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四节自然灾害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 课件

台风到 来时,我们 应当……
发生泥 石流时,我 们应当……
结构梳理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
常见的自 寒潮等灾害
自 然灾害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

流等灾害

害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防灾减灾
落入洪水中如何自救?
落水后一定要保持头 脑清醒,要尽可能抓 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 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在水中要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等待 他人救援;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 将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呼气要浅, 吸气宜深,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 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下沉。
针对家乡的某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收集 相关资料,了解其危害,并设计防灾避险预 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应急演练。
海 洋 灾 害
生物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 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读图引导 ➢ 旱涝灾害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分布面积广,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 区,特别是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
➢ 雪灾、冷害与台风灾害主要集中在哪些 地区?
雪灾、冷害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 地区;台风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
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 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形 成灾害。
地质灾害
滑坡
地震
泥石流
滑坡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 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危害巨大。
地震会导致 房屋倒塌、交通 和通信中断、人 员伤亡等。
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 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 破坏力。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分类: 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

地震的预防
如果上课时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样做?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教室在一楼,应有序撤到 室外的空旷地上;如果教室在楼上,晃动时应躲在 结实牢固的桌子下或墙角处,要用书包、坐垫等物 保护好头部,随后迅速有序撤离楼房。
地震的预防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
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 空间的墙角。
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
川,8级强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 大的一次地震。
玉树地震: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
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 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
车上。
2.自然灾害的分类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台风
自然 灾害 分 类
干旱
寒潮
洪涝
地震
泥石流
滑坡
中 国 的 成因 自 然 灾 害 危害
分布
干旱: 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 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干旱。
我国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华北
地区。
华北地区干旱(春旱)的原因
1.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表现: 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 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 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同一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在大多数地区经 常发生。 2.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种类多、分布广
三、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 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 季降水少。工农业发达, 需水量大。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人教版)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2)结合我国降水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洪涝灾害集中分 布地区的形成原因。 答案: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夏季降水丰富,因此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2.地质灾害: (1)对照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说出我国地震、 滑坡、泥石流主要的分布地区。 答案: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带;滑 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 中。
产生的降温、大风、雨雪、 冰冻等恶劣天气,对生产、 生活及交通造成很大影响
分类
概念
危害
地震
地下深处岩层发生断裂位移, 产生震动的现象

质 灾
滑坡
坡地上的_不__稳__定__块__体__在重力 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害 泥石 在_坡__度__较__陡__的沟谷中形成的
流 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
导致_房__屋__倒__塌__、 交通和通信中断、 _人__员__伤__亡__等
会掩埋山麓的交通 线、房屋、农田等
摧毁房屋,交通设施, 毁坏土地,淤积水库 等,_破__坏__力__强大
【漫画助学】
【易错易混】 不是自然环境中所有的异常变化都是自然灾害,只有造 成了危害的异常变化才是自然灾害。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二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_种__类__多__,分布广。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表现: (1)_同__一__时__间__,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 (2)_同__一__地__区__,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 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3)同一灾害如_干__旱__、洪灾等,在大多数地区经常 发生。
气 象
洪涝

