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课文知识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课文知识点归纳
教材分析:
《蜜蜂》是部编版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课文以第一人称方式写了法布尔所做的一个实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文章首先介绍了问题的产生,即“听人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它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接着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他在女儿的配合下进行了蜜蜂能否辨认方向的实验。
最后得出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作者介绍:
法布尔,1823年-1915年,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家。
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代表作:《昆虫记》(又译为《昆虫世界》、《昆虫的故事》(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被称之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与“昆虫的史诗”。
副标题为“对昆虫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
它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生活折射出人类的世界。
作品介绍:(点下方链接)
☛名著《昆虫记》知识清单、阅读测试题
我会写:
蜜(mì)甜蜜蜜色蜜月蜂蜜
蜂(fēng)蜂王蜂拥蜂糕蚂蜂辨(biàn)辨认分辨辨析辨证阻(zǔ)劝阻阻挡阻止阻力跨(kuà)跨越跨年横跨跨度括(kuò)包括概括囊括总括检(jiǎn)检点检视检查检阅查(chá)检查查封调查
确(què)确实的确准确确认误(wù)错误延误耽误误解途(tú)歧途沿途用途长途陌(mò)陌生陌路阡陌
多音字:
闷mēn(闷热)mèn(愁闷)
几jī(几乎)jǐ(几个)
尽jǐn(尽管)jìn(尽力)
散sàn(散步)sǎn(散文)
近义词:
辨认—辨别
寻找—寻觅
推测—猜测
超常—特殊
大概—大约
激动—兴奋
包括—包含
准确—精确
陌生—生疏
确确实实—的的确确
反义词:
大概—肯定
减少—增加
遥远—附近
超常—一般
大约—准确
逆风—顺风
陌生—熟悉
阻力—动力
理解词语:
辨认:分析辨别并做出判断。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阻力:妨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
跨进:进入。
陌生:事先不知道,没有听说或没有看见过的。
沿途:沿路,在到目的地或终点的路上。
准确无误:形容非常精准,没有误差。
准:标准,精确。
误:错误,误差。
超常:超过一般的;高于平常的。
解释:分析阐明。
课内词语:
蜜蜂、听说、辨认、能力、公里、记号、几乎、
阻力、花粉、将近、包括、亲眼、检查、迷失、
准确、尽管、沿途、陌生、景物、确实、记忆、本能
句子解析:
1.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我想做个试验。
作者只是“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这是做试验的原因;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不轻信盲从、求实的科学态度。
2.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捉自家花园里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这是试验的第一步;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便于与其他蜜蜂区分,证明是作者放飞的。
说明他不仅观察得认真,而且用心思考。
这是实验的第二步:做记号放飞。
3.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二十只左右”“好像”“大概”都表示大概的虚数,这样用更准确地说明这是作者的推测,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
4、这样,二十只蜜蜂中,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的回了家。
作者用词的准确,能确定的一定是分毫不差,不能确定的就用一些模糊的词“至少、大概”,体现了科学的严谨。
5.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这句心理描写表现出作者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反问句,强调了作者担心蜜蜂找不到家。
6.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推测蜜蜂找不到家是因为作者在蜜蜂完全看不见路,还把它们带到那么远的陌生地方,再加上当时又起风了,蜜蜂飞不高,增加了难度的情况下而做出的判断。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写“我”想试一试蜜蜂辨认方向能力。
第二部分(2-6):介绍了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第三部分(7):实验的结论。
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写“我”验证蜜蜂有无辨认方向能力的经过,验证了蜜蜂特有的本能,表现了“我”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告诉了我们凡事要多动脑筋、勤于实
践,“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问题归纳:
1.试验的过程是怎样的?
作者在自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然后,他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把它们放出来。
2.两只蜜蜂飞回来能不能断定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为什么?
从小女儿的动作、神态及语言的描写中,只能初步断定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不能据此就得出结论,毕竟二十只蜜蜂中只有两只飞回来了。
3.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吗?另外五只哪去了?
能,超过了总数的四分之三。
可能风大,蜜蜂折断了翅膀,回不了家了;也可能是蜜蜂遇到伤害,出于自卫不能,蜇人后死了!
4.这个试验告诉了我们什么?从作者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这个试验告诉了我们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作者无法解释的本能。
从作者身上我学到了遇到事情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轻信、不盲从,要具有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5、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你从课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什么是本能?
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
所以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
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是在高空中“眺望”到遥远的家园。
所以我认为蜜蜂认路靠得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本能:指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课后习题答案:
一、默读课文。
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步骤:第一步:捉蜜蜂;第二步:做记号,放飞蜜蜂;第三步:检查蜂窝,了解蜜蜂飞回的实际情况。
实验结论: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作者无法解释的本能。
二、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那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二十只左右”“好像”说明这些都是作者的推测,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大概”说明作者的观察与推测,体现了作者非常善于观察思考。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两点四十分”说明作者的女儿对蜜蜂飞回来的时间记录得详细精准,体现了她严谨的科学态度。
文中类似的词句还有:
1.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2.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
课外拓展:
法布尔名言:
1、“开步走吧,只要走,自然会发生力量!”
2、“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
3、“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
”
4、“我不过是一盏灯,照亮了我面前的一小块地方而已。
”
5、“我们所谓的丑美脏净,在大自然那里是没有意义的。
”
6、“勿庸讳言,昆虫学领域应该保有少许天真。
”
7、机遇只给有准备的头脑或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