猜一猜”谁先迎来黎明。
2、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发现以上两座城市迎来黎明是和地球的自转方向有关的。
3、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物体的相对运动以及天体的相对运动来探究地球的自转方向。
4、拓展探究其他城市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
本课以探究为中心,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为基础,用《谁先迎来黎明》作为探究的载体。
让学生大胆的猜想、设计方案验证,去发现地球的不同地方迎来黎明的先后和地球的自传是有关系的。
在寻找地球自转方向证据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和推导,从而认识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
用“物体的运动时相对的”来解释学生的疑惑。
教学难点就会降低。
在教学中,还不断制造矛盾有效地推进研究的的不断深入。
加强了学生思维训练和不断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
综合学生亲身体验来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二、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如:日月的东升西落,昼夜的不断交替,四季的轮回变化。
但这都是表象的,学生对其中的奥秘充满了好奇心。
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网络、电视、书籍、报刊了解了这方面的的有关知识,但还不够系统。
近年来,我校在科学教育方面不断地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学生在想象力、联想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学会了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尝试着自主构建科学概念。
当然,学生不同,其构建概念的完整性、准确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应当说,“自传方向”“相对运动”“天体的运动”都比较抽象,是教学的难点。
因为,在的脑海里,大地是不动的,而太阳是运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
执教:瓯海区实验小学黄小飞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除了昼夜交替以外,还有天体的东升西落、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等。
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这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3.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联系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有关的证据。
2.通过生活经验和体验活动,理解相对运动,根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
.。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
2.培养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这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教学难点:理解相对运动。
三、教学准备:
给每小组学生准备:地球仪一个。
教师准备:相对运动的视频资料、写有“北京”、“乌鲁木齐”、“太阳”字样的卡片。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那么,地球上不同的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同吗?(指明两三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师:那你们是认为温州和遥远的***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不同的,是吗?
2.那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板贴)这两个城市,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同吗?
学生交流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同时迎来黎明、北京先迎来黎明、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有三种意见。
(二)模拟实验。
1.那到底它们谁先迎来黎明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从实验中找找证据。
2.首先让我们来观察地球仪,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
(从抽屉中拿出地球仪,小组观察,师巡视。
)
交流:有什么发现?(北京在乌鲁木齐的右边或乌鲁木齐在北京的左边)在地图上一般是左西右东,也就是说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面,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面。
3.位置确定了,我们可以做模拟实验了。
教师指导六名学生手拉手、面朝外围成一个圈模拟“地球”,其中两个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个同学站在圈外代表“太阳”。
在自转的过程中,这两位同学看到太阳的时候就喊一声“天亮啦”好吗?开始。
自西向动转两圈,自东向西转两圈。
6.模拟实验后交流:通过这个模拟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在什么情况下,北京先迎来黎明?在什么情况下,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是啊,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同。
看来,只做个模拟实验还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得收集证据。
到底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三)确认地球自转方向。
1. 认识相对运动。
让我们来联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看一段视频资料。
(1)当汽车快速向前行驶的时候,我们看到窗外的树、房子等景物是怎样运动的?
指名一学生回答。
(人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路旁的树、房子等物体向后退。
)
树、房子这些物体真的在向后运动吗?
如果看到车窗外的景物向前运动,你能判断我们乘坐的车向哪个方向运动吗?(向后运动)
的确,当我们随同车一起运动的时候,会看到车外的景物向相反方向运动;这就是科学上所说的相对运动。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车外的景物的运动方向,判断出车的运动方向。
2. 通过相对运动的概念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
我们能不能根据星球间的相对运动,推想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呢?
我们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地球周围的星体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如太阳、月球等。
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你们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了吗?(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的其它星体东升西落,这其实正是地球与他们相对运动的结果。
而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与它们自东向西运动的方向相反,是自西向东。
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方的北京比西面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
(四).认识时区和时差。
1、问题:既然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那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迎来黎明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向大家介绍个新朋友,这是一张世界时区图(投影),它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的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昼夜,也就是24个小时,时区图上就把地球分成了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一个小时。
2、请同学们查阅时区图,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并说说它们日出的时间相差几小时。
3、分组查阅世界时区图,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
(五)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
同学们,这单元我们都在研究地球的运动,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让我们
来整理一下。
请同学完成p81书上的表格。
自转证据:傅科摆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24小时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