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思考: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
滑坡 台风 暴 雨
泥石流
洪水
崩塌
泥石流
思考: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什么 自然灾害?
地震
暴雨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阻塞河道
洪水
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分布广
三、灾害的防控
灾害的防控
防灾减灾
地震的预防
泥石流的 预防
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 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评价园地
(3)如果上课时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样做?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教室在一楼,应有序撤到 室外的空旷地上;如果教室在楼上,晃动时应躲在 结实牢固的桌子下或墙角处,要用书包、坐垫等物 保护好头部,随后迅速有序撤离楼房。
评注圈点
总结: 反思:
2017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4亿人次受灾,881人死 亡,98人失踪,525.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70.2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 助;15.3万间房屋倒塌,31.2万间严重损坏,126.7万间一般损坏;农 作物受灾面积18478.1千公顷,其中绝收1826.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3018.7亿元。
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 至消失。
地处我国高原、山地与丘陵、平原的过 渡地带,坡陡谷深,破碎松散的岩石遇上暴 雨天气或冰雪大量融化,就会产生滑坡、泥 石流等灾害。
评价园地
(2)在“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中用“△”标注汶川的 位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地震频繁的原因。
汶川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 洋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活跃, 地震频繁。
自然灾害概念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 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 然灾害。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身边的灾害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
2010年8月7日22时 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 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 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 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 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 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 白龙江、形成堰塞湖。 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 人,失踪331人。
身边的灾害
2010年舟曲山洪泥石流
阅 读
活 动
5. 地震灾害
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 的分布及成因
如果flash不能 播放,可能是 电脑未安装插 件。删掉flash 下面有图像!
台湾地区多地震是因为_____ 亚欧 板块和_______ 太平洋 板 块挤压碰撞,西南地区多地震是因为_____ 亚欧板 块和_______ 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
滑点 坡击 分泥 布石 区流 和
D. 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临时大风刮 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
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
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 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
异常变化叫 自然灾害 。
第一,要是“非人为”造成的,
(但人为原因可能引起自然灾害)
第二,要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
气象灾害
干 旱 台 风
洪 涝 寒 潮
视 频 可 播 放 !
视频:杭州半数茶园遭旱灾
点这里 开始!
视 频 可 播 放 !
视频:洪水袭击抚远县城
点这里 开始!
强台风“天兔”于 2013年9月23日19点40 分在广东汕尾登陆。汕 头汕尾等地区的受灾情 况较为严重,汕头部分 城区道路一度被淹水深 达1米。在汕头市区, 因为风势过大,先后封 锁了两座跨海大桥―― 海湾大桥、礐石大桥, 这也导致汕头中心城区 与海湾南侧的交通完全 中断数小时。目前已造 成25人遇难,受灾人口 547.88万人,倒塌房屋 8490间,直接经济损失 71.72亿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自然灾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自然灾害
第 四 节
自 然 灾 害
一、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冰雹、 冻雨、沙尘暴、雾霾…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
地面塌陷… 其他灾害:生物灾害等
干旱
干旱:长时间降水异常偏 少甚至无降水,造成农作 物 减产, 人畜饮水困难等。 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
洪涝
长时间连续降水或短时间 高强度降水, 造成低洼地 被淹没, 设施被冲毁等。 分布;南方地区
寒 潮 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伴有大风、雨雪、
冰冻等形成灾害。 分布;西北、华北、东北
台风
台风是来自热带洋面的强大气旋, 与它相伴的狂风 破坏植物、建筑, 暴雨形成洪涝等灾害。 分布:东南沿海
地震
地震:大地的强烈震动,导致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 中断、人员伤 亡等。 分布:台湾、西南地区及主要断裂带
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频发生,危害重。 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不同地区同时发生各种灾害。 同一地区连续发生各种灾害。
2.我国自然灾害分布规律
自然灾害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滑坡、 泥石流
主要分布区
形成原因
西北地区
降水较少,尤其是春季;人口稠 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南方地区,尤其 降水丰富而且集中;
是河流中下游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东南沿海
邻近热带海洋——台风源地
西北、华北、 东北 二级阶梯山区 尤其西南地区
邻近亚欧大陆内部 ——强冷空气源地 地势陡峻,岩石破碎, 降水集中,植被破坏。
三、防灾减灾
监测、预报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图为 我国东部海域的一张热带风暴(台风)卫星云图。

人教版地理 八年级上册 第2章 第4节 自然灾害

人教版地理 八年级上册 第2章 第4节 自然灾害

3.强雷暴天气发生时,我们应尽量( D ) A.站在露天、空旷的地方观赏 C.躲藏在大树下或汽车里 B.在家上网或看电视 D.躲避在房屋等坚固绝缘体下
4.(海南中考)海南夏季应重点防范的灾害性天气是( A ) A.台风 C.沙尘暴 B.寒潮 D.地震
5.2018 年入春以来,中国南方多省区由于连降暴雨,引发洪涝和山体滑坡等 自然灾害,下列对一些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的应急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D ) A.地震发生时在路边抱着高压电线杆 B.雷雨天气在野外躲在大树下 C.滑坡时迅速沿滑坡体向下跑 D.当被洪水围困在室内时往高处转移,等待救援
13.我国的地震和泥石流主要集中在( C ) A.东南沿海 C.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D.环渤海地区
14.除了图中显示的地质灾害外,我国还存在的地质灾害是( C ) A.台风 C.滑坡 B.寒潮 D.干旱
15.下列能够减缓泥石流发生频率的是( B ) A.大量破坏植被 C.大量进行工程建设 B.大量植树造林 D.陡坡大量开垦梯田
地理 八年级 上册•R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
疑难解析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只 有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自然灾害。 2.我国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东南地区位于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下图是山区经常出现的一种自然灾害图片,完成 7、8 题。
7.图中自然灾害的名称最可能是( B ) A.滑坡 C.崩塌 B.泥石流 D.地震
8.当这种灾害发生时,下列逃生方法可取的是( C ) A.沿山谷往上游跑 C.向沟岸两侧高处跑 B.沿山谷往下游跑 D.站着不动,等待救援
9.下表是我国西南某地区某年 8 月 17 日—18 日天气状况,据预报该天气 将持续一段时间。该天气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 天气预报 8 月 17 日 8 月 18 日 A.干旱 C.地震 天气状况 晴 多云 风力 <3 级 <3 级 B.台风 D.泥石流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自然灾害》配套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自然灾害》配套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自然灾害》配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自然灾害》是学生在学习了天气、气候、地形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影响以及防治措施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天气、气候、地形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素养。

但对于自然灾害的分类、成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面对自然灾害的勇气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2.难点:自然灾害的成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防灾减灾演练,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自然灾害》。

2.教具:PPT、图片、视频、自然灾害地图等。

3.课前准备:提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自然灾害的案例,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视频等,引起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灾害?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

• 地震时是躲还跑?
多数专家认为: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 地方,是应急避震的最好办法。避难时应该选择室内结实、
能掩护身体且形成三角形空间的地方,或者空间小、有支
撑的地方,或者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然后马上蹲下或者 坐下,尽量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时抓住桌脚等牢 固的物体。注意保护头、颈、眼睛、护住口鼻。
第四节 自然灾害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住在一楼或者平房, 你该怎么办?如果你住在高楼上呢?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教室在一楼,应有序撤到室外的空旷地上; 如果教室在楼上,晃动时应躲在结实牢固的桌子下或墙角处,要用 书包、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随后迅速有序撤离楼房。
如果在野外遭遇泥石流,该怎么样逃生呢?
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易于形成三角形空间的地方是: 1、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2、内墙墙根、墙角 3、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室外如何避震? 1、如果地震时身处室外,应当远离室外危险物和危险场所。 室外危险物包括: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危旧的房屋、危墙等。 2.操场避震:在操场时,可以原地不动蹲下或趴下,双手抱住头部,注
(2)地质灾害 ①地震:指地球局部的震动或颤动,伴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山运动
或其他地壳运动。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 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 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 1.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 2.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 3.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 4.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共35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共35张PPT)

地震 遇地震,先躲避,桌边床边找空隙,靠 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 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洪水 洪水猛,高处行,土房待不成,睡床桌 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 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火灾 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 上起火地上滚,弯腰快步离险境。
地震 遇地震,先躲避,桌边床边找空隙,靠在 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 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洪水 洪水猛,高处行,土房待不成,睡床桌子 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 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火灾 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 起火地上滚,弯腰快步离险境。
谢谢大家
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的 基本地理国情之一。
三 防灾减灾
国家工作:
①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报
②修建防灾工程
③做好灾前准备工作 ④提供灾时救援与救助
遇到地震怎么办?
学习目标
• 1.知道自然灾害的含义,认识我国自然灾害 的分类,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 国家。 • 2.通过分析整理图文资料,明确我国自然灾 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培养分析问题的 能力。 • 3.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掌握相关 的避灾方法。
洪涝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寒潮
地震
地震
滑坡、泥石流
2013年1月 新肃定西 6.6级地震 2013年8月 黑龙江 特大洪水
2013年3月 西藏拉萨 山体滑坡
2013年4月 四川芦山 7.0级地震 2013年7月 四川 特大洪灾
2013年6月 台湾南投县 地震 2013年6月 贵州大旱 2013年9月 东南沿海台 风
• 截至7月21日12时,初步统计此次灾害共造 成全州直接经济总损失1.1244亿元,全州 受灾6个县市,35个乡镇,受灾人口40757 人,倒塌房屋4间、一般损坏房屋16间。

关于八年级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7篇

关于八年级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7篇

关于八年级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7篇关于八年级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组内的角色分工要明确,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精选篇1为了在短暂的复习时间提高效率,使学生复习得轻松,有效、有序,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紧扣《课程标准》对本册的要求,以课本为基础,抓住主线,强化训练,培养能力。

本着“夯实基础求能力;把握核心求联系;依据大纲求拓展”的思想,扎实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二、学情分析地理学科期末总复习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对世界区域地理只是初步的掌握,对自然环境与生活生产的关系还是不够扎实。

有些学生对地理位置还记不清,一些概念易混淆。

还有许多学生学习不用心等。

三、复习目标:1、能够概括各国家和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

2、通过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各地区和国家发展工农业的优势和特点。

3、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的理念。

4、提高归纳总结和运用知识点的能力。

四、复习方法:注重基础,提高能力。

期末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知识的考查占了很大的比例。

所以加大地理基础的复习与巩固是十分必要的,我在复习中这样做的:1、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归纳知识点,进行竞赛。

2、再次订正填充册中的错题,有针对性的纠正。

3、最后练习进行巩固。

4、强化训练,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对于该记忆的内容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先把这一部分内容背诵记忆,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讲授难点,学生容易接受。

2、第二阶段:综合复习。

基于以上复习之后,这个阶段进行综合性复习,将书本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综合运用和练习。

借助试卷,检测的同时归纳薄弱的环节。

同时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和总结,请每组组长进行学法交流和指导。

总之,地理复习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刻苦的钻研。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

中国自然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地震、火山喷发、洪涝、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 与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
人为原因
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人为因素 也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加剧。
中国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预警体系
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灾害信息,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这些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更 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地质条 件复杂,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
灾害频繁发生。
中国气候类型多样,气象灾害发 生概率较高,包括干旱、洪涝、
台风等。
中国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 这也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
滑坡、泥石流等。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 性、不可预测性和强大的破坏
性。
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有 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地理学是 研究自然灾害的重要学科之一

自然灾害的类型
自然灾害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等。
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这些灾害常常给人类带来极大 的损失。

水灾分布
我国水灾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地区。
水灾影响
水灾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很大,包括 房屋的破坏、农业的损失、交通的 阻断等。
中国台风灾害实例分析
台风类型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是由 热带海洋上的低气压形成的, 通常伴随着大风、暴雨、洪水
等。
台风分布
我国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地区,尤其是福建、广东、浙
江等省份。
台风影响
台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很大, 包括房屋的破坏、农业的损失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自然灾害(2024版新教材)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自然灾害(2024版新教材)

2.表现 不同地区同时发生各种灾害。 同一地区连续发生各种灾害。
3.原因 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次生灾害
P58
——自然灾害连续发生的原因之一 活动
思考: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
滑坡 台风 暴 雨
泥石流
洪水
崩塌
泥石流
思考: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什么 自然灾害?
地震
暴雨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位于板块交界处
•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评价园地
1.下列关于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与夏季风有关 B.会造成升温现象 C. 我国所有地区都会受其影响 D. 伴有大风、冰冻等现象
2.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 .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 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C. 地震会导致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 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
降水较少,尤其是春季;人口稠 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降水丰富集中多暴雨和连续降水;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台风 东南沿海
邻近热带海洋——台风源地
寒潮
西北、华北、 邻近亚欧大陆内部
东北
——强冷空气源地
滑坡、 中西部山区 地势陡峻,岩石破碎, 泥石流 尤其西南地区 降水集中,植被破坏。
地震
西南、台湾 等地
评价园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B.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的不稳定 C.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 D. 我国西北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4. 容易发生台风灾害的省份( B )
A湖北 湖南 B台湾 福建 C山东 山西 D安徽 江西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 在小开间的墙角。 (2)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 坡上跑。 (3)台风来临时,应及时躲避到房间内,关闭门窗。
释疑解惑
1.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主要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地区
台风
东南沿海地区
干旱
华北地区
洪涝
南方地区
滑坡和泥石流 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C. 多高大的高原与山地
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
D. 多大型工程建设
山地震带上。
返回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 8
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据此完成5~6题。
5. 本次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
A. 板块运动
B. 火山喷发
C. 人口增加
D. 环境破坏
返回
6. [生活链接]关于地震发生后自救措施的叙述,正确的 是( B ) A. 在高楼上要迅速坐电梯疏散 B. 躲避在卫生间等小空间的墙角 C. 户外要躲避在高大建筑物下 D. 被埋废墟中必须大声呼救
和泥土的特殊洪流 坏力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及防灾减灾 1.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___频__繁___的国家之
一;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__严__重____的 国家之一。 2. 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体现 在___防__灾___和___救__灾___两方面。
3. 生活中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紧急避灾方法 (1)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
返回
二星题中档练
[创新题][2022·蚌埠二模]沙尘暴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 件,丰富的沙尘源是其物质条件,大风为动力条件,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在野外遭遇泥石流,该怎么样逃生呢?
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中广网北京2013年4月21日消息 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雅安 地震的震中——芦山县城近期会有降水,包括芦山县、宝兴县发生 崩塌和滑坡的可能性会很大。在周边的甘孜等地,也有可能出现滑 坡等次生灾害,防止次生灾害也是救援的重点 。
旱灾 滑坡
寒潮
变几水形条成,成长碧小了干会时波鱼大旱造期荡缺草成。降水原漾水死的,异亡鄱干常…阳涸偏…、湖的江少、河南甚洞床无至庭上江无湖,降,等, 水乡无水,失去的不仅是一片风 光……

华北旱灾区、华南旱灾区、西南旱灾区、

江淮旱灾区。旱灾频次都在30%以上,平均

每年发生旱灾8次。





第一板块
1、保持安静; 2、做好上课的准备; 3、注意坐姿; 4、上课积极举手发言。
1、知道自然灾害的种类 2、 理解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自然灾害:自然环境中,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 员伤亡等危害的异常变化。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经 核定,2012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 2.9亿人次受灾,1 338人死亡(包含森林 火灾死亡13人),192人失踪,1 109.6万 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2 496.2万公顷,其中绝收182.6万公顷;房 屋倒塌90.6万间,严重损坏145.5万间,一 般损坏282.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 185.5 亿元。
根据你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所了解的 自然灾害及其造成的危害。
自读课本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2.气象灾害主要有 、

等。
、 、 等灾害。
3.地质灾害主要有 、 、 地质灾害的频率较 (高、低)。
等灾害。山区发生
4.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

分布广。
5.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
1.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此引起的次生自然灾害有
( B)
①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A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
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

西 路
中 路
东 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 何 防




1. 寒潮多发季节为何时? 2. 寒潮影响到我国哪些地区? 3. 寒潮的危害有哪些?
大秋风、末降至大温初部、春分霜季地冻节区、沙尘暴、暴雪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 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 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据中国舟曲灾区指挥部消息,截至21日,舟曲“8·8”特 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累计门诊人数2062人。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
灾结害论名称:我国地域辽主要阔分,布自的然区环域境 复杂多旱样灾,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 的国洪家涝之灾一害。
地震 滑坡、泥石流
寒潮
台风
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成就
1.灾害预报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就能够比较精 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
s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图例
我国洪涝灾害分布:
概括而言,洪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 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 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 北坡少。
狂风
暴雨
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常带来 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
台风“维达”
2012年8月4日8时,台风“达维”在河北省东北 部近海减弱为热带低压,这个叱咤西北太平洋和我国 长江以北长达8天的台风,以其十分罕见的路径登陆 江苏省,给我国多地带来严重风雨影响:北方多地雨 量突破历史极值;江苏73万人受灾,12.4万人紧急转 移;山东623.4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人;辽宁259.4 万人受灾,因灾10人死亡……
海上转向和北上 路径
西行路径
影响地区:台、闽、琼、粤等东南沿海地区
台风是强热带气旋,反过来,强热带气旋 就是台风对吗?
热带气旋的强度等级和名称
名 称 热带低压 热带风暴 强热带风暴 台 风
中心附近最 大风力
6~7级
8~9级
10~11级
≥12级
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现象, 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形成灾害。
的国家之一,也
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的
国家之一。
6.自然灾害经常发生,
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分 自然 类 灾害
台风
第一组
洪涝
第三组
干旱
第二组
寒潮
第四组
地震 泥石流 滑坡
分布 中

的 自
成因


害 危害
第五组 第六台组风 第七组地震
要求:
泥石流 洪涝
1.小组合作学习、注意分析思路。 2.组长负责安排记录讨论结果及疑难问题。 3.讨论时间:10分钟。
2.灾害预防
为预防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 工程,如北方为防御风沙灾害而营造的防护林。
3.灾害救援
我国建设了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 保证自然灾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住在一楼或者平房, 你该怎么办?如果你住在高楼上呢?
如果住在一楼或者平房,应该有序撤到房外空旷处; 如果住在高楼上,应该先选择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随后迅速撤离楼房。
中国在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
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2013年4月的山东烟台,突降一场大雪,刚开 花的果树受到冻害,秋天的苹果的产量肯定会降低。
2013年4月20日晨,7.0级地震再袭四川。震中 芦山,离汶川约280公里。
进贤县企业污水染池塘,3天鱼死几万斤。
2013年2月1日,河南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发生坍 塌事故。
台什风么带看印来过象了上?大述你风材从、料中大,得雨请到、问了大台什损风么失给信你息留?下了
请回答: 1.什么是台风? 台风——强热带气旋。
2.台风多产生于什么地方? 北纬5°~20°之间的热带洋面。
3.影响我国的台风多源于什么地方? 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 4.台风移动的路径有哪几条?
西北行路径 西行路径
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⑧
C.②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